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off 发表于 2024-11-21 11:14 日本的拉面,乌冬面都好吃!中国的只有螺狮粉,桂林米粉!!!兰州牛肉面。都只说我吃过的。
穿裤子的发糕 发表于 2024-11-20 15:44 都喜欢!
cs5560 发表于 2024-11-20 15:59 没一个喜欢的。 一看面条摆得乱糟糟的就没食欲了。看看这个:
ilovess 发表于 2024-11-20 16:15 苏式浇头面!!还有各种庙里的素面!
mindstorm 发表于 2024-11-20 16:26 这个一看就是挂面下的。。。。
lelelele 发表于 2024-11-20 15:50 真的,只要是面条,我都喜欢!
cs5560 发表于 2024-11-20 16:36 你想当然了。 这绝对不是挂面。要很长的面一筷子从锅里撩起来才能摆成这样。
在苏州玩吃过浇头面,面食爱好者表示接受无能,面条实在太硬了,汤也没什么香味,一大块什么大排,焖肉所谓额浇头腻的不要不要的,真不喜欢。 金生水起 发表于 2024-11-20 16:22
Heiniu 发表于 2024-11-20 16:03 哈哈 我更喜欢图一里的所有面条 不是很喜欢你图里的上海面条,重浇头轻面条,面条质感对我来说很重要
金生水起 发表于 2024-11-20 16:22 在苏州玩吃过浇头面,面食爱好者表示接受无能,面条实在太硬了,汤也没什么香味,一大块什么大排,焖肉所谓额浇头腻的不要不要的,真不喜欢。
模拟人生 发表于 2024-11-20 16:52 岐山臊子面是我的最爱!竟然排最后…
momo099 发表于 2024-11-20 17:54最近吃得比较多的是港式馄饨面。
cs5560 发表于 2024-11-20 17:58 港式面都是碱水面,太难吃了。
不过这文章忘了提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早起去吃头汤面。 https://medium.com/@afeiluimang/%E6%B5%87%E5%A4%B4%E9%9D%A2-%E6%B5%87%E5%A4%B4%E8%BF%98%E6%98%AF%E9%9D%A2-df1df9aa6add 久居江南,也渐渐嗜素帮面,每每到了难以决定下一顿吃什么的时候,总故作谦虚地说:”我来碗面就好。”殊不知,大多江南人吃面,并非真心只吃那朴素的一碗面,其实是贪恋面上的浇头。所以最后到了面馆,只见那一桌子的小盘小碗的浇头,焖肉、炒肉、肉丝、爆鱼、块鱼、爆鳝、鳝糊、虾仁、三虾、卤鸭、腰花、三鲜等,簇拥着清汤寡水的一碗面,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苏州面馆里,浇头是门大学问,店家不仅用来炫耀自家做面做菜的技艺,也用来考堂倌的智商和食客的经验。肉浇头的面叫”带面”,鱼浇头的面叫”本色”,鸡浇头的面叫”壮鸡”。肉浇头中,纯瘦肉的是”去皮”,较瘦的是”小肉”,中等的是”五花”,特别肥的是”硬膘”。鱼浇头中,则有”肚档”、”头尾”、”头爿”、”甩水”、”卷菜”。要两个浇头的,自然是”二鲜”,三个浇头是”三鲜”。可又有谁知道,”红二鲜”指的是鱼肉双浇,”白二鲜”指的是鸡肉双浇。”二鲜”又可以叫”鸳鸯”,所以就有红鸳鸯白鸳鸯,还可以依照浇头大小分为大鸳鸯和小鸳鸯。喜欢加葱在面上的,叫”重青”,不要的叫”免青”。有的人怕浇头不热,要埋在碗底的,就是”底浇”。有的人喜欢把浇头分开放另外一只盘子,那就是”过桥”。就算是无浇头的面,也有好几种叫法:”免浇”、”阳春”或”飞浇”。老面客清早吃面,气定神闲地对跑堂的说:”清炒虾仁,要宽汤,重青,重浇过桥,硬点。”