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疏离感和在国内的亲切感

爱慕忘机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在美国,我总感到一种疏离感,难以言表,仿佛有一层雾,把我与周围的环境隔绝开来。在国内,我总能轻松地和身边的人搭上话,不管是银行工作人员、纹眉师,还是滴滴司机,大家常常可以彼此吐槽生活,分享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彼此之间有一种“乡里乡亲”的感觉,我也总能遇见有趣的人。 比如,有一次打车时遇到一位带着浓重乡音的“粉红”司机,他对我说如果国家有需要,一定保卫祖国。一句傻话,我却有点小感动。另一次,另一位滴滴司机在我感慨“咱们这真好”时,竟笑着反问我:“咱们这好吗?”得到肯定答复后,小得意地笑了笑。还有住在我家门口的银行工作人员,知道我在美国后,自嘲说“只有像我这样没本事的才会一直留在父母身边。” 我说其实我很羡慕她,我们心照不宣笑了笑。甚至在旅行时和店小二开玩笑吐槽当地食物太甜,他也只能尴尬地笑笑回应。还有酒店里做煎饼果子的厨师,我说我要试试这邪教煎饼果子,他对我说,邪教的也好吃哈哈。这些互动虽平常,却带着一种亲近和理解。 而在美国,总感觉难以和他人建立这样的交流,仿佛有某种无形的隔阂,让我与周遭始终保持一种疏远。
河边垂钓
爱慕忘机 发表于 2024-11-13 15:07
在美国,我总感到一种疏离感,难以言表,仿佛有一层雾,把我与周围的环境隔绝开来。在国内,我总能轻松地和身边的人搭上话,不管是银行工作人员、纹眉师,还是滴滴司机,大家常常可以彼此吐槽生活,分享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彼此之间有一种“乡里乡亲”的感觉,我也总能遇见有趣的人。 比如,有一次打车时遇到一位带着浓重乡音的“粉红”司机,他对我说如果国家有需要,一定保卫祖国。一句傻话,我却有点小感动。另一次,另一位滴滴司机在我感慨“咱们这真好”时,竟笑着反问我:“咱们这好吗?”得到肯定答复后,小得意地笑了笑。还有住在我家门口的银行工作人员,知道我在美国后,自嘲说“只有像我这样没本事的才会一直留在父母身边。” 我说其实我很羡慕她,我们心照不宣笑了笑。甚至在旅行时和店小二开玩笑吐槽当地食物太甜,他也只能尴尬地笑笑回应。还有酒店里做煎饼果子的厨师,我说我要试试这邪教煎饼果子,他对我说,邪教的也好吃哈哈。这些互动虽平常,却带着一种亲近和理解。 而在美国,总感觉难以和他人建立这样的交流,仿佛有某种无形的隔阂,让我与周遭始终保持一种疏远。

我以前就这样,一度很想海龟。可惜娃不喜欢国内,做罢。 我慢慢开始研究心理学,学习向内探求,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每天做。瑜伽冥想,写感恩日记,有心流,挺愈疗的。我还加入了我们附近中国邻居们的牌局,每周打一次牌,也每周去soup kitchen 做一次义工,再加上一些看秀讲座啥的,开心很多。当然最大的变化是换工作和空巢了🤣
j
jiajia2018
认同一部分。
对于回国时候打交道过的中国人,确实基本上都还是比较有亲和感的。
在美国,和部分美国人也会有这种感觉。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给我的感觉就是完全相反的。
烟雨行舟
远香近臭,适合于各种人群的结交及生存的环境。
y
yumengmeng
回复 1楼 爱慕忘机 的帖子
可能是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导致。你和在美国的华人交流呢?
风轻雨
很多美国人的幽默感还是挺强的,我比较喜欢。
s
shuma08
有时在越热闹的地方反而有越孤独的感觉。偶尔去旅游另当别论
n
noideaforname
我觉得是你圈子问题吧,可能都是高学历留学生圈子,那大部分人说话都不这风格
我婚前圈子也都是同学,婚后要为了娃社交,要修补房子,要团购菜等等认识了一堆各种背景的人,那很多说话风格都是你列举的那样
河边垂钓
我在美国和美甲的小姑娘还有优步司机也聊,也还挺有意思的。在这儿爱和我聊的很多比较了解亚洲或者中国。有一个优步司机说他想去泰国养老,还打听大陆的消费水平,说他在泰国的见闻,也蛮有意思。有一个多米尼克小姑娘爱看国产偶像剧,跟我讨论她男朋友和学业的觉醒,也有意思。 回国最近我都不愿意跟出租司机说我是美国回来的了,不是大骂美国的就是大骂中国政府的,都很激动,头疼。不过最近美国优步司机也爱讨论政治,头疼。我已经开始冷漠脸了,很自在。
l
l4528
河边垂钓 发表于 2024-11-13 15:26
我在美国和美甲的小姑娘还有优步司机也聊,也还挺有意思的。在这儿爱和我聊的很多比较了解亚洲或者中国。有一个优步司机说他想去泰国养老,还打听大陆的消费水平,说他在泰国的见闻,也蛮有意思。有一个多米尼克小姑娘爱看国产偶像剧,跟我讨论她男朋友和学业的觉醒,也有意思。 回国最近我都不愿意跟出租司机说我是美国回来的了,不是大骂美国的就是大骂中国政府的,都很激动,头疼。不过最近美国优步司机也爱讨论政治,头疼。我已经冷漠脸了,很自在。

