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为啥没有回国内高校

s
shubashuba
跟一个很熟的海归教授亲戚聊过这个问题,因为很熟,说话就比较直接。我问他,你这么跪舔那些大佬有意思吗?他说,有啊,因为现在跪舔我的人比我跪舔的人多多了,而且我会接着往上走,资源权力会更多更大,金字塔就是这样的。我说你现在这些生活我就一般工作也有啊。他说你不懂,用自己的和用别人供的是不一样的感觉。我真的很无语,感觉有的人就是喜欢看别人suffer,然后自己挥权杖的感觉。
k
keytosun
国内高校还是竞争激烈。没有三板斧很难搞定的。尤其是要做好,要当领导,得有几下,不仅仅是学术,还要有策略和手段。这边高校竞争小多了,当个普通的教授的没太多的事。只要能有课题和经费支持,学校tenure也没难度。难的是要做领导,做leader,也是要关系和帮派的,互相抬举。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美国高校的政治不会比国内少。只是你做一个普通的教授很难融入其圈子。 做博后的时候有个华人助理教授,跟一个炸药奖得主一起开个课,激动得屁颠颠的,经常提跟他讨论的事情,觉得脸上很有光。但1年后最后评天牛还是被刷了。
x
xiaopeng3
当年打印成绩单,求推荐信签名,学历认证,真是见识了不少丑恶嘴脸。 可悲的是,这些丑恶嘴脸不是少数,而是普遍现象。 每一个正常的手续,都要做好心理建设,不知道又要怎么被为难。 那时候就打定主意要远离这种环境。
k
keytosun
要做好做大最后有人生的升华,肯定是在国内机会更多。如果一般没有大的追求,只想过个好生活,这边舒服些。
l
l4528
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清华北大走聘任制的压力很大, 唯一的好处是往下走容易. 海归就应该去自己有关系网的学校, 别的都不用考虑. 我应该比楼主早一些年, 当时可以留校, 可一想到以后同事全是自己的老师就头疼, 就去了另一所985, 听起来也是很好听的学校,在职读博也安排好了, 谁知道去了不到一年就呆不住了, 算是被逼出国的. 如果当时留了母校, 应该就不会出国了. 我留在母校的同学, 职称, 出国进修全部按部就班, 没出过问题. 国内行政是超级麻烦, 但那也是因为不认识. 那会儿行政上的很多人也都是留校的学生, 象我ld的室友就在人事处, 转几个弯大家都认识, 办事就不麻烦. 国内的制度是当青年教师没网的时候很难, 但等到了一定岁数, 有一个圈子了反而做事格外方便, 都是打一个电话的事. 想明白这一点, 已经是很多年以后了在美国了, 当年还是太年青气盛了. 可能是有滤镜? 我觉得我认识的老教授大都都很正直. 对比我在美国的博导和中国的硕导, 我中国的老板对我好太多了, 完全是当门生来照顾的, 从就业到个人问题都会关心, 同门的师兄弟关系也比较紧密. 我从不记得我给任何老教授送过礼. 偶而聚聚大家吃吃饭倒是有的. 我们当时的校长是我们系出去了, 是院士. 平常在系里见到,一点也没有架子, 很和善, 这都是老一辈了, 现在的我就不评价了. 其实就是文化不同, 中国人是帮亲不帮理, 对外来人不友好. 美国也有关系, 但有一个基本的底线, 象我们这种没根没底的外国人也能过得不错. 当年如果回国内高校, 应该会比在美国过得好, 文章也应该会发得多多了. 不是别的, 就是在国内很难躺平, 也不是为钱为职称. 我记得我那会满脑子就是老师这么重视你, 一定要好好干, 虽然我对研究没啥兴趣. 回国了,估计就是先跟着老板干活, 再跟着师兄干活, 每天繁忙而充实的生活着.


yayapig 发表于 2024-05-14 20:04

我和你感受差不多,中国高校近亲繁殖严重,越是顶级越厉害,原因众所周知,生源差别太大,我来自某top,我同学师弟妹都已经是系主任级别了,我直系亲属当年海龟(美国某贫困州州大博士)被我介绍去了我母校曾经工作的系,常和我感慨因为我的原因才有机会进这个学校且还算不被排挤,因为我当年的系主任领导的确把我当门生来照顾,现在我回国还和他们吃饭、我师妹张罗作陪,不过我个人无论在中美都不会来事儿,只能当简单的螺丝钉、相对而言在美国更轻松,尤其是当年出国时中国还那么穷,我之所以能被当年领导当门生培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前面毕业留校的师兄姐们大部分很快都跑美帝了、中间一个断档,剩下的这些年坚守的现在成了中坚力量也是时代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