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楼 gandofman 的帖子 “但是,他为什么即使被拒绝无数次也天天催我们吃大米饭?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除了抗饿会不会还因为吃大米饭比吃肉和菜便宜省钱?抑或是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让吃大米饭刻在了他们这一辈人的基因里了? 我真不懂,也不敢问。 ”-- 估计你岳父真不懂,也不敢问,什么是 “喝水来平衡我口腔的渗透压”。在他的记忆里,估计饭就是米饭,在锅里,什么寿司胖司的名词没听说过。 你和老婆对此烦恼的情绪可以理解。但是,既然岳父必须和你们住一起,那么就试着把自己“真不懂,也不敢问”的问题问问自己,然后用岳父能听得懂的语言给他老人家讲一讲。 * “In my younger and more vulnerable years my father gave me some advice that I've been turning over in my mind ever since. "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 one," he told me, "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 ― F. Scott Fitzgerald, The Great Gatsby 了不起的盖茨比
saison 发表于 2025-04-13 11:03 我觉得娃必须吃够蛋白质,鸡蛋鱼虾多吃,牛奶当水才好,长身体长个子。蔬菜只要愿意吃不限量。其实牛奶里碳水都足够多了,怀孕时侯我孕糖,医生都说早上牛奶别喝太冲击血糖。没菜光吃大米饭这我肯定觉得是虐待孩子了。。当然这是我个人心态,不是说真光吃大米饭的人家就虐待。
saison 发表于 2025-04-13 11:03 我觉得娃必须吃够蛋白质,鸡蛋鱼虾多吃,牛奶当水才好,长身体长个子。蔬菜只要愿意吃不限量。其实牛奶里碳水都足够多了,怀孕时侯我孕糖,医生都说早上牛奶别喝太冲击血糖。没菜光吃大米饭这我肯定觉得是虐待孩子了。。当然这是我个人心态,不是说真光吃大米饭的人家就虐待。
娃需要的碳水比大人多,但取决于具体娃、具体热量消耗、还有具体水果糖份的摄入,还有添加糖的摄入,以及具体娃的口味偏好,再具体估计是不是要 starch 淀粉类的碳水,以及需要多少。 对于具体娃的具体阶段,当然不能说总是一定要吃多少米饭。 所以楼主并不是唧唧歪歪,一点也不是。楼主也并不是针对老人,而是曲笔写了广大华人版高智商女性,数学当年全班数一数二,但是数碳水摄入量数到三,居然就不行了,只能说娃不一样就是要 ,,, 喂,楼上那位,不要闪,说的就是您,所有娃一定要吃米饭的您。当然,具体某些娃可能需要吃米饭。只是说,不是一概而论。 现实就是,自从我开始跟校花商议我需要大幅度减少米饭类碳水之后,我现在体重和肌肉比例控制得非常稳定,并且也不用饿自己(spin bike standing ride w/ heavy resistance 锻炼还是需要的),这还是我增加 lactose free milk,取代所有的 suger free soda 的情况下(为了健康,suger free soda 也是 soda ,虽然 zero calories)。 我还乘风破浪,跟娃讨论和开发家庭特制 heavy and dense smoothie 取代 ice cream ,为此最近进货了 vitamiix ,还有 Columbia 21 oz vacuum insulated stainless steel mug(因为家庭自制 heavy and dense smoothie 没有添加糖和 cream,要保持吃的时候不融化)。 当然,男女方面也要乘胜追击。我一直认为是弗洛伊德老哥的 YDaoGC 的理论,是正确的,只是当年没有现代设备无法证实其对健康的益处,弗洛伊德老哥超前了整整三代人。当然 NC-17 这个话题不继续了。
如果我是你的话,一点都不难做,我就自己煮自己吃。
反正煮一个人的饭也没多难,自己想吃什么煮什么。
就说因为身体原因,医生特别医嘱吃饭问题。
我呸,你送上门来我都不见。自己一地鸡毛,还教别人尊老爱幼。哪看出来我不尊老爱幼了?