而旁人则感叹:”凡此种种名色,如外路人来此,耳听跑堂口中之所唤,其不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者几希。” “浇头”这词,自然是”浇上、盖上”的意思,所以有”盖浇饭”一说,指的是放在主食上的配菜。但有时候,”浇头”也做调料之意,《红楼梦》里有”预备菜上的浇头”一说,可以理解为是浇汁。但在苏州面馆里,浇头已不是浇上去的了,它演化成了数十种小菜,分量均是细巧,做法多为现炒。一碗阳春面,可搭配上十几种浇头,生生地化素净为华丽,变简约为繁琐。但主旨是让客人觉得,吃得高兴不寂寞就好,就算是一碗面,也要吃出前呼后拥、众星拱月的热闹和气势来。 浇头面做得最讲究的老字号,是苏州的朱鸿兴,拙政园附近有一家,每次去苏博,经历了游客的喧嚣之后,也只有一晚面可作慰藉。。这家店的浇头有家常的焖肉焖蹄,也有极其金贵又富时令气息的三虾爆鳝。不仅如此,就连食器都要与浇头搭配得宜。比如蹄髈面就要用红花大碗,焖肉面则用青边大碗,虾仁面是金边大碗,除此以外,一般的面就是普通青花碗。吃面不只是吃素面,配上浇头一样是大快朵颐的一餐,苏州人有诗为证:”时新细点够肥肠,本色阳春煮白汤。今日屠门须大嚼,银丝细面拌蹄髈。”写得馋趣尽出,一派天真无邪爱吃肉的童真,让人忍俊不禁。 可到底是面重要还是浇头重要,私以为,汤头最重要。汤、浇头、面、(其实还有碗),之于一碗苏帮面,就像温柔婉约、白净可人、知书达理之于吴地美女,相互映衬,缺一不可,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哪一环有明显的短板,那都会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就像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但是满口脏话,让人心生难过。“听戏听腔,吃面吃汤”,面是脸,浇头是衣裳,汤才是透着的腔调,一碗好的苏式面汤,大致由汤、汁、油、青组成。 1.汤,汤一定要清而不油,整体视觉是透亮,正宗苏式汤面汤色透明如琥珀。制作面汤称为“吊汤”,相当于饭店里的烧高汤。各家大小面店都将汤料的配方视作传家之宝,秘不外传。普通的做法是大骨、蹄髈、鸡架加以做爆蟮余下的蟮骨,以及各种自制秘方的调料,有些甚至会加火腿,以文火慢熬而成。一份极富苏州特色的汤底骨架基本就搭建好了。不过各家面汤风味不同,其配方不得而知。不见任何杂质,喷香扑鼻,咸淡适中。 2.汁,各家店也不尽相同,主要是爆鱼的“卤”,或者焖肉的原汁。爆鱼卤偏甜,非常具有苏帮特色,颜色深,被炸香的爆鱼浸润后,这种复合的香甜味道,深受传统苏州人的喜爱。焖肉汁咸鲜味浓厚,脂肪含量高,配以滚烫的汤水,激发出来的油脂的香味,大冬天非常让人着迷,我最爱的是酱鸭,红糟烧出的玫瑰色,只有苏州吃得到,一到上海,又被酱油染成了黑汁。 3.油,应该是汤头的点睛了,主要是熟猪油,薄薄的一层,漂浮在汤上,增香保温,而且,其最大的作用是和面条的互相作用,面条落入汤中,每根面条会被汤头包裹,而这层油将汤和面紧密的包裹起来,快速吸入口中,充分的混合,起到锁定鲜、香、烫的功效。 4.青,冬天的本地青蒜,夏天的香葱。本地的大蒜叶,切碎成三分之一小指甲盖大小,撒在汤上,“重青”(吃面的术语,即多放大蒜叶)是吃面老饕的最爱,从而使整个面汤立体起来。 不吃苏州精工细作的大店,到上海路边无名小店来碗镬气十足的现炒浇头面,那也是了不得的市井乐趣。有人号称吃遍了上海所有的现炒浇头面小馆的,告诉我们如何评判一家现炒浇头面是否合格,就是看那位面店的老板娘是不是够凶狠。这样的小馆大多是夫妻老婆店,一人兼顾炒浇头和煮面,一人又要跑堂又要收钱。默不作声照顾后厨的那一位基本上都是丈夫,而凶神恶煞般料理前厅的则是老板娘。因为饭点的客人多,而浇头必定是一个接一个现炒出来的,有时候某些客人等得不耐烦了,就会催,而老板娘心疼老公,便不分青红皂白破口大骂。这种时候,一般客人都会吓得不敢作声,只怕得罪了老板娘,最后无缘吃上那碗面。越好吃的面馆,客人自然越能忍,而老板娘也越是嚣张。”现炒浇头面馆的老板娘无疑是上海滩最有权势的人。”朋友说,”我还记得有一次,遇到一个看上去似黑帮老大的人跟我们同家面馆吃面,忍不住催了几声,被老板娘怒骂。我们当时都怕得不得了,就怕那老大也站起来开打,没想到他竟也默默忍受,直到面上桌,吃完,走出面馆的门,这才回头,忽然爆出一句脏话骂那老板娘。这样忍辱负重的人,将来必成大器啊!” cs5560 发表于 2024-11-20 17:44
