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J_daydreamer 发表于 2025-04-24 10:53 真是陋习,为毛要住一起。 美国人帮带,祖父母可以每天往返,或者儿子媳妇送孩子到祖父母家。
adsffdbhg 发表于 2025-04-24 10:25 一个明白人阿姨写的文章 转载自:华云老师的退休生活 到美国带孙女说说我的感受 #三代人生活在一起 年前来儿子家,一则帮忙带孙女,再则春节一家人团聚。三代人在一起生活事多,但我们都是善良又通情达理的人,大家互相协商,分工合作,日子过得顺心顺意,幸福美满。对于如何处理好到小两口家帮带娃?我有几点感想,供朋友们参考 第一,定义好自己的角色 我们是来帮忙的。到孩子们家要明白自己是来帮忙,要听从安排,不要过多的做主。要明白我们就是助手,团队合作,他们是领导,我们是协从。他们安排我们执行,做好家务带好娃。 第二,分工合作。 刚来儿子家我们还排了一个班,什么时候谁负责带娃,谁负责做饭…打印出来大家认真执行!时间长了大家慢慢接受年轻人主要管娃,老年人主要管生活。孙女儿穿衣,喝奶,辅食,睡觉主要是年轻人管,老人主要管中晚餐及清洁整理。 平常的分工尽量按说好的各尽其责。网上看过一个外婆来美带外孙,总抢着做事,病倒后力不从心,年轻人觉得没帮上忙还添乱,老人也满心委屈。年轻人生气会后悔让老人带娃,还不如自己请保姆呢。我们要记住的是尽自己力就行,切不可透支身体。当然,我们不是不管娃,每天也会带娃外出溜达两次,陪她玩乐,做些辅助的事。生活上遇上媳妇儿拿手的菜她也会做。一个大家庭,大家协商着办,习惯了挺好。 第三,一定要有边界感。 虽然在一起住,我们几乎不干涉年轻人的生活细节,他们住三楼,我们住一楼,没事我们不上去,他们几点休息?几点起床?不干涉。早餐他们吃不吃?吃什么?不干涉。对小两口的生活细节不多嘴。要清楚他们才是家庭的核心,并且他们已经是成年人,开始养育自己的孩子,如果你硬是希望他们的生活方式按我们的要求来,这只会闹得大家都不愉快!比如,少喝冰箱里的冷饮,说一二次,不听就算了,必竟都已经成年,说多了就成哆嗦了,不干涉就是尊重。尽量尊从各自的生活习惯吧! 至于带孙女的细节,年轻人的有些做法我们觉得不妥,给他们提提建议,最终以年轻人意见和做法为主,必竟娃是他们的,他们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亲爹亲妈终归是为孩子好! 第四,互相体谅。 我们做老人的体谅年轻人工作的压力,所以来帮忙就是帮忙,不提任何要求,这也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总归是无私的。年轻人也孝顺,即使觉得我们的观点有些古板老旧但还是能从一个好的出发点去理解老人的心!他们也知道什么事情怎么做我们会更高兴,在他们能接受的范围内也尽量尊重我们。 三代人在一起不容易,珍惜当下的缘,互相关心爱护,有爱能化解一切不适,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
lovejames 发表于 2025-04-24 10:55 这真是老人写的? 网上一张嘴 谁知道这谁写的。
shzbc 发表于 2025-04-24 10:59 看完有点心酸,老人过来帮忙做饭带孩子还这么卑微,如果不是孩子特别困难,还是呆自己家好了,何必出力讨个别人嫌。
realsimplejill 发表于 2025-04-24 11:41 这个不是卑微,是有爱、有责任心和懂得边界感的老人,值得尊敬 🙏 他们也从这段帮忙儿女的时光里得益处,好处是双向的。
shzbc 发表于 2025-04-24 16:19 老人能得到什么益处啊,60多岁的人给自己做饭都懒,不用说做一大家子了,还不是想多帮帮孩子。至于隔辈亲,节假日看看就好了,不必为了天天看而拘束自己。
