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是我4岁的儿子。 吵着要停的儿子,从新自觉回到球场。关键词: 是竞争和环境。 因为他讨厌输给他弟弟。他弟弟也开始踢球时候。 He felt left out . So he wants to come back . 同时,我和他一起看比赛。让他开始感受运动的魅力。 现在他已经从一个佛系躺平娃转变成一个不服输,不怕对抗站的小娃娃了。 现在他特别喜欢课上的2 vs 2 的小比赛。 赢球多了后,他越来越喜欢去上课了。 也算慢慢进入正循环。 案例三: 钢琴。关键字: 实用和环境。 我从6岁开始弹,一直被逼。这次很可惜我的家人没帮我引导进什么正循环。高中不得不停地时候,我可太高兴和松口气。有意思的是,后来成人了,没人逼了,我反而觉得有些想念钢琴。于是搞了个。然后我听见好听的歌曲,想自己弹下来。可以选择自己真正喜欢弹的歌曲,激发了自我练习的动力。再后来,室友的各种cords 即兴演奏让我无限向往。开始对怎么学习cords , 如何用它表达情感产生兴趣,于是反而在十几年后,我开始步入钢琴的正循环。现在想想, 如果家人没有一开始就特别关注什么技巧,而是多让老师教教我如何用钢琴曲表达情感,如果不是只给我弹古典和练习曲,而是教我我喜欢的歌如何去弹,我会不会更加在年少的时候喜爱呢? 所以我想关键就是你需要和孩子一起找到那个能帮孩子进入正循环的关键词。 当然有没有什么一开始就很喜爱,然后一路绝尘的? 有, 我老公。她妈完全放羊养。 这完全就是在赌基因和气运了。 可大多数的我们都是平凡的。孩子没有什么特长之处。最后决定这些孩子的区别(可控) 就是看家长教育了 我觉得聊天是好的。不放弃你孩子是好的。静待花开,不是让你也放弃每天的浇水施肥除虫这些工作! 但不同种子,具体浇水施肥除虫工作都不同。需要你去洞察。沟通是第一步,需要保持。另孩子到青春期啦。这点也要考虑。他需要自己的目标。 所以这样的谈话,除了说, 多一起去做吧。祝你孩子进入正循环的那天
这是老师当妈妈的通病 因为见过太多优秀的孩子,潜意识拿来做对比 还是稀里糊涂的家长养出来的孩子更有机会野蛮生长lol
求你了。你娃没问题。放过他。别推他任何事情。这么聪明的孩子你这样的妈别管,让他自由发展,就没问题了。你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真的会毁了他。
好可怜,抱抱你。接受孩子就是普通平庸的吧。十八岁以后就赶出去独立生活。还能怎么办呢。人各有命
这,我不会弹琴也没有运动特长,现在也有正经工作啊,怎么就要流浪了?
天,看了你的帖子才知道我家有不正常娃。我觉得楼主还是太焦虑了,要相信孩子,另外楼主可能比较年轻,还相信努力和好生活的相关性。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学习ok就可以了。放轻松。
楼主这个逻辑也很奇怪,就好像小孩明明要去上学,你就知道去公园的路,你就推着他去公园?另外大家都知道钢琴基本没用对将来吃不吃的上饭,考大学更是没用。
被你摧毁十二年,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方向,要花点时间吧,怎么也要几年的心理咨询
