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shuobadao 发表于 2025-03-24 12:31 最后去哪了?
Harenough 发表于 2025-03-24 12:35 现在申请美本 每一个不同的方向让你头发都白了 想出一个passion的理由
sfwys 发表于 2025-03-23 23:10
andyyu00 发表于 2025-03-24 13:07 真有眼光,一看家庭情况,确实家里有知识的人。 以前农村出身的,都是瞎报。大部分学校名字都没听过, 那些院系,更是不知道是干啥的。
最后一个志愿可不是好专业。。。 Evagreen911 发表于 2025-03-24 13:29
Evagreen911 发表于 2025-03-24 13:29 最后一个志愿可不是好专业。。。
hy518 发表于 2025-03-24 15:14回复 18楼 virtue 的帖子 他爸爸当时是院里的医生,是学院的子弟。他是班上的学习委员
champan 发表于 2025-03-24 13:19 第一栏第五行的是什么系?我竟不认识这个字
hy518 发表于 2025-03-24 17:39回复 8楼 linwangjie 的帖子 他是提前录取,有军工背景的院校,还有点后悔了,可能能冲一下清北复交。
hy518 发表于 2025-03-24 15:09 哈哈, 这个是小学同学,居然刷到了! 他已经退休了,到处游山玩水的。
Texcat 发表于 2025-03-24 13:46 没看到出身这一栏”干部” 当然家里有高人
哈哈, 这个是小学同学,居然刷到了! 他已经退休了,到处游山玩水的。 hy518 发表于 2025-03-24 15:09
回复 30楼 大马甲的马甲 的帖子 就是去的华科啊, 他是第一志愿,提前就录取了,不过要是专业是计算机就更好了。他选第一专业的是“控制工程”。 hy518 发表于 2025-03-24 18:09
youyouzou 发表于 2025-03-24 18:47 小学同学都退休了,你还在忙着美帝挣钱?😂
回复 1楼 sfwys 的帖子 北京邮电大学竟然排在西北电视工程学院后面… ritter 发表于 2025-03-24 19:08
gogodance 发表于 2025-03-24 19:47 天啊,这个论坛上居然有比我爸还老的人。以为这个年龄段的人都在文学城呢。 难怪很多时候很多人的言论感觉不是一个世界的。以后我怼猥琐男和大妈时要收敛点了,尊敬老人。
Walker1921 发表于 2025-03-24 20:56 问题是:他是如何搞到这张表的?这个表应该是在咸阳市招生办的历史档案里面的!难道他儿子/女儿后来去了招生办上班了? 我的表妹现在正在本地高等学校招生办工作,我也让她去找找看。
xiaoxiaoyuer668 发表于 2025-03-24 22:03回复 43楼 youyouzou 的帖子 你是懂行的呀。当年西军电确实比成电牛,不过后来发展不如成电了
hy518 发表于 2025-03-24 18:09回复 30楼 大马甲的马甲 的帖子 就是去的华科啊, 他是第一志愿,提前就录取了,不过要是专业是计算机就更好了。他选第一专业的是“控制工程”。
youyouzou 发表于 2025-03-24 19:16 西北电讯(不是电视)工程学院,是现在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个学校一直到80年代末一直很强的。 我们班上550多的去了西电,535的去了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80年,国内通信行业估计电话交换机7国8制还没有开始起步,北邮没有西电热门也很正常。 另外那个年代填志愿,没有这么明显的分数分层。我们是分数下来以后报考志愿,551的去了江苏工学院(镇江的那个,现在不知道啥名字,只知道应该是双非)机械系,535的去电子科技大学的生物医学仪器工程。 更离谱的是,我还知道一个分数录取可以清华的,怕进去后学习竞争太压抑,第一志愿去了北理工的。
