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学四年级,这种extra数学作业合适吗

北美一梦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我娃做不出来,感觉很崩溃,我都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关键是学校里数学教得极其简单,有的学生连乘法口诀都背不出,算加减法甚至要用手指头。我娃当然觉得学校数学太简单,结果老师就给这种extra homework,我一看,这不是三元二次方程组吗?让没学过algebra的小孩自己figure out怎么可能?虽然可以用凑数法,可以利用整数的factor来解,可是这种作业合适吗?请教一下各位
我娃是普娃,不是天才。我甚至觉得老师是故意搞这种extra hw来打击小孩钻研高级一点的数学的积极性。我娃有点不相信我,说万一有特别聪明的小孩能figure out呢?说实话我觉得他老师都不一定会做
拜托各位指点我怎么鼓励小孩的自信心吧
b
believeicanfly
这种作业很脑残,看不懂,也不明白学校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教育方式
A
AprilPearl
有一说一,就美国小学老师的普遍素质,大概率老师自己也做不出来
o
oxfordmeimei
应该不是用方程算, 是拿数字凑着试试。
s
saiguajiataoyan
家长是初中毕业吗?
老师很好,家长水平低还把别人往怀里想
s
sunnyStore
楼主这种题目的设计目的是理解因子 1. 先把一个写成乘, 2.然后带入某个右边有数的, 3.然后根据乘法的整数性就出来 比如下面的第三题,过程看我涂鸦的,心中有个过程16=1•16=2•8=4•4=8•2=16•1 你结合那个9就得出4和5
你就用找乘法,写成两个某个乘起来=某个具体的数 然后就是写因子,猜

这个题目本身结合了四年级,写出因子的知识点 而且有培养数感。这个数感以后有用 比如代数中 x^2-9x+20=0 写成(x-5)(x-4)=0 用的就是4+5=9, 4•5=29的数感
你要抓住这是练习的知识点是数的因子---正好四年级这时候的知识点 按照上面123步就出来了
s
saiguajiataoyan
三潭印月
这种题应该不是靠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解的,要靠推理和数感。
比如第三题,旗子必须能被圆圈整除,它们的差是16, 圆圈只能是2,4,8。。。从最小的开始试,2不对,4就对了。

第四题,两个吉他加一起小于105,每个吉他不超过52,也就是说竖琴和花加起来等于18,乘起来不超过52,那么只能是(1,17),(2,16),(3,15). 每个都试一下发现(3,15)是正确的。
上面的解法只需要熟练掌握两位数和一位数乘法,但是需要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看你娃有没有ready了
a
athenana
凑数可以做啊,数感好的应该挺快能做出来。
北美一梦
saiguajiataoyan 发表于 2025-04-24 22:50
家长是初中毕业吗?
老师很好,家长水平低还把别人往怀里想

对不起,家长是中国名校本科美国理工科phd,让您这水平高的见笑了
s
saiguajiataoyan
回复 7楼 的帖子 老师不错
s
saiguajiataoyan
北美一梦 发表于 2025-04-24 22:55
对不起,家长是中国名校本科美国理工科phd,让您这水平高的见笑了

真的吗???太水了!!!
a
athenana
北美一梦 发表于 2025-04-24 22:55
对不起,家长是中国名校本科美国理工科phd,让您这水平高的见笑了

你小学做过数学竞赛吗,我记得四年级的数学竞赛比这难太多太多了。这放在国内估计也就是二年级数学竞赛的水平。
北美一梦
saiguajiataoyan 发表于 2025-04-24 22:59
真的吗???太水了!!!

