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ew Cars: The Depreciating Asset Trap 2. Excessive Home Upgrades: When Bigger Isn’t Better 3. False Economy: The Hidden Cost Of Low-Quality Goods 4. Luxury Brand Items: When Status Symbols Become Financial Burdens 5. Lottery Tickets And Gambling: The Statistical Path To Poverty
1. New Cars: The Depreciating Asset Trap
2. Excessive Home Upgrades: When Bigger Isn’t Better
3. False Economy: The Hidden Cost Of Low-Quality Goods
4. Luxury Brand Items: When Status Symbols Become Financial Burdens
5. Lottery Tickets And Gambling: The Statistical Path To Poverty
彩票虽然机率小,但是回报高,所以不算坏投资。
关键是愉悦的心情为啥需要做1-5才能获得
对, 买新车, 一直开就好了。 买旧车碰运气。
就是,赚了钱啥都不舍得,最后一辈子白活了。
这位真的是精神上的美国人。美国人真的很多都是这么想的。觉得没享受生活就是奴隶。问他什么是享受生活就是新车大房子名牌包包。精神美国人一手托起世界经济。
20万以下占美国人口大概80%了。不能买新车?这是要捶死美国汽车市场?这是批判福特当初让工人阶级都买得起车的成就?
除了彩票,其他我都买。 不喜欢彩票这种投机主义
来来来,你说说什么是享受生活?难道每年跟着比尔盖茨读书才算?攒钱买辆心仪的新车不算?
幸亏还没说也别出去度假,别坐飞机旅行。
房子怎么算better或者bigger呢,香港人一家三口住30平也够用了,这边觉得住2000尺也还算小房子。
是的,中产的定义是家庭中位数的2/3到两倍,才5万多到16万多。大家都是中上产了
他说的中产应该是annual income 5万的家庭,美国平均水平。
5万,别说大房子,连小房子都买不起。告诉人家不要买大房子,买名牌,这个建议有啥意义?不要买质量差的也是一个道理。
我说了每个人不一样啊。我是精神上的抠门小农。和你们精神上的美国人对“享受生活”的定义肯定是不一样的。 我是赞美你们精神上美国人的三观的啊。我都说了全世界人民都感谢你们,借债消费,一手托起世界经济。我也赞美你们。
体验不体验一样得做牛马,😔
re and re
- 2-3年新时买入的日本低端车 - 优衣库打折季的日常衣物 - Amazon basics的文具 - breville小烤箱 - cerave 护肤 - 使用五年以上的手机 - birkenstock 丑哭但舒服的凉鞋 - 健康的自己做的食物 - 微信读书会员
大家更正/补充~
新车前一两年贬值最快,不划算。十万迈以上的车老出问题,时间上吃亏。中段是性价比最高的
不同地区不一样,不在东西海岸5万多收入好好计划还是能买房子的。
我觉得是,中产确实不能过于享受豪华的生活。否则真的就被豪车大房子私校度假给完全绑架了,只能当韭菜当到六七十岁。要是少要一个孩子,房子再买便宜点的,我这会儿都可以躺平不上班了,不用鸟资本家多爽。
正是如此。如果出于榨取剩余价值的原则,应当充分鼓励消费才对,一可以把劳动力绑在工作岗位上,二可以卖出更多消费品,三可以满足情绪价值(you deserve xxx), 这样就可以拉动赚钱机器,得到更多剩余价值。
不过,这样就和广告商没有什么差别了 😅 我倒是觉得巴菲特(或者冒充他的小编)只是简单地觉得任何不能生出新钱来的项目都不属于投资,花多了钱买很少的价值(expected value)不划算。可以不同意这个说法(价值有时候不仅仅是utility价值),但单算钱的话是没错的
能负担起就不是他说的那类人吧 比如要贷款买新车 lease新车 就其实可以不买 消费相对收入或者资产够低才能真正自由 他说的话我觉得超良心了 真正的资本家肯定让你们使劲消费啊
美国人买二手车的很多,我们老中有条件只买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