我妈就是这样,叫我饭吃吃饱,可以少吃点菜和肉。
知道。可没说是恶意的。有时候有一瞬间的事情觉得有点意思,就写下来了。
你天天吐槽你岳父 怨夫一个
我字里行间可没有任何怨,如果你不是阅读障碍的话,应该能看出来。吐槽就是怨的话那吐槽大会是怨夫怨妇大会咯
还有你是不是油饼,是别人说约你的,我又没说,你跟我这撒泼干嘛
我公公是特别爱面食,各种面条饼子盒子轮番上阵。我们不吃就劝(逼迫)我婆婆吃,就怕浪费了他的作品。花了好久才接受碳水吃多了真的会困,以及甘油三酯超标。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可以不看。我标题就写的很鸡毛蒜皮。想看国家大事就出门,到处都是。你要是又不看,又不让贴,呃,你算老几啊。
没有不满,也没有被动攻击。事实上我就是喜欢调侃一些我觉得好笑的事情。而且你所谓的直接说也是分人的,有的人你没法直接说,一说就炸。要是你婆婆一说就炸你是选择直接怼还是默默看着,没事吐吐槽调侃下呢。日子过不过了呢
谢谢。其实也是吃主食的。米饭我一般就吃小半碗,早上吃燕麦。晚上不吃。我也就因为早上吃寿司还叫我吃米饭觉得搞笑,吐槽调侃下这种现象。有意识到问题我会自我调整。
生酮不是完全不吃主食,而是基本不吃糖类淀粉。
在美国几乎完全做不到除非故意,因为大量添加糖的存在,即使没有添加糖,大量水果果糖的存在,牛奶里乳糖的存在(乳糖不耐受的有 lactose free)
可别民科了,傻子才信醋能降血糖
楼主,差不多得了
各种添加糖跟碳水糖一样吗?添加糖能取代碳水吗?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听起来像是两回事儿。另外,我们不能assume别人吃的东西有很多糖。以我家为例,我们家两个大人都是糖前,我买任何东西都会避免含糖。事实证明,也是可以做到添加糖非常非常低的生活的。
你别放狗屁了,你哪只眼看我顶撞他的?这叫顶撞的话,你跟你婆婆客气的说话是不是得跪着说?所以我就不能讲个理由不想吃了了?你差不多也行了,不会说话就别放。别怪我怼你,有些人你越忍让他们越晒脸。
有些穷地方把菜做的咸咸的为了让大家少吃菜是真的!
老人很多都这样。 我爸妈也老叫我吃饭。 上次回国3周,胖了, 血糖也上窜了
你是不是那种凡事都希望男的让着你,宠着你的的女的?
那直接买米买面去吃啊。是吃不起么?非得整个岳父才行
很少见男人这么闲的。要是我就打个马虎眼就过去了,随便说谢谢老爸疼我,我吃饱了而且在减肥呢。
一句话的事儿写这么多至于嘛
而且看到居然是老人家做饭,还怀疑老人家因为你吃菜狠所以故意做的咸...
你老丈人遇上你真倒霉,一个大男人活的像宫斗剧的小丫头
我也糖前,不吃精米精面,我家没老人,我自己做饭,我都给自己单独做一份蔬菜为主的
个人觉得,老人没法纠正,但是你可以自己给自己做吃的
尊重他人命运
把怀疑去掉,他岳父就是嫌他吃菜太多,想让他多吃饭少吃菜,这样的老人不要太多,经济条件好的老人有,经济条件不好的老人也很多
成年人为什么要住一起?双方都别扭
生活习惯很难改 多数人都坚持自己是对的 固执己见
我觉得娃需要米饭(或者其他碳水)是对的 小孩和大人不一样,他们需要吃容易马上转化成能量的食物,才有精力拆家
双方都需要学习相处之道。 其实就是少管对方, 少给对方提建议。 聪明的双方会都有体会, 都有长进。
夫妻双方都不容易, 再来个对方的父母更不容易, 都有各自的生活习惯。
我觉得娃必须吃够蛋白质,鸡蛋鱼虾多吃,牛奶当水才好,长身体长个子。蔬菜只要愿意吃不限量。其实牛奶里碳水都足够多了,怀孕时侯我孕糖,医生都说早上牛奶别喝太冲击血糖。没菜光吃大米饭这我肯定觉得是虐待孩子了。。当然这是我个人心态,不是说真光吃大米饭的人家就虐待。
你想多了,人家那是爱护你们。
“但是,他为什么即使被拒绝无数次也天天催我们吃大米饭?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除了抗饿会不会还因为吃大米饭比吃肉和菜便宜省钱?抑或是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让吃大米饭刻在了他们这一辈人的基因里了? 我真不懂,也不敢问。 ”--
