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难度更大. 而且强制寄宿学校有文化灭绝的嫌疑. 免费的after school 不少学区是有的. 我们学区还有4岁学前班. 前提是能住到我们这个学区来.. 现在的问题是低收入家庭里出来, 优秀到能够上大学的都很难坚持下来. 这里天天说优惠录取, 其实很多公立基本就看分数, 没什么优惠. 我们会收一些first generation的学生, 早些年还有个program关注他们, 这些年都砍掉了, 任他们自生自灭. 我真是特别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把黑人当假想敌, 印度人白人要make sense的多. 职场上有几个人被不学无术的黑人领导? 全是白人好吧! 只有藤校录取黑人精英占便宜, 这是不合理. 可藤校外的学校多了去了. 公立学校stem专业一点也不差, 反正我是不打算再去挤私立了, 陪太子读书这种事不会再干. 这次巴以冲突各个私校还有一点学术独立的样子吗. yayapig 发表于 2024-01-17 13:30
1)有些事情能做不能说,但解决美国黑人问题的根本关键就是要改变他们现在的文化 2)解决黑人问题,需要的并不是更多的黑人录取藤校,而是全面提高他们的高中毕业率,提高他们读CC,学个一技之长,让更多人能够自食其力,进入中产 3)并不是华裔把黑人当假想敌,而是黑人和老墨这些年在利用自己的政治力量通过AA之类的制度来抢华人手里的蛋糕。。华人纯粹是自保而已。。 Namama 发表于 2024-01-17 13:34
我就想问是啥蛋糕? 藤校录取吗? 可能我在红州, 我从来没体会过黑人在职场上给我带来任何烦恼, 我只感受到领导层白男的特权. yayapig 发表于 2024-01-17 13:41
所以什么家庭环境啊,教育啊,全都拼不过基因。 黑人有天赋的太多了,他们不行是因为基因里的懒惰,注意力和毅力的缺乏。这个没办法的,不是我歧视。毕竟他们的祖先是没能走出非洲的那一波原人。 你老公能出头,因为他不是黑人。 但是你老公的黑人家庭出身可以在你们孩子身上好好做文章,立好黑三代的人设。这样才能洗白半个亚裔这个录取官眼中的原罪。 snowpenguin 发表于 2024-01-16 20:56
回复 1楼公用马甲3的帖子 说得很实在,谢谢分享。只有近距离接触过黑人家庭才会知道他们的这些困难。这样经济困难的才是藤校需要优先录取的。然而搞表面化的AA让很多人钻空子。就举几个例子, 一个黑人高中最后两年从大城市转到我们这。我们这高中黑人特别少,他在黑人里一下子就特别突出,最后如愿以偿上了不错的学校。他父母一直都在原来的大城市,经济条件很好,上大学天天party. 例子二是华人,靠家里贫困拿得全奖,稍微多了解点就发现她家比我家有钱太多,具体怎么操作的我不知道,估计是现金收入?而真正贫困家庭出来的反而特别优秀。 一个白人女孩,父母有病,家里很穷,原来就打算上当地的破大学,因为她外祖父算中产,有点见识,才报了好学校,拿得是全奖。这个女孩拿着全奖,做RA,还打一份校内工,等于是三份收入。还在议员办公室做志愿者,完全就是超人。 yayapig 发表于 2024-01-16 21:25
是的,现在的系统有很多flaw。 不过设计一个更好的系统需要投入的更多。也不知道几时能做到。 我觉得亚裔感到自己被坑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解决方法不是去搞任何XX-blind。 Cath226 发表于 2024-01-17 13:49
最近是大学录取季节,版上也看到很多关于少数族裔申请好大学如何容易的内容。感觉上黑人家庭,拉丁裔家庭在这方面是躺赢。 作为曾经的近距离目击者,我真的是感慨良多。但是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看到的事情我从来也没有跟身边人说过。这次找歪哥借了马甲,蒙脸来准备一吐为快。说这个什么目的呢?我也不太知道。我就是想提供一些我看到的实情吧。 跟版上其他谈论黑人家庭的不同,我要说的这个黑人家庭不是邻居,同事,或者听说的,这个家庭就是我老公家。 我老公是一个白人,因为一些因缘际会的神奇经历,在一个黑人贫困家庭长大。这里的缘由我就不赘述了。反正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贫困黑人家,还有一个黑人妹妹和弟弟。 我老公比他弟弟大14岁。所以我跟我老公结婚的时候,他的弟弟只有10岁,妹妹12岁。我们刚开始约会的时候,他弟弟只有6岁,刚上1年级,妹妹8岁,所以我是从他们小时候就看着他们长大的。虽然达不到华人对于聪明的定义,但我老公这三兄妹是跟他们的生长环境比起来,那绝对可以说是天赋异禀了。第一次见到他妹妹的时候,她找我要了一个笔记本。狂写狂写,写了一个二十多页的小说。虽然故事比较幼稚,但是作为一个8,9岁的孩子,见识少的我还是震惊到了。 我们结婚以后,开头几年,周末没事就会把弟弟接来住在我家。我们出去玩就带着他玩。妹妹因为已经12岁了,感觉有点青春期了,不像弟弟还小,一叫就来,所以很少来。 下面先说这个弟弟的几件事情和升学。 有一天弟弟在我家说学校推荐他去参加一个数学竞赛他犹豫要不要去参加。说是很远。不知道考什么。我马上表示我们可以送他。当天早上这人连一只笔都没带,空手去裸考数学竞赛。等我们到了学校通知上考试的地点,停车场空无一人。到了开考时间仍然没有人。