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颜盛世 发表于 2025-03-16 13:36 男性和女性在面对矛盾和冲突时,处理方式可能表现出一些差异,很正常。还是要相互理解。 沟通方式 女性:倾向于通过语言表达情感,更注重沟通中的共情和关系维护,可能更愿意直接讨论冲突的细节和感受,寻求情感共鸣。 男性:可能更倾向于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注重逻辑和结果,倾向于减少情绪化表达,甚至可能选择回避冲突以维持表面和谐。 情绪处理 女性:可能更快感知到情绪变化,对冲突中的情感信号(如语气、表情)更敏感,但也可能在冲突中因情绪积累而更易感到压力。 男性:可能更倾向于压抑或淡化情绪,通过行动(如转移注意力、独自冷静)处理情绪,但长期压抑可能导致突然爆发。 心理防御机制 男性可能更多使用“隔离”(将情绪与问题分离)或“合理化”策略 女性可能更多采用“情感倾诉”或“寻求支持”。
tidewater 发表于 2025-03-16 13:42 这些都说的很好,但问题是如何解决问题。 如果说男性的思维是解决问题,女性的思维是寻求情感共鸣即使把问题搞烂 ,,,这是女性思维还是摆烂思维? 层主不妨往深层继续探讨一下。
神仙鱼 发表于 2025-03-16 13:44 我发现,原来真的有不少男的,觉得“我不说话,我不和你吵”是冷静、不和你一般见识的表现,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冷暴力的一种!
看上面一层,DS的回答,有解决的方法,说的挺好的 美颜盛世 发表于 2025-03-16 13:45
Viviennedd 发表于 2025-03-16 08:48 是奇怪啊。正常博物馆,都是陈旧之物,一岁小娃既看不懂也玩不了,而且眼睛干净,最好不看。儿童博物馆,是遛娃玩的地方,三个大人齐上阵?那一岁小娃也玩不了啊。还不如家门口的小公园playground,最不济商场也有小小孩可以爬爬玩的休息区。如果大人想看,娃是陪着去的,话说一岁小娃如果不睡,不够大人忙活的,有闲暇功夫和心情一个个展区的看么?还不如一个人在家带娃,其他两个人去博物馆更有效。所以说L Z家既能三大人带一岁娃去博物馆,那后面因为换尿布大吵也能理解了,一般人不会这么干呐。一般人即使不高兴也不会在博物馆安静的地方吵,而Lz也没有关心体贴的态度,那他Lp产后抑郁也挺正常的。谁要拉着一岁娃去博物馆也够娃妈烦躁了,连车里换尿布都不会。语气只是导火索而已。
Archless 发表于 2025-03-16 14:15 也得看情况吧,你觉得楼主应该当场和老婆言语争执才不叫冷暴力?
还有你问,老婆为什么这几年脾气越来越暴躁。 可以简单明确的告诉你,因为跟你结婚才变成这样的。 如果不结婚,不怀孕,不生娃,就不用拖家带口老的小的出门还要被老公吆喝着给娃换尿布。 没有以上这些,她现在打扮美美地和小姐妹逛街喝咖啡或在家追剧呢。 另外,大妈诚恳地告诫你,因为你所谓的"性格内向(拒绝沟通)""表达直接(情商很低)",如果你不改,你老婆的脾气在今后几年将会越来越暴躁。 临时工 发表于 2025-03-16 00:57
这个。我觉得就两点: 1.一个成年人在公共场合情绪不应该失控。 但是,2.有时候anger control最有效的是远离使人情绪失控的源头。 所以最终还是看你到底说了什么,以前是否也有不尊重的语气,你老婆以前有没有给你反映过你是否我行我素,因为最终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不是非黑即白的。 木牛流马 发表于 2025-03-16 14:45
花花满楼 发表于 2025-03-16 14:42 重点是刚生完小孩子 我现在回想我自己生娃后,简直一暴君,成天为娃一天的schedule紧张兮兮,比如晚7:00一定要睡觉,谁也不许出声. 往事不堪回首,多担待吧 总之女人生娃是傻
临时工 发表于 2025-03-16 00:57 还有你问,老婆为什么这几年脾气越来越暴躁。 可以简单明确的告诉你,因为跟你结婚才变成这样的。 如果不结婚,不怀孕,不生娃,就不用拖家带口老的小的出门还要被老公吆喝着给娃换尿布。 没有以上这些,她现在打扮美美地和小姐妹逛街喝咖啡或在家追剧呢。 另外,大妈诚恳地告诫你,因为你所谓的"性格内向(拒绝沟通)""表达直接(情商很低)",如果你不改,你老婆的脾气在今后几年将会越来越暴躁。
笨小囡 发表于 2025-03-16 15:20知道有三个人,为什么不事先买好票?可以避免很多枝节。现在网上买很方便的。
木牛流马 发表于 2025-03-16 14:45 这个。我觉得就两点: 1.一个成年人在公共场合情绪不应该失控。 但是,2.有时候anger control最有效的是远离使人情绪失控的源头。 所以最终还是看你到底说了什么,以前是否也有不尊重的语气,你老婆以前有没有给你反映过你是否我行我素,因为最终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不是非黑即白的。
周末带家里有1岁左右女宝宝去博物馆看看,停车后发现拉大便了,我着急换尿布,就推着stroller进到博物馆里,我有两张票,但一行三个人,于是我就说老婆先去带女儿去换尿布,我去买第三张票,我平时说话就比较直接,当时觉得换尿布紧急,就用她后来说“指挥的语气”告诉老婆和岳母先去换尿布先。等尿布换完,老婆跟我在博物馆生气,说我不尊重她,我觉得她想多了,我就是着急觉得要先换尿布,我不想争吵就想走开,于是她追着我开始大声争吵。。 我很无语,后来就很快离开回到车上了。 。 她的脾气这几年越来越爆, 在结婚前其实没有感觉到是这样的,人的脾气是会随着时间改变很多的吗?我是性格比较内向,从来没跟人在公共场合吵架,这件事情非常刺激到我,就当它没发生过么 公用马甲36 发表于 2025-03-16 00:38
starew_lea 发表于 2025-03-16 15:32那你以后就加个“可以吗” “你们先去换尿布,我去买票,可以吗” 就这么简单沟通的事, 这不就是生活间的磨合吗? 她不高兴了你下次换个说法不就好了吗
tidewater 发表于 2025-03-16 15:05 回到汽车里吵架这个问题,这个首先男的要避让。 这个不是男女平等的问题,也不是 50 万块塞牙缝钱的问题,而是男女对于 overract 的 resolution 的机制有所差异。 而现代汽车空间狭小并且时间紧迫,导致女性相对男性,更加不容易在车内狭小空间里,在时间轴上快速暂时 resolve overreact。 这是一个 manage 进化真空的问题。
美颜盛世 发表于 2025-03-16 13:41 DS老师的回复,值得所有人学习 从你的描述中,能感受到你在这件事中的困惑、委屈和受伤。这件事背后隐藏的不仅是“换尿布和买票”的冲突,更是关系中常见的**情绪错位**和**沟通模式差异**。我们可以分几个层面来探讨: --- ### **一、你与妻子冲突的核心矛盾** 1. **表面事件**: - 你的逻辑是“紧急优先”——孩子需要换尿布,所以直接安排分工(妻子处理尿布,你买票),认为这是最高效的方案。 - 妻子的逻辑是“被尊重”——她感受到的是你“命令式”的语气(尤其在岳母面前),可能联想到不被重视、被当作“工具人”,进而情绪爆发。 2. **深层情绪**: - **你的委屈**:你认为自己出于解决问题的理性态度,却被误解为“不尊重”,甚至被当众争吵,这触发了你的内向性格对冲突的敏感(“公共场合吵架”让你感到羞耻和压力)。 - **她的愤怒**:她可能长期积累了对关系中“被指挥”的不满(比如你提到自己“说话直接”),这次事件成了导火索。她追着你争吵,恰恰是因为你试图回避冲突(“想走开”),而她的情绪需要被看见。 --- ### **二、为什么她的脾气“变爆了”?可能的原因** 你提到妻子婚前并非如此,这种变化往往与**关系动态**和**生活压力**有关,而非单纯“脾气变差”: 1. **育儿压力**: - 1岁孩子的母亲通常处于身心疲惫的高峰期(睡眠不足、哺乳、育儿责任不均等),长期压力会降低情绪阈值,让人易怒。