不疯魔不成活。 乐器好的有一半自推, 有超过一半都有疯爹妈。 不折翼, 不置之死地而后生, 就凭乐器上的天赋就想健健康康的杀出一条血路基本不可能。 虎妈不是疯魔之人也成不了自己的事。
问题这条路的尽头楼主自己也不喜欢,但因为她只会走这个,所以孩子必须也要走
说得是
案例一: 我以前学习就是你儿子这状态。 直到12岁,家人把我送去最好的补习班。 全是市里重点初中的尖子生。在那里没人知道我是个考试不及格的差生。 老师一开始非常注意保护我。向我提问的题目都是我可以做得出来。补习班同学也是超级厉害但人很好。 在这样的环境,我开始想变好。 因为这里没有因为我是差生就否定我一切的势力眼的班主任。这里没有因为差生就欺负我的同学。我喜欢数学老师向我提问时温柔肯定看着我的眼神。 我想继续维持这个虚伪的人设。我太不想失去这样的环境里。恐惧和渴望使得我开始发疯一样的学习。花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去读书终于让我中考考了第一个90分。 再然后高分带来的成就感又使得我想继续下去。于是我保持努力。再然后从不停做题中,我开始发现数学规律。顺带着所有理科我爱上了。 于是就是这样我从一开始的恐惧和渴望,到最后的自己爱上。一个个正循环让我越来越好。
这个开始环境改变赐予的。 那次经历关键词是: 被认可的渴望。
案例二:是我4岁的儿子。 吵着要停的儿子,从新自觉回到球场。关键词: 是竞争和环境。 因为他讨厌输给他弟弟。他弟弟也开始踢球时候。 He felt left out . So he wants to come back . 同时,我和他一起看比赛。让他开始感受运动的魅力。 现在他已经从一个佛系躺平娃转变成一个不服输,不怕对抗站的小娃娃了。 现在他特别喜欢课上的2 vs 2 的小比赛。 赢球多了后,他越来越喜欢去上课了。 也算慢慢进入正循环。
案例三: 钢琴。关键字: 实用和环境。 我从6岁开始弹,一直被逼。这次很可惜我的家人没帮我引导进什么正循环。高中不得不停地时候,我可太高兴和松口气。有意思的是,后来成人了,没人逼了,我反而觉得有些想念钢琴。于是搞了个。然后我听见好听的歌曲,想自己弹下来。可以选择自己真正喜欢弹的歌曲,激发了自我练习的动力。再后来,室友的各种cords 即兴演奏让我无限向往。开始对怎么学习cords , 如何用它表达情感产生兴趣,于是反而在十几年后,我开始步入钢琴的正循环。现在想想, 如果家人没有一开始就特别关注什么技巧,而是多让老师教教我如何用钢琴曲表达情感,如果不是只给我弹古典和练习曲,而是教我我喜欢的歌如何去弹,我会不会更加在年少的时候喜爱呢?
所以我想关键就是你需要和孩子一起找到那个能帮孩子进入正循环的关键词。
当然有没有什么一开始就很喜爱,然后一路绝尘的? 有, 我老公。她妈完全放羊养。 这完全就是在赌基因和气运了。 可大多数的我们都是平凡的。孩子没有什么特长之处。最后决定这些孩子的区别(可控) 就是看家长教育了
我觉得聊天是好的。不放弃你孩子是好的。静待花开,不是让你也放弃每天的浇水施肥除虫这些工作! 但不同种子,具体浇水施肥除虫工作都不同。需要你去洞察。沟通是第一步,需要保持。另孩子到青春期啦。这点也要考虑。他需要自己的目标。 所以这样的谈话,除了说, 多一起去做吧。祝你孩子进入正循环的那天
还真有,那是人家的孩子。我问过,娃家长说娃一天不练心里难受,但我知道那一定不是大多数!
