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移民的根不在这里,从种族优势到人脉都赶不上本地白人。我们邻居里有个华人妈妈,她本科和硕士都是在澳洲读的,专业是学前教育。因为她很喜欢孩子,读完又工作了五年,跟着老公移民来美国了 来了之后直到拿到绿卡才开始找工作,发现困难重重。虽然没有语言问题,可是她没有在美国读书和工作的经历,找工作很费劲。 她儿子上了我们本地的一所私立幼儿园,她经常和其他家长一起做义工,参与活动。某天幼儿园放出来一个part time position,是老师的TA。她申请之后被秒拒,最后拿到offer的是个大专毕业的白女,无任何从业经验……她说心里忿忿不平了很久,觉得美国这个国家太自大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第一代移民,没有父母亲戚朋友帮衬。只有一个人工作的话,一旦失业全家都紧张。没法比。
这些鼓吹家庭主妇 什么读了博士也不工作的不知道都是何居心 是脑子不好还是心坏 槽点太多下不了口
脚不在别人的鞋子里的时候,没法给人规划路线的。
而且看曲线,老外很多人中年财产突增,因为拿到遗产,可能来自家族中任何长辈
不是鼓吹啊,大部份普通人苦哈哈读书读博是为了什么?别跟我说是为人民服务,我信你个鬼!不就是为了将来日子过得好点吗?人家虽然读了博士但是提前过上不需要自己拼的好日子,做家庭主妇碍着别人什么了?
就跟国内有些家庭主妇一样,结婚生孩子了就辞职了,孩子爹妈公婆带着,平时需要钱了还可以啃老。。
我也遇到过一个学化学的女博士, 她说自己生了第一个早产儿后, 很多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 她怀孕的时候得从20周就开始卧床保胎,而且就这样躺在,孩子们一个个都是早产。 这样的孕期, 家里如果没有其它人帮忙照顾在床上的孕妇和幼小的孩子,真不知道 她的丈夫一边做resident,每周工作差不多80小时如何能够支撑下来。
就算是孩子大一些了, 丈夫从医生变成了系主任, 更加忙碌, 而且她在家十年后 如果不去进修, 也很难跟上科学的飞速发展了。丈夫告诉她, 根本不稀罕她带回家的工资, 她就去当地的美术博物馆做义务讲解员了。
我不好意思问她的孩子是否有啥残疾, 但是我看过好几个弱智或者脑瘫的早产儿。这些人家也不一定和外人主动提及。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re 问题是很多人喜欢宏大叙事,动不动就说这样有碍女性权益、辜负了先辈争取平等的努力、向下的自由不是自由之类,我就不理解了,朝上看都是屁股,在哪一层不都可以说下面的人在沉溺于向下自由么?没到超脱的阶级没必要互踩找优越感,要说辜负,几个人能到青史留名先辈的程度,努力生活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已经不错了。
我女儿daycare同班的全是本地人,平时正常接送都是父母,遇到点情况要晚送早接,那就爷爷奶奶七大姑八大姨都能看到,开个生日party也有亲戚大人过来帮忙顾场子干杂活,所以个个双职工2个小孩起。
信教?我认识的有信教的还改夫姓然后夫妻都认为女方不能出去工作。
本地人还是比我们第一代移民有底气多了。上学的时候有个教授,老头60多岁满头白发,气质极好像明星,他妻子也是气质极好,老太太每天早上6点多开车一个小时去帮她女儿带娃,晚上女儿下班再回家。
就是辜负了先辈们努力争取的工作权利。
看到那个孩子会说话了, 一下子泪目。
可以看看youtube上两个网红,他们都是国男,娶了美国南方姑娘,非常典型。这俩美国南方姑娘都是没太打算工作,她们从小的理想就是嫁人生很多孩子,非常enjoy养孩子,布置家。
这种思维方式和催婚催生一个逻辑,我现在无法说服你,只好用一个谁也不知道会怎样的未来(老了)来证明自己对
华人里,双职工家庭收入都是比有个全职妈妈在家的好的,目前没看到特别富裕所以妈妈全职在家的。
认识一个全职在家,没有孩子的,夫妻感情最好,一个俩孩子都正常,老公很长时间低收入六七万,没有高消费,现在老公收入上来了。剩下的家庭主妇,我接触的全部都是自闭孩子脑瘫孩子的妈妈了。夫妻感情大部分不在经营范围内,没机会吵架什么的,都盯着孩子围着孩子转。剩下的家庭都是双职工家庭,而且是夫妻都优秀的,我跟他们聚会有些时候会自卑。
这方面福建移民还是可以的,广东那边也是,他们很多都是一大家族移民过来也是有亲戚朋友的,非常羡慕。
我要是她导师还不如不收这学生。
这是这里文化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