真的呀,我有什么必要骗你
你不水所以你会做小学extra数学题,你牛逼
北美一梦
athenana 发表于 2025-04-24 23:03
你小学做过数学竞赛吗,我记得四年级的数学竞赛比这难太多太多了。这放在国内估计也就是二年级数学竞赛的水平。

小时候做过数学竞赛,高中也得过数学竞赛奖其实…… 我知道小学奥数比这难,我的point是这些题目有必要吗?老师发的extra hw全是这种题,没有别的题目。他们学校其实根本没有几个学生去拿这个extra hw
s
saiguajiataoyan
回复 14楼 北美一梦 的帖子
那就不找老师要extra吧,家长跟着上火不值得。
如果觉得学校题简单,网上找就可以了。老师一般都不太愿意教超水平的学生
s
sunnyStore
小时候做过数学竞赛,高中也得过数学竞赛奖其实…… 我知道小学奥数比这难,我的point是这些题目有必要吗?老师发的extra hw全是这种题,没有别的题目。他们学校其实根本没有几个学生去拿这个extra hw
北美一梦 发表于 2025-04-24 23:08

这与家长水平无关,一个trick罢了。按照我上面涂鸦的123步,四年级的学生都可以慢慢凑出来,培养了因子的趣味。
这题挺好的,不过老师不讲让学生做这个有些坑。
老师可能以为画图的就增加兴趣,他自己对具体怎么explore可能也不清楚。你就多从娃学到哪里来找答案就好了。其实小学这种题都是套路。
风轻雨
小学生做这样的题目,还可以吧。我娃也做过 不需要方程,凑数就可以。不必反应那么大 。
北美一梦
我其实希望请网友家的四年级神童们做一下这些题,让我了解一下神童以及神童的家长们怎么看这些题 我原贴里说了“可以凑数法,可以利用整数的factor来解”,我发帖不是说我不会做
s
saiguajiataoyan
北美一梦 发表于 2025-04-24 23:05
真的呀,我有什么必要骗你
你不水所以你会做小学extra数学题,你牛逼

不用生气,能陪孩子做作业的都牛逼
S
SCABBARD
北美一梦 发表于 2025-04-24 23:21
我其实希望请网友家的四年级神童们做一下这些题,让我了解一下神童以及神童的家长们怎么看这些题 我原贴里说了“可以凑数法,可以利用整数的factor来解”,我发帖不是说我不会做

每组三个等式,一个乘除,两个加减。乘除是题眼,就是考察对数字的敏感性,就是尝试凑数。
这种题目,害处大于益处。初等数学的核心是寻找量的关系、四则运算的内涵理解、复杂问题化简为多步简单问题,基础的逻辑等等,当然,迅速准确的四则运算也是基本功。
但是,这种题目,只会让孩子产生:数学就是瞎凑瞎试的感觉,这种感觉跟初等数学的初衷背道而驰。这种题目唯一的用处,就是训练心算能力,但是搞成这样完全是画蛇添足,弊大于利。
w
wacxg
athenana 发表于 2025-04-24 23:03
你小学做过数学竞赛吗,我记得四年级的数学竞赛比这难太多太多了。这放在国内估计也就是二年级数学竞赛的水平。

数学竞赛可不是这种凑数的题型。都是逻辑型的。
w
wacxg
北美一梦 发表于 2025-04-24 23:21
我其实希望请网友家的四年级神童们做一下这些题,让我了解一下神童以及神童的家长们怎么看这些题 我原贴里说了“可以凑数法,可以利用整数的factor来解”,我发帖不是说我不会做

就是靠数感,譬如第一个,一看就知道乘数不能大,铁蹄从2试起。
彼岸天涯
小学生的题,估计主要是让孩子学会凑数,培养number sense,不是让他们提前学方程。楼主可以鼓励孩子当brain teaser试试玩
t
twokiddos
新加坡数学二年级就有这种题了 小学竞赛也有这种题 就是训练数感 顺便建立方程式的概念 老师本来就是给有兴趣的小孩做 如果没兴趣可以不拿 只有认真负责的老师才会准备extra hw 一般的老师才不愿意多此一举
花花朵朵
都是整数的话半推理半猜就行了。四年级在学factor吧。比如说第一题,lucky=14+U带到第一个方程,变成Ux(clover-1)=14,所以U和clover-1都是14的因数,要么是1和14,要么是2和7呀,然后放进第三个公式试一下就行了。另外几题也是类似的。
S
SCABBARD
北美一梦 发表于 2025-04-24 23:08
小时候做过数学竞赛,高中也得过数学竞赛奖其实…… 我知道小学奥数比这难,我的point是这些题目有必要吗?老师发的extra hw全是这种题,没有别的题目。他们学校其实根本没有几个学生去拿这个extra hw

