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说是哪个省的吗?我是第一次听说高考连省会城市都有录取分数线不同的地区 brama 发表于 2024-01-28 23:10
真的是。。。我们大学同宿舍的同学的姐,长得特别漂亮,名牌大学毕业,个子又高,嫁了一个很挫的男的,她说他们全家可高兴了,因为那个男的家里是城市户口,父母还是干部(不是什么大城市的),在我们眼里就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家,她家里觉得条件特别好因为这样她姐就可以永远摆脱农村户口。 猪肉 发表于 2024-01-29 00:36
广州真的很好。非常喜欢广州 xiaoyiyue 发表于 2024-01-29 02:58
据说买房120平以上就可以。这是一线城市第一个开放的。不知道什么后果。 yywang114 发表于 2024-01-28 00:34
都活明白了,没人买房了,广州500W的房子,能租个6000块,在下跌通道,没有刚需,谁去接手?拿着钱存银行不舒服吗? MinginWA 发表于 2024-01-28 00:42
不管怎么说是个进步。万恶的户籍制度早该废除了 qgp 发表于 2024-01-28 00:45
租房没有户口。子女上学怎么办 yywang114 发表于 2024-01-28 00:44
广州以前限制吗? mvdk 发表于 2024-01-28 00:55
没什么用 都有户口了(还不知道是不是临时户口,有没有各种限制),然后就拼积分 农民工孩子1分,博士孩子100分 LOL poppyjasper 发表于 2024-01-28 01:37
上海不是早放开了吗?亲戚女儿本科三本,到英国水了一年硕,半年左右就落户了。 瘦宝钗胖黛玉 发表于 2024-01-28 03:56
不知道我后面的年轻人有没有经历过,我在初中升高中填志愿的时候,全班是有三种不同颜色的单子的,分别代表城市,城镇,农村户口。每种户口报名的限制不一样,感觉对农村的孩子很不公平,印象里他们不可以报中专(当时中专出来也算小干部)。希望这些把人分等的制度不会存在了。 九月鹰飞 发表于 2024-01-28 03:51
谁想参加广东省高考吗?还是去接高位房价?开放也不要去啊。 cathytree 发表于 2024-01-28 01:39
户籍等于一出生就把人分了三六七等。农村生的想想真他妈的倒霉。 chfox 发表于 2024-01-28 00:54
嗨 我们省内不同市高考分数线不一样 要是照顾老少边穷给人家降分也能理解 结果是省会分数线最低 我小时候知道的时候也是大跌眼镜 Cath226 发表于 2024-01-28 04:49
我家省会,省重点高中有5个,只有一所收住校生,还只是一部分。也就是说只有这一小部分是给省会城市外的孩子进来的名额,其余全是本地。名额比例估计是1:10…… 虽然别的市也有重点,但差很多。 我上学的时候高中的同学全部是本市的,一个外地的都没有。 High.eee 发表于 2024-01-28 10:02
抢人口吧,顺带卖房。别的省还没反应过来。 wdong 发表于 2024-01-28 07:02
这话说的有趣,大批山东四川考生正在赶往广东的路上 magnoliaceae 发表于 2024-01-28 08:53
这不是50步笑百步的节奏? 广东高考从来都不易,录取率极低。因为移民化人口年轻,高中生很多,但和四川山东一样样,省内大学很少。 但广东太低调,而且不大卷高考是真。读书不行去做生意呗,做生意艰难就下南洋呗。 lmmdaisy 发表于 2024-01-28 11:12
我怎么记得广东高考考外省的学校一点不比山东四川容易。但是因为广东考生更愿意留在家乡的二流三流学校,所以很少抱怨 riverside 发表于 2024-01-28 11:18
回复 37楼hioc的帖子 实质是最好。觉得广州不好的,是只看金玉其外。 工作机会:多而且多样。包容开放度:和深圳一样、好过北京n 条街。 商业文化发达,资讯发达,和世界联系紧密。最适合民营经济,小老板创业。 另外,说一事实:广州的市属国营企业是为数不多的有活力的,上报情况保守国企。其它地方都是恨不得吹嘘经营成绩好获得提拔。 lmmdaisy 发表于 2024-01-28 11:22
这不算是开放吧,这不是还有房子要求么?也是为了筛选相对有钱的人啊。我记得我小时候,有阵子北京有个政策,在北京买房就能办户口,很多江浙一带的土豪就这样换成北京户口,孩子在北京上学。 kengdie 发表于 2024-01-28 09:32
广东高考二十几年前容易,我们那不少去那边考上不错的大学。听说现在难了,主要是外省高学历移民太多 yangff 发表于 2024-01-28 11:49
广东高考二十几年前就不容易。深圳容易一些,我们一些同学上高中时家里有钱的去深圳买楼,把孩子户口转过去。 lambofgod168 发表于 2024-01-28 12:39
一百年以后回头看也许会有人评价,国籍制度真是一出生就把人分了三六九等,难以想象一百年前居然绝大多数人都支持这个万恶的制度 riverside 发表于 2024-01-28 11:16
别再吹你的上海了,户口最严 说 发表于 2024-01-28 13:16
同样的交通事故死亡, 农村户籍和城镇户籍的赔偿也不一样. 不知道这个不平等是否还存在. dahai008 发表于 2024-01-28 11:13