你提到的“换尿布紧急”,在她视角中可能已是日常琐事的缩影。 2. **权力感失衡**: - 你“指挥”的语气可能让她感到自己在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尤其当着岳母的面),而她的爆发是一种对自主权的争夺。女性在成为母亲后,常会感到自我身份被挤压,对“被安排”格外敏感。 3. **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 - 你注重解决问题(换尿布、买票),而她需要的是情感共鸣(比如换尿布时的一句“辛苦了”)。理性与感性的错位,会让她觉得你只关心事,不关心人。 4. **长期沟通模式的累积**: - 你提到自己“说话直接”,若长期习惯用“任务指令”而非“合作协商”的方式沟通(例如:“你去换尿布” vs “宝宝可能需要换了,我们怎么分工比较好?”),她会逐渐感到不被尊重。 --- ### **三、如何处理当下的情绪与关系?** #### **短期:给彼此台阶,修复情绪** 1. **先承认她的感受**(即使你认为自己没错): - 你可以说:“当时我急着处理尿布,说话可能太生硬了,让你觉得我在指挥你,这确实会让人不舒服。”——**不争论对错,只承认对方情绪的存在**,能快速缓和矛盾。 2. **解释你的初衷,但避免“但是”**: - 例如:“我当时怕宝宝不舒服,急着想解决问题,没注意语气。”而不是“我是为了孩子,你怎么这么敏感?”(后者会再次引发对立)。 3. **用行动弥补公共场合的冲突创伤**: - 内向者通常对公共争吵有强烈羞耻感,你可以坦诚:“今天在博物馆吵架,我也很难受,以后我们尽量不在外面这样,好吗?”——**将“冲突”转化为“共同改进的目标”**。 #### **长期:调整沟通模式,预防冲突** 1. **用“请求”代替“指令”**: - 把“你去换尿布”改为:“宝宝好像拉了,能不能麻烦你帮她换一下?我去买票,这样可以吗?”——**赋予对方选择权**,能减少被命令感。 2. **预判冲突场景,提前分工**: - 带孩子外出前,可以和妻子讨论:“万一宝宝需要换尿布,我们怎么配合最快?”——**提前达成共识**,能避免临时决策引发的权力争夺。 3. **关注她的“情绪劳动”**: - 许多母亲在育儿中承担了隐形的情绪劳动(记住孩子需求、安排琐事等)。主动询问:“有没有什么我能分担的?”或直接接手某项固定任务(如每晚由你给孩子洗澡),能减少她的疲惫感。 4. **定期做“关系复盘”**: - 每周留10分钟平静地交流:“这周有没有哪句话/哪件事让你觉得不舒服?”——**建立安全的情感反馈机制**,避免怨气积累。 --- ### **四、关于“脾气是否会变”的思考** 人的脾气确实可能随时间变化,但**改变往往源于环境压力或需求未被满足**,而非性格本质。以下可能性供你参考: - **产后激素波动**:女性生育后1-3年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情绪稳定性(非借口,但可作为理解因素)。 - **角色转变的冲击**:从妻子到母亲的身份转变,可能让她感到失去自我价值,进而通过激烈情绪表达存在感。 - **你的回避倾向**:如果你是冲突回避型,而她需要情感回应,长期“追着你吵”可能是她绝望下试图引起你注意的方式。 --- ### **五、你的自我关照:如何处理“公共场合冲突”的刺激?** 1. **允许自己感到不适**:内向者对公共冲突敏感是正常的,无需自责“不够男人”或“脆弱”。 2. **提前与妻子约定“安全词”**:比如在情绪升级前说“我们需要暂停一下”,约定暂时离开现场冷静(但需明确何时回来继续沟通,避免冷暴力)。 3. **事后用文字沟通**:如果当场难以表达,可以通过微信写下感受:“今天的事让我有些难受,但我很想和你一起解决。” --- ### **最后,关系的本质是合作而非竞争** 这件事没有绝对的对错——你的理性决策和她的情感需求同样重要。关键是通过冲突看到彼此未被满足的深层需求: - **她需要**:被尊重、被共情、感到自己是“伴侣”而非“下属”。 - **你需要**:被信任、被认可解决问题的努力、避免公开冲突的压力。 试着把这次争吵当作一次信号,而不是关系的裂痕。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谁脾气差”,而在于**如何共同创造一个让双方都能安心表达的环境**。
guanshuia 发表于 2025-03-16 15:53 港真,DS这种长篇大论,完全看不下去 老婆公共场合没分寸感追着人骂,差评。 老公现场装死不回应转头网上发文叽歪,差评。 典型无事生非小事化大,不体谅对方的无聊夫妻。
mermaidyuu 发表于 2025-03-16 15:56 就是个活生生的唐僧阿姨啊
coalpilerd 发表于 2025-03-16 15:26 买不买票不是关键,LZ只不过是借这个由头逃活而已。即便有票也会有其他枝节的,譬如我给你们拿博物馆简介和地图去,我给你们买咖啡去,要跑的话借口多了去了。
Idle 发表于 2025-03-16 16:33 纯好奇,男厕所里有换尿布台吗?其实夫妻两个带女娃出门,妈妈带孩子去厕所换尿布是很自然的事情,为了节省时间,一方去买票一方去换尿布也很正常。我倒不觉得楼主不主动提出带孩子换尿布就是在逃活儿,买票买咖啡也是活儿。虽然我也不明白为什麽明知三个人出门却只有两张票,即使两张票是很早就买了的,本来不是计划三个人去,也可以出门前鼠标动动在网上买好。楼主可能还是说话的口气不太好,尤其当着岳母的面。
公用马甲36 发表于 2025-03-16 00:38 周末带家里有1岁左右女宝宝去博物馆看看,停车后发现拉大便了,我着急换尿布,就推着stroller进到博物馆里,我有两张票,但一行三个人,于是我就说老婆先去带女儿去换尿布,我去买第三张票,我平时说话就比较直接,当时觉得换尿布紧急,就用她后来说“指挥的语气”告诉老婆和岳母先去换尿布先。等尿布换完,老婆跟我在博物馆生气,说我不尊重她,我觉得她想多了,我就是着急觉得要先换尿布,我不想争吵就想走开,于是她追着我开始大声争吵。。 我很无语,后来就很快离开回到车上了。 。 她的脾气这几年越来越爆, 在结婚前其实没有感觉到是这样的,人的脾气是会随着时间改变很多的吗?我是性格比较内向,从来没跟人在公共场合吵架,这件事情非常刺激到我,就当它没发生过么
Viviennedd 发表于 2025-03-16 01:10 被一岁宝宝逛博物馆惊到了。
爱人如养花,你老婆这么暴躁当然是因为你不是营养丰盈的水,而是敌敌畏……反正女人在你们眼里只要不是完美妈妈/妻子,就是不讲理的疯女人(摊手)燕七 发表于 2025-03-16 20:33
我觉得根源在于楼主老婆不习惯对她老公say no。她应该在楼主命令她去换尿布的时候立刻表明自己不愿意,至于是不愿意去换尿布还是不愿意她老公用命令的语气,都立刻表明。 人如果被别人勉强做了或者承受了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会有怨气。 这个事情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这个老婆学会一开始就说no,不去勉强自己做不愿意的事情,不去受这个气,就好了。她需要记住,别人用命令的语气时,她也是可以说no的。并不是别人在用商量的语气时才能说no。 楼主老婆应该是比较没有攻击别人意识的类型,平时受他老公欺负只要理智还在都不知道还击,只在自己情绪overide理智时才会爆发。但是这时说的都是气话了。 建议这位老婆学会理智的拒绝和还击她老公,而不是被整得生气再爆发。他老公不是关心孩子,想要立刻换尿布吗?这时告诉他,不喜欢他用命令的语气,如果他用商量的口气说,她就去。那这位老公要么就会放软语气说,要么就会觉得老婆在找茬,老公变成生气的一方,要么他就自己去换了。反正老婆不会被气到。lianqiao 发表于 2025-03-16 21:25