没有必要做这种题。
四五年级的数学,是在学习代数和方程之前,深刻理解初等数学的阶段。任何可以用方程组解决的问题,都可以用初等数学一步步解出结果,比如相遇问题,追击问题,容器流量问题,鸡兔同笼问题,不可以用方程,只能用初等数学解决,就是四五年级应该开始训练的东西。
s
saiguajiataoyan
花花朵朵 发表于 2025-04-24 23:41
都是整数的话半推理半猜就行了。四年级在学factor吧。比如说第一题,lucky=14+U带到第一个方程,变成Ux(clover-1)=14,所以U和clover-1都是14的因数,要么是1和14,要么是2和7呀,然后放进第三个公式试一下就行了。另外几题也是类似的。

我想说来着,楼主可能大晚上不能休息,火气大,我也不走心的开玩笑来着,惹恼楼主,逃跑了
给楼主道歉
s
saiguajiataoyan
我还是认为题挺有意思的
f
flowingsue
回复 1楼 北美一梦 的帖子
看了一下这种是guess and check,并不是真的让你解方程,考的是思维。比如第一个题,从第三个等式知道u是小于18的偶数,第一个等式说明lucky是u的倍数,第二个等式说明14也是u的倍数,所以很快得出u是14
爱吃烤鱼片
这是碰上好老师了,这不是考方程,纯粹是extra的趣味题
s
saiguajiataoyan
这是碰上好老师了,这不是考方程,纯粹是extra的趣味题
爱吃烤鱼片 发表于 2025-04-25 01:11

终于有人为老师说话了!
老师真不爱管 超前的学生,能这样真不错
我个人会感激这种老师
我家上大学的孩子,每年教师周都给感激的老师发感谢卡 包括小学老师

l
lazycat12345
回复 1楼 北美一梦 的帖子
难道lz就是传说中自己家孩子不会怕信心受挫就不让老师教的神棍家长?
M
MegMegMeg
顶着锅盖说,我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90年代,那啥华罗庚数学竞赛不就刷这种题目吗?只不过国内数学题不会画卡通,一般用语言描述三个桃四个梨多少钱。这种题目很有意义啊,就是在小孩儿学代数之前慢慢揣摩桃和梨的关系,慢慢就明白桃和梨的价格不管你怎么排列组合是不变的,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不就是代数吗。人类也不是自古就有多元方程的,也是在无数次的桃和梨的故事中这样发明代数发明方程这些数学工具的。
a
athenana
MegMegMeg 发表于 2025-04-25 01:53
顶着锅盖说,我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90年代,那啥华罗庚数学竞赛不就刷这种题目吗?只不过国内数学题不会画卡通,一般用语言描述三个桃四个梨多少钱。这种题目很有意义啊,就是在小孩儿学代数之前慢慢揣摩桃和梨的关系,慢慢就明白桃和梨的价格不管你怎么排列组合是不变的,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不就是代数吗。人类也不是自古就有多元方程的,也是在无数次的桃和梨的故事中这样发明代数发明方程这些数学工具的。

不用顶锅盖,就是这样的,我们小学学奥数,二三年级的题就是这样的。四年级的比这个难。
x
xiaomaomiaomiao
北美一梦 发表于 2025-04-24 22:55
对不起,家长是中国名校本科美国理工科phd,让您这水平高的见笑了

你的思维方式并没有体现出名校本科,不怪别人说。
这种题目就是培养数字的运算,而非抽象方程,你是完全没得要领,目测没参加过奥数比赛。小学水平的做法就是试验数字1行不行,2行不行,以此类推,而非解x y z这些包括了实数的方程。
第一道题还有另外一组答案。
x
xiaomaomiaomiao
athenana 发表于 2025-04-24 23:03
你小学做过数学竞赛吗,我记得四年级的数学竞赛比这难太多太多了。这放在国内估计也就是二年级数学竞赛的水平。