swedenice 发表于 2024-11-20 18:23 最喜欢吃炒细面,好像这图里没有
stone1002 发表于 2024-11-20 16:35 山西刀削面,小时候放了学跟同学一起,赶在晚自习之前冲到路边摊吃的,在瑟瑟寒风中这一碗面真是人间美味啊。
firstautumn 发表于 2024-11-20 21:12 杭州的片川儿太难吃了!还是去一个著名的餐馆吃的,一股油腻的味道。
shaohuacrystal 发表于 2024-11-20 21:35 那种细面炒豆芽菜特别好吃
mody88 发表于 2024-11-20 15:41
Emilyll 发表于 2024-11-20 22:08 豉油皇炒面~~~
custom 发表于 2024-11-20 22:05 抛开类型,做得如何才是关键吧
cs5560 发表于 2024-11-20 17:44 不过这文章忘了提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早起去吃头汤面。 https://medium.com/@afeiluimang/%E6%B5%87%E5%A4%B4%E9%9D%A2-%E6%B5%87%E5%A4%B4%E8%BF%98%E6%98%AF%E9%9D%A2-df1df9aa6add 久居江南,也渐渐嗜素帮面,每每到了难以决定下一顿吃什么的时候,总故作谦虚地说:”我来碗面就好。”殊不知,大多江南人吃面,并非真心只吃那朴素的一碗面,其实是贪恋面上的浇头。所以最后到了面馆,只见那一桌子的小盘小碗的浇头,焖肉、炒肉、肉丝、爆鱼、块鱼、爆鳝、鳝糊、虾仁、三虾、卤鸭、腰花、三鲜等,簇拥着清汤寡水的一碗面,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苏州面馆里,浇头是门大学问,店家不仅用来炫耀自家做面做菜的技艺,也用来考堂倌的智商和食客的经验。肉浇头的面叫”带面”,鱼浇头的面叫”本色”,鸡浇头的面叫”壮鸡”。肉浇头中,纯瘦肉的是”去皮”,较瘦的是”小肉”,中等的是”五花”,特别肥的是”硬膘”。鱼浇头中,则有”肚档”、”头尾”、”头爿”、”甩水”、”卷菜”。要两个浇头的,自然是”二鲜”,三个浇头是”三鲜”。可又有谁知道,”红二鲜”指的是鱼肉双浇,”白二鲜”指的是鸡肉双浇。”二鲜”又可以叫”鸳鸯”,所以就有红鸳鸯白鸳鸯,还可以依照浇头大小分为大鸳鸯和小鸳鸯。喜欢加葱在面上的,叫”重青”,不要的叫”免青”。有的人怕浇头不热,要埋在碗底的,就是”底浇”。有的人喜欢把浇头分开放另外一只盘子,那就是”过桥”。就算是无浇头的面,也有好几种叫法:”免浇”、”阳春”或”飞浇”。老面客清早吃面,气定神闲地对跑堂的说:”清炒虾仁,要宽汤,重青,重浇过桥,硬点。”而旁人则感叹:”凡此种种名色,如外路人来此,耳听跑堂口中之所唤,其不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者几希。” “浇头”这词,自然是”浇上、盖上”的意思,所以有”盖浇饭”一说,指的是放在主食上的配菜。但有时候,”浇头”也做调料之意,《红楼梦》里有”预备菜上的浇头”一说,可以理解为是浇汁。但在苏州面馆里,浇头已不是浇上去的了,它演化成了数十种小菜,分量均是细巧,做法多为现炒。一碗阳春面,可搭配上十几种浇头,生生地化素净为华丽,变简约为繁琐。