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哪吒二》,我哭的不能自己

h
happyme888
临时工 发表于 2025-02-14 00:32
你是一代移民,想法和处境跟二代移民不一样的。

说自己里外不是人的很多是最早的一些老留,倒不是二代。
说二代的话,他们身上有种深深的bitterness苦大仇深,我们一代移民没有,我们当年在国内是作为majority中的一员长大的,完全不一样,有种骨子里的自信,造成长大后内核稳定。我以前看到我家ABC身上也有这种bitterness,虽然远没有楼主强,毕竟家里是充满爱保护着长大的。在一次次被我带回国内生活,看到中国的强大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后,我家孩子的bitterness终于渐渐消失了。
不困不睡
楼主啊,15年前的年轻人基本不看李小龙的电影,你编个35年前还差不多。
s
shalalala2
你这个恢复过于戾气,属于网暴了


Pushups 发表于 2025-02-14 01:32

就像楼上一位朋友说的,I simply shared something。 不知道这篇维基文怎么网暴您了?我只是说质疑这个事儿,根本不是针对您说的。
a
athenana
"撕裂的文化脐带" 艾玛,我在国内读完本科出来的,高考语文139分,我都写不出来这个 。。
p
phlin
天,楼主这中文没治了。我在国内读完高中的,在国外20多年,真写不出“撕裂的文化脐带”这么有深度的句子
sillycana 发表于 2025-02-14 01:29

我說你這 接生婆
產科醫生
連把剪刀都沒有嗎? 還得用撕裂的... 祖國老母的文化臍帶 不是馬克斯列寧嗎?
還得去 馬克思墓 進香分靈.... 1922年7月,中共二大正式決定參加共產國際,成為它的一個支部,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第三國際成了中共的實際領導者,中共也從第三國際獲取盧布、鴉片(方便在中國南方兌現)等[1]援助及形勢指導。 紅色朝聖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部分人率先富起來,英國各地遊人中的中國面孔逐年增多是不爭的事實。多數中國遊客旅英的重點是古蹟和名牌精品店,然而也有越來越多官員和公派學者會選擇百忙偷閒前往倫敦城北一隅——高門公墓(Highgate Cemetery)中的卡爾·馬克思墓前留影,彰顯自身「紅色」本質。

馬克思跟咱林家祖先媽祖
都披大紅袍啊
啥時也請 馬克思 繞境巡行一下 祖國老母
上網查了一下 國台辦用語
http://www.zhongguotongcuhui.org.cn/tylt/2002ndwq/201210/t20121019_3204446.html
文化认同在台湾 在文化认同上,台湾有危机也有转机,有人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连某些知识分子也只认同台 湾文化,根本不承认台湾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联系,这是泛政治化下的产物,也是有意识地“去 中国化”,这是认同危机。须知台湾文化虽然有现代的新发展与新内容,但其渊源仍然来自明、清 时代的中国文化,有人用“华人”将两岸政治割切,但不宜用“华人”将两岸文化脐带撕裂,看看 今天台湾社会的小传统,看看两岸文化、学术及宗教、社会的交流与来往情形,例如台湾人民赴祖 国大陆湄洲妈祖庙进香,祖国大陆的秦兵马俑、三星堆、法门寺佛指舍利来台参展,从其热烈情况 可以想见两岸传统文化根本割不断,因此两岸文化认同仍有转机与契机。






P
Pushups
phlin 发表于 2025-02-14 02:39
我說你這 接生婆
產科醫生
連把剪刀都沒有嗎? 還得用撕裂的...


祖國老母的文化臍帶 不是馬克斯列寧嗎?

上網查了一下 國台辦用語
http://www.zhongguotongcuhui.org.cn/tylt/2002ndwq/201210/t20121019_3204446.html
文化认同在台湾 在文化认同上,台湾有危机也有转机,有人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连某些知识分子也只认同台 湾文化,根本不承认台湾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联系,这是泛政治化下的产物,也是有意识地“去 中国化”,这是认同危机。须知台湾文化虽然有现代的新发展与新内容,但其渊源仍然来自明、清 时代的中国文化,有人用“华人”将两岸政治割切,但不宜用“华人”将两岸文化脐带撕裂,看看 今天台湾社会的小传统,看看两岸文化、学术及宗教、社会的交流与来往情形,例如台湾人民赴祖 国大陆湄洲妈祖庙进香,祖国大陆的秦兵马俑、三星堆、法门寺佛指舍利来台参展,从其热烈情况 可以想见两岸传统文化根本割不断,因此两岸文化认同仍有转机与契机。

总写不明不白的东西,每篇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出去!
p
phlin
Pushups 发表于 2025-02-14 02:44
总写不明不白的东西,每篇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出去!

