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智障了,还是血口喷人? 我没质疑孩子,我是质疑家长吹牛。 就这个中文阅读能力,还是少说两句的好,别人还看不出你傻。 Grace302 发表于 2024-02-06 22:14
或者,是个天才娃。 或者,是个牛皮大王的无聊妈。。 附上原贴内容: 我娃7-8岁会背300多首唐诗宋词,包括长恨歌,琵琶行,滕王阁序等,还可以轻松阅读史记古文观止,我认为她比很多人多了一把钥匙,一把未来她可以阅读第一手资料,增添智慧的钥匙。 Grace302 发表于 2024-02-05 12:13
楼上逗死我了。。。 那个id每次都来显摆孩子能读古文,重复一万遍了,好烦。。。 好吧,我信了。 爱慕忘机 发表于 2024-02-05 12:23
我信,因为这种记忆的东西非常容易训练。然而没用,就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也没用,存粹自嗨。bye2020 发表于 2024-02-05 12:30
认识的一家人两个孩子(8岁12岁)确实可以做到,还录了很多视频,让人眼见为实叹为观止。 不过父母也都是那种很喜欢古风古文的人,言传身教吧 tyco333 发表于 2024-02-05 12:38
国内的孩子能做到的话这边的孩子照着国内的养也可以做到, 我见过中文和国内孩子一样好的ABC, 只是人家家长不想推古文观止而已, 想推的话我觉得是可以推出来的。 一个人玩儿 发表于 2024-02-05 12:36
可能是真的吧。我觉得不是不可能。有的人就是记性好,大人也愿意教。 我侄子小时侯学很多古文,他爸爸带着学,5岁前会背诵很多古文。5,6岁参加儿童国际象棋比赛,得过大奖。所以,我是相信的。我自己也比较注意儿童早教,无奈我自己文学功底不行,只会启蒙会识字而已。 rainysunny 发表于 2024-02-05 12:21
你侄子长大后的成就是什么?我想了解一下神童长大后还是鹤立鸡群吗? chunhuaqiuyue 发表于 2024-02-05 12:50
国内的孩子,有八岁轻松阅读古文观止的吗? 我已经很克制了,她说轻松阅读史记,我都没质疑。 但是,古文观止? Grace302 发表于 2024-02-05 12:47
我朋友圈有5岁开始学《论语》的, 我家领导比较NICE, 说人家只是在反讽 hudrum 发表于 2024-02-05 13:01
背唐诗有可能可以。我女儿四岁教她简单的唐诗她就背挺快。但是琵琶行那种不行。读古文观止不知道,如果我家从四岁一直好好教到八岁,一般的儿童书读起来可能没问题,但是古文观止我们应该不行。如果记忆力更好一点的小孩可能能行? 这种需要家里花时间每天都教。 bajiushizhihua 发表于 2024-02-05 13:01
或者,是个天才娃。 或者,是个牛皮大王的无聊妈。。 附上原贴内容: 我娃7-8岁会背300多首唐诗宋词,包括长恨歌,琵琶行,滕王阁序等,还可以轻松阅读史记古文观止,我认为她比很多人多了一把钥匙,一把未来她可以阅读第一手资料,增添智慧的钥匙。 敲黑板,重点, ”轻松阅读古文观止“,不仅能读,还轻松。 Grace302 发表于 2024-02-05 12:13
说错了, 是5岁学完《论语》, 开始学《中庸》 hudrum 发表于 2024-02-05 13:07
我在国内土生土长,语文成绩还算不错。我八岁差不多可以唐诗三百首,但绝对读不了古文观止,初中开始可以读但绝对不能说轻松。 八岁我也就读读上下五千年。 Cath226 发表于 2024-02-05 12:24
你8岁不能读是因为学校没教,如果那个时候学校教了,你肯定也会读的挺轻松的。 palapara 发表于 2024-02-05 13:20
这些“技能” 对于以后再美国工作的ABC 除了让妈妈到处吹吹牛皮 鸟用没有 ginger227 发表于 2024-02-05 12:41
