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全力烧sympathetic难怪NPD一般寿命有限。 多谢潮水哥科普,受教了谢谢🙏 izz.ling 发表于 2024-02-11 16:53
夫妻如果感情好,就是一种很自然的治愈方式,或者本来不需要治愈,就是相互愉悦。 yibeizhuojiu 发表于 2024-02-11 02:46
你们是如何分辨NPD/BPD是在潜意识层面落难,而不是真的有意搞策略挖坑的? izz.ling 发表于 2024-02-11 16:04
我也分不清是“潜意识自找的坑”,还是战术性挖坑。但我可以分享两个我在网上看的关于“跳坑”的心理学分析。 我在网上看过一个关于PUA的心理学分析,大概讲的就是被PUA的人并不无辜,他可能由于某种原因甘愿被PUA (就是潜意识自找的坑), 即使脑子不清楚,心理也是清楚的。具体原因可能是不愿意负责任, 把失败推卸给PUA自己的人,自己就变得无辜了。 我网上还看过一个心理学案例,就是一个家族的人都在犯同样的错,一样的失败,都在大学快毕业的时候辍学了。就是心理学对家人的忠诚对家人的爱,觉得自己成功了,是对家人的背叛。都是潜意识自找的坑。 catakiri 发表于 2024-02-11 23:14
在美国长大的配偶喜欢说爱的话,中国人往往不太说爱的话,有时这让孩子难感受到爱。 sgrom 发表于 2024-02-12 00:04
伴侣有帮助你治愈童年的义务吗??如果不,该分手吗?? 最近看了一些爱情片,里面都是男女主互相治愈的故事,觉得很感人。 但现实生活中,看到大部分伴侣,并不会帮助治愈童年(家世不够好,小时候阴影之类的)。 现实看到的是一方会因为对方的童年不完美,家世不够好而放弃感情,选择更优秀的人。 又或者完全不管。有的人甚至觉得对方弱,就能在感情中占上风,强吃弱的关系。 所以爱情只是强者的博弈,而绝非弱者的避风港,对吗?? catakiri 发表于 2024-02-11 02:41
对于层主说的情况,我们的心理学实践,可能有一定的责任。 因为我观察心理学的网文(不是正规的认知科学),我合理猜测,我们的心理学实践,非常的心灵鸡汤,也就是非常重视合理化,甚至到了群体潜意识的层次。 虽然那句电影的台词,you cannot handle the truth,层主最后的那个大学辍学的例子,就是需要 handle the truth,才能避免群体性的 people pleaser。 tidewater 发表于 2024-02-12 00:35
下面的视频链接是我看的这两个例子的来源。 都来自小红书一个叫“汪滔”的博主。 http://xhslink.com/iffqmB http://xhslink.com/22xqmB catakiri 发表于 2024-02-12 00:56
同意,夫妻感情深,同心同德,就是会治愈曾经的伤痛
是的,sympathetic 是 fight or flight response,肾上腺素上升,对健康损害不小。
但是还有一个因子,就是进化选择。
简单的说,会因为 sympathetic system 过度使用而早早领盒饭的,在人类进化冰川期已经是绝代佳人了。
绝代的意思,大家都懂 ~~~
所以现在还活下来的 NPD / BPD,很多还真的是老不死的。把家人折磨的不行,自己嘛事都没有 ~~~
无他,人类冰川期进化选择。
从前面 sympathetic vs parasympathetic 的角度,夫妻之间确实有可能更容易帮助。
因为夫妻之间,本质是男女关系而不是闺蜜关系。而由于夫妻之间 NC-17 活动的存在,可以相当程度抑制 sympathetic 的 fight or flight response。
这个很多人会误解,大头控制不住小头,男硬女紧,NC-17 电影镜头的,都是来不及脱下来的衣服,从大门口一路到主卧,这么像 fight or flight response 急吼吼的欲火燃烧,居然是 parasympathetic 而不是 sympathetic?
但我们这里讲的是科学而不是伪科学,科学告诉我们,在 fight or flight response 的时候,也就是 sympathetic 主导的时候,男不能硬、女无法紧,根本就不可能拍 NC-17 的电影好吧。
也就是说,通常的 parasympathetic,是基于深思熟虑,无论是牛顿躺在树下还是欧几里德在沙滩看海,being thoughtful ~~~
但人类有一种不可思议的,不经过大脑的,急不可耐欲火熊熊的 parasympathetic,就是夫妻之间 NC-17 的男硬女紧、男欢女爱。
这种不可思议的 parasympathetic,显然不是为了导出相对论。合理猜测,应该是人类男女合作养娃的冰川期进化优势。
但利用这种冰川期进化,在 short term,确实能一定程度上抑制和缓解 sympathetic,从而一定程度抑制 NPD / BPD 的发生。
当然,仅仅是 short term 有效。
我也分不清是“潜意识自找的坑”,还是战术性挖坑。但我可以分享两个我在网上看的关于“跳坑”的心理学分析。
我在网上看过一个关于PUA的心理学分析,大概讲的就是被PUA的人并不无辜,他可能由于某种原因甘愿被PUA (就是潜意识自找的坑), 即使脑子不清楚,心理也是清楚的。具体原因可能是不愿意负责任, 把失败推卸给PUA自己的人,自己就变得无辜了。
我网上还看过一个心理学案例,就是一个家族的人都在犯同样的错,一样的失败,都在大学快毕业的时候辍学了。就是心理学对家人的忠诚对家人的爱,觉得自己成功了,是对家人的背叛。都是潜意识自找的坑。
自己治愈自己 比靠配偶靠谱多了 但是配偶至少应该不造成traumatized的经历
对于层主说的情况,我们的心理学实践,可能有一定的责任。
因为我观察心理学的网文(不是正规的认知科学),我合理猜测,我们的心理学实践,非常的心灵鸡汤,也就是非常重视合理化,甚至到了群体潜意识的层次。
虽然那句电影的台词,you cannot handle the truth,层主最后的那个大学辍学的例子,就是需要 handle the truth,才能避免群体性的 people pleaser。
我觉得这是一种合理化 rationalization。
我和娃的观察,即使是轻微 BPD,也就出现无意识的 verbal bully。
我觉得不是因为爱的词语说少了。
爱的词语说少了,人家最多把你当成阿斯伯格好吧。
BPD 是 verbal bully,即使是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有点强的 verbal bully,大家一笑而过了。但也是因为 verbal bully 好吧。
或者简单的说,BPD 把自己合理化成阿斯伯格,这样好吗?
没有
下面的视频链接是我看的这两个例子的来源。 都来自小红书一个叫“汪滔”的博主。
http://xhslink.com/iffqmB
http://xhslink.com/22xqmB
有些道理,但也稍有点无限外延推理。
毕竟现实生活各种约束,操控不一定是催眠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