幫你找
割裂文化臍帶
的 語源啊
文章也不是我寫的 要怪怪國台辦去 沒事寫甚麼
文化臍帶割裂
真是 亂用中文啊
w
welkin25
太假了,在中国的家长都很少让孩子背三字经,有几个出了国还让孩子背这个的?
而且把白人描绘的好像不知道父母能为孩子去死更假了,哪个国外小孩没看过狮子王,mufasa不顾一切为了救simba身陷险境被scar害死,早就深入人心,其它描绘到父母为了孩子奉献和牺牲电影和文学作品还有很多,在美国长大的孩子怎么还会问出这种问题?
最后楼主在此之前的发帖历史根本不像abc,自称“一直到现在,我都自动地觉得美式的价值观和美式everything都是完美的,中式的都是落后的,土的”的人会那么喜欢王菲,那么关心国内八卦,上小红书夸国内年轻人?
a
alemon
他说从小移民的你们还真信啊?
e
ellen_1010
看个电影有这么多感想的吗?我家abc很喜欢看这部电影全程在嘎嘎笑只在妈妈死的时候掉眼泪了
o
oldbear1
说实话,像小学生作文。全是技巧,毫无情感
a
amyzhang
看了下楼主的主贴和回帖。回帖应该是本人,有各种各样字词和语法错误,对比楼主主贴,就可以看出主贴作者不可能是同一个人。大概率是自己写了一个大纲,让AI润笔了,可自己的中文文学水平不够,看不出有什么问题。老实说,真正中国人一看,就知道主贴这种遣词造句和后面回帖的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不懂楼主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傻儿子出来后说妈妈我不是哪吒,不让你伤心。。。
P
Pushups
茵 发表于 2025-02-14 04:12
我傻儿子出来后说妈妈我不是哪吒,不让你伤心。。。

你儿子很懂事呀
s
shady
总结的真好啊
s
shady
回复 8楼 jeso1 的帖子
我看了两边帮谁都没有这种觉悟
t
tissoot
回复 2楼 qlsdyxd1 的帖子
可以翻译的嘛
B
BeHappy78
我特别不同意”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 似乎 自己的努力代表了一切,没成功就是因为不努力。 简直就是996的代名词。
d
dubidd
BeHappy78 发表于 2025-02-14 05:49
我特别不同意”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 似乎 自己的努力代表了一切,没成功就是因为不努力。 简直就是996的代名词。

中国人自古讲的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和996没啥关系
s
shushan
茵 发表于 2025-02-14 04:12
我傻儿子出来后说妈妈我不是哪吒,不让你伤心。。。

小暖男一枚哈
g
gemeaux0602
楼主你确信你很小就来美国?这感觉要去写高考作文都是高分作文。
j
jerrylancer
所以票房这么好,实际上哪吒1也很有味道
r
redalert777
楼主的文章写得真不错
b
butterflyThyca
这是用X GROK写的
今天在影院看完《哪吒之魔童闹海》,内心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与自豪。作为一个远离故土的中国人,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种情感的洗礼。
影片从一开始就以其精美的画面和流畅的动作捕捉住了我的眼球。哪吒这个经典的中国神话人物,在现代的诠释下不仅保持了原汁原味的文化底蕴,还融入了当代的智慧与勇气。导演通过CG技术,将哪吒的形象塑造得既符合传统的想象,又具备了现代的动感与活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最让我感动的,是影片中哪吒面对命运的抗争和对自由的追求。这不正是我们每一个海外游子的心声吗?在异国他乡,我们同样在寻找自己的位置,挑战命运的安排,追求内心的自由和梦想。哪吒的“吾命由我不由天”仿佛在为我们每个在外漂泊的中国人加油打气。
影片的音乐和配乐也是一个亮点,传统的中国乐器与现代音乐的完美结合,让我仿佛回到了故乡的庙会,耳边回荡着熟悉的旋律。尤其是那句“生来就是英雄”,激起我心中对祖国的无限思念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厚爱。
看完电影,走出影院时,我的心中充满了对祖国的自豪感。《哪吒之魔童闹海》不仅是中国动画电影的一次飞跃,更是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一次展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此感到无比骄傲。同时,这份自豪也伴随着浓浓的思乡之情,我想念中国的山水,我想念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总之,这次电影体验,不仅让我暂时忘却了异乡的孤独,也让我更加珍惜和热爱我们的文化。我希望有更多的中国电影能够走出国门,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我们的故事、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梦想。
买买提闲人
happyme888 发表于 2025-02-14 00:03
还没看过二,看过哪吒一,非常不认同“我命由我不由天”,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都这么想,人到中年看过很多人的人生,包括自己的,其实命就是决定你一生的80%,由你不由天的部分最多20%,说出那样话的还是没看明白。

a
airb
一眼ai体。 哪吒2要冲动画片票房历史第一,做海外宣发来了。
l
laughsun
mykid2008 发表于 2025-02-13 19:36
想请教楼主妈妈是怎么让孩子学好中文的。

背三字经
左蹄猪猪
。。
t
teapot
一眼假,文宣后面还跟帖,华人变成执行任务的地方了。
左蹄猪猪
amyzhang 发表于 2025-02-14 03:49
看了下楼主的主贴和回帖。回帖应该是本人,有各种各样字词和语法错误,对比楼主主贴,就可以看出主贴作者不可能是同一个人。大概率是自己写了一个大纲,让AI润笔了,可自己的中文文学水平不够,看不出有什么问题。老实说,真正中国人一看,就知道主贴这种遣词造句和后面回帖的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不懂楼主为什么要这么做….

