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乎67岁退休金的人,肯定拿着这里的钱回国养老性价比高啊! 在美国又不是穷人弄不到免费医疗Medicaid,Medicare plan A 自己copay是没有上限的,跟工作时医保有上限不一样的。需要自己加买plan B,G等补充保险的。外加自住房修缮维护和地产税,车保险等等不包含吃喝每个月花销就不少啊!这些钱拿国内用很爽了。所以有人会选回国养老。 就你说的美华已经财富自由外加70万贫困线了,都那么厉害了怎么会在乎25美元每小时护工费呢?养老院1万多美元你看比国内1万多RMB养老院怎么样? 有些人老了可以Medicare +Medicaid了,自住房以后给回去政府cover这些年住养老院的钱。养老院里护工都是1对多,要想好的护理,自己请一对一需要25美元一小时,你觉得这钱跑国内是不是性价比更高,还能照顾到中国胃。
二十多年前我来美国的主要原因,自然是为了一个更好的生活,包括物质上的。现在看起来,这个前提未必仍然成立。大家有同感吗?
🔥 最新回帖
我就属于这样的。去哪里都希望是door to door,没有rush hour,路上commute时间都是浪费时间。每天面对这些问题,就很影响生活品质。所以不喜欢国内的生活,也不喜欢美国很多城市,除非是去玩。
re,谁会为这个留美国
可能有人。。。但大概率不多。
或者说准确点,喜欢地广人稀的,可能不少,但主要是因为这个留美国的,大概率不多。
🛋️ 沙发板凳
整体上,在同样的社会层次上,肯定还是美国生活水平高
但中国这些年提升速度极快,高一个社会阶层的话,生活水平已经不低于甚至高于美国了。。
但美国生活刚性支出太多,而其中很多项目在过去若干年急剧恶化,导致中等收入阶层的压力急剧增大,特别是教育、医疗和房屋开支三座大山;中国则相反,名义收入远低于美国,但支出项价格非常便宜,特别是不得不支出的刚性开支很低,教育医疗住房(房租低、无房产税等)成本都很低。另外,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工业品价格极低 -- 汽车三万块起步,家用电器几百一千。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运行模式,很难直接比较。
仅看预期寿命、平均健康寿命而言,中国大多数城市的生活水平,与美国不相上下;但农村仍然差距很大,要到这一代中国老人淡出之后,完全的生活水平才会基本接近。
今天被我妈逼着去了医院看病(我觉得就是着凉咳嗽,她不放心),微信可以预约,也不用排队取号,C T,抽血,肺功能,我没有国内的医保,全自费,也不过七八百人民币,医生态度蛮好,当然如果是严重的疾病,可能全自费就很贵了,不过谁知道未来呢,起码比起出国之前的十几年前,真是天壤之别,我又一次动了退休就回国的念头,希望到时候中国越来越好。
别一副悲天悯人的假慈悲相。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都在提供服务,也在接受别人服务。
中国人均资源紧张,服务价廉水平高
两国都算是物质极大丰富,虽然性价比不一样,考虑到收入差异,这方面打平
中国和日本比较是不是更合适一些
如果你不是旅游者是个参与者就得一起卷。
我每个月工作150小时,我表妹每个月工作250小时
我每年带薪假期6周,在危地马拉看火山遇到中国女孩是买通医生开了假病假出游,一年就公众假期那点时间。
服务是人提供的,有享受的必定有付出的
996的马工一天下来精疲力竭,没有精力再做任何其他事,于是就有疲于奔波小哥给他们送外卖快递。互相服务,大家好像投入社会巨大搅拌机一起卷。
最近上海抱怨年轻人上地铁争先恐后拥挤推搡不懂礼貌,那是太累了,就想抢个座位放松。我们这里地铁上空座位没人坐,就是太闲了,上车就想换个站姿。
住日本的比较中日两国,住美国的比较中美两国
牛肉,猪肉,鸡肉,海鲜,都是极大丰富,而且极大便宜。 唯一不如国内是淡水鱼虾和,海洋贝类养殖海鲜
我每年都在海外漫游2个月。从迪亚斯士发现开普敦好望角,到南美火地岛麦哲伦海峡,再到达迦马登录印度柯钦或者马尔代夫,绕着地球跑根本不是一回事,国内去一趟日本西班牙都是大事。 我现在在巴塞罗那,已经记不得多少次来这里。
体制内有点权力的话,比全世界都舒服多了
前提是,你不当那个快递小哥。 看小红书上的讨论,45岁以后的人找工作,能找到的只有三保:保安,保洁,保姆。
又来这种底层人民辛苦的cliche了,你当45岁以后的中国人都是死人么?人家的预期寿命和健康寿命比美国一点不低。
空气污染你不用担心了,现在中国大城市和美国大城市差不多,哈哈。
我不同意服务价廉水平高这一点,低级服务直接花钱那种也许是,但是但凡实质一点的事儿,求人跑腿不胜其烦。在这边万事都按规矩来就好,省心多了。
现在很多人还在观望,一旦这个趋势不可逆转了,没有孩子的考虑化,会有大批的美华回国养老。
1. 这个问题只有具体到个人,才有意义,每个人的 体验肯定不一样
2. 没有人强迫你留在美国,所以,长年不间断地发这类帖子的意义是什么? 劝说别人回国? 还是想拉几个人和你一起回国?
