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欺骗了,最新调查显示原来湾区贫真正的贫困线是10万刀

n
nazaban
楼主 (北美华人网)
$100K a year now considered ‘low income' in 4 Bay Area counties, report says https://www.nbcbayarea.com/news/local/making-it-in-the-bay/100k-year-considered-low-income-bay-area-counties/3857354/
而不是传闻的70w
s
smiling85ww
$100K a year now considered ‘low income' in 4 Bay Area counties, report says https://www.nbcbayarea.com/news/local/making-it-in-the-bay/100k-year-considered-low-income-bay-area-counties/3857354/
而不是传闻的70w
nazaban 发表于 2025-05-01 00:56


70万是湾区华人贫困线没毛病哈哈哈哈哈
Y
Yesterdayom
贫困线一直是湾区中上产的凡尔赛, 可以认为是可以在华人bso的标准线。
C
COHomeSearch
很多拿着不到十万的工资 但是住在父母早年买的市值几百万的房子里。。
h
hjoyui
nazaban 发表于 2025-05-01 00:56
$100K a year now considered ‘low income' in 4 Bay Area counties, report says https://www.nbcbayarea.com/news/local/making-it-in-the-bay/100k-year-considered-low-income-bay-area-counties/3857354/
而不是传闻的70w

住着几米房子,没有滚蛋,还能住下去,只有十万收入,你愿意相信,就相信吧
a
avatar1234
华人的贫困线一直是以双马家庭收入为标杆
S
Silverwing
hjoyui 发表于 2025-05-01 01:23
住着几米房子,没有滚蛋,还能住下去,只有十万收入,你愿意相信,就相信吧

有什么难以理解的? 几米房子一年房产税只有几千刀的大有人在
笨笨熊
😂 你觉得呢?
h
hijklmn
2025年了,感觉楼主少写了个0。。。
d
destiny2008
华人的贫困线基本上在哪个州都能进入top 1%了
t
tgaa
这个说法是不太准确的,湾区给这些产业做服务的市政工作人员年薪也就7-8万,可别人住离湾区100多公里外的地方坐轻轨上班,房子不在湾区,因而价格比湾区便宜的多
从这个角度来看,又不算贫困
如果住房支出,占个人或者家庭收入的比重过高,虽然收入高,依然是贫困
b
betty_bb
所谓的贫困线,主要是第一代华人移民吧,第一代移民没有根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挣更多的钱才能有足够的安全感,努力工作,努力挣钱,努力存钱,努力买房子,其实就是希望能在异国他乡立足,贫困线高,也侧面说明工作强度高,压力大。华人在美国生活真是不容易啊
m
mvdk
10w是low income不等于20w不是 你的逻辑怎么学的
W
Wugelvshi2
有什么难以理解的? 几米房子一年房产税只有几千刀的大有人在

Silverwing 发表于 2025-05-01 02:29

美国州和州的法律体系和房地产税收相差太大,好多人不能理解,怎么会有价值几百万的房子,只有几千块的税款。因为加州的prop 13真的挺奇葩的,房地产税可以几十年不怎么变,每年涨幅不能超过2%。
加州这个系统对新移民不友好,新移民只能靠W2,买房子贵的要死。举个例子,Palo Alto 基本上算是湾区最贵的地区之一,但就是这地方,政府公布的median household imcome也才20万,而随便一套小黑屋都是几百万。其实能在近几年买得起Palo Alto的房子的新移民,家庭收入妥妥的都是华人贫困线上70万以上的,因为如果收入低于70万,我保证你银行都不会批准贷款申请。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距,政府和银行数据差距巨大,就是因为Palo Alto 的老居民其实根本不穷。20万收入仅仅是个假象。因为这城市老房子太多,很多人是baby boomer,有无数藏钱的办法,平时很多大额消费都是家族的基金管理支出或者来自Roth IRA账户,例如那个Peter Thiel,Roth里面的钱超过五十亿(新闻里说超过5B,我不知真假),但在政府眼里,这就是妥妥的没有收入,真正需要报税的钱很少。所以官方统计中,这些人应该都是贫困户。
不过这版上的贫困线是说华人需要维持comfortable的生活的水平线,比如需要吃有机食品(版上名言Costco的水果都是垃圾),比如需要穿名牌服装(版上网友觉得什么人才会去Walmart买衣服?),比如每年花两万美元回国探亲旅游属于刚需,比如七分校区的孩子上私立学校课后至少有一个课外活动也算是必备。都千辛万苦的来美国了,难道生活水平需要和鹤岗看齐么?那干脆去鹤岗躺平好了。
另一方面,华人所谓的贫困线70万,其实也没有那么夸张。作为新移民,七十万收入其实到手能花的收入也就30万多点,每月到手大概两万六七的样子。如果南湾贷款两百万买房,光PITI就要支出一万六左右。一个娃上幼儿园也有三千多块,那基本每个月也就是五六千元可以消费,其实也就是普通人的生活,并没有那么光鲜,回国只能买经济舱的票价,其实不会比那些收入只有十万,但没有房贷,没有探亲刚需,同时房地产税只有几千元的人生活更好。
华人贫困线和湾区的政府公布的贫困线还是大相径庭,因为那是政府觉得只有十万收入的这些人活不下去,应该可以享受住房补贴了。这种家庭按理不会旅游花上一万块出国旅游的。






c
cr2069
本版的弯曲和楼主说的弯曲是不同的世界。。。
招猫抵狗
fyi 我们城市20万家庭收入以下可以qualify for low income hou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