点赞,是的
左蹄猪猪
flowingriver 发表于 2025-02-14 01:45
我天,像杀猪盘的文笔哈哈

哈哈,还真是
简单
回复 222楼 买买提闲人 的帖子
刚刚恶补了1.我也有同感。能说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底气是哪吒自身的实力和出身。灵珠和魔丸的合体不就是天注定么?
h
honeybunz
小学来的?确定不是ai? 这篇太不日常了,每段都要上价值,点题,比国内写了二十年语文作文的还更会写命题作文。
K
KC502
这种宣发没必要。哪吒的高质量会通过看过电影后的人囗口相传。最主要还是要电影好看。
T
TigerLion
我认识一个7岁来美的的ABC,中文就特别好,完全听不出在这里长大。楼主应该是女性,文比细腻,情感丰富,可以写书了。
T
TigerLion
有语言天赋的人就是能够轻松驾驭各种语言
y
youtubehua
TigerLion 发表于 2025-02-14 08:31
我认识一个7岁来美的的ABC,中文就特别好,完全听不出在这里长大。楼主应该是女性,文比细腻,情感丰富,可以写书了。

都是错别字。有个屁语音天赋?依托答辩。
b
bululu
qlsdyxd1 发表于 2025-02-13 19:33
我只想感叹 你中文真好!我儿子以后要是能写这么多中文 我要笑醒的

我也是小学来美国的, 才二年级。 中文也可以写这么好。
M
MapleStripeAce
回复 1楼 Pushups 的帖子
你中文真好👍
s
star1991
好看吗?正动员家里的ABC去看
t
tigerpi314
游客001 发表于 2025-02-13 19:36
孩子, 你这中文咋学的? 这也太好了吧!

Deepseek lol
虫虫飞
我特别认同哪吒,所谓命运的枷锁从来只有自己。只要过得了自己,就过得了别人
i
icedamericano
是”自已”,已经的已,不是“自己”
b
boshi
是不能自已,不是自己。
半个马和甲
qqmj 发表于 2025-02-13 20:11
我突然读懂了母亲当年逼我背《三字经》时眼里的光-------这是在搞笑吗? 这年头还有人逼孩子背这个?

U1s1, 世界多样化。 我就是那种希望娃们可以读三字经认字,听我讲围炉夜话的ABC妈妈。
可惜娃们就像脚踏风火轮的魔童,抓也抓不住。 5岁了还只能说,你好,再见,谢谢。你在干嘛 。哎。
天干勿早
Chatgpt鉴定结果:
这篇文章虽然试图展现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华人的文化冲突经历,但有些细节显得刻意,甚至可能是一个在中国的人假借 ABC 或 1.5 代移民的身份写的。以下是一些值得怀疑的点: --- 1. 过于标准、文学化的中文
文章的中文写作水平相当高,不仅句式流畅,而且运用了较多的文学修辞,比如: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竟在黑暗的影厅里哭湿了三张纸巾。”
“哪吒重生时碎裂又重塑的骨骼,让我想起十七岁那年,为了融入主流社会,我硬生生掰断中文名的音节,逼同学叫我‘Jack’。”
如果一个人小学就移民美国,在美式教育下成长,中文水平通常会受影响,尤其是写作能力会下降。
ABC 或 1.5 代移民一般不会写出这么华丽的中文,他们的中文表达通常更简单,夹杂英文,甚至会出现语法问题。 ---
2. 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过于“标准”
文章里的“文化觉醒”情节有些生硬:
“突然明白,这些年自己拼命摆脱的‘中式’,早已在基因里刻下更深的印记。”
“这种东方式的牺牲,让我想起疫情时父亲瞒着我飞回中国照顾外婆的背影。”
这种写法很符合国内主流媒体对海外华人的刻板印象,但真正的海外华人未必会这么总结自己的身份认同问题。
真正的 ABC 或 1.5 代移民的“文化认同冲突”,往往是琐碎、复杂的,而不是这样戏剧化的“顿悟”式转变。 ---
3. 对“模范少数族裔”的反思过于“迎合”国内舆论
文章提到:
“哪吒拒绝成仙时说‘神仙不过是一群抢资源的强盗’,我忽然看懂了自己对‘模范少数族裔’标签的抗拒。”
近年来,国内有许多关于“华人在美国社会被歧视”的讨论,强调西方社会对华人的刻板印象。这篇文章的“模范少数族裔”话题,正好迎合了这类讨论。
但如果是真正的 ABC 或 1.5 代移民,他们的身份认同可能更复杂,不一定会用这种政治化的角度解读《哪吒》的台词。 ---
4. 观影环境与现实情况不符
文章写道:
“影院里此起彼伏的抽泣声中,我听见后排白人女孩问男友:‘为什么他们的父母愿意为孩子死?’”
现实中,美国本土的观众(尤其是白人)一般不会对中国动画片产生这么大的情感共鸣,甚至很多人不会主动去看这类电影。
文章里白人情侣的反应,显得太过“理想化”,仿佛是为了强化“中国文化感动外国人”的戏剧性效果,不太像真实发生的场景。 ---
5. 结尾的微信信息不太自然
文章结尾:
“离场时,我打开手机给母亲发了条微信:‘妈妈,周末我们去唐人街吃早茶吧,我想听你讲封神榜的故事。’”
真实情况是,如果作者已经是青少年或成年人了,他的母亲是否真的会给他讲封神榜?
ABC 们的父母往往更注重现实生活,讲故事的文化习惯并不普遍,这个情节像是国内的写作套路。 ---
结论:这篇文章可能是国内写手伪装的“海外华人”视角
综合以上分析,文章有很大可能是国内作者伪装成 ABC 或 1.5 代移民写的,原因包括:
1. 中文表达过于文学化,不像长期在美国生活的人写的。
2. 文化认同觉醒的过程过于戏剧化,符合国内对海外华人的刻板印象。
3. 对白人观众的描写过于“理想化”,不太符合现实。
4. 故事的细节安排(比如微信结尾)有刻意煽情的痕迹。
真正的 ABC 或 1.5 代移民,如果要描述自己的文化认同冲突,可能会写得更加个人化,带有真实的困惑,而不是这种“总结式”的觉醒感。这篇文章更像是为了迎合某种宣传需求而写的。
ydgg 发表于 2025-02-14 00:58