tidewater 发表于 2025-03-17 00:55 我觉得层主说的对,这个是根源。 但我觉得,这后面还有一个更加深层的根源,对于婚恋和亲密关系的 ownership。 我和我家校花,吵过的架,可能比很多人都要多。我甚至依稀记得以前年轻的时候,跟朋友圈出去吃饭啥的,还甚至说过,我们俩吵架你们不要介意,我们老是吵架之类的云云。 我觉得吵架并不好,我把一部分吵架让我们的婚恋心理学背锅,理论完全错误,至少对某一类人群。 但我觉得,能够走过这些吵架的一个原因,是我和校花的婚恋模式可能稍有不同,我和校花,有可能是真的一见钟情的模式,一开始甚至没有任何的共同朋友圈,以至于后来的共同朋友圈都是创建的。 我看楼主的描述,我猜测楼主的情况,可能有一种潜意识,希望大吵大嚷之下,男人会顾及面子,或者希望周围众人用眼神施加压力,用周围人的眼神杀死对方 LOL,媒婆出来圆场,再不济逃回娘家。 当然,世上是不是真这样,我不知道。但中式电影小说里,这种心理情节桥段,数不胜数。 但我和校花不行,我们是真的一见钟情的,一开始没有共同朋友圈,还几乎是半私奔的,婚前也从来没有真正征询过家庭同意啥的。 至于媒婆?娘西皮我们给媒婆拉皮条还差不多。 所以至少在我这边,从婚恋一开始,任何冲突的最终底线就是,这事只能我自己出马去解决,怨不得别人也靠不了别人。如果这事最终我自己解决不了,那就只能分。 当然,罗马非一日建成。那这事我今天解决不了咋办,那就只能明天,不行就后天。 反正我这是一见钟情加事实私奔的,那个话叫啥来着 ,,, 自己约的那个啥,捏着鼻子噙着着泪,也要自己打完 ,,, 这个其实就是我上面写的,那个趴车倒车的吵架 ,,, 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大概花了十年时间,最终买了两辆都是带 360 camera 的车 LOL(钱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这个倒车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 但我当年退一步,并不是因为我天生是退让的性格 ,,, 我年轻时才不退让呢 ,,, 但对于具体这事而言,女生开车通常不如男生,如果我不退一步自己去重趴,这个婚姻一直吵架就没完了 ,,, 我也不可能期望周围人冷冷地眼光,校花就会主动趴车对准了。 回到这个问题,很多时候,我觉得问题出在 wishful thinking,wisfully think 如果自己 manipulate,那么周围人用眼神就可以以杀死对方的念头,或者总觉得自己可以逃回娘家(其实娘家真有矿也不是不行)。 比如一个例子就是楼上的说法,说“男人其实是施暴者”(假设不是家暴的例子,那个另说),其实潜意识里还是希望众口铄金,相当于娘家出马,然后自己兵不血刃就能达到目的。 这也包括层主说的,为啥到达相当的程度还不说 no?内心动机可能是希望别人说 no,这样自己不用对付说 no 的各种可能后果。(当然,排除 people pleaser 这种)。
我觉得你说得不对。他说他老婆经常生气的,说明有没有 别人在都这样。只是平时他老婆生气他可能没当一回事儿。这次老婆在外面发飙让他很震惊而已。 我为什么觉得是这个老婆不懂得当时说no,因为我以前就是和这个老婆一样。自从我意识到以后,那我要么就不做,要么做了就不抱怨,因为是我心甘情愿做的。 lianqiao 发表于 2025-03-17 01:21
回复 162楼 tidewater 的帖子 哪有那么复杂。根源就是LZ语气不好加上嘴硬不服软不认错。老婆说他不尊重人的时候肯定不是吵架的语气,他当时道个歉说下次注意就没事了。他偏说老婆想多了然后为自己辩解,然后引来升级吵架。 他的语气有没有让对方不舒服是以对方的感受来衡量的,不是他自己觉得如何。即使他是因为着急声音大了些,有老人在比较敏感说句软话又如何。偏要倔着引发升级,然后又怪老婆脾气暴躁。真是贼喊捉贼,只许州官放火。只许他语气急发号施令,老婆不舒服却不能批评他。 LZ大概在家发号施令惯了。本来孩子poo了LZ LP也是打算去换尿布的吧,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会用商量的语气说你俩去换尿布我去买票,就什么事没有。 Inferno 发表于 2025-03-17 01:49
lianqiao 发表于 2025-03-17 01:21 我觉得你说得不对。他说他老婆经常生气的,说明有没有 别人在都这样。只是平时他老婆生气他可能没当一回事儿。这次老婆在外面发飙让他很震惊而已。 我为什么觉得是这个老婆不懂得当时说no,因为我以前就是和这个老婆一样。自从我意识到以后,那我要么就不做,要么做了就不抱怨,因为是我心甘情愿做的。
为啥说NO。孩子拉了需要换尿布,LZ不说当妈的也会去。以孩子利益为主。 LZ需要说话注意些,让老婆不舒服就说句软话。 Inferno 发表于 2025-03-17 01:57
tidewater 发表于 2025-03-17 01:32 “自从我意识到以后,那我要么就不做,要么做了就不抱怨,因为是我心甘情愿做的。” 我觉得这很好,要尽可能减少抱怨之心。 但另一方面,也不完全那么绝对。 人很多时候确实会做权宜之计,而做了以后有抱怨之心,常常是对这种权宜之计的 over-ract,硬币的另一面也是提醒要有长期的方案。 就好比我上面说的趴车,我每次去重趴一下,其实也是权宜之计。之所以后来不抱怨了,因为分析表明这个权宜之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最佳折中。 但这个权宜之计的心理,还是存在。这就出现在新车 dealer lot 里跟 dealer 聊天和试车的时候,不是所有人都事前知道有 360 camera 选项的,但因为有过抱怨之心的 over-react,就能容易做出更佳的价格和车子 feature 的折中(当然在自己经济可行的条件下),进一步长期 resolve 这个问题。
其实 gaslighting 的或者 manipulative 的第一句往往也可以是 “哪里有这么复杂”。 当然,我不是说层主 gaslight,我只是说,deliberately overly simplify 是 gaslighting 的一种手段之一。层主应该不是。 另外,我前面也说了,不是说 manipulative 就是洪水猛兽,人类现实世界就是 influential 和 manipulative 的结合。 我对于楼主的情况,都是猜测,因为我不是当事人也不在现场,我只是讨论各种可能的心理动机。 tidewater 发表于 2025-03-17 01:53
Inferno 发表于 2025-03-17 02:00 有的事明明是你打算做的心甘情愿做的(换尿布),偏偏旁边有个人给你发个指令,功劳就归了他的leadership😂
Inferno 发表于 2025-03-17 02:01 难道你这话不是置于高点扣个帽子gaslighting?😂
男的当然可以换尿布,而且男的体力好,如果因为出行,女生体力不是很好,当然可以建议让男的去换。 tidewater 发表于 2025-03-17 01:59
如果没有姥姥在,爸爸的力气可能有优势。 但有两个人一起操作,肯定是好过一个人的。 况且,并不知道LZ在家是不是经常换尿布。 经常在外面换尿布的应该知道,力气并不是很重要。把孩子放在pad上,仔细熟练更重要 Inferno 发表于 2025-03-17 02:04
是,我也是制高点上放个 gaslighting。 不过我觉得,婚姻砖家们的那些简单模型,从来也没管用过吧。 我觉得大部分人不是不能说好话,而是有诉求。原生家庭有些有毒的另说。 tidewater 发表于 2025-03-17 02:04
我的意思是,没必要深究深层次原因模型什么的。LZ家这事其实很简单 Inferno 发表于 2025-03-17 02:07
tidewater 发表于 2025-03-17 02:06 两个人操作比一个人安全,是事实。 不过一个老,一个弱,也不一定比得过一个男的熟练工。大实话。 如果修车换机油,一个不修车的女的加上一个姥姥,也抵不过一个男的后院业余机修工。 但如果家里不换尿布到熟练,这倒确实不要在公共区域换。因为有安全规定,小孩要安全带系好,否则会有安全隐患。