但主旨是让客人觉得,吃得高兴不寂寞就好,就算是一碗面,也要吃出前呼后拥、众星拱月的热闹和气势来。 浇头面做得最讲究的老字号,是苏州的朱鸿兴,拙政园附近有一家,每次去苏博,经历了游客的喧嚣之后,也只有一晚面可作慰藉。。这家店的浇头有家常的焖肉焖蹄,也有极其金贵又富时令气息的三虾爆鳝。不仅如此,就连食器都要与浇头搭配得宜。比如蹄髈面就要用红花大碗,焖肉面则用青边大碗,虾仁面是金边大碗,除此以外,一般的面就是普通青花碗。吃面不只是吃素面,配上浇头一样是大快朵颐的一餐,苏州人有诗为证:”时新细点够肥肠,本色阳春煮白汤。今日屠门须大嚼,银丝细面拌蹄髈。”写得馋趣尽出,一派天真无邪爱吃肉的童真,让人忍俊不禁。 可到底是面重要还是浇头重要,私以为,汤头最重要。汤、浇头、面、(其实还有碗),之于一碗苏帮面,就像温柔婉约、白净可人、知书达理之于吴地美女,相互映衬,缺一不可,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哪一环有明显的短板,那都会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就像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但是满口脏话,让人心生难过。“听戏听腔,吃面吃汤”,面是脸,浇头是衣裳,汤才是透着的腔调,一碗好的苏式面汤,大致由汤、汁、油、青组成。 1.汤,汤一定要清而不油,整体视觉是透亮,正宗苏式汤面汤色透明如琥珀。制作面汤称为“吊汤”,相当于饭店里的烧高汤。各家大小面店都将汤料的配方视作传家之宝,秘不外传。普通的做法是大骨、蹄髈、鸡架加以做爆蟮余下的蟮骨,以及各种自制秘方的调料,有些甚至会加火腿,以文火慢熬而成。一份极富苏州特色的汤底骨架基本就搭建好了。不过各家面汤风味不同,其配方不得而知。不见任何杂质,喷香扑鼻,咸淡适中。 2.汁,各家店也不尽相同,主要是爆鱼的“卤”,或者焖肉的原汁。爆鱼卤偏甜,非常具有苏帮特色,颜色深,被炸香的爆鱼浸润后,这种复合的香甜味道,深受传统苏州人的喜爱。焖肉汁咸鲜味浓厚,脂肪含量高,配以滚烫的汤水,激发出来的油脂的香味,大冬天非常让人着迷,我最爱的是酱鸭,红糟烧出的玫瑰色,只有苏州吃得到,一到上海,又被酱油染成了黑汁。 3.油,应该是汤头的点睛了,主要是熟猪油,薄薄的一层,漂浮在汤上,增香保温,而且,其最大的作用是和面条的互相作用,面条落入汤中,每根面条会被汤头包裹,而这层油将汤和面紧密的包裹起来,快速吸入口中,充分的混合,起到锁定鲜、香、烫的功效。 4.青,冬天的本地青蒜,夏天的香葱。本地的大蒜叶,切碎成三分之一小指甲盖大小,撒在汤上,“重青”(吃面的术语,即多放大蒜叶)是吃面老饕的最爱,从而使整个面汤立体起来。 不吃苏州精工细作的大店,到上海路边无名小店来碗镬气十足的现炒浇头面,那也是了不得的市井乐趣。有人号称吃遍了上海所有的现炒浇头面小馆的,告诉我们如何评判一家现炒浇头面是否合格,就是看那位面店的老板娘是不是够凶狠。这样的小馆大多是夫妻老婆店,一人兼顾炒浇头和煮面,一人又要跑堂又要收钱。默不作声照顾后厨的那一位基本上都是丈夫,而凶神恶煞般料理前厅的则是老板娘。因为饭点的客人多,而浇头必定是一个接一个现炒出来的,有时候某些客人等得不耐烦了,就会催,而老板娘心疼老公,便不分青红皂白破口大骂。这种时候,一般客人都会吓得不敢作声,只怕得罪了老板娘,最后无缘吃上那碗面。越好吃的面馆,客人自然越能忍,而老板娘也越是嚣张。”现炒浇头面馆的老板娘无疑是上海滩最有权势的人。”朋友说,”我还记得有一次,遇到一个看上去似黑帮老大的人跟我们同家面馆吃面,忍不住催了几声,被老板娘怒骂。我们当时都怕得不得了,就怕那老大也站起来开打,没想到他竟也默默忍受,直到面上桌,吃完,走出面馆的门,这才回头,忽然爆出一句脏话骂那老板娘。这样忍辱负重的人,将来必成大器啊!”
