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ymesu 发表于 2025-04-01 11:30 100码是公里吗?查了一下56mile,如果100米是极限,那还是电车的问题,搞不定就无法实现自动架驶。
那是电视电影场景,你被洗脑了。 实际上油车在这种环境速度下撞什么都不会爆炸燃烧。 jeso1 发表于 2025-04-01 10:59
回复 63楼 cindere9313 的帖子 智啥架啊。连速度指示牌都读不出来。 施工路段能开116,也是服了。不出事就真是命大。 就是一个车道保持ACC。 速度116, 72m, 还判断不出来要换道. 还发警告不是减速。还只是提前两秒发出。 两秒语音警告,撞了还没讲完呢。 老司机上也不行啊。 motor_passion 发表于 2025-04-01 14:58
upbeatwe 发表于 2025-04-01 10:14没必要上纲上线. 油车打不开门被烧死的还少吗?要看具体情况
撞车2秒前是智能驾驶被人接管,人主动弄的,不是车要求人工操作。好奇车行驶时候是锁住的,那正常车被撞后都是会自动开锁的吗?这速度车被撞后打不开还蛮正常的,我曾经40迈被撞车门变形就打不开了 小米最近营销是太过了,国内人好喜欢造神啊,不过对方家属要求小米联系他们也挺无语的,事故报告也没出,车也被交警拖走了,她家还不是车主,小米为啥要现在联系他们啊 noideaforname 发表于 2025-04-01 16:48
fishandtree 发表于 2025-04-01 17:19 油车起火要慢很多,比较有时间逃生。有一说一,建议不管什么车,车上还是要放一把破窗锤,以备不时之需。
gokgs 发表于 2025-04-01 17:25 高速碰撞, 估计好多人都晕过去了, 反正都非常危险。
ycyxycm 发表于 2025-04-01 16:39 只是撞了个隔离桩, 实在不应该付出三条人命的代价, 小米设计有问题。
gvtt 发表于 2025-04-01 17:57 小米工作人员说 su7标准版的电池 安全方面最差(宁德时代/比亚迪供货), max和Pro都是宁德时代供货(出现问题 电池能量往下走 不易爆燃)
137Franklin 发表于 2025-04-01 17:40 我国内的哥们说现在打车都是新能源, 他每次都心慌慌的, 都会把车窗开条缝, 不管多热多冷。
motor_passion 发表于 2025-04-01 18:46回复 106楼 fishandtree 的帖子 慢不慢不关键。60mile撞墙,人一样早就没了。
虽然这事儿很不幸,但是不得不说,雷军没吹过智驾,他一直强调手不能离开方向盘,只是辅助。 吹嘘智驾的另有其人,动辄遥遥领先。 moonandsixpence 发表于 2025-04-01 15:23
shenandoah1 发表于 2025-04-01 19:02 小米的智驾确实不如遥遥领先的那一家,就是一个普通智驾的水平。雷军也确实没有吹过小米的智驾。 从改进的角度来说,以后在施工路段,智驾应该强行退出,强迫司机接管,除非是那种出事了厂家和保险负任的L3智驾。
gokgs 发表于 2025-04-01 18:59 撞护栏, 应该有一定的角度阿, 怎么会这么惨呢? sigh
mt.everest 发表于 2025-04-01 11:31 哎,你是不是不知道我们加拿大的一起惨剧。 两家人家坐一辆油车(van)出去玩,到了高速下匝道,撞了,起火了。下匝道速度肯定比100码慢。 两个爹坐前面,可以轻易下车,但是两个老婆,n个孩子都坐在后座,车门打不开,起火了,哎,活活烧死了。 太惨了。 你搜一下吧,就是这几年的事情,真心心疼。两个爹都是用手冒着高温去扒拉车门,奈何就是打不开,哎。
retiep 发表于 2025-04-01 16:55 小米是国内耍猴营销的鼻祖,这几年口碑上来了估计都是水军的功力。他们家的产品为了降低售价,把成本压到极限,所以东西质量都不怎么样。之前买过他家的小家电,没用多久就出问题了。亲戚买了他家的手机,问题一大堆。所以我对他们车辆的质量绝对不敢相信,这要是有问题可是要出人命的。
mt.everest 发表于 2025-04-01 11:25 你这个too old了,现在新出来的消息是: 没有任何证据说是司机打不开车门 小米智能驾驶在夜间100米处就识别出来了,这差不多就是智能驾驶的极限了,但是车速100码,所以留给司机的反应时间只有两秒钟。 小米没有要求司机人工操作,是司机自己转方向盘,override了ai的权限。她panic了,方向盘一下子打太多了,刹车又没踩死,就撞了。 司机不是车主,是车主女朋友,所以能不能用智能驾驶现在存疑(据说智能驾驶应该先培训不然不能用),而且新司机就敢夜间高速施工路段开100码,这个什么车都会容易出事的。 其他车要是烧起来,我可没看到任何人先去找车子的麻烦,而是先去找保险,对吧。就是小米现在刚出品,所以家长们觉得可以讹钱。你见过大众烧起来,家人等着大众去慰问的吗?我没见过。 电车确实容易着火,这个真没办法。还是油车不容易着火。
momosun 发表于 2025-04-01 20:10 请问如果智驾夜间只能识别100米外的物体,自动驾驶为啥要开到100迈?
