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老人过来的生活费用

y
yamykang
xiaoshede 发表于 2024-02-19 18:48
分享一下老人过来的生活费用吧。老人来的第一天给了2万美金,我们没有要,觉得就是多双筷子的事情,不需要这么贵。后来老人就说给孩子存起来,我们最后就存起来了。这个帖子不讨论鸡毛,就是单纯分享。 和我们一起住了一年,各种七七八八的费用,加上我买房后有了记账的习惯,所以比较靠谱,想简单写出来分享一下。我们就是普通的中产,没有浪费行为,从衣食住行来,行就是一年里2次旅游,其他就是报了一个游泳馆的月票。一起住也不会有额外的房租,也没有包括医疗费用(就有一两次的小感冒)。如果还有其他杂费,比如给老人房间置办了一套新家具等。2个人在没有房租和医疗的情况下,一年是需要最少2万美金左右的。
两个人每月平均费用: 一已经按照最低标准记账,还有一些小的费用估计忘了。 衣 100 (买了一些冬天的厚衣服) 食 600 (没有外食) 住(水电气加上电话费) 50(其中一人开了一条 25/月,其他费用2个人算25已经是极少的) 行 (长途和local旅游) 375 过年过节礼物 208 (买过2个手机,1个电脑还有别的一些) 其他: 50 (游泳馆月费25一个人) 每月费用一共:1,383.00  一年: 16,596.00 
感叹一下,各种费用加一下是客观的,本来我以为一个月几百块钱的事儿。所以我理解了那天发帖子的MM,说父母过来住要不要带生活费的问题。站在小家的角度,养孩子已经挺不容易的了,多了2个老人,其实真的多了2个孩子一样,除了不用上课外班,其他费用一样。

就一句话:跟自己父母还要算账的吗?
t
tina7877
哇塞!父母来开心还来不及,还算这些小钱,难道他们还要算养大你的开销么?
e
echomom
我父母去世早,小孩是婆婆和住家保姆轮流帮着照看到三岁上daycare的。 虽然生活习惯有很多不同,但是婆婆能尽心尽力照看孙子孙女,比住家保姆放心多了。10几年前,住家保姆一月2000。我带孩子水平不行,保姆周末双休的时候我就很焦虑。婆婆在,周末有紧急情况也能搭把手,心里就比较relax。 后来孩子大了上daycare,上学了,婆婆接送小孩,我们也可以早上班,早回家,生活轻松不少。 花费方面,没细算过,大的花费就是每年一起出游几次。衣服食物这些,她没有退休金,在国内的话生活费用也是我们出,所以忽略不计。但一开始的住家保姆费,后来的afterschool care,省了不少钱。
麦芽糖糖
Superbabymario 发表于 2024-02-20 05:22
父母年轻的时候,也没能拿出我们对孩子的心的50%
像我家父母也没多不好,就是一代人的普遍现象。过去不用接送那么多课外班,上放学从3-4年级开始是自己步行20分钟,晚上下班吃饭是奶奶做,不上学或者寒暑假也是家里有奶奶在。

一样的,我是姥姥带大的,一直和姥姥住一起,姥姥照顾我直到我上大学,出国,可惜没能回报她。和父母的bounding有限,尤其是我爸,小时候他工作很忙,基本没有什么交流,导致我不会和他单独聊天,也不知道聊什么,说不到一起去,我很羡慕父女关系亲密的人。以前和我妈关系挺好,这几年不知道是她变了还是我变了,慢慢的也没那么亲密了。
d
dasiduoduo123
我现在真的是养两个娃都觉得很吃力,每个月没有结余,勉强度过的那种。双职工lower middle class ,又生活在高物价高房价的地区,如果家里再多两个老人,真的会很吃力,哎。不是我不想,是日子紧巴巴,真的很难
a
aidejinxingshi
butterflyThyca 发表于 2024-02-20 05:01
其实老人过来,衣食住行还是小事,最拍的是忽然生病, 万一心梗,中风,骨折 。。。等等。

我认识的朋友里有两家父母来这里探亲的时候突然急重病去世的,想想都觉得无助和难过
z
zmm
要是只是吃吃喝喝 偶而出去玩玩 这都算是不错了。 要是两老的成天找事情的 真是 给多少钱住一起都闹心头疼
0
03010103
焱焱 发表于 2024-02-19 19:30
看这个帖子,再看隔壁那个ABC女儿和母亲算账到一角一分,真是唏嘘,我们算是最后一代中华传统的孝顺儿女了吧。

所以那个帖子,好多回复都是批评妈妈,唉,那件事发生的在谁头上,她女儿的做法都会寒心的,ABC孩子也真的很不容易,同时接受着东西方的不同教育理念,好精分啊
h
hellokitty00
你这算法不对,衣服,旅行,过节礼物,这些又不是月月买,月月旅游,怎么能算入月日常支出?

x
xiaoshede
你这算法不对,衣服,旅行,过节礼物,这些又不是月月买,月月旅游,怎么能算入月日常支出?


hellokitty00 发表于 2024-02-20 11:02

这是一年消费,平均到每个月的。其实这个衣服消费每个人就50刀,已经算记少了。记得带老人去了一次outlet,就已经花了1000多了,包括鞋子冬衣等。一年平均下来的,已经是比较reasonable的。小的消费估计都没有算了。每个月总有别的突然费用,或者一次性费用。旅游肯定每年都会去的。总不能说这些费用就不存在了吧。
帖子的本意就是分享一下每年大概费用,每家生活方式不一样,肯定有少有多的。
夕梨本梨
花钱不是问题,问题是花了钱出了力,他们还要对你指手画脚,养老人比养孩子还累。
夕梨本梨
baobaokitty 发表于 2024-02-19 19:49
嗯,我爸妈最近因为等绿卡,第一次在我这边住那么久。我没有仔细算过,但感觉我们的开销是降低了的: 食:平常我们一般都是外卖加外食解决,现在爸妈负责买菜做饭,总体开销远低于我们自己吃的时候; 行:平常是我们一家四口出行,因为老公假少,选择limited而且贵;现在因为我假多,每次我加我爸妈加一个娃出行,还是四个人,酒店租车不多花钱,老公带另一个娃在家,俩娃轮流出行。可以选淡季可以每次出门时间长点,还把最紧缺的老公的假期节省下来了以后用,这条就算没省钱至少算打平; 最后的大项:今年俩娃afterschool没报,俩娃加起来省了上万吧。
其他买点衣服水电气之类的,跟着几条比真是九牛一毛,所以爸妈在这儿绝对是我们沾光。
哦对,还有因为我妈会打扫卫生,把两周一次的打扫阿姨改成了一个月一次,这一条就把衣服水电气什么的应该都平了。
我觉得算账真不能只算一边,我爸妈就是最普通的老人,也算不上啥老黄牛,就是普通的搭把手,已经帮了我们大忙了。