回国为什么要说是美国回的呀?所谓国内的亲切感不就是没有语言文化的隔阂和看不出哪里来的外表么?
H
High.eee
这边也可以随便搭话闲聊的。我是有点社恐的人,在这边经常和各种人搭话闲聊。一般就是各种拉家常,幽默就少些,语言障碍,不大幽默的起来,但说到有趣的事,也是可以引起共鸣的。
河边垂钓
回复 10楼 的帖子
他们都问哪里来的,没来得及反应。确实说个国内的地点比较省心。太烦了。
l
littleshuishui
自带滤镜。 真没必要。爱去哪生活就去。
T
Tina_tgif
楼主MM还没有学龄孩子吧?等孩子上学后跟学校和community(社区)会有更多互动,然后再去做做各种volunteer ,感受会越来越不一样。中国注重血脉家庭,美国这边注重社区,而社区需要你投入时间和精力于其中才能建立起来认同感和归属感,如果只是把自己当过客,没有投入的话,也就不会对之有感情 。。。
c
coalpilerd
I人表示这是E人才会有的烦恼……
b
bigzzbigzz
还是语言问题, 很多言传意会的东西很微妙的
m
melrose
移民多年,早已不再那么向往国内的吃喝玩乐, 近年不知是年纪大了还是怎么, 回国突然发现即使环境嘈杂吵闹, 身在同族中的亲切自在感,是任何其他地方都给不了的。
m
mylittle9
回复 1楼 的帖子
特别特别理解楼主。
包括我疫情期间回国那次。
其实那次回国,经历了隔离,最后严酷的封城和刚开放时期的大混乱,总体感觉并不好。
但是,因为疫情,加入了好多小区群,和周围各种人有了更多的互动,还是觉得非常温暖,非常融入。没有隔阂和障碍感。
譬如小区要封了,邻居提前知道消息,会敲门来通知,然后拉我一起去买菜。
譬如大家排队的时候,根本一个都不认识,但是丝毫不妨碍我和大家迅速一起吐槽,然后互相通报各种有用信息。很快就打成一片。
而且我加入吐槽的时候,是非常自然丝滑的融入,没有丝毫违和感和隔阂感。美国我住了好多年,即使对现实有任何不满,也从来没有和邻居一起吐槽过。一是不知道对方的立场,二是其实对这种敏感话题,并不真的知道深浅如何掌握,什么词该用,什么词不能用。所以一直只停留在说说hello,你好,天气真好,最多说说孩子如何这种表面肤浅的程度。
这些在国内就完全没有问题。可以和很多人很快建立比较深层次的交流。
还譬如,最后那段时间,好多核酸检测点关了,当时我需要带我妈去医院,必须要检测核算,我在大街上到处找,找不到可以检测核算的地方。而当时,没有核算检测,不能坐公车,也不能打车。只能靠腿走。
然后大街上遇到的陌生人,知道我的问题后,立刻说,我有摩托车,骑着去xx医院和yy帮你看看哪里查不查,然后告诉你结果。
然后果然,半个多小时之后发了massage给我,告诉我哪里可以查核算。 这种小事,还有很多很多。
就是这些微小的点点滴滴,叫我即使经历了疫情最后那段很傻x的日子,依然对国内的生活充满向往。

河边垂钓
melrose 发表于 2024-11-13 15:57
移民多年,早已不再那么向往国内的吃喝玩乐, 近年不知是年纪大了还是怎么, 回国突然发现即使环境嘈杂吵闹, 身在同族中的亲切自在感,是任何其他地方都给不了的。

那你的亲友同学出租司机们还怪省心的,我上次回国朋友同学们聊天没啥共同语言,还被好几次真诚提问美国为什么这么坏?还有抱怨天天学习强国和隔离的,再加上吵闹噪杂预制菜和父母已经过世,回美了反而觉得很自在
爱慕忘机
mylittle9 发表于 2024-11-13 16:00
回复 1楼 的帖子
特别特别理解楼主。
包括我疫情期间回国那次。
其实那次回国,经历了隔离,最后严酷的封城和刚开放时期的大混乱,总体感觉并不好。
但是,因为疫情,加入了好多小区群,和周围各种人有了更多的互动,还是觉得非常温暖,非常融入。没有隔阂和障碍感。
譬如小区要封了,邻居提前知道消息,会敲门来通知,然后拉我一起去买菜。
譬如大家排队的时候,根本一个都不认识,但是丝毫不妨碍我和大家迅速一起吐槽,然后互相通报各种有用信息。很快就打成一片。
而且我加入吐槽的时候,是非常自然丝滑的融入,没有丝毫违和感和隔阂感。美国我住了好多年,即使对现实有任何不满,也从来没有和邻居一起吐槽过。一是不知道对方的立场,二是其实对这种敏感话题,并不真的知道深浅如何掌握,什么词该用,什么词不能用。所以一直只停留在说说hello,你好,天气真好,最多说说孩子如何这种表面肤浅的程度。
这些在国内就完全没有问题。可以和很多人很快建立比较深层次的交流。
还譬如,最后那段时间,好多核酸检测点关了,当时我需要带我妈去医院,必须要检测核算,我在大街上到处找,找不到可以检测核算的地方。而当时,没有核算检测,不能坐公车,也不能打车。只能靠腿走。
然后大街上遇到的陌生人,知道我的问题后,立刻说,我有摩托车,骑着去xx医院和yy帮你看看哪里查不查,然后告诉你结果。
然后果然,半个多小时之后发了massage给我,告诉我哪里可以查核算。 这种小事,还有很多很多。
就是这些微小的点点滴滴,叫我即使经历了疫情最后那段很傻x的日子,依然对国内的生活充满向往。