flying_tiger 发表于 2025-04-01 20:24 新通稿出来了?
baohu_suk 发表于 2025-04-01 20:5290km/h 前部撞击,都撞晕了吧,能否开门已经不重要了
mt.everest 发表于 2025-04-01 20:26 自动驾驶不管速度 速度是人调节的 这是我看小红书上说的 而且不是自动驾驶 是辅助驾驶
su917 发表于 2025-04-01 21:43 实在不知道小米还能怎么洗。智驾也好辅助也好,100米外以100码的速度开始减速,哪个牌子的车或者人都停不下来吧,司机眼看要撞了想自救打方向盘避开是正常反应,100个人里面99个都是一样的反应,怎么就变成司机接手错误才引起车祸。小米能给个正确操作方案演示下这种情况下怎么避免车祸吗?7分钟前提醒接手司机没接手的理由更是扯。你辅助驾驶处理不了司机又不接手,就应该强制减速停到旁边去。 这些车企要不一开车就播放免责声明,来个我已经警告过了,你再用再出车祸都跟我车企无关算了。
哎,你是不是不知道我们加拿大的一起惨剧。 两家人家坐一辆油车(van)出去玩,到了高速下匝道,撞了,起火了。下匝道速度肯定比100码慢。 两个爹坐前面,可以轻易下车,但是两个老婆,n个孩子都坐在后座,车门打不开,起火了,哎,活活烧死了。 太惨了。 你搜一下吧,就是这几年的事情,真心心疼。两个爹都是用手冒着高温去扒拉车门,奈何就是打不开,哎。 mt.everest 发表于 2025-04-01 11:31
回复 136楼 baohu_suk 的帖子 97km撞隔离带。隔离带近乎刚性。这车又没有洗能,加速度大概是70多个G. 9个G普通人就晕了。 70个神仙难救了。 motor_passion 发表于 2025-04-01 23:02
油车着火都在前面发动机那里开始,而且不是那么容易起火的,电车的电池就在车四座的下方,电起火是一瞬间,参见手机、电动自行车充电时起火的案例油车着火蔓延到驾驶室要经过一段时间的。 我觉得人类有时候自作聪明,就是为了不烧汽油和省点小钱这么微不足道的原因,把自己搞得得不偿失。 清月随风 发表于 2025-04-01 22:55
cavine747 发表于 2025-04-01 23:08 路况这个东西可以非常复杂而且瞬息万变,实在很难100%交给ai
moonandsixpence 发表于 2025-04-01 20:08 我上次回国,看我妈有一个很漂亮的电热器,放在主卧飘窗。我以为很贵,两三千,结果她说表哥送的,小米的,几百块。我觉得挺好的。
wswsn 发表于 2025-04-01 23:06回复 3楼 momclub17 的帖子 别人抄musk也怪musk?
maodouchong 发表于 2025-04-02 01:36 小米的东西很垃圾,全靠包装营销,用过的东西没有超过一年的。 国产电车的全自动驾驶有很长的路要走,不是现在吹嘘的好像已经全面免费给你可以用了。 这种关乎生命的东西,还是自己小心为秒,我宁愿相信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更可靠
睿 发表于 2025-04-01 12:20 高速撞车后人都晕了,如果着火的话,根本来不及开门。高速突然速度变零,这冲撞速度得多可怕。 我以前投行一个非常壮的男同事,说开车给撞了,当时就晕过去了。那个林志颖撞车后也不是晕过去了,当人是神啊。
cindere9313 发表于 2025-04-01 12:56 三个小姑娘 没啥开长途经验就敢晚上开高速把方向盘交给智能驾驶 只能说无知者无畏 RIP
Rusteze 发表于 2025-04-01 18:47 小米最差。华为的配件都是华为自己的标准质监,给华为配套的赚钱但是要求苛刻,另外华为汽车的电池是华为自己设计,宁德时代代工的,所以华为汽车的续航没有很高,因为有额外的安全设计。按华为的说法,很多友商的车根本不合格,就不应该出厂
Huanmin 发表于 2025-04-01 10:11 这个是什么牌子的电池啊,烧的这么快速厉害?
