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跟着"鼠老爹"打卡鼠洞,纽约的这条线路居然这么受欢迎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5年6月26日 23点5分 PT
共 (5)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A
Alkichae
20 天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提到纽约,美国人经常讲的一句话叫
“Only in NewYork”
,意思是纽约人的精神状态十分美丽,有些奇葩奇葩到你在别的地方都看不着,属于纽约特产。
而除了奇葩之外,纽约最不缺的就是垃圾和老鼠,也算是“Only in NewYork”的一种表现吧。
从18世纪老鼠们从船上跳到纽约港,纽约人已经跟老鼠斗争了几百年,考虑到纽约如今依旧鼠满为患,这场战争该说是人类输了。
不过有趣的是,即便作为战败方,纽约人中仍不乏乐观之辈,
比如Suzanne Reisman,她打造了一个徒步观光线路,主题就是纽约的垃圾和老鼠......
变废为宝了属于。
Suzanne常常戴着一个毛绒绒的鼠耳朵,带领游客们穿越全纽约老鼠最猖獗的地方,一边走,一边讲着老鼠最恶心的一些习性。她指着一坨狗屎:
“瞧啊!老鼠们最喜欢狗屎了!它们会踢穿它,找到那些没消化的部分。我说是,狗屎确实很恶心,但我每次路过都会想,‘哦,这是老鼠的零食’。”
(带人参观老鼠的Suzanne)
老鼠令人生厌,Suzanne的科普也时常让人反胃,然而自4月份开始做这项生意以来,Suzanne发现游客们的热情比她想得高多了。
“人们对此很感兴趣,我最近两场都卖完了,候补名单都满了。有次下雨,我不确定大家会不会冒雨在周日晚上前来,结果他们真来了!”
Suzanne的观光每人收费40美元,会带人游览曼哈顿下城两小时,期间穿插着各种纽约的历史和老鼠趣闻。
(Suzanne带的观光团)
比如纽约唯一的鼠种“挪威鼠”,实际来自亚洲。
18世纪末,也就是南北战争时期,老鼠们搭乘黑森军团的船偷渡到纽约。
(黑森军团是来自黑森-卡塞尔地区的德国士兵,他们受雇于英国,参与了各种战争,尤其是南北战争,算是知名的雇佣兵。)
彼时,纽约还没有任何垃圾管理政策,居民随意将垃圾、动物尸体、粪便倾倒在街上,甚至倒在东河里,整个城市又脏又臭。老鼠们高兴坏了,它们发现了天堂。
用Suzanne的话说:“老鼠们下了船。四处看了看然后想,‘中大奖了!咱发了!’它们的喜悦无以言表,然后,就像所有纽约客一样,它们成了纽约客,一群成功的移民。”
Suzanne一边带游客观光,一边轻松地科普着老鼠的习性,比如它们每天能交配20次,所以纽约人才永远没法打赢这场战争......
走着走着,来到了水街273号,这里现在成了豪华公寓,但19世纪,爱尔兰黑帮大佬Kit Burns在这儿开了一家著名的地下赌场,
里面时而斗狗,时而斗鼠,有时还会让捕鼠犬抓老鼠,据说一只优秀的捕鼠犬可以在半小时到四十五分钟内杀死一百只老鼠,
人们当时的消遣就是如此,每场比赛一般都能吸引一百多人下注,奖金据说最低有125美元,在当时算很大一笔钱了。
总之,这生意虽然不算多道德,但确实为纽约的捕鼠事业做了贡献.......
(地下斗鼠场)
Suzanne介绍说,以前,纽约用的垃圾桶都是金属制的,就像猫和老鼠里常见的那种。
但在1968年纽约环卫工人大罢工后,纽约就不再使用金属垃圾桶,改成了塑料袋。当时的市政府认为,塑料袋一不像金属桶那么重,减轻了环卫工人的负担;二能更好地圈住垃圾的气味,能更少地吸引老鼠。
结果嘛.....跟金属一比,塑料袋显然更容易撕开或咬开,老鼠吃自助吃得更爽了,生得也更多了。
(纽约的垃圾袋)
据Suzanne说,纽约大约有22.5万只老鼠(但她提出的数据不太对,相关研究报告显示,真实数目应该在200~300万之间),说着就带游客们去看老鼠,在某一站,腊肠犬一般大的老鼠从灌木中冲出,吓得游客又叫又跳。
最后的大轴戏,Suzanne带着一众游客来到曼哈顿下城的德鲁里广场,这里的老鼠多到离谱,且几乎不怕人,以至于你隔一会儿就能见到一只灰黑的小东西在地上嗖嗖地窜过去,让人想到《料理鼠王》中的名场面。
话说回来,为什么会有人愿意花钱看耗子呢?
