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楼主的思考!不过对于non fiction到fiction的转变其实跟孩子的思维成熟度也很有关系的,我家四年级的,今年才大大爱上fiction,之前只看non fiction,fiction每次很费劲推给他,我之前也很发愁来着,然后最近一年就突然特别喜欢起来,尤其是wings of fire,狂热了大半年了,反复看,见谁跟谁聊,前几天跟我解释为啥那么喜欢,说以前看fiction,就是看看情节,热闹完了就算了,但是wings of fire是第一次,会跟着里面的character难过而难过,紧张而紧张的,而且看那些dragon的互动也会思考自己交朋友互相是在哪个层面,谁更需要谁,于是对方就更有upper hands,我于是想起来我自己小时候看电影电视剧很少跟着揪心掉眼泪的,以前有个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记得坐着电影院里大家全部哭点稀里哗啦,我一点哭不出,当时还觉得自己挺酷的,但是年岁渐长,看着很多事情都会跟着难受掉泪,其实想想就是自己经历多了,很多事情可以共情了。孩子对fiction能欣赏共情一方面是阅读水平需要跟上,另一方面其实是心智发展需要跟上,阅读基础解决了,心智部分就慢慢静待花开吧
这个论坛上的关于英语精读材料的帖子,我暂时没有看到过。所以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果有人看到类似的英语材料也请推荐。
这套材料总共分成4个level Quick Starter/Starter:hard word 250(我把这个分成2个) level 1:hard word 400 level 2:hard word 700 level 3:hard word 1000
首先说一下,我跟老公专业不一样,网上有中文kumon,我属于娃做中文kumon,我看一眼就知道对错,然后给指出问题的。以前暑假就是老公陪娃读书,我发现老公居然自己也做一遍,然后跟娃对。我当时大吃一惊,这个东西,你还要做一下才知道答案,不是眼睛一看就知道了吗? 然后去年暑假,娃开始做evan moon和WW3000的英语,我发现老公居然不用对答案。我说,你不用对答案?老公说,这有什么要对答案的,我看看就知道了。(哈哈,估计他内心暗爽,终于雄起了。。。。)
我的老公是可以跟娃一起做一起讨论这套书的, 所以不需要答案。如果不具有这个氛围的,这套书会不会有效果我就不知道了。
如果想看完整的list可以到牛津网站上,google search “Dominoes active reading” https://elt.oup.com/catalogue/items/global/graded_readers/dominoes/?cc=gb&selLanguage=en&mode=hub&srsltid=AfmBOoqBT9T_A4nofJmOfE0gbW9jvMbWDsmZDLZID95jpyu8s2pZpL1c
这个网页往下拉有完整的list
这套书正好都包括,我下面具体解释一下
它Quick Starter/Starter其实是分成两种, 我再细分一下,一类是正文是以漫画形式的,一类正文是以绘本形式(其实后面的level也是绘本形式的,只是文字的密度加大和长度加大)
下面是漫画的形式,莎士比亚的暴风雨,Amazon上可以买到
我把这套书细细翻阅了一遍之后,决定让我家的学渣联盟(娃爸+娃)两个人从这套书最开始这种漫画漫画开始 希望养成 读前思考,抓细节,练习单词,和最后的一点点的写作构思。
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这套书适合小学高年级,或者初中生,并不适合小学低年级的原因。
当然阅读还是要大量阅读,这套精读只是为了弥补学校对写作,阅读,单词,语法的一些缺陷。
哎,我知道小孩数学要家长上心,没想到小孩英语也要家长上心。我#¥T$T%$T$!