LAWay 发表于 2024-11-20 16:09 怎么没有天津的打卤面和襄阳牛肉面。天津打卤面跟图片中山东打卤面不一样。
🔥 最新回帖
日式拉面根本没法跟中国的兰州拉面和新疆拉条子比。中国拉面是真的手工拉的,口感才好;日本那些拉面,十家店里九家是那种干面条直接下锅。
🛋️ 沙发板凳
真的,只要是面条,我都喜欢!
一看面条摆得乱糟糟的就没食欲了。看看这个:
哈哈 我更喜欢图一里的所有面条 不是很喜欢你图里的上海面条,重浇头轻面条,面条质感对我来说很重要
在苏州玩吃过浇头面,面食爱好者表示接受无能,面条实在太硬了,汤也没什么香味,一大块什么大排,焖肉所谓额浇头腻的不要不要的,真不喜欢。
这个一看就是挂面下的。。。。
而且没煮熟的样子很硬
你想当然了。 这绝对不是挂面。要很长的面一筷子从锅里撩起来才能摆成这样。
同意,哪里能吃到所有种类呢?
那有机会去试试
我基本只吃浇头,虾仁鳝丝腰花熏鱼.....唉,我口水啊,不行了,明年暑假一定回国吃
不同类型,我都很爱:)苏式面吃的就是浇头。
你可能没有吃对餐馆,宽汤硬面就是苏式的特色,很好吃的。
你有没有发现岐山臊子面的图片里根本就不是岐山臊子面啊?
也不知道这个总结是给了面子还是没给面子,上了磅,然后 上错图。
https://medium.com/@afeiluimang/%E6%B5%87%E5%A4%B4%E9%9D%A2-%E6%B5%87%E5%A4%B4%E8%BF%98%E6%98%AF%E9%9D%A2-df1df9aa6add
久居江南,也渐渐嗜素帮面,每每到了难以决定下一顿吃什么的时候,总故作谦虚地说:”我来碗面就好。”殊不知,大多江南人吃面,并非真心只吃那朴素的一碗面,其实是贪恋面上的浇头。所以最后到了面馆,只见那一桌子的小盘小碗的浇头,焖肉、炒肉、肉丝、爆鱼、块鱼、爆鳝、鳝糊、虾仁、三虾、卤鸭、腰花、三鲜等,簇拥着清汤寡水的一碗面,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苏州面馆里,浇头是门大学问,店家不仅用来炫耀自家做面做菜的技艺,也用来考堂倌的智商和食客的经验。肉浇头的面叫”带面”,鱼浇头的面叫”本色”,鸡浇头的面叫”壮鸡”。肉浇头中,纯瘦肉的是”去皮”,较瘦的是”小肉”,中等的是”五花”,特别肥的是”硬膘”。鱼浇头中,则有”肚档”、”头尾”、”头爿”、”甩水”、”卷菜”。要两个浇头的,自然是”二鲜”,三个浇头是”三鲜”。可又有谁知道,”红二鲜”指的是鱼肉双浇,”白二鲜”指的是鸡肉双浇。”二鲜”又可以叫”鸳鸯”,所以就有红鸳鸯白鸳鸯,还可以依照浇头大小分为大鸳鸯和小鸳鸯。喜欢加葱在面上的,叫”重青”,不要的叫”免青”。有的人怕浇头不热,要埋在碗底的,就是”底浇”。有的人喜欢把浇头分开放另外一只盘子,那就是”过桥”。就算是无浇头的面,也有好几种叫法:”免浇”、”阳春”或”飞浇”。老面客清早吃面,气定神闲地对跑堂的说:”清炒虾仁,要宽汤,重青,重浇过桥,硬点。”