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johns 发表于 2025-02-04 02:01 回个国咋都这么多感想呢?真尼玛能写这么长,这是搞社会调查去了,还是为了证明自己归海正确?
shenandoah1 发表于 2025-02-04 01:34 我刚从国内过完春节回来。打车不喜欢烟味的话,建议打滴滴专车,从来没遇过有烟味的,开车也稳得多。车价要比快车贵50%,但值得。司机赚得多些,开得就不那么急了。
本山大叔会唠嗑,“祖国非常好,等你们回来” pic.twitter.com/eZMApDBPSF — 蔡子博士Chris (@caiziboshi) February 4, 2025
回复 22楼 头文字W 的帖子 胡说。国内性资源丰富,大不了去嫖,也能嫖到豹子号。美帝这都是亚裔大妈,还价格贼贵。 千渔千寻 发表于 2025-02-04 08:45
claireliu 发表于 2025-02-04 07:58 国内出口,内需和投资三驾马车,投资被美国打掉了,美企不允许投资中国,在上届Trump在台上,美投行不允许投资A股,连含国内公司的香港股指都不允许。还通过美元债崩盘了国内房市。出口通过关税禁运打击一半吧,三架马车成1.5架了。但即便如此国内经济韧性还是很强。现在就是挺着。国内没有救房市,象征性的托举了一下大A。美国这边加息降息也在挺着,稍微出现疲势,投资就会从美国撤出去中国。所以股市不敢跌。如果跌那2000年再现也不是不可能。未来怎样谁也说不好。两边高层特别金融圈都有聪明人。就等着呗。
头文字W 发表于 2025-02-04 08:21 我回国能躺平,问题是我孩子躺不平,我回国也能找十几个女朋友,问题是我儿子可能找不到女朋友 中国男人,家庭责任感真的是数一数二(比比昨天那个嫁老外,生了两个小孩,然后男人跑路要去谈恋爱的),我还留在美国的唯一原因,就是为了我儿子女儿,我觉得他/她们回国无法适应,我也不够有钱让他/她们当一辈子潇洒的富二代,唉
千渔千寻 发表于 2025-02-04 01:26 “ 2年前我从深圳transfer到西雅图后一直没有回国,这次一口气回国休假待了1个月,一共去了10个城市,平均每天见2到3波朋友+玩。把我的见闻给大家写下来,给好久没回去的朋友提供一个视角 过去9年,我在美国待了3年,国内待了4年,又回到美国待了2年多,欢迎大家提问 写的比较长,大家可以一段一段看: 赚美元花人民币,是这个世界上最爽的事情 国内物价内卷便宜服务好。刚回国的第一周住的都是1000+每晚的老牌四五星,又贵酒店老化严重住的不舒服,后来换到了600-700价位的国内酒店连锁品牌,服务设施样样好,物美价廉。说的再直白一点,我的感受是住亚朵比住丽思卡尔顿或威斯汀这种级别的酒店要舒服,服务更好。除非你需要室内游泳池游泳锻炼或者需要住到某些核心地段,其他情况我还是建议大家住1000以内的国内的连锁品牌 在国内通行需要这几个app的账号:携程(用来订酒店和机票),滴滴(打车),12306(买高铁票,有12306的账号可以绑定到携程),支付宝(到一个新城市后坐地铁和公交) 订酒店直接用携程订,你一定能拿到最高的折扣。我自己用marriot的会员在官网订,打了折扣优惠以后发现竟然比携程上订的同款房间还贵,让我非常生气。从此之后只用携程订酒店。如果和酒店有纠纷你直接联系携程客服,他们会替你和酒店扯皮帮你争取利益。我在重庆的时候住在威斯汀酒店,入住的时候房间没收拾好,而且空调不制热晚上给我冻醒了,跟酒店抱怨他们一开始就送了我个果盘想了事,我直接给携程抱怨,他们第二天给我打电话说帮您争取到退一半房费,然后酒店给我打电话道歉 滴滴:我记得疫情前在深圳叫车得等20-30秒才有人接单,这次回去发现每次叫车都是秒接单,如果司机离我比较远,还会主动打电话说我马上到,您千万别取消,生怕丢了一笔生意。 国内经济差很多人找不到工作,都出来干滴滴了。价格比之前还便宜了不少,在美国打车起码20-30刀,国内也就是20-30快,相当于3美元。即使是打专车也就不到5美元。便宜确实是便宜,但是有几点我很不喜欢:1. 车内烟味很重,司机可能不抽烟,但是很多乘客会抽,即使是专车也会有烟味。2. 司机开车都很猛,超速加塞很吓人,他们在和时间赛跑,根本不在乎乘客的安全。如果司机危险驾驶,我一般会和他说: 师傅我不是很着急,您开车不用这么快。大多数司机听完都会慢下来,有一次坐车给我吓坏了,那个师傅听完我说话根本不搭理我,和前车距离1秒都不到,在高速上超速左右换道加塞,45分钟的路30分钟走完,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30分钟 听很多司机抱怨赚不到钱,有个师傅跟我说以前好的时候一个月跑滴滴能跑3-4万,现在只能跑1万3。他的车是自己买的,除去成本能赚个6000左右,如果车子是租的钱都被租车平台赚了。他说单子明显比以前少了,而且即使跑的时间很长后面平台也不给派单了,我很清楚他们是被算法支配了,但又能怎样呢 12306:好久没坐高铁,忘了12306的账号。12306是要单独注册的,注册好以后可以绑定携程方便订票。12306出票比较慢,所以一定要提前买票,而不是到了车站才买。而且没出票是进不了车站的,有一次我差点因为出票慢而错过我要坐的列车 支付宝:有些城市的一些景点打车很不方便,坐公交地铁会比打车方便得多。支付宝有个出行模块,里面打通了各个城市的地铁公交系统,扫个码就可以坐地铁和公交,非常方便 中国的经济极其割裂,大部分人收入下降裁员降薪内卷,少部分人赚钱特别容易 这里先不说那些在国内过的特别好的,比如年纪轻轻就已经身家过亿的人赢,或者是old money。这些人存在但是极少数没有代表性。我觉得还是多聊一聊我周围的中上产的遭遇 这次回去见到了很多朋友,前同事还有大学同学。很多都经历过裁员,公司破产。有一位做招聘的朋友,他们公司裁了60%的人,她负责把大多数人裁掉,裁完后自己也被裁了,因为入行早吃到了红利,现在已经躺平。