大概考试时间开始10分钟以后,停车场又来了一辆车,下车的是他们学校的另一个学生。他们学校推荐了这两个人参加竞赛。找不到入口,考试地点的门都锁着。我们一头雾水又回来了。第二个星期一上学他去问老师,发现是学校通知错时间了。我忘记是当年按正确时间他又去考了,还是等了一年再去考的,考出了他们学校有史以来的最高成绩,得了一个什么奖。 有一天弟弟说起学校推荐他去考TJ。就是北维州大名鼎鼎的thomas jefferson high school. 作为一个亚洲人,我虽然当时连小孩都没有,但是我都知道 TJ。很多亚裔家庭会提前备考,竞争非常激烈。我认识的很多人都说,黑人如果去考,考不到分数线也会录取。进去太容易了。弟弟去考的兴趣不大,因为他住在prince william county. 如果要去的话,据说早晨要很早赶到一个地方坐TJ跨county的校车,但是没人那么早能送他去上车点。我老公问TJ是什么学校?他弟弟也不太知道是什么。当时他全家(他们全家在北维都不知道生活多少代了)包括我已经读完大学的老公,都没有一个人知道TJ是个什么东西的。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当时坚决支持他去考。不是说黑人考不到分数线都能进,我觉得至少应该去试试。后来他去考了,100%毫无准备裸考,考过了分数线10多分。我当时觉得那不是稳进了。考不到线都可以进的嘛。当年是先考试,考上分数线以后,申请人要写一个作文,父母要写一个什么东西,学校要交一些东西。最后结果是他没进TJ,因为学校有东西没有提交。如果是亚洲家长那不是气炸了吗?而且这个事情我感觉是可以找TJ去争取的,他其实有很多牌可以打。我身边的人都说TJ怎么怎么想招非裔拉丁裔,有这么一个考过分数线的,让学校补上材料不就完了吗?但是他们全家都像没事一样,他因为交通的事情本来也不知道怎么去,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后来他高中的时候继续在他们烂学区的高中上学。然后他又进入了一个什么program就是每天有半天去一个大学里上课。好像叫governers school还是叫什么。高中以后他长大了,就不经常来我家了所以我也记不清了。结果读了一半他就自动退出了。感觉那个时候他高中烂校的风气就是鄙视勤奋好学的,如果去这种program, 感觉的就是背叛了他们的团体,背叛他们的社区的感觉。最后他以valedictorian从他的高中毕业,还在毕业典礼上致辞。后来去了一个州里的大学,没读完辍学了。 回看起来,老公的弟弟是属于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属于一点就通天赋异禀了。但是即使这样他也并不具备足够的能力爬出贫困社区。一路上有很多机会,但是都缺乏内动力没能战胜巨大的逆境。 再说说我老公的事情。 我老公刚上高中的时候,他家住在另一个学区。高一期间他家搬到了后来他弟弟上学的学区。我老公舍不得他以前学校的朋友,而且他觉得新的高中太烂了,他决定跨区继续去原来的好高中上学。我特地查了一下他坚持要去的的这个“好”高中几分:4分。所以他舍弃烂校,坚持要上4分的“好”高中。家里根本不可能有人送他,所以他们每天早晨骑车40分钟,到达4分高中学区的边缘,然后在那里等高中校车搭车30分钟去上学。你们见过那种在公路边沿上骑车的人吗?就是那样骑车。后来他发现如果能穿过一个军营,骑着只需20分钟就可以到达校车站。所以他每天都穿过营地抄近路。后来营地的门口增设了哨卡,他跟哨兵解释情况,人家也不管他了,所以他就骑车换校车坚持了三年。北维州还是经常下雪的,下雪天他就要更早从家里搭公车,换乘路线,最后步行到校车站。 晚上搭校车,从树丛里拖出他的车骑车并不是回家,而是直奔肯德基打工,是drive through 窗口的那个工位。每天都有一些食物因为做错了或者什么原因堆积在窗口。每天晚上他都会把这些带回家作为全家的晚饭。就这样我老公保持着全优的成绩。AP也上了不少。他在高一的时候认识一个同学,那个同学家里是军官,被派驻到virginina。他有一次去同学家玩,同学爸爸买了电脑零件准备装电脑。从此我老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爱上了电脑。在4分高中还参加了什么电脑竞赛队州里还得了奖。他还有一个特殊spike, 我就不写了,以免被认出来。 你们想想,我老公又是贫困家庭,还是黑人家庭,成绩又好,还有spike。把骑车上学的故事写一写,把家庭故事的牌打一打,spike突出一下,按咱们华人的说法,不得冲击一下牛校吗? 但我老公去了州立大学。后来我问他怎么没申请藤校。我老公说读不起私立,太贵,州立学校免学费。 我当时真是震惊了。我说藤校是need based. 你们家这情况如果能进一分钱都不用交。我老公整个懵逼,完全不知道。后来我把网页给他找出来,他闻所未闻。 我说学校counselor没跟你说过吗?你们家里没人知道吗? 完全没人提起过。不过他也没有任何遗憾的感觉。他是他们整个家庭历史上唯一从贫困中爬出来上完大学的人,事业发展不错,现在做技术高管。 我老公跟他弟弟比起来,在天分上又加上了内动力,一大堆天赐藤校牌,但连他自己有上藤校的资格都不知道。不过幸而天分+内动力爬出了贫困。 最后说一下他妹妹 他妹妹因为我们结婚的时候都12了,接触不多。是个在艺术天赋不输哥哥弟弟数学天赋的孩子。结果17岁怀孕连大学都没上。 本来我不想写我的想法的,因为这个事情太复杂了。看了他们家三兄妹的例子,然后加上他们一家七大姑八大姨的同辈的孩子的经历,我支持名校录取额适度朝真正贫困人口倾斜,不分种族。 