讲真,不是说中国传统文学不好,关键参差不齐,糟粕太多,来了美国之后这么多年才明白当年读了无数垃圾,也没人引导。古文观止第一篇就是郑伯克段,就是一个老妈偏心小儿子、甚至帮着小儿子革大儿子的命、最后害死了小儿子、还被大儿子原谅了的故事,什么三观啊?8岁小孩(除了需要学习政斗的康熙)真的应该看这个? Mediterranean 发表于 2024-02-05 13:24
不是,哪个学校脑子坏了教八岁孩子古文观止?你找出一个来 zhubbxy 发表于 2024-02-05 13:21
这故事一点问题没有呀。 你想要什么三观? shanggj 发表于 2024-02-05 13:26
照你这么说,希腊神话没法看了,全是各种乱伦,出轨 namakateaparty 发表于 2024-02-05 13:31
我是看上下五千年看到的白话。 当时也是这样的理解,直到很多年后,才发现大儿子更加的政治和阴险。 这一小段故事就足够一个20集的电视剧了 安大勇 发表于 2024-02-05 13:30
我8岁听老妈边打瞌睡边给我读完了《西汉演义》连环画 然后把连环画上面的武将图像全用剪刀剪下来,拿到学校跟人玩吹武将剪纸娃娃游戏 把老妈气了个半死 mtwash 发表于 2024-02-05 13:31
或者,是个天才娃。 或者,是个牛皮大王的无聊妈。。 附上原贴内容: 我娃7-8岁会背300多首唐诗宋词,包括长恨歌,琵琶行,滕王阁序等,还可以轻松阅读史记古文观止,我认为她比很多人多了一把钥匙,一把未来她可以阅读第一手资料,增添智慧的钥匙。 敲黑板,重点, ”轻松阅读古文观止“,不仅能读,还轻松。 更新: 大家散了吧,不值得浪费时间讨论了。原帖主已经证明是个满嘴跑火车的二货了,“滕王阁序倒背如流”都敢说。 他说背诵滕王阁序,我不说什么。 可是,倒背,是什么东西? 另外,为我的先入为主道歉,这是个男性吹牛大王。 Grace302 发表于 2024-02-05 12:13
希腊神话确实也不是给8岁小孩看的啊 张小多 发表于 2024-02-05 13:33
三国演义小人书里 千里走单骑那本 里面好几页 关羽的图像 属于吹武将剪纸 的顶级 当年那一本 就能卖到一两块钱。 shanggj 发表于 2024-02-05 13:40
这篇极为精彩,却被你归入糟粕。当然,看你的描述估计也没真读懂。能否给孩子讲解取决于小孩的心智水平而不是生物年龄,早点洞察人性没什么不好。 fogger 发表于 2024-02-05 13:49
希腊神话我倒觉得适合小孩子看 它的孤勇,执着,希望,理想,浪漫,宿命 只有小孩子才觉得好玩,无需背负悲剧的叹息 长大了反而叹息多了,少了好玩的色彩 sunnyStore 发表于 2024-02-05 13:56
我挺同意你的看法的,其实小时候看故事接受到的信息跟长大之后是不一样的,比方说希腊神话里那些杀父弑子的情节,好比中国的哪吒,并不会有什么阴影或者深刻的反思,小孩们看到的是勇气和浪漫,等到长大成人心智成熟了,才能理解故事后面的悲剧和宿命。按照今天的分级标准,基本所有的神话故事都少儿不宜,印度神话,阿拉伯一千零一夜 namakateaparty 发表于 2024-02-05 14:13
你可以批评我没看懂,我十岁时候看就是只理解了这么多,然后特别佩服郑伯扮猪吃老虎的政治手腕。我不希望我的娃八岁就学这种兄弟阋墙的东西,可学的东西太多了,统治阶级你死我活的权谋对普通生活工作的人性借鉴意义不大、not in my top list to teach the kid。 Mediterranean 发表于 2024-02-05 14:03
可能会有人天赋异禀吧,本人也是当地的语文状元,省重点中学语文没考过第二的那种,八岁熟读各种名著诗词没问题,但古文观止读懂还是不敢说。这个八岁的娃能顺利念一遍算他牛逼。 amberhoho 发表于 2024-02-05 14:24
如果你小时候有人愿意全心全意地从六岁起就系统地教你,可能你也可以吧。 puyou 发表于 2024-02-05 15:00
我家人没这么闲。 amberhoho 发表于 2024-02-05 15:02
