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老人来这里不会说英语变哑,听不懂变耳聋,不会开车影响出行,生活质量其实变差。看病需要喊人带去,还要在家里做饭,打扫,整理院子,带小娃,被某些人说成就喜欢在家里做这些,很愉快。小娃大了就被从大house送低收入一居室公寓,还说条件很好,其实还没有老人家在国内自己房子大,有的老人卖了国内房子,给子女买了学区大房子,老了被送到免费nursing home 护工都是一对多,还说条件很不错。其实应该让老人先看看啥条件,再说愿不愿意十几年在家做家务等孙辈大了送去这种低收入公寓,失能了或者老痴呆了被送去低收入免费nursing home.
你再仔细问问。我上周微信过去,我妈就说社区来人正在给他们量血压。
去小红书的那些美国人本来就是最穷的那批。他们也只是爱抱怨罢了,实际情况看周围就知道了, 美国社会有无穷的机会。 自从小红书那批美国人开始应邀奔自己房子之后,中国人就发现了,原来美国人过得根本不差。
那你是没见美国老年人这种没人关心的,同等病患,同等经济条件, 只会比国内更惨更难。死家里面也不会有居委会问
哈哈哈哈别说了别说了,泪都流下了
哈哈哈😂😂🤣, 天真可爱的孩子, ”不知人间疾苦”的舅舅 , 哈哈哈🤣
也不一定,还得看子女。我父母就过的挺滋润。我妈同学兼同事,儿子头婚离了,工作也不行。从小就把头婚孩子扔给老太太管。老太太一路把孙子养大,现在还要出孙子三本学费,生活费,还时不时出游戏钱。现在老太太很怕孙子毕业要躺平啃她老。
那也是因为躺平成本低啊,国内水电网吃饭都便宜,没有房产税,就算租房小城市也便宜,一个月几百块钱都能活。美国呢就根本躺不平。
都有生病的时候。生病了,要死了,富人也没那么好了。
楼主你家孩子好懂事啊👍,羡慕一个😻 你的描述好生动,笑S了,这段话的最后一句也是点睛之笔
别总觉得都是宣传。年纪大的可能一直恨过,但80,90后以后拿脚投票的很多,现在只不过很多人多年生活基础在这,等早早退休回去的多了。
事业单位,公务员,国企,退休的都一样。别说这只代表一小部分人,这在父母那个年代就是大多数人。
三小时多少钱
嗯,这确实是个问题
怎么可能一样,我妈退休金4000,我公公12000。我妈老姐妹还有退休金800,1100的。我们那农村老人一个月就一百多块钱。
拿美国钱回中国花当然爽。那是因为美国给你打钱阿。
别以为我是在“恨”,只是说实话而已。 我说了,爸妈的退休金,比当地大部分人的当月工资还高。我随时可以搬回去直接啃爸妈。我们根本没有孩子把我们套牢在这里。 我看见市面上大部分人挣钱并不容易。
是啊 看看隔壁costco楼的戾气
举个例子?
你兄弟家如果资产丰厚,那是无所谓,但如果小富之家,这是败家之相
事业单位公务员国企,在整个中国人口里是少数,可能不到10%。
是啊,极少数
因为兄弟家没有后顾之忧,两口子都是体制,不用担心被裁员,不用攒养老金,没有房贷,不用担心医疗,不像我们有这么多忧虑。
所以花钱可以大手大脚,所以孩子也养成了习惯。
美国这边太多忧虑了,扣除苛捐杂税,加上养老医疗,挣多少钱都不够
我觉得国内变化很大,但是我也觉得华人上很多人何不食肉糜,不食人间烟火,不知人间疾苦,真的不知道国内月薪三千以下的人有11.6亿吗
退休金都不一样,咋可能一样
我每次回去都买一堆饮料,然后瓶子就累积在哪里
我还问我妈现在有收废品的不,我妈说咋没有,但这瓶子她送人
我还奇怪,这空瓶子能送谁,结果是小区里的一户人家,老两口也是事业单位退休,一个月退休金加起来4千多,孩子生病没工作,他们要补贴孩子,就开始捡瓶子,周围邻居都把家里的空瓶子给他们
每次我妈拿着大袋子的瓶子去,他们就知道肯定我这个爱喝饮料的回来了
大概是因为当年有实力有想法出国的人,家里多少算是有条件吧
都不要说在国外的人,我一群当公务员的同学们,前几年聊起来还是这世道没钱的都是不努力的
这几年体制内减福利减待遇,他们接地气多了
再有条件不知道国内多少农民吗?八九个亿啊,这不是常识吗?