道 发表于 2025-04-01 10:13 后座女孩如果知道机械锁的位置, 有相当概率逃生....她被路人救出来时,还右呼吸...只要当时没有睡着或者撞晕,自主逃生有希望
Huanmin 发表于 2025-04-01 10:25 看了一下国内论坛,说是搭载了比亚迪的磷铁酸锂电池,想不到连这种电池也烧的这么厉害。
简单 发表于 2025-04-01 10:23回复 1楼 xiaoxiaotd 的帖子 你问抄作业的为什么和学霸答案一样?我也很好奇为什么宇数得机器人为什么和特斯拉的一模一样。甚至这次我都不知道是谁抄谁?
cs5560 发表于 2025-04-01 14:04 7分钟前的警告和撞车有相关性吗?7分钟前车能看到现在的障碍物吗? 我的解读是: 撞车前两秒警告,司机接手后,打了方向,但刹车未踩,未能阻止碰撞。 问题是这么短的预警时间,按当时的车速,即使踩了刹车,刹车距离是多少?能阻止碰撞吗?
xiaoxiaotd 发表于 2025-04-01 09:43 刚发生的事情。现阶段智能驾驶还是不及格,高速修路,指示要走逆向车道,小米的智能驾驶没有识别出来,电脑发现没法处理,撞击前两秒钟才要求人工操作,但人在两秒内根本来不及避开,撞到了隔离带,起火。结果车门打不开,三个女生活活烧死。搞不懂为什么现在的电车都学特斯拉,把机械开门装在最隐蔽的地方,而且出事后,没法从外面开车门。
Baobao6518 发表于 2025-04-02 06:02 国内的电车热也需要降降温了
momclub17 发表于 2025-04-01 09:55 musk的脑袋就是这么长的,对于特殊情况不考虑进去。这样才能降低成本达到收益最大化。因为一旦考虑到特殊情况,处理那些不常见的情况需要很大成本。所以他的设计都是基于这个理念。牺牲那些特殊情况。这样才efficient。 开了个很坏的头。
tracylovebobo 发表于 2025-04-02 07:57 我没有用过小米手机,但是买过的几样小米的东西没有一样好用的,记得的有wifi信号放大器,根本没屁用,装起来还很困难。小米盒子用过一阵子,虽然能用,但是也不顺畅,装起来麻烦,用起来也磕磕绊绊。所以小米再怎么营销我都不买账了。
applepenss 发表于 2025-04-02 03:54 三个女大学生太可惜了 看赔多少钱吧
tracylovebobo 发表于 2025-04-02 08:00回复 169楼 bilibiniu 的帖子 主要看车门打不开是什么原因,如果车门变形导致打不开可以说是车祸造成的,如果打不开是设计的问题,那就是车企的责任。
shenandoah1 发表于 2025-04-01 09:53 智驾不是小米的强项啊。 https://i.ifeng.com/c/8iCkuWQa0uW 汽车行业分析师刘昊告诉红星资本局,视觉方案受黑夜、烟雾、暴雪等工况影响大,很容易失效和误判;单独依赖毫米波雷达检测,对静止物体、行人等目标的识别难度大,易发生失效;探测距离更远的激光雷达能较好解决这一问题,但会增加成本。 小米SU7 MAX版搭载了禾赛128线激光雷达,点云密度153万/秒、最远探测距离200m。此前,在进行中汽研超级实验挑战时,该车成功实现了夜间120km/h静止故障车的AEB紧急制动避撞。 不过,小米SU7标准版没有激光雷达,采用纯视觉方案。
momosun 发表于 2025-04-02 00:54 确实,智驾警告驾驶员不手动接手,就应该自动减速靠边停车。这功能再简单不过了,为啥不做呢?
soytupadre 发表于 2025-04-02 08:36 就是说,买便宜的小米车就容易没命?好强的营销,真是不把人命当回事
baohu_suk 发表于 2025-04-02 02:01 相对小米,华为更靠谱! 一个华为手机,一个华为智能手表,我都一直用的很好,尤其智能手表的控制软件,设计特别好,中英文翻译切换自如
qy9527 发表于 2025-04-02 08:13 九成九,车企是不赔钱的。 反而是三个女大学生死亡,其他两个女学生家属要向车主和司机索赔。
天干勿早 发表于 2025-04-02 09:39 司机有驾照,车主不用赔,司机已经去世,找谁赔?