记得以前听过一个热线节目,有的女性打进电话说孩子小或者上学,觉得很难平衡工作与育儿及家庭生活。 主持人就直接说让他们辞掉工作回家陪孩子,原因是对孩子来说,妈妈就是他们的整个宇宙。观念不同。
你说的都没错。可惜板上现在讨论的是另外的情况。家里没矿,配偶不想养/养不起,但还是死赖着不愿意去工作的
没有鼓吹,只是想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作人生选择时和我们不一样。没有好坏,但知道得多一点,自己的思路也会开阔点。
我说得情况,他们孩子都很优秀,并不需要格外照顾。在家只是他们选得生活方式而已。
有些实验科学博士就是廉价给导师打工的,学生招的太多了,根本没有那么多研究岗位。
在大学工作不出去开会或者talk吗?带上家人就多几张机票钱而已。当然不会有去非洲打猎到南极参观那种高大上的,但去欧洲亚洲大城市,或者夏威夷加勒比海滩、落基山滑雪那种中产游的机会蛮多的。
并不是养不起, 只是我们这样的对资产积累比较重视,所以都过得比较焦虑,比较累。然后我这么多同事里,就中国人的孩子上得是名校私立。其他大多都是本州州立。多少钱养得起老婆孩子差别巨大。 很多时候焦虑确实是自己的选择。
他们孩子假期会在教会夏令营,也会到别的地方搞活动,我听到的感觉就是boy scout 那样的,完全不fancy。 我的理解是他们不觉得有必要旅游,我每年回国他们都认为我很辛苦。
我在南方也算住过十年吧. 没点家底全职待家的基本没见过. 一同事太太以前是护士,辞职理家,但长期家里帮人看小娃. 工作老板太太主妇,三娃高中前都家校,自己有个营销高档衬衫的gig. 老太太辈儿的全主妇更多. 年轻的太太想待家,老公先不干了.一般是君子约定娃多少岁出去工作. 当然高税率(top bracket) 人士不包括. 这都是土生老美哦. 前一段儿听一个podcast,一小哥太太想当trad wife, 以unlimited b* job为条件,开始小哥以为逗比,结果真辞了,小哥气的抛妻弃子walk out🤣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多年通胀中产收入兑水,一人养家更难
等他们有烦恼的时候,就会找一个理由了,就如现在的美国有烦恼的时候找的理由。
难的是,一些人理解不了自由,一些人沉溺于survival mode.
出去开会一般都是课题经费里出,要是没啥课题的,可不敢出去开会。。。
但配偶也有不养/离婚的自由,别到时候骂人家渣男就行了
这种入门低,没啥门槛,任何人都能干的工作竞争才激烈呢,因为很多白女也在抢着干,很难轮到亚女。亚女要不有学历有专业背景,干有门槛的工作,要不就中超中餐馆realtor卖房理财之类的活。你以为那么多家里蹲都是贵妇啊。好多都是被动”被贵妇”。
这个肯定没有,她常来学校,我和她一个专业,聊得挺好的。前面有层主提过,南方人文化里认为妈妈带孩子是很重要的工作。妈妈受高等教育也不是为了工作的,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 这样普通中产的生活模式在我生活的地方很常见。没多少钱,但大家也不需要多少钱。
所以我妈天天说我跟沪漂一样,哪能办?只能自己努力了
真的假的。我以为只有摩门教有这种想法
比沪漂北漂更加不如吧,至少人家沪漂北漂同国同种同文,北美漂,外来移民,还要遭遇本地人明的暗的歧视。
嗯,是这个道理。主要是夫妻要一致。能上来发帖报怨的,多半是实在推不动对方了。这种情况只能看看这些例子,让自己想开点了。
南方很大,我们这是消费很低的地区,相当的老派。而且都是孩子上大学的老一代。现在的年轻人想一人收入养全家不容易了。房价就涨了三倍了。
对,这是我发帖主要想说的。华人上的诸位比他们有钱多了,完全可以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舒服点。做选择也可以更自由点。有些焦虑没有意义。 正好再说一个同事,是一代移民,但不是中国人。他六十岁发作过一次心脏病,差点出事。然而他现在70+,还在上班,他五个孩子都已经大学毕业,其中两个医学院都毕业了,我一直奇怪,他为啥还不退。后来聊天才知道,还在给孩子买房子呢,前面的都早买了,最后一个疫情后了,房价涨了很多,他买不起了。。。。和他聊完,我马上就焦虑了。和在华人网看财富贴的效果一样。
说得太好了
这是教育的缺失,终其一生不知道奋斗是为了什么。
你说得太对了,前面的幸运我都遇上了,人生很长我载在后面,有点时间很痛苦,但是现在也走出来了。
你如果真的理解并尊重自由,就不会觉得别人都是survival mode,躺平才是内心自由。
同样是大厂, 大城市二代确实松弛好多, 我一个同学就是, 随便找个轻松的工作, 毫无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