明朗少女 发表于 2025-04-24 10:53这还真是做保姆的心态来帮孩子的
木牛流马 发表于 2025-04-24 17:23 这怎么卑微了?这是相当有自尊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什么的老人啊。那些在儿女家里作天作地的,看似占了便宜其实吃了大亏,不仅自己吃亏还要害自己的儿女,典型的自以为精明实际愚蠢
天干勿早 发表于 2025-04-24 17:58 卑微在于只考虑了子女,没有考虑自己怎样寻找乐趣,为什么要这么苦?子女看到这样也会很难过啊
简单 发表于 2025-04-24 18:23 没错,感觉就是保姆心态。父母要想被尊重首先要收起无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计划几次旅游,中间在家修养的时候发展一下自己的爱好。做饭也好,种花,种菜也好,清洁也好,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而不是被动接受。
bellamia 发表于 2025-04-24 11:27 听听另一方的感受也许就是不一样的故事了:)别的不说,什么不能喝冰的饮料也要唠叨两遍,还觉得自己不唠叨:)
到美国带孙女说说我的感受 #三代人生活在一起 年前来儿子家,一则帮忙带孙女,再则春节一家人团聚。三代人在一起生活事多,但我们都是善良又通情达理的人,大家互相协商,分工合作,日子过得顺心顺意,幸福美满。对于如何处理好到小两口家帮带娃?我有几点感想,供朋友们参考 第一,定义好自己的角色 我们是来帮忙的。到孩子们家要明白自己是来帮忙,要听从安排,不要过多的做主。要明白我们就是助手,团队合作,他们是领导,我们是协从。他们安排我们执行,做好家务带好娃。 第二,分工合作。 刚来儿子家我们还排了一个班,什么时候谁负责带娃,谁负责做饭…打印出来大家认真执行!时间长了大家慢慢接受年轻人主要管娃,老年人主要管生活。孙女儿穿衣,喝奶,辅食,睡觉主要是年轻人管,老人主要管中晚餐及清洁整理。 平常的分工尽量按说好的各尽其责。网上看过一个外婆来美带外孙,总抢着做事,病倒后力不从心,年轻人觉得没帮上忙还添乱,老人也满心委屈。年轻人生气会后悔让老人带娃,还不如自己请保姆呢。我们要记住的是尽自己力就行,切不可透支身体。当然,我们不是不管娃,每天也会带娃外出溜达两次,陪她玩乐,做些辅助的事。生活上遇上媳妇儿拿手的菜她也会做。一个大家庭,大家协商着办,习惯了挺好。 第三,一定要有边界感。 虽然在一起住,我们几乎不干涉年轻人的生活细节,他们住三楼,我们住一楼,没事我们不上去,他们几点休息?几点起床?不干涉。早餐他们吃不吃?吃什么?不干涉。对小两口的生活细节不多嘴。要清楚他们才是家庭的核心,并且他们已经是成年人,开始养育自己的孩子,如果你硬是希望他们的生活方式按我们的要求来,这只会闹得大家都不愉快!比如,少喝冰箱里的冷饮,说一二次,不听就算了,必竟都已经成年,说多了就成哆嗦了,不干涉就是尊重。尽量尊从各自的生活习惯吧! 至于带孙女的细节,年轻人的有些做法我们觉得不妥,给他们提提建议,最终以年轻人意见和做法为主,必竟娃是他们的,他们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亲爹亲妈终归是为孩子好! 第四,互相体谅。 我们做老人的体谅年轻人工作的压力,所以来帮忙就是帮忙,不提任何要求,这也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总归是无私的。年轻人也孝顺,即使觉得我们的观点有些古板老旧但还是能从一个好的出发点去理解老人的心!他们也知道什么事情怎么做我们会更高兴,在他们能接受的范围内也尽量尊重我们。 三代人在一起不容易,珍惜当下的缘,互相关心爱护,有爱能化解一切不适,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
有家吗?