游戏的事就别说了。 楼主娃是这辈子就打了这一天。
更重要的是,楼主自己也不喜欢“公园”。 果然施暴者从前大多是被施暴者。
娃有没有朋友呢?尽量帮着娃约一约,或者鼓励娃自己多约朋友同学一起玩玩。我们家也是宅娃,但是开学前突然约了不少和同学朋友的集体活动,一起去城里逛博物馆,昨天又去打高尔夫,可开心了。平时我带妹妹去博物馆他都不要跟的,而且以前从来不打高尔夫且非常despise golfers 昨天乐颠颠地去了。
不要焦虑了,那些“牛娃”再过十年,99%也就是泯然众人。对不起,我自己安慰一下,无意得罪他人
很同意MM说的,除了最后。虽说我们都两手空空来美国,但之前经历了国内无数考试的筛选,多少个夜晚的挑灯苦读跟没有玩乐的童年,相信是很多人共同的回忆。所以才会对自己孩子那么“轻松”感到焦虑。美国大农村长大的那种松弛感,咱是不敢也无法体会的。
lz 貌似加州的,她孩子应该是SF音乐学院的pre-college
都是一种经历。大多数都是打酱油的。 只要娃没有吸毒,没有乱性,没有抑郁,没有自杀。 还愿意装装样子和你长谈,就不是最糟糕的。 打游戏就打吧。 尽量少打点,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的club, 乐团之类的。多少能少打点游戏,多交点朋友
教琴也没啥不好的,人到中年被裁了不至于想不出技能只能开Uber
不练习就当首席,说明是普通乐团不是什么高水平乐团。表示这小孩没有志向成为音乐家。
楼主家感觉是要当音乐家的。钢琴家 哪有那么容易,郎朗的天赋+他爹那种死推+运气。比较一下沈文裕,天赋+推爹+没有运气,结果就没有那么好。
作为过来人,从孩子初中就开始和孩子斗争这个问题,经验教训不可以说不丰富。
几个原则 1 不放弃 2 不极端
管肯定得管。但同时也得合理,不要情绪化。动不动就这孩子完了。这种说明父母就缺乏自身的情绪控制和大局观。
孩子会长大的。当他还不能prioritize的时候,适当外力有一定帮助。但真要解决问题,还是需要孩子自身的醒悟。
我家大概5 年的时间。现在已经好很多了。回头来说说我自己一路的教训,希望可以帮到有类似处境的孩子。
没错,其实对普通家庭来说也还是挺不错的。不过楼主现在焦虑的不是这个问题啊。
而且她家的是男娃吧。男娃教琴又比女娃教琴少一些。讨论谋生问题非常不浪漫。。但也是绕不过去的现实问题。
你说的一点没错。是个普通乐团。但是以她们的天赋,要进最好的乐团(我们本地哈),也就是踮踮脚。但是反正我挺佩服她们的妈,反正就是一脸淡定由她们。
现在一个孩子学设计去了。
你在楼主的贴里讨论推娃,你想让她焦虑的无法睡觉嘛
你现在过得开心么?看起来你不是轻松自在能享受当下的人,跟小时候被逼得太紧太有关系了,然后你现在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的孩子?
建议你退一步想下,教育孩子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技能,软实力(意志力,自律,共情,...),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孰轻孰重? 你这催的全是技能层面的,但是这个过程中,你剥夺了孩子意志力的锻炼,甚至孩子的三观内核也没有完全建立稳定,这时候,你抓住技能就只是在抓毛的部分,但是底层的皮没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最近在上一个电影,抓娃娃,建议你带孩子去一起看看,里面的父母跟你一样,为孩子计之深远,甚至设计了一个环境,让孩子知识,技能,责任感,意志力都有了很好的锻炼,但是最后又如何呢?孩子的世界整个颠覆了,对父母,对世界的信任感都坍塌了,这种算教育的成功么?
恕我直言 没经过练习和大曲子来检验的天赋 能算什么天赋
我真心觉得你太焦虑了,哪怕就是成功,就是有了几百万,就是有了很棒的孩子,你也永远焦虑不安,觉得可以做的更好,拿的更多,不论外人觉得你过得多好,你内心始终不安宁,不觉得幸福,这难道就是你希望孩子“幸福”的样子?
之前很多年的主业都不是教琴,琴技都荒疏了吧,被裁了能以教琴为生?人家家长肯定想找有多年教琴经验的老师啊。
作为一个钢琴外行,觉得推成了朗朗又如何呢?(朗朗算是钢琴成功的天花板吗?)
如果活的这么不快乐。。这么压抑。这么焦虑。
人这一辈子,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站在人前面的虚荣,真的值得这些经年累月的痛苦焦虑吗?