哈哈哈,chatgpt比一些人更了解人,给的理由都直击要害
天干勿早
半个马和甲 发表于 2025-02-14 09:25
U1s1, 世界多样化。 我就是那种希望娃们可以读三字经认字,听我讲围炉夜话的ABC妈妈。
可惜娃们就像脚踏风火轮的魔童,抓也抓不住。 5岁了还只能说,你好,再见,谢谢。你在干嘛 。哎。

三字经都背了,会不给娃讲封神吗?我娃也读了三字经,听我读了封神,但中文不可能达到楼主这个水平 楼主最可疑的是,她说她不了解哪吒和封神
l
luckylady666
我一个国内出生长大的工科生,也不如楼主的文笔。
B
Bruce888
whatever. 发表于 2025-02-13 20:22
这反思功力,前后呼应,没经过完整的八股作文教育是写不出来的

哈哈哈,经过完整作文教育的也大多写不出来吧。我中学那会儿作文算是不错的,通篇读下来也自愧不如
无辣不欢
不像真人写的,太八股文了。更不可能小学来美国的人写出来的。
t
thymesu
butterflyThyca 发表于 2025-02-14 07:19
这是用X GROK写的
今天在影院看完《哪吒之魔童闹海》,内心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与自豪。作为一个远离故土的中国人,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种情感的洗礼。
影片从一开始就以其精美的画面和流畅的动作捕捉住了我的眼球。哪吒这个经典的中国神话人物,在现代的诠释下不仅保持了原汁原味的文化底蕴,还融入了当代的智慧与勇气。导演通过CG技术,将哪吒的形象塑造得既符合传统的想象,又具备了现代的动感与活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最让我感动的,是影片中哪吒面对命运的抗争和对自由的追求。这不正是我们每一个海外游子的心声吗?在异国他乡,我们同样在寻找自己的位置,挑战命运的安排,追求内心的自由和梦想。哪吒的“吾命由我不由天”仿佛在为我们每个在外漂泊的中国人加油打气。
影片的音乐和配乐也是一个亮点,传统的中国乐器与现代音乐的完美结合,让我仿佛回到了故乡的庙会,耳边回荡着熟悉的旋律。尤其是那句“生来就是英雄”,激起我心中对祖国的无限思念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厚爱。
看完电影,走出影院时,我的心中充满了对祖国的自豪感。《哪吒之魔童闹海》不仅是中国动画电影的一次飞跃,更是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一次展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此感到无比骄傲。同时,这份自豪也伴随着浓浓的思乡之情,我想念中国的山水,我想念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总之,这次电影体验,不仅让我暂时忘却了异乡的孤独,也让我更加珍惜和热爱我们的文化。我希望有更多的中国电影能够走出国门,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我们的故事、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梦想。

你这个不行,不讲人话。
v
valentinemonkey
一眼 AI 一眼假,最近吹这个动画的人太多了,冲业绩一样冲票房
樱桃猫
中文太好了 写的感人
y
yanhren
TigerLion 发表于 2025-02-14 08:31
我认识一个7岁来美的的ABC,中文就特别好,完全听不出在这里长大。楼主应该是女性,文比细腻,情感丰富,可以写书了。

女性叫Jack?
e
eagledays
Pushups 发表于 2025-02-13 19:32
我是美籍华人,小学随父母来美国,来唐人街。那时候,一直到现在,我都自动地觉得美式的价值观和美式everything都是完美的,中式的都是落后的,土的。直到今天在纽约AMC影院看完《哪吒之魔童闹海》,散场时银幕上滚动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英文翻译——"Destiny is a Choice",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竟在黑暗的影厅里哭湿了三张纸巾。
一、撕裂的文化脐带 影片中哪吒踢碎玉虚宫牌匾的瞬间,我仿佛看见十五年前自己撕掉中文作业本的画面。那时的我将"说中文"等同于"不够酷",将李小龙电影视作老掉牙的刻板印象。但《哪吒2》里,龙王对敖丙说"你的路得自己闯",李靖夫妇用肉身挡下天劫时,我突然读懂了母亲当年逼我背《三字经》时眼里的光——那不是迂腐,是比自由更厚重的羁绊。
当敖丙的冰棱与哪吒的火焰在IMAX银幕上交织,影院里此起彼伏的抽泣声中,我听见后排白人女孩问男友:"为什么他们的父母愿意为孩子死?"这个问题像一记重锤。在漫威宇宙里,英雄总是孤身对抗世界,而这里的父母会为哪吒跪求仙丹,会说出"哪有父母看着孩子自杀救自己"。这种东方式的牺牲,让我想起疫情时父亲瞒着我飞回中国照顾外婆的背影。
二、被重构的"反叛" 哪吒喊着"小爷是魔,那又如何"踏碎凌霄殿时,邻座的老华侨突然用粤语喊了句"好嘢!"。这声喝彩与银幕内外形成奇妙共振——我们这代ABC(American-Born Chinese)何尝不是在双重身份中挣扎?影片里"反天命"的内核,在海外语境下演化成更复杂的隐喻:当哪吒拒绝成仙时说"神仙不过是一群抢资源的强盗",我忽然看懂了自己对"模范少数族裔"标签的抗拒。 最刺痛我的,是哪吒重生时碎裂又重塑的骨骼。这让我想起十七岁那年,为了融入主流社会,我硬生生掰断中文名的音节,逼同学叫我"Jack"。而今天银幕上的哪吒,浑身浴火却咧嘴大笑:"老子骨头断了三千六百次,照样站得起来!" 原来真正的酷,不是对传统的彻底否定,而是在破碎中寻找自己的形状。
三、流动的乡愁 散场时,我看见白发苍苍的广东阿婆牵着混血孙女的手,指着海报说:"这是奶奶小时候听的哪吒。"年轻妈妈用手机播放《哪吒1》主题曲,婴儿车里的宝宝跟着咿呀哼唱。纽约时代广场预告片下,金发青年举着自拍杆直播:"中国神话比北欧诸神带感多了!这些画面拼贴出的,是一个正在重写叙事的文化图谱。 当片尾曲响起"我是谁,只有我自己说了算",前排情侣相拥而泣。我突然明白,这些年自己拼命摆脱的"中式",早已在基因里刻下更深的印记——就像哪吒的魔丸,看似是诅咒,实则是打破宿命的力量。
离场时,我打开手机给母亲发了条微信:"妈妈,周末我们去唐人街吃早茶吧,我想听你讲封神榜的故事。"