这个索赔操作不可思议,自己要坐别人车,还要承包一切。 Dayfall 发表于 2025-04-02 10:42
shenandoah1 发表于 2025-04-02 09:40 车主怎么可能不赔。
brookeyang 发表于 2025-04-02 07:41 还是智驾的锅。 不到万不得已还是手动开车。
66mile/hr吧
传统汽车出事故人出不来一是里面的人失去意识,再者就是车体变形,人卡在里面出不来,只能破坏门窗或者锯开车顶。
内燃机车碰撞后油箱爆炸立刻自燃的情况非常罕见,好像目前油箱是那种聚酯材料啥的不全是金属材料,冲击和变形的能力大大提高, 事故情况下油箱破裂的情况大大减少。
电车的隐藏问题可能是烧的太快了,不容易救援。油车着火一般多数是电路短路引起的。
如果超速,还要怪辅助驾驶,你要知道驾驶速度是人为设定。
2秒固定障碍非常远了,开66mile辅助驾驶没法来得及感觉前面的固定障碍物吧。
目前自动驾驶科技还是辅助状态,出车祸怪车是自己智商问题。
小米最近营销是太过了,国内人好喜欢造神啊,不过对方家属要求小米联系他们也挺无语的,事故报告也没出,车也被交警拖走了,她家还不是车主,小米为啥要现在联系他们啊
油车起火要慢很多,比较有时间逃生。有一说一,建议不管什么车,车上还是要放一把破窗锤,以备不时之需。
车要求车主介入,看前面的贴,是七分钟前。
车祸主要责任还是司机。至于其他细节还没出来。
这个车的事故追责挺复杂的,真正的车主不是司机。还有俩乘客。乘客现任可以追责司机,不知道车主有没有有责任。智架情况下,司机仍然是责任者。
这种时候,喊小米出来联系,有多种可能原因吧。赔偿估计也是因素。
高速碰撞, 估计好多人都晕过去了, 反正都非常危险。
尽人事听天命不是,撞晕了没办法,但很多情况撞不晕的,清醒着看着火烧过来不是更可怕。安全锤很便宜的,还可以割安全带,不着火,车也可能掉水里,反正备一把给自己一个心安吧。
我国内的哥们说现在打车都是新能源, 他每次都心慌慌的, 都会把车窗开条缝, 不管多热多冷。
是100公里每小时速度装上的
慢不慢不关键。60mile撞墙,人一样早就没了。
小米最差。华为的配件都是华为自己的标准质监,给华为配套的赚钱但是要求苛刻,另外华为汽车的电池是华为自己设计,宁德时代代工的,所以华为汽车的续航没有很高,因为有额外的安全设计。按华为的说法,很多友商的车根本不合格,就不应该出厂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SoTf4cYO_fA?si=P1QOFU2ONxVbUiqX
注意这里,智能辅助驾驶不是智能自动驾驶。
智能辅助驾驶的概念是:智能辅助驾驶是指通过车载传感器、算法和控制系统,为驾驶员提供主动安全支持与驾驶便利的辅助功能,属于L0-L2级别的驾驶自动化,需要驾驶员始终保持对车辆的控制权。
注意事项 局限性:系统可能因恶劣天气、传感器遮挡或复杂路况失效,驾驶员不可过度依赖。 责任归属:即使开启辅助驾驶,事故责任仍由驾驶员承担,需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哈哈。 哪有那么多事故。 我第一次坐飞机的时候双手紧握座椅扶手, 生怕飞机掉下来。
撞护栏, 应该有一定的角度阿, 怎么会这么惨呢? sigh
小米的智驾确实不如遥遥领先的那一家,就是一个普通智驾的水平。雷军也确实没有吹过小米的智驾。
从改进的角度来说,以后在施工路段,智驾应该强行退出,强迫司机接管,除非是那种出事了厂家和保险负任的L3智驾。
唉,同意你。就应该直接要求强制退出。
余大嘴吹的天花乱坠,不还是L2吗?问界的事故,余大嘴还是华为不是说是车企的锅吗?
