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个手下管人,没有人能直接管50个人,也管不了10个;能有效管理的手下3-6个最好。这些是你的将帅,你的工作业绩是逐渐靠这些人完成,所以一定要build trust,对每个人不同的需求和特征进行培养和提升,这样你在前沿做政治斗争的时候才有坚定的后盾。能人将帅们死心塌地最好,做不到也要表现的是一个很transparent and listening manager,让他坚定的相信你;但是也要小心有些也是有宏图志向想有朝一日超过你的,给机会的时候多个心眼。其他的都都是你的手下的手下,偶尔出个问题介入一下,平时不需要太花时间。偶尔吃个午饭或者出来做个team building就好;平时自己大组开会的时候,及时表扬,表现自己是个支持work and life balance的上层,这些小朋友们都很吃这一套,觉得自己得到上级的注意会更加积极表现。
算了吧,懒病发作,我还是回去写我的科普吧。
这就过了,有人喜欢物质有人无所谓,像我们物欲低的工资积蓄还可以的就是不换房子啊,早能还清贷款也不还啊,开销还是没变化,花钱多的也就是私立学费了。楼主主要是一个人工作,压力大没安全感吧。
我觉得每个混职场的人都会有走下坡路的一天,或早或晚,往上走意味着去竞争越来越少的位子,所以一步比一步难。事业往上走是需要机遇的。维持status quo 并不是失败,也没什么好悲哀的。况且事业不是人生的唯一,如果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健康上多一些,长期肯定是好事。
一直996走过来的楼主,有没有想过把用在卷上的精力去享受一下生活呢?
不是每个公司都有那么多层的…
楼主可能是山东人,没办法,胎里带的官儿迷基因
我前老板以前在深圳法院当法官,人家要升她她害怕,跑加拿大了,她法院的领导基本上都被双规了,大家真的很怕
楼主留在现在的职位上,本职工作做好,身体搞好,家庭孩子搞好,滑水到60退休正好。
一个人不是所有的时间要全力去拼的。到了一定年龄和阶段,学会看开看淡,不攀比,也学会欣赏祝福同辈或年轻人超越自己。人不能太争强好胜。美国职场里的glass ceiling也不是一个人能打得破的。学会尽心随缘,到什么年纪干什么事。
都五十了,再混个七八年该退休了,行业是不是式微关你啥事呀
在美很难60不到就退休吧 家里总得有工作提供医保
说的好!确切地说,是骂的好!
说的好!我也听说山东人爱做官。
最后一句亮了!啥叫装B?楼主这样的就是阿! 想当官,却跑美国来了。这智商,不提也罢啊。
你俩这叫脱了裤子当众调情,俩老头老太婆的,自以为很得意啊。
就是。别忘了他们上面更大的官多的是,他们呼风唤雨也是曾经或者还要继续在上阶层面前做低卑微换来的。不知道该不该说lz 有点天真还是想当然。lz 因为这个那个原因在美国不能更上一层楼,lz留在国内也不敢保证自己能上升到呼风唤雨笑傲群雄的地位吧。除非你是金字塔最上层,都不敢说自己在国内能随心所欲一言九鼎。表面风光背后挨打的事情人家也不一定告诉你了。你留在高校当教授,还不一定能讨的上面支持和欢心呢。留美高学历,最后的心态还是羡慕国内同学当官有权势可以呼风唤雨。怎么没有早点海龟去试试自己有没有这个运气和能力呢
做engineering的地方一水的phd啊
都是鸡汤。。 其实就是语言不是母语,文化不是美国本土人的文化,再学习也赶不上native speaker...
语言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绝对不是全部。国内学历好的也不是所有的都是高管,都是千分之几甚至更低才能拼出来。运气也很重要。
不到四十 老二要上大学?应该是快五十吧
人各有志。底层ic拿paycheck 享受生活不挺好的吗?都不是打工仔?