体制内不裁员这个,以后可真不一定
按你胃,开心就好
他们挣多少钱? 你挣多少钱? 风险和收益基本还是成正比的。
体制内现在也不是金饭碗了,我老公亲戚很多都是体制内的
在国内一样有信息茧房啊,不用下乡下基层的,也不对外的,根本是接触不到其他人的
可能吧,我家在五线小县城,太基层了😂
美国的穷人也很多呀。中产要和中产比,穷人和穷人比。老年人要和同阶层的比。
这是美国统计的家庭资产中位数,是家庭,不是个人. 参照美国的物价
Median Household Net Worth by Age: Under 35: $39,000 35-44: $135,600 45-54: $247,200 55-64: $364,500 65-74: $409,900 75+: $335,600
是的,很多农民得了大病直接喝农药自杀,一个月一百多块钱,不死还能怎么办?活着还拖累孩子,孩子估计也是辛苦打工的农民工
国内年轻人是很死气沉沉啊,一个个在饭桌上都是抱着手机,无论家庭聚会还是老友聚会
说的好像美国年轻人不抱手机似的。看手机还算小事,美国这吸毒滥交你没看见?
说实话他没有后顾之忧还是因为你爸妈的早晚都是他的,有遗产的美国人也不焦虑。
层主这句话说得太扎心了,楼主都不知道怎么接话了。
有街道停车收费等的收益均分,还有定时去体检有象征的一点钱鼓励。
确实是,我妈体制内退休金比我爸体制外高不少,我爸单位唯一的好处是当年有几套职工房改房,算是白送的。我爸妈都不来美国,觉得美国生活太无聊了。我带孩子们回去看爷爷奶奶,孩子们可是大开眼界,可喜欢中国了
国内有点根基的都能过的不错。喜欢美国的要么奔着孩子来的,要么在国内不太行的。
那些明星富人贪官移民美国的,都是国内不太行的?你口气好大喔
不太行的😂😂
我爸妈两套房子大概上千万吧,估计会都留给他。我无所谓,我们双职工钱也攒了挺多。
爬楼梯不好,伤膝盖,尤其对老年人,美国这边医生都建议少爬楼梯
哎,我还挺注意健康的,去gym 拳击body combat,平时还跑步,没想到身体那么虚,楼都上不去
你家的家庭条件不错啊,上千万的遗产都不要,孩子为啥要去菜市场捡菜叶吃啊?我是看漏了什么吗?
本来父母厉害的,子女也厉害的可能性就是大。难道出国的人里,父母是文盲的占绝大多数吗?你可真有意思
确实是不太公平。我妈体制内退休金每年都加,而且是用一些无厘头的名义加,其实我妈有时候都不太清楚自己下个月该发多少钱。传闻是在职的加钱必须带上离退休的,否则上头不批
我公公体制内的每年还有几万块奖金呢,我看那奖金都比很多人退休金高了
后面还是要注意,不要变成美国现在这个样子
你拿个年龄段人均怎么对标八亿农民,至少得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和“In 2023, the median U.S. farm household had $1,439,138 in wealth” 除以人均家庭人口数5,6,7,8甚至100什么的吧
哪里都有这样的人的,也不是中国独有
享受国内便捷生活背后也看到了工作人的辛苦。
你没看漏,楼主或者没陈述事实或者事实不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家产千万有多少人,别说家产千万的外孙会有捡菜叶的想法,随便哪个美国人会有捡菜叶的想法,他们不在乎穿破衣服是真的
同感 , 觉得上班人和小孩不容易 。 我在mall歇个脚还有人过来问我找工作不 。
应该是传承吧。他爸妈他弟都这么有钱,楼主家也那么多钱,都不去超市买菜还要去菜市场买菜。
旧金山市区的流浪汉在垃圾桶翻吃的,更多,不稀奇
可能是因为能把孩子送出国的家庭普遍条件好些。这个版上的父母生活得比80-90%的中国人要好。
那些明星贪官移民美国的只是来度假,谁死心塌地呆美国了
徐静蕾不就在美国住多少年了
同意这个:只要不操儿女的心,就过的很好。楼主家老人有房子,有退休工资,子女也都发展的很好,也不需要帮忙带孙辈,那不管有没有社区食堂免费公交,就可以过的很好啊。我爸妈在国内二线城市,也过得挺滋润,但是因为他们帮我哥带孩子,就还是会经常抱怨菜价什么的,肯定也不是吃不起,就是如果不是为了孩子,他们两个也不用每天从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要想着买什么菜做什么饭,然后一到点就一个要去学校接孩子,另一个要开始做饭。我妈生活最惬意的时候,其实是二十几年前我刚出国她刚退休的时候,我哥也还没结婚,她白天上老年大学,晚上跳广场舞,周末和我爸去我爸单位的退休干部活动中心打拖拉机,我经常打越洋电话回家都找不到人。我妈说她原来的一个同事年纪比她小一点也70多了,儿子结婚晚,一对双胞胎孙子还在上小学,为了以后能上好的中学,买了离工作单位很远的城市新区的学区房,所以儿子儿媳上班都早出晚归,学区房又不够大住不下老头儿老太太,于是老太太每天也很早起来,先坐公共汽车再倒地铁(老太太住的老城区)去儿子家里“上班”, 要等到给孙子们吃完晚饭才“下班”回去。当然这也是她们自愿的,我也有儿女心不那么重的长辈,退休了就老两口自己过简单惬意的生活,甚至拒绝子女提出的帮忙的请求,也挺好的。
我妈身体不好,不能干活带孙子,退休金也一般,不能贴补我弟弟,她一直很内疚,说身边的老人,所有的,要不经济上资助孩子,要不就帮忙带孙子做饭什么的,有的捡废品都要贴补孩子。
需要这样过日子吗?都是自愿的啊。没能力上好学区那就就近上学。拖累老妈子成自己美,我都想骂人了。
对你妈妈说:别内疚!她自己快快乐生活,身心健康,把自己弄好就不知道给中年的你们省下多少心,让她千万别内疚!