谢谢这位层主的分享,感同身受,深以为然。
l
littlecool
哈哈,每次回去完全没你这感受,除了去医院看病多说几句。其他人聊啥,懒得和你多说两句,出租车司机我期待他不讲话,口气重得想逃离。
l
luoyuwei
跟同族的人肯定相处更自在亲切些。但是你未必愿意在国内当银行工作人员、纹眉师、滴滴司机。谋生的压力,还是国内的大。
V
Vorlon
melrose 发表于 2024-11-13 15:57
移民多年,早已不再那么向往国内的吃喝玩乐, 近年不知是年纪大了还是怎么, 回国突然发现即使环境嘈杂吵闹, 身在同族中的亲切自在感,是任何其他地方都给不了的。

也是同样的感觉。
我猜 - 年纪大了是一个原因。
另外我出国的时候,国内和这边的差距还是挺大的,所以自然而然的有一种自个儿来了更好的地方,所以不太在意以前国内的生活了。。。再加上在这边读书找工作努力奋斗了这么多年,也没怎么注意国内的变化(咱也不是年年回国的。。。常常好几年才回去一次)。
突然某次,就意识到,国内咋变化这么大呢?而且周围人的精神面貌已经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就是那种欣欣向荣的感觉。。。然后。。。就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心里对国内的那种亲切的感觉了。

m
melrose
河边垂钓 发表于 2024-11-13 16:01
那你的亲友同学出租司机们还怪省心的,我上次回国朋友同学们聊天没啥共同语言,还被好几次真诚提问美国为什么这么坏?还有抱怨天天学习强国和隔离的,再加上吵闹噪杂预制菜和父母已经过世,回美了反而觉得很自在

运气还不错, 亲友同学没有主动抬杠的。 当然回来感觉还是自由世界好, 自己家最舒服。平时看到的国内负面新闻太多, 回去反而觉得遇到的人比前些年温和有礼,治安好, 服务贴心有效率, 亲眼看到还是很欣慰的。
G
Greenface
在哪都社恐,更喜欢这边,现在连上班都可以多数时间在家躺着上,出门也不用坐地铁看到人,买个东西都自己结账,感觉不用说啥话了,挺轻松的。疫情期间工作回国了几次,感觉没有以前有动力了,现在能躲就躲出差,争取宅着。
A
Allen04
回复 19楼 河边垂钓 的帖子
你也可以问为啥美国政府专门针对中国。我已经碰到过几个美国小朋友专门问我中国是不是美国敌人。
e
ershe
回复 1楼 爱慕忘机 的帖子
在国内可以随时和周围人不认识的人聊天 在美国为了不说出broken English 还得动半天脑子 而且都是小学生水平的交流 一代华人不用broken English 能讲讲希腊罗马的一个都没见过
l
lele0

这肯定的,在美国是二等公民,在中国是二等以上公民,政治地位不一样,感受不一样
e
ershe
还有就是在国外的时间好像被偷走了一样 一年五年十年都差不多 没有什么特别开心的回忆
l
l4528
Vorlon 发表于 2024-11-13 16:16
也是同样的感觉。
我猜 - 年纪大了是一个原因。
另外我出国的时候,国内和这边的差距还是挺大的,所以自然而然的有一种自个儿来了更好的地方,所以不太在意以前国内的生活了。。。再加上在这边读书找工作努力奋斗了这么多年,也没怎么注意国内的变化(咱也不是年年回国的。。。常常好几年才回去一次)。
突然某次,就意识到,国内咋变化这么大呢?而且周围人的精神面貌已经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就是那种欣欣向荣的感觉。。。然后。。。就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心里对国内的那种亲切的感觉了。


