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城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为什么只有日尔蛮国家最反华?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5年4月18日 10点6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h
helloterran4
一天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解释一下,为什么只有日尔蛮国家里有系统性的种族歧视和极度偏执的反华倾向:
人与人之间的敌对情绪有很多种。但是只有日耳蛮社会里存在一个类型的敌对情绪叫种族歧视。 其他人类群体甚至都不具备施加种族歧视的能力(甚至在大剂量接触日耳蛮之前,都不具备感知种族歧视的能力——换句话说自己被歧视了也察觉不到)。没有在日尔蛮国家生活过的人,可能排外,可能是个沙文分子,但是很难理解“种族主义”这个概念。
日耳蛮对异己族群的敌意固然也有维护自身优越感的作用,
但更大的目的是为了塑造和维持一个供自己仇恨的 “他者”
, 是向外的。根本原因是日尔蛮由于历史文化上的自卑和近代暴发户心态,选择了种族主义意识形态作为自己族群认同的基础。
所以其他族群可以接受异己族群的个体融入自身(只要改变认同),而日耳蛮最厌恶的就是异己族群融入自身(“一滴血原则”)。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想着“融入欧美社会” 的润人是白痴,因为他们的行为恰恰是日耳蛮最厌恶的。
说得更露骨一点,日耳蛮的本意是维持一个存在着被视为低等,可以供自己作践的集团的分层社会。 所以 “效仿日耳蛮” 会起到让日耳蛮人加倍厌恶的效果,因为对方本意就是要维持与你的不同。 比如,ABC“英语口语流利” 这件事在“让日耳蛮喜欢你”这一方面会是反效果。你“不被喜欢”的原因是你被设定为“不受欢迎的人群”,跟你自己的行为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种族主义的本质是残缺的种姓制度,也就是要将社会隔离成高低分明的不同集团(纳粹的过激就在于把“隔离” 搞成了“灭绝”。而执行良好的种族主义,参见美国的制度,已经很接近印度的正牌种姓制度了)。这种种姓社会,最强调的就是“割裂”,“隔离”,而最反对的就是“匀质”。
那么世界上那个国家实行了数千年的科举制度,唯才是举,哪个国家在先秦时代就废除了西欧中世纪那种农奴领主制?中国。中国的存在本身,就是否定日尔蛮族群认同的底层逻辑。
在印度那种完整版的“高级种姓制度”内,不同种姓已经产生彻底的生殖隔离,甚至贱民本身在社会上属于隐身人口了。这种社会里反而不需要种族主义。但是印度人来到美国,很快就会敏锐的察觉到美国是个半吊子种姓制度,低配版的印度社会,所以印度人凭借自己前半辈子的人生经验,在美国如鱼得水。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人与人之间的敌对情绪有很多种。但是只有日耳蛮社会里存在一个类型的敌对情绪叫种族歧视。 其他人类群体甚至都不具备施加种族歧视的能力(甚至在大剂量接触日耳蛮之前,都不具备感知种族歧视的能力——换句话说自己被歧视了也察觉不到)。没有在日尔蛮国家生活过的人,可能排外,可能是个沙文分子,但是很难理解“种族主义”这个概念。
日耳蛮对异己族群的敌意固然也有维护自身优越感的作用,但更大的目的是为了塑造和维持一个供自己仇恨的 “他者”, 是向外的。根本原因是日尔蛮由于历史文化上的自卑和近代暴发户心态,选择了种族主义意识形态作为自己族群认同的基础。
所以其他族群可以接受异己族群的个体融入自身(只要改变认同),而日耳蛮最厌恶的就是异己族群融入自身(“一滴血原则”)。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想着“融入欧美社会” 的润人是白痴,因为他们的行为恰恰是日耳蛮最厌恶的。
说得更露骨一点,日耳蛮的本意是维持一个存在着被视为低等,可以供自己作践的集团的分层社会。 所以 “效仿日耳蛮” 会起到让日耳蛮人加倍厌恶的效果,因为对方本意就是要维持与你的不同。 比如,ABC“英语口语流利” 这件事在“让日耳蛮喜欢你”这一方面会是反效果。你“不被喜欢”的原因是你被设定为“不受欢迎的人群”,跟你自己的行为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种族主义的本质是残缺的种姓制度,也就是要将社会隔离成高低分明的不同集团(纳粹的过激就在于把“隔离” 搞成了“灭绝”。而执行良好的种族主义,参见美国的制度,已经很接近印度的正牌种姓制度了)。这种种姓社会,最强调的就是“割裂”,“隔离”,而最反对的就是“匀质”。
那么世界上那个国家实行了数千年的科举制度,唯才是举,哪个国家在先秦时代就废除了西欧中世纪那种农奴领主制?中国。中国的存在本身,就是否定日尔蛮族群认同的底层逻辑。
在印度那种完整版的“高级种姓制度”内,不同种姓已经产生彻底的生殖隔离,甚至贱民本身在社会上属于隐身人口了。这种社会里反而不需要种族主义。但是印度人来到美国,很快就会敏锐的察觉到美国是个半吊子种姓制度,低配版的印度社会,所以印度人凭借自己前半辈子的人生经验,在美国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