LZ这爱指挥一不高兴就甩脸子走人的习性,不觉得他是换尿布的熟练工。 另外你把当妈的想的也太弱了。换个尿布而已,需要什么强壮。又不是长时间抱着。真怀疑你有没有用过外面换尿布的台子。LZ孩子刚出生,岳母应该不到60吧或者左右,这岁数的人当保姆的多了。 换尿布也能扯到换机油哈哈,都是“换”。但你的类比假设显然不对-- LZ 老婆换尿布怎么能类比不修车的女的呢?她在家不换尿布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Inferno 发表于 2025-03-17 02:15
tidewater 发表于 2025-03-17 02:09 我的经验,我试过所有简单的模型,nothing work。 我觉得智商情商超过 110 的,在公共场合大吵的话,出现这些不合情理的现象,肯定有什么心理动机心理诉求,或者潜意识试图通过 manipulative 改变事件进程。 当然如果你要说智商情商 < 90 的 homeless 大吵大闹其实很简单,这个我同意。
不尊重配偶跟智商情商没有必然联系,跟人品更相关。还有俩人关系中强弱势对比。 智商情商高的人在外面可以左右逢源讨人喜欢,在家里也可以是欺负配偶颐指气使gaslight甚至家暴。 你的模型感觉变量不对。 再说了,LZ家这事源于他的话,他老婆说他不尊重人的时候应该是用的正常语气。他反驳说她想多了拒不认错才是升级到吵架的原因。 这俩人谁脾气更暴躁难说。如果LZ老婆上来说估计是另一个版本 Inferno 发表于 2025-03-17 02:24
tidewater 发表于 2025-03-17 02:20 好吧,那这个两个都能两边同时上千斤顶 equal jacking 的后院超级机修工,在吵个啥啊? 大多数人,既患不平更患不均。 女的对男的让她换尿布有这么大意见还是当众追着吵架,不排除当时体力可能真的不行了。 不是说平时在家不会换,而是当时体力不支。 否则也换好了尿布再吵架好吧。
临时工 发表于 2025-03-16 00:50 很多男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不想争吵,只想走开", 实际上是逃避冲突,逃避沟通。 老婆也不想争吵,老婆是表达不满和委屈。想得到的是解释,道歉和安慰。 结果很多男的完全不具备解释,道歉和安慰这些功能! 最后只能把老婆逼成"争吵"
你是没理解啊。 吵架难道就是因为体力不支吗。 LZ的帖子说的清清楚楚,老婆说他的语气不尊重人。而他不承认反而说对方想多了。--这个是吵架根源。他要走开老婆才追才大声。 而且,他们的确是换完尿布才理论的啊。看帖不仔细用啥模型。你再读读: “等尿布换完,老婆跟我在博物馆生气,说我不尊重她,我觉得她想多了,我就是着急觉得要先换尿布,我不想争吵就想走开,于是她追着我开始大声争吵。。 我很无语,后来就很快离开回到车上了。 。” Inferno 发表于 2025-03-17 02:32
tidewater 发表于 2025-03-17 02:27 我个人觉得楼主老婆大概率体力不支。 否则要么说 no,你去换。要么憋屈的换完再回来吵架。 前面那个层主说的。 小孩尿布都不换,先吵架,这个肯定有要有不一般的动力的。 因为匪夷所思的反射模式。 不过话说回来,人还真不一定能知道自己体力不支,selfawareness 到目前还是玄学。
Inferno 发表于 2025-03-17 02:32 你是没理解啊。 吵架难道就是因为体力不支吗。 LZ的帖子说的清清楚楚,老婆说他的语气不尊重人。而他不承认反而说对方想多了。--这个是吵架根源。他要走开老婆才追才大声。 而且,他们的确是换完尿布才理论的啊。看帖不仔细用啥模型。你再读读: “等尿布换完,老婆跟我在博物馆生气,说我不尊重她,我觉得她想多了,我就是着急觉得要先换尿布,我不想争吵就想走开,于是她追着我开始大声争吵。。 我很无语,后来就很快离开回到车上了。 。”
Inferno 发表于 2025-03-17 02:39 你俩都没看清帖子,长篇大论各种模型,有啥用。 garbage in garbage out. 还有各种引申越扯越远,玄学都有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再说了,模型是对现实的简单化抽象化。这种家长里短的事,用现实的直觉的直接的分析更容易
tidewater 发表于 2025-03-17 02:37 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心理动机 -- 执行力。 一个例子就是为啥开车时吵架危险,因为基本不会有人在车库里吵架,因为一方都是尽可能把车开出去,尽可能完成目标,而另一方如果一直喋喋不休,造成 blocker,才会引起车内吵架。所以就危险。 而在这个例子里,娃需要换尿布,从执行力角度,女的通常会先给娃换尿布,因为否则娃会哭闹。其他的先放一放,只有成为 blocker 才会中止换尿布先吵架。 而这个例子里,女的如果都不先去换尿布,而是先吵架,大概率要么是体力不支,要么是在外面换尿布没有经验,希望男的来换尿布。 要么天生没有执行力,但那个也很难结婚啊,除非媒婆手把手牵进洞房 ,,,
Inferno 发表于 2025-03-17 02:41 受不了了,请你好好读读原帖:“等尿布换完”! “等尿布换完,老婆跟我在博物馆生气,说我不尊重她,我觉得她想多了,我就是着急觉得要先换尿布,我不想争吵就想走开,于是她追着我开始大声争吵。。 我很无语,后来就很快离开回到车上了。 。”
tidewater 发表于 2025-03-17 02:39 哈哈,我水车回帖没看帖。 如果女的确实是换完尿布再吵架的,那么男的是不应该过激。尿布都换完了,说两句就算了。就说下次我来换不就行了?
Inferno 发表于 2025-03-17 02:43 是啊。所以我说这事很简单。 LZ语气不好不服软而且不高兴甩脸子走人。他才是应该反省的那个
tidewater 发表于 2025-03-17 02:41 你们水车们吵了半天,我都以为没换尿布啊。 换完了尿布吵什么吵,事情都办完了。
Inferno 发表于 2025-03-17 02:45 说明看原贴不依赖衍生贴的重要性😄
从你的描述中,能感受到你在这件事中的困惑、委屈和受伤。这件事背后隐藏的不仅是“换尿布和买票”的冲突,更是关系中常见的**情绪错位**和**沟通模式差异**。我们可以分几个层面来探讨:
---
### **一、你与妻子冲突的核心矛盾** 1. **表面事件**: - 你的逻辑是“紧急优先”——孩子需要换尿布,所以直接安排分工(妻子处理尿布,你买票),认为这是最高效的方案。 - 妻子的逻辑是“被尊重”——她感受到的是你“命令式”的语气(尤其在岳母面前),可能联想到不被重视、被当作“工具人”,进而情绪爆发。
2. **深层情绪**: - **你的委屈**:你认为自己出于解决问题的理性态度,却被误解为“不尊重”,甚至被当众争吵,这触发了你的内向性格对冲突的敏感(“公共场合吵架”让你感到羞耻和压力)。 - **她的愤怒**:她可能长期积累了对关系中“被指挥”的不满(比如你提到自己“说话直接”),这次事件成了导火索。她追着你争吵,恰恰是因为你试图回避冲突(“想走开”),而她的情绪需要被看见。
---
### **二、为什么她的脾气“变爆了”?可能的原因** 你提到妻子婚前并非如此,这种变化往往与**关系动态**和**生活压力**有关,而非单纯“脾气变差”:
1. **育儿压力**: - 1岁孩子的母亲通常处于身心疲惫的高峰期(睡眠不足、哺乳、育儿责任不均等),长期压力会降低情绪阈值,让人易怒。你提到的“换尿布紧急”,在她视角中可能已是日常琐事的缩影。
2. **权力感失衡**: - 你“指挥”的语气可能让她感到自己在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尤其当着岳母的面),而她的爆发是一种对自主权的争夺。女性在成为母亲后,常会感到自我身份被挤压,对“被安排”格外敏感。
