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33楼noodlewo的帖子 是的,请不要judge楼主的parenting 双重伤害了,父母已经很难过了。不是说不反省,改善,治疗。一样米养百样人,内因、基因特质还是决定性的。我家在华人家庭绝对算宽松的了,我自己孩子都说我is not a typical Asian mom 。孩子一样出问题,孩子抗压的怎么着都没事儿。还是多听医生,therapist的 ,多和学校老师沟通配合。如果在公校,504、 IEP都用起来,减轻负担压力。他们虽然有不同的水平和看法,毕竟是专业人士,比自己和不了解的人瞎猜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感觉试不同的。一般情况也不会有恶意,是希望病人学生好的。
如果这几天焦虑没有恶化的话,我建议try therapy longer first,毕竟只看了一次therapist. 如果therapy试了一个月还没有任何好转,可以考虑吃药。 如果现在焦虑越发严重了,那therapy和药双管齐下。 另外像楼上说的,要保持exposure to other kids (assuming truly there’s no bully at school), 不能只窝在家里
月初诊断出谱系焦虑症,医生建议找play therapy, 上上周开始找,上周约到口碑不错的一家,开始看了第一次,这周开始第二次,预约一直持续到8月份。同时家里面对他的要求,比以前更宽松,比如他会问我们可不可以看10分钟电视,我们会说你可以看15分钟,再比如说他问可不可以一起打玩具枪20分钟,我们会放下身边所有事情,陪他打30分钟,或者他想玩多久就多久,但是每次玩差不多半小时不到,他会说你们也要忙自己事情,总之,如果没有谱系焦虑症,他是个很懂事的男孩,期间确实也很折磨我们,这些就不细说了。
今早去上学,是第三次说不怎么想上学了,总是假设有人bully他,把他打死怎么办,重复的说,然后又说如果死了也好,也就不用想这些事情了。
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有点慌,但是心态总体偏积极,我本人是前年年底到去年夏天这样,因为工作压力太大,抑郁状态很久,大概七八个月,突然走出来了,那个过程很痛苦。不知道是不是对孩子产生了影响,当然现在想这些也没用,积极解决眼前困境才是关键。
他爸爸跟我商量说要不就给他吃药吧,月初看的心理医生给了焦虑症的处方。我们自己语言上开导,已经没有作用了,早上因为另一件事情跟他班主任发了邮件,顺便说了带孩子看医生的诊断情况,班主任给我回了邮件,说学校里有coordinator, 可以一直帮助孩子follow到高中,问我们愿不愿意,我们不知道要不要加入,有人有这方面的经验吗,感谢🙏
现在到底该怎么做,有点没头绪,是每周心理咨询一次➕吃药➕学校的coordinator, 还是先不吃药,其他两种进行起来,再或者不参加学校的coordinator, 只先心理咨询?
PS:社交方面,孩子本身不颓废不消极的,但好像控制不住害怕的感觉,他非常喜欢社交,喜欢跟孩子玩,这会只选择跟很小很小的孩子玩,或者在他认为完全没有伤害的对他很nice的孩子玩(这个不分年龄大小),他去外面旅游时,也可以跟陌生人聊天,聊的很开心那种,看到小小孩,也会去主动逗,唯独不跟他认为会伤害到他的孩子。
🔥 最新回帖
是的,请不要judge楼主的parenting 双重伤害了,父母已经很难过了。不是说不反省,改善,治疗。一样米养百样人,内因、基因特质还是决定性的。我家在华人家庭绝对算宽松的了,我自己孩子都说我is not a typical Asian mom 。孩子一样出问题,孩子抗压的怎么着都没事儿。还是多听医生,therapist的 ,多和学校老师沟通配合。如果在公校,504、 IEP都用起来,减轻负担压力。他们虽然有不同的水平和看法,毕竟是专业人士,比自己和不了解的人瞎猜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感觉试不同的。一般情况也不会有恶意,是希望病人学生好的。
孩子被tease感觉不舒服是不能去dismiss,因为所有感觉,一旦发生了, 都应该去validate。 但是孩子适应不了普通的teasing是给家长的一个大warning,孩子的social emotional development要加强了。
楼主的描述1-4年纪社交非常好。 但这和孩子不愿意上课外班就不太吻合。 所以有没有可能有事情已经在发展了好多年了, 但是楼主没有意识到呢。