还有很多做研发的工程师,被裁了以后大多数也上了岸,去了字节阿里腾讯的算比较不错的,还有一些去了小红书,kimi,deepseek这种也挺不错。年龄大一点的(35+)找工作比较难,薪资比之前降了30%以上。约一个在字节的朋友吃饭,约到了晚上9:30,吃完饭后他匆匆地又回公司加班了。还有一些朋友干脆就不做互联网,开始去做跨境电商,不过我觉得这个节骨眼有点晚了 有几位更惨的,在startup干了4年996等着公司上市套现,这两年中概股暴跌导致上市几乎不可能,眼看着本来价值几千万的期权变成废纸。还有挺多朋友在高点(2021年)买了房,把首付亏完的比比皆是。总体来说大家过的比之前差了很多,工作变得越来越卷,钱也变得越来越少 有一些朋友想开了,跟我说不打算结婚也不打算买房,在公司混日子保持不被fire掉,每周有空就去吃喝玩乐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相信国运定投纳指,他们问我这个策略靠不靠谱,我花了半个多小时给他们解释为什么定投标普500和纳指是work的,绝对比在A股帮这些烂公司化债要强 做金融,咨询,销售的朋友薪资基本上腰斩。有个朋友跟我说他升职后薪资只有3年前的60% 公务员降薪,收回之前的发的奖金。我一位公务员朋友在实权部门,跟我说他们其实可以收钱办事,给商家设各种坎吃拿卡要,我说你为什么不这么做呢,他说自己的生活还过的下去,实在不想一条道走到黑,因为一旦选择这条路就回不来了。我说你身边的人,你的领导不都是这样吗,你早晚也会和他们一样的,别难为自己了,他叹了口气,说再看看吧 年轻人里极少数能赚到大钱的,做的都是灰产在法律边缘游走,或者在币圈闷声发大财,虽然来钱快但也缺乏安全感。有个朋友2年前进去,最近刚放出来 老是有人问中国人过的到底好不好,这个问题无法一概而论,得看你自己在哪个阶层。不是所有人都在水深火热之中。经济这么差不影响上海富二代在上海武康路开豪车炸街,不影响顶级国际学校一年收30万的学费。有些人负重前行,有些人岁月静好 营商环境差-交不完的罚款,拿不到的回款 当老板的大部分日子过的也很差,除了少数做跨境做的比较早的现在还在赚钱,其他行业都不景气。我有几个海归的老大哥,自己开公司,前几年每年公司净利润接近8位数,这两年为了活下来大规模裁人,基本上都是裁60-80%以上,整个公司规模小了很多。其中一个老哥跟我抱怨当年行情好的时候太自信,每年在办公室上的租金都要花100万,现在感到非常懊悔 还有一位朋友做跨境相关,累死累活好不容易把流程跑通公司开始盈利了,税务局找上门要求补税,补缴营业额的10%,她直接笑了,整个公司利润率都不到10%,要真交了公司就得破产。后来好说歹说找了人送了礼把事情摆平了,忙活了2,3年最终一半多的利润都用来交罚款了,她跟我说不打算再投入太多时间扩张了,维持现在的体量然后自己打算找工作想回去上班了 喝酒的时候说羡慕我在美国工作,在中国开公司当老板是真的难。放以前这些话我听了是没什么感觉的,但现在我完全理解他们的心情 还有做政府基建生意的二代,做的项目都得先自己垫资。地方上没钱给他们,他们就没法给工人发工资,工人是不理解这个的,他们只会认为是黑心老板偷了他们的钱去包小三,恶意欠薪。马上过年了,打算跟上面催一催,要是拿不到就只能再自己垫资给工人发工资了。愁容满面,如果回款要不回来,之前的积累都得打水漂了,但是如果这时候退出,不光钱要不回来还可能被清算,所以进退两难。我一个做会计的朋友跟我说,这种情况在国内非常普遍,绝大多数公司就是拿不到回款,公家的项目尚且如此,你可以想象民企之间做生意会有多么难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做不良资产处理平台的老哥,当年还联系我一起创业,他几年前就看准了趋势,感觉中国的不良资产会越来越多,于是创业做不良资产的拍卖平台。他的趋势判断对了,但是如今到处都是不良资产,大多数都积压在那里没人买,所以他做的平台反而提供不了什么价值。今年他把公司关掉,把剩下的钱还给投资人然后回去上班了 很多人归海,润美 我18年从美国回到国内工作,那一年是中国互联网最鼎盛的一年。我裸辞回国,开开心心玩了几个月后面试,非常顺利的拿了几个top公司的offer正式开启了在国内的4年。当时认识了很多和我一样从美国回来的人,有的去了蚂蚁,有很多去了字节,还有一些去了B站趣头条拼多多快手滴滴的朋友。回国的时候意气风发,过了几年灰头土脸。当年那批人里面,有好多现在和我一样又回到了美国。去了字节的大多都留在了国内,应该是因为字节应该是当年那批互联网公司里发展最好的一个,其余的发展都不怎么好,大家都没赚到钱就回美国了 少数在国内混的好的都是抓住了风口。这两年大风口基本已经没了,小风口还是有的。跨境电商,东南亚,币圈的发展都催生了一些小风口,和大多数人996还赚不到钱相比,有一下部分人赚钱非常容易,很让人羡慕 这次回去有很多国内的人跟我打听怎么润美,有娃的希望能把孩子送出去不要在国内卷高考,没娃的自己想出去离开996的环境 雄竞和雌竞,男女的对立与冲突 这次回国被不断地震碎三观,刷新底线。经常在国内听到谁谁谁拿到了大结果,一切都是向钱看齐。对男的来说大结果就是炒股炒币创业挣了大钱,对女的来说就是从男人身上捞到了大钱(这也算是一种颜值变现)。当网红现在没以前挣钱了,很多百万粉丝的网红变现能力连大厂码农都不如。但有两类网红非常赚钱,一种是教男人怎么赚钱的(开店,炒币,炒股,捞偏门),一种是教女人怎么驾驭男人的(女性情感导师,离婚律师) 国内衡量男人的价值只看钱,衡量女人的价值看年龄和美貌 钱,是穿越牛熊最好的资产。在经济好的时候,雄竞极其激烈,因为男人能赚到钱,女人也不缺钱,所以男性需要付出更高的溢价才能吸引到异性,过去十年男生要记住各种节日给女朋友送礼,还得买秋天第一杯奶茶制造仪式感。湾区的男同胞们看到这里应该是秒懂 经济差的时候恰恰相反,雌竞极其激烈,因为有钱的男人比例减少,而年轻漂亮的女性比例是不变的。