我也是从一个ESL的教授介绍才知道Oxford的这套Dominoes active Reading 然后我读了一些之后,觉得很好,适合给娃爸给娃补精读,于是开始在amzon上找这些书, 最合适的方式是 (最前面给了一个Oxford link,里面有完整list,里面有书名) 搜索方式是 Dominoes+书名 或者Oxford+书名 要在封面看到Dominoes,在后面也看到Dominoes 才是这套书
不能, 所以这套书的缺陷就是还得出个家长。
不过,Oxford网站可以用email免费注册一个teacher的账号,这个账号里面可以看到20多本答案,还有一些teacher的资源。比如写阅读日子的template。
21本的合集用下面这个link https://www.amazon.com/dp/B0C9TXGKQM?binding=paperback&qid=1746980247&sr=8-2&ref=dbs_dp_rwt_sb_pc_tpbk
你可以买本电子版看看,适不适合你家小孩。
其他的用Dominoes+书名
我不知道啊, 这个你自己分析自己小孩适合用那个level,要根据你小孩现在的写作能力,语法掌握,然后反过来推从哪里开始。我小孩读过凡尔纳的所有小说,所以我就从漫画level的两本凡尔纳小说开始的的。你不一定都要买,你看看自己小孩喜欢什么,买本试试?我家准备整个暑假+4年级就来吧这套书都弄熟了,作为我家的精读材料,因为它从单词,语法,阅读细节,写作,包括文学性上都兼顾了。
你可以去下面这个link去Oxford university出版社的注册一个teacher的账号,然后可以看到syllabus,等具体内容
https://elt.oup.com/catalogue/items/global/graded_readers/dominoes/?cc=gb&selLanguage=en&mode=hub
非常感谢🙏
请问这种有适合初中和高中的练习的吗
初中根据写作水平和语法水平应该可以看看应该看
高中不行,高中 一方面,学会写读书笔记,这样才能有上AP文科课考试的能力,边读边写读书笔记。 另一方面要写议论文的, 辨析文
具体我也不清楚。我娃才三年级,先把四年级这个学期过好再说吧。。。。。
我家数学知识一般水平。我的想法是他小学做完kumon打下整个初等数学基础之后,初中爱干嘛自己干嘛。希望今年暑假能把L做完,然后456年纪正好把mno做掉。但他的数学思维还在中国七年级,光有知识的广度没用的。 从三年级开始,我家大量的时间就在阅读和运动上,没空做数学就今天做一点明日继续一点。英语太烂了,得满足基本需求。 写作周五,周六精度, 阅读,数学摊到周一到周四 都是在运动前后抓时间。
请问楼主,kumon数学是自己打印资料嚒,这个资料从哪里着呀
Kumon数学中文的有到L,代数部分主要是HIJKL。电子版淘宝就可以买到。 英文是同事给我他家小孩做过JKLMNO。
我家没有不读书,实际上我家在不断的读书。最近在读哈利波特,正好他同学也在读这个,两个天天在学校像追剧一样讨论剧情。
但泛读书跟学习阅读技巧,学习写作,学习语法,分析人物并不冲突。我说的是后者,我写这个帖子也是因为发现华人没有这一类的材料。这个不是为了读书的乐趣,这个是为了从阅读中学会应该学会的写作,语法,单词,,文章构架等等之类。
没懂。这个回答不自相矛盾吗😝那注册个老师账号就有答案,那不就可以让娃自己对答案吗?