而旁人则感叹:”凡此种种名色,如外路人来此,耳听跑堂口中之所唤,其不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者几希。” “浇头”这词,自然是”浇上、盖上”的意思,所以有”盖浇饭”一说,指的是放在主食上的配菜。但有时候,”浇头”也做调料之意,《红楼梦》里有”预备菜上的浇头”一说,可以理解为是浇汁。但在苏州面馆里,浇头已不是浇上去的了,它演化成了数十种小菜,分量均是细巧,做法多为现炒。一碗阳春面,可搭配上十几种浇头,生生地化素净为华丽,变简约为繁琐。但主旨是让客人觉得,吃得高兴不寂寞就好,就算是一碗面,也要吃出前呼后拥、众星拱月的热闹和气势来。 浇头面做得最讲究的老字号,是苏州的朱鸿兴,拙政园附近有一家,每次去苏博,经历了游客的喧嚣之后,也只有一晚面可作慰藉。。这家店的浇头有家常的焖肉焖蹄,也有极其金贵又富时令气息的三虾爆鳝。不仅如此,就连食器都要与浇头搭配得宜。比如蹄髈面就要用红花大碗,焖肉面则用青边大碗,虾仁面是金边大碗,除此以外,一般的面就是普通青花碗。吃面不只是吃素面,配上浇头一样是大快朵颐的一餐,苏州人有诗为证:”时新细点够肥肠,本色阳春煮白汤。今日屠门须大嚼,银丝细面拌蹄髈。”写得馋趣尽出,一派天真无邪爱吃肉的童真,让人忍俊不禁。 可到底是面重要还是浇头重要,私以为,汤头最重要。汤、浇头、面、(其实还有碗),之于一碗苏帮面,就像温柔婉约、白净可人、知书达理之于吴地美女,相互映衬,缺一不可,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哪一环有明显的短板,那都会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就像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但是满口脏话,让人心生难过。“听戏听腔,吃面吃汤”,面是脸,浇头是衣裳,汤才是透着的腔调,一碗好的苏式面汤,大致由汤、汁、油、青组成。 1.汤,汤一定要清而不油,整体视觉是透亮,正宗苏式汤面汤色透明如琥珀。制作面汤称为“吊汤”,相当于饭店里的烧高汤。各家大小面店都将汤料的配方视作传家之宝,秘不外传。普通的做法是大骨、蹄髈、鸡架加以做爆蟮余下的蟮骨,以及各种自制秘方的调料,有些甚至会加火腿,以文火慢熬而成。一份极富苏州特色的汤底骨架基本就搭建好了。不过各家面汤风味不同,其配方不得而知。不见任何杂质,喷香扑鼻,咸淡适中。 2.汁,各家店也不尽相同,主要是爆鱼的“卤”,或者焖肉的原汁。爆鱼卤偏甜,非常具有苏帮特色,颜色深,被炸香的爆鱼浸润后,这种复合的香甜味道,深受传统苏州人的喜爱。焖肉汁咸鲜味浓厚,脂肪含量高,配以滚烫的汤水,激发出来的油脂的香味,大冬天非常让人着迷,我最爱的是酱鸭,红糟烧出的玫瑰色,只有苏州吃得到,一到上海,又被酱油染成了黑汁。 3.油,应该是汤头的点睛了,主要是熟猪油,薄薄的一层,漂浮在汤上,增香保温,而且,其最大的作用是和面条的互相作用,面条落入汤中,每根面条会被汤头包裹,而这层油将汤和面紧密的包裹起来,快速吸入口中,充分的混合,起到锁定鲜、香、烫的功效。 