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求解惑,看文某城上很多人晒资产都资产10米了,我以为那里都是早年留学做底薪工作的。 华人上这么多华尔街金融还有湾区程序员,也很少见谁家10米(有但不多,别抬杠) 所以很疑惑这些老留资产怎么做到的?有没有一种可能是老留虽然以前本钱少,但放大盘几十年自然增长的。 说 发表于 2024-01-26 18:39
反正吹牛不上税。。 zhangxx818 发表于 2024-01-26 18:49
我看到的wxc晒10米+的大多数是mid 40s的,大多数老留们晒的都是几米极少数10米 焱焱 发表于 2024-01-26 18:41
知道的90年代来美, 08危机以后买了几十套投资房, 都是2,3万的。口罩3年, 那个地区房价又大涨一波, 资产应该千万级别了。来的时间长了, 遇见的机会多, 要有能力有胆量抓住。美国过去的机会比现在多太多了。过去买投资房, 买来当天租出去就可以有现金流, 所以一直有1%的传说, 今天应该是不可能了 大队书记 发表于 2024-01-27 07:12
回复 14楼RedCrayon的帖子 国内的60后70后,美国的boomer,和老一点的Gen X总体来说在中美的财富里占了大头。我觉得机遇占了大头。 Millennial, gen y, z都差了一点 blocked 发表于 2024-01-27 08:11
我们能吃苦耐劳,讲真年轻人没这品质了。 RedCrayon 发表于 2024-01-27 08:20
好奇你吃过啥苦啊?走线来的吗😄?年轻人没机会吃苦吧 yoyo2024 发表于 2024-01-27 08:37
mid 40s的都是老一辈了。这里的码农都是30s qq17 发表于 2024-01-26 22:46
不会说话可以闭嘴,一点礼貌也不懂。 RedCrayon 发表于 2024-01-27 08:41
线下的华人有几米的还是不少,有些自住房就好几米(南加);其中应该有一些在十米以上的。我认识的大多是在50-60+这个年龄段了。 有些是做生意的成功的(有做电脑生意的,开网店的,有做自助餐的),另一些是医生,有一个做到医学院麻醉科的主任(chair),也有脑神经手术师的。也有一两个开始做生意,后来在股市里发迹的;还有两三个做房地产的2008年那一波行情里重仓10-20套房的。还有一个是在北加startup公司上市后分到米,直接退休的。也有一个办投资移民的,国内带钱来的 华人在这方面还是挺优秀的。如果说在北加,或者花街工作10-20年,积累几大米甚至10米+应该有相当大的比例。 分析一下他们的成功,有些是学业有成,有些是在生意场上兢兢业业,有些在股市,房市里找到机遇放手一博,有些是在热门领域公司上市。反正过去30年上车的机会很多了。80年代,90年代初来美国的华人经过30多年的积累,要达到几米应该不难,10米+的比例肯定会小一些,但是会有一定的比例。 30-40这个年龄段的我接触的不多,目测没有10米以上的 blocked 发表于 2024-01-27 03:57
那儿还有说资产上亿的呢。爱信就信Moonlightclouds 发表于 2024-01-27 11:17
我自己mid40s,据我观察,觉得到五十以后到十米不算遥不可及。大概需要:两人从毕业就一直在加州或者其他高收入高房价的地区,虽不是软工大厂但一直是稳定双收入,2008房事崩盘后有在低谷买过几套房子,双方父母不需要孩子的钱,小孩开销少,平时生活低调会投资理财有计划。这是普通人的经历,如果事业成功或者有拿过大笔上市股票就很容易到十米了。friendmm 发表于 2024-01-27 13:41
前提是大盘一直涨吧!这个前提能不能实现? angelina82 发表于 2024-01-27 15:26
这也要比? 卷同龄的平行卷还不够。还要跨代沟纵向卷🙄 无聊不无聊。做好自己就行了 比个啥 qqmj 发表于 2024-01-27 13:44
大盘当然一直涨。100多年来,平均9-10%。偶尔掉几下,不影响。 我刚刚算了一下,55岁10M没问题。因为现在挣钱peak time,trajectory比较好。但那时候10M和现在5M大概购买能力一样。而且一退休,这收入就掉的厉害。所以还是要income stream多才行。 honeybunch 发表于 2024-01-27 16:50
信息渠道少,具体来说,各种401k操作也不懂,个股买了就跌,被whole life骗得晕头转向。 能保住本金的,寥寥无几。 楼上有人说大盘每年10%,笑死。 SPY ETF 在00年还算是非常新潮的东西,差不多05年才进入主流市场,10年+才变成主流投资观念。 北上广奥数家 发表于 2024-01-27 22:44
要是赶上08年,多买几个房子,真差不多了。08年弯曲学区房也可便宜了,这是老刘的机遇,年轻一点儿的没赶上。 frankingcn2 发表于 2024-01-27 13:47
