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5位名人,每一个你都熟悉的要命

A
Adalalala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什么?花木兰是假的,历史上根本没这个人。 其实,不只是花木兰,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名人,其实都是传说,历史上并不存在。
第一位:花木兰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这是中学时就学的《木兰辞》。 英勇无畏的花木兰“替父从军”,在战场建立功勋后归乡,此时,大家才知道她是一个女子。 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让花木兰的故事流传千年。 此后,女英雄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花木兰。 年少时真以为历史上有一个花木兰将军。 可翻遍历史古籍,没有花木兰的任何记载。 《木兰辞》大约创作于北魏时期。 明代文学家徐渭将《木兰诗》改编为戏剧作品《雌木兰替父从军》。 后来,《花木兰》被改编成豫剧,女英雄的形象火到了千家万户。 不过,南北朝时政权更迭,国家混乱,也许真的有一位女英雄替父从军呢!
第二位:陈世美

在中国,陈世美是人尽皆知的负心汉。 现代人骂抛弃妻子的丈夫,多会用陈世美比喻:你真是个忘恩负义的陈世美。 但,历史上并没有陈世美这个人。 陈世美的形象最早出自明代小说《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 陈世美家有妻子秦氏,生了一子一女。 后来陈世美高中状元,被招为驸马,妻子秦氏却找上门来。 舍不得驸马之位的陈世美,竟然派人企图杀掉妻子秦氏。 后被包公探明真相,将他处死。 事实上,宋仁宗四位出嫁的女儿,嫁的驸马个个有名有姓,没有一个嫁给平头百姓。 陈世美“抛妻弃子”并非真实的案件,而是后人杜撰的故事。 因为故事太过传奇,《铡美案》被小说、戏曲不断演义,成为名篇,传播得家喻户晓。 陈世美负心汉的形象也就家喻户晓了。
第三位:貂蝉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使了美人计,离间了董卓和吕布父子。 司徒王允才成功除掉了董卓这个大奸臣。 貂蝉是四大美人之一,却也是四大美人中唯一虚构的人物。 真实的历史上,并没有貂蝉这个人。 吕布背叛董卓,是因为王允等人许给了他更高的权力禄位。
但,历史上却记载了吕布与董卓府中的一位侍婢有私情,生怕事情败露受到严惩,于是决定倒戈杀掉董卓。 也许,这个侍婢也算是貂蝉的一个原型吧!
第四位:穆桂英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故事,没看过,也一定听说过。 北宋时,杨家忠烈,儿子们全都战死,只留下一个孙子——杨宗保。 杨宗保娶了穆桂英为妻。 杨家太夫人带着一帮媳妇日夜习武练兵,齐上战场,继承杨家儿郎未竟的事业。 其中,就数穆桂英武艺最高、谋略最好。 她披挂上阵,几度在战场上大败敌人,提振士气,留下许多美好的传说。 传说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穆桂英的故事是演义,并不是历史。
《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料均未提及“穆桂英”或类似人物,也无“杨宗保”(穆桂英丈夫)的记载。 杨延昭之子实为杨文广,而“杨宗保”是小说虚构人物。 穆桂英最早出现于明代小说《杨家将演义》(又名《北宋志传》),被塑造为穆柯寨寨主之女,武艺高强、精通阵法,后嫁予杨宗保,成为杨门女将的核心人物。 后来杨家将的相关小说被改编成戏剧和电视剧,穆桂英也因此家喻户晓。 这一形象融合了民间对女性英雄的想象,突破传统“男尊女卑”观念,满足大众对“巾帼不让须眉”的审美需求。
第五位:八贤王

在有关包青天的影视剧中,总少不了八贤王的身影。 他位高权重,还特别有正义感。 每每包拯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都是八贤王支持他,给他当靠山。 也是在他的帮助下,包拯才能铡了陈世美。 据说八贤王还有一个太祖御赐金锏,臣子犯错打臣子,皇帝犯错打皇帝,非常威风。 但,事实上,八贤王也是虚构的人物。 宋代历史上并没有这样一位正义且位高权重的王爷。 有人推算,八贤王的原型是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 但赵德芳在宋仁宗继位前就已去世,此时,包拯还没出生,更何谈保护包拯。 而且,历史上赵德芳从未获封“八贤王”,此称号可能是将宋太宗第八子赵元俨(人称“八大王”)的称号与赵德芳的事迹糅合而成。 在戏曲中,人们推崇八贤王,是对清明政治和清明人物的尊重和期待。
不说不知道,原来,我们耳熟能详的许多名人并不存在。 正可谓:假作真时真亦假。
来源:古文诗歌
P
Pottery
杨宗保却有其人,是杨家将里的,而且是孙女。“北宋朝杨令公之丘陵也。 有女孙杨宗保感祖之义,居庐于此,遂人道而为观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