4.青,冬天的本地青蒜,夏天的香葱。本地的大蒜叶,切碎成三分之一小指甲盖大小,撒在汤上,“重青”(吃面的术语,即多放大蒜叶)是吃面老饕的最爱,从而使整个面汤立体起来。 不吃苏州精工细作的大店,到上海路边无名小店来碗镬气十足的现炒浇头面,那也是了不得的市井乐趣。有人号称吃遍了上海所有的现炒浇头面小馆的,告诉我们如何评判一家现炒浇头面是否合格,就是看那位面店的老板娘是不是够凶狠。这样的小馆大多是夫妻老婆店,一人兼顾炒浇头和煮面,一人又要跑堂又要收钱。默不作声照顾后厨的那一位基本上都是丈夫,而凶神恶煞般料理前厅的则是老板娘。因为饭点的客人多,而浇头必定是一个接一个现炒出来的,有时候某些客人等得不耐烦了,就会催,而老板娘心疼老公,便不分青红皂白破口大骂。这种时候,一般客人都会吓得不敢作声,只怕得罪了老板娘,最后无缘吃上那碗面。越好吃的面馆,客人自然越能忍,而老板娘也越是嚣张。”现炒浇头面馆的老板娘无疑是上海滩最有权势的人。”朋友说,”我还记得有一次,遇到一个看上去似黑帮老大的人跟我们同家面馆吃面,忍不住催了几声,被老板娘怒骂。我们当时都怕得不得了,就怕那老大也站起来开打,没想到他竟也默默忍受,直到面上桌,吃完,走出面馆的门,这才回头,忽然爆出一句脏话骂那老板娘。这样忍辱负重的人,将来必成大器啊!”
港式面都是碱水面,太难吃了。
你说的没错,以前我不爱吃。但是最近很爱点这个,因为馄饨面的汤看起来特别清爽,没有太多油,那个面也很细,给我一种热量不高的感觉。
上海苏州那种面条的浇头,汤,面,好像都是各自独立的存在,硬放一起去,没有浑然一体的和谐。
在我看来,熏鱼啊焖肉,辣肉,鳝丝,种种浇头其实是炒菜,可能更适合配饭吃。
而那些面条都是细细硬硬的泡在汤里,没有面条的韧劲和麦香,老实说,我吃不惯。
看着好香啊!
那种细面炒豆芽菜特别好吃
我妈妈以前给我做刀削面,太好吃了。我们是天津人,但我妈妈会做山西的猫耳朵和裹吕(茄子做的面食。)好怀念我妈妈呀!
片儿川好像确实算不了面条,软塌塌的
我记得以前宴席上,片儿川最后上,感觉就是笋片咸菜面片汤,据说给猜拳喝酒的人吃了暖肚子的。
豉油皇炒面~~~
那个太素了
好多没吃过呢 除了贵州肠旺面都会喜欢
妹妹好!我俩都喜欢这种面条!那种炒面很好做。煮开水,把洗面烫不到一分钟。锅里用葱炝锅,放豆芽,加上面,少许酱油翻炒。
类型很关键,列出的面我基本都吃过,最好吃的还是兰州牛肉拉面,面拉和不拉,口感差远了。兰州牛肉面的汤也是最到位的。面就要放在汤里才好吃
还有上海的粗炒面,以前打玩麻将,就去街边吃炒面,一些鸡毛菜,一些肉丝,再就是粗炒面,也没什么特别的料,但特别香
m k
喜欢新疆拉条子,山西刀削面。 我南方人
四碟捞面
天津打卤面特别好吃里面有木耳黄花菜面筋豆腐干瘦肉鸡蛋,我口水要流下来了
日式拉面根本没法跟中国的兰州拉面和新疆拉条子比。中国拉面是真的手工拉的,口感才好;日本那些拉面,十家店里九家是那种干面条直接下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