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MM, 我很少来这个网站玩,今天偶然来了,有缘读到你这个帖,很触动。楼主MM非常聪明敏锐和坚强努力。很少有人可以做到你现在做到的,无论是出国闯荡,还是反哺父母。 有本书My name is Lucy Barton, 这本书很薄,我是几年前听的,记得只是4小时左右,第一人称写的,女主在贫困中长大。要是有时间的话,可以考虑试试?这个作者的书质量非常高,读她的书就是跟她的思想对话,可能比网络的七嘴八舌更有收获。另外这个作者从不说教。我最烦说教,不穿别人的鞋,却在道德高处吹响号角,没意思。 https://www.goodreads.com/book/show/25893709-my-name-is-lucy-barton 读书的很大一个乐趣在于connect the dots. 几年前读完了畅销书“Educated” by Tara Westover, 那么这本My Name Is Lucy Barton, 可以理解成Tara Westover在20年后重新来写自己跟父母的关系。 Tara写“Educated”的时候30岁左右,年轻气盛。 那么20年后,有了岁月才能沉淀下来的智慧和宽容, 她重新打量自己跟父母的关系, 我以为她也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a story about poverty and abuse, 更是一个a story about LOVE。 如果Tara接着写“Educated”的续集的话, 我以为就会是她也会给出Lucy一书里面的类似解读。
这个世界是有些人或家庭天生福报不足,越努力越穷。我母亲以前有个同事,从改革开放刚开始就不停的折腾,现在回头看他很多想法做法都挺超前,但架不住没财运,干啥赔啥,最后一事无成。 做人父母的也都是这样的一个个普通人,他们也想给孩子和自己提供富足的生活条件,但努力不一定代表能实现。但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把孩子尽量的健康培养成人,就是合格的父母,值得尊敬和爱。
楼主到底要给家里一年出多少钱?
同意这个,感情还好的情况下确实父母移民是最优解,美国虽然不是welfare state,比起国内还是好很多。很快父母就真的老了,姐姐看起来靠不住,养老送终还得靠楼主,这边的support还是好一些。
这个我没看到,所以楼主姐姐又没工作也没结婚, 这种人国家也不管吗? 在美国是能领救济的看病也不花钱, 国内不能领低保吗?
so?你这些同学的父母都是孩子大学毕业就心安理得无房无收入无存款无医疗等孩子反哺?
你既然说的是理科实验班,那应该是比较优秀的学生。但是,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上不了实验班,自己生活压力很大,还要负担家里难道不累?
况且楼主并没有不打算继续反哺,就是吐个槽就不行? 再说了,朋友圈就是真理吗?你要是在楼主的朋友圈,你能看到她吐槽这个?
这只是楼主的一面之辞, 楼主上大学之前还是靠父母供养的,楼主父母到现在还有几万存款 , 但楼主大学毕业之后她父母就完全需要楼主养了?
楼主大学毕业父母的年纪和楼主父母姐姐能领多少低保, 国内对没收入的人没有医保吗?楼主需要给多少钱呢。 还有楼主小时候和姐姐两个和父母住临时工宿舍, 临时工宿舍还有单间的吗? 整个房间给楼主一家? 如果不是, 然后楼主父母还总吵架, 当着外人面吵? 这合理吗? 楼主这帖子适合发回国内, 因为医保低保政策国内人门清, 我是不信国内这么富有对没收入的人完全没保障的
开口要人还钱先说清楚是借的,到时要债一点问题都没有。没能力给就别给,别给了后让子女感恩戴得十几二十年,再开口要债。如果我晚年生活困顿,首先是我自己规划失当的责任,子女乐意帮扶回馈,我希望是因为他们爱我愿意承担照顾我的责任,而不是我列数对他们的养育付出去要债。如果子女对我冷漠不帮扶,那是我教养子女的失败,活该受着。
所以有人在你缺钱的时候帮过你, 给了你一大笔钱, 有一天他落魄了需要你还, 你对他的回答就是你当初说了是给的, 如今你没钱了是你自己规划失败, 让我帮你是你认人不清, 少道德绑架了。 只能说这种事我是做不出的, 我会觉得我有义务报恩, 即使不能当时还清, 也可以慢慢还, 即使当时人家是给的, 那也是恩, 改主意需要我还, 在我看来理所应当, 我是会还的, 也不会觉得人家要求离谱。 不过有一点你说的我认可, 如果我和老公有一天经济困难需要子女帮忙, 我子女不愿意还觉得我们是道德绑架, 那我们真是教育失败