你觉得那里高,你就去哪里,一张机票的事情,你也不用每天都来这里告诉大家,你5年以后,19年以后,还是 n年以后你退休要回国,生活极其无聊空虚,自身条件又无法放弃美国,就是啥好处都想要,有没这个能力的,整天在那里做白日梦,才会整天靠这类帖子来获得生活的动力,
普通人,踏踏实实过好当下的生活,这才是正常成年人的生活态度。
这里谁会 在乎你退休以后去哪里?
你明年就退休了吗?
超过一年以后的事情,认真建议你,计划赶不上变化,
成年人,得有这个基本概念
这也要看在什么地方生活,农村地区还是美国更发达一些。中国农民收入比城市低很多,很富裕的农村除外。
你离退休有多远?
你现在回国体验感好,就是一个原因、你还有父母在身边给你拖着
真是不思议一些人的幼稚、
我有个亲戚女孩,90后,在欧洲定居了,有点轻度抑郁症,
一回国就说 还不如 现在就退休了回国,她亲戚句话给她点破,”你回来无忧无虑的,还不是因为你爸妈这里给你兜底,每天啥都给你张罗了,他们能存在一辈子?”
心疼国内的体力劳动者?
别装心疼,何不去加入他们?
了解一下真实社会的,不同阶层。
还观望!
观望啥?
明年来这里发帖,估计还在观望
一张机票的事情,就这么简单,别搞这么累,啥都想要
就说房子,中产在中国能住的了单栋别墅吗?
你如果比较同一阶层的人的日常生活水平,肯定美国好,就拿很普通的中产来说,住房宽敞,全屋空调暖气,一家基本两辆车,有每天洗澡的条件,周围社区的环境,健身的场所的数量(比如公园,健身房),牙齿的保健,这些美国中产都能达到,中国能拥有的人还是非常少的。
毕竟美国资源丰富,人口数量少多了,国家也已经发展很多年了。中国也会越来越好,但是如果比较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事求是地说现阶段还是美国好。
1. 这就是人家个人的体验,对他个人很有意义。至于对你有没有意义,没人问你;
2. 没有人强迫他留在美国,也没有人强迫你发表意见。你愿意就看,不愿意就不看,别人发不发帖你管不着;
这里是公共论坛,每个人都可以发表意见只要不攻击别人,你也可以。你天天在这里发Costco买了什么,几点钟起床干了什么,生活是无聊空虚还是充实快乐(当然根本就没人关心)。
普通人,踏踏实实过好当下的生活,学会尊重别人,欣赏别人的生活态度,这才是正常成年人的生活态度。
其他烂贴懒得一一怼了。
如果你是摩洛哥大城市富裕阶层,在物产丰富的该国,也是感觉 “实际生活水平已经超过美国了”,但人民的中值收入还不如美国的4分之一。
不能这么说,美国卖的都是价值高的不可替代的东西,计算机软件,飞机,军火,再贵别人都会买。处在同一产业链上的iphone,美国挣一半的售价,富士康只能挣2美元
上海远郊可以做到,江浙一带富裕的农村也可以。但中国的生活环境总体说来接近欧洲和日本,仍然是以大城市的生活方式为主。
国内只适合能爬天梯/创业,在美国受天花板限制的人。
没有你在美国挣得美元回国你享受啥?国内再好没钱你屁都享受不到!