美国被川普搞四年要搞死了。美国本土的数学教学真是不敢恭维,不靠全球人才,拿什么当老大?
x
xiaomaomiaomiao
saiguajiataoyan 发表于 2025-04-25 01:41
终于有人为老师说话了!
老师真不爱管 超前的学生,能这样真不错
我个人会感激这种老师
我家上大学的孩子,每年教师周都给感激的老师发感谢卡 包括小学老师


这种老师很少。先不说他/她自己会不会,至少她给孩子提供机会。大部分是自己不会,也不教难的,怕家长抱怨。
s
saiguajiataoyan
xiaomaomiaomiao 发表于 2025-04-25 02:21
美国被川普搞四年要搞死了。美国本土的数学教学真是不敢恭维,不靠全球人才,拿什么当老大?

啥都怪川普就政治正确了。楼主的数学是中国的top 本科,怎么连美国4年级的老师都不如呢?
到底怎么解释


s
saiguajiataoyan
xiaomaomiaomiao 发表于 2025-04-25 02:24
这种老师很少。先不说他/她自己会不会,至少她给孩子提供机会。大部分是自己不会,也不教难的,怕家长抱怨。

不敢苟同,我家公立初中的孩子数学老师是MIT毕业的。
不太爱讲课,声音小。但是去问问题都回答,讲义我看不懂,都是前所未闻的。本人理工科高数满分,老妈是数学专业大学生60年代毕业的
a
abiigale
题目蛮好的呀,因为有乘法在,所以很容易就能凑出解来,孩子稍微想一想就能想出来,想出来就会有成就感。对数字敏感的孩子大概不需要四年级就可以做。当然这道题对那些连九九表都没背出来的孩子肯定是超纲了。所以是extra work. 老师有心了。
S
Sinobu
4 + 4 x 7 = 4 x 8 4 - 4 x 7 = 4 x 6 a + a x b = a x (b + 1)
用小学的思维和孩子讲清4 x 7 就是7个4相加,在加一个4,就相当于4个8相加,也就是4 x 8
理解上面的思维后,在根据整数来凑乘积的数就可以了,上面4个题都是考上面这个知识点
s
sy1232
回复 10楼 北美一梦 的帖子
说明你脑子不用退化了
b
babynora
如果上过beast academy的话这就是里面教的guess and check 吧,先通过凑数字来培养数感, 建立起这个方程的概念,老师挺好的啊。
C
Centauri
既然是整数,明显就是要靠猜啊。。。
这题的目的性非常清楚 - 熟悉整数运算 + 猜。至于合适不合适,就完全是主观的认知了。
l
lotusever
羡慕有家庭作业的学校。我娃五年快毕业了,到现在没做过作业。
P
Peacelife
这只是额外的作业,不一定要完成吧,我咋觉得没啥关系呢。这种题对于小学生来讲,靠猜数字就行了。我娃两年级,老师给做过类似的,但简单很多,没有乘除,只有加减。
C
Cloud1234
还行吧,确实是靠推理的,不是解方程
t
tac
这个不用方程,就是推岀来,我家的四年级应该可以,他不但可以,早就出类似的题给我做汗。没做过 beast academy, 新数,都是跟学校进度,学校现在学两位数乘一位数,一位分数加减。所以我从来没推过数学,觉得他逻辑还行,比我好,我做这题估计也上方程了。
北美一梦
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一堆人来给我讲这道题怎么做,考什么技巧……是我写的有问题还是回帖的人理解力有问题呢?我太知道这个题怎么做且考什么技巧trick了(原帖不是说了吗),我问的也不是这个啊,完了还有人总结说我不如小学数学老师……无大语
所有来答题的人,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里面所有题目的解题过程都用到了解方程的换元法,和乘法分配率,再加上分析整数的factor才能做?我娃卡在一个点,就是乘法分配率,根本看不出来怎么从16=A*B - A到16=A(B-1),所以我说这种题不合适,因为小孩根本没有这种应该有的数学思维和工具,自己也发明不出来,所以做不出
说跟着学校数学就能做出的,我其实谨慎怀疑……美国学校四年级根本没教过乘法分配率,真跟着学校进度那没有一个小孩会这个的,更别说熟练运用。你丢一张这样的纸给他们自己去figure out,这其实不负责任
BTW,他们学校在学分数,小数,很肤浅的那种。无论学校进度是什么,老师都给发一模一样的extra hw