中文基础打得好的聪明孩子还是有可能的,我们五岁识字到一千了之后我就没有在家里教中文了,就放在中文afterschool跟着慢慢学拼音和写字。她现在6岁阅读是可以到小学四年级水平的,她自己就看很多闲书。古文我没有教过,因为我自己古文就学的很一般,感觉对孩子来说也太枯燥了,最多每天上学路上背背唐诗,下雨天读一首“天街小雨润如酥",春天读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更多的是陶冶情操而不是背多少诗词。 学中文不是必须的,主要看每个孩子不同的爱好和特点,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教老二识字,学的就很慢,现在快三岁了还不能自主阅读。。。只能慢慢来了,估计到不了姐姐的水平。 anrhinoinlove 发表于 2024-02-05 12:31
看帖不仔细。 背诵长恨歌,我没说什么。 我说的是,轻松阅读古文观止。 Grace302 发表于 2024-02-05 12:22
两码事好不好?现代汉语会认字就能阅读,因为你有这个语言环境;古文观止哪里来的语言环境?梦里有老夫子讲课么? purplebasil 发表于 2024-02-05 15:12
一模一样。 我也是八岁能背古诗三百首和看上下五千年,初中读古文观止。 我高考语文古文部分满分,一分都没丢,但现在我都不敢说轻松阅读古文观止。我现在看古文跟看英文差不多,得认真看,不能象看现代网文那样一目十行也能了解意思。 mysrrx 发表于 2024-02-05 15:39
各人教育小孩的优先级不同,我比较焦虑,所以觉得在这个丛林社会里防止小孩被他人洗脑最重要。 fogger 发表于 2024-02-05 14:20
附上原贴内容: 我娃7-8岁会背300多首唐诗宋词,包括长恨歌,琵琶行,滕王阁序等,还可以轻松阅读史记古文观止,我认为她比很多人多了一把钥匙,一把未来她可以阅读第一手资料,增添智慧的钥匙。
敲黑板,重点, ”轻松阅读古文观止“,不仅能读,还轻松。
更新:
大家散了吧,不值得浪费时间讨论了。原帖主已经证明是个满嘴跑火车的二货了,“滕王阁序倒背如流”都敢说。 他说背诵滕王阁序,我不说什么。 可是,倒背,是什么东西?
另外,为我的先入为主道歉,这是个男性吹牛大王。
🔥 最新回帖
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七岁时我写了第一部小说,一个家庭悲剧。遇到笔划复杂的字,我常常跑去问厨子怎样写。第二部小说是关于一个失恋自杀的女郎。我母亲批评说:如果她要自杀的话,她绝不会从上海乘火车到西湖去自溺,可是我因为西湖诗意的背景,终于固执地保存了这一点。
我仅有的少量读物是《西游记》与少量的童话,但我的思想并不为它们所束缚。八岁那年,我尝试过一篇类似乌托邦的小说,题名快乐村。快乐村人是一好战的高原民族,因克服苗人有功,蒙中国皇帝特许,免征赋税,并与自治权。所以快乐村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大家庭,自耕自织,保存着部落时代的活泼文化。我特地将半大练习簿缝在一起,预期一本洋洋大作,然而不久我就对这伟大的题材失去了兴趣。现在我仍旧保存着我所绘的插画多帧,介绍这种理想社会的服务,建筑,室内装修,包括图书馆,“演习厅”,巧格力店,屋顶花园。公共餐室是荷花池里一座凉亭。我不记得那里有没有电影院与社会主义——虽然缺少这两样文明产物,他们似乎也过得很好。
质疑家长吹牛不就是质疑孩子没有这个水平么....要是你不质疑孩子,那家长显然没有吹牛啊。不质疑孩子只质疑家长吹牛是怎么同时做到的?
🛋️ 沙发板凳
你娃是个神童
我侄子小时侯学很多古文,他爸爸带着学,5岁前会背诵很多古文。5,6岁参加儿童国际象棋比赛,得过大奖。所以,我是相信的。我自己也比较注意儿童早教,无奈我自己文学功底不行,只会启蒙会识字而已。
背诵长恨歌,我没说什么。
我说的是,轻松阅读古文观止。
🤣 🤣
看帖不仔细。
我可以相信背诵长恨歌。 我质疑的是,轻松阅读古文观止。
不过父母也都是那种很喜欢古风古文的人,言传身教吧
求视频链接。
国内的孩子,有八岁轻松阅读古文观止的吗?