游客Caroline Murray表示,这是纽约特色,在别处可看不着这个。
Caroline在纽约出生长大,后来移居了波士顿,这次她带着十几岁的儿子回来参观,不想像普通游客一样去时代广场打个卡什么的,更想要“原汁原味的纽约”。
那么,还有什么能比四处乱窜的老鼠更有纽约味呢?
Caroline说:“我们看到了活老鼠,还看到了被压扁的鼠饼,甚至还有个男的在排水沟里呕吐。总的来说,这是一次非常非常纽约的经历,我儿子在马萨诸塞州的郊区可不常见到这种风景。”
值得一提的是,Suzanne并非唯一一位发了老鼠财的纽约客。另一位叫Kenny Bollwerk,是一位30多万粉的网红。他说,目前要他带着看老鼠的观光团太多了,每晚都有,他都快吃不消了。
Kenny有个外号叫“鼠老爹”,因为他将自己捕鼠的过程拍摄成视频发到TikTok上,目前已经有100多集了,在他的视频里你能欣赏到各种老鼠,活跃在各种地方。
(Kenny在地铁拍到的老鼠)
由于需求太多,Kenny只得不停地增加老鼠“景点”,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中央公园那个知名的溜冰场Wollman Rink。
这里看着光鲜亮丽,实际也有垃圾堆——远看,是亿万富翁们才能欣赏的纽约天际;近看,是老鼠们在享用自助餐......
Kenny认为,民众对老鼠的兴趣,可能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纽约最近一两年来推行的灭鼠运动。
2023年,纽约市专门任命了一位“灭鼠专员”(民间戏称其为灭鼠沙皇),并投资数百万美元专门用于灭鼠。
同时还开了一个“老鼠学院”,Kenny就是从这里毕业的。
学院会教授安全有效的灭鼠方法,包括填补老鼠洞,开展社区服务项目,让“老鼠学院”的毕业生可以一展拳脚。
本月,纽约还刚刚投放了大量含有避孕药的老鼠饵,同时在街道上投放了几千个巨型垃圾桶,誓要与老鼠斗争到底。
一套组合拳是打出去了,但效果只能说聊胜于无。
数据表明,与2023年相比,2024年全纽约的鼠患报告仅减少了1.01%,其中皇后区和布朗克斯甚至还涨了不少,唯有曼哈顿效果不错。
(对比数据)
斗争了几百年,感觉纽约客已经跟老鼠培养出了感情,甚至拍捕鼠视频的Kenny都表示:“老鼠和纽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有点像小怪物,但也有点......可爱。”
咋说呢,感觉一时半会,纽约人是赢不了这场战争的了......
t
trap
20 天
2 楼
好猎奇的心理
l
lucia
20 天
3 楼
不明白,为什么不放些绝育了的猫
M
Mitochondrion
20 天
4 楼
麻省波士顿downtown也不少,根本不用去纽约好不好。我曾经在吃饭的时候,老鼠出来溜达,当时店里好几个人在吃饭。
布
布丁lin
20 天
5 楼
脑洞还真挺大的,这都能开发成旅游线路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而除了奇葩之外,纽约最不缺的就是垃圾和老鼠,也算是“Only in NewYork”的一种表现吧。
从18世纪老鼠们从船上跳到纽约港,纽约人已经跟老鼠斗争了几百年,考虑到纽约如今依旧鼠满为患,这场战争该说是人类输了。
不过有趣的是,即便作为战败方,纽约人中仍不乏乐观之辈,
比如Suzanne Reisman,她打造了一个徒步观光线路,主题就是纽约的垃圾和老鼠......
变废为宝了属于。
Suzanne常常戴着一个毛绒绒的鼠耳朵,带领游客们穿越全纽约老鼠最猖獗的地方,一边走,一边讲着老鼠最恶心的一些习性。她指着一坨狗屎:
“瞧啊!老鼠们最喜欢狗屎了!它们会踢穿它,找到那些没消化的部分。我说是,狗屎确实很恶心,但我每次路过都会想,‘哦,这是老鼠的零食’。”
老鼠令人生厌,Suzanne的科普也时常让人反胃,然而自4月份开始做这项生意以来,Suzanne发现游客们的热情比她想得高多了。
“人们对此很感兴趣,我最近两场都卖完了,候补名单都满了。有次下雨,我不确定大家会不会冒雨在周日晚上前来,结果他们真来了!”
Suzanne的观光每人收费40美元,会带人游览曼哈顿下城两小时,期间穿插着各种纽约的历史和老鼠趣闻。
比如纽约唯一的鼠种“挪威鼠”,实际来自亚洲。
18世纪末,也就是南北战争时期,老鼠们搭乘黑森军团的船偷渡到纽约。
(黑森军团是来自黑森-卡塞尔地区的德国士兵,他们受雇于英国,参与了各种战争,尤其是南北战争,算是知名的雇佣兵。)
彼时,纽约还没有任何垃圾管理政策,居民随意将垃圾、动物尸体、粪便倾倒在街上,甚至倒在东河里,整个城市又脏又臭。老鼠们高兴坏了,它们发现了天堂。
用Suzanne的话说:“老鼠们下了船。四处看了看然后想,‘中大奖了!咱发了!’它们的喜悦无以言表,然后,就像所有纽约客一样,它们成了纽约客,一群成功的移民。”
Suzanne一边带游客观光,一边轻松地科普着老鼠的习性,比如它们每天能交配20次,所以纽约人才永远没法打赢这场战争......
