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过的蓝州城市都有大片大片的low income 居名楼区, housing,utilit有,食物,医疗都不要钱,每月还要给生活费. 很多人就这样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被包养着, 因为minimum wage jobs can’t support that kind of living standard. 中国好象没有这些吧? 美国政府这些开支都是从收税来的.
2wawa 发表于 2025-01-18 10:04 我住过的蓝州城市都有大片大片的low income 居名楼区, housing,utilit有,食物,医疗都不要钱,每月还要给生活费. 很多人就这样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被包养着, 因为minimum wage jobs can’t support that kind of living standard. 中国好象没有这些吧? 美国政府这些开支都是从收税来的.
2wawa 发表于 2025-01-18 10:04 我住过的蓝州城市都有大片大片的low income 居名楼区, housing,utilit有,食物,医疗都不要钱,每月还要给生活费. 很多人就这样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被包养着, 因为minimum wage jobs can’t support that kind of living standard. 中国好象没有这些吧? 美国政府这些开支都是从收税来的.
我住过的蓝州城市都有大片大片的low income 居名楼区, housing,utilit有,食物,医疗都不要钱,每月还要给生活费. 很多人就这样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被包养着, 因为minimum wage jobs can’t support that kind of living standard. 中国好象没有这些吧? 美国政府这些开支都是从收税来的. 2wawa 发表于 2025-01-18 10:04
2wawa 发表于 2025-01-18 10:04 我住过的蓝州城市都有大片大片的low income 居名楼区, housing,utilit有,食物,医疗都不要钱,每月还要给生活费. 很多人就这样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被包养着, 因为minimum wage jobs can’t support that kind of living standard. 中国好象没有这些吧? 美国政府这些开支都是从收税来的.
读博的话,我当年stipend 两万多,现在的学生五万。
60多。。。 哈哈,老留们六十多七十来岁的,临了突然发现自己多了好多美国朋友。
她们还羡慕美国没有byd的粉红电车。哈哈
厂工在中国应该算是很苦的工作了, 但是包吃包住,医疗也便宜,是能攒下钱的。美国人中低收入根本攒不下钱,必须付房租,保险,医疗也贵,食品只有垃圾食品便宜,还有手机流量,无线网,水电费乱七八糟的都挺贵的。所以以前老是说美国人不爱攒钱贷款多,会不会是攒不下来,不是不想攒。
中国自从发现美帝要全面开战之后很早就开始低调了。最近几年也不吹了并且人为压低GDP总量的估算就是为了广积粮缓称王。现在的一切都是拼命练内功因为已经早就知道藏不住了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跟日本一样被阉割这个土共和大多数中国老百姓都不会接受,另外一个就是硬杠硬挺。所有准备和预案都是奔着全面封锁自己全面掌握产业链而去的。
不用也省不下来。
我水费380多,其中只有50多用水的费用,其他都是杂七杂八的钱。
生了大病的话不能工作,没有公司保险,只能买obamacare, 还得感谢奥巴马强制保险公司不能拒保pre-existing condition, 否则保险公司看你生病都不保你。 美国就是为富人服务的国家,越富过的越好,甚至犯罪都不用坐牢,越穷过的越惨,丛林世界,但是媒体会美化,会洗脑,导致美国人觉得这样的规则是ok的。现在一部人翻墙出去看到真相了,顺便感谢一下chatgpt能让中美两国网民顺利交流😄。
说得很对
对的,中国住别墅,水电也真心不便宜。
美国老百姓都已经觉醒了,可是仍有美华(他们不爱听高华这词所以,尽量避免吧)还在继续尬吹。
那种一个人月入三千的,俩人六千的家庭,上大学应该也是免费吧;应该没有家庭收入八万以下还收学费的好一点的大学了吧。研究生以及医学院和法学院的学费是另外的说法,是本科四年毕业以后的事儿。
我觉得版上拿TA和RA在美国读研究生的应该很多,一个月一千多,但当时也还行吧,还能攒点,平时也挺快乐的,就是做科研比较辛苦。
不过美国对学历要求没有那么高,国内学历要求特别高。
可以互去对方的国家生活生活再决定呗。
我们一家在美国比在中国会好一点,不会考虑回国。 我们有早年海归的朋友,早实现财富自由了。
= = 美国人已经都买不起杂货了吗
这不奇怪啊,60年代过来的几乎都是被中共革命了的地主老财军阀洪门子弟,恨国内说的过去,这个得理解,毕竟改朝换代,吃红利的换了一批人肯定要打击以前吃红利的!80-90恨中也不奇怪,8964记得么,这些人当年跑到美国,吃了人血馒头已经回不去了,只能在美国深耕,和政庇一个得行!加上一个90年后的法轮功也是跑出不少体制内!以上这些人一点也不奇怪,都是大概率回不去的不说点酸话怎么可能?