6
66liuliu
这个可以用整数凑,可以靠基本方程的思维来解。80后记得很清楚,这个当年国内奥数班也是四年级的内容。记这么清楚,是因为我当年上奥数没太当回事,一周就一天休息,还要自己走去更远的学校上课,我每周都迟到,没好好听过课,每次奥数期末考试都是只能得七八十分,及格就能继续上。五年级是最后一年,四年级那次,我爸受不了了,说你老考这么差,就剩一年了,你怎么好意思,明天考试,我辅导辅导你。辅导的就是这种,其中包括鸡兔同笼。那次我就考了差不多满分,用的方程解的,老师给了分。
C
Centauri
北美一梦 发表于 2025-04-25 11:22
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一堆人来给我讲这道题怎么做,考什么技巧……是我写的有问题还是回帖的人理解力有问题呢?我太知道这个题怎么做且考什么技巧trick了(原帖不是说了吗),我问的也不是这个啊,完了还有人总结说我不如小学数学老师……无大语
所有来答题的人,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里面所有题目的解题过程都用到了解方程的换元法,和乘法分配率,再加上分析整数的factor才能做?我娃卡在一个点,就是乘法分配率,根本看不出来怎么从16=A*B - A到16=A(B-1),所以我说这种题不合适,因为小孩根本没有这种应该有的数学思维和工具,自己也发明不出来,所以做不出
说跟着学校数学就能做出的,我其实谨慎怀疑……美国学校四年级根本没教过乘法分配率,真跟着学校进度那没有一个小孩会这个的,更别说熟练运用。你丢一张这样的纸给他们自己去figure out,这其实不负责任
BTW,他们学校在学分数,小数,很肤浅的那种。无论学校进度是什么,老师都给发一模一样的extra hw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里面所有题目的解题过程都用到了解方程的换元法,和乘法分配率,再加上分析整数的factor才能做"
是你想多了吧。
明摆着给这儿的4年级孩子这种题,那就是主要靠猜的(当然不同孩子猜的方法不同,可能有人技巧多一点,有人技巧少一点),你为啥会觉得是真的要去“解”呢?你说的什么“16=A*B - A到16=A(B-1)” 这是“解”题的方法,绝对不会是这题的本意。


o
oxfordmeimei
回复 50楼 北美一梦 的帖子
第一次做这种题,丢一张纸给孩子自己figure out难道不是对孩子来说解一类题最重要的一次思维经历。
北美一梦
Centauri 发表于 2025-04-25 11:32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里面所有题目的解题过程都用到了解方程的换元法,和乘法分配率,再加上分析整数的factor才能做"
是你想多了吧。
明摆着给这儿的4年级孩子这种题,那就是主要靠猜的(当然不同孩子猜的方法不同,可能有人技巧多一点,有人技巧少一点),你为啥会觉得是真的要去“解”呢?你说的什么“16=A*B - A到16=A(B-1)” 这是“解”题的方法,绝对不会是这题的本意。



我没有想多吧,你看看回帖的大聪明,全是用我说的方法解的
完全靠猜的话,数字很大情况下猜很久,更没必要做这题了
C
Centauri
北美一梦 发表于 2025-04-25 11:35
我没有想多吧,你看看回帖的大聪明,全是用我说的方法解的
完全靠猜的话,数字很大情况下猜很久,更没必要做这题了

用这种方法解的,和你一样,都是想多了。
对于美国4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种题,就是猜,凑 - 当然,有的孩子可能对数字的感觉强一点,会更容易凑出来。学校的进度,就是这样。
至于超过学校进度的孩子,那没有啥好说的吧?

