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rama 发表于 2024-02-18 14:44 美国农业机械化的时候,也有人发出这样的焦虑。 事实是,大部分人不再需要去风吹日晒地刨土了。他们都有了更好的工作。
pop 发表于 2024-02-18 14:51 电子游戏和以前人们闲暇的时候玩的棋牌游戏并无二致, 都是娱乐,只不过更好玩一些,要论上手的难度,电子游戏比斗地主麻将德州扑克高多了。
MajiaLove 发表于 2024-02-18 15:05 我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可是看上去在AI这个工具被科学家或是企业家利用开辟出新世界增加新工作种类之前,已经会刷掉很多现存工作了。也许新生出来的一代可以填充那些将被创造出来的新岗位吧,不过感觉现在这一代人里的很多会承受这个巨变带来的负面效果。
meftw 发表于 2024-02-18 14:51AI起来后,大家会更不愿意生娃,人口下降,慢慢地AI做不了的工作和人口重新达到平衡。我觉得大部分卡车司机就应该被取代,有些真的横冲直撞
典型的右派思维 从农耕到工业革命时右派们吓死了 destiny2008 发表于 2024-02-18 16:03
春风又绿江南 发表于 2024-02-18 15:59 看到一个讨论:这个世界是被计算机模拟出来的吗?我们每个人是NPC的几率大约等于1。 还挺有意思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45po1lU6YE&t=913s 纯文字版: https://mp.weixin.qq.com/s/iAjsOku7Vtdo17DTbztuZQ
北上广奥数家 发表于 2024-02-18 15:45 Hard times create strong men, strong men create good times, good times create weak men, and weak men create hard times. 能懂吗?
MajiaLove 发表于 2024-02-18 15:12 是吗?我自己小时候象棋、国际象棋、桥牌都玩儿的很好,不过玩完了看抽象书的时候不会有attention span变短的感觉,反而玩儿的时候注意力过度集中会觉着能帮助其他时候学习能力的提高。但是我自己也有过一段沉迷于电子游戏时的经历,那个玩儿时间长了我明显感觉在接受抽象学习的时候attention span开始下降。
MajiaLove 发表于 2024-02-18 16:59 最好不要这么cyclic。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容易上瘾的游戏、酒精甚至毒品以及迭代出来的替代品也在现代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有自己的角色和功能,和细菌病毒类似,都在起着淘汰populaiton中不适合的基因这个作用。
texaslife 发表于 2024-02-18 17:03 确定不是年龄原因?
再到毒品,这感觉就是一条龙服务啊。 AI工具的使用,肯定会更加放大个人在性格、世界观、能力上的区别,造成类似于80/20的分化更明显。分化下去的大部分人无法从重复性的劳动中找到成就感或是意义,咋办呢?总不能啥都不管,让他们绝望吧,再说这个下沉市场体量还是很大的(虽然客单价不高,但是绝对数很高)还是很有服务价值的。于是投其所好开发上瘾的游戏,加解压的大麻,让他们能快乐一些地过下去。如果这些都不够解决他们的痛苦,那只能靠毒品了,吸几年可能就OD算是彻底解决了问题。 虽然以上听起来像是一个针对底层的conspiracy,但其实是市场上买方和卖方的双向自愿选择。因为站在买家的角度看不到任何其他出路至少可以图个一时的快乐和忘却逃避痛苦,那哪个产品提供的费效比高,他就会选哪个。 MajiaLove 发表于 2024-02-18 14:22
樱桃花 发表于 2024-02-18 18:24 毒品在某些国家被禁,比如新加坡。一个国家想禁毒,绝对会做得到。毒品没被禁,那是有其他原因比如利益集团 发现当孩子到达能自主社交时,如果有自己健康社交圈时,有些孩子不会再沉溺游戏 AI无解。在大部分科幻电影里,AI都是没有自主意识的存在,总体框架还是人和人互动。如果AI有自主意识,各种算法之后,结果无法预测。既然无法预定目标,能选择的是尽量走好现在的路吧
春风又绿江南 发表于 2024-02-19 08:02 年轻的日子还很长,可是今天又无所事事, 忽然有一天你发现十年过去了,没人告诉你该什么时候起跑, 噢,你错过了发令枪。 计划最后总是要变成零,或是变成那草草的半页纸。 活在安静的绝望中,这是英国人的方式。 时光流逝了,歌也结束了,但总觉得自己还有话要说。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是不是这种安静的绝望导致孩子们用毒品来麻醉自己呢?