真的是,要不然是大厂码工 要不然是苦哈哈的做住院医 lol 依然是99%
给娃充分的机会,让他不至于有天分因为经济条件而埋没,其他的就只能说尊重他人命运了。其实你我大多数人都是庸才,没有任何天分,只喜欢躺平好吃懒做,一生只能温饱,对社会没啥贡献,也谈不上埋没错过了什么。
你怎么知道没经过大曲子检验。能拉Concerto算不算大曲子。
到那个程度肯定是不得不练,她妈妈就是抱怨必需请陪练盯着才能练。多半也是比赛、考试或者表演前苦练一阵。
他们妈应该不是学音乐的,对音乐没那么大的热情,所以随着孩子走。
猫要是看见自己的儿子不会捉老鼠,肯定无法忍了,必须让他学好。
人类的繁衍,本质还是传递基因和家庭文化。 现在的文化是人是独立的个体, 但其实人更大的role是一种传承。焦虑也是人类众多型里面的一种, 楼主家对人类物种的一种贡献就是传递和留存焦虑。
同意,运气真的是太重要了,另外Performing arts 长相也挺重要的,随便看看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当红的那些人,长得都挺好看的
哈哈 我们也是 学了好几年 娃天赋一般 他痛苦我们也痛苦 换了他有天赋的赛道 开心很多
你前面说这位神童在家从不练琴,现在又说陪练老师这种, 那不是玩文字游戏 我也认识有考Julliard precollege的也是考前一年都不在家练琴呢。 只是每天在studio里面三小时陪练课。
我说得很清楚了好吗。突击练琴。有时候一周都不摸琴。
你非要这么杠干嘛。大家只不过聊聊天。你不信就不要信好吧。人家也不走专业。
你應該說清楚,養娃可以,my house my rules. 讓娃自己做飯,自己做家務,自己清潔。興趣愛好他如果不喜歡可以換。或者喜歡打游戲,可以用興趣愛好的時間換。男娃12嵗還小,父母除了不停的嘮叨,還是要陪著有强硬點的規矩。
爲啥衣食住行要提高最好的?不是父母有啥就是啥?
顶这个层主的回复!
说实话,顶级琴童家里没有但还是见过几个的,12岁了如果跟的不是大牛师,在州里拿不到前俩名,大概率跟小城市里拿个第一名和地区乐团拿个首席的孩子没啥区别的,最多靠着“坚持力”在申请大学的package里算一项课外活动而已。不如好好琢磨一下这个学琴的过程中软实力得到了什么磨练。恕我直言难听,逼着陪着这么大的娃练琴可能会得到好成绩,但磨练不出自驱和毅力,在人生长远的过程中其实是本末倒置的选择。
我觉得凡是需要从小练的,基本都不能拿来当饭吃。e.g. 音乐,体育,奥数。。。在达到时间多的没处花,并且钱多的没处花之前,最好是少碰
凡是几个月一年就能学会的,往往特别好赚钱,比如以前的deep learning,现在的LLM
LMAO 我真的不是抬杠,现在钢琴界顶流,朗朗,王姐,igor levit, trifonov, 老一辈的kissin,volodos,哪个跟“长得好看”有啥关系。。。
长得好看的,其实也是矮子里面拔高子,比如奥拉夫松,jan lisiecki这样的,反而经常被嘲“长得好看”而已。
对不起歪楼了。楼主,别忘了,这个周末是放假啊,放假打个游戏不行么?随便什么学霸琴童首富,也有休假的时候啊。
王羽佳不好看吗?你要求太高了吧。她比周冬雨好看多了,后者还是靠脸吃饭的。 igor levit也挺好看的,你去美国公司里随便抓10个白男,比他强的最多也就2-3个吧。
楼主说得很清楚了好不。她的孩子不逼着就不练琴。
哪个走音乐道路的孩子是完完全全靠父母逼到18岁的。
就这样也要想办法逼着往下练,这就有能力格局了?
小提琴家Ray Chen,15岁考上Curtis,2008年梅纽因大赛第一名,就这样他打电话回家抱怨的时候。他妈妈第一句就是:不行就回来读医吧。
穷文富武,练琴这种属于广义上的武,有钱人的玩意儿。
那好吧,估计就是原生家庭造成的心理创伤了 老师的孩子我听过不止一个成年以后吐槽了。
为什么现实是这样?是因为传统赛道已经不适合现代生活了嘛?
看着都替她累。
是啊,而且 Jan Lisiecki 只是长得好看而已吗,他弹的不好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92SXG9ZSag
这个曲子张力很强好吧
所以我推小提琴,gig比钢琴多
期待另开一贴好学习.