有的人就是命好,一辈子不用干活。我小时候的邻居家男孩子,真是一辈子干啥啥不行,小的时候啃父母,成年后父母掏钱帮忙找媳妇养孩子,现在50多了,开始啃自己的孩子了。
我觉得做父母的也不能给予孩子太多,超过自己阶层的待遇,不见得是好事
re. 父母只要是尽心尽力托举过你,不管他们贫穷与否,都值得感恩。
他爸妈应该不算二线土著吧,应该是年轻时从农村出来在二线城市找了个临时工的位置吧
嗯,这么说吧,主流言论是歌唱贫穷的,但大多数世人都长了一双富贵眼。 要知道这个世界有两套规则,表面的,实质的。
虽然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我不赞成你把这些拿出台面来讲,这样你会遭到批判。你吐露了自己的心声,说出了自己的迷茫,不符合社会表面上歌唱贫穷的父母那一套,因为在这套表面的规则里,父母越平穷,养大你的功劳就越大,你更要心怀感恩,稍不感恩,就会被说成”不如生块叉烧“,这句好像是港澳人的说法,不知为什么,我不喜欢这个说法。
同时,我也认为你父母不算很差劲,起码没有在精神上打压你,情感上勒索你。 你在不影响自己小家的情况下,给予父母一点生活费,也算应有之义。
但你的负担确实有点重,父母,姐姐。。。这个无解,是你人生的一个大罚单。。。不要太介怀,一定要首先满足自己和孩子们的需求,这是原则。
确实有很多事情楼主没有解释清楚。
无所谓啦,就让楼主吐吐槽,吐完该干嘛干嘛,一家人还得楼主撑着不是
我同意你的看法。被楼里一些人的三观震惊了,别说是至亲了,就算是跟我不太熟的友人,如果曾经帮过我一把,他们哪天遇到困难了的时候我都会尽力帮忙的。并不觉得是道德绑架,就单纯觉得是自己该做的事
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和运气赚到钱啊。
按你的说法,lz这个故事版本是。A给B借了一大笔钱,有一天B开始工作能挣钱了。于是A虽然年纪还不大,就理所当然的再不愿努力找工作挣钱了。这辈子从此以后心安理得的躺平靠收债维持生活。
回到父母儿女这个话题,任何一个真正爱子女、关心子女的父母,但凡四肢健全有劳动能力,都做不出儿女刚刚毕业一开始工作就躺平伸手要钱开始养老这种事情。
你认同报恩的心态很好。但是扪心自问,你会在你自己小孩刚毕业工作就躺平,要他/她开始负担你自己所有的开支吗?
不会呀, 因为我不会把自己人生的决定权放别人手上, 我也不指望孩子给我养老。 但是楼主的父母无论能力和思想都是被时代限制的。 我们父母那一代长子还要和父母同住呢, 开始还有钱要交父母的,在美国现在长大的孩子根本接受的也不是这个教育。
不过即便在美国, 我家周围也有不少老美是给父母养老的。 我们小区父母特别老孑来一起住的有几个
我们前一阵去看房子的时候好几家的户型都是给父母单建了小楼, 还有我们去看新建的房子,也有一家建一半还没搬进去是单建了小楼给父母住的。
我能想到的解释就是,楼主父母没有城市户口,属于农民工进城的务工人员,而且楼主说姐姐40岁,那她自己估计35-40,那个时候城市里一胎政策搞得很严的,农村超生的管得不严容易些
你低估了国内底层老年人找工作的难度,楼主父母四十几岁供楼主上高中和大学的时候,都只找得到住集体宿舍的临时工,五十几就更找不到了。现在很多地方清洁工都要求36以下的
躯体型精神病,找到病因治疗,就能上班了吧。看来看去又去的正规医院,查不出器质性病变,那就是躯体障碍性精神病。 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somatic-symptom-disorder/symptoms-causes/syc-20377776 躯体症状障碍表现为极度关注身体症状,如疼痛或疲劳,从而导致严重的情绪困扰和功能问题。您不一定被诊断出与这些症状相关的医疗状况,但会对这些症状做出不正常的反应。
老美父母只是住在一起受点照顾而已,绝对不是跟楼主父母一样什么都是零,四十几岁就心安理得全靠孩子养
所以人们的确实想法不同吧。从来对孩子没保留过什么,因为没想过要什么回报。也很厌恶把知恩图报用到亲子关系上,觉得这是亵渎了亲情和爱。
四五十岁摆个摊,做个家政挺常见
知道国内很多真实的例子。但凡有那个心,四五十岁自力更生完全不是问题。保安、门卫、居委会跑腿收费,等等,能做的事情很多,就是要辛苦一些。
家政都找不到,很多地方只要45以下的,摆摊的价格被卷的很低,大概率本金都收不回来,要是这么容易 个个都去摆摊了
她父母这么穷这么懒还养她到大学毕业, 这在你心里都毫无恩情可言, 因为她父母没有在楼主大学毕业以后还全心全意的为了楼主继续工作不给楼主增加负担是不是连说爱都不配了?楼主父母 22年对楼主的爱和养育照顾都喂狗了吗?