我觉得是老了呀,突然向往烟火气,我自己是i人
m
moonbag
你不是一个人,我也同样的感觉。也许是自己年纪大的,不在像刚来美国时,对什么有感兴趣,想去参与,现在好像没动力了,因为觉得还是不如和国人容易谈得起来,谈得深。文化上的差异,挺难逾越的
k
kkkst
回复 20楼 爱慕忘机 的帖子
不能同意更多 早几年就有这个感觉,想想一方面类似上面网友说的,向内求,另外你内心渴望什么,就做一点点
k
keetkeety
我和lg是native speaker 我感觉和国内差不多 但是因为种族/文化的问题有时候怕得罪人说错话。当然在国内也容易说错话,也不知道人家心里咋想的
e
ecnanif
国内有亲切感,但陌生人之间相对冷漠。 国外陌路有友好感。但大家比较疏离。
t
tomjust
我的感受恰恰相反,在这边很容易很自然可以讨论difficult的深层话题,但在国内,除了吃的用的房子车子工资学历,再想聊点别的,不容易。
举个例子,今早的瑜伽课,一开始几分钟是呼吸练习,老师突然哽咽了(呼吸li练习很容易会让深层感受浮现出来)。她解释说下周三要出庭,离婚官司,在过去的两年半,她受到跟踪恐吓,社交媒体霸凌,因为她是移民她丈夫还想方设法驱除她出境。现在她终于走到这一步,非常感激瑜伽团体对她的支持和鼓励,虽然谁也不知道她在经历什么,但每个笑脸每个问候每个善意就给了她勇气。
上课结束后每个学生都抱抱她,希望她下周顺利。
我们都是陌生人,但是短短的几个瞬间会让我们感觉到是一个整体,感受都是相通的。
f
foreverf
回复 1楼 爱慕忘机 的帖子
想送你一句网络流行语, 迟来的深情比草轻
你这不就像渣男婚姻稳定了, 吃饱了没事呻吟着想初恋的好, 但离婚是不可能的
n
ntseng
我只觉得2边都是疏离…哎
p
proserpina
沒有這種感覺。In fact the opposite is true for me
h
happyniu
在美国你也可以随意跟人聊啊。我在美国跟各种人聊得火热,因为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在国内反而没有太多聊天的兴趣,因为太了解国内的人群了。
深秋2020
noideaforname 发表于 2024-11-13 15:23
我觉得是你圈子问题吧,可能都是高学历留学生圈子,那大部分人说话都不这风格
我婚前圈子也都是同学,婚后要为了娃社交,要修补房子,要团购菜等等认识了一堆各种背景的人,那很多说话风格都是你列举的那样

是的,现在我们的圈子都是留学生高学历的,讲话就比较矜持。 有一次去菜市场买菜,见到一个老广大妈,我就问她:“这个通心菜是不是水种的?”大妈扯着嗓门说:“现在哪里有水种的,巴拉巴拉。。。别傻了,这个菜好吃的啦。。。”
我很久没听到这种风格的话语了,开始有点不舒服,不过又觉得好亲切。
b
blueskysea
回复 17楼 melrose 的帖子
同感。所以要回国养老。在这里老了孤苦伶仃太可怜了。
B
Blueway
可能是圈子问题吧
临时工
风轻雨 发表于 2024-11-13 15:21
很多美国人的幽默感还是挺强的,我比较喜欢。

幽默感虽强但你不是“自己人”。
k
karaage
其实就是安全感的问题
z
zzou
河边垂钓 发表于 2024-11-13 15:15
我以前就这样,一度很想海龟。可惜娃不喜欢国内,做罢。 我慢慢开始研究心理学,学习向内探求,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每天做。瑜伽冥想,写感恩日记,有心流,挺愈疗的。我还加入了我们附近中国邻居们的牌局,每周打一次牌,也每周去soup kitchen 做一次义工,再加上一些看秀讲座啥的,开心很多。当然最大的变化是换工作和空巢了🤣


你在哪个地区啊 我特别喜欢打牌打麻将 但是从来没找到过队伍。。。我自己分析过 我不是喜欢打牌打麻将的技巧啊什么的 我就是喜欢几个人打牌的时候的那种随意聊天亲切氛围 让了一下子回到大学时期
冰糖梨
我甚至已经开始加各种qq聊天群玩了,大农村真的很少人交流。
s
sallyyy
我觉得很大程度还是语言障碍的原因。 我们村老人俱乐部定期有打扑克、麻将的活动, 孩子小学隔段时间也有家长的麻将夜,但是我没去过,主要还是语言障碍加上性格内向。
B
BirdLady
老了更明显。不然怎么有叶落归根的说法。
O
Onesummer
国内的烟火气真的很迷人
a
amandalee
happyniu 发表于 2024-11-13 20:06
在美国你也可以随意跟人聊啊。我在美国跟各种人聊得火热,因为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在国内反而没有太多聊天的兴趣,因为太了解国内的人群了。

而且在国内你和电梯里聊天那不是深井冰么。这边电梯smalltalk很正常,有时候很好笑挺温暖
O
Orcawa
能理解,关键是语言和文化差异问题。第一代移民,尤其中年后来的,很难在语言和文化上非常适应,更难做到跟国内那种自由的沟通和舒适度。这个是没法改变的,只能期待第二代有所改善。但是,目前美国这个对中国的敌视态度,各种中国的负面和不实信息,未来华人孩子也是堪忧
两颗核桃
回复 29楼 ershe 的帖子
点了 除了出去旅游 生活中没什么特别开心的事
a
anadigusa
成人后才漂泊异国他乡带来的语言文化隔阂呀
l
luxixi
同感,越来越喜欢国内的烟火气和热闹,也许真的是年纪大了
w
whatever000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肤色语言文化的隔阂要打破挺难的。 但是即便在同族中,有时也有很深的疏离感和隔阂感,有时甚至为了迎合他人不得不戴上伪装的面具,反而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得到了一种无所顾忌做自己的自由感和轻松感
h
hope20111
zzou 发表于 2024-11-13 21:31

你在哪个地区啊 我特别喜欢打牌打麻将 但是从来没找到过队伍。。。我自己分析过 我不是喜欢打牌打麻将的技巧啊什么的 我就是喜欢几个人打牌的时候的那种随意聊天亲切氛围 让了一下子回到大学时期