是的。就这破税我觉得美国房子一点意思都没有。我还是拿好我北京的小房子吧。退了休这边房子一卖,回国不要太美滋滋。
而且盲目自大~~井底之蛙,觉得自己最有钱
中国电费贵和住多大房子没有什么关系,房子大且个人拥有房顶还可以安装太阳能,太阳能如果用不完可以卖给国家,不仅不用交电费还有国家补贴给你!电费贵价唯一的标尺:是不是装了地暖,冬日用没用大功率取暖设备,用没用空调,这些都是耗能大户,而阶梯电价就是收割耗能大户的标准!
真典啊。国内有几个996?996的都是少数行业上百万收入的,国内上百万什么购买力?
是的,早就发现这个问题,美国gdp严重虚高。
不是的,我现在在北卡,这个月电费300。出租屋的质量不好,没有一处不漏风。今年尤其冷。晚上睡觉不开空调,早上起来温度只有58度。
是的,原生英语的外教老师薪资在25-40K/月左右。如果还有一些才艺,哦,不敢想的抢手。
当然不是一切,但是总归不全是美国媒体里只有黑的一面
这是真的,我也想捡。还有中国的蒜苗,韭黄那个嫩啊。
一个富豪,会相当于好多家庭吧
所以他们应该明白了小留的父母是多有钱,放着这么便宜的大学不读
有没有可能看年龄就知道
NYT 今天头版: 90%美国成年人认为,美国政治制度已经“broken”
购买力平价PPP,中国2014年就超美国了
研究生不仅学费住宿不花钱,还有钱拿。当然美国全奖也是,还更多
58太低了!
O,坦白的说,国内底薪阶层温饱还是没有问题的!但要是想购买一些心仪的物品可能需要等待几月甚至很多年!如手机几月,太昂贵的当然买不起。一般会考虑vivo红米等品牌。等待很多年一般如房车等大件不动产!
通货膨胀让美国这个已开发国家的底层过的快要和开发中国家的底层平齐了
$798法学院哪啊? 国内吗? 🤣 国内法学院毕业生平均赚几个钱, 这边大所第一年年薪过20w$
为啥这边就是大所的收入,国内就是法学院的毕业生平均收入。
因为我就是之前大概8万一年学费的法学院留学生, 毕业就去大所了, 我熟悉的朋友和同学除了去政府部门的也都去大所了, 其他人收入不知道。
属实
阿根廷的牛肉也是很便宜的
有几个穷人需要去挂几百块一次的特需门诊?
美国现在的物价,还有购买力的性价比我也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北卡这边我租的房子也是比较中等的公寓,价格$2100,是2b2b。2016年我在这边,完全一样的档次和设施的2b2b,房租是$1200。不到十年,涨价接近1倍。房子外面看很好,结果住进来才发现密封极差。别人的密封差,还需要去找下哪里漏风,我这个直接用手感受,门窗没有不漏风的。
层主亲戚这类人,在大国自信派眼里,是透明人。楼上还有扣帽子的,说年纪大的美华都井底之蛙反华啥的,呵呵,话语权永远在年轻人手里,年纪大的也是慢慢会变成沉默的一代,可以随便网络霸凌。
我住过的蓝州城市都有大片大片的low income 居名楼区, housing,utilit有,食物,医疗都不要钱,每月还要给生活费. 很多人就这样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被包养着, 因为minimum wage jobs can’t support that kind of living standard. 中国好象没有这些吧? 美国政府这些开支都是从收税来的.
你急啥 ? 要不,你去她那卖惨去?
说美国就人均70万贫困线 说中国自动1000人民币赤贫 老套路了
可别吹了 SF街上成片的游民都不算人了
你是装傻? 到处都有shelter,很多homeless 都是addict 或者mentally ill.