特讨厌微博那些某遥遥领先的粉丝还是水军,现在舔着脸踩小米。
水泥墩子
可能这种惨祸大概率和 mini van 有关系。 min van大部分是前后滑开门,撞车后如果车架,门变型,估计就很难滑开。 所以解释为什么前面两人可以轻易开门下车。而后面门打不开。
所以,尽量不要买minivan
手机我没买过 同事买了 猛吹 小家电买过 用着还行
请问如果智驾夜间只能识别100米外的物体,自动驾驶为啥要开到100迈?
新通稿出来了?
自动驾驶不管速度 速度是人调节的
这是我看小红书上说的
而且不是自动驾驶 是辅助驾驶
我早上看小米发布的
应该是出来了吧 而且是官方的
国内的电车门都特别隐蔽,出事没法开门,连个把手都没有,好看是好看了,但是不实用。现在基本所有的车都是电车了,打出租怎么都免不了坐电车。
三年内固态电池开始商用 就没这个问题了
哪个无脑设计的?哪个安全部门批准的?急需通过法律来更改这件重要的安全漏洞
AI時代一定要多加思考多加小心 不然一不注意就變成AI的training sample
90km, 其实才55mile的速度, 不起火,有气囊,显然未必会死。
这不就是定速巡航么?
每个人角度不一样吧。这种修路的情况,本来就不应该开智驾。司机责任大。
我看到的切片,雷军也没过度宣传自己的智驾。
,,
还是别跟特斯拉学 低配版也得装雷达
肯定能推掉责任吧。这个事故,事故原因显然是司机问题,施工路段超速,智驾有问题也一定最后免责。
死亡原因显然是电池自燃,这个却没法追责,因为真要追责,后面也找不到解决方案,整个电车行业没法做了。
油车着火都在前面发动机那里开始,而且不是那么容易起火的,电车的电池就在车四座的下方,电起火是一瞬间,参见手机、电动自行车充电时起火的案例油车着火蔓延到驾驶室要经过一段时间的。
我觉得人类有时候自作聪明,就是为了不烧汽油和省点小钱这么微不足道的原因,把自己搞得得不偿失。
97km撞隔离带。隔离带近乎刚性。这车又没有洗能,加速度大概是70多个G. 9个G普通人就晕了。 70个神仙难救了。
其实看一下车,感觉撞击不是特别厉害的样子:车头部一半结构基本没变,驾驶室结构完全没变。电车头部跟油车不同,基本是个后备箱结构,没有什么东西。
别人抄musk也怪musk?
老实说,油车起火其实还是比较慢的,5分钟甚至10分钟的时间还是有的,外边人还能救援。而且柴油车,基本不会起火。。。。
电车基本来不及,一起火基本也就一二分钟时间,再晚,里面的人会先被锂电产生的浓烟马上窒息,即使几分钟后人被拖出来,也晚了。
这个事故,显然是新手司机经验不足导致的。电车可能有问题,但这里在叠加危险系数:女生,新手,新车,电车智能驾驶,高速跑夜路,高速在修路。这里面,即使任何一个单独存在,都是增加很多危险系数的,这次事故中,收集全了,悲剧。
单说新车,作为老司机,这么多次,每次拿到新车,都很小心,但感觉还是经常发现有不同于以前的特殊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确实,智驾警告驾驶员不手动接手,就应该自动减速靠边停车。这功能再简单不过了,为啥不做呢?
我上次回国买了五个家用电热器,小米的算好看的,最贵,效能最差。
逻辑已经崩坏,哈哈哈
同意,小米产品质量绝对有问题!谁买谁后悔!
我也觉得是,基本空气气囊打开就可以把人撞晕了
笨的基因被淘汰吧
相对小米,华为更靠谱! 一个华为手机,一个华为智能手表,我都一直用的很好,尤其智能手表的控制软件,设计特别好,中英文翻译切换自如
她可能真不懂,但也可能是为引流卖货
任何人开油车/电车以97KM/h撞水泥墩,都难以生还,
与能不能打开车门车窗毫无关系, 人都晕死甚至脖子都断了,你还能去开门开窗?
开车的路人还能破窗去救人,说明底部大容量电池没起火,
磷酸铁锂电池起火温度是500度
LamourEstIci
开车的路人还能破窗去救人,说明底部大容量电池那时没起火,
磷酸铁锂电池起火温度是500度。油车车头高速撞击,一样起火。
黑Tesla的最近要抓起来判刑,你这是在黑Tesla哦.