老留靠定投赚10米多的是。你应该虚心学习人家 https://bbs.wenxuecity.com/tzlc/?elite=1 appleseeds 发表于 2024-01-28 15:02
点进去都是老留怀念买个股基金,亏废的。 https://bbs.wenxuecity.com/tzlc/1799587.html 这个老刘就很实诚,承认自己2010年后才听说定投大盘。 别现在出来吹什么10m 100m,你给我一个链接,2000-2005的文学城的贴,有没有那时候未卜先知,全账户定投大盘的。 我可以给你找100个老留那时候买wholelife的贴,你能给我找到一个出来吗? 北上广奥数家 发表于 2024-01-28 15:54
回复 14楼RedCrayon的帖子 5米随随便便的,单收入,一直犯错,都很容易达成 10米以上,是碰上的 poppyjasper 发表于 2024-01-28 15:42
https://bbs.wenxuecity.com/tzlc/1797773.html appleseeds 发表于 2024-01-28 21:38
老留赶上了美国互联网从无到有井喷发展的红利,小留父母赶上了国内高速发展的红利,至于有没有把红利变现并将财富贯彻始终,因人而异。 flowwithme 发表于 2024-01-29 00:48
华人上这么多华尔街金融还有湾区程序员,也很少见谁家10米(有但不多,别抬杠)
所以很疑惑这些老留资产怎么做到的?有没有一种可能是老留虽然以前本钱少,但放大盘几十年自然增长的。
反正吹牛不上税。。
要吹干嘛不吹个大的,10米很值得吹吗?
当然是我们这一辈。他们都快退休了。财富需要时间积累,要有投资眼光和好的心理素质,除非高工资,w2几十万的必须投资才行
mid 40s的都是老一辈了。这里的码农都是30s
定投QQQ 。很多老留10米+,比小留有钱
有些是做生意的成功的(有做电脑生意的,开网店的,有做自助餐的),另一些是医生,有一个做到医学院麻醉科的主任(chair),也有脑神经手术师的。也有一两个开始做生意,后来在股市里发迹的;还有两三个做房地产的2008年那一波行情里重仓10-20套房的。还有一个是在北加startup公司上市后分到米,直接退休的。也有一个办投资移民的,国内带钱来的
华人在这方面还是挺优秀的。如果说在北加,或者花街工作10-20年,积累几大米甚至10米+应该有相当大的比例。
分析一下他们的成功,有些是学业有成,有些是在生意场上兢兢业业,有些在股市,房市里找到机遇放手一博,有些是在热门领域公司上市。反正过去30年上车的机会很多了。80年代,90年代初来美国的华人经过30多年的积累,要达到几米应该不难,10米+的比例肯定会小一些,但是会有一定的比例。
30-40这个年龄段的我接触的不多,目测没有10米以上的
貌似新人强。
第一:老一代信息传递没现快和广。第二,通货膨涨
老一代经历过87年black monday和2000年internet bubble心有余悸,就像经历过29年大萧条的人不敢把钱放银行类似。新人嘛,只有2008的经历,新生牛犊碰到一直向上走的股市。。。
08房地产的确是一个很好的上车时间。那一波要到2012年,如果有些原始积累,操作得当,到2018-19年已经收获满满。2020后又是一波行情。
当然,08年如果股市上能抓到机会,也能拿得住。现在也翻2,3番甚至更多了。
对比一下房市和股市。房市流通性略差,但是容易可以贷款上杠杆,比股市上杠杆好像安全一些,另外房产投资有流水收入。从管理方面,两种投资都是有一定的管理成本。除非有买ETF或者基金而自己不做功课的,不过一来ETF和基金管理本身也是有管理成本的,很多做股票的还是要自己做功课。
2008到到2022这14年美国经历了漫长的低息时期,央行没少印钱,这些钱大量的流入资产市场。同时这个时期的通货膨胀也有40%,投资回报也要计算通胀效应。
当然也有人认为目前美元在加息周期,美金回流是导致资产价格虚高的部分因素。实际经济到底怎好不好,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称。也不知道利率走向如何,比较联邦政府债务创高,还贷压力也很重。
同时看多处局部的战争也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加复杂的因素。
反正未来5年的投资环境看不到什么闪亮点。
国内的60后70后,美国的boomer,和老一点的Gen X总体来说在中美的财富里占了大头。我觉得机遇占了大头。
Millennial, gen y, z都差了一点
我们能吃苦耐劳,讲真年轻人没这品质了。
好奇你吃过啥苦啊?走线来的吗😄?年轻人没机会吃苦吧
不会说话可以闭嘴,一点礼貌也不懂。
年轻人996也满辛苦了,不过日子也比上一代过的好,消费也比较高,从节省的角度来说是差一些
mid 40s就是30s的老一辈了?