百里挑一的, 大部分的老人是没一点对的上号
为什么不会,这个阿姨的年纪和本版主流用户年纪是同一代啊,都是五六十的老阿姨还互相鄙视?
这个不是卑微,是有爱、有责任心和懂得边界感的老人,值得尊敬 🙏 他们也从这段帮忙儿女的时光里得益处,好处是双向的。
老人能得到什么益处啊,60多岁的人给自己做饭都懒,不用说做一大家子了,还不是想多帮帮孩子。至于隔辈亲,节假日看看就好了,不必为了天天看而拘束自己。
不是心酸,是有边界感,其实是聪明人,懂得尊敬他人同时保护自己!
的确如此,60多岁的人在国内可能有钟点工做饭打扫,跑这里完全是为了孩子才会做全家几口的饭,打扫。孩子真应该感激。
有些人只要是利于自己的,就能给它spin成这叫有爱有边界感,反正又不是她们憋屈。
是不是还得給一大笔钱感恩子女的信任给自已带孩子的幸福?
帮忙就是做保姆平日里干的事情啊,只不过不拿薪水,子女的感激和孝敬就是回报,难道是来当领导、教导子女如何生活?
我就没让我爹妈来帮忙,因为我自己请了保姆。我也没让我公婆来帮忙,因为他们想过来当一家之主。然后双方父母过来就是玩玩孩子,含饴弄孙一下。
我儿子以后如果不穷,我就让他们自己请 helper,处理一下家务琐事,让小两口专心带娃。如果他们穷,又不能自己搞定,需要求助我。如果我有经济能力,我帮他们请外援,如果他们觉得外援没有我仔细,我就短暂帮一下,洗洗衣服煮煮饭,不参与到他们如何教养孩子。
得了吧,我国内家请过好几个住家保姆,基本都是想少干活多拿钱。 有一个还特有个性,觉得你什么都该听她的😂 这个婆婆算素质很高了,能用这样的心态对待儿媳和孙辈
什么益处你来讲讲?
这怎么卑微了?这是相当有自尊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什么的老人啊。那些在儿女家里作天作地的,看似占了便宜其实吃了大亏,不仅自己吃亏还要害自己的儿女,典型的自以为精明实际愚蠢
那些在儿女家作天作地的老人,自己连个家都没有吗,还要跑儿女家惹人烦,作践儿女更作践自己。
从lz的文中只能看得出他们一家子都enjoy生活在一起的感觉啊。就看个人需求了。
同感 老人是纯牺牲自己的生活啊
你这是PUA老人啊
我上次回国时报了个旅游团,团里有个大姐,我们在一起在九寨沟看风景时接了个电话,她听着听着就哭起来了。她儿子大学毕业回家来还带了个女朋友,告诉父母怀孕了,要结婚。父母晕头晕脑地给了彩礼,办了婚礼,孙子生下来就是婆婆带,带到四岁,婆婆说我也得休息一下,约了个闺蜜报了我们这个旅游团。儿子打电话过来说儿媳妇生气了,带孩子回了娘家,要和儿子离婚,也不让爷爷奶奶再见孙子了,除非公婆拿60万出来给他们买套房子。大姐眼泪哗哗的,说我没逼婚呀,我也没催他们生孩子呀,他们自己要生的呀。 现在其实美国的风气还好一点,在国内公婆哪敢发展自己爱好,哪敢出去旅游呀,那是大逆不道。
和你同感,冷饮也要说两遍,而且实际可能不止两次!还有,“年轻人的有些做法我们觉得不妥,给他们提提建议,最终以年轻人意见和做法为主,”,也不知道“建议”了多少次。说实话我觉得这个婆婆不一定好相处,别的婆婆唠叨也就唠叨了,这个婆婆其实唠叨了却偏要标榜自己如何遵从年轻人以至于到了让一些读者觉得她卑微的程度,占据道德制高点,反正我看这人不是省油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