3. **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 - 你注重解决问题(换尿布、买票),而她需要的是情感共鸣(比如换尿布时的一句“辛苦了”)。理性与感性的错位,会让她觉得你只关心事,不关心人。
4. **长期沟通模式的累积**: - 你提到自己“说话直接”,若长期习惯用“任务指令”而非“合作协商”的方式沟通(例如:“你去换尿布” vs “宝宝可能需要换了,我们怎么分工比较好?”),她会逐渐感到不被尊重。
---
### **三、如何处理当下的情绪与关系?** #### **短期:给彼此台阶,修复情绪** 1. **先承认她的感受**(即使你认为自己没错): - 你可以说:“当时我急着处理尿布,说话可能太生硬了,让你觉得我在指挥你,这确实会让人不舒服。”——**不争论对错,只承认对方情绪的存在**,能快速缓和矛盾。
2. **解释你的初衷,但避免“但是”**: - 例如:“我当时怕宝宝不舒服,急着想解决问题,没注意语气。”而不是“我是为了孩子,你怎么这么敏感?”(后者会再次引发对立)。
3. **用行动弥补公共场合的冲突创伤**: - 内向者通常对公共争吵有强烈羞耻感,你可以坦诚:“今天在博物馆吵架,我也很难受,以后我们尽量不在外面这样,好吗?”——**将“冲突”转化为“共同改进的目标”**。
#### **长期:调整沟通模式,预防冲突** 1. **用“请求”代替“指令”**: - 把“你去换尿布”改为:“宝宝好像拉了,能不能麻烦你帮她换一下?我去买票,这样可以吗?”——**赋予对方选择权**,能减少被命令感。
2. **预判冲突场景,提前分工**: - 带孩子外出前,可以和妻子讨论:“万一宝宝需要换尿布,我们怎么配合最快?”——**提前达成共识**,能避免临时决策引发的权力争夺。
3. **关注她的“情绪劳动”**: - 许多母亲在育儿中承担了隐形的情绪劳动(记住孩子需求、安排琐事等)。主动询问:“有没有什么我能分担的?”或直接接手某项固定任务(如每晚由你给孩子洗澡),能减少她的疲惫感。
4. **定期做“关系复盘”**: - 每周留10分钟平静地交流:“这周有没有哪句话/哪件事让你觉得不舒服?”——**建立安全的情感反馈机制**,避免怨气积累。
---
### **四、关于“脾气是否会变”的思考** 人的脾气确实可能随时间变化,但**改变往往源于环境压力或需求未被满足**,而非性格本质。以下可能性供你参考: - **产后激素波动**:女性生育后1-3年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情绪稳定性(非借口,但可作为理解因素)。 - **角色转变的冲击**:从妻子到母亲的身份转变,可能让她感到失去自我价值,进而通过激烈情绪表达存在感。 - **你的回避倾向**:如果你是冲突回避型,而她需要情感回应,长期“追着你吵”可能是她绝望下试图引起你注意的方式。
---
### **五、你的自我关照:如何处理“公共场合冲突”的刺激?** 1. **允许自己感到不适**:内向者对公共冲突敏感是正常的,无需自责“不够男人”或“脆弱”。 2. **提前与妻子约定“安全词”**:比如在情绪升级前说“我们需要暂停一下”,约定暂时离开现场冷静(但需明确何时回来继续沟通,避免冷暴力)。 3. **事后用文字沟通**:如果当场难以表达,可以通过微信写下感受:“今天的事让我有些难受,但我很想和你一起解决。”
---
### **最后,关系的本质是合作而非竞争** 这件事没有绝对的对错——你的理性决策和她的情感需求同样重要。关键是通过冲突看到彼此未被满足的深层需求: - **她需要**:被尊重、被共情、感到自己是“伴侣”而非“下属”。 - **你需要**:被信任、被认可解决问题的努力、避免公开冲突的压力。
试着把这次争吵当作一次信号,而不是关系的裂痕。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谁脾气差”,而在于**如何共同创造一个让双方都能安心表达的环境**。
这些都说的很好,但问题是如何解决问题。
如果说男性的思维是解决问题,女性的思维是寻求情感共鸣即使把问题搞烂 ,,,这是女性思维还是摆烂思维?
层主不妨往深层继续探讨一下。
看上面一层,DS的回答,有解决的方法,说的挺好的
要相互理解,而不是相互对立
对男性:把她的“追问”看作在乎关系的信号,而非攻击。 对女性:把他的“沉默”看作整理思绪的努力,而非冷漠。 共同目标:利用男性擅长的“冷静期”和女性擅长的“情感表达”,形成“暂停-共情-解决”的良性循环。
男的离开前说:“我现在情绪有点上头,怕说错话伤害你,需要冷静一下,之后我们好好聊,好吗?” 女的画个底线:“我可以给你时间冷静,但希望今天睡觉前我们能聊清楚。”
DS 的这个解决方法,对于智商情商低于 110 的女性群体,是良药。
但对智力大致超过 110 的女性人群,50% 的概率是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激化矛盾(长期而言),是婚姻杀手。
我这个不是瞎掰,如果我们用物理学硬科学的模型精神,来分析 DS 的这个模型潜在假设(implicit assumption),这里面的关键一点,对于女性一方的假设,包括潜意识层次,是简单的情绪诉求,没有暗渡陈仓的 reinforcement 也就是改变未来的走向。
而这个,就是潜在假设女性那方的智商情商 < 110 ,,,
当然,我这个不是简单抨击。但层主先理解这个对模型 implicit assumption 的分析,然后我来分析智商情商 > 110 的女性群体。
我去干点正事再回来。
你们的关系修复需要**聚焦于重建信任、理解彼此的深层需求**,并通过具体行动展现改变的诚意。以下是分阶段的建议,结合你们的具体情况:
---
### **一、紧急阶段: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件** #### 1. **主动破冰,承认冲突的影响** - **行动**:选择一个两人相对平静的时机(如孩子午睡后),用温和的语气开启对话: _“前几天在博物馆的事情,我心里一直堵着。虽然当时急着处理孩子的事,但我的说话方式让你难受了,这点我想和你道歉。”_ - **关键点**: - 不解释动机(“我只是着急”),不归咎对方(“你太敏感”),**只承认对方感受的真实性**。 - 如果她仍情绪激动,可以说:_“我知道你现在可能不想谈,等你准备好了,我随时都在。”_
#### 2. **用“倾听”代替“辩解”** - **方法**:当她表达不满时,练习以下回应: - _“听起来你觉得我当时在指挥你,像是在命令下属,这确实很伤人。”_(复述她的感受) - _“除了这件事,你还有哪些时候觉得我不尊重你?我想知道。”(引导深层需求)_ - **注意**: - 忍住解释的冲动,**重点不是“事实对错”,而是“她的感受”**。 - 如果她翻旧账,说明积累已久,这正是梳理问题的机会。
---
### **二、关系修复期:从具体事件到模式重建** #### 1. **共同制定“冲突应急协议”** - **针对你们的具体矛盾**: - **公开场合冲突**:约定若再发生争执,一方可以说“暂停,我们到车里/角落谈”,避免当众升级。 - **分工误解**:外出前明确分工,例如:“下次宝宝需要换尿布,我来处理,你负责买票如何?” - **书面化**:把协议写在手机备忘录,冲突时直接拿出来提醒彼此。
#### 2. **增加“情感存款”** - 关系像银行账户,争吵是“取钱”,日常关怀是“存钱”。通过小行动积累善意: - **主动承担育儿压力**: - 早晨由你给孩子换尿布,让妻子多睡半小时。 - 每周固定一个晚上由你独自带娃,让她自由安排时间。 - **非语言关怀**: - 路过超市买她喜欢的零食,随手放在她床头。 - 孩子睡后给她按摩肩膀(不附带任何要求)。
#### 3. **重塑沟通模式** - **把“指挥”变为“邀请”**: - ❌ _“你去给孩子换尿布。”_ - ✅ _“宝宝好像需要换了,我来买票,可以麻烦你帮她换一下吗?或者我来换?”_ - **加入“共情缓冲句”**: - 紧急时先说:“我知道现在手忙脚乱,但咱们得赶紧决定,你觉得这样行吗……?”