你去看小米报告与图,先左转,可能过头了,然后右转,撞上了水泥墩
后有人这段路限速是40,车在最后警告前保持在116
怎么有救?
说是被烧S 大错!
是撞死的,
既然有人停车能破窗把后座人救出来说明电池包根本还没起火
华为的车还是别吹了吧(对了华为有车吗?不是塞里斯的车?),高速路上撞起火那个事儿还没过去多久呢,状况看起来也没比这次小米好哪儿去了,如果不是更差的话。
电动车就是容易撞起火,技术限制,不管华为,小米还是特斯拉,都燃过,谁来造也保证不了这个。
小米在电车里也不算便宜吧 20几万
为毛?油车不死人不燃?拿统计数据说话别和文科女似的一惊一诧点
主要看车门打不开是什么原因,如果车门变形导致打不开可以说是车祸造成的,如果打不开是设计的问题,那就是车企的责任。
哈?小米是musk设计的??
wifi放大器?你确定买的的不是假货? 红米wifi才100出头!!!怎可能出个智商税的wifi放大器!
九成九,车企是不赔钱的。
反而是三个女大学生死亡,其他两个女学生家属要向车主和司机索赔。
主要是目前没有任何有信服力的数据源说车门打不开,甚至都没有外人救援的视频和照片。
就是说,买便宜的小米车就容易没命?好强的营销,真是不把人命当回事
自动减速靠边停车,在高速公路场景下,也是很不安全的吧? 前几年不是经常刷到,特斯拉忽然发疯,让车子扭来扭去变道,吓出一身冷汗么。这就像是连个驾驶员争夺方向盘的场景了。一个是真正的驾驶员,一个是ai,ai说,你没能力控制,我来,驾驶员说,你个傻逼,你怎么知道我没有能力开车。
而且我理解的是,驾驶员几次都是手动接手的了。
你也可以这样说保时捷啊。Paul Walker和朋友开一辆保时捷,撞树瞬间爆燃,也没见有谁说保时捷不把人命当回事。燃油车爆燃起来,比现在的电车猛多了。
我就相反,我用好几个华为的东西都不得劲,觉得浪费钱。。。
可能因为我不在华为宇宙里面,所以配件没有办法发挥最佳功能。比如我记得他家的华为手表就是这样,必须有华为手机才能发挥一些特别的功能。
这种方法对钢化玻璃十分有用,前挡风玻璃或者使用双层夹胶的侧窗会有困难。只要车内的人没有失去意识,还是有很大希望在紧急情况下逃出来的。 从车外救人也可以拿自己车辆里的头枕砸玻璃。车窗的大小设计是允许一个成年人进出的,不是非要打开车门才能救人。
很好奇这种保命知识竟然没有出现在驾照考试里。
司机有驾照,车主不用赔,司机已经去世,找谁赔?
车主怎么可能不赔。
这个索赔操作不可思议,自己要坐别人车,还要承包一切。
明明是小米,干嘛甩锅马斯克
索赔操作也符合法律的。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无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这个应该算重大过失了。如果小米甩锅说驾驶员应该时刻注意路况,那就是驾驶员的重大过失。如果是车辆保养问题,比如刹车失灵,那车主(那个不在车上的男友)也有可能会被牵连。当然最好是小米承担责任,但考虑到国内的风向,小米可能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车辆设计有问题。
你可以从另两位遇难者的家属角度尝试去理解。三人出行,极有可能同车两人会出一些费用(比如高速过路费)。属于花了钱还遭灾的。而且两人是乘客,很难有责任归属。
即便两人不出钱,属于完全的free ride,但两人如果没有这个拼车的offer,可能另一个选择就是高铁了,安全性也高了许多。遇难者家属想有一些经济补偿,也是非常正常的想法。
如果是乘坐公共交通出类似事故,哪怕是那种老年人或儿童免票的,交通事故死亡按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标准,赔偿金应该在百万左右了。
其实按照法律,还是少做好人。出借车或当司机都是高风险。
因为他女友有驾照,所以他没责任
看了现场照片,实际上路政也有很大问题。很短的距离内用塑料路障把双车道拐到逆向单车道。正常应该是至少200米开外用锥桶之类把双车道汇成单车道,再用路障拐到逆向车道。
大势所趋阿, 不可能回头了。 各种弊端的解决要 take time. 电池爆燃, 确实是个大问题。 现在还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
我都是路况好的时候才用。 晚上还是算了吧。 特斯拉自动驾驶也经常来个突然刹车之类的, 后面有车会很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