写得真好, 令人感动
s
shalalala2
valentinemonkey 发表于 2025-02-14 11:07
一眼 AI 一眼假,最近吹这个动画的人太多了,冲业绩一样冲票房

我觉得已经不是冲票房的问题了,上升到意识形态了。一到这个层面一些人就疯魔了。
s
shalalala2
茵 发表于 2025-02-14 04:12
我傻儿子出来后说妈妈我不是哪吒,不让你伤心。。。

怎么觉得你的傻儿子好贴心。哪吒的内核是好的但确实费妈😂
w
welkin25
半个马和甲 发表于 2025-02-14 09:25
U1s1, 世界多样化。 我就是那种希望娃们可以读三字经认字,听我讲围炉夜话的ABC妈妈。
可惜娃们就像脚踏风火轮的魔童,抓也抓不住。 5岁了还只能说,你好,再见,谢谢。你在干嘛 。哎。

三字经那么反孩童天性,而且用词又不日常,无法通过平时对话巩固,你用这个不用儿歌童话进行中文启蒙的话,你孩子学不好中文可太正常了。
l
lianqiao
唉,楼主跟我们是很不一样的华人。不管是我(老留)还是我的孩子(ABC),其实都没有唐人街的经历。唐人街只是一个有中国超市供我们周末买菜的地方。那里有一些既不说英文也不说普通话,因此无法交流的华人。我在国内的时候就不吃早茶,来了美国当然也不会吃。我们本来就没有“ 美式的价值观和美式everything都是完美的,中式的都是落后的,土的”这种想法。所以没法和楼主共情
另外我没看过现在的电影。前几天还和一个华裔说到哪咋。我们认为这个故事是要教育孩子,能力要和品性心智匹配。哪吒刚开始能力太强,但是是小孩心智,控制不了自己,造成大祸,为了补过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好在只要他愿意承担过错,他还是获得了重生的机会。这又教育孩子不管你犯多大的错,要勇于承担。现在的哪吒电影是另一个故事的吗?
y
yuanyuanwhu
回复 1楼 Pushups 的帖子
小伙子写的好!
不要理会有些大妈, 她们已经彻底丧失了作为一个正常女性的那种品质了,一边骄傲着自己已经美国化的肤浅,一边身上散发出的那种陈腐的文革敌情意识和揪斗精神, 真是大半辈子白活了。
一年明月
三字经那么反孩童天性,而且用词又不日常,无法通过平时对话巩固,你用这个不用儿歌童话进行中文启蒙的话,你孩子学不好中文可太正常了。
welkin25 发表于 2025-02-14 11:48

+1,三字经封建糟粕。有一说一,现在有些国外的中文教育根本不是为了教育孩子,而是为了满足家长的虚荣心,搞这些诘屈聱牙,晦涩难懂的文字给几岁的小孩子背。和英文那些乌泱乌泱的有趣读物比,你就知道为什么ABC娃中文那么烂 😅
w
welkin25
shalalala2 发表于 2025-02-14 11:36
我觉得已经不是冲票房的问题了,上升到意识形态了。一到这个层面一些人就疯魔了。

+1 不然lz为什么写ABC还要写完整的 american born chinese,给在美国的人需要解释这个?肯定是为了出口转内销,给国内人看的
n
nanacochan
年纪大了是这样的
J
JohnW_1000
回复 1楼 Pushups 的帖子
So damn fake.
魏大爷的邻居
三字经都背了,会不给娃讲封神吗?我娃也读了三字经,听我读了封神,但中文不可能达到楼主这个水平 楼主最可疑的是,她说她不了解哪吒和封神
天干勿早 发表于 2025-02-14 09:35

同样
b
brama
somuch 发表于 2025-02-13 20:15
不退,只当给宣发发工资了,这年头人家挣点钱也不容易。

你还是退了吧,否则看了后心里会很不痛快,而是比楼主更痛苦
t
tomdq
不管谁写的,反正我看哭了。希望我的孩子有天能有这样的感悟,能给我发短信约我吃一顿中餐,听我说以前的故事。
阿宇
我现实生活中没有见过这么好文笔的ABC
开心锦鲤
没有小学来美的人自称ABC, 文章绝对AI润色过,被AIdetector全篇标红
a
anannana
看哭了,为故乡的进步而喜悦
P
Pushups
tomdq 发表于 2025-02-14 12:36
不管谁写的,反正我看哭了。希望我的孩子有天能有这样的感悟,能给我发短信约我吃一顿中餐,听我说以前的故事。

发短信,约妈妈吃饭。 这其实是很小的事情。但妈妈的感受很不一样
P
Pushups
anannana 发表于 2025-02-14 12:51
看哭了,为故乡的进步而喜悦

