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分析,很弱智啊。就是,没做过生意的人,坐在家里臆想出来的。 商品交易社会,甲方不一定总是上帝。 只有那个有较稀缺“资源”的一方,才是上帝! 较稀缺“资源”,一般表现在:性价比、或品牌忠诚度/虚荣心、或某个产业技术标准的全生态系统、或产品友好度等特别独特功能成熟度、或某个绕不开的专利壁垒、或赊账信用的方便程度、或可以吸引注目而炒作,等等等其他。 ======================= 而且,出口绝大部分都是 FOB报价,不含税的。只有专门指出是CIF报价,才包含关税和增值税的。(那些在美国经营海外仓的华人华商,其中有一部分从中国进口的会采用CIF方式。经营amazon、shein、temu的,是对消费者终端,已经根据关税而大幅涨价了) 1、FOB的概述:FOB(Free On Board),也称“船上交货价”,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贸易术语之一。 2、CIF的概述:CIF术语的中译名为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其原文为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insert 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按此术语成交,货价的构成因素中包括从装运港至约定目的地港的通常运费和约定的保险费。 3、C&F的概述:成本加运费(Cost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shipment),指定目的港。 4、CFR的概述:CFR是Cost and Freight的简称,中文意思是成本加运费,指在装运港船上交货,卖方需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港所需的费用。但货物的风险是在装运港船上交货时转移。
看出反垄断法的必要性
可见他们利润多大了
国内产能严重过剩,各地竞争卷到没边。 看temu的价格就知道,免费从中国送到您家,大部分只是商场一半不到,厂家怎么赚钱,员工就更加苦逼了。 这次关税的冲击,核弹级别。 不把内需给逼上去,后果就是吃草也能活。
这么说对中国打击也非常大啊 真是损人不利己
没有想象那么高利润的。 您还要考虑美国人民的习惯。 无条件退货。无限责任追究。 商家的保险费用都是天文数字。
差这么多啊
整个游戏链里,厂家是最没用话语权的(奇特的环境造成)。 消费者减少用量,最终还得接受新的价格。 零售商考虑到了消费下降还要保持利润,这是大资本家。 进口商亏一笔大的。 厂家和进口商共同惨的是东南亚路线也正在被堵死。
最该砍的是ceo等高管和投资方的收入 不过是不可能实现的
当然,不然中国从上到下都直跳脚呢,难不成是为了不忍心看美国人民水深火热吗
没有你想象得高。商店要支付店员工资,电费,商店的租金。仓储,运输。 如果是Costco,还要支付员工医疗保险和福利。
这段分析,很弱智啊。就是,没做过生意的人,坐在家里臆想出来的。
商品交易社会,甲方不一定总是上帝。
只有那个有较稀缺“资源”的一方,才是上帝!
较稀缺“资源”,一般表现在:性价比、或品牌忠诚度/虚荣心、或某个产业技术标准的全生态系统、或产品友好度等特别独特功能成熟度、或某个绕不开的专利壁垒、或赊账信用的方便程度、或可以吸引注目而炒作,等等等其他。
=======================
而且,出口绝大部分都是 FOB报价,不含税的。 只有专门指出是CIF报价,才包含关税和增值税的。(那些在美国经营海外仓的华人华商,其中有一部分从中国进口的会采用CIF方式。经营amazon、shein、temu的,是对消费者终端,已经根据关税而大幅涨价了)
1、FOB的概述:FOB(Free On Board),也称“船上交货价”,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贸易术语之一。 2、CIF的概述:CIF术语的中译名为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其原文为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insert 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按此术语成交,货价的构成因素中包括从装运港至约定目的地港的通常运费和约定的保险费。 3、C&F的概述:成本加运费(Cost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shipment),指定目的港。 4、CFR的概述:CFR是Cost and Freight的简称,中文意思是成本加运费,指在装运港船上交货,卖方需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港所需的费用。但货物的风险是在装运港船上交货时转移。
这种路线堵死才好 以后让美国卖19.99 的货,让他们从加拿大以2.5 加元的价格进口去
中国不是号称世界最大的市场吗,不在中国做生意都混不下去的感觉,厂家就好好在国内做呗,美国才几个人,市场比中国小多了,对吧。
那不是美国人民赢麻了?特别的爱(加一倍价格)给特别的你。
美国人赢不了,小红书上已经在庆祝了,因为这下中国的好东西美国人都用不起了,都留给中国人自己用了。
自插三刀,誓把你整趴下。这波相当可以。
美国人民是时候众志成城展示肌肉了。
美国人还有肌肉? 鸡蛋都没得吃,都靠卖血挣钱了不是?