广东高考算难的,但当年广东人觉得不一定要离开广东上大学,留在广东就挺好。 edelweisskitty 发表于 2024-01-28 13:41
上次回国的时候国内朋友就说,中国基本上除了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其他地方户口不是啥难事了,基本就是买房落户,但北京上海还不行。 所以现在的这个户口放开不知道具体涵义是什么,是不买房也可以落户了末? 弹指芳华 发表于 2024-01-28 14:02
上海也有啊,好像是00年初那段时间,买超过70平方房就可以落户,当时也是有不少江浙一带有点钱的这样落户上海的。 zokiya 发表于 2024-01-28 12:28
回复 46楼yoyo2024的帖子 国内通缩,钱值钱,就算没利息也比买了房跌价好 吃鸡蛋 发表于 2024-01-28 13:27
回复 2楼letgogogo的帖子 这叫放开?买房,还得到120平以上? 放开应该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租房都行才是。 lmmdaisy 发表于 2024-01-28 11:26
归根到底都是用房价限制人们的自由移动,中美都一样 美国用房价把富人穷人分隔开了 中国要是富人的话,基本也是不受户籍限制 hearter 发表于 2024-01-28 13:37
我也觉得广州好过北京上海,上海在我眼里就跟精致高冷的张爱玲小姐一样不可亲近,广州是一个亲切包容开朗让人毫无拘束的朴实大妈。北京是个不怒而威的大老爷。三个地方户口放开,我肯定是选广州。 桃花朵朵 发表于 2024-01-28 13:54
同意。北上广,肯定选广州。吃住行都方便,思想也更开放更和国际接轨。 jingzhang2 发表于 2024-01-28 17:47
2023年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放宽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的落户限制基本取消 来源:公安部网站2024-01-26 14:31
(原标题: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放宽,高频户籍业务实现全国“跨省通办”) 据公安部消息,2023年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的落户限制基本取消,300万以上城市的落户条件有序放宽。东部地区除极少数超特大城市、中西部地区除个别省会(首府)城市外,全面放开放宽落户限制。2023年,公安部组织全面实施户口迁移、开具户籍类证明等高频户政业务“跨省通办”。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已实现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申领临时居民身份证及户口迁移和开具户籍类证明“跨省通办”。
🔥 最新回帖
我知道南京考生和江苏考生分数上有差别(20分?)。 其他省市估计差不多。
所以根本不是开放户籍就能解决房产过剩问题的
租售同权是个必然
等个几年学校都没生源了,还有个屁的学区房概念!
名牌大学毕业,又漂亮,为了一个男的是城市户口,搓男也嫁?
名牌大学毕业,自己找份工作解决城市户口,难道几乎不可能?
你这个是那个金贵的城市的户口啊?北京吗?
不是有很多老黑吗?不是说老黑集中的区域,警察都不敢进去?
🛋️ 沙发板凳
主打还是卖房
河南村镇银行了解一下
租房没有户口。子女上学怎么办
确实是和印度种姓制度一样的罪恶制度。废除了是进步。
不生孩子
村网通?不知道中国有户籍制度?
有的是办法
别的地方不知道,广州我了解过。至少前几年是: 租房有上学的权利,只是在所谓优先级里排序比较低。优先级三六九等分得贼清楚,比如父母是不是房产所有人,父母在本市有没有其他住房,如果是跟祖父母户口又怎么样。反正有个五六七八种情况。排名靠前的几种情况基本上都能满足,好的小学后面几种情况就开始按顺序收到cap就停了。 但是即使上不到这个好学校,也可以给你安排区内其他小学。如果学区一般,学区内孩子不多,可能所有小孩都能收。
哪有 不去读这个水硕就落不了 这就不叫放开
嗨 我们省内不同市高考分数线不一样 要是照顾老少边穷给人家降分也能理解 结果是省会分数线最低 我小时候知道的时候也是大跌眼镜
你管这个叫放开
这话说的有趣,大批山东四川考生正在赶往广东的路上
中国农村人人人有资格申请政治避难。一出生就低城里人一档,改革开放以前最惨。改革开放以后好那么一点点但是政府还是没放开户口。政府高级官员都是城里户口死死不改户口制度
所以以前农村漂亮女的只能找城市残疾人啊之类的,
当年我高三的时候班上还插进一个从北方硬转过来的考生呢。广东省高考算easy模式了吧
我家省会,省重点高中有5个,只有一所收住校生,还只是一部分。也就是说只有这一小部分是给省会城市外的孩子进来的名额,其余全是本地。名额比例估计是1:10…… 虽然别的市也有重点,但差很多。 我上学的时候高中的同学全部是本市的,一个外地的都没有。
越是落后的省份,省会的核心作用就越大,因为全省的资源都集中在那里了。
越是发达的省份越没有这个问题,参见江苏浙江广东。有十来个不比省会差的二线城市,当然就造就了发达省份,以及资源不那么集中。
浙江近年的高考状元都不在杭州,不是宁波就是温州。江苏呢,常州,南通,徐州,无锡都有好高中。
对比黑龙江。你听说过哈三中以外的学校吗?