所以年轻漂亮的女性需要内卷才能争夺到那一小部分有钱的男人。有钱的男人同时有5个女朋友,这是北上广深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 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我认为国内的雌竞非常严重。这次回去和我两个高中女同学吃饭,她们学历,样貌,工作收入样样优秀,但至今还是单身。她们问我我找老婆的标准是什么,怎么能找到我这种男人结婚。我都不算特别有钱,长得也不咋地。我没有敢告诉她们实情,经济下行的时候,能匹配她们条件的男人会越来越少,越往后机会越渺茫 资产负债表衰退,消费降级 对中国人来说餐饮是最能代表消费的,因为有钱没钱都爱吃好吃的。国内消费降级非常严重,我这次回深圳发现很多我2年前爱吃的餐厅都倒闭了。这些餐厅人均客单价在300-400左右,倒闭的店面换成了新餐厅,客单价基本都在100以内。去大多数餐厅吃饭和2年前相比能打7折(美团上面有优惠券)。餐饮在国内卷到飞起,大多数餐厅忙活一年利润率不到5%。作为海底捞的死忠粉,我知道作为餐饮龙头的海底捞利润率也就是10%,客单价不到100(和2018年相比相当于没涨价),这两年海底捞大规模关店,减少营业时间降成本,股价暴跌。我之前爱吃的太二酸菜鱼竟然也不用排队了,用的鱼肉质也大不如前,听说换了鱼的品种每条鱼能省10多块的成本。太二背后的餐饮集团上市公司的利润率连1%都不到 和高客单价的餐厅经营惨淡相对比的是低客单价餐厅的火爆。客单价25左右的米饭泡菜无限续的石锅拌饭排了老长的队,蜜雪冰城点单需要等半小时以上,在国内就喝过一次星巴克,其他时间都是喝瑞幸,因为经常给我发优惠券,9.9的瑞幸味道不比40块的星巴克差 服务也极其内卷,和朋友吃烧烤服务员会过来给我们烤好,把肉夹出来放到盘子里,旁边一桌结账的时候抱怨说服务员倒水的时候滴在了他衣服上,明明是很小的事,这种事在美国算个啥。店长直接过来道歉,说哥对不起,这一单打8折您看行不行,我一听就很生气,打了8折还挣不挣钱了,这种情况换了在美国也就是把小费改成15%而不是18% 以前只用京东盒马的朋友也开始用拼多多买东西了,跟我说拼多多的东西品质也非常不错,听了有一点点心酸,明明是变穷了还找那么多借口 消费降级反映了中国正在经历资产负债表衰退。这个概念是辜朝明提出来的,大概的意思是,中国家庭80%以上的资产在房产上。在房价暴跌的时候,很多背负了30年房贷的人依旧要还房贷,所以当这些人发了工资第一件事情是还债,有了多余的钱会存起来为不确定的将来做准备,而不是去消费,所以导致消费下降。你的消费是别人的收入,别人的消费是你的收入,消费下降导致收入下降,进入一个负反馈的螺旋。日本失去了30年,30年差不多就是一个人人还完房贷的时间。以此类比,那些背上了高额房贷的85,90后可能也需要30年才能带着中国经济走出来 现在中国社会的内卷,只是给未来30年的经济环境打了个提前量。正如美团老板王兴说的一样,2019年可能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80后的一部分人是非常幸运的,有一部分人吃到了房地产的红利,又有一部分人吃到了互联网的红利,在互联网大潮的推动下成为了互联网大厂的中高层。不管在中美,只要不作妖跟着同龄人的步伐往前走,财务上已经有足够的安全感了。没冲上去的80后已经过了35岁,每天都在担心被公司优化掉 90后没有80后那么幸运,但也有很多吃到了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混的好的到了公司中层,在国内房子买的早的目前还没亏,在国外买房的都是大赚,炒币炒股基本上都是赚的,小有积蓄。运气不好的90后在高点(20-21年)接盘买了房,也在瑟瑟发抖 最惨的是00后,上学的时候经历了疫情,毕业了发现工作完全找不到。不是他们不优秀,而是时代的红利已经消退,机会太少了。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几年考公考研如火如荼。工作不好找,很多人就去考公找一份铁饭碗,或者通过考研推迟失业 高考人数还没有到顶,2030年中国高考人数达到顶峰。有一个朋友她娃就是2030年高考,她说不打算鸡娃了,打算好好让老公卷,将来给孩子送出国去。所以我觉得00后10后很可能是最辛苦的2代人。国内越来越多的公司出海,出海的意思是就是把原来应该投入到国内的钱和资源投到国外,国内的工作机会会进一步减少,国外的机会会越来越多。所以接下来的趋势是,作为打工人也要出海,要么给市场在国外的公司打工,要么肉身到国外找工作。不管走哪条路,都会比以前难 哪里才是归宿,我对未来的看法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你如果看GDP的涨幅,经济依旧在增长,但我不认为GDP是衡量中国经济好的指标。我认为更好的指标是CPI, 海底捞的客单价翻台率,美团的订单量,互联网上市公司财报公布的员工数量,国内前10机场的客流量,北上广深的用电量 中国经济的体量是非常大的,很多人觉得这两年经济不好要崩溃,我觉得这是另一个极端。我认为中国经济并不会崩溃,而是会按下暂停键,会在现有的水平横盘10到20年,然后恢复到一个缓慢增长的状态 中国有中国的问题,美国有美国的问题。华人在美国的地位一直都不高,学CS的留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本地人都找不到),拿身份需要过一个有一个坎,一步走错前功尽弃。很多人在工作和身份的双重焦虑下都产生了心理疾病。从来都没有完美的地方,适合你的才是真正的归宿 很多在美国的朋友问我,现在能不能回国。