你在说什么,绝大多数的美国人民过不上这样的生活好吗?
如果买房早,有房无贷,北上广深大概要40万人民币(一家三口)吧,二线大城市大概要25万左右。国内医疗,保险,房产税,教育费用比美国低太多了。
如果生活在富裕的农村,那就少多了。而且农村建个别墅挺便宜的。
但对以后的年轻人来说,房价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没有父母补贴。
国内的中产用空调暖气很普通啊。当然农村地区还有待发展,但现在普通农村家庭也有房有车了。
是的,但是普通的中国人也过不上楼主说的准发达国家水平的生活
如果想退休回国的话,美华大多数也只需要工作到五十多,拿着在美国赚的钱回去肯定够用了,只是如果孩子生得太晚就没办法了
我说了,是不舍得用足,尤其公共场所,又不能一天24小时在家躲着。国内南方的冬天的湿冷不要太难过,即使现在新房普遍按了地暖,一个月几千的电费很多人家即使是中产还是不舍得的。小红书上有很多过年回家的视频,南方的普遍室内穿着臃肿,即使是豪宅。北方虽然有暖气,但每年供暖时间之前就已经挺冷了。夏天就更别提了,就没有空调打的足的地方,大基建弄的机场车站都又高又大,很多玻璃屋顶墙壁,非常耗能,经济好的时候都没做到适宜温度,现在更是做不到了,很多在机场挥夏天汗如雨或冬天冷的瑟瑟发抖的抱怨。
我有一年回国,北京机场居然没有开冷气,我坐在那里,流了几个小时的汗。夏天的武汉多热啊,餐馆要不不开空调,要不开得不够,整个过程都是在挥汗如雨。有一次我跟服务员说能不能开空调,她说还没有到季节。
农村也不一定生活就差很大 我家就是农村的,基本上家家有车,一般去镇上上班,房子比一般城里大好多,生活成本很低的 感觉和我们这里郊区区别不大
但美国有一点可以一肥遮百丑:普通中产和下中产的收入高。同样的工作岗位,同样的员工素质(甚至可能美国员工还不如国内同等级),美国人挣这个数目的美元,中国员工挣这个数目的人民币。
好像是国内有规定,26度才能开空调,现在没钱了,改28度了。但是这个温度是室外温度,如果室外28度了,大面积玻璃的机场车站得热成什么样?
人家本来比较的也是她自己,没有说绝大多数的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
这个主要是因为国内的人没那么胖,LOL。
冬天地暖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吧,用电制暖也可以。
美国的胖子实在太多了。
是的,当时感觉机场里面就像个温室,我热得不行,但是国内人都不怕热,我居然还看到有人穿貂
国内的5星酒店都舍不得开足冷气暖气,南方夏天室内至少有28-30度
大部分美国人过不上你这种生活。一部分高薪行业物质上可以达到,但是高薪不烦心的工作少之又少。
我2019年在深圳,只消费得起街边小店和小摊。大的shopping mall进入都不敢随便看。有一次实在没办法点了两百块钱人刀的菜,一点都不好吃。人均1000以上确实吃得很爽,但我没到那个消费水平。
这是胡说吧,可以自己调温啊。
国内的路面太好了,根本不会有potholes. 据说有个小坑就会被人骂,然后政府屁滚尿流马上来补上了
re
五星级酒店怎么会空调不足?你开玩笑的?我去年回国带我妈也住了,就是美国连锁的酒店,和美国没啥差别
是的,普遍不怕热,更怕着凉受风不敢吹空调。看到过因为夏天地铁车厢温度吵翻天的,有的人投诉太热,还有的人投诉太冷,有人建议不同车厢不同温度自由选择😂
没这个规定,至少酒店没有。我最近回国,出去玩的时候住了好几次酒店,比美国同档的酒店只好不差。
你自己去住几个就知道了,或者看看携程5星酒店的review,看看有多少抱怨酒店冬天舍不得开足暖气,夏天舍不得开足冷气的。
酒店大堂热的蚊子到处飞,蚊子还飞进电梯跟着上楼,房间里有的酒店可以调温度,有的不行,哪怕温度设到20度,空调口也没什么冷风出来。
他说的大堂吧。我觉得是国内普遍耐热怕冷,酒店大堂弄的太冷会有很多人抱怨。习惯了美国的空调温度是会觉得国内的不够。
