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ireliu 发表于 2025-04-09 09:47 我在小红书上听了好多,感觉要会唱了
琴瑟琵琶 发表于 2025-04-09 09:48 刀郎的专辑“弹词话本”就是泡透了苏州评弹的精髓写出来的。非常有意境。喜欢几乎每一首这个专辑里的作品,其中“瓜州渡,鸳鸯枕,西米巷”这三首更是精品。
说真的,刀郎还是西北风味更好听。 张尕怂,好像也有很多西北风味采风,也很好听。 mt.everest 发表于 2025-04-09 09:50
吃鸡蛋 发表于 2025-04-09 09:52 小时候广播里天天听,很烦的
mt.everest 发表于 2025-04-09 09:49 你唱一个,我follow你,哈哈哈哈。 话说这个红酥手,黄縢酒,真好听啊
transient 发表于 2025-04-09 09:51 小时候天天听着评弹睡午觉,并没有那么喜欢。有一年回国特地和表妹一起去听了一场,全场观众估计就我俩能听懂,其他都是外地游客。
给你个链接,就不东施效颦了,哈哈。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https://www.youtube.com/embed/MaRgn9iDrUw?si=5nsf4wdsQiOtWjtc claireliu 发表于 2025-04-09 10:44
liucoan 发表于 2025-04-09 10:41 差太远了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https://www.youtube.com/embed/t2KY2PbV3kg
道特安 发表于 2025-04-09 11:01 几年前去苏州的时候,在山塘街的一个茶馆里听了一场评弹,还记得第一首是“梅竹“,第一句唱出来就觉得很震撼,店里有个歌本我们从上面点了很多,坐了一晚上雨越来越大,其它听众也全走了,只有我拿着歌本认真地看歌词,雨声混杂在琵琶声中,曲调很简单但是有独特的美,真是恍如梦境。。。最后结账,得到一个巨大账单,原来每点一首歌都是单独算钱的啊😯 尽管如此并且被出租车司机坑了好几次,我还是很喜欢苏州,每一个有自己声音的地方都是让人难忘的。
Microdisney 发表于 2025-04-09 11:16 没迷过。小时候一听到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赶紧换台。其他人不得反抗。
audrey_fairy 发表于 2025-04-09 11:08 没人提张建珍吗? 人美嗓子好!
whatislife 发表于 2025-04-09 10:46 我很喜欢盛小云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https://www.youtube.com/embed/NNHR9ruykZM
transient 发表于 2025-04-09 10:58 我喜欢“玉蜻蜓--庵堂认母” - 世间哪个没娘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_9bOxnluH0
Hnczj 发表于 2025-04-09 12:24 我很喜欢徐丽仙的情探·梨花落
transient 发表于 2025-04-09 11:07 我去的平江路的评弹馆,就是吴亮莹开的那家,单点一曲当时好像是100人民币,单子上写明了价格。我本来想点的,结果一位游客抢先点了我想听的,给我省了100块钱
liucoan 发表于 2025-04-09 09:25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https://www.youtube.com/embed/0OGDNmey7rA
ft2019 发表于 2025-04-09 19:04 我喜欢蒋调与张调(开篇杜十娘,战长沙等等),小时候也听徐调(云志)的唐伯虎点秋香,开始段里面的船上小二唱山歌,糯得莱。小时候讨厌听珍珠塔(下个绣楼要唱好几天),现在年纪上去了,开始appreciate珍珠塔故事里的人情世故。
Cookie803 发表于 2025-04-09 14:56 以前去过光裕书厅听评弹。下午基本是本地人去听的,很多老年人,很便宜。晚上二楼雅座可以点唱,有唱词本看,价格高些。点唱的话推荐《鸳鸯枕上话衷肠》,这是王月香的代表作,节奏明快,比较容易听进去。油管上能找到她徒弟赵慧兰的版本。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https://www.youtube.com/embed/LwJn7H4zHjU
ft2019 发表于 2025-04-09 18:55 我喜欢听张建珍的。 楼上说喜欢听个现场的评弹,建议您去苏州光裕书厅,下午场通常是老听客(30人),晚间场相对贵一点(就当是看一场演出,至少比演唱会便宜多了),但都是有名气的专业演员,据说也打字幕,对不太懂苏州话的人比较有帮助. 真正喜欢听评弹也能听懂苏州话的,在苏州也可以去梅竹书院(10人);上海的乡音书院(上海评弹团)是30人(下午场,到大麦app上订票)。 那个平江路吴老师,红是很红但据说评弹专业水准还没有“出师”。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0OGDNmey7rA
你唱一个,我follow你,哈哈哈哈。
话说这个红酥手,黄縢酒,真好听啊
说真的,刀郎还是西北风味更好听。
张尕怂,好像也有很多西北风味采风,也很好听。
我都喜欢。他年轻时的西北风情是对人间至情至性的深情表达。他中年的江南情怀则是对世事百态的通达领悟。
他是值得敬佩的人,对世间人情理解得那么通透,然而还那么一如既往的真诚乐观豁达。
和我对上海滑稽戏的感觉一样
一天到晚金陵塔格么塔金陵 我是滑稽王小毛 哈哈哈 🤣
但是苏州话因为听不大懂 又有点懂 就很有美感
东风破,欢情薄,那句抑扬顿挫的真妙不可言!
