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win 发表于 2024-07-09 23:53 2022年没有SAT就申请不了美国大学?
iammaja 发表于 2024-07-10 01:05 论人的多样性啊,这种生活,再好玩,过一个月我肯定就腻了受不了了。海上帆船飘一周我应该都不行,完全不会enjoy。
他们这是条帆船?帆船能环球航海12年?他们应该很多时间都是待在某些地方而不是漂流在海上吧。他们这么多年靠什么生活?申请美国大学要几十万学费生活费的。 boxwood 发表于 2024-07-10 00:05
海拉鲁炸酱面 发表于 2024-07-10 00:39 这类文章总要突出一个这娃虽然没走寻常路,但是能独立思考、眼界开阔,比死读书的小朋友厉害。问题是正常上学的小朋友也不是书呆子,也不是就不接触大自然不去到处旅行了。
Namama 发表于 2024-07-09 23:39 所以没考上大学,目前是打零工? 这就是典型的父母太自私,自己想玩,就拉着孩子和自己一起
mandidagun 发表于 2024-07-10 06:15 读不读真的无所谓。关键是要有变现养活自己得能力。加油小朋友!
Fhb 发表于 2024-07-10 07:51 这年头关键看你挣多少,用什么路子挣,有爹妈托举着,或领进门挣也行。 读不读书也确实不重要,又不是文盲。 唯一不好的是没有和同龄人有长期的友谊,没有必要的童年社交
AlexW 发表于 2024-07-10 11:16 很好。其实我觉得中小学学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无用的。以我为例,小学上到4年级,以后文革停课,复课时已变成中学生,学工学农学军,回想一下没从学校里学到任何东西。代数几何三角解析几何都是文革时无聊又没有小说看自己看书学会的一些基本。上大学学的课程只用到那些基本,根本不需要去刷那些刁钻古怪的难题。照样美国博士毕业当教授。
所以没考上大学,目前是打零工? 这就是典型的父母太自私,自己想玩,就拉着孩子和自己一起 Namama 发表于 2024-07-09 23:39
两只小蜜蜂 发表于 2024-07-09 23:45 风吹雨淋日晒,皮肤真好
乖囡囡 发表于 2024-07-10 11:50 冒昧猜一下,您不是理工科专业的吧?
boxwood 发表于 2024-07-10 00:05 他们这是条帆船?帆船能环球航海12年?他们应该很多时间都是待在某些地方而不是漂流在海上吧。他们这么多年靠什么生活?申请美国大学要几十万学费生活费的。
很好。其实我觉得中小学学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无用的。以我为例,小学上到4年级,以后文革停课,复课时已变成中学生,学工学农学军,回想一下没从学校里学到任何东西。代数几何三角解析几何都是文革时无聊又没有小说看自己看书学会的一些基本。上大学学的课程只用到那些基本,根本不需要去刷那些刁钻古怪的难题。照样美国博士毕业当教授。 AlexW 发表于 2024-07-10 11:16
thyx 发表于 2024-07-10 14:54 孩子处于成长期,和已经是成人的父母,需求是不同的 成人已经长大了,可以到处飘,但孩子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成长环境,家,熟悉的生活区域,学校,朋友,熟人。。。 孩子在这个环境里从容发展自我 孩子在每天变换的动荡生活里很难长成形
明媚的优雅 发表于 2024-07-10 07:39 帝都的亲戚家娃学习确实卷,但初中娃欧洲去过好多国家,国内基本都玩遍了,对古代史如数家珍
唯食忘忧 发表于 2024-07-11 15:44 好丰富的旅游经历啊!这样的孩子长大了,视野会开阔很多。
「疯了,翟峰是个疯子!」
身边的亲朋好友都这么说他,甚至连岳父也无法理解他,和他们断绝了关系。
即便这样,翟峰也毅然坚持自己的选择,只因他说受够了一眼就望到头的生活。
这些年,他们的航海足迹遍布欧洲、大洋洲、南美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拍摄过纪录片《飞跃澳洲》,创办巴厘岛冲浪营地、飞艇学校……
对于他们的行为,有人羡慕不已,有人忧心忡忡,其中质疑声最多的当属孩子教育问题。
8岁的女儿脱离了普通人的求学轨道,无法接触到系统的学校教育,更缺乏同龄人的陪伴,拿不到该有的学历学位……这孩子会形成怎样的性格,有着什么样的三观?
如今12年过去了,馨馨也到了该上大学的年纪,这家人过得怎么样了?