我觉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留在美国赚钱更容易,所以倾向于劝大家尽量留在美国 我的回答一般是,如果你已经在美国积累了一定的资产是可以回去躺平的 如果你刚毕业我强烈推荐不要回,因为不好找工作,比美国还难找,工资又低又卷 如果你是女生,我建议你不要回,因为国内职场环境对女生非常不好,而且你回国后不好找男朋友 如果你是男生我也建议你不要回,因为你赚不到钱也不会有女生喜欢你。如果你在国内有一份年薪百万的工作或者家里本身很有钱,那回去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已经有孩子了,我建议不要回,国内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不好,食品安全也是个问题 刚结婚没孩子的小夫妻也不要回,男的出轨概率非常大。在美国结婚回国后离婚的太多了,目测概率在60%以上,估计还有额外20%应该是老婆还没发现老公出轨 如果看到这里你还是想回国,我会建议你回去。因为美国虽然wlb好赚钱容易,但生活确实没有国内舒服。人生除了赚钱,更重要的是过的开心。你的人生应该自己做主,哪里能让你开心就应该去哪里 我目前劝了90%的人留在美国,只有不到10%的人我会劝他们回去。这10%的突出特征:男性,卷王,能力超强,野心大,这些人在国内能拿到300-500万的package,属于大佬了。也有少数自己创业的估计很快就破产回去打工了(他在加班肯定看不到这句嘻嘻)。如果你符合这种特征可以联系我,我可以帮你联系到最好的猎头,可以跟你分享一下怎么在国内混的风生水起。有几个女性朋友不听我的劝回国了,回去快一年了都找不到工作跟我说很后悔没听我的,唉怎么说呢,人只有真正经历了才能明事理 如果要回,我的建议是回长三角或者珠三角(现在叫粤港澳大湾区),其次是北京,最后是成都,这4个地方是中国机会最多的地方 在国内的一些碎片化的印象 我的最爱:瑞幸咖啡,蜜雪冰城(最喜欢的是2.5元的甜筒,饮品我都不喜欢) 山姆旗舰店:国内中产为了吃到安全的食品都去山姆旗舰店买 lululemon:国内的美女都爱lululemon,叔叔我也爱看穿lululemon的妹子 Arc''teryx:穿上就是告诉别人,老子有钱。价格比美国贵接近20% Canada Goose:价格比在美国买贵多了,北上广深的温度是用不到的,也是为了装X用 电车:我眼中的好车是特斯拉,理想,蔚来,华为,小米,小鹏,极氪,我不理解为什么还有人会买BBA,车的智能化差太多了。出租车的天花板基本上就是比亚迪秦,打专车经常能打到 各种奢侈品:好多富二代都开始穿高仿了,前段时间听说LV在中国的销售额开始降了 在深圳见到好多香港人,香港到深圳玩很方便,很多香港人来深圳吃喝玩乐+看病,因为深圳比香港便宜很多。作为高贵的深圳居民,劝各位香港同胞自重,不要来深圳推高物价 深圳,北京的高档写字楼灰蒙蒙的,即使天气好的时候看起来也很脏,听说是因为没钱擦玻璃了。我在北京望京soho朋友的公司喝茶,来了个人问她要不要租楼下的办公楼,同样的办公区相比去年租金跌了20% 国内很多同龄人看起来比之前老了很多,估计是因为应酬喝酒抽烟加班,加上房价跌各种糟心事加速衰老。有一位和我同龄18年一起加入字节的朋友,头发已经掉的差不多了。我俩当年发量相当,我现在头发还在,他的已经没了。我们吃完饭他问我咱俩能不能不喝酒,他说自己肾结石刚好。我难过之余庆幸自己很早离开了那个内卷的环境,代价就是没有享受到字节10倍的涨幅 国内对有钱的男性实在是太友好了,美女(这些人随便拍在抖音上能轻松吸几十万粉丝)都有一个圈子,他们在这个圈子里整天讨论的都是怎么套路男人,从他们身上搞钱。她们不明白的是,真正有钱的男人都门清,根本不在乎花那点钱。我一个老哥离婚了,每个月在女人身上能花10+万,一年能换十几个女朋友。我一开始以为她的女朋友都是那种厂妹,没想到其中不乏各国留学回来的,国内985研究生博士,小网红都有,让我大开眼界。他前段时间迷上钓鱼,跟我说已经对女人没感觉了,估计是年龄大了荷尔蒙开始衰退,这就是男人的悲哀吧。老哥年轻的时候也是一屌丝,等有钱了年龄也大了,那方面也佛系了 总而言之,在国内能遇到各种各样奇葩有趣的人和事,回到美国后还是有点回味在国内的生活。等我有了时间再写个帖子分享下我见过的有意思的人和事 ” 转自1p3a
千渔千寻 发表于 2025-02-04 09:00回复 26楼 头文字W 的帖子 唱过商K没有?妹子质量好得很。
gppbb 发表于 2025-02-04 09:36回复 36楼 头文字W 的帖子 唱得很好啊,不要光看颜值嘛,耳朵舒服也很重要。
dragonfire 发表于 2025-02-04 09:13 别扯了,中国男人出轨抛妻弃子的多去了。离婚要孩子然后扔给老爹老妈的也多去了,别吹中国男人的责任感了,太尬。
dragonfire 发表于 2025-02-04 09:01我回国打车,打了有10来次吧,也不是专车,基本没有烟味。 12306不一定需要,反正我没有,携程足够,携程不行就携程外网版,trip。可以搞定。支付宝也不需要,微信支付足够。我年底回去,除了第一次租车微信支付没搞明白(不知道为啥司机也不懂)耽误一点时间,其他完全没问题。 D哥不知道会不会过来看这贴,他应该好好看看倒数第二段,他发小搞哥婚外恋还不肯花钱,觉得一个奔5的中年油腻男能出轨找个不要钱的年轻女孩,真是不知道自己是谁😂
layjohns 发表于 2025-02-04 04:21 一个马公回国写这么长,夹杂不少私货,有心了,呵呵
千渔千寻 发表于 2025-02-04 01:51 叔也喜欢穿lululemon的妹子
我刚从国内过完春节回来。打车不喜欢烟味的话,建议打滴滴专车,从来没遇过有烟味的,开车也稳得多。车价要比快车贵50%,但值得。司机赚得多些,开得就不那么急了。 shenandoah1 发表于 2025-02-04 01:34