美国的贫困人口如同置身一个巨大的黑洞,他们的下一辈爬出贫困的几率都微乎其微,更别说上名校了。 我感觉主要是这个社区是把有爬升欲望的下一辈往下拖,而不是往上举。他们不以离开贫困社区为荣,如果一个孩子想上进,同龄人会觉得这个人是在背叛自己的根基。放眼望去整个社区没有榜样,家庭没有引领,学校系统没有支持,全是拖后腿的。即使我老公这样天分加自驱,最后跳脱了贫困的,并之后在事业上证明了自己的才能的人,能够刮风下雨骑车往返两小时去上四分学校的,在18岁的时候也根本没有心智和眼界想到上名校这一回事。如果有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特别是本土黑人家庭),能想到说我去填完一份名校申请并提交的,我觉得这个孩子那绝对是人才中的人才了。他18岁送上这份申请需要具有的眼界,抗压能力,勇气,内驱力,更别说天赋才智了是不可想象的。 补充: 感谢这么多回帖。我也无意争论什么,大家看着怎么想就怎么想。 再补充一点我老公说的贫困家庭一个不可避免的灭顶之灾:车坏了。 他说这个车一定是会经常坏的,因为就算有车,也是一个不知道几手的破车。在车坏了的那一天,家里的工作就丢了。因为工作都是那种按小时计的shift,如果大人不能按照时间赶到上班地点,肯定就被炒鱿鱼了。收入立刻就断了。那么就得赶快修车,这个就得看是存够的应急款多,还是修好这个车需要的费用多了。家里就会砸锅卖切到处筹钱修车,这个时候可能房租又该交了,电费又该交了,就是看能不能在断电之前,该交房租之前筹够钱把车修好去找到下一份工作。所以车坏一次基本上就一切归零一次。 那么车没坏的时候,车就是可以随意开出去吗?不会的,因为多半时候都会处于快没油的状态。要去哪里都是以油够不够为考量的。 我老公觉得他的4分高中 特别棒。也是他非要去上那个学校的一个原因:因为高中有修车课!他修车技术特别好,感觉是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吧,起码可以搏击一下。 公用马甲3 发表于 2024-01-16 18:18
1)AA影响的并不仅仅是藤校录取,而是所有竞争性的好大学的录取 这些年甚至在往高中扩散,这都直接影响了亚裔的录取 甚至大学教授的提名现在也和diversity挂钩。。 申请tenure需要提交diversity statement, 极其恶心 2)红州的高科技企业不多,可能你体会不深 在高科技领域,这些年也开始在强推diversity,提高老黑老墨的员工比例,优先提拔他们,依然在动亚裔的蛋糕 Namama 发表于 2024-01-17 13:45
就知道你们会这么说。说他们不行是因为懒啊,没有grit。 是也不是。我就告诉你,中国内地,这种社区也存在的。不把学习当回事情,读书无用,甚至读了就变臭老九了。 Cath226 发表于 2024-01-17 13:47
你愿意送小孩去一个全是印度人中国人的系? 当然得diversity。l miaka 发表于 2024-01-17 14:02
diversity里面,印度人和华裔一样,都被排除在外,都不属于underrepresented minorities。。 所以diversity特指老黑老墨。。这点应该不需要说了吧? Namama 发表于 2024-01-17 14:07
现在对黑人的照顾都是被富裕黑人家庭承包了,基本没有贫困人口的事。无欲则刚 发表于 2024-01-17 14:13
完全理解楼主说的这些,我的一些黑人同事和朋友们,还有那些从特别穷的背景里挣扎出来的白人们,很多都有非常令人感叹的故事。其实你们如果关心国内的贫困地区,很多事情是很相通的。底层人民想挣扎出头付出的艰辛和需要的幸运值是中产的很多很多倍。 fj033 发表于 2024-01-17 14:10
我刚来美国留学时免了学费, 但是没有助学金。 所以我只好去校内的学生餐厅打工, 因为每天剩下的一部分饭菜能打包带回去吃。 可是好景不长, 学校放假了; 于是我饿得两眼一黑。 teamyg 发表于 2024-01-16 21:28
名校博士毕业的黑人多数是移民和移民二代, 他们的文化和美国本土的完全不一样. 楼主和很多跟贴都在说家庭,经济,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并没有一刀切谈种族. 不知道为何又冒出很多帖子大谈特谈种族优劣, 要知道用白人的眼光看, 华人文化也有很多让他们不顺眼的地方,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美国现在最需要的是弱化种族慨念, 而不是象现在这样强化, 故意制造种群矛盾. 从学知识的角度, 大多数人也不需要上藤校, 公立大学的教育对很多孩子足够了. 然而美国在用大学划分阶层, 大学是给某些阶层用来build connection 用的, 藤校只是在用AA来掩盖他们其实是个exclusive elite club 的事实, 所谓的inclusive完全是假象. 两党没有一个想解决黑人问题 或者 贫困问题, 他们其实都想维持现状. 在南方穷白人的贫困程度和黑人没什么两样, 他们也一样很难从他们的环境里走出来. first generation 的学生只有亚裔会好不少. 他们的共同问题是出了问题后,不知道寻求帮助, 常常是一门课没考过, 人就不见了, 除了少数几个特别聪明的, 都坚持不下来. 而家境好的, 容错率会高不少, 我有一个学生今年已经是他的第8年, 他常常在学期中发现可能过不了就withdraw, 这样不影响GPA, 很多课都不知道重修过多少次了. 真想解决问题, 大量资金应该投入到普通公校, 真正做到公立大学无学费, 这些学校收的黑人和贫困学生的比例比藤校高得多. 现在情况却是, 一个贫困家庭的学生上公立上不起, 但在昂贵的私立却可以free ride. yayapig 发表于 2024-01-17 12:33