他带着女儿感知海上的一切,追鸟群、动物、鳄鱼等,让8岁的馨馨每天早晨6点到11点在船上值班,负责瞭望,观察云、观察风,密切注视着海上的一切……
每到一个国家和地区,会感知那里的风土人情,带着女儿体验空中飞行的各种美妙,还让女儿学习了冲浪、开船、制作木器等新技能,开阔了眼界。
采访中不难看出,馨馨是一个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女孩儿,有着同龄孩子所不具备的豁达,她很自然惬意地向记者诉说:
“我们一家三口常年在海上漂着,风浪来时一同与波涛搏斗,海面平静时,就躺在那里分析感情、想法和故事。 ”
这种沉浸在大自然中的快乐,与父母相互陪伴和支撑的感受,会让孩子放下心里戒备,向父母敞开胸怀。
当别的孩子行驶在既定的轨道上时,馨馨却在人生旷野中奔跑,快乐而奔放。
馨馨虽然没有接受过学校系统的教育,但通过互联网,完成了小学到高中的课程学习。
她还能说着一口流利的英文,带着一帮孩子们学习线上的homeschool课程,为大家翻译了很多教育讯息。
馨馨身上最独特的一点就是,拥有着超乎同龄人的独立思考能力。
采访中,一段关于她自己对未来人生的规划让人印象深刻。馨馨说: “2022年上半年,由于没有SAT成绩,未能申请上美国的学校,后来香港的SAT考试终于开放了,但我没抢到考试位。
申请失败后,我开始考虑接下来该怎么办,这一年,我冷静了下来,想法也发生了改变,之前对申请大学的执着是由于焦虑引起的,当时也感到迷茫,经常会问自己一些问题:上大学为了什么?有没有一个我特别想做的事情?…… 最终我想明白了一个问题:我的人生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所以从去年开始,我尝试创业,攒学费。先是利用我之前去各个国家上学的经验和一些学校,帮助一些家庭申请短期留学的插班。很幸运,我找到了美国一个青少年营地的工作,在泰国学完潜水,我就要开始工作了。”
一个不到20岁的孩子就思考着过去和未来,能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并能找到解决办法,采取一切措施实现自己的目标。
不得不承认,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每天都面临着海量的信息和各种观点的冲击,如何引导他们独立思考,成为了家长们最重要、紧迫的任务。
作为家长,应该教会孩子「如何思考」和「思考什么」,而不是一味地帮孩子做主。
采访中,馨馨自豪得说:
“我需要找到我热爱的事,像爸爸那样。
除了热爱之外,我还要获取更多的阅历,形成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主张。”
为了找寻一生中最热爱的事,馨馨有自己的方法——不断地探索、尝试。
尽管她没有进入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但她却有着同龄人没有的清醒的认知,更拥有着对这个世界不断探索的热情与坚定。
在孩子的成长阶段,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热爱的事,让孩子找到成就感和归属感,实现自我价值,是给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礼物。
如今,翟峰一家人的故事仍在继续,他们的选择与喜欢,没有好坏,没有对错,人生这场游戏,走好自己的路,体验感才是最重要的。
要生存本来路就不是只有上大学一条。
这就是典型的父母太自私,自己想玩,就拉着孩子和自己一起
当然不是了。借口而已。
肯定是那种特别喜欢水上生活的人。我有个同事的父母退休了不住在陆地上,就常年住船上,到处玩,偶尔漂回来看下孙辈。
文章里不是说了么,他家拍了个纪录片,还办了俩培训学校,估计还有些短视频收入。应该是这女孩就算不上大学也能有收入过的还可以,而且人家也没说以后都不上了,就是今年没赶上而已
哈哈哈 说的没错
帝都的亲戚家娃学习确实卷,但初中娃欧洲去过好多国家,国内基本都玩遍了,对古代史如数家珍
大学啥时候都能上 不过不适应普通人 家里有矿衣食无忧 一己之私没有误其他人 即无可厚非
这年头关键看你挣多少,用什么路子挣,有爹妈托举着,或领进门挣也行。 读不读书也确实不重要,又不是文盲。
唯一不好的是没有和同龄人有长期的友谊,没有必要的童年社交
重点就是这个,人是社会动物,其实学校是为未成年人进入社会做准备的,技术确实可以自己学,但是社会学习脱了社会怎么可能学到。
父母让孩子一段时间上学,一段时间在海上都好不少。
我觉得孩子的生活本来就是大人决定的。没啥关系。我不喜欢这种流浪的生活,也不喜欢rural或者suburb的生活,我就是喜欢方便,我还喜欢吃中餐,那我女儿也只能跟着我住小公寓,也得经常跟着出去吃中餐。我们只能选择大人的生活,然后再选择给娃最好的选择。大人优先吧。当然,我给娃花的钱比给我自己的多了很多很多倍。但有些根本问题比如住在啥样的neighborhood还是我先。
感觉上他给孩子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代价是剥夺了孩子其他的非常多的机会
上学的主要目的是交际, 学会跟同龄人交际, 学会处理纠纷和矛盾 即使是 homeschool 的小孩, 一般也会安排大量的和固定的play date, 不知道他们这样海上漂怎么做得到
其实小孩在学校并不是死读书,在学校环境里可以学到和同年人和社会打交道,小孩子没有同年龄的朋友其实是很孤独的。
对啊,这个皮肤不对啊?至少应该是小麦色吧?!