做子女的 被父母爱了养了22年现在有本事了嫌弃父母,不想给父母养老就算了,还要可笑的说啥让子女给父母养老和报恩对爱是亵渎, 难道看着父母挨饿受冻不管就不是对“人”这个字的亵渎了? 亲情在你们心里都是只有父母单方面对子女付出, 不能拖累子女, 需要子女赡养的父母是不配谈亲情的对吗?
我和你确实想法不一样, 在我这对父母知恩图报,是最起码的人性和良知, 连人性都没有的, 谈什么亲情和爱? 白
在国内更是明晃晃的年龄歧视啊,找一份工作没有想象的容易
这几年就业形势没法跟往年比。楼主大学毕业十几年了吧,当年跟现在很不一样的,没有可比性。
就是现在,保姆50岁的一大把,当然有要求45以下的,但是不是人人要求45岁以下
来来来,那你也看一个不要求45以下的:
职位介绍 主要负责:家庭卫生及做饭,以及雇主要求的其他合理化工作。 要求:年龄58岁以下,踏实仔细,性格好,做饭好或有相关上户经验优先。 地点:本市 工作时间:24小时住家/白班 待遇:具体面议
link在这里:https://www.liepin.com/job/1961089615.shtml?pgRef=c_pc_industry_search_page%3Ac_pc_industry_search_job_listcard%402_61089615%3A1%3Agw.f057d8b4-215514254.1&d_sfrom=search_title&d_ckId=ea0a3d43e0a762f45e3a3a1ceb90c699&d_curPage=0&d_pageSize=40&d_headId=ea0a3d43e0a762f45e3a3a1ceb90c699&d_posi=0
穷富真的是能力和机遇问题。无法要求。穷人能好好养大孩子,给读书,不吸血孩子就很好了。
再看看这个,这个不是华人网友刚刚写的吧:
人到50岁,哪怕一无所有,也可做这9种工作,有价值,还能挣钱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NI9HJH70552561G.html
是的,楼主这个情况比上不足,比下却绰绰有余
我相信楼主也是一时压力大,吐吐槽透透气而已。难不成楼里哪个说的义正词严的网友会接过楼主的胆子?