估计你岳父真不懂,也不敢问,什么是 “喝水来平衡我口腔的渗透压”。在他的记忆里,估计饭就是米饭,在锅里,什么寿司胖司的名词没听说过。
你和老婆对此烦恼的情绪可以理解。但是,既然岳父必须和你们住一起,那么就试着把自己“真不懂,也不敢问”的问题问问自己,然后用岳父能听得懂的语言给他老人家讲一讲。
* “In my younger and more vulnerable years my father gave me some advice that I've been turning over in my mind ever since. "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 one," he told me, "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
― F. Scott Fitzgerald, The Great Gatsby 了不起的盖茨比
溜着呢。而且把独轮车都拿出来练了。
人家都说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筷子骂娘。你这还吃着呢就开始腹诽,唧唧歪歪的让人瞧不起。
属实。
不过没有糖尿病的早上可以喝牛奶,因为除了乳糖还有蛋白和脂肪。
是的,很多不一定是坏,就是过去习惯,就好比我家校花,不过最近改了。
要具体看,不要随便扣帽子,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也不能这么说,很多时候是 assumed responsibility,为的是 productivity 和 efficiency。
就好比一般 assume 家庭里做饭的会考虑 family level 的热量营养血糖等等,然后每个人再考虑自己 individual level。这是 家庭collaboration 的基本层。老人另说没办法。
否则的话,打个比方,家庭里一个人说我负责家庭自驾旅游时开车,但导致每次旅游换一辆新车 LOL,这属于家庭负资产好吧,虽然热情还是要肯定。
或者好比负责家庭财务,但每年亏上两米而且几十年雷打不动保证每年亏两米。
但华人版很多女性各种原因缺乏存在感,有鸡毛就一定是令箭不管对错,不过抗抑郁也是好的,虽然每年两米有点小贵。
有的网友欠抽我当然怼了,不像很多人就是家里横,外面就怂了。
如果是轮滑的话,还是小心吧,比旱冰还是快而且不稳。前两周我儿子在trail上练习,20+mph的速度,还戴着护膝护肘护腕头盔,踩到两截掉落的树枝上,摔了,摔的时候因为速度太快、护膝有位移,髌骨都露出来了。
独轮车我骑过,其实掌握起来不难,而且摔的时候比轮滑安全多了;我们公路车俱乐部有人带到队里给大家玩儿过,基本都是不到10分钟就能骑起来。但是对我来说太慢了,到不了10mph,就没再玩儿了。
简直神经病。
楼主我支持你,虽然婚恋家庭的核心是钱性娃,但饮食男女是健康的基本层。
华人版在饮食男女的观念,相对华人版家庭的高智商高收入先进技术,确实有点灰常落后。
饮食观念常常是,碳水、大米、地主家七个白面馍馍,这个真的很容易把老公变成大肚油腻和糖前。当然,防小三是真的 LOL。
有道理
我到后来就直接说了,我一个成年人,知道自己想吃什么不想吃什么,也知道自己能吃多少,
老人就是喜欢在这样的地方体现对人的管控欲,实在也是在别的地方,他们根本管不了
但我也不打算配合,他们管好他们自己就可以了,不要想管我
嗯嗯对蛋白质肯定要够的,不能光吃米饭啊 我的意思是娃也需要吃点碳水,不像大人可以不吃米饭
你公公这属于有毛病,人越穷越想在家里耍威风 跟楼主岳父这还不太一样
娃需要的碳水比大人多,但取决于具体娃、具体热量消耗、还有具体水果糖份的摄入,还有添加糖的摄入,以及具体娃的口味偏好,再具体估计是不是要 starch 淀粉类的碳水,以及需要多少。
对于具体娃的具体阶段,当然不能说总是一定要吃多少米饭。