因为你和你熟悉的人都去了大所,所以要用国内法学院毕业平均收入和这边大所的20w相比?就这个逻辑水平也能去大所,想BSO直说
漏风的话你的电费估计每月$300至少。又是一笔花费
你亲戚山东哪里的 我亲戚也是山东莱州半岛地区 这个地方是苹果产地 我的亲戚种植苹果 虽然特别辛苦 苹果要套袋都是手工 但是收入还可以
我朋友是西南政法毕业的 87年 律所工作年薪60万 但是蛮累的 我周围只有这一个律师关系好到可以知道收入 对了三线省会城市
中国有廉租房 一个月我们三线省会房租四五百 需要申请和美国一样 免费医疗普通人交不起自主就业五千多一年的话 只能买400快的全民医疗 报销率少 但是你付出的也少 主要是一般小病本身也没有多钱 大病就不行了
我记得十年前我们都觉得美国物价低,那时候还有美国购物团呢,专门开车去美国购物,回来前还得在美国加满油,那时候加币汇率也好。我前段时间去美国觉得美国餐馆好贵啊,加拿大的工资按美国物价也没法生存。
我去年暑假回国,去亲戚工作的大公司参观。中午在食堂吃的饭,实在是太好吃了,价钱更是不到外面的1/10。
我前面说过,真的拿minimum wage 养家的,退税有EIC, refundable 就是说退的税比交的多。真的在这边读书过来的老留,谁没穷过呢,两口三口之家household 五六万这种根本不交什么税的,当然social security 还是要交。 真的低收入,孩子从医疗保险到牙医保险都是免的,连 copay 都没有,daycare 补助,住房补助, 低收入怀孕有特殊保险还有wic.. 家庭收入十万以下很多大学不收学费还给生活费。 只能说这些话都赚不到流量,不过小红书这么一搞,走线的少些也是好事。
现在的热闹是因为,很奇妙的形成3赢的局面
美国大众,中国大众,中国政府,都在小红书很欢乐的嘲弄美国政府 效果1+1+1>3 这已经形成它们bonding(or "狼狈为奸")的重要纽带
这也是让恨中党皈依狂信徒们抓狂玻璃心碎一地的主要原因 这种舆论环境下,白菜3刀一磅还是3人民币一斤它重要么?
这些都没错 但是这点细节不妨碍 美国大众和中国大众在小红书上一起骂美国政府吧?
那个什么猪,其实不必滥发同情心,中国很多地方的农民,可能过的比你好 我家就是农村的,不到300人小地方,也不是江浙地区,后面几百米就是山 但是,你说的 1000 每个月真没有看到
我邻居快60岁,没有什么技术,一个月上班是5000左右,自己开车去镇上上班,大约10分钟。 晚上回家,家也是2 楼房子,还有四季蔬菜家里。这个是普片情况,我几乎白天看不到中青年,晚上回来,
有技术的泥瓦工,至少300-400 一天,我的小学同学,还忙不过来
有一户最困难,国家补助一年2万多,这个我知道,因为我们是比较近的本家。
村上还有人做淘宝,那个已经很好了
我村里最富的,是早年,大概80年左右,去广州开厂,前几年广州拆迁,他把厂房卖了,卖了10几个亿,是的是,亿。当然,这是个例。
不要用老眼光看农村,现在,你要一个农村户口,你还不一定能弄到
封得好!👍
没看到这个版上隔三叉五地骂一遍中国政府当年竟敢收培养费?我和我的同学们也交了,生活中从来没有听谁抱怨过。
其实根本不需要挂特需 因为同一个医生,一般会有不同日期的专家门诊,只要40到50, 支付宝上可以直接预约搜索医生名字, 除非你今天是做手术或者大病,医生跟你说好挂特需 我就在上海陪妈妈看病
盲人摸象,你看看小代,也是有技术,也是想干就能干,还有人抢着要。冬天零下十几度,夏天40度,你看看那吃的住的。现在老了干不动了,开个小店维持,不干就没得吃。当然,人家也有车有房,看着也表面光鲜,换你,你去不去?