你这么心疼楼主,接她担子的不该是你么
我这么说,自然是体会到生活的不易。
楼里那么多摩拳擦掌义正词严批判楼主的纯粹就是为了批判而批判?难道没有一点点实际行动做个表率?从楼里各位发言来看,每年一两万对你们来说不是啥大数目吧。你能不能做个表率给楼主送一两千?你们每人每年送几百也行啊,人多力量大啊
不要把施予方和接受方的立场混为一谈。作为施予方,有条件请提前说好,不要以自己的暗中期望回报去衡量接受方。作为接受方,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和能力回馈,也可能有其他原因不能如施予方的意报答。另,朋友亲戚和父母子女的关系也不等同。
同理, 现在楼主是施予方, 爱给就给不给拉倒,对父母这么嫌弃不满不想给钱也请当面和父母说清楚,要是希望父母姐姐出去送外卖做保姆不要再管她要钱也说好,不要一边给一边怨毒父母。而楼主父母作为接受方也有足够理由认为楼主赡养他们是应该的, 毕竟据楼主说楼主父母姐姐申请低保被拒也是因为楼主在美国的高收入
但我建议楼主先和父母法律上断绝父母子女关系, 毕竟如果不是因为她在美国的高收入, 她父母姐姐的情况在国内是可以有低保和医保的, 不想给钱就正式切割下挺好, 别妨碍她父母领低保。
LZ, 赶紧给父母买养老保险。就是不知道LZ父母的年龄是不是超标了。很多城市都有,缴够15年, 就可以领退休金了。比如我知道每个月1100rmb左右,可能慢慢会涨一点, 15年后能领到6000+RMB. 万一中途挂了,也能把缴的钱领回来。如果 LZ父母身体好的话,要不要接到美国来打点黑工赚点钱? 确实没有听过有这么贫困还能躺平的处境。 中国的前几十年是黄金时期。我家十八线的, 真的是但凡有手有脚,运气不要太差,脑子不要太笨,就能赚到钱,至少能折腾到一两套房子。
另外, LZ找亲朋好友拉一下关系,不知LZ父母的年龄。 比如LZ爸爸可以去单位宿舍看楼护院, 这样父母都有地方住,还能有工资。 理解LZ,这样的情况确实闻所未闻。抱怨吐槽没有用, 赶紧想办法还能稍微改善一下处境。
听说家政阿姨都是生了儿子的,攒钱给儿子买房结婚,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的不会这么拼
你对美国的福利有误解,没一点收入或达到起码标准,也领不到的。
是的 那个年代 能提供教育很不错了
主要还是自己飘了 不懂感恩~
不过看完同情你的遭遇
楼上有ID说,楼主父母养了楼主22年,但是我打赌楼主养父母不会22年就够的。家人确实没法这么算,但是如果楼主虽然抱怨但依然尽力养父母了的话,我觉得她真不欠父母的。这个吐槽,更多是有点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意思吧。
指责楼主的,多数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像楼主父母那样还有劳动能力的时候就躺平,靠刚刚事业起步的孩子来养而且一点家底都没有的真的很少!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楼主吐槽也是多年累积的心理压力太大,不要说一年就那点生活费,楼主还有一个生病的姐姐,父母生病也必然全靠楼主负担,等于楼主一人要负担全家,而且无限期,这是很重的负担了!那些批评楼主白眼狼的善男信女们,如果你家儿子找楼主这样的姑娘,背起娘家全部负担,你们愿意吗?早跳起来了
同感,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楼主的人动不动就花家里几十万,如果真让这些人几十年如一日的负责赤贫的全家,他们未必有楼主做的这么好,其实一点不善良。看的出楼主已经很努力在支撑原生家庭了,而且未来还有几十年,父母越老负担越重,姐姐生病看不到尽头。原生家里有家底的一年给几千促进感情,不给也没关系的情况和楼主不得不给,还要负责家里人生病,发生的各种意外的钱,真的不是一回事。
有本书My name is Lucy Barton, 这本书很薄,我是几年前听的,记得只是4小时左右,第一人称写的,女主在贫困中长大。要是有时间的话,可以考虑试试?这个作者的书质量非常高,读她的书就是跟她的思想对话,可能比网络的七嘴八舌更有收获。另外这个作者从不说教。我最烦说教,不穿别人的鞋,却在道德高处吹响号角,没意思。
https://www.goodreads.com/book/show/25893709-my-name-is-lucy-barton
读书的很大一个乐趣在于connect the dots. 几年前读完了畅销书“Educated” by Tara Westover, 那么这本My Name Is Lucy Barton, 可以理解成Tara Westover在20年后重新来写自己跟父母的关系。 Tara写“Educated”的时候30岁左右,年轻气盛。 那么20年后,有了岁月才能沉淀下来的智慧和宽容, 她重新打量自己跟父母的关系, 我以为她也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a story about poverty and abuse, 更是一个a story about LOVE。 如果Tara接着写“Educated”的续集的话, 我以为就会是她也会给出Lucy一书里面的类似解读。
祝福楼主MM
请问你对这样的父母是怎么确认边界的?
恕我直言,恐怕尊父母可能有一点精神上的问题
所以不要太跟他们讲道理
但你父母是有城市居民户口的吧?