我家孩子上了H的等待名单,最后那年所有等待名单的人都没有收,因为那年选择去H的足够了,不需要从替补里再选了。如果他是黑人,应该直接就被录取了 前段时间,谈到照顾黑人墨西哥人,孩子的看法是每个人种里都有聪明的人,好学校就应该收最聪明的学生,所以照顾是对的。他也发现亚裔名校毕业,其实不聪明的,还是有一些,后面发展也不好。他觉得他还是得到家庭不少好处,生活环境,升学指导之类的,让他的生活非常容易。和网上大家讲的挺不一样,他从小到大几乎没有做作业的时间,一路玩得高高兴兴,也被几个小藤录取了。 孩子还是挺想去H的,但是没有去成,心态非常好,我还挺高兴的。我和我老公对学校没有什么执念。我们都觉得人生是一场长跑。 我这么写,估计会被一些华人鄙视。怎么说呢,我的观点,去一个学校读书,最好至少比60%的人聪明,不要硬搞进去,真没什么意思,人生短短三万天,何必折磨自己呢?学校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一个人的聪明,毅力重要得多。 woaiwholefoods 发表于 2024-01-17 14:43
对楼主说的深有感触。前几天陪女儿去看一个州里排名很好的私立学校,大部分都是白人家庭,衣装革履的,律师医生教授CXO, 有大概三分之一的亚裔拉美裔。在大礼堂参观时旁边有个十几岁的黑人小女孩,自己来的,没有家长陪。我挺好奇,总共也就那么三两家黑人。 就问她你喜欢这个学校吗,她说很喜欢,我问你家离得远吗 (因为学校好,所以有开很久车送娃来上学的),她说做公车一小时还要倒一趟车,所以能不能来读书取决于校车不到她家附近。。。 我当时就很石化,感叹命运真的不公。相信绝大多数的华人家庭如果娃能考上都会送娃上这个学校, 而这个女孩最先考虑的却是有没有校车。。。 harper7 发表于 2024-01-17 14:30
虽然但是,你这话应该去和老黑说啊。。 别整天盯着亚裔手上那点名额 Namama 发表于 2024-01-17 14:52
就是我,都不一定愿意/能开车一小时送娃上学。 moonandsixpence 发表于 2024-01-17 14:54
实实在在地说,按人口比例,华人在T5的比例真不低了,哈佛全部是华人,那你还不如去读北清得了 woaiwholefoods 发表于 2024-01-17 14:56
"好学校就应该收最聪明的学生,所以照顾是对的"?这前提是正确的,但推出结论这里面的因果关系是怎么建立的? 为啥应该收最聪明的学生,就需要照顾?难道“照顾”能帮助好学校找到最聪明的学生? Centauri 发表于 2024-01-17 14:57
这与你前面的观点不太一致啊。如果要这么考虑比例的话,那就不该像你前面那么说:“"好学校就应该收最聪明的学生”,或者“去一个学校读书,最好至少比60%的人聪明,不要硬搞进去”,而该说:“好学校就不该主要考虑聪明不聪明”,对不? Centauri 发表于 2024-01-17 15:00
为啥要看人口比例,而不能择优录取呢? 而且华人反对AA,主要是防御性的。。 主要还是为了防止老黑老墨打着AA旗号来压低华裔招生比例。。 美国AA都那么多年了,直到这些年老黑老墨把AA甚至搞进了高中,来压制亚裔录取,这才激发亚裔的反抗。。 Namama 发表于 2024-01-17 15:05
美国贫富差距过大,统治阶层无法解决自己又不愿意让利,就故意转移矛盾,将之异化成种族矛盾,发动群众内斗。一方面从不给黑人青少年正面价值观教育,故意纵容他们零元购,打砸抢,另一方面又逼着中下层人民让利,如果不让利就是racist,各种挑动种族矛盾,最邪恶不过 xiaohaot 发表于 2024-01-17 14:50
按照族裔给的名额,全都到了非洲黑人移民,或者富裕黑人的孩子家里了。 不是这些贫穷的 qbb 发表于 2024-01-17 13:10
我觉得lz说的特别好,就是教育倾斜他们是对的,可以让上进的孩子走出来,但是现在的政策倾斜的结果,就是很多并不是真正这么贫困的在占这个资源,例如,只是有黑人血统的,而且感觉大部分都是被白占了,真正的政策倾斜,就必须要在这种区里添好的老师,而不是像现在各种打乱 公用马甲43 发表于 2024-01-17 15:05
为什么我读这个故事得到的完全是不同的感觉。 有多少华人觉得能够做到楼主老公的自律。我是肯定不行的。 即使有天赋,家庭环境,大环境,peer pressure, 都拖后腿的情况下,有多少人觉得自己能够“出淤泥而不染” 惰性难道只有黑人基因里有,大多数应该都有惰性,缺乏注意力和毅力吧。如果有家长的督促,从小就有"学习是最好的出路“的信念。vs. 所有认识的人都告诉你学习是nerd的行为。 happyberry 发表于 2024-01-17 15:13
大城市差区治安太坏了。老师有爱心,也很难长年累月冒着生命危险在那工作啊。 我基本上同意公立寄宿学校才是出路。。。 这个问题要国家层面来解决,立法,政策,资金,执行。 windysnow 发表于 2024-01-17 15:12