你才没礼貌呢,张口就说年轻人没这品质了
Chatgpt 写作文风
说的是人民币也没错
每次看到有人说中国人逻辑好,再看看问出来的这些问题,感觉不同世界。也可能outliner。
别眼馋现在60+岁10米的老头老太,二十年前,他们的财产一两米而已
同理,现在40+岁的有10米,二十年后,他们也成为60+岁,该有100米了
我有好几个老留远亲,top2的,科大少年班的,去加拿大的, 共同特点是,公司差,不敢换工作,股票踏空或大亏,有一定房产投资。 基本上那一代,大部分人成功就两次机会,要么是PHD毕业进华尔街当quant,要么是精准踩对08年砸锅卖铁抄底投资房。
小留只要就靠大厂工资+RSU+美股了,像我们这种北上广奥数家,30 5M+其实不少的。
前提是大盘一直涨吧!这个前提能不能实现?
大盘当然一直涨。100多年来,平均9-10%。偶尔掉几下,不影响。
我刚刚算了一下,55岁10M没问题。因为现在挣钱peak time,trajectory比较好。但那时候10M和现在5M大概购买能力一样。而且一退休,这收入就掉的厉害。所以还是要income stream多才行。
老留没有家底,来留学很多是天坑专业靠全奖,除了极少数外很难挤进花街高薪工作。现在的小留从小就有足够的信息和家里的支持,起点高很多。
纵向比简直就是耍流氓,50s的大概率比30s的有钱,怎么不说30s的还大概率比50s死得晚呢?各自安好不行吗?
2000-2010大盘十年每张。了解一下
楼上有人说大盘每年10%,笑死。 SPY ETF 在00年还算是非常新潮的东西,差不多05年才进入主流市场,10年+才变成主流投资观念。
你不懂,投大盘早就有了,道琼斯了解一下
老留靠定投赚10米多的是。你应该虚心学习人家 https://bbs.wenxuecity.com/tzlc/?elite=1
文学城“很多人”是几个人? 年轻人“有但不多”又是几个人
这种比法就是骨子里对老一辈那些人极度的鄙夷,觉得有几个人都不可能
来得早的,湾区买几栋房,就什么都有了
所以对于打工的来说,我周围55岁以上的反而一般,45岁+比55+的那一代优秀很多,30+的还小看不出啥,目前看是拼不过烙印
每次一看到这种贴我就感慨,作为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说一句,我家那个时候稳定双职工,和同期老留比算中上收入,家庭收入就十万出头,有小娃、没有任何支持,即使学区房便宜有几人真有钱买得起?所以我一直佩服睿大妈07年节衣缩食攒下人生第一个百万,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有多不容易。一说401k,很多人都说没有钱放,真的哪来那么多有余钱买房子的?
5米随随便便的,单收入,一直犯错,都很容易达成
10米以上,是碰上的
年轻人工资高,但房价也高
90年代过来的,工资低但遍地是机会
一般情况下,是一代不如一代的
ABC,如果父母一般般,会比较艰难
点进去都是老留怀念买个股基金,亏废的。
https://bbs.wenxuecity.com/tzlc/1799587.html 这个老刘就很实诚,承认自己2010年后才听说定投大盘。
别现在出来吹什么10m 100m,你给我一个链接,2000-2005的文学城的贴,有没有那时候未卜先知,全账户定投大盘的。
我可以给你找100个老留那时候买wholelife的贴,你能给我找到一个出来吗?
https://bbs.wenxuecity.com/tzlc/1797773.html
5米到10米,就是hold QQQ5年的事。
看不懂中文是吧? 是让你找老留00-05年定投的证据,要有贴为证。
而不是说几十年不声不响,2024年啪的一下跳出来, 拿SPY QQQ历史数据,说自己(如果)定投几十年,(可能)赚10m 100m
这个解释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