我俩搭。我也是这种打牌风格。
y
yangbuhui
也不是想聊天,就是一滴水汇入大海的那种轻松。有时候超市结账,看前面的美国人和收银员随便唠嗑,轮到我就无话可说的样子,也不算是歧视啦,就真是没有什么好说的,他没有,我也没有。亚洲人的收银员会多说点,问我怎么做买的某种亚洲蔬菜,他一般怎么做,巴拉巴拉。要是在国内,收银员会像赶羊一样恨不得通通快速赶走顾客,非常麻利,我和前面后面的人没有任何区别。
p
pterosaur1
这感觉挺正常的吧。。
主要还是熟悉的人和文化。。。
漂十几年,每次回家见到大家庭亲朋那种欢喜,时常回让自己觉得在外面浪费生命,没能在有限的生命力,和最爱的家人们在一起
j
jiamagongma
yangbuhui 发表于 2024-11-14 02:15
也不是想聊天,就是一滴水汇入大海的那种轻松。有时候超市结账,看前面的美国人和收银员随便唠嗑,轮到我就无话可说的样子,也不算是歧视啦,就真是没有什么好说的,他没有,我也没有。亚洲人的收银员会多说点,问我怎么做买的某种亚洲蔬菜,他一般怎么做,巴拉巴拉。要是在国内,收银员会像赶羊一样恨不得通通快速赶走顾客,非常麻利,我和前面后面的人没有任何区别。

你说的这种美国超市的场景对一代太真实了
z
zokiya
还是语言问题,想法不能精准表达出来,不能畅所欲言,跟人交流只能停留在一定程度,以致不能建立深一层关系.
l
liulaolao
在美国,我总感到一种疏离感,难以言表,仿佛有一层雾,把我与周围的环境隔绝开来。在国内,我总能轻松地和身边的人搭上话,不管是银行工作人员、纹眉师,还是滴滴司机,大家常常可以彼此吐槽生活,分享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彼此之间有一种“乡里乡亲”的感觉,我也总能遇见有趣的人。 比如,有一次打车时遇到一位带着浓重乡音的“粉红”司机,他对我说如果国家有需要,一定保卫祖国。一句傻话,我却有点小感动。另一次,另一位滴滴司机在我感慨“咱们这真好”时,竟笑着反问我:“咱们这好吗?”得到肯定答复后,小得意地笑了笑。还有住在我家门口的银行工作人员,知道我在美国后,自嘲说“只有像我这样没本事的才会一直留在父母身边。” 我说其实我很羡慕她,我们心照不宣笑了笑。甚至在旅行时和店小二开玩笑吐槽当地食物太甜,他也只能尴尬地笑笑回应。还有酒店里做煎饼果子的厨师,我说我要试试这邪教煎饼果子,他对我说,邪教的也好吃哈哈。这些互动虽平常,却带着一种亲近和理解。 而在美国,总感觉难以和他人建立这样的交流,仿佛有某种无形的隔阂,让我与周遭始终保持一种疏远。
爱慕忘机 发表于 2024-11-13 15:07

我觉得这是中美(西)两种文化的差异问题,和个人性格无关 中国文化向来是“人”的文化,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直感兴趣。 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周围的人好,这个从小从关心父母开始而推广。 重视“情 感”,好说”道理“,在中国,说不讲道理是很重的话,所以人和人会走的比较近,人家问东问西,有没有对象?工资多少?等等,不能完全是好打听隐私。所以中国人走的近了些,但近了些就会有矛盾
西方包含美国文化,是“物”,对征服和改造自然感兴趣(科学就是征服自然吗) 个人主义盛行,自己最最重要,比父母都重要;同时,法文繁碎,人人怕触网(这是好事,但过了就不好),所以大家尽量避而远之,以免麻烦,好处是矛盾会少些。个人主义吗,不麻烦别人,尽量付钱解决,但是,很多时候,互相帮忙,共同面对问题,这不是钱的问题,是可以互相交往,培养好的关系的问题
总之,中西文化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社会生态,哪儿好?看自己了。就我而言,我还是喜欢中国文化,人,毕竟是社会的动物,是感情动物。我看到我的邻居,美国人,有不少退休的,基本上就呆在自己家里,只有过感恩节,门口停几辆车,有的感恩节门口也没有车,虽然房子也不错,但好孤单。 要是在中国,老人们肯定聚在一起,打牌,下象棋,聊天,锻炼。
J
Jingkeli
疏离感,少搭讪,是qiang支国家的人与人最好的相处方式。弱小的你不会害怕刺青的恶人。 快乐多的地方,发生口角不愉快的事情机会更多,成正相关。瑟瑟发抖的也经常有。
m
maggie001
你可能年纪比较大,喜欢热闹。我父母也是这样。我就很不喜欢热闹。不同代想要的不一样。
s
sssccc
回复 62楼 liulaolao 的帖子
美国老人也聚呀,只不过都在community center,还有55+社区的club house,不是在显眼的公共场所。我还知道一个犹太女老师退休后经常聚会打麻将,就是中国的麻将好像规则稍有不同。
L
Linglinglaw
唉,你们说美国人都那么有距离感。我们在德国的对德国人的内向只能唉声叹气了😮‍💨
L
Linglinglaw
liulaolao 发表于 2024-11-14 06:06
我觉得这是中美(西)两种文化的差异问题,和个人性格无关 中国文化向来是“人”的文化,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直感兴趣。 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周围的人好,这个从小从关心父母开始而推广。 重视“情 感”,好说”道理“,在中国,说不讲道理是很重的话,所以人和人会走的比较近,人家问东问西,有没有对象?工资多少?等等,不能完全是好打听隐私。所以中国人走的近了些,但近了些就会有矛盾
西方包含美国文化,是“物”,对征服和改造自然感兴趣(科学就是征服自然吗) 个人主义盛行,自己最最重要,比父母都重要;同时,法文繁碎,人人怕触网(这是好事,但过了就不好),所以大家尽量避而远之,以免麻烦,好处是矛盾会少些。个人主义吗,不麻烦别人,尽量付钱解决,但是,很多时候,互相帮忙,共同面对问题,这不是钱的问题,是可以互相交往,培养好的关系的问题
总之,中西文化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社会生态,哪儿好?看自己了。就我而言,我还是喜欢中国文化,人,毕竟是社会的动物,是感情动物。我看到我的邻居,美国人,有不少退休的,基本上就呆在自己家里,只有过感恩节,门口停几辆车,有的感恩节门口也没有车,虽然房子也不错,但好孤单。 要是在中国,老人们肯定聚在一起,打牌,下象棋,聊天,锻炼。