头文字W 发表于 2025-02-04 09:59 你别歪曲事实了,我发小哪里有说不给钱,人家只是想两人之间先有点感情,我把这视为一种优点
过去9年,我在美国待了3年,国内待了4年,又回到美国待了2年多,欢迎大家提问
写的比较长,大家可以一段一段看:
赚美元花人民币,是这个世界上最爽的事情
国内物价内卷便宜服务好。刚回国的第一周住的都是1000+每晚的老牌四五星,又贵酒店老化严重住的不舒服,后来换到了600-700价位的国内酒店连锁品牌,服务设施样样好,物美价廉。说的再直白一点,我的感受是住亚朵比住丽思卡尔顿或威斯汀这种级别的酒店要舒服,服务更好。除非你需要室内游泳池游泳锻炼或者需要住到某些核心地段,其他情况我还是建议大家住1000以内的国内的连锁品牌
在国内通行需要这几个app的账号:携程(用来订酒店和机票),滴滴(打车),12306(买高铁票,有12306的账号可以绑定到携程),支付宝(到一个新城市后坐地铁和公交)
订酒店直接用携程订,你一定能拿到最高的折扣。我自己用marriot的会员在官网订,打了折扣优惠以后发现竟然比携程上订的同款房间还贵,让我非常生气。从此之后只用携程订酒店。如果和酒店有纠纷你直接联系携程客服,他们会替你和酒店扯皮帮你争取利益。我在重庆的时候住在威斯汀酒店,入住的时候房间没收拾好,而且空调不制热晚上给我冻醒了,跟酒店抱怨他们一开始就送了我个果盘想了事,我直接给携程抱怨,他们第二天给我打电话说帮您争取到退一半房费,然后酒店给我打电话道歉
滴滴:我记得疫情前在深圳叫车得等20-30秒才有人接单,这次回去发现每次叫车都是秒接单,如果司机离我比较远,还会主动打电话说我马上到,您千万别取消,生怕丢了一笔生意。 国内经济差很多人找不到工作,都出来干滴滴了。价格比之前还便宜了不少,在美国打车起码20-30刀,国内也就是20-30快,相当于3美元。即使是打专车也就不到5美元。便宜确实是便宜,但是有几点我很不喜欢:1. 车内烟味很重,司机可能不抽烟,但是很多乘客会抽,即使是专车也会有烟味。2. 司机开车都很猛,超速加塞很吓人,他们在和时间赛跑,根本不在乎乘客的安全。如果司机危险驾驶,我一般会和他说: 师傅我不是很着急,您开车不用这么快。大多数司机听完都会慢下来,有一次坐车给我吓坏了,那个师傅听完我说话根本不搭理我,和前车距离1秒都不到,在高速上超速左右换道加塞,45分钟的路30分钟走完,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30分钟
听很多司机抱怨赚不到钱,有个师傅跟我说以前好的时候一个月跑滴滴能跑3-4万,现在只能跑1万3。他的车是自己买的,除去成本能赚个6000左右,如果车子是租的钱都被租车平台赚了。他说单子明显比以前少了,而且即使跑的时间很长后面平台也不给派单了,我很清楚他们是被算法支配了,但又能怎样呢
12306:好久没坐高铁,忘了12306的账号。12306是要单独注册的,注册好以后可以绑定携程方便订票。12306出票比较慢,所以一定要提前买票,而不是到了车站才买。而且没出票是进不了车站的,有一次我差点因为出票慢而错过我要坐的列车
支付宝:有些城市的一些景点打车很不方便,坐公交地铁会比打车方便得多。支付宝有个出行模块,里面打通了各个城市的地铁公交系统,扫个码就可以坐地铁和公交,非常方便
中国的经济极其割裂,大部分人收入下降裁员降薪内卷,少部分人赚钱特别容易
这里先不说那些在国内过的特别好的,比如年纪轻轻就已经身家过亿的人赢,或者是old money。这些人存在但是极少数没有代表性。我觉得还是多聊一聊我周围的中上产的遭遇
这次回去见到了很多朋友,前同事还有大学同学。很多都经历过裁员,公司破产。有一位做招聘的朋友,他们公司裁了60%的人,她负责把大多数人裁掉,裁完后自己也被裁了,因为入行早吃到了红利,现在已经躺平。还有很多做研发的工程师,被裁了以后大多数也上了岸,去了字节阿里腾讯的算比较不错的,还有一些去了小红书,kimi,deepseek这种也挺不错。年龄大一点的(35+)找工作比较难,薪资比之前降了30%以上。约一个在字节的朋友吃饭,约到了晚上9:30,吃完饭后他匆匆地又回公司加班了。还有一些朋友干脆就不做互联网,开始去做跨境电商,不过我觉得这个节骨眼有点晚了
有几位更惨的,在startup干了4年996等着公司上市套现,这两年中概股暴跌导致上市几乎不可能,眼看着本来价值几千万的期权变成废纸。还有挺多朋友在高点(2021年)买了房,把首付亏完的比比皆是。总体来说大家过的比之前差了很多,工作变得越来越卷,钱也变得越来越少
有一些朋友想开了,跟我说不打算结婚也不打算买房,在公司混日子保持不被fire掉,每周有空就去吃喝玩乐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相信国运定投纳指,他们问我这个策略靠不靠谱,我花了半个多小时给他们解释为什么定投标普500和纳指是work的,绝对比在A股帮这些烂公司化债要强
做金融,咨询,销售的朋友薪资基本上腰斩。有个朋友跟我说他升职后薪资只有3年前的60%
公务员降薪,收回之前的发的奖金。我一位公务员朋友在实权部门,跟我说他们其实可以收钱办事,给商家设各种坎吃拿卡要,我说你为什么不这么做呢,他说自己的生活还过的下去,实在不想一条道走到黑,因为一旦选择这条路就回不来了。我说你身边的人,你的领导不都是这样吗,你早晚也会和他们一样的,别难为自己了,他叹了口气,说再看看吧
年轻人里极少数能赚到大钱的,做的都是灰产在法律边缘游走,或者在币圈闷声发大财,虽然来钱快但也缺乏安全感。有个朋友2年前进去,最近刚放出来
老是有人问中国人过的到底好不好,这个问题无法一概而论,得看你自己在哪个阶层。不是所有人都在水深火热之中。经济这么差不影响上海富二代在上海武康路开豪车炸街,不影响顶级国际学校一年收30万的学费。有些人负重前行,有些人岁月静好
营商环境差-交不完的罚款,拿不到的回款