hy518 发表于 2025-03-24 19:50回复 36楼 icecoffeelu 的帖子 这就不对了,他爸爸是我们院里 医生,我们的父辈都是五十年代的正规大学生(西藏民院是很好的大学,仅次于中央民族学院(大学))和老钟(南山)同时代。是真的干部家庭。
hy518 发表于 2025-03-24 19:44回复 34楼 icecoffeelu 的帖子 我在42楼回复了·,你看看。感觉很好,我在我们小学群里@了他,有什么问题可以详细问哈。 --:))
noodlewo 发表于 2025-03-24 21:58 家庭眼界真的很重要,我当时自己填了感兴趣的被我爸妈咨询别人说女孩学太苦了,给我改成别的热门轻松专业,专业也不差可是不适合我的性格,一样坑一生
shaohuacrystal 发表于 2025-03-24 22:29 我不理解为什么把北京的学校填在西安的后面。我填高考志愿的时候,我爸爸教育我不要填武汉的大学因为天气太差、不要填西安的学校因为经济不会发展的。如果他填了北京的学校,也许会更好吧。
家庭眼界真的很重要,我当时自己填了感兴趣的被我爸妈咨询别人说女孩学太苦了,给我改成别的热门轻松专业,专业也不差可是不适合我的性格,一样坑一生 noodlewo 发表于 2025-03-24 21:58
啥专业?好奇。我妈家都是男工女医,只有我6姨非要学工不学医。 我一表哥本来要学英文,他爸说英文是工具,不能当饭吃的,所以他学了本科毕业就够一辈子的专业,他60多岁,正好赶上国内大基建,他很有钱。但是他的专业目前在清华变成调剂专业了,过去很热。时代大浪下,有的人比较有命有钱。 hellohey 发表于 2025-03-25 14:45
有“已录取”的红戳
这个口腔系专业的选择好突兀
每一个不同的方向让你头发都白了
想出一个passion的理由
当年能报 十个 志愿?
也是我i的心理话
真有眼光,一看家庭情况,确实家里有知识的人。 以前农村出身的,都是瞎报。大部分学校名字都没听过, 那些院系,更是不知道是干啥的。
哎 真的是 我00年代都是瞎报
温家宝和他老婆搞地质的,一个总理,一个翡翠钻石女皇戴梦得的老总。
当然家里有高人
最后一个是强制的,必须报一个地矿油的学校和专业
他爸爸当时是院里的医生,是学院的子弟。他是班上的学习委员
感觉这世界很小
你是说数学系吧? 七十年代有一次汉字简化,但推出来一段时间作废了。有很多:
比如餐,雪,停,等一批
是的。看来你是90年代以后的。
他是提前录取,有军工背景的院校,还有点后悔了,可能能冲一下清北复交。
数学系,你真的很年轻啊,不认识这个字,是因为 这次简化字只实行了两年多就取消了。比如”国“ 改成了 “口”, 你能想象吗? 当时的“数” 就改成了 你目前看到的样子。
哈哈,小学同学。去年就是凭这个成绩单联系上的。网络很神奇。
有原因的。 他爸爸是院里的医生,大概被迫选了一下。 但他明显是理工生。
没去华中工学院吗? 不就是华中科技大学
就是去的华科啊, 他是第一志愿,提前就录取了,不过要是专业是计算机就更好了。他选第一专业的是“控制工程”。
他的这个华工录取专业是有军工背景的 “控制工程”
当时是从“农林地质石油师范” 在十个志愿中必须选一个
他一生过得怎么样?事业如何?
数学系
那时候的干部反而文盲的可能性更大!