所以说每个家庭真的不一样,没什么可比性。我家老人干点活就要发脾气的,得供着。孩子课外班必须上,老人带孩子根本不行,天天给吃零食,灌输不正确三观。让我单独带老人和孩子去旅游?那还不如在家呆着。
卷卷妞妞
yamykang 发表于 2024-02-20 09:22
就一句话:跟自己父母还要算账的吗?

背景是前阵子有个贴说他们家经济不宽裕,老人退休金不错,可是过来长期同住不愿意出分毫。于是就有很多人说,老人过来同住无非多双筷子的事情,多不了几块钱。这个帖子无非就是给了个佐证,记录一下实际上家里多了两口人需要多出来的开销,楼主并没有抱怨任何呀。但是要知道每年多一两万的开销,对于有的家庭来说并不是一笔小钱,而且个人认为楼主家这个开销算小的了,我家老人来的时候开销比这大多了。如果本身很宽裕当然无所谓了,讨论的前提是子女紧巴巴,但是父母很宽裕,那父母要子女完全负担生活费是否合理。
l
leehomwang
是的,没办法,普通双职工真的压力非常大。尤其老人鸡飞狗跳,我准备分开住,好多花费加倍,不仅他们帮不了我,我还得两边跑,把人都榨干了
s
straycat
Superbabymario 发表于 2024-02-20 05:22
父母年轻的时候,也没能拿出我们对孩子的心的50%
像我家父母也没多不好,就是一代人的普遍现象。过去不用接送那么多课外班,上放学从3-4年级开始是自己步行20分钟,晚上下班吃饭是奶奶做,不上学或者寒暑假也是家里有奶奶在。

80年代的时候国内还有全托,周一送过去,周六再接回家,那时候还是一周工作6天
s
shenghuo2018
留言里这么多人说住家保姆,要是每个月能花4000-5000请住家保姆,还发这帖子干啥
麦芽糖糖
夕梨本梨 发表于 2024-02-20 11:20
花钱不是问题,问题是花了钱出了力,他们还要对你指手画脚,养老人比养孩子还累。

最让我气的一次,我刚带他们风尘仆仆的从欧洲回来,不记得什么原因拌嘴,我爸说又不是我们让你带我们出去的,气死我了😡。还有我爸想看NBA, 我带他们去迈阿密看热队主场,票价也不便宜,因为老人眼神不好,买好点的位置,结果上半场人家都在刷手机,倒是我妈不懂球的还看的来劲。反正几次类似的事情以后,就比较寒心了,各自安好吧。
x
xiaoshede
卷卷妞妞 发表于 2024-02-20 11:28
背景是前阵子有个贴说他们家经济不宽裕,老人退休金不错,可是过来长期同住不愿意出分毫。于是就有很多人说,老人过来同住无非多双筷子的事情,多不了几块钱。这个帖子无非就是给了个佐证,记录一下实际上家里多了两口人需要多出来的开销,楼主并没有抱怨任何呀。但是要知道每年多一两万的开销,对于有的家庭来说并不是一笔小钱,而且个人认为楼主家这个开销算小的了,我家老人来的时候开销比这大多了。如果本身很宽裕当然无所谓了,讨论的前提是子女紧巴巴,但是父母很宽裕,那父母要子女完全负担生活费是否合理。

谢谢你,我就是这个意思。
s
syb1999
98395E 发表于 2024-02-19 20:07
不知道总有人跳出来父母是住家保姆的说法。住家保姆只干活,不用你带出去逛街购物,不用你带出去看医生旅游。也不会干涉管教孩子。父母过来就是一起住一起生活,家务一起分担。

是啊,关键是如果我不需要住家保姆,更不需要一个指挥我的住家保姆怎么办?
g
guoxiang
我就是第一次父母来的时候突然觉得吃紧,因为父母一来开销突然就大了;而且为了哄他们高兴,一来就带去outlet买了很多名牌衣服鞋子包包,两个人一天就花了一千多元。 我们那时候没孩子,快要生孩子了,才请父母来的,我挺着八个月的大肚子陪他们逛了一天outlet,回家后父亲直夸我体力好,完全没想过我一个孕妇是在强撑着,也没想过应该让我早点回来休息休息。没办法,双方都习惯了,我从小就是个特别懂事的孩子,他从不操心我。那时我们也收入不高,绿卡刚拿到,之前每个月存多少钱都是固定的。因为那时没孩子,存钱真是实打实的。可是父母来了,机票我们出,衣食住行我们付,我爸又特别爱攀比买名牌,所以重复建设了很多衣服裤子鞋子围巾,还有手机。每次出门都必然消费,看上什么买什么,不问价格,从未想过孩子花钱,只想自己该享受,夹克都买了好几件不同款式的;我妈看了给我爸买了,不给她买就不高兴,于是必须两个人都买,没有一个人肯让步,肯心疼一点我们。我爸给猫喂罐头也是说开一个就开一个,我平时严格控制一天一个,他来了以后我连猫罐头都要成倍购买。表达几句不满,我爸就大吵大闹,每一句话都是喊出来的。我和父母相处的模式一直都是这样,他是暴君我是顺民,他不准我说一句他不好,即便是他不对;但是现在我自己成家立业了,这种他从来无须讲理的模式确实不再适用了。他意识不到,只以为是我对他不好,相处不来,对于失去了对我的控制能力,他纵然窝火,也只能暗地里骂我是白眼狼。他们在美国期间,我还没出月子,他就大病一场,在这边住院了;孩子还未满周岁,他又发病了,又住院了,要求吃好喝好,医院饭菜都是西餐,他都倒掉,要求每餐送饭,并且要求我们陪伴,没想过还有个婴儿需要照料。为了他,我们花光了积蓄,那些日子里,每个人都疲于奔命。回国送他们,老两口坐的商务舱,我坐经济舱。为此父亲连声称赞我能吃苦。 其实父亲那次来,准确地伤透了我的心。我突然意识到他从未为我着想,只想着应该享受了,应该好好让女儿赚钱给他花、给他买。可是他从未对我做过同样的付出。就是他的自私自利,那一次表露无遗,我对他就再也没有什么幻想了。真没想到,这个日常的花销,所谓的添双筷子而已,居然也能导致和父亲的决裂。他的任性挥霍,生病住院,添了那么多麻烦,并且还毫不在意,总认为是女儿应该做的,你就应该管我,这个态度,最终透支了所有我对他所有的亲情。
H
High.eee
xiaoshede 发表于 2024-02-20 11:15
这是一年消费,平均到每个月的。其实这个衣服消费每个人就50刀,已经算记少了。记得带老人去了一次outlet,就已经花了1000多了,包括鞋子冬衣等。一年平均下来的,已经是比较reasonable的。小的消费估计都没有算了。每个月总有别的突然费用,或者一次性费用。旅游肯定每年都会去的。总不能说这些费用就不存在了吧。
帖子的本意就是分享一下每年大概费用,每家生活方式不一样,肯定有少有多的。