谢谢 🫂
b
boxwood
回复 263楼 魏大爷的邻居 的帖子
三字经容易。小孩背个三字经几天的事。我都跟着学习了一回。以前自己小时候没学过啊。认真读一遍,觉得里面真的有很多中国文化的精华和做人做事的道理。用词造句也有功力,不是现在的人写得出来的。糟粕忽略就行。不能要求几百年前的人政治正确。
y
yuanyuanwhu
welkin25 发表于 2025-02-14 12:10
+1 不然lz为什么写ABC还要写完整的 american born chinese,给在美国的人需要解释这个?肯定是为了出口转内销,给国内人看的


a
amyzhang
yuanyuanwhu 发表于 2025-02-14 12:01
回复 1楼 Pushups 的帖子
小伙子写的好!
不要理会有些大妈, 她们已经彻底丧失了作为一个正常女性的那种品质了,一边骄傲着自己已经美国化的肤浅,一边身上散发出的那种陈腐的文革敌情意识和揪斗精神, 真是大半辈子白活了。

真受不了。论坛上网友看到不是本人写的东西出来打个假,这也要被你上升到意识形态,到底谁是文革培训出来的啊?
如果是楼主自己写的主贴,哪怕写的像后面他的回帖一样东倒西歪我也会夸的。我教我娃中文,知道学起来不容易。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楼主要做这种一眼假的事情,不过我也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人把自己ps得亲妈都不认识然后放网上等人夸…
y
yuanyuanwhu
amyzhang 发表于 2025-02-14 13:05
真受不了。论坛上网友看到不是本人写的东西出来打个假,这也要被你上升到意识形态,到底谁是文革培训出来的啊?
如果是楼主自己写的主贴,哪怕写的像后面他的回帖一样东倒西歪我也会夸的。我教我娃中文,知道学起来不容易。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楼主要做这种一眼假的事情,不过我也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人把自己ps得亲妈都不认识然后放网上等人夸…

谁有谁知道。谁急谁知道,谁心里想啥谁知道,谁也别装,谁也装不了,世上没有大尾巴狼。
s
shalalala2
+1 不然lz为什么写ABC还要写完整的 american born chinese,给在美国的人需要解释这个?肯定是为了出口转内销,给国内人看的
welkin25 发表于 2025-02-14 12:10

不一定是给国内的。这里不是好多人都信了吗?无非是像楼主所说的,增加“文化肌带的撕裂感”。让人觉得美国哪儿哪儿不行,包括父母不会为自己死,移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c
cabbagebird
对啊,美国电影揭露美国黑暗面是常态,至于美国政府常年处于被骂状态,反正政策又不是一个人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各自扛各自的骂分散风险。美国的爱国主义主要体现在征兵广告,也不是所有人都被忽悠,一半人反对另一半人的观点是常态。这位伪ABC把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硬套在美国身上,编得太假,是流量文章通病。
m
moringa
Pushups 发表于 2025-02-13 19:32
我是美籍华人,小学随父母来美国,来唐人街。那时候,一直到现在,我都自动地觉得美式的价值观和美式everything都是完美的,中式的都是落后的,土的。直到今天在纽约AMC影院看完《哪吒之魔童闹海》,散场时银幕上滚动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英文翻译——"Destiny is a Choice",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竟在黑暗的影厅里哭湿了三张纸巾。
一、撕裂的文化脐带 影片中哪吒踢碎玉虚宫牌匾的瞬间,我仿佛看见十五年前自己撕掉中文作业本的画面。那时的我将"说中文"等同于"不够酷",将李小龙电影视作老掉牙的刻板印象。但《哪吒2》里,龙王对敖丙说"你的路得自己闯",李靖夫妇用肉身挡下天劫时,我突然读懂了母亲当年逼我背《三字经》时眼里的光——那不是迂腐,是比自由更厚重的羁绊。
当敖丙的冰棱与哪吒的火焰在IMAX银幕上交织,影院里此起彼伏的抽泣声中,我听见后排白人女孩问男友:"为什么他们的父母愿意为孩子死?"这个问题像一记重锤。在漫威宇宙里,英雄总是孤身对抗世界,而这里的父母会为哪吒跪求仙丹,会说出"哪有父母看着孩子自杀救自己"。这种东方式的牺牲,让我想起疫情时父亲瞒着我飞回中国照顾外婆的背影。
二、被重构的"反叛" 哪吒喊着"小爷是魔,那又如何"踏碎凌霄殿时,邻座的老华侨突然用粤语喊了句"好嘢!"。这声喝彩与银幕内外形成奇妙共振——我们这代ABC(American-Born Chinese)何尝不是在双重身份中挣扎?影片里"反天命"的内核,在海外语境下演化成更复杂的隐喻:当哪吒拒绝成仙时说"神仙不过是一群抢资源的强盗",我忽然看懂了自己对"模范少数族裔"标签的抗拒。 最刺痛我的,是哪吒重生时碎裂又重塑的骨骼。这让我想起十七岁那年,为了融入主流社会,我硬生生掰断中文名的音节,逼同学叫我"Jack"。而今天银幕上的哪吒,浑身浴火却咧嘴大笑:"老子骨头断了三千六百次,照样站得起来!" 原来真正的酷,不是对传统的彻底否定,而是在破碎中寻找自己的形状。
三、流动的乡愁 散场时,我看见白发苍苍的广东阿婆牵着混血孙女的手,指着海报说:"这是奶奶小时候听的哪吒。"年轻妈妈用手机播放《哪吒1》主题曲,婴儿车里的宝宝跟着咿呀哼唱。纽约时代广场预告片下,金发青年举着自拍杆直播:"中国神话比北欧诸神带感多了!这些画面拼贴出的,是一个正在重写叙事的文化图谱。 当片尾曲响起"我是谁,只有我自己说了算",前排情侣相拥而泣。我突然明白,这些年自己拼命摆脱的"中式",早已在基因里刻下更深的印记——就像哪吒的魔丸,看似是诅咒,实则是打破宿命的力量。
离场时,我打开手机给母亲发了条微信:"妈妈,周末我们去唐人街吃早茶吧,我想听你讲封神榜的故事。"