的确不低,可是亚裔学习好啊,怎么办?就这还是因为AA了呢,如果光看成绩的话更多。虽然我个人不认同玩命卷学习,但是work ethics我是非常看重的,不能只看亚裔上的学校好,不看十几年的努力吧。我们周围的家长认识的多,对待学习的态度区别太大了,父母都不在乎的家庭孩子是不可能prioritize academics的。 bellamia 发表于 2024-01-17 15:12
所以你的读后感就是这? 就你这理解能力和歧视能力,所以我看华人不行上不了藤校是因为基因里的愚蠢吧。。。 楼主这文章,明明白白写出了环境的影响有多么重要,如果黑人社区有那种以学习为重的风气,父母很上心孩子的教育,这些孩子都不会被耽误。所以我觉得现在DEI的大方向是对的也很好,要加强outreach的力度,比如高校可以加强对这些差校的宣传资源,让那些学生了解到自己不了解的资源,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可以让有才华的孩子不被耽误。 生如夏花 发表于 2024-01-16 22:21
是的,这里的大部分abc如果生在那个环境,跟大部分那个环境里生活的其他孩子一样。 shoon_yee 发表于 2024-01-17 15:20
但是这个社会需要不同的人才,不是只需要学习好的,特别是被推出来的。我朋友娃年级第一进了名校,打游戏,打到休学,毕业以后发展真的不怎样。中小学在家里,父母给很多练习做,大学里,父母管不了了。还有一个孩子搞竞赛进了T5,现在退学了。也是从小到大在家做题。 woaiwholefoods 发表于 2024-01-17 15:19
我家孩子小学去考天才班,我才知道,说是人口里2%的算天才。人家可没讲收的是:超前学习班。 后来知道周围老中娃都是做很多练习,才去考天才班的 woaiwholefoods 发表于 2024-01-17 15:10
谢谢分享,楼主很了不起,没有judge你老公的家庭 commander 发表于 2024-01-17 15:22
所以说是他们自身的ghetto文化阻碍了他们族群的发展。任何的政策倾斜,如果不是以改变他们的文化为目的的,都注定会失败。当然,成功还是失败,全看自己诠释。隔壁楼就有人觉得往好学区掺沙子就是成功的好政策。 Richardson.Wang 发表于 2024-01-16 22:50
亚裔学习好是真聪敏还是父母管得严上的补习班多呢?一个人的有用性实际是要靠他自身的能动力,被爸妈推着走实在不算什么。一个黑人娃在家里拖后腿的情况下能靠自己的努力走到前面确实要比一切都被打理好了娃更需要这个机会,当然这个娃也不限于亚裔娃,可以是任何靠了父母的族裔的娃。 Kirakira2020 发表于 2024-01-17 15:24
黑人家庭真的是不容易。走上社会就会发现,这个世界还是白男的世界。无论黑人、亚裔、女性,社会都有固有的偏见,如果表现很优异,只能消减偏见一点点,但如果稍微有纰漏,就会立马被认为基因里不行。只有白男,全世界都期待他们成功。 chikorita 发表于 2024-01-16 23:04
没看懂。 唐人街的ABC上大学进入中产的比例高多了吧?西裔,亚裔一代移民为了孩子,努力工作拼命住进更好的学区,不在少数吧 windysnow 发表于 2024-01-17 15:22
黑人的历史确实很悲惨。种族内文化的形成肯定有历史的原因。相比较,华人至少有重视家庭的历史和传统。 nonane 发表于 2024-01-16 23:16
工作中,你在乎一个同事是勤奋加班还是天赋异禀吗?只要能出活,工作做好就行吧。 聪敏没那么重要,努力,自律,毅力都很重要。 windysnow 发表于 2024-01-17 15:29
就像你说的,唐人街还是korean town,很多家长虽然是做体力劳动,但是努力工作,也支持孩子(虽然资源有限)。就跟我们小时候类似,父母没有具体管到作业,但是大方向是支持学习。 美国本地的底层黑人/白人家庭那是完全不一样。 shoon_yee 发表于 2024-01-17 15:30
理解楼主说的黑人的一些情况,这正说明是他们的基础教育出了问题,为什么政府不从基础教育上去着手,而是从大学入学开始入手,我认为这是关键。 Beefjerky 发表于 2024-01-17 13:04
如果说底层黑人家庭有历史原因,底层白人家庭为什么价值观和文化也不行呢? windysnow 发表于 2024-01-17 15:34
就想说这个家庭,从父母到孩子,完全没有想要跳脱阶层的意识,觉得可惜的只有你,他们也并不认为,上了大学,就能怎样怎样,所以也能轻易的离开,没有目标,就是活着,也许也没有那么痛苦。
1)有些事情能做不能说,但解决美国黑人问题的根本关键就是要改变他们现在的文化
2)解决黑人问题,需要的并不是更多的黑人录取藤校,而是全面提高他们的高中毕业率,提高他们读CC,学个一技之长,让更多人能够自食其力,进入中产
3)并不是华裔把黑人当假想敌,而是黑人和老墨这些年在利用自己的政治力量通过AA之类的制度来抢华人手里的蛋糕。。华人纯粹是自保而已。。
感谢这个版面的分享,没想去私立,不羡慕大腾。中产就脚踏实地州大STEM, 教孩子critical thinking, 不要被左派圣母洗脑
奥巴马曾经指出,社会有歧视非裔的土壤;同时非裔和非裔社区也要自身改善。结果招来非裔社群大佬批奥巴马忘本。NBA巨星詹姆斯回忆他小的时候,他和他社区的孩子以打架,不好好学习等为他们眼中世界,直到遇到他的启蒙教练把他安排在自己家中,发现了不同的世界,改变了他的命运。非裔的命运,社会的适当照顾、健全完整的家庭和积极的社区(团)文化等都很重要。现在的社会政治正确,很多东西不能讨论。
我就想问是啥蛋糕? 藤校录取吗? 可能我在红州, 我从来没体会过黑人在职场上给我带来任何烦恼, 我只感受到领导层白男的特权.