我也依稀记得楼主这个ID,应该自己也很能干的很能挣钱的,所以对孩子要求高也正常
太形象了👍😃
接着把卷和焦虑带到parenting,折磨自己的孩子。
何苦呢?孩子有自己的个性道路,父母尊重 支持 理解 最后放手。而不是削足适履。
这种活法,楼主孩子都难受压抑,看着都令人窒息。
楼太高懒得爬了。看了几个高赞回复感觉都是大面上的标准答案,似乎你都知道了就是帮不到你解决自己心理方面和娃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说实操性太差。当然练出一定的领导力、vision、沟通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自我剖析能力、心理按摩能力、coaching能力等等确实需要家长不断地练习反思加修正,这样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到因材施教。大部分家长可能确实浪费了娃和自己的很多potential,不过这也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你要是想多讨论讨论,可以去隔壁小楼里,方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下。
小提琴的concerto那么多,能拉和拉好也是隔着太平洋的。天赋这个词在父母/老师那里范围太宽了。
楼主的娃是个好娃 以前太乖了 楼主太奇葩了 你别再这么逼他了 你把他逼出心理疾病那才是毁了一辈子 你现在放手 放下你自己的控制 你娃这一辈子绝对比你所说的你现在的“成功”要好很多
我去听过音乐会,她拉的concerto很抱歉就是可以让全场欢呼鼓掌的水平。
搞清楚重点,她家人不管她有没有天赋,都不在意,也不打算让她走专业,更不在意网络上有人质疑她是不是有天赋。你有疑问,那就当她没有天赋就好了。
你自己也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那有没有想过,你的人生经验,育儿理念可能有问题?
小学的时候,老师说成绩不好的同学,以后要去街上捡破烂。可现实呢,没有人去捡破烂。 后来一次10点多才去学校,发现路上还是很多人,他们都不上班不上学呢? 然后觉得世界很大,路很多。不同人在不同阶段选择也不同。
自己瞎忙活,瞎紧张了一辈子。 现在来焦虑孩子的人生。 让孩子掌控自己的人生,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然后就是自推了。美国社会其实很包容的,很多有钱的小业主都是高中文凭,只要自己找到了兴趣点,愿意动脑子,都是会起来的。
让孩子敢于尝试,敢于试错,让孩子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只有那个才是源头活水,提供一辈子的动力。
很多专业游戏从业人员弹钢琴都是一把好手,互为因果
抑郁的朗朗,难道是你想要的么?
太可怕了。。。孩子真可能被逼疯。。。
朗朗父亲的鸡法,99%的小孩已经疯了。。。
你的重点不就是说孩子有天赋但不练,即使不练也拉得很好当首席。跟我说的不矛盾,关键要看拉的好和天赋的标准在哪里。从Seitz 学生协奏曲 到 Lalo, Bruch, Saint-Saens, Mendelssohn, Tchaikovsky, Sibelius ....这些concertos 差别可太大了。人家家长一说你就一听,不练琴当首席这种也就是哄个家长开心,同理音乐会级别千万种,全场观众有可能都是学生家长亲友团。。。不必当真。
学乐器,尤其以后相当soloist的,天赋的bar本身很高,道路很崎岖,光凭天赋不练是不可能走得下去的。走下来的孩子都很不容易,不仅仅是艺术天赋方面,个人坚韧能吃苦的品质和时机都缺一不可。
我觉得楼主自己太焦虑,把这种焦虑全转嫁到推孩子身上了。楼主说的,孩子很聪明,那你退一步海阔天空,只要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以后学什么,干啥都能自食其力的。亲子关系更重要。
协奏曲怎么弹?你是说奏鸣曲吧
我觉得你和我观点根本没有不同好吧。你看不出我写这些是安慰楼主的吗?
或者这么说吧。不用我举的这个例子好了。很有天赋,能把曲子表现得出神入化的孩子,都走音乐道路?你没有看见过放弃的孩子?
像流浪者之歌这样难度很高的曲子,不练习怎么可能拉得下来?但是如果孩子本身不喜欢的话,花几百个小时拉得完美又怎么样。
那个不练琴的孩子,父母真的就放任她不练了。确实旁人看了有些可惜。但是这样家庭也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内耗。
本身自推想走音乐道路的孩子都乌央乌央的了。不想自己练的孩子早点想明白挺好。
那你问他为啥自己不练,为啥自己不要求换老师,为啥大学了不能自己打工请个更高级的老师。
哈哈哈哈,现在的小朋友,确实是privile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