被你的影评观后感种草了,本来没有看的冲动(连第一部都没有看过),所以现在要行动起来看哪吒。
P
Pushups
shalalala2 发表于 2025-02-14 13:14
不一定是给国内的。这里不是好多人都信了吗?无非是像楼主所说的,增加“文化肌带的撕裂感”。让人觉得美国哪儿哪儿不行,包括父母不会为自己死,移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你哪里看到说美国“水深火热”了?
u
usaki
文化还是那个文化,说到底还是中国现在发展的好了。如果还是那个穷国,自豪也是自豪不起来的。所以经济还是第一位,文化才有传播的底气。
s
shalalala2
Pushups 发表于 2025-02-14 13:19
你哪里看到说美国“水深火热”了?

你说的我特地打了引号。没打的不是引用你的。这个不会不知道吧?
w
welkin25


yuanyuanwhu 发表于 2025-02-14 13:05

What''''s your point? 电视剧标题跟上网发个帖,需要的formality是一样的吗? 以及倒是解释一下我之前说的,楼主声称之前自己一直觉得中国文化low,但是发帖历史又是夸王菲又是追八卦的,中国文化一点不拉啊
i
iloveapplebeez
是不是我生活在相对diversify的区域,从来没觉得自己是华人,有什么跟自己名族特有的习惯和思维方式是个问题,怕被人瞧不起这种感觉。就算我不赞同的自己名族的文化,我也不觉得有人体现出来就是问题,就是不融入。比如,有家长推小孩做题,虽然我不认同推。但是我也很理解别人家长自己的想法,就是想法不同而已。比如我看穆斯林包头,我觉得这是陋习,so what,我没有看不起人信这个教包了头的人。该来往还是来往,他们也不必在意我喜欢还是不喜欢。 同理,我自己的习惯,跟主流一致还是不一致,没伤天害理,过好我自己。
f
flipping
文中白人女孩问男友那段太假太傻了。无论人种国籍文化,父母有靠谱的愿牺牲的,也有不靠谱的。我邻居家有三个女儿,小女儿一两岁的时候发现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突变,导致肾衰竭。孩子爸爸割了一个肾,移植给女儿。我觉得大部分中国父母都未必能做到这家人这样坚持来救小女儿。
尜尕
赞 很完整的小作文
P
Pushups
麻烦请管理员删除这个thread。 谢谢。
我觉得讨论有些离题了。更涉及到政治等。 不想涉及。
谢谢管理员。
x
xinseesea
这看着好像chatgpt写的
然后我在deepseek上让他用abc的身份写了一篇:
《哪吒2》:在命运的回廊里,我与自己重逢 纽约地铁的玻璃窗上,映出我这张既不像ABC也不似新移民的面孔。这层朦胧的镜像,恰似《哪吒2》开篇时笼罩陈塘关的混沌雾气——当银幕上水墨丹青与赛博朋克的光影交织时,我忽然意识到,这部看似讲述东方神话的动画,竟在解构着每个海外华裔的宿命困局。
一、乾坤圈与身份镣铐 敖丙在海沟深处撕扯龙筋的场景,让我想起十二岁那年摔碎的青花瓷碗。母亲扫着满地瓷片说:"你永远学不会用筷子吗?"那些年,我用刀叉切开月饼,在唐人街补习班里用英语默写《三字经。哪吒颈间的乾坤圈时紧时松,正如我不断调试的"文化阻尼器":在华尔街实习时藏起手腕上的红绳,回福建探亲时又匆忙补习忘光的乡音。 导演用全息投影技术重塑的封神世界,暗合着当代移民的生存图景。李靖夫妇的育儿焦虑,何尝不是我们在Zoom这头对祖辈祠堂的隔空叩拜?当哪吒踩着风火轮撞碎南天门的全息屏障时,我仿佛看见自己撕碎常春藤录取书的那个午后——那是比三头六臂更惊心动魄的叛逆。
二、混元珠里的文化基因 太乙真人手中的山河社稷图,在续作中演化成数据洪流。这让我想起祖父临终前托付的族谱,泛黄宣纸上工整的颜体字,如今被扫描成云端文档。电影里灵珠与魔丸的量子纠缠,恰似我DNA里跳动的文化基因:春节时既抢电子红包也供灶王爷,辩论课上引用孔子却要用维特根斯坦的逻辑拆解。 申公豹的机械义肢闪烁着冷光,这个被技术改造的反派,像极了我们这代人在文化嫁接中生长的"赛博格性"。当敖丙的冰棱剑与哪吒的等离子火尖枪对撞时,迸射的火花里既有青铜器的绿锈,也有硅谷代码的蓝光。
三、莲花重生的叙事革命 元始天尊的预言不再是金科玉律,这个颠覆让我浑身战栗。就像父亲终于承认:"你不必继承中药铺。"在哪吒撕碎封神榜的刹那,我听见某种古老的叙事正在坍塌。导演让杨戬带着现代考古学家的身份介入封神宇宙,这种解构与重构,恰似我们用人类学视角重读《论语》。 当结尾字幕升起时,放映厅里此起彼伏的广东话、闽南语和加州口音的英语竟编织成新的和声。离场时,前排白人少年兴奋地比划着哪吒结印的手势,这场景让我想起李靖最终放开的那双手——文化传承从来不是刻舟求剑,而是让每个灵魂在时代浪潮中锻造自己的风火轮。 散场后走在时代广场,霓虹灯牌上的"命"字广告突然熄灭,又亮起"运"的华彩。这让我想起电影里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此刻才惊觉,所谓文化认同的困境,不过是等待被重写的开放源代码。当海那边的哪吒在数据云端重生时,我们这代人的身份叙事,正在区块链上生成新的共识机制。
h
health66
lianqiao 发表于 2025-02-14 11:56
唉,楼主跟我们是很不一样的华人。不管是我(老留)还是我的孩子(ABC),其实都没有唐人街的经历。唐人街只是一个有中国超市供我们周末买菜的地方。那里有一些既不说英文也不说普通话,因此无法交流的华人。我在国内的时候就不吃早茶,来了美国当然也不会吃。我们本来就没有“ 美式的价值观和美式everything都是完美的,中式的都是落后的,土的”这种想法。所以没法和楼主共情
另外我没看过现在的电影。前几天还和一个华裔说到哪咋。我们认为这个故事是要教育孩子,能力要和品性心智匹配。哪吒刚开始能力太强,但是是小孩心智,控制不了自己,造成大祸,为了补过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好在只要他愿意承担过错,他还是获得了重生的机会。这又教育孩子不管你犯多大的错,要勇于承担。现在的哪吒电影是另一个故事的吗?