走着走着,来到了水街273号,这里现在成了豪华公寓,但19世纪,爱尔兰黑帮大佬Kit Burns在这儿开了一家著名的地下赌场,
里面时而斗狗,时而斗鼠,有时还会让捕鼠犬抓老鼠,据说一只优秀的捕鼠犬可以在半小时到四十五分钟内杀死一百只老鼠,
人们当时的消遣就是如此,每场比赛一般都能吸引一百多人下注,奖金据说最低有125美元,在当时算很大一笔钱了。
总之,这生意虽然不算多道德,但确实为纽约的捕鼠事业做了贡献.......
Suzanne介绍说,以前,纽约用的垃圾桶都是金属制的,就像猫和老鼠里常见的那种。
但在1968年纽约环卫工人大罢工后,纽约就不再使用金属垃圾桶,改成了塑料袋。当时的市政府认为,塑料袋一不像金属桶那么重,减轻了环卫工人的负担;二能更好地圈住垃圾的气味,能更少地吸引老鼠。
结果嘛.....跟金属一比,塑料袋显然更容易撕开或咬开,老鼠吃自助吃得更爽了,生得也更多了。
据Suzanne说,纽约大约有22.5万只老鼠(但她提出的数据不太对,相关研究报告显示,真实数目应该在200~300万之间),说着就带游客们去看老鼠,在某一站,腊肠犬一般大的老鼠从灌木中冲出,吓得游客又叫又跳。
最后的大轴戏,Suzanne带着一众游客来到曼哈顿下城的德鲁里广场,这里的老鼠多到离谱,且几乎不怕人,以至于你隔一会儿就能见到一只灰黑的小东西在地上嗖嗖地窜过去,让人想到《料理鼠王》中的名场面。
话说回来,为什么会有人愿意花钱看耗子呢?
游客Caroline Murray表示,这是纽约特色,在别处可看不着这个。
Caroline在纽约出生长大,后来移居了波士顿,这次她带着十几岁的儿子回来参观,不想像普通游客一样去时代广场打个卡什么的,更想要“原汁原味的纽约”。
那么,还有什么能比四处乱窜的老鼠更有纽约味呢?
Caroline说:“我们看到了活老鼠,还看到了被压扁的鼠饼,甚至还有个男的在排水沟里呕吐。总的来说,这是一次非常非常纽约的经历,我儿子在马萨诸塞州的郊区可不常见到这种风景。”
值得一提的是,Suzanne并非唯一一位发了老鼠财的纽约客。另一位叫Kenny Bollwerk,是一位30多万粉的网红。他说,目前要他带着看老鼠的观光团太多了,每晚都有,他都快吃不消了。
Kenny有个外号叫“鼠老爹”,因为他将自己捕鼠的过程拍摄成视频发到TikTok上,目前已经有100多集了,在他的视频里你能欣赏到各种老鼠,活跃在各种地方。
由于需求太多,Kenny只得不停地增加老鼠“景点”,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中央公园那个知名的溜冰场Wollman Rink。
这里看着光鲜亮丽,实际也有垃圾堆——远看,是亿万富翁们才能欣赏的纽约天际;近看,是老鼠们在享用自助餐......
Kenny认为,民众对老鼠的兴趣,可能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纽约最近一两年来推行的灭鼠运动。
2023年,纽约市专门任命了一位“灭鼠专员”(民间戏称其为灭鼠沙皇),并投资数百万美元专门用于灭鼠。
同时还开了一个“老鼠学院”,Kenny就是从这里毕业的。
学院会教授安全有效的灭鼠方法,包括填补老鼠洞,开展社区服务项目,让“老鼠学院”的毕业生可以一展拳脚。
本月,纽约还刚刚投放了大量含有避孕药的老鼠饵,同时在街道上投放了几千个巨型垃圾桶,誓要与老鼠斗争到底。
一套组合拳是打出去了,但效果只能说聊胜于无。
数据表明,与2023年相比,2024年全纽约的鼠患报告仅减少了1.01%,其中皇后区和布朗克斯甚至还涨了不少,唯有曼哈顿效果不错。
斗争了几百年,感觉纽约客已经跟老鼠培养出了感情,甚至拍捕鼠视频的Kenny都表示:“老鼠和纽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有点像小怪物,但也有点......可爱。”
咋说呢,感觉一时半会,纽约人是赢不了这场战争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