我觉得衣服的消费你算的挺保守了。实际买东西肯定比这个多多了。我给父母公婆买衣服,每次都是好几件一起买的,比如我婆婆喜欢有领子的花衬衫,我看到合适的牌子,一下子就买3-4件,各个花色都来一件。各种时髦的套装,裙子,毛衣,羊绒大衣,羽绒服,等等我都给买全的。平均下来50-100远远打不住的。 虽然我没算过具体多少,但不能否认这些花销的存在啊。 尤其是有的层主说父母觉得子女根本没给他们花钱,那真是太伤人心了。
麦芽糖糖
回复 118楼 guoxiang 的帖子
真心不容易,不明白为什么到了美国就理所当然要求儿女回报了,他们的思维理解不了。将心比心,我是不会要求我女儿回报我的,即使我们现在养她比父母那会儿难多了。
a
aijiaIvy
挺同意的,我父母来也给了两万。他们吃的方面要求高,每个月多花1000吧。还有外食和出游
H
Haishikankan
麦芽糖糖 发表于 2024-02-20 12:46
回复 118楼 guoxiang 的帖子
真心不容易,不明白为什么到了美国就理所当然要求儿女回报了,他们的思维理解不了。将心比心,我是不会要求我女儿回报我的,即使我们现在养她比父母那会儿难多了。

这是对要求回报的父母,跟在哪里没有关系。只不过,因为在美国,汇率是1:6,所以花你的钱更加心安理得
s
sunmy164
baobaokitty 发表于 2024-02-19 19:49
嗯,我爸妈最近因为等绿卡,第一次在我这边住那么久。我没有仔细算过,但感觉我们的开销是降低了的: 食:平常我们一般都是外卖加外食解决,现在爸妈负责买菜做饭,总体开销远低于我们自己吃的时候; 行:平常是我们一家四口出行,因为老公假少,选择limited而且贵;现在因为我假多,每次我加我爸妈加一个娃出行,还是四个人,酒店租车不多花钱,老公带另一个娃在家,俩娃轮流出行。可以选淡季可以每次出门时间长点,还把最紧缺的老公的假期节省下来了以后用,这条就算没省钱至少算打平; 最后的大项:今年俩娃afterschool没报,俩娃加起来省了上万吧。
其他买点衣服水电气之类的,跟着几条比真是九牛一毛,所以爸妈在这儿绝对是我们沾光。
哦对,还有因为我妈会打扫卫生,把两周一次的打扫阿姨改成了一个月一次,这一条就把衣服水电气什么的应该都平了。
我觉得算账真不能只算一边,我爸妈就是最普通的老人,也算不上啥老黄牛,就是普通的搭把手,已经帮了我们大忙了。

你们家这是老人好!身体好,勤快,也没有那么多要求。碰到一天到晚要逛街买东西的,总想出去玩的,不帮忙做饭,打扫卫生的,不光每月开销double,家务也double!
h
honeysucker
回复 1楼 xiaoshede 的帖子
谢谢楼主分享。看上去都是非常实在的接地气的花费,并没有什么奢侈的开销居然每月都已经这么多钱了,还没有算以后会与日俱增的医疗开销。
孩子很小的时候(5岁以前), 父母过来帮忙照看孩子以及做饭,他们的贡献轻轻松松超过$3000 每个月。
等孩子上了小学(5-10岁), 父母过来帮忙会节省after school 开销,父母的贡献也很容易达到$2000 (超过他们的$1600花销),关于这一点,有位网友也现身说法了。
等孩子上了中学以后(11岁往上),老人就不太能帮得上忙了,他们的开销就变成了纯开销,而且会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这时候,就是考验财力和家庭关系的时候了。如果老人在早年出大力帮忙带过孩子,或者在孩子支援过大笔金额资助孩子买房子,或者未来会有大额遗产(例如国内的房产), 都会比较容易让子女接受为他们养老20年。如果老人没有太多付出,那么在中国养老显然是更低成本的操作。如果老人没有付出太多,也没有太多可以留给孩子的偏偏还喜欢占据道德制高点,说养老就是填两双筷子的事情,这样的老人当然是容易让子女的配偶心生怨言。
s
shoppingspree
moonandsixpence 发表于 2024-02-19 23:29
为啥要像对孩子一样?孩子没成年,父母成年人了。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

你说的没错,父母确实是成年人了。但是等失去之后再回头看,也许心境就不同了。会觉得也许应该对他们照顾陪伴多一些。
e
estel
每家都有不一样的情况。 不要judge别人
98395E 发表于 2024-02-19 20:07
不知道总有人跳出来父母是住家保姆的说法。住家保姆只干活,不用你带出去逛街购物,不用你带出去看医生旅游。也不会干涉管教孩子。父母过来就是一起住一起生活,家务一起分担。