所以楼主并不是唧唧歪歪,一点也不是。楼主也并不是针对老人,而是曲笔写了广大华人版高智商女性,数学当年全班数一数二,但是数碳水摄入量数到三,居然就不行了,只能说娃不一样就是要 ,,,
喂,楼上那位,不要闪,说的就是您,所有娃一定要吃米饭的您。当然,具体某些娃可能需要吃米饭。只是说,不是一概而论。
现实就是,自从我开始跟校花商议我需要大幅度减少米饭类碳水之后,我现在体重和肌肉比例控制得非常稳定,并且也不用饿自己(spin bike standing ride w/ heavy resistance 锻炼还是需要的),这还是我增加 lactose free milk,取代所有的 suger free soda 的情况下(为了健康,suger free soda 也是 soda ,虽然 zero calories)。
我还乘风破浪,跟娃讨论和开发家庭特制 heavy and dense smoothie 取代 ice cream ,为此最近进货了 vitamiix ,还有 Columbia 21 oz vacuum insulated stainless steel mug(因为家庭自制 heavy and dense smoothie 没有添加糖和 cream,要保持吃的时候不融化)。
当然,男女方面也要乘胜追击。我一直认为是弗洛伊德老哥的 YDaoGC 的理论,是正确的,只是当年没有现代设备无法证实其对健康的益处,弗洛伊德老哥超前了整整三代人。当然 NC-17 这个话题不继续了。
你说我吗 不吃米饭也行也可以吃意面面条 总之我的意见是娃不能一点主食都不吃 其余的话,你太意识流(luo suo)了,我闪了
那蒙古骑兵不吃米饭怎么没饿死?打仗到一半也不见得需要中场休息补充碳水啊?
这还不是打得吃米饭的农耕民族一愣一愣的?
回答就是,奶酪里既有乳糖又有蛋白还有脂肪,比米饭更加经得起饿。
真的要读历史。
另外米饭和果糖有啥差别 ,,, 回答是米饭相当于缓释胶囊 ,,, 但你一天六顿算上零食,也是缓释胶囊啊。
另外就算是缓释胶囊,也还要看基因。如果 AMY1 基因有四个拷贝,唾液淀粉酶多到余勇可贾,这糙米米饭也不能缓释啊。米饭升堂指数对于具体四个 AMY1 拷贝的具体个体就是一个美丽的梦好吧 ,,,
真的要读生物。
那么,华人版高智商女性这么固执,智力问题吗?,,, 回答不是,是心理问题,存在感和认同感。潜意识里不吃米饭就没有了存在感和认同感。
不过到具体的娃,要看具体情况。不是说米饭是洪水猛兽,大部分娃还是需要淀粉类碳水。
但这种事肯定没有绝对,如果觉得是绝对,要看看存在感认同感的心理潜意识。
另外,啰嗦比无理由的固执,要强一万倍吧。
啊?蒙古骑兵也不是小孩啊?我不从头到尾都在说小孩吗,你杠个啥劲啊 不同意你就是固执吗?你是不是有点seek attention综合症啊,吃点主食还吃出归属感来了,我吃个意面我爷爷就是教父是吧
别回我贴了没时间跟你bb
我吃碳水蛮少的,都是吃青菜水果和肉类,经常连着很多天不吃碳水,偶尔吃一点全麦面包,意粉,不吃精米精面好久了,最近问了AI,回答是精米精面确实可以放弃,但优质碳水化合物比如全麦面粉制品、豆类,糙米等不能不吃,也不知道对不对,
也是一种心理。
看具体个人。
糖类是肯定需要的,生酮饮食不科学。
淀粉类比果糖类的好处,是缓慢释放,因为唾液淀粉酶。但水果类有其他的营养,也取决于个人的饮食习惯和环境,还有热量的消耗量。(比如体育系基本都要吃淀粉类,热量消耗太大。但 STEM 系就不一定。)
另外绝大部分人吃的淀粉类是精米精面,无他就是好吃。有些营养学家的想法根本不实际,因为除了身体健康还有心理健康,每天都吃对自己而言难吃死的,这也容易抑郁啊。
我也差不多,白米白面几乎断了,但每天早上吃有机燕麦粥,加红枣,chia seeds, flax seeds。再少量吃点有机蓝莓黑莓芒果橙子这些喜欢的水果,不算生酮饮食,但基本不碰白米白面这种又不好吃又不健康的东西了。例外是回国,偶尔吃几次小杨生煎,蟹粉小笼,蟹炒年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