小学同学都退休了,你还在忙着美帝挣钱?😂
80年,中国总共有几台计算机啊?谁能想到以后这样?我89年保送,任挑专业,在无线电技术 和 计算机技术 之前犹豫了很久,不知道以后计算机能不能在在地级市(地级市的最大银行刚买了6台计算机,一台1万8,当时一个普通家庭一年也就2000来块钱,农村更少)里面找到工作,但知道可以回家在镇子上修理电视机能挣,就选择了无线电技术,根本不敢想象计算机会这样。
63年的,已经62岁了,在国内那可不退休享福咋的。
最牛的是有个电子计算机系
北京邮电大学竟然排在西北电视工程学院后面…
西北电讯(不是电视)工程学院,是现在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个学校一直到80年代末一直很强的。 我们班上550多的去了西电,535的去了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80年,国内通信行业估计电话交换机7国8制还没有开始起步,北邮没有西电热门也很正常。
另外那个年代填志愿,没有这么明显的分数分层。我们是分数下来以后报考志愿,551的去了江苏工学院(镇江的那个,现在不知道啥名字,只知道应该是双非)机械系,535的去电子科技大学的生物医学仪器工程。
更离谱的是,我还知道一个分数录取可以清华的,怕进去后学习竞争太压抑,第一志愿去了北理工的。
不是,是他主动放到网上的。 因为退休了,就拿到了原始档案,看到了这个高考报名表,很有感慨。等你退休了,也可以看看自己档案,回忆一下人生,讲给子女听,很有意义啊。
他一直在南方某超大超大城市国企工作直到去年退休,赶上了改革红利, 没有出国。不久前看到他开着奔驰SUV 去西藏高原旅游。很敬佩, 也为他高兴。我们都是当年援藏干部的子女,想起来真的是唏嘘不止,父辈付出很多。
不是啦,时代大潮的普通人,但代表当年的一代佼佼者,什么都赶上了。
说得真是正确。当年西军电,我们都这么叫。要比北邮有名气。相当于当年的北京工业学院。 现在也是头部211,不次于成电。
我在42楼回复了·,你看看。感觉很好,我在我们小学群里@了他,有什么问题可以详细问哈。 --:))
天啊,这个论坛上居然有比我爸还老的人。以为这个年龄段的人都在文学城呢。 难怪很多时候很多人的言论感觉不是一个世界的。以后我怼猥琐男和大妈时要收敛点了,尊敬老人。
这就不对了,他爸爸是我们院里 医生,我们的父辈都是五十年代的正规大学生(西藏民院是很好的大学,仅次于中央民族学院(大学))和老钟(南山)同时代。是真的干部家庭。
哈哈, 你算是戳到我的肺管子了 --:)), 我竟无话可说。
可惜他没有去,不然更好。选的是军工背景的专业
是啊,文学城是天天一直看,这个华人网偶尔来看看 --:)))
没事,该怼就怼呗,不过我们还是在文学城呆得多,那是我们的回忆 (还有华夏文摘)。这里不常来的。
你这是插了一大批人的肺管子啊。。。
你说得很对,我都记不住了这些详情了。 不过当时我也选的是电子(那时叫无线电)半导体,计算机 等,家里的父辈还是有感觉的。当然也有选机械的,比如去西交大。但军工企业很受欢迎的。还有就是出国热。
哎,你说的这个去北理工的 (就是我们当年的北京工业学院),真的是眼光问题,家庭没有及时指导啊。可惜了。
问题是:他是如何搞到这张表的?这个表应该是在咸阳市招生办的历史档案里面的!难道他儿子/女儿后来去了招生办上班了?