我已经很克制了,她说轻松阅读史记,我都没质疑。
但是,古文观止?
你侄子长大后的成就是什么?我想了解一下神童长大后还是鹤立鸡群吗?
在美国名校读博士。脑子很好使。谦谦君子一枚。
No one gives a fuck.这些人整天神经兮兮的炫耀自己娃,其实这是一种病。
古文观止是一本很好的精选集,有很多篇实际讲的是历史故事,我家就有这本书,我可能是小学四五年级开始看的,如果买的是注释版,看懂完全没问题,ABC如果是沉浸式学中文,说不定也有能力去读
说错了, 是5岁学完《论语》, 开始学《中庸》
中文好值得夸奖
几年前看见过一篇报道,说有个二代中文特别好,和国人无异,但英文不好,在校学习吃力。不要走这个极端就好了
背可以的, 我侄子3岁可以背《琵琶行》。
虽然《古文观止》作为古代的学生教材,其文意相对浅显,比较接近现代文字,但中国8岁的娃能轻松阅读古文观止的,也是百万里挑一吧。
可是不可否认天才的存在
我记得我以前在华人网被嘲笑过一个事:我说我小时候遇到过一个孩子,他第一次接触足球,就能无师自通、单脚颠球500多次。我理解嘲笑和不相信的那些人,因为单脚颠球500次不是一般的困难。可那的确也是真人真事。
前些年看个国内纪录片。 现在有这种私塾学校, 住校的。 幼儿园小学不学数学英语, 只学古文, 先不求理解, 从背下原文开始。
里面采访学生家庭, 女孩的姨妈是个小学教师, 很不屑这种学校。 女孩妈是看起来背洗脑了, 说要一直读下去。爸爸面对记者苦笑, 现在是幼儿园 就先由她了。 到了小学坚决不行, 劝不动 就从经济上拔根。
你8岁不能读是因为学校没教,如果那个时候学校教了,你肯定也会读的挺轻松的。
不是,哪个学校脑子坏了教八岁孩子古文观止?你找出一个来
你要说好多abc娃可以做到那是挺难的,但是美国这么大,有一两个gifted的娃可以做到,这有啥不可能的?
也不用这么功利吧。读闲书本来就不是为找工作,是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
能说说小侄子现在的情况吗
这故事一点问题没有呀。 你想要什么三观?
这种学校肯定不会教,但是父母可以教啊。如果父母本身感兴趣,娃又聪明也感兴趣,自己在家教不是挺好的。
我是看上下五千年看到的白话。 当时也是这样的理解,直到很多年后,才发现大儿子更加的政治和阴险。 这一小段故事就足够一个20集的电视剧了
母亲偏心、哥哥扮猪吃虎、弄死弟弟。这种贵族游戏,不是普通8岁小孩能理解的。
照你这么说,希腊神话没法看了,全是各种乱伦,出轨
我8岁听老妈边打瞌睡边给我读完了《西汉演义》连环画
然后把连环画上面的武将图像全用剪刀剪下来,拿到学校跟人玩吹武将剪纸娃娃游戏
把老妈气了个半死
绝对的,还有圣经。小孩子根本不应该学这些。
希腊神话确实也不是给8岁小孩看的啊
是的,当初我小时候特别佩服郑伯的腹黑,三观都是歪的
三国演义小人书里 千里走单骑那本 里面好几页 关羽的图像 属于吹武将剪纸 的顶级 当年那一本 就能卖到一两块钱。
这个层主解释过所谓读也不是从头读到尾,只是其中一些文章或者文章节选。八岁娃,本身聪明,老师或者家长会引导,学一些古文不是什么难到不可能的事情。
我手里正好有国内机构的大语文教材,小学三四年级就可以学的,里面就有古文观止里的文章。这套教材网上有配套录像,讲得很好,当时买来也是想让娃学,后来实在没有时间。
abc中文好的,在小学阶段完全可以比国内娃强。就像国内娃推英文厉害的,小学阶段阅读是可以比母语娃强的。
这篇极为精彩,却被你归入糟粕。当然,看你的描述估计也没真读懂。能否给孩子讲解取决于小孩的心智水平而不是生物年龄,早点洞察人性没什么不好。
.........