找原因很重要,不然各种治法会短期内有一定效果,过一段可能又反复了。生活很多外在目标是可以慢一点停下来读书升学工作,尤其是一般中产华人家不会有没饭吃没衣穿没房子住这种情况,最多从冲藤校到社区大学或者高中毕业,没什么关系的。关注孩子的情绪解决根子上的问题,也要关注大人的情绪,很多时候家长打着为孩子好实际上把自我的焦虑不安投射到孩子身上,即使不明说,孩子很敏感可以感受到的。还有tease 不管算不算bully, 本质是个不尊重别人的行为,人的潜意识一般不会喜欢,有些人适应得更好toughen up而已,有些人对此反应更强烈。孩子的反应是可以被接纳而不是被dismiss,而说有什么大不了随便tease下玻璃心啊会更加加重孩子的负面情绪。
🛋️ 沙发板凳
听着像是受了大人的影响或者被以前的好朋友孤立了或者受了疫情在家的影响,尽量不要在孩子前面聊工作压力,如果可以换一份轻松一点的工作,周末带孩子出去玩(比如一起打高尔夫打保龄球看电影看剧看球赛等等)和约小时候的朋友玩,如果可能春假暑假回国,国内亲戚多热闹小孩性格会变好。
是不是被口头上bully了
孩子自己在学校被科普过,语言上那种很mean的话,也认为是bulky,比如他被孩子说过弱,我们让他不要往心里去,也发了邮件给老师,对方孩子道歉握手,我们这个也原谅了,但是怎么说呢,我这个孩子本身又有的时候爱多想,也有点爱招惹人家,刷下存在感那种,这种情形下,尤其男孩子之间就容易有摩擦,我们父母真的也做不到每天去找学校,耐心开导他,还是要自己强大,有些孩子说话,我们不放心里,如果真有人对他动手,我做父母的会尽力让对方退学走人,我们一定会帮他,可他依旧担心太多太多,现在快初中了,上楼刷牙睡觉,必须有人陪着,还不如2年级的时候,就很难很难。
有过,他上体育课,跑了倒数第三名,有孩子说他弱,回来难受一晚上,我们找了老师,让对方道歉,对方也道歉了,如果我们不去找,小孩在家作和哭,说我们真的不爱他,类似这样。
还想到一点:先不要吃药,可以找儿医谈谈,我的孩子的儿医每年的体检都会花比较长的时间问孩子的心理发展和社交情况再给出建议,多问问有没有处理这种大孩子情况的儿医也许可以有所启发。
这种感觉只属于一个五年级的男孩子自己可以处理那种日常的小摩擦。
是1-4年级社交非常好,处理矛盾也非常好,五年级regress了不能处理了吗?
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可以全面研究一下相关文献资料,不要完全依赖“专家”。美国这边重要的事情最好亲力亲为,至少也要做个educated customer.
楼主你看我,听医生的吧,吃不吃药。这里问没用的,我小孩也是5年级开始表现有问题,6年纪诊断了焦虑症,当时还在疫情,没法therapy,不去上学,不及格,害怕。。。这些都经过过。极不情愿的开始吃药换药,各种therapy, 换各种therapist 。对我小孩的case,吃药的确管用,但恢复一定会是一个漫长反复而痛苦的过程,做好心理准备吧。
一定要尽量上学,少点也行,多其他社交也行。不能总在家里,必须explosure才能进步。我小孩还去了很长一段整天的hospitalization program,这些医生都会推荐。
现在九年级,已经停药。肉眼可见的渐渐成为一个有小问题的正常的讨厌的teen,而不是有大问题的teen,父母已经非常欣慰。
不要自责,相信医生,坚持,希望有帮助
由学校的资源就要用啊,学习社交压力都会减轻。学区这些见多了,多严重的都有。我个人是觉得已经有问题了就不要怕贴标签了,忌疾讳医没用的,当然每个个例严重程度不一样,不同阶段也不一样,只有父母判断,您参考。
咨询一下Developmental-Behavioral Pediatrics。
孩子以前有没有其它方面的问题:强迫症行为,注意力不集中之类的?如果是聪明孩子,小学低年级可以掩盖住其他方面的问题。
青少年心理疾病很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regression,没办法,慢慢来吧
对成因比较复杂,bing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不知哪个节点就出了问题。但是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就是个事实,病了就治。我们医生说不要纠结course了,focus on treatment。
是不是因为家里的环境不够宽松?这里lz你只是随口举个例子还是说真的就是之前限制孩子看电视,每次只给看个10分钟这样?而且还得跟家长先请示一下?如果都四五年级了还这样是不是管得太严了。
同样觉得楼主的举例看电视上,11岁孩子,家里还是管得太紧了。有点太过细节,怎样的度,让孩子多掌控些。
同样觉得,大人放松孩子才会放松,小孩也是有样学样,家长在家里把孩子管得死死的,我觉得这就是大人太焦虑了, 这么大孩子,尤其男娃不要管得太多,男娃就由他自己扑腾去,只要不做出格的事儿.