1)AA影响的并不仅仅是藤校录取,而是所有竞争性的好大学的录取 这些年甚至在往高中扩散,这都直接影响了亚裔的录取
甚至大学教授的提名现在也和diversity挂钩。。 申请tenure需要提交diversity statement, 极其恶心
2)红州的高科技企业不多,可能你体会不深 在高科技领域,这些年也开始在强推diversity,提高老黑老墨的员工比例,优先提拔他们,依然在动亚裔的蛋糕
就知道你们会这么说。说他们不行是因为懒啊,没有grit。 是也不是。我就告诉你,中国内地,这种社区也存在的。不把学习当回事情,读书无用,甚至读了就变臭老九了。
是的,现在的系统有很多flaw。 不过设计一个更好的系统需要投入的更多。也不知道几时能做到。 我觉得亚裔感到自己被坑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解决方法不是去搞任何XX-blind。
完美的制度在人间没存在过,将来会不会有我也不知道。
现实的就是,天助自助者。这世上有世态炎凉,世事艰辛,也不乏怜若惜贫,滴水之恩。
大学对贫困生的学费一般都有优待的,但是按照肤色给优待,其实拿到优待的主要是这些肤色里相对富裕的家庭。因为美国的教育太依赖家庭环境了。
故事太棒了!很赞同mm
你愿意送小孩去一个全是印度人中国人的系? 当然得diversity。l
人的认知跟自己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华人上很多都是留学来的群体,在中国或者美国都属于知识精英阶层,可能很难理解,已经给你提供学校的学习环境,你咋就不好好学呢,你好好学肯定就出头了呀,其实中国的初升高的升学率只有50%,学习不行的小孩多了去了,这还是在家长不断鸡娃的情况下,爸妈辅导孩子学习气出心梗的也不少见。当然美国就更差了,连学校负责,家长负责这条都没有
diversity里面,印度人和华裔一样,都被排除在外,都不属于underrepresented minorities。。 所以diversity特指老黑老墨。。这点应该不需要说了吧?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奥赛队里好像亚裔占多数,印,白少数。我娃要能进去,我肯定不反对
NBA里面都是黑皮肤,人家也没谁要diversify吧。
因材施教,发挥各自特长不好吗?
“全是印度人中国人的系” - 当然这个现实中不可能,但就按你这个假设说,如果可能。
那么如果一个系招faculty,说只招印度人和中国人(假设法律不禁止这样),你作为找faculty position的人,你会不会觉得这增加自己的机会,会高兴?
当然大牛到处都抢着要的,那可能不在乎工作机会是不是大,更在乎工作环境是不是"diverse"?
福州人也不学习 但人家知道打工挣钱 没有天天教孩子吸毒打砸抢
exactly
我当时就很石化,感叹命运真的不公。相信绝大多数的华人家庭如果娃能考上都会送娃上这个学校, 而这个女孩最先考虑的却是有没有校车。。。
当然有很多令人感叹的故事,但就政策而言,除非我确实知道,如果没有这些政策,她们就有足够的可能成为社会动荡的根源,直接影响我的生活,否则我是不支持任何照顾不包含我在的群体的政策的。。。 当然,现实是,我的“不支持”常常是螳臂当车,但既然讨论嘛,没必要违心说些高大上的话。。。
我觉得呢,谁(这个“谁”说不定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包含我自己)觉得感动,可以自个儿去想办法帮助他们,就不要麻烦不想帮他们的人了。
正想支持呢结果层主删了,我个人是偏左支持扶助弱势群体的,这是正常稳定社会的必要条件,虽然政策肯定存在很多问题,只要有帮助我可能就支持,而且解决弱势群体必然是政府政策层面的,个人能起的作用很小。
层主讲的非常好!不过我觉得政府的确也在公立教育上投资了很多,比如state university和community college,特别是后者,不要钱的。大部分的美国学生就是去这些学校的。藤校的确是你说的这样,打着AA的幌子来掩盖他们是elite club的真相,很多学者指出要用social economics而不是肤色来指定政策,但top私校真的改变还有好长的路。反观公校要好很多,加州大学,德州大学都没有AA,他们目前的政策是对一些zip code来的学生倾斜,而这些zip code的家庭又大部分和black and hispanic高度重合。我觉得这样的政策倾斜我是支持的。我身边的富裕黑人家庭也知道这些,不希望孩子去考UC和UT,因为得不到任何照顾。
虽然但是,你这话应该去和老黑说啊。。 别整天盯着亚裔手上那点名额
就是我,都不一定愿意/能开车一小时送娃上学。
实实在在地说,按人口比例,华人在T5的比例真不低了,哈佛全部是华人,那你还不如去读北清得了
我认识一家放弃了顶私就是因为去学校太花时间
"好学校就应该收最聪明的学生,所以照顾是对的"?这前提是正确的,但推出结论这里面的因果关系是怎么建立的?