谁告诉你住家阿姨不需要管这些的,有些阿姨,尤其是用的好想留的,各种问题全找你来解决的好吧,类似aupair出去旅游也是要带的好吧,否则觉得你没把人家当family,就不和你match了
C
CC055
老人帮忙的话,一年贡献至少是一个保姆的工资,两三万没跑,吃穿开销节省一点的一年一到两万。子女可以给老人开工资,帮老人存钱。 一起住的确可以省很多,但要看人,不是每个家庭都适合跟老人一起住的。脾气大的还是分开比较好,各过各的,双方都能存活的方案才是最合适的。
h
hiddy
回复 126楼 estel 的帖子
太对了,家家情况不同,不能judge别人。
有的家庭,老人来了帮忙,有的家庭,老人来了添乱 有的家庭,老人给生活费,有的家庭,老人什么不带,好吃好住,走的时候还要一笔钱带回给别的子女 有的家庭,老人按照子女需要过来帮忙,有的家庭,老人按照自己的需要,美国好玩的时候才过来“帮忙”(旅游) 有的家庭,儿女要钱的时候会帮忙(比如买房子),有的家庭,从来没有给小家庭任何表示,但是亲戚朋友有什么事情,年年向小家庭要钱 有的家庭,儿女需要老人帮忙,有的家庭,其实根本不需要老人帮忙 。。。

q
qqzj
honeysucker 发表于 2024-02-20 13:42
回复 1楼 xiaoshede 的帖子
谢谢楼主分享。看上去都是非常实在的接地气的花费,并没有什么奢侈的开销居然每月都已经这么多钱了,还没有算以后会与日俱增的医疗开销。
孩子很小的时候(5岁以前), 父母过来帮忙照看孩子以及做饭,他们的贡献轻轻松松超过$3000 每个月。
等孩子上了小学(5-10岁), 父母过来帮忙会节省after school 开销,父母的贡献也很容易达到$2000 (超过他们的$1600花销),关于这一点,有位网友也现身说法了。
等孩子上了中学以后(11岁往上),老人就不太能帮得上忙了,他们的开销就变成了纯开销,而且会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这时候,就是考验财力和家庭关系的时候了。如果老人在早年出大力帮忙带过孩子,或者在孩子支援过大笔金额资助孩子买房子,或者未来会有大额遗产(例如国内的房产), 都会比较容易让子女接受为他们养老20年。如果老人没有太多付出,那么在中国养老显然是更低成本的操作。如果老人没有付出太多,也没有太多可以留给孩子的偏偏还喜欢占据道德制高点,说养老就是填两双筷子的事情,这样的老人当然是容易让子女的配偶心生怨言。

老人单独住而且还没有排到公寓的,轻松可以达到$4000-5000一个月,比养孩子贵多了,孩子还没那么多小心思要应付。
不要问为什么不一起住,老人不打算干活,在一起就是多伺候两个人,不想伺候也不想没有喘息的空间。
D
Dorothy.Wang
guoxiang 发表于 2024-02-20 12:33
我就是第一次父母来的时候突然觉得吃紧,因为父母一来开销突然就大了;而且为了哄他们高兴,一来就带去outlet买了很多名牌衣服鞋子包包,两个人一天就花了一千多元。 我们那时候没孩子,快要生孩子了,才请父母来的,我挺着八个月的大肚子陪他们逛了一天outlet,回家后父亲直夸我体力好,完全没想过我一个孕妇是在强撑着,也没想过应该让我早点回来休息休息。没办法,双方都习惯了,我从小就是个特别懂事的孩子,他从不操心我。那时我们也收入不高,绿卡刚拿到,之前每个月存多少钱都是固定的。因为那时没孩子,存钱真是实打实的。可是父母来了,机票我们出,衣食住行我们付,我爸又特别爱攀比买名牌,所以重复建设了很多衣服裤子鞋子围巾,还有手机。每次出门都必然消费,看上什么买什么,不问价格,从未想过孩子花钱,只想自己该享受,夹克都买了好几件不同款式的;我妈看了给我爸买了,不给她买就不高兴,于是必须两个人都买,没有一个人肯让步,肯心疼一点我们。我爸给猫喂罐头也是说开一个就开一个,我平时严格控制一天一个,他来了以后我连猫罐头都要成倍购买。表达几句不满,我爸就大吵大闹,每一句话都是喊出来的。我和父母相处的模式一直都是这样,他是暴君我是顺民,他不准我说一句他不好,即便是他不对;但是现在我自己成家立业了,这种他从来无须讲理的模式确实不再适用了。他意识不到,只以为是我对他不好,相处不来,对于失去了对我的控制能力,他纵然窝火,也只能暗地里骂我是白眼狼。他们在美国期间,我还没出月子,他就大病一场,在这边住院了;孩子还未满周岁,他又发病了,又住院了,要求吃好喝好,医院饭菜都是西餐,他都倒掉,要求每餐送饭,并且要求我们陪伴,没想过还有个婴儿需要照料。为了他,我们花光了积蓄,那些日子里,每个人都疲于奔命。回国送他们,老两口坐的商务舱,我坐经济舱。为此父亲连声称赞我能吃苦。 其实父亲那次来,准确地伤透了我的心。我突然意识到他从未为我着想,只想着应该享受了,应该好好让女儿赚钱给他花、给他买。可是他从未对我做过同样的付出。就是他的自私自利,那一次表露无遗,我对他就再也没有什么幻想了。真没想到,这个日常的花销,所谓的添双筷子而已,居然也能导致和父亲的决裂。他的任性挥霍,生病住院,添了那么多麻烦,并且还毫不在意,总认为是女儿应该做的,你就应该管我,这个态度,最终透支了所有我对他所有的亲情。