如果你ready 给小孩精度,其实有非常好的courseware , Edgenuity 这样的软件,里面是一本书一本书的精读课,根据情况上不同课,没那么费爹妈。其实教材是死的,一个课好不好最重要的是备课,教学内容的延展扩容性。好的老师会顺带讲很多相关的东西,但是作为非专业家长这么备课那的死人的!3年级娃还是多读,阅读速度和词汇上去了到5,6年级写作会一跃千里。小孩就是这样,差一年思想深度成熟度,想法会差10万八千里
谢谢你的推荐,你的推荐可能挺适合别家小孩的。
我家有个文科教授,虽然他不是文学的,但他的英文童子功--从大学起就一月一部英文名著的精度着。一直坚持了很多年。我们说起川普,说起现状,他不禁背起林肯的演讲。他有对英语信手拈来的能力,又时而抽风吟诵的自发喜爱。
我家数学从我一开始陪着看他做,跟他说说,到他做我出人形工具,到现在他自己做,自己学,自己做,自己对答案--做的时候还能高兴的唱歌。中间经历的三年。我喜欢kumon一个原因就是它可以慢慢家长放手,娃自己做自己学。
但英语我家没有这样一步步陪同过。现在周末娃爸跟娃每个讨论讨论,漫画版娃爸读一副,娃读一副,然后一起讨论做题。从我这个文盲的角度,我可听到老公对他的引导,比如讨论哪个词的用法,顺带着就造造句,比如在对剧情后续发展讨论时寻找一些逻辑。
说句老实话,见老公与娃这样读书,我有一种一直只顾了数学的陪伴,在英文上亏欠娃的感觉。现在他们一起看漫画一起唧唧喳喳的讨论,也许老公对英语的一种情感也能传输给娃。
这套书适合我家,不仅仅是阅读,后面project里对语法,写作的练习,我也很喜欢。我家还有一个原因,娃喜欢看漫画,所以这套书给了他从漫画开始养成阅读思考的习惯。
我记得娃泛读读凡尔纳的神秘岛的时候,老公就说他很喜欢这本书,两个人讨论就结束了。而这套书提供了一个引子,也给了老公跟娃的一种亲子活动,很多他原著就读过,再跟娃读简单版的时候内在的感想会不由自出的出来。听他们欢快的唧唧喳喳交换感想,有些像读书club。——其实看他们这样讨论,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说reading club能够帮小孩提高阅读能力了,因为讨论中加深了对细节捕捉。
我同意你说的,也许不适合其他家。你推荐的,我也会去看看,谢谢。
我不想小孩用电子读书,是因为不可以take notes,还有就是我不喜欢选择题。如果是数学题只有屏幕的选择题,其实缩减了思考的步骤和深度,也少了写的练习。我不确定英语方面,我希望一开始小孩养成精度习惯,就有自己旁边写写,做题也写写单词,写写句子,文章的习惯。
因为这套书有上百本,答案只有20本左右。 所以就当没答案吧。
谢谢!
我家娃经过1年泛读,不是精读,确实文笔写作突飞猛进。我给他买了大量获奖的小说,口水书他自己去借。 精读也需要,不过如果为了做题,我觉得可以试试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
哎,我家这个学渣还没有到文笔写作的过程。我甚至都没有这方面的期望。我对他写作的期望就是,能够用文字去表达自己情感,构思自己的思路,幻想。 不管怎样,小孩都得熟练掌握一门语言,因为阅读带来的乐趣,广度,深度,震撼,和想想不是其它东西能够替代的。我希望小孩能够在阅读中有自己思维碰撞和震撼,爱上读书。 不过读书是个私人的事情,我跟老公两个人读的书完全不相通。我们的喜怒哀乐也完全不相通。 我希望小孩能够喜欢上阅读,人生有太多悲欢离合,最终我们思想属于我们自己,点亮从阅读中滋长生命的力量这个技能太重要的。
也因为这个,其实我是有愧疚了,小时候只陪了做数学,没有陪着阅读。现在老公就拿着这套书补课吧。就当补亲子时光了。
楼主,首先非常感谢的分享。
但你若说你还“有愧疚”,简直让我这种躺平家长无地自容
用个数学来类比,上周娃做一个题目,就是下面这个,我看着他直接写跳过第一步直接写cos^2 A - sin^2 A. 我看到,立刻就跟他说,不要这么写,要写上下同时乘以cos^2 A。为什么要这样写,因为这样才能清晰的告诉别人上一步怎么得到下一步。 写出去的解题步骤就等于你交出去一幅画,一篇诗歌,一个作品,所以一定要它清晰明了,让别人能够看出里面的层层推理,并跟着你的层层推理,走入你的思维,走入你的内心。要让别人看到你写的解题步骤与欣赏一幅画一样愉悦和共情。 养成认真书写,保持逻辑的连贯性 的习惯,对数学进一步学习有很大的好处。什么时候写数学解法,有一种自己的精雕细琢,毫无瑕疵作品拿出给别人欣赏的愉悦的心情,那么会慢慢形成强大的数学学习能力。