为啥应该收最聪明的学生,就需要照顾?难道“照顾”能帮助好学校找到最聪明的学生?
这与你前面的观点不太一致啊。如果要这么考虑比例的话,那就不该像你前面那么说:“"好学校就应该收最聪明的学生”,或者“去一个学校读书,最好至少比60%的人聪明,不要硬搞进去”,而该说:“好学校就不该主要考虑聪明不聪明”,对不?
全部人工推,直接回中国,不就行了吗?我不会跟你争,也不会再回答你,我知道谁也说不服谁的。
从学校来说,应该培养最聪明的人,将来对社会有利。就我个人来讲,自己在一个环境混,我喜欢这个环境里60%的人比我笨,这样我的日子比较好过。
美国贫困家庭和中国过去边远山区差不多。 20年前南方很多黑人家庭几百年还出不了一个高中毕业生.. 中国穷孩子还有传统文化科举逆袭的意识。 贫民窟里黑人娃不当teen妈不沾毒品都难。 研院里辅导过一个黑姑娘一段儿,硬核学科,开始对她预估蛮高的,后来也就本科毕业从事普通的技术工种,也算她全社区的骄傲了。
为啥要看人口比例,而不能择优录取呢?
而且华人反对AA,主要是防御性的。。 主要还是为了防止老黑老墨打着AA旗号来压低华裔招生比例。。 美国AA都那么多年了,直到这些年老黑老墨把AA甚至搞进了高中,来压制亚裔录取,这才激发亚裔的反抗。。
一般父母都不可能一天花4个小时接送孩子,而且高中下午晚上都有活动,时间不定,所以家里有条件要么carpool两年,或者请人接送两年,然后孩子自己开车,要么搬家或者住校。所以很多人hold back孩子晚上学,除了小的时候成熟一些,另外一个考虑就是高中能sophomore就开车。
我家孩子小学去考天才班,我才知道,说是人口里2%的算天才。人家可没讲收的是:超前学习班。 后来知道周围老中娃都是做很多练习,才去考天才班的
真的是邪恶
是的。不过这些非洲黑人都挺优秀的,各方面比美国本土黑人强。思维方式跟我们亚洲人也很像。
的确不低,可是亚裔学习好啊,怎么办?就这还是因为AA了呢,如果光看成绩的话更多。虽然我个人不认同玩命卷学习,但是work ethics我是非常看重的,不能只看亚裔上的学校好,不看十几年的努力吧。我们周围的家长认识的多,对待学习的态度区别太大了,父母都不在乎的家庭孩子是不可能prioritize academics的。
大城市差区治安太坏了。老师有爱心,也很难长年累月冒着生命危险在那工作啊。
我基本上同意公立寄宿学校才是出路。。。
这个问题要国家层面来解决,立法,政策,资金,执行。
为什么我读这个故事得到的完全是不同的感觉。 有多少华人觉得能够做到楼主老公的自律。我是肯定不行的。 即使有天赋,家庭环境,大环境,peer pressure, 都拖后腿的情况下,有多少人觉得自己能够“出淤泥而不染” 惰性难道只有黑人基因里有,大多数应该都有惰性,缺乏注意力和毅力吧。如果有家长的督促,从小就有"学习是最好的出路“的信念。vs. 所有认识的人都告诉你学习是nerd的行为。
不好说,大多数中产孩子没有hunger,没有到必须改变命运的程度,一般是很难激发这种动力的,这里不是很多华人一代都是很努力才走出来的嘛;所以父母给孩子创造了好的条件虽然是好事,但是怎么才能encourage孩子self driven有好的work ethics就是最重要的了
完全同意,楼主老公真是人中龙凤,非常励志。
做为亚裔,该反对的还是要反对的,比如根本没看你本人就说你personality不行(哈佛拒亚裔的理由)。但是这个跟支持给真正需要机会的minority更好的机会是不冲突。
北清是要考进去的,作为公立学校培养人才,没啥不好,尤其理工科硬核专业。
H是elite club, 普通中产华人没必要凑热闹也是真的。
游泳比赛大多数是浪里白条,短跑多是黑色闪电。人各有所长。
印度、中国,勤奋的移民多得是。地球上有人苦苦读书只不过为了去一个好学校。有的人就是喂也喂不进去。 其实同情真没啥好同情的。不如把这个同情心给国内天天工作十几小时的快递小哥。
但是这个社会需要不同的人才,不是只需要学习好的,特别是被推出来的。我朋友娃年级第一进了名校,打游戏,打到休学,毕业以后发展真的不怎样。中小学在家里,父母给很多练习做,大学里,父母管不了了。还有一个孩子搞竞赛进了T5,现在退学了。也是从小到大在家做题。
是的,这里的大部分abc如果生在那个环境,跟大部分那个环境里生活的其他孩子一样。
那个拼不过基因的帖子被推到第二楼,我还以为我自己理解能力有问题。读到后面才放心了
没看懂。
唐人街的ABC上大学进入中产的比例高多了吧?西裔,亚裔一代移民为了孩子,努力工作拼命住进更好的学区,不在少数吧
我说了我不认同这种刷题推学习,这种人其实也的确不qualify好学校,也不是什么人才。但是能进好学校的亚裔大多数的确是很优秀啊,这和亚裔家庭对教育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我是坚持认为对家庭和教育的重视是非常重要的两点人生观,不仅仅是华裔和印度裔,犹太人,很多欧洲国家都是类似。别的什么文化我觉得无所谓,这两点是要传承下去的。