现在户口在哪里?这样的情况,街道或者小区是可以给一定的扶贫金的,城里也有低保户的
最起码把医疗低保这个办下来,包括你姐姐的,这样你的负担可以小很多
如果父母,身体健康,完全有工作能力,但在40出头就主动停止工作,让自己的孩子养活自己
我会非常看不起这样的父母
说实话并不觉得你父母很穷。你对穷没有一个概念。你应该多上网看看家里欠人债,父母里有人吸毒,赌博的孩子是怎么过的,还有家暴的孩子是怎么过的。
学会感恩。多看到父母的努力,和付出。很多东西比钱珍贵。爱,耐心,陪伴,理解,原谅,宽容。这些东西你拥有的时候感觉不到珍贵,所以不珍惜,失去才会知道他们的可贵。
楼主应该做的是给父母上了社会医保和社保,那个YouTuber北京兰兰也是城市下岗职工,自己交了20年4050专门给下岗职工的福利社保钱,她交的最低档每月200,目前她50多能拿3000多一个月社保,楼主说自己父母是下岗的,以前工作过,为啥没有4050社保?以前工作过,应该有单位很便宜公租房吧?只是吃饭普通生活够用了,特别楼主夫妻两人,基本生活解决,心里放松身体健康,就不会有多花钱的事。
她姐姐既然到处看病排除了器质性病变,那么就去看看精神科有没有躯体化障碍,这种人到处看病,觉得自己有病,这里不舒服那里疼的,经过抗抑郁治疗能好,这样她姐姐也能找个工作好好生活,买上社保城乡基本医保,惠民保之类的。
楼主的钱应该花在买社保之类小钱上,社保医保,基础医保之外的惠民保买好对她家人才是长期有用的。楼主一定要懂中国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她姐姐先看好病,送去学个一技之长,比如月嫂,厨师,护工等,看她姐姐爱好选,这钱楼主该花了,哪怕教他们拍自己普通城市贫民生活,介绍家乡风景做抖音,YouTuber可能广告费也能来点钱?如果烂泥扶不上墙,懒,啥也不想干,只想坐吃山空,楼主就别管了,因为楼主尽力了,一个成年人该对自己的衣食住行负责。
看看这个北京兰兰工作10年,自己交下岗职工社保20年,现在50多,一个月3000多退休金,你父母这个交社保医保的钱,你一定要出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VDGxjIaozA
确实难以想象,理解你看不起,这种是养娃就是为了养自己,这种“爱”说实话也觉得很难说出口。。这不叫爱吧
+1 “穷的最主要原因是懒,但凡勤劳一点、日子不会过成这样。”
这个是真的。或者说穷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在有他人兜底(或者依赖社会福利制度)的前提下选择过低质量生活,而通过努力自己实现好的生活对它们来说就是没必要。但是如果没人兜底,它们求生本能也不是没有,它们也会去绝地求生走上自食其力的路的。
楼主如果现在就明确和家人的边界,其实未尝不是给他们一个重生的机会。
我公公倒是觉得自己有眼界,下岗大潮前就辞职下海经商,确实赚了不少钱,但人心不足蛇吞象,想扩张自己生意结果赔个底儿掉,我老公也是经常怨恨,如果他爸当时赚了钱躺平,靠吃利息收房租也一辈子衣食无忧,还能给他留一笔资产。 不过我公婆非常勤劳,现在就是靠一点退休金生活,然后出去摆摊赚小钱。
我也认识这样的高工,其实本来他连襟正好去他城市当市委书记,让他去这个城市新建的军校当教员,他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他不愿意去,非要留在厂里搞机械,后来厂里效益不好,他有技术就去了民办企业,后来也写故事会。本来他在军校教书估计退休至少会是五级教授,退休工资很高,福利很好的,路都是自己选的。而另外一家和他一个大学毕业的,其中一个所工作大学正在建设,需要大学老师,他就把他的爱人当时在某厂当工程师的也找来一起在新建的大学教书,后来两人还一起出国留学,后来两人成了某名校博导退休。 人的命跟时代背景有关,也跟自己的选择及努力程度有关。他们三个都80出头了。那个年代的人经历很多。
不要说让自己儿子找楼主这样的姑娘,就是让他们每年手指缝里拿出几百块钱,这些站在道德制高点慷他人之慨的ID全都假装没看见,确实跟寺庙里大多数善男信女无异
或许那些站在道德高地批评楼主的人,确实拥有比我们更高尚的道德和人格。他们满怀善意,却无处安放。真心希望他们的下一代能够找到像楼主这样出身背景的人家,好让他们的孝心和善意有个妥帖的去处。
我70后,出国全奖,但之前考G考托,准备出国的东西,加机票,在那个年代还是不少。我自己家教赚了些,但家里还是给了钱的。 楼主家这情况,还是研究下,给家里买个社保什么的。他们一辈子靠楼主也不行啊。
真的搞不懂为什么楼主父母除了靠楼主别的一无所有,就是底层工人也总得有个住处有点养老金。估计觉得有女儿反哺,自己什么都不用做什么了。
我们批评楼主,自然不想跟楼主这样不懂感恩的人有什么瓜葛 倒是你,觉得楼主千好万好,却一心只想把楼主塞给别人,哈哈哈哈哈,你怎么不愿你的下一代接手呢
国内社保是不是超过一定年龄不能申请啊?