当老板的大部分日子过的也很差,除了少数做跨境做的比较早的现在还在赚钱,其他行业都不景气。我有几个海归的老大哥,自己开公司,前几年每年公司净利润接近8位数,这两年为了活下来大规模裁人,基本上都是裁60-80%以上,整个公司规模小了很多。其中一个老哥跟我抱怨当年行情好的时候太自信,每年在办公室上的租金都要花100万,现在感到非常懊悔
还有一位朋友做跨境相关,累死累活好不容易把流程跑通公司开始盈利了,税务局找上门要求补税,补缴营业额的10%,她直接笑了,整个公司利润率都不到10%,要真交了公司就得破产。后来好说歹说找了人送了礼把事情摆平了,忙活了2,3年最终一半多的利润都用来交罚款了,她跟我说不打算再投入太多时间扩张了,维持现在的体量然后自己打算找工作想回去上班了
喝酒的时候说羡慕我在美国工作,在中国开公司当老板是真的难。放以前这些话我听了是没什么感觉的,但现在我完全理解他们的心情
还有做政府基建生意的二代,做的项目都得先自己垫资。地方上没钱给他们,他们就没法给工人发工资,工人是不理解这个的,他们只会认为是黑心老板偷了他们的钱去包小三,恶意欠薪。马上过年了,打算跟上面催一催,要是拿不到就只能再自己垫资给工人发工资了。愁容满面,如果回款要不回来,之前的积累都得打水漂了,但是如果这时候退出,不光钱要不回来还可能被清算,所以进退两难。我一个做会计的朋友跟我说,这种情况在国内非常普遍,绝大多数公司就是拿不到回款,公家的项目尚且如此,你可以想象民企之间做生意会有多么难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做不良资产处理平台的老哥,当年还联系我一起创业,他几年前就看准了趋势,感觉中国的不良资产会越来越多,于是创业做不良资产的拍卖平台。他的趋势判断对了,但是如今到处都是不良资产,大多数都积压在那里没人买,所以他做的平台反而提供不了什么价值。今年他把公司关掉,把剩下的钱还给投资人然后回去上班了
很多人归海,润美
我18年从美国回到国内工作,那一年是中国互联网最鼎盛的一年。我裸辞回国,开开心心玩了几个月后面试,非常顺利的拿了几个top公司的offer正式开启了在国内的4年。当时认识了很多和我一样从美国回来的人,有的去了蚂蚁,有很多去了字节,还有一些去了B站趣头条拼多多快手滴滴的朋友。回国的时候意气风发,过了几年灰头土脸。当年那批人里面,有好多现在和我一样又回到了美国。去了字节的大多都留在了国内,应该是因为字节应该是当年那批互联网公司里发展最好的一个,其余的发展都不怎么好,大家都没赚到钱就回美国了
少数在国内混的好的都是抓住了风口。这两年大风口基本已经没了,小风口还是有的。跨境电商,东南亚,币圈的发展都催生了一些小风口,和大多数人996还赚不到钱相比,有一下部分人赚钱非常容易,很让人羡慕
这次回去有很多国内的人跟我打听怎么润美,有娃的希望能把孩子送出去不要在国内卷高考,没娃的自己想出去离开996的环境
雄竞和雌竞,男女的对立与冲突
这次回国被不断地震碎三观,刷新底线。经常在国内听到谁谁谁拿到了大结果,一切都是向钱看齐。对男的来说大结果就是炒股炒币创业挣了大钱,对女的来说就是从男人身上捞到了大钱(这也算是一种颜值变现)。当网红现在没以前挣钱了,很多百万粉丝的网红变现能力连大厂码农都不如。但有两类网红非常赚钱,一种是教男人怎么赚钱的(开店,炒币,炒股,捞偏门),一种是教女人怎么驾驭男人的(女性情感导师,离婚律师)
国内衡量男人的价值只看钱,衡量女人的价值看年龄和美貌
钱,是穿越牛熊最好的资产。在经济好的时候,雄竞极其激烈,因为男人能赚到钱,女人也不缺钱,所以男性需要付出更高的溢价才能吸引到异性,过去十年男生要记住各种节日给女朋友送礼,还得买秋天第一杯奶茶制造仪式感。湾区的男同胞们看到这里应该是秒懂
经济差的时候恰恰相反,雌竞极其激烈,因为有钱的男人比例减少,而年轻漂亮的女性比例是不变的。所以年轻漂亮的女性需要内卷才能争夺到那一小部分有钱的男人。有钱的男人同时有5个女朋友,这是北上广深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
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我认为国内的雌竞非常严重。这次回去和我两个高中女同学吃饭,她们学历,样貌,工作收入样样优秀,但至今还是单身。她们问我我找老婆的标准是什么,怎么能找到我这种男人结婚。我都不算特别有钱,长得也不咋地。我没有敢告诉她们实情,经济下行的时候,能匹配她们条件的男人会越来越少,越往后机会越渺茫
资产负债表衰退,消费降级
对中国人来说餐饮是最能代表消费的,因为有钱没钱都爱吃好吃的。国内消费降级非常严重,我这次回深圳发现很多我2年前爱吃的餐厅都倒闭了。这些餐厅人均客单价在300-400左右,倒闭的店面换成了新餐厅,客单价基本都在100以内。去大多数餐厅吃饭和2年前相比能打7折(美团上面有优惠券)。餐饮在国内卷到飞起,大多数餐厅忙活一年利润率不到5%。作为海底捞的死忠粉,我知道作为餐饮龙头的海底捞利润率也就是10%,客单价不到100(和2018年相比相当于没涨价),这两年海底捞大规模关店,减少营业时间降成本,股价暴跌。我之前爱吃的太二酸菜鱼竟然也不用排队了,用的鱼肉质也大不如前,听说换了鱼的品种每条鱼能省10多块的成本。太二背后的餐饮集团上市公司的利润率连1%都不到
和高客单价的餐厅经营惨淡相对比的是低客单价餐厅的火爆。客单价25左右的米饭泡菜无限续的石锅拌饭排了老长的队,蜜雪冰城点单需要等半小时以上,在国内就喝过一次星巴克,其他时间都是喝瑞幸,因为经常给我发优惠券,9.9的瑞幸味道不比40块的星巴克差
服务也极其内卷,和朋友吃烧烤服务员会过来给我们烤好,把肉夹出来放到盘子里,旁边一桌结账的时候抱怨说服务员倒水的时候滴在了他衣服上,明明是很小的事,这种事在美国算个啥。店长直接过来道歉,说哥对不起,这一单打8折您看行不行,我一听就很生气,打了8折还挣不挣钱了,这种情况换了在美国也就是把小费改成15%而不是18%