MajiaLove 发表于 2024-02-19 17:43 我觉着不是,而是对instant gratification的热爱 容易上瘾的游戏和药物的共性就是把时间尺度几百倍几千倍的缩短。我现在的hypothesis是凡是极大缩短身体里时间尺度的捷径,在和我们身体内的各种反馈环路相互作用后都有比较大的潜在危险
dkTW 发表于 2024-02-19 07:13回复 24楼 樱桃花 的帖子 新加坡只像一個小城市大小
春风又绿江南 发表于 2024-02-19 19:49 回复 31楼 的帖子 是不是也和信仰缺失有关? 您说的也对,年轻人都是: 我要,我现在马上,立刻,就要! 延迟满足,是不可能的。 莫名想起木心的从前车,马,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AI工具的使用,肯定会更加放大个人在性格、世界观、能力上的区别,造成类似于80/20的分化更明显。分化下去的大部分人无法从重复性的劳动中找到成就感或是意义,咋办呢?总不能啥都不管,让他们绝望吧,再说这个下沉市场体量还是很大的(虽然客单价不高,但是绝对数很高)还是很有服务价值的。于是投其所好开发上瘾的游戏,加解压的大麻,让他们能快乐一些地过下去。如果这些都不够解决他们的痛苦,那只能靠毒品了,吸几年可能就OD算是彻底解决了问题。
虽然以上听起来像是一个针对底层的conspiracy,但其实是市场上买方和卖方的双向自愿选择。因为站在买家的角度看不到任何其他出路至少可以图个一时的快乐和忘却逃避痛苦,那哪个产品提供的费效比高,他就会选哪个。
事实是,大部分人不再需要去风吹日晒地刨土了。他们都有了更好的工作。
我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可是看上去在AI这个工具被科学家或是企业家利用开辟出新世界增加新工作种类之前,已经会刷掉很多现存工作了。也许新生出来的一代可以填充那些将被创造出来的新岗位吧,不过感觉现在这一代人里的很多会承受这个巨变带来的负面效果。
是吗?我自己小时候象棋、国际象棋、桥牌都玩儿的很好,不过玩完了看抽象书的时候不会有attention span变短的感觉,反而玩儿的时候注意力过度集中会觉着能帮助其他时候学习能力的提高。但是我自己也有过一段沉迷于电子游戏时的经历,那个玩儿时间长了我明显感觉在接受抽象学习的时候attention span开始下降。
对。因为几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更多工作 更多财富。反观现在 没有什么新的工作 并且现存很多工作会被ai刷掉。
还挺有意思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45po1lU6YE&t=913s
纯文字版:
https://mp.weixin.qq.com/s/iAjsOku7Vtdo17DTbztuZQ
你讲的这种平衡,感觉要地球少掉一半人口才能达到
没看懂你的逻辑
看了一下,蛮适合胡思乱想娱乐的。不过这理论推导太模糊,感觉逻辑链路上的小坑也太多。而且把无限大的概念随便用,一说就是10^40的运算都不是个事儿似的。但其实如果不是仅仅把数学概念作为约束,而把物理定律也作为约束的话,那里面说的精确仿真一个粒子微观世界的活动花的能量比这个微观世界本身存在的能量都高出上百个数量级的话,你如何构建这个按原型尺寸(大的宏观世界尺度)的仿真器呢?靠一个银河系的能量仿真一个地球尺度的世界吗?还嵌套仿真世界,那下一级的世界就剩了微观粒子了?