这样的中国父母不少,抱抱你。
m
magnoliaceae
主要看老人帮你做了你应该做的家务没有,如果有的话,你确实需要把那些劳动换算成钱,再乘以1点几,因为你出去请人做那些家务,不仅要付工钱,还要花时间精力训练保姆、联络安排等等,老人帮你做的话这些时间精力都省了,所以你省了比保姆工钱更多的钱呢,但是等老人不能做家务了,那就是你纯粹的付出了,非要算账的话,老人完全不能做家务后那些年你付出的时间、精力、钱肯定比你让老人做家务省的钱多很多很多很多,所以从经济上来说,跟老人同住到死对成年子女肯定是不合算的,但是跟老人一起住也有感情价值,你自己觉得值就行
G
Grace222
baobaokitty 发表于 2024-02-19 19:49
嗯,我爸妈最近因为等绿卡,第一次在我这边住那么久。我没有仔细算过,但感觉我们的开销是降低了的: 食:平常我们一般都是外卖加外食解决,现在爸妈负责买菜做饭,总体开销远低于我们自己吃的时候; 行:平常是我们一家四口出行,因为老公假少,选择limited而且贵;现在因为我假多,每次我加我爸妈加一个娃出行,还是四个人,酒店租车不多花钱,老公带另一个娃在家,俩娃轮流出行。可以选淡季可以每次出门时间长点,还把最紧缺的老公的假期节省下来了以后用,这条就算没省钱至少算打平; 最后的大项:今年俩娃afterschool没报,俩娃加起来省了上万吧。
其他买点衣服水电气之类的,跟着几条比真是九牛一毛,所以爸妈在这儿绝对是我们沾光。
哦对,还有因为我妈会打扫卫生,把两周一次的打扫阿姨改成了一个月一次,这一条就把衣服水电气什么的应该都平了。
我觉得算账真不能只算一边,我爸妈就是最普通的老人,也算不上啥老黄牛,就是普通的搭把手,已经帮了我们大忙了。

你爸妈已经很给力了 还能帮着下午带娃
f
flipping
我家老人带娃就是打开电视让孩子看,所以aftercare,School holiday camp, summer camp 没少送过一天。
m
magnoliaceae
guoxiang 发表于 2024-02-20 12:33
我就是第一次父母来的时候突然觉得吃紧,因为父母一来开销突然就大了;而且为了哄他们高兴,一来就带去outlet买了很多名牌衣服鞋子包包,两个人一天就花了一千多元。 我们那时候没孩子,快要生孩子了,才请父母来的,我挺着八个月的大肚子陪他们逛了一天outlet,回家后父亲直夸我体力好,完全没想过我一个孕妇是在强撑着,也没想过应该让我早点回来休息休息。没办法,双方都习惯了,我从小就是个特别懂事的孩子,他从不操心我。那时我们也收入不高,绿卡刚拿到,之前每个月存多少钱都是固定的。因为那时没孩子,存钱真是实打实的。可是父母来了,机票我们出,衣食住行我们付,我爸又特别爱攀比买名牌,所以重复建设了很多衣服裤子鞋子围巾,还有手机。每次出门都必然消费,看上什么买什么,不问价格,从未想过孩子花钱,只想自己该享受,夹克都买了好几件不同款式的;我妈看了给我爸买了,不给她买就不高兴,于是必须两个人都买,没有一个人肯让步,肯心疼一点我们。我爸给猫喂罐头也是说开一个就开一个,我平时严格控制一天一个,他来了以后我连猫罐头都要成倍购买。表达几句不满,我爸就大吵大闹,每一句话都是喊出来的。我和父母相处的模式一直都是这样,他是暴君我是顺民,他不准我说一句他不好,即便是他不对;但是现在我自己成家立业了,这种他从来无须讲理的模式确实不再适用了。他意识不到,只以为是我对他不好,相处不来,对于失去了对我的控制能力,他纵然窝火,也只能暗地里骂我是白眼狼。他们在美国期间,我还没出月子,他就大病一场,在这边住院了;孩子还未满周岁,他又发病了,又住院了,要求吃好喝好,医院饭菜都是西餐,他都倒掉,要求每餐送饭,并且要求我们陪伴,没想过还有个婴儿需要照料。为了他,我们花光了积蓄,那些日子里,每个人都疲于奔命。回国送他们,老两口坐的商务舱,我坐经济舱。为此父亲连声称赞我能吃苦。 其实父亲那次来,准确地伤透了我的心。我突然意识到他从未为我着想,只想着应该享受了,应该好好让女儿赚钱给他花、给他买。可是他从未对我做过同样的付出。就是他的自私自利,那一次表露无遗,我对他就再也没有什么幻想了。真没想到,这个日常的花销,所谓的添双筷子而已,居然也能导致和父亲的决裂。他的任性挥霍,生病住院,添了那么多麻烦,并且还毫不在意,总认为是女儿应该做的,你就应该管我,这个态度,最终透支了所有我对他所有的亲情。

摸摸妹子,觉醒了就好,自私的父母很多,只有远离了
x
xiaoshede
baobaokitty 发表于 2024-02-19 19:49
嗯,我爸妈最近因为等绿卡,第一次在我这边住那么久。我没有仔细算过,但感觉我们的开销是降低了的: 食:平常我们一般都是外卖加外食解决,现在爸妈负责买菜做饭,总体开销远低于我们自己吃的时候; 行:平常是我们一家四口出行,因为老公假少,选择limited而且贵;现在因为我假多,每次我加我爸妈加一个娃出行,还是四个人,酒店租车不多花钱,老公带另一个娃在家,俩娃轮流出行。可以选淡季可以每次出门时间长点,还把最紧缺的老公的假期节省下来了以后用,这条就算没省钱至少算打平; 最后的大项:今年俩娃afterschool没报,俩娃加起来省了上万吧。
其他买点衣服水电气之类的,跟着几条比真是九牛一毛,所以爸妈在这儿绝对是我们沾光。
哦对,还有因为我妈会打扫卫生,把两周一次的打扫阿姨改成了一个月一次,这一条就把衣服水电气什么的应该都平了。
我觉得算账真不能只算一边,我爸妈就是最普通的老人,也算不上啥老黄牛,就是普通的搭把手,已经帮了我们大忙了。

恭喜MM, 找到了双方最喜欢的相处模式。三代同堂,互相相敬如宾,享受天伦之乐,真的是最好的风景了!
x
xiaoshede
左蹄猪猪 发表于 2024-02-19 19:53
同住老人,自己的父母与对方的父母,区别可大呢。

尽量一碗水端平,也看双方父母的经济水平。不够的就我们小家就补一点。这个在我们家倒不是大问题。主要感叹一下在美国的生活费水平确实挺高的,好多费用我就按照最低的去记录了,实际中估计还高点。
A
Appreciate2013
老人一小时30美金的保姆费/阿姨费,都不算傍晚周末加班费,算了么
麦芽糖糖
shoppingspree 发表于 2024-02-20 13:46
你说的没错,父母确实是成年人了。但是等失去之后再回头看,也许心境就不同了。会觉得也许应该对他们照顾陪伴多一些。