这种习惯,其实美国是没有环境培养出来的。即便是我自己,无论以前做TA还是现在做教授,我都不会因为学生漏写步骤而指出扣分的,因为学生会说,你在纠结什么细节。 在国内是有老师改步骤,要小孩写出严谨的步骤的,美国没有。懂了得到答案了就好了。你懂了,你聪明,真的就好了吗?你看美国大学生的书写,逻辑,就会发现他们的一些习惯对他们思维和理解深度造成了障碍,但是那个习惯,已经根深蒂固无法改变,有的学生的考卷是一坨坨没有逻辑的乱放里面去找出正确的,然后尽量给分。有的学生很聪明,我内心有时候会叹息,因为有些学生的书写习惯造成他们理解深入的阻碍。我能说吗?我不能说,我只能说,下次小心一些,你这么聪明,等等。当然我们可以用天赋,兴趣来遮掩住。大家一起来做好好先生。 美国的数学教育可以说任你发展,任你天赋,也可以说是任你走歪,任你走走就散了。
我不懂文科,不懂用词,不懂如何写作文。这套书创造了一个环境,就是抓住娃爸跟娃一起去阅读,却用词,却讨论文章。如果没有这套书作为媒介,讨论往往只是几句话,比如我们讨论过三体,讨论过昆虫记,工业革命改变世界,这三套书我们是全家一起开车时候听的中文版,老公和小孩都阅读了英文版,但是他们讨论也很少。我不清楚文科是不是要像数学一样,在小孩走偏到不好习惯的时候,需要家长提醒一下。我也不清楚怎么提醒一下。
我花了两年去培养了小孩自己学数学的能力——不管最后怎么样,反正他自己做自己慢慢学的能力是有了(感谢Kumon),也培养小孩阅读各种乱七八糟科普书的爱好。但是因为家长比较忙,一直没有陪小孩去讨论小说。小孩说他喜欢看non-fiction,不喜欢看fiction,何尝不是因为家长一直以来的忽视而造成了。读小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它给了我们勇气,想象,对美好的向往。
即使在同一个屋檐下面,我们的悲欢也许并不完全共通,我内心尖叫战栗的你可能毫不知情,我为之雀跃的你可能无动于衷。而这套书至少创造了一个机会,让娃爸和娃可以相视一笑,对我家来说,这就足够了。
这套书对我家来说很有用,我拿出来分享。也谢谢上面分享其他精读材料的。
(这题来自old M46b。我真心推荐kumon。他的代数方面做得很好。整个体系清晰明了,例题也非常明晰。)
楼主每次都帖子都是干货满满! 你家学习过程是所有人都梦想,家长用心扶持,娃也配合,在趣味互动中既有亲子互动,又有探索新知识的乐趣,真的羡慕极了,大部分人家里辅导孩子学习都免不了鸡飞狗跳,其实很多时候是父母方法不对头,孩子很多时候觉得干燥无味,能当作任务做完不反抗的都是好孩子了,真正能从学习中找到乐趣的少之又少
赞楼主的思考!不过对于non fiction到fiction的转变其实跟孩子的思维成熟度也很有关系的,我家四年级的,今年才大大爱上fiction,之前只看non fiction,fiction每次很费劲推给他,我之前也很发愁来着,然后最近一年就突然特别喜欢起来,尤其是wings of fire,狂热了大半年了,反复看,见谁跟谁聊,前几天跟我解释为啥那么喜欢,说以前看fiction,就是看看情节,热闹完了就算了,但是wings of fire是第一次,会跟着里面的character难过而难过,紧张而紧张的,而且看那些dragon的互动也会思考自己交朋友互相是在哪个层面,谁更需要谁,于是对方就更有upper hands,我于是想起来我自己小时候看电影电视剧很少跟着揪心掉眼泪的,以前有个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记得坐着电影院里大家全部哭点稀里哗啦,我一点哭不出,当时还觉得自己挺酷的,但是年岁渐长,看着很多事情都会跟着难受掉泪,其实想想就是自己经历多了,很多事情可以共情了。孩子对fiction能欣赏共情一方面是阅读水平需要跟上,另一方面其实是心智发展需要跟上,阅读基础解决了,心智部分就慢慢静待花开吧
Mark intensive reading
谢谢你的安慰,也许要随着年龄的增长,才知道人生的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