1) 学校设立这些班的本意,倒不是招所谓的天才, 而是面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进度不同,因材施教,对那些进度快的孩子开小班,免得他们在普通进度的班上无聊/浪费时间
从这角度来说,测试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才是根本,智商不智商倒并不重要。。
2) 只要录取标准统一,无所谓啊。。 如果今天真的有真正的高智商天才班, 录取标准不靠做题,而是直接大脑扫描测IQ,高的进,我也同意。。
3) 但这种亚裔孩子学习好,就是因为课外补习多 甚至家长注重教育,课后辅导孩子作业是需要被批判的。。
这就是典型的buy into美国社会对亚裔的不公平的stereotype了 需要被坚决反对
亚裔学习好是真聪敏还是父母管得严上的补习班多呢?一个人的有用性实际是要靠他自身的能动力,被爸妈推着走实在不算什么。一个黑人娃在家里拖后腿的情况下能靠自己的努力走到前面确实要比一切都被打理好了娃更需要这个机会,当然这个娃也不限于亚裔娃,可以是任何靠了父母的族裔的娃。
这种家庭估计没有婆媳矛盾
往好学校塞贫穷学区的学生当然是好政策。让他们能够接触不同的世界,学校里不只是毒品,帮派,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即使家里还是拖后腿,但又别的positive pull,为什么不好
如何培养孩子适应以后在社会上的竞争,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推力,如何让孩子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这都是家庭内部自己的事情
这和学校录取上的制度性歧视,根本是两回事。。
你不能因为有些家庭没培养好孩子的自推力,就认为学校制度性歧视亚裔是合理的。。
这话说的好像那些不读书的孩子里有多少天才被耽误了似的。 其实是学习习惯不好的话。更多的情况是一步拉下,步步拉下。 像楼主老公这种,可以作为励志例子来看了。不可复制。
那么多白人mass shooters,就完全不影响他们的形象。别的种族都会引起不同的歧视言论。
我们这儿没什么补习班这说,所以没有真的见过极端的例子。
就说家里有条件上不错的学校公立私立都算,同一个学校的孩子,如果说父母帮助培养了好的学习习惯,懂得priorities是school算是”推“的话吧,而也有没做作业老师要求补上,就要和校长抱怨的家长,或者嫌学校的作业考试多,难而不停抱怨的家长。。。这些都是我身边的朋友,而且不少,所以我觉得是很普遍的现象吧。说到底,教育重中之重还是家庭教育。
周一晚上看到FB上公校的家长吵成一团,原因是什么呢?长周末结束,周二应该照常上课。有一个妈妈(我认识的)post要求学校放一天snow day,因为天冷,然后就有人说我记得上课是室内吧,然后有的家长就说那不是得去学校嘛。。。。周二天气很好,并没有”dangerously cold“,就父母对待上学的这种optional的态度,孩子能好吗?
赞同这种说法。
工作中,你在乎一个同事是勤奋加班还是天赋异禀吗?只要能出活,工作做好就行吧。
聪敏没那么重要,努力,自律,毅力都很重要。
就像你说的,唐人街还是korean town,很多家长虽然是做体力劳动,但是努力工作,也支持孩子(虽然资源有限)。就跟我们小时候类似,父母没有具体管到作业,但是大方向是支持学习。 美国本地的底层黑人/白人家庭那是完全不一样。
华人即使很多第一代移民income是低收入,但mentality还是middleclass的mindset。这种自驱力makes big difference
异常的勤奋,就是一种天赋异禀啊!就怕是父母推的,一离开父母就不行了。
我在乎一个同事是不是正常时间内完成工作,而不是自己卷生卷死工作十几个小时才完成工作,显得自己好像比别人更用功一样。
如果说底层黑人家庭有历史原因,底层白人家庭为什么价值观和文化也不行呢?
对,要从根上帮助他们。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咱们的老祖宗多聪明呀
可惜,美国的政客不考虑这个方案,他们要的是短平快
推出来的才是更缺这些吧。
我,最终放弃申请女儿适合的学校,路上太困难了,我还是懒,想easy模式
亚洲人和欧洲人长期以来在生存压力方面大概就不大一样。 欧洲人顶层的精英确实很优秀,但普通大众放飞自我比东亚人 多一些。就光好的储蓄习惯这一点,就够写个几百万字的。兜里都没钱了哪里还有尊严啊。我认为是这样的。
黑人还是白人其实一直在底层的都差不多这样吧。只不过黑人整体本来就是底层开始的,整体上一直在底层的比例更大。白人就各个阶层都有,所以比例上也不会那么大。 那个前面很多人提的黑人thomas sowell也提过,黑人找到role model很难。但是白人相对容易,家里是hillbilly,搬到其他白人的community,会看到不同的白人,可以被改变。他提过的,黑人很多文化其实就是当时南方白人(底层白人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