P
Peacelife
你觉得没必要就不要做了呗,都说了是extra的题,不做也没关系啊。。。娃有那么脆弱吗,不会做就遭受了打击?那你得好好帮助他怎么变得resilient一点了,不然以后可怎么办,到了初、高中后各科难度一下子就上去了,同学之间差距也会越来越大,心理太脆弱可怎么办。。。
北美一梦
Centauri 发表于 2025-04-25 11:38
用这种方法解的,和你一样,都是想多了。
对于美国4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种题,就是猜,凑 - 当然,有的孩子可能对数字的感觉强一点,会更容易凑出来。学校的进度,就是这样。
至于超过学校进度的孩子,那没有啥好说的吧?


其实你可以自己试一下,纯靠猜和凑数,做出答案需要多久
t
twokiddos
事实就是有些四年级数感好小孩看一眼就能做出来 当然做出来也不代表什么 楼主没做过不也一样藤校 这不就是有兴趣就做 老师又没强迫你家做 总不能自己家做不出就不让老师提供这个选项吧就觉得别人也做不出来吧 万一有其他小孩喜欢做呢
P
Peacelife
还有遇见事情不要想着抱怨,想办法解决才是正道。 比如你可以跟孩子讲:1,这是extra的作业,里面的知识点老师没教过,你不会太正常了;2,有些同学会做的原因可能是家长额外教过他们,他们平时花很多时间努力做题;3,现在,妈妈也可以教你怎么做,你愿不愿意学习? 然后他愿意,你就教。他不愿意,那不用勉强。
r
redpotato1
lz我自己国内top2,还不是理科生。数学还过得去,喜欢,但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竞赛名额因为周围牛人太多了。给你一个数据点。
这类似的题我小时候就做过。那个时候看到这类的题,包括现在看到,第一个反应是好玩,就算做不出来一个人可以琢磨很久。我会用巧思凑数字,当作谜题一样玩。比如说第二题,只要会九九乘法表,一百以内的加减乘除,拿个小草稿凑凑数字,看看哪两个相差二的数字乘一起能够满足所有条件,五分钟,十分钟,最多半小时总能凑出来吧,然后就很有成就感。就算做不出来,我也会很想知道答案。这就是这种extra work的快乐所在啊。家长也会很喜欢,因为小孩会安安静静在那里坐很久做题,家长可以做其他事。
你们家小孩如果不喜欢这种类型的挑战,也不enjoy这个过程,你还take it personal了,那就没有必要去要extra work了。绝对不是老师为难你们。
P
Peacelife
twokiddos 发表于 2025-04-25 11:46
事实就是有些四年级数感好小孩看一眼就能做出来 当然做出来也不代表什么 楼主没做过不也一样藤校 这不就是有兴趣就做 老师又没强迫你家做 总不能自己家做不出就不让老师提供这个选项吧就觉得别人也做不出来吧 万一有其他小孩喜欢做呢

对啊,喜欢的孩子会很乐意做这些题的。老师也只不过是提供有点难度的题给孩子们激发下他们对于数学的兴趣而已。。。
r
redpotato1
Peacelife 发表于 2025-04-25 11:54
对啊,喜欢的孩子会很乐意做这些题的。老师也只不过是提供有点难度的题给孩子们激发下他们对于数学的兴趣而已。。。

