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ana.Republic 发表于 2024-06-25 00:35 跟我一届的啊。别算竞赛加分,纯高考分数也就比我多个29分吧。
uglyduck 发表于 2024-06-25 00:21回复 2楼 D_merry 的帖子 真有几分像,还都是数学天才。
拒绝绿卡?他从没申请过,一下飞机就有移民局官员硬塞吗?然后坚决拒绝之! 活力海藻球 发表于 2024-06-25 00:15
loci 发表于 2024-06-25 12:59 他長得很像兵馬俑阿
bigxianzun 发表于 2024-06-25 01:52 所以说高考状元,数学天才就是长这样 孩子要是长相不过关,父母就不要妄想鸡娃拿奥赛金牌了
hive 发表于 2024-06-25 02:28 国外企业要用高薪留住他…… 都什么年头了,小编能不能与时俱进,不要再说这样的鬼话
但在历年高考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就像屹立在历届考生面前的一位大神,无人超越。
他就是2004年山东理科高考状元——王端鹏。
他当年的成绩有多牛?
语文138分,数学149分,英语142分,理综直接考了300分的满分。
再加上他专项竞赛获得了20分的额外加分,总分750分的高考,他考出了749分,差1分满分。
一朝金榜天下知,他也因此被大众称之为“中国高考神话”。
如今20年过去了,当年的高考状元后来怎么样了?
1986年,王端鹏出生在山东烟台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教师,虽为教师,但他的父母并没有在学习对他要求苛刻,反倒是希望他的童年是幸福快乐的。
初中时期,王端鹏的成绩仍然名列前茅,此时,在老师同学眼中,他早已是学霸级别的人物,中考更是以全区第五的成绩进入烟台二中的实验班。
进入高中后,他将此前的学习习惯继续延续,他喜欢不断地探索知识,寻求解决办法,母亲就曾说,上了高中以后,王端鹏经常会为了做出一道数学题熬夜通宵,直到解答出来才心满意足地去睡觉。
到了高三,大多数人都将精力集中在冲刺高考上,即使是成绩好的同学也变得紧张焦虑起来。
而王端鹏却能在兼顾高三学业的同时,也不耽误参加全国数学奥赛,并一举斩获一等奖,这也为他即将到来的高考提前积攒了宝贵的20分。
2004年,王端鹏迎来了高考。
当身边的同学都在为高考担心,害怕失利时,但他却表现得十分放松,在他看来,这不过就是一场普通的测试。
成绩一经公布,瞬间惊动了整个山东省乃至全国。
一时间,各学校、各媒体蜂拥而至,原本安静的王端鹏家里,挤满了人。
那时候,人们不关心他的心情,他的变化,甚至他的未来,而是更加关注“749”这个不可思议的高考分数。
这个高考成绩让他毫不意外地成为那年山东的理科状元。
之后,王端鹏带着他那惊人的749分,敲开了了清华大学的校门。
进入大学后,围绕在王端鹏身上的光环并没有散去。
大学四年转瞬即逝,丰富的社团活动让王端鹏的生活变得充实,他的学习成绩也依旧十分优秀,每年的奖学金都拿到手软,并且他也一直延续一贯的好习惯,那就是不断参加各种比赛来突破自己,更重要的是,他出众的才华与谦逊的态度赢得了老师同学的尊重。
2008年,王端鹏从清华大学顺利毕业。
只是,他并没有停止求学生涯,为了提升自己,他选择出国深造,主攻化学高分子。
在国外的几年中,他先后取得了美国杜克大学的硕士学位以及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学位。
与此同时,不少国外企业也向他抛来了橄榄枝,甚至想用高薪留住他,但王端鹏并没有因此心动,他依然选择回国。
回国后的王端鹏顺利进入到北京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工作。
虽然30万左右的年薪和美国的高薪相比,还是有巨大的差距,虽然身边的亲友对于他的选择仍有质疑,但在王端鹏的眼里,他更关心自己能为国家贡献多少力量。
直至今日,王端鹏依旧和许多默默无闻的科研人员一样,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努力奉献。
事实上,王端鹏虽头顶“考神”的光环,但热闹褪去,他也饱受过争议。
当749分的高考成绩公布后,有人为他欢呼,有人却对他的样貌进行抨击。
那时候,很多人对王端鹏的第一印象就是,他那张满是络腮胡子的脸,高考出名前,很少有人会将这个看起来略显成熟的学生与学霸联系在一起。
有人说,“王端鹏长着一副典型的书呆子样子,虽然学习成绩好,以后也不一定能混得好,更不会有多大出息。”
甚至还有人不屑说道:“高考状元就长这样……”
当这些带着攻击性的言论摆在眼前时,内心不够强大的人多少都是崩溃的,但对于王端鹏来说,他完全没有被击倒。
后来,王端鹏的老师还出面为他解释:“王端鹏绝不是书呆子,他积极参与班级工作,喜欢篮球、羽毛球,参加给各类竞赛,还是学校各类辩论赛的骨干……”
啥叫拒绝美国绿卡啊,他要是来的早赶上了血卡愣是不要,那算一个
长得确实挺像的
明明就是一个人啊。。。。。。
神态完全不一样,高考状元看着非常干净。
真有几分像,还都是数学天才。
永恒不变的主题,老有人要显示自己也很牛,但有人care吗。
所以说高考状元,数学天才就是长这样 孩子要是长相不过关,父母就不要妄想鸡娃拿奥赛金牌了
话说我的教授也是高考状元,北大的。
这都几百年前的说辞了,还在这儿骗鬼呢
拒绝的意思就是人家年纪轻轻就有轻松EB1/5条件,不稀罕申请。或者已经拿到大厂offer有钱可绿,不稀罕在美国工作。还有已经拿到绿卡,因为不想长期呆,放弃彻底回国。这几种身边都见过。
还真有点像,吓我一跳
同感
宁肯没有这天才也不能长成这样的歪瓜裂枣啊lol
一个template要用到死:高薪留人,拒绝绿卡。美国没了你可是要亡国了。 作为泱泱大国,国民都是twisted巨婴思维模式,靠“拒绝”显示优越感。反映的是对高薪绿卡的无脑景仰。结果是,养成妥妥的玻璃心,怕被唱衰,怕被拒绝,怕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