最近坐飞机还是避开737-800和737-max吧

v
vincentsjtu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最近坐飞机还是避开737-800和737-max吧
最近几天就有好几起,突然快速下降几千米的事故,太恐怖了
n
nutrilite
我不太明白,这个也不是新飞机,怎么会集中在这一两年如此频繁的发生事故?
一剑指江山
vincentsjtu 发表于 2025-07-01 05:28
最近坐飞机还是避开737-800和737-max吧
最近几天就有好几起,突然快速下降几千米的事故,太恐怖了

坛上讨论突然下降千米好像是飞行员出错。另外,空客也不省心,最近发动机着火。感觉这些事故更多的是航空公司保养问题,跟飞机好像关系不大
f
freshonion
nutrilite 发表于 2025-07-01 05:32
我不太明白,这个也不是新飞机,怎么会集中在这一两年如此频繁的发生事故?

觉得是现在社交媒体发达了,新闻传播很快。还有这几年大家对飞机失事关注点更高。
l
lotusever
避免没啥意思。 新机型设计,质量差,旧机型维修养护差,哪样出大纰漏都是要要命的。 美国各大航司机械师老一批都退休了,后面这些技师各种拉垮。
t
tonker
没用。绝大多数旅客不会在意的,否则这类航班的票价早就降下来了。
T
Tina_tgif
还是好好挑下航空公司吧,比挑机型重要的多,看过Air disaster 纪录片就能知道,重大灾难总是天灾人祸几重因素共同的作用,没有那么无辜 。。。
l
lotayu2025
美国老一代工程师完全退休以后,很快,波音,连,先飞上天,再掉下来的飞机,都要造不出来了
y
yanle
都是资本家为省钱惹的祸,设计都是朝着省钱方向,飞机维护也是。老一辈工程师退休,新一辈接不上,还不是资本家不肯花钱培养。当然也跟美国大环境反智教育息息相关。
F
FenX
空客各种发动机起火我看版上从来没人讨论,国内也很少谈,但只要是波音立刻大张旗鼓。
这次春秋日本的这个事情也是一样,明明是客舱失压,所以飞机紧急降低高度保持客舱压力,我看所有中文媒体都写成飞机突降7000米这种吓人的字眼。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

l
lucyyan
Tina_tgif 发表于 2025-07-01 10:39
还是好好挑下航空公司吧,比挑机型重要的多,看过Air disaster 纪录片就能知道,重大灾难总是天灾人祸几重因素共同的作用,没有那么无辜 。。。

有道理。但是我发现出事率高的,反倒是UA AA 之类大航空,廉价航空比如spirit 之类record却极好。
F
FenX
lucyyan 发表于 2025-07-01 11:50
有道理。但是我发现出事率高的,反倒是UA AA 之类大航空,廉价航空比如spirit 之类record却极好。

这次出事的就是春秋廉航
m
meraviglia
FenX 发表于 2025-07-01 11:58
这次出事的就是春秋廉航

不是春秋廉航,是春秋出资30%的合资企业,由日本航空控股。
s
shiheyuanfang
客舱加压系统故障,氧气面罩理论上只提供十几分种的氧气,飞机必须及时下降到氧气充足的高度。20分钟下降7000米属于正常操作。就看是什么导致加压故障了。
k
kkkst
FenX 发表于 2025-07-01 11:41
空客各种发动机起火我看版上从来没人讨论,国内也很少谈,但只要是波音立刻大张旗鼓。
这次春秋日本的这个事情也是一样,明明是客舱失压,所以飞机紧急降低高度保持客舱压力,我看所有中文媒体都写成飞机突降7000米这种吓人的字眼。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


很好奇您是不是川粉,逻辑看上去贼自洽但是漏洞很多
p
poopooh
lucyyan 发表于 2025-07-01 11:50
有道理。但是我发现出事率高的,反倒是UA AA 之类大航空,廉价航空比如spirit 之类record却极好。

早告诉过你们,廉价航空空客多。
R
Rxy51
lucyyan 发表于 2025-07-01 11:50
有道理。但是我发现出事率高的,反倒是UA AA 之类大航空,廉价航空比如spirit 之类record却极好。

spirit frontier 好像都是airbus
F
FenX
很好奇您是不是川粉,逻辑看上去贼自洽但是漏洞很多
kkkst 发表于 2025-07-01 12:37

请不要随便扣帽子,有漏洞就指出来
F
FenX
meraviglia 发表于 2025-07-01 12:04
不是春秋廉航,是春秋出资30%的合资企业,由日本航空控股。

春秋日本就是廉航啊
C
Confuse
FenX 发表于 2025-07-01 11:41
空客各种发动机起火我看版上从来没人讨论,国内也很少谈,但只要是波音立刻大张旗鼓。
这次春秋日本的这个事情也是一样,明明是客舱失压,所以飞机紧急降低高度保持客舱压力,我看所有中文媒体都写成飞机突降7000米这种吓人的字眼。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


突降7000米吓不吓人? 哪次飞机突降7000米算正常操作? 你这说法有点像水库爆了马上堵,你说堵是正常操作就过去了?
w
wongff
tonker 发表于 2025-07-01 10:31
没用。绝大多数旅客不会在意的,否则这类航班的票价早就降下来了。

关键没有什么选啊 时间价钱路线 。如果同路线接近时段差不太多价钱有其他选项无脑选了。
w
wongff
yanle 发表于 2025-07-01 11:32
都是资本家为省钱惹的祸,设计都是朝着省钱方向,飞机维护也是。老一辈工程师退休,新一辈接不上,还不是资本家不肯花钱培养。当然也跟美国大环境反智教育息息相关。

新材料 新设计 的确是为了利润和压缩成本
w
wongff
我去…问了AI还真是很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