这个我知道,我父母也在上海。去年暑假回去三个月,跑过很多家医院。同一个专家的门诊,提前订可以约几十块的那种专家门诊。如果last minute,就只能约几百块的特需门诊。反正我看不出来穷人为什么非得订几百块一次的特需门诊。
别的就算了 这边中餐馆比国内好 是认真的吗 国内很多菜比如流行的淮扬 粤菜 鲁菜 不是只有川菜 而且你以为这边中餐馆不放味精吗
真的,美国也应该推广免费的师范大学,培养老师。老师们挣的少,但是通过免学费可以在另一个方面补偿他们。
你们浙江那边农村本来就比我们山东这边好啊!! 浙江的富农全国都羡慕的好吗
这些美国穷人去中国做外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啊
就是图便宜呗。所有消费都除以10, 当然爽了。
即便小红书的阶层不一样,但大家生活的大环境是一样的,都要买菜 吃饭 看病 上学 就业。小城市的人挣的少但是购物买菜的地方物价也更低(比如商场 vs 菜市场)。 YouTube上不少云赶集的视频,看看就知道那些菜市场其实还挺有烟火气的,价格也很低廉。 教育的话,不管各个阶层去的都是开放给所有人的大学。 医疗的话,小地方的确是有不方便的地方。但是农村去县城的医院看病也没有那么难,我亲戚就去过几次,而且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挺高。 就业的确是城乡有差距。但生活成本也不一样。
我看那个,当时也不理解,其实都是现实写照。
其实在国内,除了大病或者看中医,其他挂特需都是SB. 那些专家多数都是昏庸之辈。真正水平高,能做事的,是底下的年轻医生
大哥/姐, 我特意说了; 不是江浙地区
不知道小袋情况 但是,300-400 泥瓦工是非常正常工资,绝不是什么盲人摸
你吃过纽约华人区的中餐吗? 比上海什么的食材到烹饪都好. 有能力的厨师都跑到美国来了.
福利房食物券免费医疗确实有,真正帮到了底层民众吗?我没有途径认识那些真正的无业无产者,但是特别扎心的是,我认识的享受福利房食物券免费医疗的,全部都是海华搬运过来的家人,还有住大房子领食物券享受免费医疗子女大学拿奖学金的,是国内人在这里包养的“无产”家人。限于我的交往圈子,我认识的享受福利的,无一例外是这两类人。
我觉得你真的想太多了 看到美国穷人多,大家最多心里感叹一下真没想到,接下来自己的日子该怎么过怎么过,也只有你这种一天24小时奋战在华人上吐糟美国的这么兴奋了
少说小代是开小店维持,不干没得吃。 人家刚给自己爹妈发了1 万2的工资。 人现在有车有房。孩子都还可爱。
老代在农村,小代已经进县城了, 小小代肯定不用当农民工了。
好日子不就是一代代人干出来的么。
你住哪里啊水费40刀不到一个月?我在德州我们夏天有限水令,一周只能浇草地两次,就这我家夏天水费都要$160-200一个月。要放开浇水一个月四五百都打不住。 就算住condo没有backyard,一滴水不用都要付base+废水处理费几十刀。
普通一家人住60平方公寓,真很少。我认识的人,一家人都是100平方以上,无论是一线城市,二线城市,还是三线城市。
非常现实。 收入低生活难是真的,不会节省着过, 也是真的。 所有美国人,再穷,也觉得日子起码要一个车,自己的住房不能想象合租,等等吧。老留当年拿奖学金也能一家三口过日子还能买房。
东部啊,水费按季度,不到一百。之前房子小草地小比这还低,十几二十一个月。
你这是在中国呆过还是没呆过?你说的中国生活质量我只能同意住房公寓小,其它的都是牵强。
人说的是买生活用品的价钱,你非要比买美国进口货
如今国产的衣服和用品,质量已经远远超过美国,在美国买的物美价廉的, 大部分都是made in china的
你说中国餐馆的饭味道不如美餐,请问你吃过几个中国餐馆,吃过几个美国餐馆?中美两地中餐馆数量差别可是指数级的
美国中餐馆烹饪就健康吗?健康不健康我没法评说,美国中餐馆肯定是学中国中餐馆的烹饪做出来的味道
你真的在美国呆过吗?
特需的好处是第一不用排队,第二医生态度会好一些,稍微给个多说那么两句。第三就是在以后的后续服务中,医院知道你付得起钱会优先给一些资源。
我家大宝在上海三甲医院生的(家人说综合性医院好,万一有什么事不用转院,汗),就因为产检看特需,生完孩子护士优先问我有一个单间空出来要不要住。这样就方便多了。
不过综合医院人太多,服务态度真心的不怎么样。最主要的原因是资源不够。。一组助产士要同时给好几个产妇接生。现在不知道情况如何。
总体国内医院的情况就是:水平尚可,环境一般般,综合考虑: 便宜,有基本保障。想要特别好的服务多掏钱。
你回中国吧, 看你挺讨厌美国的, 如果你真的在美国的话, 一个自己选择住在中国还整天说中国这里不好哪里不如美国, 也会有人要他滚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