所以每天都在生气和内疚中纠结。
c
catchloe
shoppingspree 发表于 2024-02-19 23:13
怎么说呢,大多数人甚至不能拿出对孩子50%的心力去照顾自己的父母。其实很悲哀

不用悲哀,现在怎么对父母,他们的孩子以后就会加倍还给他们的。
a
aq2016
不知道每家的具体情况,就没资格评判别人。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都是尽自己的一份力,对父母尽孝,也不代表你们的子女就会像你想的那样对你尽孝。隔壁ABC母女的例子不够典型吗?你只能做到自己能做到的,尽量自立,没办法要求子女怎样。
l
lv200
xiaoshede 发表于 2024-02-19 18:48
分享一下老人过来的生活费用吧。老人来的第一天给了2万美金,我们没有要,觉得就是多双筷子的事情,不需要这么贵。后来老人就说给孩子存起来,我们最后就存起来了。这个帖子不讨论鸡毛,就是单纯分享。 和我们一起住了一年,各种七七八八的费用,加上我买房后有了记账的习惯,所以比较靠谱,想简单写出来分享一下。我们就是普通的中产,没有浪费行为,从衣食住行来,行就是一年里2次旅游,其他就是报了一个游泳馆的月票。一起住也不会有额外的房租,也没有包括医疗费用(就有一两次的小感冒)。如果还有其他杂费,比如给老人房间置办了一套新家具等。2个人在没有房租和医疗的情况下,一年是需要最少2万美金左右的。
两个人每月平均费用: 一已经按照最低标准记账,还有一些小的费用估计忘了。 衣 100 (买了一些冬天的厚衣服) 食 600 (没有外食) 住(水电气加上电话费) 50(其中一人开了一条 25/月,其他费用2个人算25已经是极少的) 行 (长途和local旅游) 375 过年过节礼物 208 (买过2个手机,1个电脑还有别的一些) 其他: 50 (游泳馆月费25一个人) 每月费用一共:1,383.00  一年: 16,596.00 
感叹一下,各种费用加一下是客观的,本来我以为一个月几百块钱的事儿。所以我理解了那天发帖子的MM,说父母过来住要不要带生活费的问题。站在小家的角度,养孩子已经挺不容易的了,多了2个老人,其实真的多了2个孩子一样,除了不用上课外班,其他费用一样。

老人以来就难两万美元,即使不收,也说明老人是有边界感,不会觉得不花自己的钱就浪费。记得以前有网友发贴,父母在国内很节俭,来了花子女钱就大手大脚,什么都要最好。
l
lv200
xiaoshede 发表于 2024-02-19 18:48
分享一下老人过来的生活费用吧。老人来的第一天给了2万美金,我们没有要,觉得就是多双筷子的事情,不需要这么贵。后来老人就说给孩子存起来,我们最后就存起来了。这个帖子不讨论鸡毛,就是单纯分享。 和我们一起住了一年,各种七七八八的费用,加上我买房后有了记账的习惯,所以比较靠谱,想简单写出来分享一下。我们就是普通的中产,没有浪费行为,从衣食住行来,行就是一年里2次旅游,其他就是报了一个游泳馆的月票。一起住也不会有额外的房租,也没有包括医疗费用(就有一两次的小感冒)。如果还有其他杂费,比如给老人房间置办了一套新家具等。2个人在没有房租和医疗的情况下,一年是需要最少2万美金左右的。
两个人每月平均费用: 一已经按照最低标准记账,还有一些小的费用估计忘了。 衣 100 (买了一些冬天的厚衣服) 食 600 (没有外食) 住(水电气加上电话费) 50(其中一人开了一条 25/月,其他费用2个人算25已经是极少的) 行 (长途和local旅游) 375 过年过节礼物 208 (买过2个手机,1个电脑还有别的一些) 其他: 50 (游泳馆月费25一个人) 每月费用一共:1,383.00  一年: 16,596.00 
感叹一下,各种费用加一下是客观的,本来我以为一个月几百块钱的事儿。所以我理解了那天发帖子的MM,说父母过来住要不要带生活费的问题。站在小家的角度,养孩子已经挺不容易的了,多了2个老人,其实真的多了2个孩子一样,除了不用上课外班,其他费用一样。

有的老人参加各种活动需要接送,和送课外班一样。
x
xiaoshede
Appreciate2013 发表于 2024-02-20 16:19
老人一小时30美金的保姆费/阿姨费,都不算傍晚周末加班费,算了么

没有算,因为不需要。 老人不在的时候,也是自己一手带的娃和做饭。费用就是和自己比。我本来就没有预算请保姆,所以这项费用本来就不存在。
S
Superbabymario
honeysucker 发表于 2024-02-20 13:42
回复 1楼 xiaoshede 的帖子
谢谢楼主分享。看上去都是非常实在的接地气的花费,并没有什么奢侈的开销居然每月都已经这么多钱了,还没有算以后会与日俱增的医疗开销。
孩子很小的时候(5岁以前), 父母过来帮忙照看孩子以及做饭,他们的贡献轻轻松松超过$3000 每个月。
等孩子上了小学(5-10岁), 父母过来帮忙会节省after school 开销,父母的贡献也很容易达到$2000 (超过他们的$1600花销),关于这一点,有位网友也现身说法了。
等孩子上了中学以后(11岁往上),老人就不太能帮得上忙了,他们的开销就变成了纯开销,而且会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这时候,就是考验财力和家庭关系的时候了。如果老人在早年出大力帮忙带过孩子,或者在孩子支援过大笔金额资助孩子买房子,或者未来会有大额遗产(例如国内的房产), 都会比较容易让子女接受为他们养老20年。如果老人没有太多付出,那么在中国养老显然是更低成本的操作。如果老人没有付出太多,也没有太多可以留给孩子的偏偏还喜欢占据道德制高点,说养老就是填两双筷子的事情,这样的老人当然是容易让子女的配偶心生怨言。