以前只用京东盒马的朋友也开始用拼多多买东西了,跟我说拼多多的东西品质也非常不错,听了有一点点心酸,明明是变穷了还找那么多借口
消费降级反映了中国正在经历资产负债表衰退。这个概念是辜朝明提出来的,大概的意思是,中国家庭80%以上的资产在房产上。在房价暴跌的时候,很多背负了30年房贷的人依旧要还房贷,所以当这些人发了工资第一件事情是还债,有了多余的钱会存起来为不确定的将来做准备,而不是去消费,所以导致消费下降。你的消费是别人的收入,别人的消费是你的收入,消费下降导致收入下降,进入一个负反馈的螺旋。日本失去了30年,30年差不多就是一个人人还完房贷的时间。以此类比,那些背上了高额房贷的85,90后可能也需要30年才能带着中国经济走出来
现在中国社会的内卷,只是给未来30年的经济环境打了个提前量。正如美团老板王兴说的一样,2019年可能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80后的一部分人是非常幸运的,有一部分人吃到了房地产的红利,又有一部分人吃到了互联网的红利,在互联网大潮的推动下成为了互联网大厂的中高层。不管在中美,只要不作妖跟着同龄人的步伐往前走,财务上已经有足够的安全感了。没冲上去的80后已经过了35岁,每天都在担心被公司优化掉
90后没有80后那么幸运,但也有很多吃到了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混的好的到了公司中层,在国内房子买的早的目前还没亏,在国外买房的都是大赚,炒币炒股基本上都是赚的,小有积蓄。运气不好的90后在高点(20-21年)接盘买了房,也在瑟瑟发抖
最惨的是00后,上学的时候经历了疫情,毕业了发现工作完全找不到。不是他们不优秀,而是时代的红利已经消退,机会太少了。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几年考公考研如火如荼。工作不好找,很多人就去考公找一份铁饭碗,或者通过考研推迟失业
高考人数还没有到顶,2030年中国高考人数达到顶峰。有一个朋友她娃就是2030年高考,她说不打算鸡娃了,打算好好让老公卷,将来给孩子送出国去。所以我觉得00后10后很可能是最辛苦的2代人。国内越来越多的公司出海,出海的意思是就是把原来应该投入到国内的钱和资源投到国外,国内的工作机会会进一步减少,国外的机会会越来越多。所以接下来的趋势是,作为打工人也要出海,要么给市场在国外的公司打工,要么肉身到国外找工作。不管走哪条路,都会比以前难
哪里才是归宿,我对未来的看法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你如果看GDP的涨幅,经济依旧在增长,但我不认为GDP是衡量中国经济好的指标。我认为更好的指标是CPI, 海底捞的客单价翻台率,美团的订单量,互联网上市公司财报公布的员工数量,国内前10机场的客流量,北上广深的用电量
中国经济的体量是非常大的,很多人觉得这两年经济不好要崩溃,我觉得这是另一个极端。我认为中国经济并不会崩溃,而是会按下暂停键,会在现有的水平横盘10到20年,然后恢复到一个缓慢增长的状态
中国有中国的问题,美国有美国的问题。华人在美国的地位一直都不高,学CS的留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本地人都找不到),拿身份需要过一个有一个坎,一步走错前功尽弃。很多人在工作和身份的双重焦虑下都产生了心理疾病。从来都没有完美的地方,适合你的才是真正的归宿
很多在美国的朋友问我,现在能不能回国。我觉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留在美国赚钱更容易,所以倾向于劝大家尽量留在美国
我的回答一般是,如果你已经在美国积累了一定的资产是可以回去躺平的
如果你刚毕业我强烈推荐不要回,因为不好找工作,比美国还难找,工资又低又卷
如果你是女生,我建议你不要回,因为国内职场环境对女生非常不好,而且你回国后不好找男朋友
如果你是男生我也建议你不要回,因为你赚不到钱也不会有女生喜欢你。如果你在国内有一份年薪百万的工作或者家里本身很有钱,那回去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已经有孩子了,我建议不要回,国内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不好,食品安全也是个问题
刚结婚没孩子的小夫妻也不要回,男的出轨概率非常大。在美国结婚回国后离婚的太多了,目测概率在60%以上,估计还有额外20%应该是老婆还没发现老公出轨
如果看到这里你还是想回国,我会建议你回去。因为美国虽然wlb好赚钱容易,但生活确实没有国内舒服。人生除了赚钱,更重要的是过的开心。你的人生应该自己做主,哪里能让你开心就应该去哪里
我目前劝了90%的人留在美国,只有不到10%的人我会劝他们回去。这10%的突出特征:男性,卷王,能力超强,野心大,这些人在国内能拿到300-500万的package,属于大佬了。也有少数自己创业的估计很快就破产回去打工了(他在加班肯定看不到这句嘻嘻)。如果你符合这种特征可以联系我,我可以帮你联系到最好的猎头,可以跟你分享一下怎么在国内混的风生水起。有几个女性朋友不听我的劝回国了,回去快一年了都找不到工作跟我说很后悔没听我的,唉怎么说呢,人只有真正经历了才能明事理
如果要回,我的建议是回长三角或者珠三角(现在叫粤港澳大湾区),其次是北京,最后是成都,这4个地方是中国机会最多的地方
在国内的一些碎片化的印象
我的最爱:瑞幸咖啡,蜜雪冰城(最喜欢的是2.5元的甜筒,饮品我都不喜欢)
山姆旗舰店:国内中产为了吃到安全的食品都去山姆旗舰店买
lululemon:国内的美女都爱lululemon,叔叔我也爱看穿lululemon的妹子