别生气了。谁不知道美国人有钱啊。最重要的是川普总统对此非常清楚。MAGA!
我没有生气啊。 已经很多年都是中国人有钱吧,美国早就日落西山,全世界都是东升西落了。
虽然关税大涨,但贸易还是会继续。 工厂不是说不做就可以停产的,内需上不去,对欧盟的销售很快也会遇到关税壁垒。 华为商飞高科技行业目前还支撑不了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 川普掀桌子,逼中国提前摊牌,阵痛不比朱时代下岗轻
没看懂,target从20涨到25,出厂价才2.3,那200%的关税也吃下来了,而且利润还更高了呀
这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华人大不了不买。白人说不定。可能刷爆信用卡也要买。
其实等到中东石油和美元脱钩,南美澳洲矿产以非美元结算,美国商家赚大钱的日子就结束了。国际贸易不以美元结算现在是中国正在沟通的头等大事。
对啊,涨价应该是在进口成本上加关税的部分啊。我觉得零售商就是会乘机多涨价,用来cover 涨价引起的需求减少。
果然人如其名,笨猪
business都没了,传统行业。靠存款度日
不会改,所以这半年进口商赔钱
所以目前大资本家是没有损失的。
对资本来说不是这样,全球大部分资产都控制在这些集团手上,损失轮不到他们。
最赚钱的难道不是亚麻等平台吗?什么风险都没有,只要用他们平台卖货,15%的货值就得交给平台了。
不是所有产品都十倍。淘宝70. 那么厂家20-30.
所以我们现在去Temu直接买
总利润减少 原来一天能卖掉100个 现在贵了一天只卖掉10个
还是不明白 - 这种情况就算100%关税,其它费用不涨,最终零售价也就加上2.3刀。只要提价10%左右,target 还挣一样多的钱。
target 已经考虑到价格上涨销量减少,要保持利润,所以他们涨价25%不是10%. 中国的无序竞争导致生产厂家反倒没有话语权,不合理可就是现在的事实。 什么产品好卖就全国各地一起上,主动压价,最后剥削员工996,拿政府补贴
毛利的确大,但是美国经营零售,品牌市场,人工,房租,林林总总,最后净利润就是那么一点点
这些都是最基础的,最大头都是给股东的红利,股东为了维持既有利益,又不愿意损失顾客,只有两条路:压榨供应商或者压榨员工。美国资本家真的是很贪婪
淘宝卖家赚的特别多,都是二道贩子,大部分客户是接触不到厂家的除非量大
太多钱套在房市,阶级固化,上升空间变窄了,养育孩子的压力
如果不能解决好,很难释放出老百姓的消费欲望
另外国家需要制定更好的产品标准,逐渐提升产品的品质。国内的市场上还是充斥着大量劣质商品
香奶奶家一件基本款羊绒衫出厂价大约35刀,专卖店卖3000刀。(当然香家的品牌溢价很高,顶级品牌基本就是这个路数)
谁说的,东大才不管你死活
问题在于房租和人工也会变。市场上的货物都贵了,那么工人说需要的开销也大了,那样工资也要涨了。
政府为了保就业,确实不让关。
企业卖货给国内,合同上签的利润率比卖给美国的高。但是除了浙江,上海,广东,福建的买家,基本上都拿不到货款,普遍拖一年才给货款,最后赖掉5%,甚至更多,很多国企是这么做的。所以企业宁肯便宜卖给海外商家,回款快。经常听到的某企业晚上偷跑,是有原因的。
不仅如此,企业甚至让员工自己垫钱买原材料,工资拖。等于用员工钱finance自己经营。当然老板自己欠别人的钱,然后别人也欠老板的钱。
中国人有钱?看看中国人均GDP吧。
不觉得中国现在跳脚。 只能觉得美国的人工成本真的很高。 保险业才是最该整顿的
都不是家庭作坊。地方要保就业,破产指标排到N年后。政府也会好好谈话,税务上补贴上也给了扶持,条件就一个,保持开工发工资。真敢翻脸对着干不给面子的,试试劳动法会不会抄你老底。这两年润出来的企业主很多早期资金部分出来了Irvine有投资房的,国内实在是顶不住了,只能一切全部舍弃。
不解决跟本上法律滥讼的问题,保险降不了。 大家看看身边的车祸,工伤,房屋漏水,甚至医疗,谁不是逮着保险使劲撸。
这次的关税就是为了打击中国经济啊,西人真的太坏了,中国这些年到处都是工业园区,以后怎么办啊
我知道的也是10倍价差吧
是的我们这里疫情期间中国超市涨价,疫情过了就保持住了😓
笑死了,想给你一壶糙米薏仁汤,治治你的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