天啊,这话说的,像大家赚了多大的便宜,可能有的父母可以,至少我家不能。
我家我爸是不想做饭的,月子里能做素的绝不做肉的,老大出生两三个月就没了母乳,老二出生坐月子的汤汤水水都是我老公熬的,要问我妈干神马了,她也没闲着,整天擦地板,道出擦擦擦,也不知道家里到底怎么脏了。娃小的时候,preschool教会学校暑假可以放假,送的话按周交钱但是不教东西,我妈带了一天就崩溃了,然后暑假娃还是继续上学。
现在孩子大了,他们来了,早上我爸鲁着狗刷手机,我妈还是擦擦擦,经常中午我还得给他们做饭,晚饭我爸也就是两个菜,六个人吃基本我们都不敢吃,那段时间我天天夜里偷吃泡面充饥。 走的时候也还买了不少礼物,我表弟要了个始祖鸟的衣服,他妈(我姨妈)出钱,我爸妈从来没想过500刀的衣服我从没穿过。
今年老大10岁了,9年来都是我装饭盒,每天接送游泳训练(所以也吃得多),我爸妈忙的很多都是没用的,还要搞得自己特别忙,做了多大的贡献。真的,就是自己的爹妈,你不能不管,不然生活中绝对不想打交道,简直是仇家派来给我挖坑拖后腿的
d
dielectric
这父母也帮忙做饭收拾屋子了,就是没达到楼主要求…….不够吃就自己再做俩菜或者买点,很多事情不是原则问题,多交流交流也许更有效
S
Sunnyynnus
哎这帖子要是被楼主爸妈看到该寒心了
k
keluoyi
"也没有包括医疗费用(就有一两次的小感冒)" 不懂就问,即使拿了卡有了Medicare,医疗费用也不是100%的包吧,我记得只包80%?
a
aq2016
回复 148楼 keluoyi 的帖子
据说啊,低收入低资产的申请了medicaid 就是白卡,白卡可以支付 medicare 不付的部分,几乎就不用出钱了。 如果是奥巴马医保,自己还是要出一点费用的,每月保费几十美元,然后每年max out of pocket 一般是小几千刀,有兜底的就很不错了。
M
MockingJay
baobaokitty 发表于 2024-02-19 20:25
我真的很好奇很多人说老人来了吃了多少钱,这笔帐的算法是单纯现在全家六个人除以三吗? 我觉得很少有老人会来了一点饭都不帮忙做的吧?正确的算法应该是之前一家四口的花销vs现在一家六口的花销,那个delta才是老人真正花的。有老人在的家庭,不至于每天晚饭都吃外卖吧? 还有旅游和买礼物,老人不在这儿的话,就不用budget回国看父母的钱了吗?不同住也不代表需要六亲不认吧?这个delta说不定也是负的。 反正我家以前每个季度都得卖点股票平帐,最近一年爸妈在这边完全不需要卖股票了

其实老人和孩子还有孙辈都口味不同也吃不到一起也很多啊。得分开买菜做饭,我觉得家务反而更多了
M
MockingJay
chashaobao 发表于 2024-02-19 21:19
我公婆来的时候grocery费用翻倍不止。孩子也不需要他们带,他们不会开车,孩子每天日程也很忙。
基本上为老人发声的是老人在这里有帮忙的,也有老人没怎么帮忙的。每家的情况不一样。公婆来的时候我们确实比较辛苦,费用增加很多。至于回国费用,我们自己不回国就是给公婆来美国的往返费用,一样的。





是的孩子还是我们接送,活动很多,老人家也帮不上忙。饭菜口味不同,大家各做各的,购物比以前多花一倍时间。还要带老人家看病,看牙,也花时间。
h
hubaobao80
就看父母多能干孩子多狠心了。我见过那种父母来了半年,每天都是父母做饭,包括第二天中午带的饭,从来没出去吃过一顿,包括父母过生日时。那真的是省大了。
z
zctyy
以前我来美国读本科我爸全部身家换成6000$给我带出来, 读书时候用这些钱开了个公司, 后来毕业懒得管就把公司卖掉了. 卖给个在美国的台湾人. 交完税剩下200-300万$觉得没啥用都转给我爸香港账户了. 结果他不会投资都拿去存类似CD的东西. 然后我前几年买房我爸又把钱都给回我了. 现在我帮他移民过来他还是每年把自己的养老金换成美元来用.不用我的钱.
现在想想如果当时钱不给他买房子可能赚很多了. 不过也没啥后悔的.
k
keluoyi
baobaokitty 发表于 2024-02-19 23:24
这确实是哈,我家有旅游需求的主要人员是我,我老公自认为他约等于旅游时帮我带娃的工具人,我家俩娃特别难带,如果一只难度系数算100,两只在一起就至少400。所以他在家带娃属于皆大欢喜的安排,平常也要上班还得带俩娃,我们去旅游了他带一只娃觉得特别peaceful,于是我爸妈来这一年多点我们出去玩了十来趟了,7个一周到十天的大trip加3个三四天的小trip,价格还都特便宜,等爹妈回去了不可能有机会玩这么多了。

“于是我爸妈来这一年多点我们出去玩了十来趟了,7个一周到十天的大trip加3个三四天的小trip” 羡慕,你有多少PTO啊?你娃的学校可以请这么多假?相当于每个月都都出去旅游,而且每两个月就要请一个礼拜假。 我是很喜欢旅游的那种,但是这么频繁的出去玩我都计划不过来。
k
keluoyi
renren2 发表于 2024-02-20 09:08
最近老人移民帖特多,就纳闷了,他们在国内生活六七十年都没亲友在旁吗?社交生活就是一辈子围着独身子女转?!