这个解释的真好
M
Mintcafe
yangbuhui 发表于 2024-11-14 02:15
也不是想聊天,就是一滴水汇入大海的那种轻松。有时候超市结账,看前面的美国人和收银员随便唠嗑,轮到我就无话可说的样子,也不算是歧视啦,就真是没有什么好说的,他没有,我也没有。亚洲人的收银员会多说点,问我怎么做买的某种亚洲蔬菜,他一般怎么做,巴拉巴拉。要是在国内,收银员会像赶羊一样恨不得通通快速赶走顾客,非常麻利,我和前面后面的人没有任何区别。

赞第一句话,太贴切了
P
Pangpang
yumengmeng 发表于 2024-11-13 15:19
回复 1楼 爱慕忘机 的帖子
可能是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导致。你和在美国的华人交流呢?

是的,无论是在超市餐馆学校还是公司,老美之间也是轻松搭话。这在第一代移民中是个普遍问题。
l
lhg
我觉得这是中美(西)两种文化的差异问题,和个人性格无关 中国文化向来是“人”的文化,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直感兴趣。 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周围的人好,这个从小从关心父母开始而推广。 重视“情 感”,好说”道理“,在中国,说不讲道理是很重的话,所以人和人会走的比较近,人家问东问西,有没有对象?工资多少?等等,不能完全是好打听隐私。所以中国人走的近了些,但近了些就会有矛盾
西方包含美国文化,是“物”,对征服和改造自然感兴趣(科学就是征服自然吗) 个人主义盛行,自己最最重要,比父母都重要;同时,法文繁碎,人人怕触网(这是好事,但过了就不好),所以大家尽量避而远之,以免麻烦,好处是矛盾会少些。个人主义吗,不麻烦别人,尽量付钱解决,但是,很多时候,互相帮忙,共同面对问题,这不是钱的问题,是可以互相交往,培养好的关系的问题
总之,中西文化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社会生态,哪儿好?看自己了。就我而言,我还是喜欢中国文化,人,毕竟是社会的动物,是感情动物。我看到我的邻居,美国人,有不少退休的,基本上就呆在自己家里,只有过感恩节,门口停几辆车,有的感恩节门口也没有车,虽然房子也不错,但好孤单。 要是在中国,老人们肯定聚在一起,打牌,下象棋,聊天,锻炼。
liulaolao 发表于 2024-11-14 06:06

要是在中国,老人们肯定聚在一起,打牌,下象棋,聊天,锻炼。———我能说这个是你想多了吗?完全不是想象的这种。我爸家的楼,基本都是离退休老头老太,基本谁都不跟谁来往,都是关起门来个过个的。我都不解,大家都没事互相做个伴打发时间不好吗。不过我发现知识分子聚堆的地方大都这样,互相客气,个子冷清。
花儿与少年
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聊的。这边的年纪大一点的也是聊天气聊猫狗聊孩子,年轻一点的就聊点时事聊孩子,学校,社区活动什么的,楼主心理上把自己当外人,那别人更把你当外人。 再加上语言问题,文化上又不融入,确实自己也有问题。
中国那些人聊天不尊重隐私,东家长西家短,实在聊不下去。
七月.farewell
疏离感是与生俱来的一种个性,没必要克服吧?留点空间给自己,有什么不好呢?当然,人也是群体动物,也需要社交。 在需要社交的时候去融入,在想安静的时候去疏离。 做个让自己轻松的人,最舒服了。
n
nutcraker
和楼主有同感
t
tastycakes
没觉得亲切,只觉得没有边界感。问工资,问房价,问身高,问体重。。。 人和人之间还是应该保持一定距离。
t
tomjust
要是在中国,老人们肯定聚在一起,打牌,下象棋,聊天,锻炼。———我能说这个是你想多了吗?完全不是想象的这种。我爸家的楼,基本都是离退休老头老太,基本谁都不跟谁来往,都是关起门来个过个的。我都不解,大家都没事互相做个伴打发时间不好吗。不过我发现知识分子聚堆的地方大都这样,互相客气,个子冷清。
lhg 发表于 2024-11-14 08:27