哈哈哈😂我和我闺蜜见面,我穿很薄很薄的针织衫,她穿羊绒大衣,我问她不热吗,她说热点好,怕受凉。然后我们一起去吃鲜芋仙,我点了凉的,她也就点了同样的,吃了后说真好吃,她从来都是吃热的,怕受凉
这倒是真的,国内的人不喜欢夏天开很冷的空调,特别是老人。地铁上专门有强冷车厢和弱冷车厢。
美国的胖子实在太多了。
除此之外,国内酒店要好于美国的同档酒店,房间里更空敞也更干净。
你就搞笑了。 你比较一下中国农民美国农民。中国保姆美国保姆,中国马公美国马公,中国医生美国医生,中国首富美国首富。
看地区吧,美国东北部冬季长雪又多,融雪剂可劲撒,一个冬天过去就会出现很多路面破损,我们这里每年春天都得补路。对比南方的路面就好太多了。
美华都70万贫困线了,退休养老还靠那点退休金?很多人早就财富自由了
re,南北方差别大
国内不是已经延长退休年龄了吗?也就是这一代老人最爽了,以后的老人也不会这么舒服了。
美国没有中国式农民,都是农场主。
非要说美国农民,那是季节工,比中国农民差的一天一地
国内女的50岁退休的是企业,没多少退休金的
这不是在比较在乎退休金的那部分人吗? 美华都70万贫困线,还在意老了每小时25美元的护工钱?
所以比较的是在乎67岁退休钱的那部分人啊! 国内60-70岁退休的这部分人养老待遇福利和50岁退休的不一样的。 是比较普通在乎基本社保退休的那些普通人。
说的是公共场所,查了一下,是国务院的规定: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除医院等特殊单位以及在生产工艺上对温度有特定要求并经批准的用户之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摄氏度。这是以前经济好的时候的规定,现在已经连这个都达不到了。
所以我不太理解总说为了便宜回国养老的人,天天在这70万贫困线,一说养老就要找便宜地方了,恨不得东南亚都去,在美国半辈子没有挣够养老的钱?
冬天我不敢回去,南方太冷了。夏天回去过,确实哪里的冷气都不足,身上永远都有汗,人又多,夏天体验感很差,但是孩子又只能暑假回去
这矛盾吗?比如有些人有钱,但是买东西还是要考虑性价比。自己挣钱的人比不得家里有矿的,习惯了货比三家。
我家也是,所以5月底一放暑假就走,希望比7、8月温度低一些,人少一些。所以说国内的生活水平更高得看关注的是什么,吃喝玩乐更丰富,但温度和人多就让很多人不适了,加上无处不在的二手烟和吐随地痰,吃喝玩乐的感受大打折扣。
生活,不仅仅是物质,还有精神 不是说吃的用的住的,都很便宜,日子就好过了 这只是初级需求 你看看年轻人找不到工作 再看看中小学生学习升学卷死 你觉得生活还很美好吗?
在乎67岁退休金的人,肯定拿着这里的钱回国养老性价比高啊! 在美国又不是穷人弄不到免费医疗Medicaid,Medicare plan A 自己copay是没有上限的,跟工作时医保有上限不一样的。需要自己加买plan B,G等补充保险的。外加自住房修缮维护和地产税,车保险等等不包含吃喝每个月花销就不少啊!这些钱拿国内用很爽了。所以有人会选回国养老。 就你说的美华已经财富自由外加70万贫困线了,都那么厉害了怎么会在乎25美元每小时护工费呢?养老院1万多美元你看比国内1万多RMB养老院怎么样? 有些人老了可以Medicare +Medicaid了,自住房以后给回去政府cover这些年住养老院的钱。养老院里护工都是1对多,要想好的护理,自己请一对一需要25美元一小时,你觉得这钱跑国内是不是性价比更高,还能照顾到中国胃。
这是26度,你哪来的28度?
还有蹲坑,养狗不牵绳,我又怕狗怕得要死,看到狗到处晃荡就瑟瑟发抖。另外我很怕在马路边走着走着,有人高空坠物砸下来…
可是如果是美国公民的话,回去常住不好操作啊
那到没有,现在不像以前了,去哪工作人员态度都很好,而且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