非常认同你的第一段,从来没有这种文化自卑感,觉得我们跟唐人街长大的,完全没法互相理解和共情。三观不同。鼓励孩子将来找ABC的伴侣,但唐人街的除外,不管对方家里中餐馆多赚钱,太不同的背景很难幸福。
比如你看幸福三重奏那集,大S和汪小菲,福原爱和江宏杰,都长差不多都说中文,没用的,一个台湾一个大陆,一个日本一个台湾,其实是非常不同的人,天长地久过不到一起,即使都生了俩娃,只有蒋勤勤陈建斌这对,同大陆同行的背景能比较长久
l
linziwen
shalalala2 发表于 2025-02-14 13:14
不一定是给国内的。这里不是好多人都信了吗?无非是像楼主所说的,增加“文化肌带的撕裂感”。让人觉得美国哪儿哪儿不行,包括父母不会为自己死,移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谨慎怀疑真有人信,楼主不是孤军作战
y
youtubehua
moringa 发表于 2025-02-14 13:18
被你的影评观后感种草了,本来没有看的冲动(连第一部都没有看过),所以现在要行动起来看哪吒。

我恰恰相反。本来想看的,看到这种错别字连篇的帖子,倒胃口,不看了。依托答辩啊。
s
shalalala2
文中白人女孩问男友那段太假太傻了。无论人种国籍文化,父母有靠谱的愿牺牲的,也有不靠谱的。我邻居家有三个女儿,小女儿一两岁的时候发现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突变,导致肾衰竭。孩子爸爸割了一个肾,移植给女儿。我觉得大部分中国父母都未必能做到这家人这样坚持来救小女儿。
flipping 发表于 2025-02-14 13:38

我周围就有白人领养了双胞胎小孩,领养后发现基因问题永远无法自立。她同时还有亲生的双胞胎要养。义无反顾的辞去了原本优厚的私募基金工作,全职照顾小孩。老白为小孩牺牲的也不少,只是角度可能和老中不一样。他们可能不会付全额大学学费,但会教育小孩我命由我不由天,要勇于挑战权威,勇于说不,不去迎合别人(包括父母),忠于自己的感受。
p
phlin
BeHappy78 发表于 2025-02-14 05:49
我特别不同意”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 似乎 自己的努力代表了一切,没成功就是因为不努力。 简直就是996的代名词。

我錢由我不由黨
我賺的工資你管他是錢是資本
黨硬要說是資本 給沒收
不行吧
p
phlin
回复 1楼 Pushups 的帖子
大家喜歡看 因為 天安門大屠殺 人民失敗了
哪吒二 群妖 成功了
哪吒二 其實 講的是 天安門大屠殺
仙 把所有妖的靈 用 反魔 的名義 全部搜刮給 玉虛宮 黨 把所有人民的錢 用 反資本 的名義 全部剝削到 黨中央
仙 再把這些素材 做成仙丹 分給 群仙
黨中央再派發下去 給 紅二代 濫用
妖 不爽了 說我的素材是我的 又不是魔 你硬是把我的靈 說成是魔 給沒收了 人民不爽了 說我的工資 是錢 又不是資本 你硬是把我的工資 都當資本 給沒收了
妖就起來反抗 攻打玉虛宮 對抗 天道 天雷 最後打掉了玉虛宮 妖 恢復了自由 人民 就起來反抗 攻打天安門 對抗 共黨 黨軍 最後被天安門大屠殺 人民 繼續被剝削
一起扛天雷 的 體制內人士 對應的就是趙紫陽了

哪吒打的三個對象 第一個 土撥鼠 是 農民工的地下工會組織 第二個 申老爸 是頑固的知識份子 第三個 石磯 是想躺平的宅女
龍族 是外來的資本家 哪吒 是內部的小走資 有錢就帥沒錢就醜 嗑藥就帥不嗑就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