谱系焦虑和自闭谱系没有关联性吧 美国20% 的成年人都有谱系焦虑
没有
楼主,要理解自己小孩没有出问题的家长很难理解。我自己要是以前也很难理解,不要自责了。有问题可以私信我。青春期,前青春期,大脑急剧发育加荷尔蒙变化也是个敏感期。
抱抱LZ, 家里面有这样的孩子大人真的很操心伤神。我觉得一部分原因可能性格使然,有点遗传你的爱焦虑的基因。具体方法可能还是得你们家长学些心理学方法因为你们最了解他。 加上专业的辅助治疗,暂时能不吃药可能最好了。他马上上初中六年级了。如果你们那里中学人很多的话,建议找个气氛宽松的小的私立学校读。小学和中学太不一样,没有安全感的孩子进去会觉得很不安全更容易焦虑. 建议让学校心理辅导员定期和他 1on1,让他知道有事情在学校可以找谁去说,建立一种安全感。养孩子真不容易。
是哦,一般小孩都是问可不可以看,不会主动说看十分钟,是个自觉的娃。可能太自觉,很多事怕做的不够好吧。还有睡觉要陪,又不是十五六岁,或是父母生病还强迫父母陪,都算正常吧。我家娃好像上初二还陪的。我们也说上初中了怎么还要陪,他就有点委屈。我们干脆不说了,老老实实陪。如果是爸爸陪,我一定会进去亲亲。后来慢慢就变成他自己到我们房间待一会儿,亲亲抱抱再去睡,现在变成临睡来打个招呼,以后还可能更简化。
自觉的孩子都是很想please父母的吧,楼主可以试试宠着孩子一些。比如老说不想上学,就有一天不上,多大事啊;看一天电视,多大事啊。孩子也许就是想看看自己对家长有多重要,如果不够好不够成熟,家长还会不会爱自己。
提高自信最直接有效的就是往死里夸,没事找事的夸。
spectrum? 但我以为谱系一般是指自闭症,焦虑症也有谱系吗?
我家娃也怕竞技体育,给他试试别人不怎么玩的,街舞,攀岩之类的。
加一句,人往往看别人清楚,看自己不清楚,不是责怪楼主,只是人之常情而已。但是问题总要解决,可以试试全家的家庭therapy。其实只要不是精神病,家庭成员间一定是相互影响的,都应该做做家庭的心理咨询。这种话,学校和医生为了取得家长的合作,不冒犯家长,也为了不多事,知道也不会说的。
看电视啥的只要娃该做的都完成了,看看电视啥的就不要限制太多了吧. 理解楼主自己高度近视, 不希望孩子也近视,但是每天限制10-20分钟看电视对11岁的娃太少了吧?! 近视是遗传, 哪怕你不让孩子看电视,他也可能会遗传的. 多多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眼睛健康. 希望楼主娃快点好起来!