这边的老人也是啊,我妈每周上两次senior community center的课,老师同学都可以讲中文。
她不会开车,等着我送,所以才去两次,很多其他华人老人(50+)可以自己开车的,几乎天天去,乒乓球🏓️,麻将🀄️,短期旅游,各种活动,不要太开心。
我在那里等我妈的时候,感觉菜市场也不过如此了,比孩子的学校都闹。
家附近有个教会办的二手店,六十几年了,一直靠着义工来维持经营,都是女性老人家,85岁的我见过很多个,有时还牵着她们的老伴一起来。
l
liulaolao
lhg 发表于 2024-11-14 08:27
要是在中国,老人们肯定聚在一起,打牌,下象棋,聊天,锻炼。———我能说这个是你想多了吗?完全不是想象的这种。我爸家的楼,基本都是离退休老头老太,基本谁都不跟谁来往,都是关起门来个过个的。我都不解,大家都没事互相做个伴打发时间不好吗。不过我发现知识分子聚堆的地方大都这样,互相客气,个子冷清。

你说的对,所谓的知识分子,其实就是受西方化影响最重,坦率地,很多是不好的影响。 西方文化,就是算帐的文化,吃个饭还要对半分,人之间的感情就不讲了。
但是,人还是渴望和人交流的。不管东方还是西方,知识分子还是不是。

C
Centauri
花儿与少年 发表于 2024-11-14 08:49
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聊的。这边的年纪大一点的也是聊天气聊猫狗聊孩子,年轻一点的就聊点时事聊孩子,学校,社区活动什么的,楼主心理上把自己当外人,那别人更把你当外人。 再加上语言问题,文化上又不融入,确实自己也有问题。
中国那些人聊天不尊重隐私,东家长西家短,实在聊不下去。

所以这个完全取决于个人。
语言问题,或多或少大家会有点,但大部分人都应该不会实质影响聊天。
文化 - 这个是最主要的原因。说白了,就是如果有文化的不同,当然可能造成在国内更容易找到适合聊天的对象。自然,反过来,如果有人从文化上就觉得和这边的人更能打成一片,这当然也没问题 - 顺着本心就好。但如果为了和这边的人达成一片,要去改变自己的文化爱好去“融入”,这就犯不着了。
追求自己的爱好很正常,但到一个地儿,为了“融入”,就觉得该这儿别人爱啥我也爱啥,要改变自己的文化,这个想法就比较奇怪了。
我说奇怪,当然是指从我们这样外来者(移民)的角度看。
本地人要是这么想,那不奇怪。谁不(在一定程度上)希望周围的人主动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想法,变的“和我们更接近‘呢。。。现在有些咱这样的移民,居然也学会从本地人的想法出发,把自个儿就当成本地人了,就觉得外来人就该和您(自封的)本地人一样才对?这倒真是“融入”了啊。。。

至于所谓的“中国那些人聊天不尊重隐私,东家长西家短",我不觉得这个总结有代表性。另外,真想找那种能聊让你不痛快的话的人,两边都能找到,但你为啥偏要找这些呢?

N
Namama

人种,文化,族群之间的亲近感和抱团,这是深刻在人类底层DNA上的天性。。 有这感受太正常了。。
其实谁都如此,哪怕当初那些白人移民,不存在人种/肤色/文化上的问题,但依然是抱团聚集的, 爱尔兰人和爱尔兰人一起住,意大利人和意大利人,德国后裔和德国后裔。。。。 现在拉丁裔,印度裔也都抱团群居。。。
这是人类天性。。

m
mushroomjr
我不喜欢国内那种没有边界感 我为了保持边界感可以接受疏离感强一些
m
magnoliaceae
年纪大了,也有这种感觉,年轻时候觉得外面很新鲜,现在时间长了,觉得只有在国内才能真正的身心放松,说什么做什么都可以不过脑子还不担心说错做错,在国外总觉得每一秒钟精神都是紧绷的,说什么做什么都要思考了才能说才能做,跟大多数人交流都是客客气气的(臭脸服务员除外),但是就是不放松,在国内跟谁交流都是所有人扯大嗓门,一言不合就呛呛,但是呛完了大家没人生气没人在意
l
l4528
七月.farewell 发表于 2024-11-14 09:03
疏离感是与生俱来的一种个性,没必要克服吧?留点空间给自己,有什么不好呢?当然,人也是群体动物,也需要社交。 在需要社交的时候去融入,在想安静的时候去疏离。 做个让自己轻松的人,最舒服了。

copy我在隔壁回的,我是i人,大部分时候喜欢躺家里、讨厌做饭。年纪大了开始喜欢烟火气,我所说的烟火气和非疏离感,举个例子来说,疫情前在国内旅游,恰逢世界杯,酒店外夜里小摊电视全搬在外面,大家一边吃着烤串儿一边看球赛,全是陌生人,但很热闹、你在中间完全不违和,我实际上不喜欢认识人、不喜欢社交,但烟火气就是你能随时融入陌生的群体而不会有不安、你也可以随时抽离。
d
dafemrenla
magnoliaceae 发表于 2024-11-14 12:33
年纪大了,也有这种感觉,年轻时候觉得外面很新鲜,现在时间长了,觉得只有在国内才能真正的身心放松,说什么做什么都可以不过脑子还不担心说错做错,在国外总觉得每一秒钟精神都是紧绷的,说什么做什么都要思考了才能说才能做,跟大多数人交流都是客客气气的(臭脸服务员除外),但是就是不放松,在国内跟谁交流都是所有人扯大嗓门,一言不合就呛呛,但是呛完了大家没人生气没人在意