Arc''teryx:穿上就是告诉别人,老子有钱。价格比美国贵接近20%
Canada Goose:价格比在美国买贵多了,北上广深的温度是用不到的,也是为了装X用
电车:我眼中的好车是特斯拉,理想,蔚来,华为,小米,小鹏,极氪,我不理解为什么还有人会买BBA,车的智能化差太多了。出租车的天花板基本上就是比亚迪秦,打专车经常能打到
各种奢侈品:好多富二代都开始穿高仿了,前段时间听说LV在中国的销售额开始降了
在深圳见到好多香港人,香港到深圳玩很方便,很多香港人来深圳吃喝玩乐+看病,因为深圳比香港便宜很多。作为高贵的深圳居民,劝各位香港同胞自重,不要来深圳推高物价
深圳,北京的高档写字楼灰蒙蒙的,即使天气好的时候看起来也很脏,听说是因为没钱擦玻璃了。我在北京望京soho朋友的公司喝茶,来了个人问她要不要租楼下的办公楼,同样的办公区相比去年租金跌了20%
国内很多同龄人看起来比之前老了很多,估计是因为应酬喝酒抽烟加班,加上房价跌各种糟心事加速衰老。有一位和我同龄18年一起加入字节的朋友,头发已经掉的差不多了。我俩当年发量相当,我现在头发还在,他的已经没了。我们吃完饭他问我咱俩能不能不喝酒,他说自己肾结石刚好。我难过之余庆幸自己很早离开了那个内卷的环境,代价就是没有享受到字节10倍的涨幅
国内对有钱的男性实在是太友好了,美女(这些人随便拍在抖音上能轻松吸几十万粉丝)都有一个圈子,他们在这个圈子里整天讨论的都是怎么套路男人,从他们身上搞钱。她们不明白的是,真正有钱的男人都门清,根本不在乎花那点钱。我一个老哥离婚了,每个月在女人身上能花10+万,一年能换十几个女朋友。我一开始以为她的女朋友都是那种厂妹,没想到其中不乏各国留学回来的,国内985研究生博士,小网红都有,让我大开眼界。他前段时间迷上钓鱼,跟我说已经对女人没感觉了,估计是年龄大了荷尔蒙开始衰退,这就是男人的悲哀吧。老哥年轻的时候也是一屌丝,等有钱了年龄也大了,那方面也佛系了
总而言之,在国内能遇到各种各样奇葩有趣的人和事,回到美国后还是有点回味在国内的生活。等我有了时间再写个帖子分享下我见过的有意思的人和事 ” 转自1p3a
有权力,有资源的人毕竟少数,无权力,无资源的人,才是社会的多数,这是社会动乱的根源。
立足美帝,打好经济根基,回神州去收割才是王道。
你们美帝机械博士有没有回去收割的机会?
不仅是中国,现在全世界都这样,富人越富,穷人越穷。
美国可是穷人跟富人一起发财,最近那么多工会罢工涨工资50-100%,什么工会一罢工就把工资拉上去40% 知道为什么美国物价上涨停不了的原因吗?知道为什么餐馆价格那么贵么?这就是原因,打工的人工资直线往上涨
真能写。一看说男生女生不要回国因为找对象不好找,就知道这个作者看问题不客观。这边留学来的男生真的比国内好找吗?找哪个种族的还是通吃?女生找哪个种族的?ABC都一大堆找不着对象的。
一个蜜雪冰城瑞幸的屌丝只能靠这种贴YY自己
我去年在国内呆了三个月,打了无数次专车。真没有碰到过烟味大,开车猛的。驾驶不安全可以投诉的,坐完车,平台也会survey是不是有烟味。唯一的缺点是接单时间往往更长
中国男人,家庭责任感真的是数一数二(比比昨天那个嫁老外,生了两个小孩,然后男人跑路要去谈恋爱的),我还留在美国的唯一原因,就是为了我儿子女儿,我觉得他/她们回国无法适应,我也不够有钱让他/她们当一辈子潇洒的富二代,唉
胡说。国内性资源丰富,大不了去嫖,也能嫖到豹子号。美帝这都是亚裔大妈,还价格贼贵。
https://x.com/caiziboshi/status/1886614109338190148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x.com/caiziboshi/status/1886614109338190148
嫖没意思,第一不够投入,第二不带感情,第三和(too many) 人分享不卫生
我追求的是,走心,专属,最高亲密度的关系
三驾马车中的所谓投资,是指国内自己的固定资产投资?
南下大院干部子弟,又是考题,怎么搞儿女也不是底层。
外资投资,16年前国内是有很多外资进入中国的,当时警惕热钱之类的。
唱过商K没有?妹子质量好得很。
别扯了,中国男人出轨抛妻弃子的多去了。离婚要孩子然后扔给老爹老妈的也多去了,别吹中国男人的责任感了,太尬。
喔喔,写的不错哦
该内容需要5魅力值以上才能阅览
真惨。这水平还是别回去了。
唱得很好啊,不要光看颜值嘛,耳朵舒服也很重要。
这个所谓码农一定从cia领工资了
要耳朵舒服我听原唱MP3就好啦,哥我是颜控,坐哥身边的一定是全场最漂亮的
相对,你懂不懂?总体来说,中国男人难道不是比老外更有家庭责任感?
你别歪曲事实了,我发小哪里有说不给钱,人家只是想两人之间先有点感情,我把这视为一种优点
没见过哪个码工有这么好的文笔,假的!
有钱长得帅的才叫叔,像吴秀波那种。不然就是没钱的赵本山。
"这种情况换了在美国也就是把小费改成15%而不是18%"
我有天打专车还真闻到烟味,我们问司机怎么回事,他说专车没有顾客抽烟的,但我们能闻到烟味,后来他说他抽烟但不在车上抽,我妈妈说那就是你自己抽烟闻不出来,其实你衣服上有很多烟味。今天打一辆有空气清洁剂味道,问他,他说因为很多人抱怨,所以他就买了空气清洁剂。不知道是不是大家抱怨,平台有人看到了。
很长,但写的内容靠谱。
没有,求带!安全不?会不会有公安来罚款?
人家愿意分享关你P事?说事实踩你尾巴了?
还有很多不过懒得写了,再次赞楼主耐心
谢谢分享
大妈可以去吗?好想去见识一下开开眼界
这个新年接待了几波国内来的亲戚,都是普通生意人,都说国内生意不好做,在琢磨给小孩找条后路。
明晃晃的出轨老男人就别梦想什么感情了😎
说相对,也没有研究表明中国男人其他国家男人更有责任感。倒是中国女性有更多的丧偶式育儿。也不知道这男人的责任感是不是都表现在找有感情的外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