感觉你小孩是蛮敏感的孩子,是不是家长平时要求也很严格经常批评他,要么就是天性。我儿子也差不多这个年纪,他体育很差每次都跑最慢,以前回来跟我说,妈妈我又跑得倒数第一,同学埋怨我。我们都会告诉他没关系,这不是你的强项,你有别的强项,所以他就可以消化也很会自嘲,有他自己的相同爱好的小圈子自己的朋友。
赞成
为什么我觉得有点PTSD 啊。怕成这个样子,有没有发生过什么严重的事,孩子不敢说啊。家长仔细想想?精神上的问题是有遗传的原因,但也有trigger。 我听着挺严重的。他为什么会觉得在学校会被bully 打死?从电视上看的? 听起来孩子比较成熟了,可以说清楚的。吃药治病肯定需要。 我认识不少焦虑症的人,但这个孩子的焦虑很奇怪,他有hallucinations 吗?也许我瞎想了,太像应激性精神障碍引发的焦虑和抑郁了。多找些医生排除下,多和孩子聊聊天。
敏感的孩子是会反应大一些,过一段就缓解了。但楼主的孩子挺严重,不象是简单的视频刺激。
我想知道这个10分钟电视和15分钟电视是楼主随意说的,还真的就是15分钟,这个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这个时间简直是不可思议啊,家里必须是严格到了一定的程度了!
那还是因为bully。 要不转个私校?
疫情期间 貌似不少孩子这个样子
這是他們族群的特性 喜歡很喜歡 下課了還要拉你去繼續 不喜歡很不喜歡 完全拒絕 換個不喜歡老師就排斥拒絕 其實一般人也是這樣 只是他們的反應濃度更為強烈 當然如果能讓他去到有喜歡的人與環境是優選 有困難就只能開導他 讓他學會逃離規避的技巧 隔離他不喜歡的人 教會他能應對離開或自我隔離的技巧 這他們算天生擅長只要給技巧 我們正常人看到不喜歡的人 除非必要也不想靠近應對吧 往這樣想 不知道是否家長也不用太過擔心 長大後的他們更有能力與選擇可以自己規避 就過了高中前被管束 必須被控制 不能選擇的年紀環境 其實也還好
是不是可以讓她自己訂定合理的時間 自己遵守 我覺得1小時內我是能接受的 平日忙時考試課業重時縮短一些時間做功課做完 可協商承諾放在空閒放假時多給一些時間補回 偶而在開始超過時間 能在對其複習他自訂且須自我負責的規則時間後 都還會再多給個額外的獎勵 滿足一下作為善意表達 下次正常都會遵守,也可以快到時間時 例如還有15分 還有5分 讓其有緩衝做回歸結束的預備提醒 盡量以溫和但堅定的口吻讓他們慢慢學會自我負責 自閉光譜喜歡穩定次序規則的屬性 原則上他們了解規則了後 通常都能比正常人做得還好 當然不可能要求開始能做的很準確完美 但是信守對他的承諾溫和堅定提醒等待 他們也是能遵守並改變 以後養成習慣自己該做的事 家長也不用管理他 彼此輕鬆 正常人還比較會偷懶無序 我覺得
看看是否有食物过敏 比如gluten
这种情况要不然孩子多点看电视,多点出去玩和旅游吧。感觉孩子被你们管得太严厉了。
忍不住上來回復一下,你這個解決方法治標不治本,這個社會本來弱肉强食,你怎麽可能永遠保護到他?只能教他變得强大起來。父母那位比較擅長體育?跑個步嘛,帶著孩子鍛煉起來,也許某次體育課,孩子跑第一名真是不可能,因爲肯定有孩子專項練習跑步,但是或許能跑前5名,對自己是一種激勵,對同學是一種威懾不敢再bully或者小看他。小孩子永遠bully弱者,赤裸裸滴,成人表面還會虛僞地裝一下。
讀著感覺是孩子在學校被bully了,心裏有陰影了,但是又不知道怎麽具體描述出來而不受父母責備,所以選擇逃避。不如平時多陪伴孩子,不要judge孩子,慢慢就能更多地走進孩子的世界裏。
我家孩子小的時候,我聼一個家長講的故事,說和她女兒一個班的小男孩,平時乖巧。在幼兒園,有個老師會嚇唬孩子們說,不乖的話,會被壞人抓走之類的話。她女兒沒有往心裏去,但是那個小男孩子就完全往心裏去了,然後在舉止表現上就是看到人就躲在媽媽身後怕被抓走,開始不喜歡上學,尤其害怕見到那個老師。孩子轉變很大,媽媽也比較有心,就發現了後面的故事。然後直接告了學校,把孩子從那個學校退學了。