最好不要这么cyclic。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容易上瘾的游戏、酒精甚至毒品以及迭代出来的替代品也在现代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有自己的角色和功能,和细菌病毒类似,都在起着淘汰populaiton中不适合的基因这个作用。
确定不是年龄原因?
感觉现在一般分人类会从碳基转为硅碳基然后才有纯硅基。AI发展必须有控制。AI的那个黑匣子在没有被破解时AI的无控制发展其实是很恐怖的。
机械化淘汰的是牛马的肌肉,不是人。人力在机械化之前就基本上被牛马淘汰了。AI现在要来淘汰你的大脑了,你还有啥有用的东西剩下。
同时这个物竞天择的淘汰过程听上去比动物界的弱肉强食更容易让现代社会伦理熏陶后的人安心接受一些,尽管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
应该不是。游戏种类太不一样了,我玩儿的棋牌类的其实是puzzle solving类型带有竞技趣味的游戏,后面沉迷过的电子游戏可能更偏手眼协调加社交吧。
发现当孩子到达能自主社交时,如果有自己健康社交圈时,有些孩子不会再沉溺游戏
AI无解。在大部分科幻电影里,AI都是没有自主意识的存在,总体框架还是人和人互动。如果AI有自主意识,各种算法之后,结果无法预测。既然无法预定目标,能选择的是尽量走好现在的路吧
为啥还有人觉得AI针对底层啊?狗家的马公是底层吗?那些被雷的承认他们是底层吗?事实就是重复性的体力劳动工作依然有很高需求,护工,摘草莓的,开卡车的,自动驾驶到现在还很难让人信任安全性。优越感很强的白领在这悲天悯人觉得底层要完蛋了,实际上是自己要沦为领取UBI的时代悲剧。
美国土地owner的平均年龄大概到了70岁,因为没有年轻人接手愿意干。
能不能禁是一个问题,欧美经常问的是这个事儿或者哪些事儿需要公权力来管呢。其实公权力不管的时候,家庭也还是会管的,同样还是适者生存吧。
新加坡只像一個小城市大小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是不是这种安静的绝望导致孩子们用毒品来麻醉自己呢?
很多孩子的社交圈 包括品學兼優的孩子 也會一起玩遊戲能自我控制 不影響生活學業
我觉着不是,而是对instant gratification的热爱
容易上瘾的游戏和药物的共性就是把时间尺度几百倍几千倍的缩短。我现在的hypothesis是凡是极大缩短身体里时间尺度的捷径,在和我们身体内的各种反馈环路相互作用后都有比较大的潜在危险
所以像版上讨论的减肥药增肌蛋白粉啥的,我保守地觉着都最好不要用。最好就是慢慢享受健身的过程。
从更抽象的层面看,一定程度上有这些“捕食者”进行渐进地优胜略汰对人类社会整体的发展不见得是一个坏事儿。就像天花病毒这么个狠角色,也是在几千年里反复筛选欧亚人基因,但是印第安人就不幸地在短短几十年里被和其他人类社会共同进化了几千年的高阶“捕食者”来了个突袭。
属实。
无非是把单次博弈,转换成了多次博弈。
以前打天下站错了队,要灭九族。现在打工选专业也是站队,站对了股票上天阿猫阿狗鸡犬升天,站错了穷困一生甚至断子绝孙。
这就是人类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是不是也和信仰缺失有关?
您说的也对,年轻人都是: 我要,我现在马上,立刻,就要! 延迟满足,是不可能的。
莫名想起木心的从前车,马,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其实不只是年轻人容易掉进这个instant gratification的陷阱,就连版上的一些家长也会有同样的表现。比如自己指出了孩子的某个问题或者坏习惯,然后想当然地就期待娃第二天就学会然后再也不反复了,而一旦见到反复就可能暴跳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