我也希望两国都好。
同意,我父母也是小城市体制内,应该过得很滋润才对,但是要伺候我弟弟一家。 我妈每天不到六点半就被我爸喊起来做饭。上午要办些杂事,买菜,然后要保证弟妹和孙子进门就可以吃上午饭。因为弟妹希望早点吃然后可以让孙子睡个午觉。我爸快到中午放学时就开始不停看客厅的表,然后敦促我妈快点把饭弄好。我在旁边看着都紧张。 终于我妈在孙子十岁的时候心脏病做了支架,弟妹仍然希望妈妈能继续做午饭,最后我和我姐坚持请了保姆。 我妈妈过的最好的也是退休后弟弟结婚前,也就大概三四年,然后就要每天赶着回家给儿子儿媳做饭,再然后就是照顾全家外加带孙子,我爸基本帮不上忙。 亲戚们都知道我妈宠孩子,但谁也不会干涉别人的家事,所以我妈也算是求仁得仁吧。
我也是,希望两边都好
看了第一段笑出声来 理解楼主任务重时间短。但是编什么ABC小孩想要捡菜市场的烂菜叶子回家吃实在是有点太过了。 首先ABC小孩能爱吃菜叶子吗?其次还是菜市场剩下的烂菜叶子?信不了一点
我没有这意思啊,可是20年前10年前出国读研究生的老留们,都是全奖来美国的啊,只有免学费的半奖都拿不到签证的,那时候有几个是父母出钱送出国的?70后和80后即使是城市出身的,家境也不能和90后和00后的小留比。70后80后的农家子弟和小镇做题家基本都是靠自己出国的。
什么年纪想什么时候的事情,年轻的时候一心闯世界,怎么可能因为养老问题而不往前走
你回国的话,完全可以退休了啊,你有啥好焦虑的,万一50多岁失业了,回国你在这里这些年挣的钱完全够了,你可别焦虑影响你娃了。美国有遗产的人也不会焦虑,你主要是第一代,其实想开点,回国养老钱完全够。别为这些发愁。
是啊,我也是跟她这么说,我弟弟也是说,也没人要求你补贴或者干活,你操心你自己就行了,我们就省大心了。
这真的属于顶级配置了
你不要激动,我不过是说家长来美国,要么为了和孩子在一起,要么国内生活水平不行,到这边可以改善一下。国内过的滋润的为啥要大老远人生地不熟跑过来受洋罪。
而且有千万资产的老人还住在没有电梯的房子
央妈刚给一组数据,中国只有182万个家庭可以拿出50万,占全国家庭0.37%。像楼主这样家庭,估计0.05%已经是很高了,就是30万个家庭差不多了, 北上广深这些城市如果占50%以上,就是这几个城市大概4万个家庭已经不错了。
某些老人来这里不会说英语变哑,听不懂变耳聋,不会开车影响出行,生活质量其实变差。看病需要喊人带去,还要在家里做饭,打扫,整理院子,带小娃,被某些人说成就喜欢在家里做这些,很愉快。小娃大了就被从大house送低收入一居室公寓,还说条件很好,其实还没有老人家在国内自己房子大,有的老人卖了国内房子,给子女买了学区大房子,老了被送到免费nursing home 护工都是一对多,还说条件很不错。其实应该让老人先看看啥条件,再说愿不愿意十几年在家做家务等孙辈大了送去这种低收入公寓,失能了或者老痴呆了被送去低收入免费nursing home.
孙辈小的时候老人拿B2签证,每次最多待半年,即使两边的老人每次轮流来半年,最多带到上幼儿园。之后就是双职工自己早下班,轮流接送孩子,这边的公司都比较宽容迟到早退。等儿女转成公民了给老人办绿卡常住的时候,孙辈都上中学了。从来没见过老人十几年和小家庭住一起,从怀孕坐月子开始,带孩子到高中毕业的,这样的啃老家庭只在国内见过。因为国内上班996,老人要接送孩子上下学,课后班,做饭做家务,有的还要贴补买菜钱和水电费。
老人身体不好了,经常要看病吃药的时候,你要说哪种生活好,是分居两国各自安好,还是到一个国家抱团取暖,各家情况不一样,不好评判。即使现在觉得好,真到生大病,身边没有年轻人来帮忙操持的时候,老人的想法可能又会变化的。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养老,2人赡养4个老人,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只能互相体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