冒昧猜一下,您不是理工科专业的吧?
干脆就别申请大学了。就做一个网红不是也挺好?
我猜你应该没有读过理工科博士。楼主的经历肯定是真实的,只不过没人敢说出来。就算是需要数学的理工科研项目,也只是涉及很小一块数学,比如某个变换某个特殊函数等等,有了基本的数学背景,只要花点时间弄透就够了。除非是硬核的理论物理数学这种,那不容易临时捡起,别的真的不需要提前猛刷难题。
文章说: 所以从去年开始,我尝试创业,攒学费。先是利用我之前去各个国家上学的经验和一些学校,帮助一些家庭申请短期留学的插班
你说的对。小姑娘就是坐船去各个国家上学。可能成绩还是不太好,没能上大学。
中小学学的东西不是为了要用到,而是奠定科学的思维方式,像线性代数的因式分解,几何,概率等等,通俗一点,就是用来开发大脑
就像找工作面试,面试官问的问题在工作中大部分都用不上,其实就是考你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潜能。
因为 95%美国的 PhD program, 大学faculty, 也很水.
嘿嘿, 2022年就没什么美国大学要求SAT的。 到现在UC系统都不要SAT, 是真的不看, 而不是optional. 就是申请失败了。 其实当个网红也挺不错的, 她和她家人的经历是大多数人都没有的, 一周出个视频应该没问题。
我八岁的时候自己选择,肯定是天天和小伙伴玩,零食吃到饱。
谁想去海上周游,没安全稳定感的生活。
搞到现在,成绩没法上大学,下一代继续流浪去吧。
成人已经长大了,可以到处飘,但孩子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成长环境,家,熟悉的生活区域,学校,朋友,熟人。。。 孩子在这个环境里从容发展自我
孩子在每天变换的动荡生活里很难长成形
是啊,做为大人,很羡慕她们一家的生活。但是觉得这个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最好的还是假期到处走一走。
肯定是环球游学了而已,孩子自己不是说到各国短期插班读书,不会是每天都在海上。
这种强度的旅游,“体验空中飞行的各种美妙,还让女儿学习了冲浪、开船、制作木器等新技能”,类似屠龙技术。 “馨馨是一个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女孩儿,有着同龄孩子所不具备的豁达”
如果长大了后从事普通工作,这些经验的作用并不大;正常环境长大的孩子也会成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和豁达。
“当别的孩子行驶在既定的轨道上时,馨馨却在人生旷野中奔跑,快乐而奔放。” 正常长大的孩子,也会快乐而奔放,也会走自己的道路,比如创业,比如从事艺术。像雷军从事创业。桐华北大经管毕业从事文学创作。
相反,如果长大了后没有其它普通工作的技能,那么就只能去从事屠龙技术的教育,比如文中所说的: “所以从去年开始,我尝试创业,攒学费。先是利用我之前去各个国家上学的经验和一些学校,帮助一些家庭申请短期留学的插班。很幸运,我找到了美国一个青少年营地的工作,在泰国学完潜水,我就要开始工作了。””
老家的亲戚娃没那么多钱出国,但是国内旅游还是很多的,还参加地方组织的爬山活动,篮球比赛。 至于各种教育,出了学校的,现在网上的教育太多了。
倒不是 有些学校那些年标化考optional的 但是不还得有GPA么?
好奇搜了一下,看到这篇。就是说他们买过2次船。有过几次东南亚/澳大利亚/中国范围内的航行。最长一次是从中国到澳大利亚,历经4个月?2016年就卖掉了船?
还是挺牛的。但是不是12年航行在海上的生活。
这叫啥视野,不就是到处玩的草包吗。在脑子最好的年龄没有好好学习知识,到了20岁以后再补小学初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