希腊神话我倒觉得适合小孩子看 它的孤勇,执着,希望,理想,浪漫,宿命 只有小孩子才觉得好玩,无需背负悲剧的叹息 长大了反而叹息多了,少了好玩的色彩
我发现最作弊就是抡大刀抡圈,娃娃身体上几把大刀全身护体,只有砍到脚才能赢对方
还有就是使双枪的陆文龙、董平和丁彦平这些的有些图画,也是双枪挡得严严实实
你可以批评我没看懂,我十岁时候看就是只理解了这么多,然后特别佩服郑伯扮猪吃老虎的政治手腕。我不希望我的娃八岁就学这种兄弟阋墙的东西,可学的东西太多了,统治阶级你死我活的权谋对普通生活工作的人性借鉴意义不大、not in my top list to teach the kid。
我挺同意你的看法的,其实小时候看故事接受到的信息跟长大之后是不一样的,比方说希腊神话里那些杀父弑子的情节,好比中国的哪吒,并不会有什么阴影或者深刻的反思,小孩们看到的是勇气和浪漫,等到长大成人心智成熟了,才能理解故事后面的悲剧和宿命。按照今天的分级标准,基本所有的神话故事都少儿不宜,印度神话,阿拉伯一千零一夜
少儿节选版还行,要精选、要有指导。不过那个蓝胡子的故事真是我童年阴影啊,绝对少儿不宜,好像现在删了。
各人教育小孩的优先级不同,我比较焦虑,所以觉得在这个丛林社会里防止小孩被他人洗脑最重要。
还是要过滤一下啦,比如俄狄浦斯的故事当然不适合太小就读。但大一点以后,作为理解悲剧的艺术,看看完全是无害的。
总之这些神话和宗教的东西,有些是很难跟小孩子讲清楚。盖亚是乌拉诺斯的母亲,然后她跟乌拉诺斯生了一堆孩子。又比如罗德是上帝眼中不搞基不搞屁眼的义人,但他又跟他的两个女儿生孩子。
如果你小时候有人愿意全心全意地从六岁起就系统地教你,可能你也可以吧。
我家人没这么闲。
想想人莫扎特,五岁开始作曲
楼主提到的孩子还只是阅读,没写作呢
这个楼不是讨论可能性吗,有家长有这个闲工夫的,孩子又聪明,能做到也不是像楼主说的是那么不可能的事情
两码事好不好?现代汉语会认字就能阅读,因为你有这个语言环境;古文观止哪里来的语言环境?梦里有老夫子讲课么?
俺们小时候看的这种连环画,画家的画功都很好的哦!文臣武将的服饰都很讲究的呢,比现在新出的书好多了。可惜小时候不懂,全给剪坏了。
p.s. 希望那位的小孩别成了少年仲永
能识字就能阅读,他又没说娃可以直接翻译成白话文再写两篇古文。。。
现实生活里有他她爸给她讲课啊。比如郑伯克段这篇文章,第一段
初1,郑武公2娶于申3,曰武姜4,生庄公及共叔段5。庄公寤生6,惊7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8。爱9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10,公弗许11。
几个生僻字,古汉语现代汉语不一样的字讲一下,难在哪里?
那娃不是从史记转战k545了吗?
一模一样。 我也是八岁能背古诗三百首和看上下五千年,初中读古文观止。 我高考语文古文部分满分,一分都没丢,但现在我都不敢说轻松阅读古文观止。我现在看古文跟看英文差不多,得认真看,不能象看现代网文那样一目十行也能了解意思。
你如何知道你高考古文一分没丢的?????????????你能查阅你的卷子?
对抗被洗脑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有发育良好的自我意识,有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去看清内心,去选择自己想要的。
靠着反面案例来耳提面命在我看来不是良策。
我家的不看希腊古神话或者古文故事。每天花时间讨论观察到的周围的人的言行(也包括父母自己的),来共同探讨什么样的言行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别人。
拿数学来类比的话就好比有大妈吹自己的娃8岁能数100个数,会通分,会约分,还会用Feymann-Kac formula求解Black-Scholes方程
后面还跟了几个大妈要求那位开课😂
没那么夸张,古玩观止里也有浅显的文章,比如登泰山游记,一个8岁娃如果有几百首诗词,小古文打底,看这个真不会觉得太难。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也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