正常要他喜歡的人 可以帶動他變得更適應正常 他們也會學習對方 能盡量幫她找到那種團體 學習才藝不是重點 最主要是能有玩伴互動學習 邀請他們來家中開心的玩 有一些弱項都可以陪同練習進步 增進其信心與減少霸凌
打遊戲打球打牌下棋運動吃飯hiking..玩甚麼都可以 11歲是慢了一點 我們是沒選擇吃藥 但是如果真的沒資源對象無法配合 跟醫生配合應該也可以調整用藥減少副作用吧
那是不是可以教育他 有問題是那不禮貌的小孩的問題 可以選擇學習 如何拉開距離 遠離不理當空氣走開 樓主讓別的小孩跟他道歉這事 以後出社會別人也不見得會道歉 會不會更難以釋懷 如果你覺得不是很重要 並且將這種觀念傳襲給他 他也會耳濡目染 覺得很多事也並不是那麼重要 不會那麼焦慮衝突
我去參加過那種家長聚集會 真的見識到母親們都太細微太過焦慮於 現階段性目前暫時的一些小問題流於細節 一些問題等長大就不會是問題自然就會學會 但在這些媽媽中感覺都是天要塌下來訴苦自憐 陷入情緒愁苦或憤怒不能接受孩子/父親不能夠的怪罪的循環中 所以有時遠離過久的黑暗低能量反而好 如果團體不能讓自己盡快接受前進面對 回家近身試用自己的方法陪伴觀察修正改變 變好的就保留繼續用 越早面對矯正效果越好 因為在小學低年級前會被視為天真無邪可原諒寬容其不懂事 但之後會有性意識變成人的要求 就不會那麼對其寬容接納 到那時就會更困難花更多時間精神要去處理
我自己老大的情况是4年级开始, 突然变得很不自信, 害怕上学, 后来才知道小时候最要好的朋友,跟其他小朋友一起背后去外号啥的,给我家娃有很大困扰。但是以我个人的经验, 也没有太多可以做的,我找了孩子好朋友的家长沟通, 也没有啥改善, 反而孩子更被孤立,因为觉得打小报告吧, 也可能其他家长可以做得更好, 好在初中后遇到新朋友, 孩子慢慢又变得开朗了,终于松了一口气。 老二也遇到类似情况, 几个孩子不跟她玩, 但她一点不困扰,她不 care, 自己一个人也okay, 或者再找其他人玩, 所以归根结底, 有颗强大的内心才是最可靠的。。。
看到这 我感觉可以考虑帮助孩子提高confidence 还有就是不要take things personally 还有就是每个人都会犯错 别人不小心踢到他 就是个小错 没什么大不了 还有就是不要太轻易的放弃 等等很多 可以慢慢跟孩子讲
还有在美国真的是social-emotional learning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因为在青春期结束前诊断出来有mental health issue的比例非常非常高 很多是创伤经历造成的
不知道楼主是否还会看这个贴子,从楼主的发言,我觉得楼主对bully 还是不够了解“孩子自己在学校被科普过,语言上那种很mean的话,也认为是bulky”. 语言上的bully就是bully, 冷暴力也是暴力,我孩子曾经深受其害,而且因为我自己是个大大咧咧的人,总觉得孩子over reacting. 给她带来了不少伤害。楼主在贴子里不断说孩子性格弱。 人是要内心强大, 但内心强大不是能靠教育教育出来。孩子没有别的依靠,家长对孩子感受的validation 很重要。到现在我都记得counselor 对我说得话,的确可以ignore, 可以让孩子不刷存在感,避免成为target, 但她并没有错,她有理由不舒服,有错的是那些人。我们最后动用过学校的监控系统查人。 关键的关键,难受是正常的,家长一定强调那些人是错的,他没有错,学校和家里都会support 他,不要流露出你太弱了的心态,本来这种情况就是自我怀疑,对自己不确信造成的。我个人经验是医生有用,但家里一定要重视,和孩子多多交流,自己也要看一些相关书籍。希望楼主孩子尽快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