---
### **三、长期巩固:理解脾气变化背后的真相** 你提到妻子“脾气变爆”,这可能与以下潜在问题有关,需针对性解决:
#### 1. **排查“情绪过载”信号** - 观察她是否长期处于以下状态: - 睡眠不足(1岁宝宝夜间常醒) - 社交隔离(全职妈妈缺乏成人交流) - 自我价值感低落(仅被视为“妈妈”而非独立个体) - **行动支持**: - 每周给她半日“自由时间”,你独自带娃,鼓励她见朋友或发展爱好。 - 睡前15分钟聊聊孩子以外的话题(她的兴趣、最近的新闻)。
#### 2. **重新定义“尊重”** - 女性在生育后常感到“被工具化”(只被看作妻子/母亲),你的“指挥语气”可能强化了这种感觉。 - **行动**: - 每天至少一次肯定她作为“个人”的价值: _“你今天这条裙子颜色很好看,让我想起第一次约会时你的样子。”_ _“你上次给XX提的工作建议太厉害了,要不要考虑重新兼职?”_
#### 3. **引入“第三方视角”** - 如果反复沟通无效,可谨慎尝试: - **夫妻咨询**:寻找擅长“沟通模式重建”的心理咨询师,优先选择线下面对面形式。 - **共读一本书**:如《非暴力沟通》《爱的五种语言》,每晚读一节并讨论。 - **注意**:避免让家人朋友评理(如岳母),外人介入可能激化矛盾。
---
### **四、你的自我关照:内向者的冲突应对** #### 1. **允许自己“暂停”** - 提前和妻子约定:“如果我突然不说话,不是冷暴力,是怕情绪失控。我会在1小时内主动找你,好吗?”
#### 2. **用文字弥补语言短板** - 当面难以表达时,可以发微信: _“刚才争吵时我大脑一片空白,其实我很在乎你。等我理清思路,今晚我们能好好聊吗?”_
#### 3. **设定“情绪安全词”** - 约定一个无攻击性的词用于冷静信号,例如: - 当你想逃离冲突时说:“我需要充电十分钟。” - 当她感到被冷暴力时说:“我现在需要连接。”
---
### **五、关键提醒:避免修复中的常见陷阱** 1. **不追求“快速翻篇”** - 不要说“这事过去了就别提了”,真正的修复需要反复讨论直到双方释然。
2. **不把改变当作交换条件** - ❌ _“我都道歉了,你怎么还生气?”_ - ✅ _“我理解你需要时间消化,我会一直努力。”_
3. **接受“修复不等于回到过去”** - 关系如同碎后重粘的花瓶,裂痕可能仍在,但也可以是新生的起点。
---
### **最后,给你们的实践清单** 1. **48小时内完成** - 你主动做一件让她意外的小事(如清理她购物车的某样物品)。 - 两人各自写下“我最需要对方理解的3个感受”(不指责,只描述自己)。
2. **一周内完成** - 安排一次不带孩子的短途约会(哪怕只是小区散步)。 - 讨论并签署“冲突协议”(包括冷静期时长、重启沟通的方式)。
3. **一月内完成** - 回顾冲突事件,用新学的沟通方式重新对话一次。 - 评估是否引入专业帮助(咨询师/婚姻课程)。
---
关系的修复不是“回到冲突前”,而是**共同创造一种更懂得彼此脆弱的新模式**。这个过程会很艰难,但每一次危机都藏着让关系更坚韧的机会。你们能意识到需要修复,已经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哈哈哈哈哈哈哈眼睛干净,最好不看
您老贵庚啊
首先,这个根据图灵测试,这个修改不能由智商 < 110 的 DS 老师来修改,先转到物理系和医学系。
首先确认这一步,我们必须认可图灵测试,然后我下贴说。
这个不是开玩笑,或者说,是半开玩笑 ,,, 我们首先要抛弃 DS 砖家的哲学方法学,否则跳不出来。
也得看情况吧,你觉得楼主应该当场和老婆言语争执才不叫冷暴力?
如果这件事情不是发生在夫妻男女之间的矛盾冲突,假设夫妻当中的一方和另外的第三方发生了冲突,感受到了压力: 很多女性会寻求向外人倾诉,来缓解压力,可能是父母老公闺蜜等等 很多男性会像个受伤的动物一样躲在自己的巢穴,自己慢慢养伤,而不会向外寻求帮助
所以不要轻易的将男性的躲避行为视为冷暴力。当然女性也可以将自己“感觉受到了冷暴力”的感受表达出来。双方在沟通中多了解彼此
不,她们觉得,这种场合下,男方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道歉
对于楼主博物馆开骂的例子,潜意识是存在试图让周围的人群环境,来 reinforce 老公的行为 ,,,(我们必须承认,各地文化不同,华人文化里,有娃女性在公众场合一点点歇斯底里,还是能被一定程度接受)。
不过如果我们抛开政治正确,那么 manipulative 并不是氰化钾,在人类互动力,如果 influential 是理想,但 manipulative 那就是骨感。
而现实,就是理想与骨感起飞。
而到这里,就出现了 DS 老师理论体系的无法避免的 single point of failure -- 政治正确 ,,, 人文学术研究所必需的政治正确,这样对于智商情商 > 110 的群体,DS 老师的理论是不可能有希望的。
也就是因为必须政治正确,所以 DS 老师的理论,对于智商情商 > 110 的群体,就是 gaslighting,助长 manipulative,这样就成为了高盛并且永远不会闭嘴。
首先,DS 老师的理论,不是完全不可取。但就是个止痛药 ibuprofen,暂时缓解一样。
当然,DS 老师的问题,是完全没有医学剂量的定量精神,ibruprofen 确实能止痛,但你让人一次吃一瓶,然后说甲型流感一天就好了?
虽然站在女性角度暗暗同意一些。但你这是妥妥的gaslighting, PUA.好多女生被离婚而不自知也都是像你这样在婚姻里理直气壮地怪对方。公共场所发飙就是变成悍妇的那一刻。女人不论多委屈都不应该允许自己沦落到这个没有尊严的地步。
(当然,这不难理解,猴子🐒心理)
纵观北美华人女性家庭吵架 ,,, 如果是房子,那 50 万标的起跳 ,,, 如果是老公的工作履历,那 200 万起点 ,,, 如果是娃, 这个很难算啊,万一是搞黄了未来的爱意斯坦,这人类一大倒退损失完全无法计量 ,,,
所以最终还是看你到底说了什么,以前是否也有不尊重的语气,你老婆以前有没有给你反映过你是否我行我素,因为最终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不是非黑即白的。
但那些是正常的 overract,比如找不到某个报销的 receipt 怒不可遏,但过半小时就好了,人家气头躲开半小时,说不定晚上 xxoo 更刺激快乐 ,,,
但大部分事情的争吵,如果分析一下,标的其实并不低。
所以首先认可这种情况下的争吵,也是人之常情,娘西皮 50 万块小钱,塞牙缝着牙缝也很宽啊。
公众场合吵架是不太好,但一般的情侣吵架真心周围没人管。
汽车里面不要吵架才是真的 ,,,不过这是因为我们小时候环境里没有汽车,所以这个属于进化真空。要注意的是这点。
我觉得 DS 老师问题基本都是抓小放大 ,,, 没有现实生活的 sense。
首先第一点,汽车里不要吵架 ,,, 楼主没有在汽车里吵架,做到了第一点。
汽车里如果发生吵架,男的做到不要回嘴,这不是冷暴力,这是安全守则。而且男的通常能做到,因为男性 reinforcement 未来事件走向的机制。
这不算啥,首先放过自己。
其次这个在高智商的男性女性群体里很常见,就是多少有点偏向完美主义(不是真正的完美主义人格障碍,就是有点偏向,很多时候也是好事,做事认真仔细不出纰漏),记得 manage 就好。
这个楼主上下文里面,博物馆吵架是不好,但比汽车里吵架强一万倍啊 ,,,
如果不能避免吵架,那停车坐爱枫林吵。记得去小枫树林吵架,吵完再回到车里坐爱也不迟 ,,,
这个不是男女平等的问题,也不是 50 万块塞牙缝钱的问题,而是男女对于 overract 的 resolution 的机制有所差异。
而现代汽车空间狭小并且时间紧迫,导致女性相对男性,更加不容易在车内狭小空间里,在时间轴上快速暂时 resolve overreact。
这是一个 manage 进化真空的问题。
最难能可贵的品质或者能力,是他能不能设身处地理解对方的出发点,以感恩为生活常态,并且愿意承认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因为这是利他的 (女友老婆孩子), 没有 guaranteed return, 需要让利
手动点赞
买不买票不是关键,LZ只不过是借这个由头逃活而已。即便有票也会有其他枝节的,譬如我给你们拿博物馆简介和地图去,我给你们买咖啡去,要跑的话借口多了去了。
这个说的有道理。前面有的同学脑补的实在是过了。。。
就最简单的一个:楼主当时说话的语气究竟是什么,我们就不知道。。。至于他们平时交流是怎样的,平时谁干活多,我们都不知道。。。不明白为什么有些同学就直接按自个儿的想象去假设然后得到结论?