身子浮肿不知福
差太远了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t2KY2PbV3kg
给你个链接,就不东施效颦了,哈哈。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MaRgn9iDrUw?si=5nsf4wdsQiOtWjtc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NNHR9ruykZM
吴亮莹当时好年轻,现在年纪上去了,声音还是很好听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JSeiW8j1c3M
我觉得很好啊。他把地方戏曲的精髓传承下来就是我们这些骨子里有着东方文化根基的人非常欣赏的了。
如果你要求原封不动的传承,那就非常有区域局限性了。比如说我是听京剧长大的,但是今天的中国,就算京剧是国粹了,也只是在很小一部分的地区被原封不动的接受。我至今也没有见过谁的京剧风格的现代歌曲值得我一听的呢。甚至连样板戏那种等级的改编都不曾再出现过了。
anyway,文无第一就是了,喜欢谁就听谁,不需要强行比个高低。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T_9bOxnluH0
我去的平江路的评弹馆,就是吴亮莹开的那家,单点一曲当时好像是100人民币,单子上写明了价格。我本来想点的,结果一位游客抢先点了我想听的,给我省了100块钱
哈哈
没人提吗?
🤣
这个好!
真是妙啊!
我听杨洁篪表演过这个,据说他就是学的这个蒋调。
不过我也确实听不出谁唱的更好,都很好听。
来个链接啊,我一个一个欣赏过来,今天心情好极了。
嗯嗯,下次知道了,难怪那天晚上别的听众都像看大款一样看着我们把歌单上的曲子点了个遍。。
小时候不喜欢。 现在懂了。 很想回去买套老房子, 沿小河青石板,靠竹凳上扇蒲扇,再烧小时候的菜吃。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LwJn7H4zHjU
haha ,我也記得以前很討厭, 現在也喜歡不起來,但是沒有那麽討厭了。蘇州話嗎,女的還行,男的實在聼不下去。
催莺莺,莺语唤红娘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_UnPrVqQwvQ?si=CBaiPSuTcxv43TnB
我喜欢听张建珍的。
楼上说喜欢听个现场的评弹,建议您去苏州光裕书厅,下午场通常是老听客(30人),晚间场相对贵一点(就当是看一场演出,至少比演唱会便宜多了),但都是有名气的专业演员,据说也打字幕,对不太懂苏州话的人比较有帮助. 真正喜欢听评弹也能听懂苏州话的,在苏州也可以去梅竹书院(10人);上海的乡音书院(上海评弹团)是30人(下午场,到大麦app上订票)。
那个平江路吴老师,红是很红但据说评弹专业水准还没有“出师”。
琵琶语,吴老师,但除了她,年轻演员唱的一般。
绣楼这个我好像记得故事
方卿碰到了小姐什么的 很好听
玉蜻蜓(庵堂认母片段), 黄海华(蒋调)+张建珍
光裕是不是在大公园附近?我外公常年去那里听书,顺便吃吃饭,买卖点心。
对的,方卿去外地姑母家借贷被欺辱,表姐追回他道歉并赠送一盒点心(其实内藏价值连城的珍珠宝塔), 姑父听说内侄被羞辱离开后追至九松亭并将表姐许配给他。方后来过江遇盗(珠塔失落但人被救起), 得功名后回到姑母家中报复与出气的故事。
mark 回国了有空去听听
这个好, 好听而且她俩的吐字不看字幕基本也能听懂,首楼那个听不懂
不太懂,我就完全凭小时候跟外公外婆听的感觉来判断。
我觉得艺术水平最高的就是蒋月泉, 比其他的都高几阶。。。
也喜欢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