好像对留学的学校排名有要求的
那下一步是不是银行利息降到零大家就只能买房了😄
抢韭菜。
这不是50步笑百步的节奏?
广东高考从来都不易,录取率极低。因为移民化人口年轻,高中生很多,但和四川山东一样样,省内大学很少。
但广东太低调,而且不大卷高考是真。读书不行去做生意呗,做生意艰难就下南洋呗。
同样的交通事故死亡, 农村户籍和城镇户籍的赔偿也不一样. 不知道这个不平等是否还存在.
一百年以后回头看也许会有人评价,国籍制度真是一出生就把人分了三六九等,难以想象一百年前居然绝大多数人都支持这个万恶的制度
好资源有限啊 国与国不也如此 怎么办 哎
这个思路是对的 美华也要效仿
我怎么记得广东高考考外省的学校一点不比山东四川容易。但是因为广东考生更愿意留在家乡的二流三流学校,所以很少抱怨
广东人比较务实 本地经济不错 海外亲戚朋友不少 还有语言和吃文化
实质是最好。觉得广州不好的,是只看金玉其外。
工作机会:多而且多样。包容开放度:和深圳一样、好过北京n 条街。
商业文化发达,资讯发达,和世界联系紧密。最适合民营经济,小老板创业。
另外,说一事实:广州的市属国营企业是为数不多的有活力的,上报情况保守国企。其它地方都是恨不得吹嘘经营成绩好获得提拔。
这叫放开?买房,还得到120平以上?
放开应该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租房都行才是。
广东的高考题是简单一点的,至少我们那个年代。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感受。 但是广东没这么重推娃卷娃的风气。孩子考不上大学也不是啥大事,还有好多人根本不在国内升学,直接投奔国外亲戚去了。山东四川真的是除了读书不知道有啥其它出路了,特别山东人都那么爱考公。
是,一线城市里广州是最包容的,就是高考确实比北京上海难。如果有孩子,就上国际学校,直接出国读书避开高考就好了。
广东高考二十几年前容易,我们那不少去那边考上不错的大学。听说现在难了,主要是外省高学历移民太多
上海也有啊,好像是00年初那段时间,买超过70平方房就可以落户,当时也是有不少江浙一带有点钱的这样落户上海的。
广东高考二十几年前就不容易。深圳容易一些,我们一些同学上高中时家里有钱的去深圳买楼,把孩子户口转过去。
反正那时候我们学校好几个本科考不上的到广东考上了重点,那时广东高考比隔壁的湘鄂赣三省容易很多
别再吹你的上海了,户口最严
主要是抢周边的有钱人,可话说有钱人估计早早就在大城市有房子了
国内通缩,钱值钱,就算没利息也比买了房跌价好
租房可以啦,看看青岛最新政策,租房就可以落户,然后就近入学了。
归根到底都是用房价限制人们的自由移动,中美都一样 美国用房价把富人穷人分隔开了 中国要是富人的话,基本也是不受户籍限制
广东高考算难的,但当年广东人觉得不一定要离开广东上大学,留在广东就挺好。
上海现在本来就是海龟可以落户
出这种主意的人真应该断子绝孙
我也觉得广州好过北京上海,上海在我眼里就跟精致高冷的张爱玲小姐一样不可亲近,广州是一个亲切包容开朗让人毫无拘束的朴实大妈。北京是个不怒而威的大老爷。三个地方户口放开,我肯定是选广州。
以前我们老广一般都会留在广东上学。 我妹妹在外地上学,从她上学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谋划怎么把她弄回广东分配工作。
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
不买房落户有学历要求,或者社保交半年以上。本质上只要是正经老实孩子有个本科学位就可以落,深圳也是。
看了下并没有提户口放开,但是广州户口很容易的,40岁以前本科生有社保就可以落户,过了40就得看是不是博士还有弄职称、积分入户
当时也是因为房子卖不掉 😂
那,存银行钱就充公!😄
你什么时候的经历?我初中的时候报过中专中考还过了,只是后来没有去读,没有印象有你说的这种情况
看来有年头了,我自己30年前也没见过这样的情况。
这是为了托房价,以前也有买房入户的
可差太多了。
下一步就是降息降到负利率,你存到银行每年要给银行交钱,把钱从银行赶出来
广东基本上现在是高考录取率最低的,因为以前别的省计划生育,但是广东很多地方都可以生二胎甚至多胎,人口多自然录取率就低。
同意。北上广,肯定选广州。吃住行都方便,思想也更开放更和国际接轨。
对,广州人比较humble,没有那种 老子有钱就是爷 的装逼习惯。
问题是国内有钱的人都在卖房往海外转资产,没钱的人也买不起,经济下行说不准哪天就没工作断供。看来只能吸引海外买家。
但哪天政策一变,直接被套牢。
再恢复也就是领导一句话的事儿
多发点与自己有关的东西,即使是美食旅游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