“我不想争吵就想走开,于是她追着我开始大声争吵。。 我很无语,后来就很快离开回到车上了。 。” 你的走开不理和直接回车上就是在escalate啊。忍一下不行吗。 根据你这两样行为,之前老婆说你的也有些可信
说的很好,就是这种某一方表达对另一方的做法不高兴的时候,另一方不需要解释自己的做法是不是真有问题,只需要直接说下次不这样。。。
想法是很美好的。。。不知到这“某一方”有没有性别限制?如果没有,那大家都很愿意做这个“某一方"的。。。当然,如果双方都能做到,那是很美好的。
LZ回到车里是丢下老婆孩子自己回的吧。看着像一怒就甩脸子走人的样子。这脾气比老婆还爆。
港真,DS这种长篇大论,完全看不下去
就是个活生生的唐僧阿姨啊
我女的,我生气也是不说话扭头就走…… 我是非常反对公共场合下大吵的,会尽量避免。 实在生气,就取消活动先回家,到了家再吵。
真的 好想大喝一声:收声啦!
你为啥不去换尿布
纯好奇,男厕所里有换尿布台吗?其实夫妻两个带女娃出门,妈妈带孩子去厕所换尿布是很自然的事情,为了节省时间,一方去买票一方去换尿布也很正常。我倒不觉得楼主不主动提出带孩子换尿布就是在逃活儿,买票买咖啡也是活儿。虽然我也不明白为什麽明知三个人出门却只有两张票,即使两张票是很早就买了的,本来不是计划三个人去,也可以出门前鼠标动动在网上买好。楼主可能还是说话的口气不太好,尤其当着岳母的面。
现在很多地方确实会有,但不保证。
高赞楼说的对,换个人你也能把日子过成这样,像你这样“内向”的老公一般只能配暴躁老婆。。
就好比我相信很多家吵过的,车子在门口 parking 的问题 ,,, 我家也因此吵过,我承认那次是我脾气最不好的一次,之后开始更多注意控制情绪。外加每次不行我就自己去重新 parking 一次,不用吵架。
但我后来看到华人版上有一哥们,也是家里类似吵架,但是没有解决。于是在一个风雨滂沱的夜里,自家倒车两辆车撞在一起,发生了一份保险用两次的动人故事。
回到吵架,这个还是吵架标的问题。DS 无视吵架标的,这是 DS 最大的问题。
而这个例子,吵架的标的虽然不是五十万塞牙缝钱,但也有个大几千,因为汽车保险加雨伞保险,估计要升三年。问题还在于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事。
当然,有过那次吵架,后来我不仅避免吵架但重新趴车,并且买新车时更加注意 360 camera 系统。而且旧车如果在车库里,我会在方向盘上放上字条提醒往后看。
而且我家大娃看到这些,还建议要么给旧车加装一个 digital rear view mirror,这样一览无余看到后面,不容易因为坡度而看不见。我接受建议,买了一个加装上去。
人类的 overract 本身两面性,正面的一面就是防患于未燃,就是统计系美女教授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都没有哪怕一个数据点,这是怎么做出 linear regression 的。
所以我觉得 DS 的模型,对于智商情商 > 110 的群体,完全是抓小放大,捡芝麻还用力过猛,西瓜在哪里啊看不见!
不是说吵架时好事,但楼上 DS 的模型完全无力吐糟 ,,,
你为啥不能自己换尿布呢?
大部分都有了。
也许是science museum? 有很多小朋友玩的东西。
敌敌畏水当然可以养花,还杀虫!
这有见过花被敌敌畏毒死的吗?
我家那位也这样,我就很容易被动的蹭蹭冒火,我也很讨厌自己这个样子,以前还尝试沟通,现在年纪大了我也懒得说什么,看上去风平浪静而已,感情磨的七七八八。
真诚的道歉,道歉就能解决的问题,没必要嘴硬。
分析得太到位了 男人总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其实他们是施暴者
我觉得层主说的对,这个是根源。
但我觉得,这后面还有一个更加深层的根源,对于婚恋和亲密关系的 ownership。
我和我家校花,吵过的架,可能比很多人都要多。我甚至依稀记得以前年轻的时候,跟朋友圈出去吃饭啥的,还甚至说过,我们俩吵架你们不要介意,我们老是吵架之类的云云。
我觉得吵架并不好,我把一部分吵架让我们的婚恋心理学背锅,理论完全错误,至少对某一类人群。
但我觉得,能够走过这些吵架的一个原因,是我和校花的婚恋模式可能稍有不同,我和校花,有可能是真的一见钟情的模式,一开始甚至没有任何的共同朋友圈,以至于后来的共同朋友圈都是创建的。
我看楼主的描述,我猜测楼主的情况,可能有一种潜意识,希望大吵大嚷之下,男人会顾及面子,或者希望周围众人用眼神施加压力,用周围人的眼神杀死对方 LOL,媒婆出来圆场,再不济逃回娘家。
当然,世上是不是真这样,我不知道。但中式电影小说里,这种心理情节桥段,数不胜数。
但我和校花不行,我们是真的一见钟情的,一开始没有共同朋友圈,还几乎是半私奔的,婚前也从来没有真正征询过家庭同意啥的。
至于媒婆?娘西皮我们给媒婆拉皮条还差不多。
所以至少在我这边,从婚恋一开始,任何冲突的最终底线就是,这事只能我自己出马去解决,怨不得别人也靠不了别人。如果这事最终我自己解决不了,那就只能分。
当然,罗马非一日建成。那这事我今天解决不了咋办,那就只能明天,不行就后天。 反正我这是一见钟情加事实私奔的,那个话叫啥来着 ,,, 自己约的那个啥,捏着鼻子噙着着泪,也要自己打完 ,,,
这个其实就是我上面写的,那个趴车倒车的吵架 ,,, 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大概花了十年时间,最终买了两辆都是带 360 camera 的车 LOL(钱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这个倒车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
但我当年退一步,并不是因为我天生是退让的性格 ,,, 我年轻时才不退让呢 ,,, 但对于具体这事而言,女生开车通常不如男生,如果我不退一步自己去重趴,这个婚姻一直吵架就没完了 ,,, 我也不可能期望周围人冷冷地眼光,校花就会主动趴车对准了。
回到这个问题,很多时候,我觉得问题出在 wishful thinking,wisfully think 如果自己 manipulate,那么周围人用眼神就可以以杀死对方的念头,或者总觉得自己可以逃回娘家(其实娘家真有矿也不是不行)。
比如一个例子就是楼上的说法,说“男人其实是施暴者”(假设不是家暴的例子,那个另说),其实潜意识里还是希望众口铄金,相当于娘家出马,然后自己兵不血刃就能达到目的。
这也包括层主说的,为啥到达相当的程度还不说 no?内心动机可能是希望别人说 no,这样自己不用对付说 no 的各种可能后果。(当然,排除 people pleaser 这种)。
我觉得你说得不对。他说他老婆经常生气的,说明有没有 别人在都这样。只是平时他老婆生气他可能没当一回事儿。这次老婆在外面发飙让他很震惊而已。 我为什么觉得是这个老婆不懂得当时说no,因为我以前就是和这个老婆一样。自从我意识到以后,那我要么就不做,要么做了就不抱怨,因为是我心甘情愿做的。
我说的确实不一定对,要看楼主的具体情况。
但我觉得就是前面说的,生气发火不一定都是情绪失控,也不排除潜意识里有所诉求,要达到某些要求。(不是说这种诉求合理还是不合理,只是讨论动机)。
我觉得心理砖家们一个误区,就是对于女性过于强调情绪需求,而没有意识到潜意识里其他的诉求,或者其他的影响对方达到改变事件进程的目的和手段。当然,这个取决于具体的人群。
“自从我意识到以后,那我要么就不做,要么做了就不抱怨,因为是我心甘情愿做的。”
我觉得这很好,要尽可能减少抱怨之心。
但另一方面,也不完全那么绝对。
人很多时候确实会做权宜之计,而做了以后有抱怨之心,常常是对这种权宜之计的 over-ract,硬币的另一面也是提醒要有长期的方案。
就好比我上面说的趴车,我每次去重趴一下,其实也是权宜之计。之所以后来不抱怨了,因为分析表明这个权宜之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最佳折中。