我的表妹现在正在本地高等学校招生办工作,我也让她去找找看。
喔,不好意思;翻到前面看到了
是的,是拿到了档案,退休以后就可以了。你也找找。
是啊,现在想想,当初的专业选择真的很重要。所以,家庭背景起的作用很大,所以家长要多关心孩子,在重要的十字路口,帮一把,后半生就很顺利了。
没事, 我当时也很好奇。 我还看到有人拿到了自己的高考成绩单,也很有纪念意义。
你是懂行的呀。当年西军电确实比成电牛,不过后来发展不如成电了
那个年代的大学生,自然知道。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部当官的多。本来是改名为中国电子科技大学,西店强烈反对。
据说一开始答应改名为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回来头头们把成都偷偷去掉了,发下去了批文,气死了西电。 不知真假 😂
当年第一热门专业就是控制工程
刚才又问了他,他说当初是保录进了华工(我们当时的叫法),所以北京没有填太多的学校。不过如果不能进清北,可能也差不多吧?那个时候,中科大更有名,有少年班。
确实是大热门,计算机刚升起
这个真的要感谢你的父母,他们的眼识很正确。如果学了机械,当初也很热,那就大不一样了。我也有幸学了电子和半导体,后来出国找工办身份都很顺利。
哎,有时真不好说,父母也是好心啊。
这个听起来还挺有趣的,而且听说西电和陕西省政府关系紧张,因修路问题,暗中怂恿学生去政府门前闹,所以申985一直不顺。西电的经费主要来自军方,不鸟当地政府,学生毕业也很多去军工企业。
当年的北邮地位名气比西军电差很多的,是邮电部的,比西安邮电大学稍好一点而已。当地生源大家更愿意去西工大和西电还有西交大的。
电子工程还有很多机会,AI 来了,也有机会。看看女大
江苏工学院现在是江苏科技大学 也去的确是非 985211 每年高分捡漏 我同学江苏高考一志愿滑落,650分数 去了 很后悔
为什么西藏民院在咸阳呢?还是只有子弟学校在咸阳?
看到了,谢谢!
我前几天也是刚刚看了自己的大学毕业留言册。刚感慨岁月无情呢, 你这直接来了个退休感悟。
挺感慨的,不知道他退休后,看到祖国的大山大河时,有没有和自己的一生产生某种关联或者心灵感悟或者触动。
我上次回故乡时,在长江岸边,真的是潸然落泪,不知道为什么。
真是个细心的人的问题,上学成绩一定好
我们都是院子弟,留在西安和咸阳上学。
不是,很多教师还是要每年去西藏当地的学院和大学去任教半年多时间的。像我父亲,每年要在西藏农牧学院(林芝)工作大半年,来回跑,当时没有直达火车,路途遥远,只是子弟可以不去。这样持续了十几年呢。是真的援藏工作。有高原反应后遗症 (比如胡总锦涛,就落下病根,目前手抖得厉害。 胡春华也有病根),父亲因吃不惯青稞小麦,得了严重的胃病,胃切除了2/3。 还是吃了很多苦的。通常援藏干部都是轮流的,最后还是会回到内地的。
谢谢你普及学校的背景知识,介绍简明扼要。
还有一个原因是和省政府关系不好,独来独往的,只认军队背景的资金。造成陕西省也不愿意帮忙。其实水平很高的。
啥专业?好奇。我妈家都是男工女医,只有我6姨非要学工不学医。 我一表哥本来要学英文,他爸说英文是工具,不能当饭吃的,所以他学了本科毕业就够一辈子的专业,他60多岁,正好赶上国内大基建,他很有钱。但是他的专业目前在清华变成调剂专业了,过去很热。时代大浪下,有的人比较有命有钱。
你父母眼界真好。
哈哈,他退休后,到处玩,看起来很舒心放松。 人回首在一生,肯定有很多感慨,有欢愉,也有苦涩,这就是生活的本质。 通常人越聪明,看书越多,智商越高,就会更加多愁善感,和思绪万千,只要生活很充实,就够了。
你父母心疼你,希望你学热门轻松的专业,这不该埋怨他们眼界不够吧。
都是命啊。 家里有个亲戚,Top school地质学博士,选方向的时候如果偏地质工程后来就正好能赶上大基建,但是他选了个博导,保证他毕业后能留校或者进部委,于是最后就一直在清水部门做学术,很穷
这个进了部委还能很穷? 估计不敢露富而已吧?他们有很多暗钱的。
这都能撞上 太牛了
真的好巧,我也不是经常上华人的,偶然来看看,如果不看,就沉底了
是啊,应该问问一楼,他是怎么找到这个高考报名表的?关键还有照片
问一下,你是从哪里刷到这个登记表的? 是国内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