完全同意,就是好玩儿啊

C
Centauri
北美一梦 发表于 2025-04-25 11:46
其实你可以自己试一下,纯靠猜和凑数,做出答案需要多久

如果我去凑,我会先对某一个变量,猜一个可能合理的数,然后凑其他的。最后发现矛盾的时候,进行调整。
比如,第一题,随手猜,花是2,然后磁铁就是14,lucky就是28,发现猜对了(我这个真是第一次就猜对了)。
如果第一次猜错了,比如,猜花是1,磁铁就是16,lucky就是30,发现不满足式一 - 左边小了 - 所以我下次猜就会把花猜大一点。
这个不是太困难。
当然我不能拿保证我这么凑的过程中,有没有用到4年纪孩子不了解的东西。但 - 是能猜出来的。
任何想着“这题只能用没教过的方法做的”,都是想多了。



l
lucytest
题目不难,就是培养数感,多做几次同类型的题,就知道怎么解这个套路的题了。娃要是没学过合并同类项,你就提前教一下,四年级的娃应该能理解。
这种练习挺好的,数学是思维体操,尽量不要堆砌复杂的公式,找到捷径才是最优解。
B
Brandypurple
这种简单的题直接一个数一个数地试就可以了,这也是学校教的解题的一个方法。
w
wohoy
mark…………..
b
bayoak
是所有孩子都有extra work,还是只有你家孩子有?
h
heyykitty0
回复 50楼 北美一梦 的帖子
Common Core三年级 CCSS.Math.Content.3.OA.B.5 https://www.thecorestandards.org/Math/Content/3/OA/B/5/
Apply properties of operations as strategies to multiply and divide.2 Examples: If 6 × 4 = 24 is known, then 4 × 6 = 24 is also known. (Commutative property of multiplication.) 3 × 5 × 2 can be found by 3 × 5 = 15, then 15 × 2 = 30, or by 5 × 2 = 10, then 3 × 10 = 30. (Associative property of multiplication.) Knowing that 8 × 5 = 40 and 8 × 2 = 16, one can find 8 × 7 as 8 × (5 + 2) = (8 × 5) + (8 × 2) = 40 + 16 = 56. (Distributive property.)
天干勿早
娃喜欢做就做,要是娃崩溃了就别做了,你也说了是extra
e
ecaeca
回复 1楼 北美一梦 的帖子
对你的孩子合适就是合适,对你的孩子不合适就是不合适。你没有必要问网友合不合适。
具体来说,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知道乘法分配律和整数的因数分解。这些东西大部分四年级的孩子都不会,但是会的也不少,看各人情况。
y
yayapig
回复 50楼 北美一梦 的帖子
我就回复下, 这边小学给这样的"趣味"题很常见. 我每个孩子都做过, 挺无聊的, 有的孩子就扔一边不做了. 楼主就告诉孩子, 这种题会做不会做都无所谓, 和聪明一点关系都没有.


y
yayapig
Centauri 发表于 2025-04-25 11:32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里面所有题目的解题过程都用到了解方程的换元法,和乘法分配率,再加上分析整数的factor才能做"
是你想多了吧。
明摆着给这儿的4年级孩子这种题,那就是主要靠猜的(当然不同孩子猜的方法不同,可能有人技巧多一点,有人技巧少一点),你为啥会觉得是真的要去“解”呢?你说的什么“16=A*B - A到16=A(B-1)” 这是“解”题的方法,绝对不会是这题的本意。



是的, 是为了让猜的. 这个喜欢猜的训练对数学思维并不是好事. 我念书时就喜欢猜,而且后来发展到从出题意图猜答案, 结果造成后来思维不严谨.
a
amoy
国内小学三年级暑假作业不就是这些吗?
C
CloudY7764
就愁他们能不能用点简单的符号。视觉感官看花眼了。
c
cactus_mei
三潭印月 发表于 2025-04-24 22:52
这种题应该不是靠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解的,要靠推理和数感。
比如第三题,旗子必须能被圆圈整除,它们的差是16, 圆圈只能是2,4,8。。。从最小的开始试,2不对,4就对了。

第四题,两个吉他加一起小于105,每个吉他不超过52,也就是说竖琴和花加起来等于18,乘起来不超过52,那么只能是(1,17),(2,16),(3,15). 每个都试一下发现(3,15)是正确的。
上面的解法只需要熟练掌握两位数和一位数乘法,但是需要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看你娃有没有ready了

我家娃就是這樣試著算的。她不會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