但这个权宜之计的心理,还是存在。这就出现在新车 dealer lot 里跟 dealer 聊天和试车的时候,不是所有人都事前知道有 360 camera 选项的,但因为有过抱怨之心的 over-react,就能容易做出更佳的价格和车子 feature 的折中(当然在自己经济可行的条件下),进一步长期 resolve 这个问题。
哪有那么复杂。根源就是LZ语气不好加上嘴硬不服软不认错。老婆说他不尊重人的时候肯定不是吵架的语气,他当时道个歉说下次注意就没事了。他偏说老婆想多了然后为自己辩解,然后引来升级吵架。 他的语气有没有让对方不舒服是以对方的感受来衡量的,不是他自己觉得如何。即使他是因为着急声音大了些,有老人在比较敏感说句软话又如何。偏要倔着引发升级,然后又怪老婆脾气暴躁。真是贼喊捉贼,只许州官放火。只许他语气急发号施令,老婆不舒服却不能批评他。 LZ大概在家发号施令惯了。本来孩子poo了LZ LP也是打算去换尿布的吧,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会用商量的语气说你俩去换尿布我去买票,就什么事没有。
其实 gaslighting 的或者 manipulative 的第一句往往也可以是 “哪里有这么复杂”。
当然,我不是说层主 gaslight,我只是说,deliberately overly simplify 是 gaslighting 的一种手段之一。层主应该不是。
另外,我前面也说了,不是说 manipulative 就是洪水猛兽,人类现实世界就是 influential 和 manipulative 的结合。
我对于楼主的情况,都是猜测,因为我不是当事人也不在现场,我只是讨论各种可能的心理动机。
为啥说NO。孩子拉了需要换尿布,LZ不说当妈的也会去。以孩子利益为主。 LZ需要说话注意些,让老婆不舒服就说句软话。
男的当然可以换尿布,而且男的体力好,如果因为出行,女生体力不是很好,当然可以建议让男的去换。
有的事明明是你打算做的心甘情愿做的(换尿布),偏偏旁边有个人给你发个指令,功劳就归了他的leadership😂
难道你这话不是置于高点扣个帽子gaslighting?😂
哈哈,我觉得大部分男的应该以挣钱为荣,换尿布就是尽责而已,很难想象会抢这份功劳啊。
除非换尿布也能有奥赛金,那还可以意气风发一下。
是,我也是制高点上放个 gaslighting。
不过我觉得,婚姻砖家们的那些简单模型,从来也没管用过吧。
我觉得大部分人不是不能说好话,而是有诉求。原生家庭有些有毒的另说。
如果没有姥姥在,爸爸的力气可能有优势。 但有两个人一起操作,肯定是好过一个人的。 况且,并不知道LZ在家是不是经常换尿布。 经常在外面换尿布的应该知道,力气并不是很重要。把孩子放在pad上,仔细熟练更重要
两个人操作比一个人安全,是事实。
不过一个老,一个弱,也不一定比得过一个男的熟练工。大实话。
如果修车换机油,一个不修车的女的加上一个姥姥,也抵不过一个男的后院业余机修工。
但如果家里不换尿布到熟练,这倒确实不要在公共区域换。因为有安全规定,小孩要安全带系好,否则会有安全隐患。
我的意思是,没必要深究深层次原因模型什么的。LZ家这事其实很简单
我的经验,我试过所有简单的模型,nothing work。
我觉得智商情商超过 110 的,在公共场合大吵的话,出现这些不合情理的现象,肯定有什么心理动机心理诉求,或者潜意识试图通过 manipulative 改变事件进程。
当然如果你要说智商情商 < 90 的 homeless 大吵大闹其实很简单,这个我同意。
LZ这爱指挥一不高兴就甩脸子走人的习性,不觉得他是换尿布的熟练工。 另外你把当妈的想的也太弱了。换个尿布而已,需要什么强壮。又不是长时间抱着。真怀疑你有没有用过外面换尿布的台子。LZ孩子刚出生,岳母应该不到60吧或者左右,这岁数的人当保姆的多了。 换尿布也能扯到换机油哈哈,都是“换”。但你的类比假设显然不对-- LZ 老婆换尿布怎么能类比不修车的女的呢?她在家不换尿布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好吧,那这个两个都能两边同时上千斤顶 equal jacking 的后院超级机修工,在吵个啥啊?
大多数人,既患不平更患不均。
女的对男的让她换尿布有这么大意见还是当众追着吵架,不排除当时体力可能真的不行了。
不是说平时在家不会换,而是当时体力不支。
否则也换好了尿布再吵架好吧。
不尊重配偶跟智商情商没有必然联系,跟人品更相关。还有俩人关系中强弱势对比。 智商情商高的人在外面可以左右逢源讨人喜欢,在家里也可以是欺负配偶颐指气使gaslight甚至家暴。 你的模型感觉变量不对。 再说了,LZ家这事源于他的话,他老婆说他不尊重人的时候应该是用的正常语气。他反驳说她想多了拒不认错才是升级到吵架的原因。 这俩人谁脾气更暴躁难说。如果LZ老婆上来说估计是另一个版本
我个人觉得楼主老婆大概率体力不支。
否则要么说 no,你去换。要么憋屈的换完再回来吵架。
前面那个层主说的。
小孩尿布都不换,先吵架,这个肯定有要有不一般的动力的。
因为匪夷所思的反射模式。
不过话说回来,人还真不一定能知道自己体力不支,selfawareness 到目前还是玄学。
你是没理解啊。 吵架难道就是因为体力不支吗。 LZ的帖子说的清清楚楚,老婆说他的语气不尊重人。而他不承认反而说对方想多了。--这个是吵架根源。他要走开老婆才追才大声。 而且,他们的确是换完尿布才理论的啊。看帖不仔细用啥模型。你再读读: “等尿布换完,老婆跟我在博物馆生气,说我不尊重她,我觉得她想多了,我就是着急觉得要先换尿布,我不想争吵就想走开,于是她追着我开始大声争吵。。 我很无语,后来就很快离开回到车上了。 。”
强re.
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心理动机 -- 执行力。
一个例子就是为啥开车时吵架危险,因为基本不会有人在车库里吵架,因为一方都是尽可能把车开出去,尽可能完成目标,而另一方如果一直喋喋不休,造成 blocker,才会引起车内吵架。所以就危险。
而在这个例子里,娃需要换尿布,从执行力角度,女的通常会先给娃换尿布,因为否则娃会哭闹。其他的先放一放,只有成为 blocker 才会中止换尿布先吵架。
而这个例子里,女的如果都不先去换尿布,而是先吵架,大概率要么是体力不支,要么是在外面换尿布没有经验,希望男的来换尿布。
要么天生没有执行力,但那个也很难结婚啊,除非媒婆手把手牵进洞房 ,,,
你俩都没看清帖子,长篇大论各种模型,有啥用。 garbage in garbage out. 还有各种引申越扯越远,玄学都有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再说了,模型是对现实的简单化抽象化。这种家长里短的事,用现实的直觉的直接的分析更容易
哈哈,我水车回帖没看帖。
如果女的确实是换完尿布再吵架的,那么男的是不应该过激。尿布都换完了,说两句就算了。就说下次我来换不就行了?
你们水车们吵了半天,我都以为没换尿布啊。
换完了尿布吵什么吵,事情都办完了。
受不了了,请你好好读读原帖:“等尿布换完”!
“等尿布换完,老婆跟我在博物馆生气,说我不尊重她,我觉得她想多了,我就是着急觉得要先换尿布,我不想争吵就想走开,于是她追着我开始大声争吵。。 我很无语,后来就很快离开回到车上了。 。”
没看清楚,换完尿布没必要吵架,最多说下次我来换。
是啊。所以我说这事很简单。 LZ语气不好不服软而且不高兴甩脸子走人。他才是应该反省的那个
换了我也可能不一定高兴,不过我不会因为不存在的标的而吵架,反正世上说我的人多了去了,没标的我就让问题 slip 过去就是了。
说明看原贴不依赖衍生贴的重要性😄
我跟我家校花也经常吵架,出行也吵架过,所以我说车里要避免吵架。
但我跟校花到了目的地,基本不会吵架,即使刚才吵架过。
因为目的地到了啊,吵架没标的吵什么吵?
因为一般吵架总是有个标的,出行的吵架要么是到的早还是到的晚,该不该走这条路,还有开车不要分神。
没标的没法吵架,最多只能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