那是你不生气, 而你不生气的原因是你位置高,不是赢了,就算占便宜了,或者输得起。
大部分人基本上是没有这个不生气的权力的。
h
hellohey
要是在中国,老人们肯定聚在一起,打牌,下象棋,聊天,锻炼。———我能说这个是你想多了吗?完全不是想象的这种。我爸家的楼,基本都是离退休老头老太,基本谁都不跟谁来往,都是关起门来个过个的。我都不解,大家都没事互相做个伴打发时间不好吗。不过我发现知识分子聚堆的地方大都这样,互相客气,个子冷清。
lhg 发表于 2024-11-14 08:27

我妈家的楼,也基本都是离退休老头老太,也都是知识分子 国内大院里都有老年办,有专门下棋地方,以前我爸就去下棋,也有专门读书读报地方。也有合唱团的爱唱歌的老人唱歌地方。 知识分子都比较独立,但在某些重要时刻会互相帮助,很少麻烦儿女,也很少麻烦单位,看病他们都知道哪种病去哪家,怎么挂号,自我学习能力很强,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比较安静,一栋楼儿女在国外的很多,近年有中年的回国陪老人也在国内找到位置的。。。
m
mylittle9
这边的老人也是啊,我妈每周上两次senior community center的课,老师同学都可以讲中文。
她不会开车,等着我送,所以才去两次,很多其他华人老人(50+)可以自己开车的,几乎天天去,乒乓球🏓️,麻将🀄️,短期旅游,各种活动,不要太开心。
我在那里等我妈的时候,感觉菜市场也不过如此了,比孩子的学校都闹。
家附近有个教会办的二手店,六十几年了,一直靠着义工来维持经营,都是女性老人家,85岁的我见过很多个,有时还牵着她们的老伴一起来。
tomjust 发表于 2024-11-14 11:29

这个其实就是美国生活的问题之一。非常不accessible 。你得开车去特定地点,特定场合社交。
所以你得先开车去,然后和那里的人(不管合得来合不来)一起,参加一个特定的活动。遇到非常合的来的人是幸运,遇不到就悄默声的自己活动。
国内首先到处都是社交场合没有特定要求,走出家门就可以遇到人聊天。随时随地,不需要开车去哪里。
如果是活动的,大多数情况,是先有了非常合得来的人,然后再一起活动。
而且好多老年人的活动都在小区里,非常方便。到点了下楼,活动完了回家,活动时间长中午休息都可以回家吃午饭再去,完全没有commute的cost.

差别还是很大的。
R
Rinoa_Squall
e人表示在哪都可以很融入,越自由越嗨森。不算是吃货,所以很多年不回国也不觉得想念,回去了也能适应的很快。朋友国内的反而没特别多,grow apart,但是在这里很多朋友,虽然绝大部分是非亚裔,但没觉得有差。
D
Daylight
看成了疏离感看成了禽流感~,还在想禽流感和亲切感什么关系
h
hjoyui
总有人说预制菜!国内那么便宜,可以不吃预制菜吗?除非国内是不知几线的小城市。也可以带父母大部分时间住大城市,如果嫌弃环境不好,好的酒店这么便宜。
浮出水面
一张机票而已,说这些是因为兜里没钱?有这么多的屁事儿吗?
l
l4528
还有喜欢安静的,国内三线小地方,想疏离疏离、想融入融入,我家人在千岛湖有度假屋,那个小区里就有食堂,你可以坐在大阳台上看着湖光山色发呆,也可以走出去融入烟火。
t
tomjust
这个其实就是美国生活的问题之一。非常不accessible 。你得开车去特定地点,特定场合社交。
所以你得先开车去,然后和那里的人(不管合得来合不来)一起,参加一个特定的活动。遇到非常合的来的人是幸运,遇不到就悄默声的自己活动。
国内首先到处都是社交场合没有特定要求,走出家门就可以遇到人聊天。随时随地,不需要开车去哪里。
如果是活动的,大多数情况,是先有了非常合得来的人,然后再一起活动。
而且好多老年人的活动都在小区里,非常方便。到点了下楼,活动完了回家,活动时间长中午休息都可以回家吃午饭再去,完全没有commute的cost.

差别还是很大的。

mylittle9 发表于 2024-11-14 12:50

现在大部分的人都能开车了,我妈的课上只有一两个学生是需要接送的,很多国内来的老人六十岁左右也自己考驾照开local。
其实说到底是思维方式的区别,独处不是坏事,甚至是好事,心理成熟的人是会享受和珍惜孤独的时光。如果需要处在人群中,也不会不自在。
国内的闲聊打牌逛街,其实是在被动地kill time,而不是在主动地选择和创造,这是两种社交最大的区别。
上周在senior center等我妈,听到一个五十多一个快七十的两陌生老外在讨论心理学上的热门话题: fixed mindset和growth mindset,这些mindset在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和影响。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如果没有足够的独处,就不能深入到思维和情感的深处,那再多的交流都是浮于表面。希望我到七老八十还能像他们一样瑜伽冥想,和陌生人讨论热门的心理学/量子物理/诺贝尔奖等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