哎,你可能条件比较好,无法想象中国还是有很多老人的生活条件很差(也许比例不大,但是人口基数大啊),来美国相当于一下从平民窟跃升到了美式中产,尝过了SFH出门有车的日子,谁想回去贫民窟啊?那些所谓的亲友社交生活谁care?
k
keluoyi
guoxiang 发表于 2024-02-20 12:33
我就是第一次父母来的时候突然觉得吃紧,因为父母一来开销突然就大了;而且为了哄他们高兴,一来就带去outlet买了很多名牌衣服鞋子包包,两个人一天就花了一千多元。 我们那时候没孩子,快要生孩子了,才请父母来的,我挺着八个月的大肚子陪他们逛了一天outlet,回家后父亲直夸我体力好,完全没想过我一个孕妇是在强撑着,也没想过应该让我早点回来休息休息。没办法,双方都习惯了,我从小就是个特别懂事的孩子,他从不操心我。那时我们也收入不高,绿卡刚拿到,之前每个月存多少钱都是固定的。因为那时没孩子,存钱真是实打实的。可是父母来了,机票我们出,衣食住行我们付,我爸又特别爱攀比买名牌,所以重复建设了很多衣服裤子鞋子围巾,还有手机。每次出门都必然消费,看上什么买什么,不问价格,从未想过孩子花钱,只想自己该享受,夹克都买了好几件不同款式的;我妈看了给我爸买了,不给她买就不高兴,于是必须两个人都买,没有一个人肯让步,肯心疼一点我们。我爸给猫喂罐头也是说开一个就开一个,我平时严格控制一天一个,他来了以后我连猫罐头都要成倍购买。表达几句不满,我爸就大吵大闹,每一句话都是喊出来的。我和父母相处的模式一直都是这样,他是暴君我是顺民,他不准我说一句他不好,即便是他不对;但是现在我自己成家立业了,这种他从来无须讲理的模式确实不再适用了。他意识不到,只以为是我对他不好,相处不来,对于失去了对我的控制能力,他纵然窝火,也只能暗地里骂我是白眼狼。他们在美国期间,我还没出月子,他就大病一场,在这边住院了;孩子还未满周岁,他又发病了,又住院了,要求吃好喝好,医院饭菜都是西餐,他都倒掉,要求每餐送饭,并且要求我们陪伴,没想过还有个婴儿需要照料。为了他,我们花光了积蓄,那些日子里,每个人都疲于奔命。回国送他们,老两口坐的商务舱,我坐经济舱。为此父亲连声称赞我能吃苦。 其实父亲那次来,准确地伤透了我的心。我突然意识到他从未为我着想,只想着应该享受了,应该好好让女儿赚钱给他花、给他买。可是他从未对我做过同样的付出。就是他的自私自利,那一次表露无遗,我对他就再也没有什么幻想了。真没想到,这个日常的花销,所谓的添双筷子而已,居然也能导致和父亲的决裂。他的任性挥霍,生病住院,添了那么多麻烦,并且还毫不在意,总认为是女儿应该做的,你就应该管我,这个态度,最终透支了所有我对他所有的亲情。

“他们在美国期间,我还没出月子,他就大病一场,在这边住院了” 好奇什么病住院?当时他们第一次来美国,应该没绿卡吧。这种旅游签证的住院费用怎么算?全cash?
f
fitfitfit
keluoyi 发表于 2024-02-21 00:51
哎,你可能条件比较好,无法想象中国还是有很多老人的生活条件很差(也许比例不大,但是人口基数大啊),来美国相当于一下从平民窟跃升到了美式中产,尝过了SFH出门有车的日子,谁想回去贫民窟啊?那些所谓的亲友社交生活谁care?

对,大部分国内老人都愿意来美国,这边生活水平还是高很多
y
yuanyuanlu
我爸妈跟我住,他们的确帮我做饭了,但是孩子基本都是我请阿姨或自己带的,他们只会给小孩看电视,或者乘我不注意给iPad 看YouTube。我周末白天带娃带了一天很累,晚上陪娃睡好觉刚想有点自己时间,一开门发现我妈就坐在门口等我要我帮忙弄啥文件。我也真是怕,说了一句我今天不想弄太累了,我妈就骂我,说只能她给我服务,要我帮点忙就那么难。擦,要知道我在家工作每天都躲我房里就是不想下楼被他们拉住帮忙。真是各种事都要找我,连老人们搞聚会也要我去定场所,不去就是不肖不给他们面子。家里虽然他们做饭,但厨房里地板永远很脏乱,都是我打扫。哎,其实我爸妈跟其他老人比算不错的,但住在一起真的没自己空间。而且年纪大了要帮忙的事太多了,管着小的还要管老的我真是脑壳疼。
c
cathytree
两个人一年才花这点钱,太节省了。
十三香和小龙虾
有些人真要算账的话,老人在不一定能帮省钱。 老人能帮带娃的都是小娃。孩子大了之后,老人根本带不了,该报after school, spring camp, summer camp还得报。老人不会开车,课外活动接送也还是得自己来。 老人能帮的就是做饭。但其实一大家买菜做饭和小家点外卖的钱也差不多。 养老的义务而已。
f
fxiyz
班上好多人觉得老人来了就是添双筷子,或者帮了小夫妻大忙,或者没办法只能住一起也得忍着(因为养老是义务)。实际上大概率是钱多出,活多干,心理压力倍重,还指不定得数十年看配偶脸色。 真希望还有更多的养老方式可以选择。
b
bjeam
fxiyz 发表于 2024-02-21 12:08
班上好多人觉得老人来了就是添双筷子,或者帮了小夫妻大忙,或者没办法只能住一起也得忍着(因为养老是义务)。实际上大概率是钱多出,活多干,心理压力倍重,还指不定得数十年看配偶脸色。 真希望还有更多的养老方式可以选择。

你也会有老的时候。你老了打算怎么养老呢?自愿远离子女?
x
xiaoshede
bjeam 发表于 2024-02-21 12:40
你也会有老的时候。你老了打算怎么养老呢?自愿远离子女?

我们这一代养老观念已经很不一样了,对于我自己,我肯定不想和孩子住一个屋檐下。就近是可能得,养老还是考自己。
您问这个问题,估计年龄偏大,是想和自己孩子一起住的。
x
xiaoshede
每个人角度不一样,生活的年龄段不一样,或者有和父母已经久住的(肯定1年-几年以上的)或者是刚刚分开短期访问的,各家父母老人个性不一样,财力不一样,肯定大家发表的言论也不一样。挺有感触的帖子!
m
myblueangel
fxiyz 发表于 2024-02-21 12:08
班上好多人觉得老人来了就是添双筷子,或者帮了小夫妻大忙,或者没办法只能住一起也得忍着(因为养老是义务)。实际上大概率是钱多出,活多干,心理压力倍重,还指不定得数十年看配偶脸色。 真希望还有更多的养老方式可以选择。

更不要提有的父母来住搞的小家破裂的
f
fmsunshine
谢谢LZ 分享 我父母也快来了 和我们住 养老 你父母还没有医疗费用 我们州 我还需要给我父母买医疗保险 绿卡五年以后 才能有便宜的医疗保险了
压力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