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l.mint 发表于 2025-04-25 08:29 听着是会1-2-3-4介绍经验的人,难道真不会向孩子灌输什么之类的吗? 每个人不同,每个父母不同,每个孩子不同。成功的路也有很多条。。。
我喜欢帅哥 发表于 2025-04-25 09:02 说得好,不过中央美院很难进的。
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也不是所有孩子都是普通意义上的才。但是自己先得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句话。也就是养孩子首先不能悲观,自己先乐观起来。我两个亲戚就不是大家普通说的那种才,都不是读书的料。但是后来都能自食其力,过得都不错。两家孩子也都上了大学,其中一个去了中央美院。所以孩子不能读书或者读书不好,也不是天就塌下来了的事。教育孩子不能就灌输读书是唯一出路的这种观念,而是教育孩子懂得变通,多方位寻找出路。要相信总有路好走。
2。 因人施教
有的孩子喜欢父母帮助多一些的,就多伸手帮一把,有的喜欢独立自主多一些的,家长就少参和。这种即使家长参和了也不一定听。可能适得其反。孩子们有自己的人生,大了以后有自己的选择,家长可以提出意见,但是主意还得孩子自己决定,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
3。自己心平气和一点,不要转嫁焦虑
孩子小的时候,我估计大部分孩子不会去焦虑哪个同学又多上了什么辅导班了,哪个孩子又参加比赛取得多好成绩了。往往是家长看到了然后自己先焦虑了。对比一下感觉自己孩子落于人后了。然后开始去推孩子。这种其实就是转嫁自己的焦虑到孩子身上。自己心态失衡,应该找找自己的原因。其实无论怎样,大部分孩子连同家长都属于正态分布人群里的大多数,能平平安安做个普通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另外这种普通人里面包括了做各行各业的,并不只是包括那些读书好,会读书的。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是让各行各业的普通人都能相对稳定的生活下去的。如果不能,那是整个社会出了问题,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再会读书或者在比较好的行业里面,依然会受到冲击,个人是很难躲过社会洪流的。如果是这样,其实没有太焦虑的意义。
4。 投入时间,投入情感
并不是需要给多少生活上的物质条件,而是投入时间陪伴,投入情感维系, 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平常不多交流,一有问题才开始数落孩子,我很难想象孩子会听得进去。
5。 换位思考 要求孩子的时候,先想想自己能否做到,孩子是不是有自己不具备的优点。我觉得不太可能孩子样样都不如家长,家长自己就完全没有缺点。家长的缺点很多时候孩子也能看到,只是不说而已。
每个人不同,每个父母不同,每个孩子不同。成功的路也有很多条。。。
最重要的是要 让小孩认识到 自己在同龄人 是个什么实力定位。 然后再有针对性的 建立自己的奋斗目标
哈哈哈,真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