我一直强调的是,能看得出楼主是在负重前行。她只能在网上用马甲发发牢骚,现实中该干嘛还得干嘛。
你到底是用哪只眼看到我说楼主“千好万好”的?是开了天眼吗?
我真心相信,你一定会与那些特别感恩的人结缘。如果你还未婚,衷心祝你找到一个虽然原生家庭一无所有,但特别感恩、愿意尽全力反哺的另一半。如果你已有孩子,衷心祝你下一代也能遇到这样的人。我相信你的孝心、善意和感恩之心,必然会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用武之地。祝福
是的。溺爱并不是恩,而是仇。惯子如杀子嘛。
我只能从我的家庭去看。答案就是,对,他们就是懒,精神空虚,没有追求。我父亲甚至会高谈阔论说他之所以“不想干”,因为生不出儿子。当年像他这样想的父母可太多了,这甚至是个普遍现象,家里都是女儿,他们就摆烂。我身边的同类型家庭,都是这样。
另外,原则问题 就是父母哭闹,也寸步不让。平常能帮就帮,超过能力范畴,就赶快隐身。说着最礼貌的话,但是自己要有自己的主意
楼主还不懂感恩?听起来她已经一力养了父母十几年了吧。批评她的人,就那么自信比她做的更好?站着说话不腰疼确实很容易的。
万斯展示吸毒老娘=/=内心看得起老娘
是因为Vance从世俗的角度来说够成功,他妈妈不再是他的burden,他对自己很满意很自信,跟原生家庭的问题已经和解了,成了他的strength。 没法跟原生家庭和解的人,说到底是没法跟自己和解,现实里没达到自己的要求 内心自卑,把境遇归因到原生家庭上,比归因到自己身上,更容易让自己接受些,属于潜意识甩锅。
这说的很好。我以前也有过一段时间觉得自己父母不行:两人一手好牌,结果做了一系列的错误选择,现在生活过的很糟糕,需要我来托底。现在我和解了:毕竟是我父母。我自己好好干,做正确的决定,可以留给孩子一些generational wealth。
你真的没必要批评楼主,你可能也没资格。楼主并没有不感恩,她一直在支撑原生家庭十来年了,只不过时间太长了,未来还有很多年要养。做一件好事容易,常年累月的超负荷付出真会感觉有压力,难免有负面情绪,长贫难顾。都是普通人,善良一点,口不要太恶毒。
如果你觉得让下一代接手楼主这样的人这样的话算恶毒,只能说明,你觉得这是一件糟糕的事, 你想的和你嘴上说的两码事
我说你恶毒是因为你站在道德制高点,批评楼主,并说她不懂感恩,对于一个付出十多年的人,包括她的姐姐生病也找她管的,未来几十年还会继续付出的人说她不懂感恩很恶毒。至于接手,是你和另外的层主的嘴战,我不予评价。如果楼主是我身边的人,我很愿意跟她做朋友
你把我想说的话说了,谢谢
还有一种就是真的出于种种原因早年干啥啥不成,然后自暴自弃的。就是他们说的习得性无助。这种基本上就是彻底放弃挣扎努力、认了自己无能,所以全部心思都放在算计怎么靠别人上。
其他我认同,保持距离不太好吧!正常对待就行,刻意疏离不好!
你以为你占的不是道德制高点吗,说她不懂感恩就是恶毒? 张嘴就觉得别人恶毒,你的内心能有多善良
看你这样说,我都想我妈了!一个人在国外确实很想很想我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