你说的这些不矛盾啊。该站队就要站队,该斗争就要斗争,大公司里总有派系路线之争,不争的话怎么帮助你觉得正确的一方取得控制权? 但站队斗争不代表不要能力学识,也不代表不尊重人。斗争有尊重人的斗法,有不尊重人的斗法,可以选择。其实斗争真没必要不尊重人,it’s just business.
站队也可以说是团队作战 或者选择某种时候大于努力 真心没必要鄙视站队 能选对队还能站住脚的本事不是人人都有
一直卷的人对自己要求比较高,而且一直是同级里的佼佼者,所以要接受被同级里的别的人超过,而自己要原地踏步,甚至影响力和地位下降,这是个很难的思想转变,就跟国内一些领导退休了不习惯一样,得有一个过程。楼主看这样子还在5 stages of grief 里的前两步呢,还得痛苦一段才能平静。
错了,到这个阶段,重点是要manage up,建立加强自己的network,得到更高层的赏识才是当务之急。
就看到比自己好的。比自己差的自动忽略了。
是的。楼主和我老板scope差不多,差两级是c,我老板不忙别的就忙manage up。而且一个靠山不够得多个靠山
Shirley 说的四个C: competency, contribution 甚至character 很多人都能做到。第四个是comfort, 就是要让别人觉得comfortable, 能(哪怕不太情愿地)接纳你,通过看球,打高尔夫,打牌,吃饭,喝酒,开party, 艺术拍卖会,混成他们的一员。可惜我做不到。现在我宁愿在家里和朋友打麻将也不想去公司晚会和老板的老板社交。年龄大了,由着性子怎么舒服怎么来了。
你确定国内呼风唤雨的现在还能继续?第一代做到这里可以了别不知足,第二代会更好
你说的是想要做到的东西。楼主都明白,同时知道自己哪里能力不足使得自己做不好这些事情,但就是没啥动力去学习新技能了,尽管心里还觊觎那些外表上的风光。
其实这些技能对于有心人来说都不难学,多练习就会熟能生巧。但是我观察到身边很多年纪大一些的leaders比较容易缺乏的是energy,尤其当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title/power上,而忘了上进心最重要的是一个年轻好学的心态。
另外 看下面这段话 如果你才early 40 楼主你太瞻前顾后了 可能跟你单收入有关 求稳 当然 那也是一种活法 但是肯定走不到高层
其实也想跳槽换道到增长型或稳定性更好的行业,工作起来更有成就感,但肯定要搬家,职位和工资估计都会降,新公司新领域需要重新苦苦的升级打怪,也有失业的可能性,所以又打退堂鼓
插句嘴,私人我高层拼的是高层次的眼界。 需要构建公司文化,公司战略方向,以及公司重大公关危机时候力挽狂澜的本事。(参见最强打工人- 微软CEO那个周末的一系列操作堪称代表,还有他拿下cloud space ,投资AI , 祭奠微软崛起超越其他大厂。这些就是高层的事情。还有在动视微弱的时候一举完成最大,前所未有的游戏购买,能打赢那么多REGULATION 真是猛! ).
总之,笼统讲觉得就是高层要知道船往哪里开,遇到冰山怎么处理,中层知道如何开到那里去。 好的高层就是真一次次带大家到达满是油和蜂蜜的黄金之地。中层就是知道如何协助旅行的人,定更加具体的战略目标,比如大老板一直往西往西,好的,那是什么路线,怎么走呢,需要多少补给,多少船员,船员管理这些都是中层的事情。
删
是的。我感觉一级vp也就是tittle好听在位时有些实权一退位啥都没,而且每次reorg这种vp基本就是大换血因为不做实事就是靠各自靠山挤进来
一个公司CEO 的direct reports 就是各种C level 的人多少得一打左右,然后每个这样的也得10个左右的手下,再往下算。。。所以就是一个金字塔结构。除非是高速成长的企业,否则稳定的企业里它10个里就能升上去一个,就算你是聪明好学的,到了中层以上也只有一成的机会。所以也不一定是人家不努力的事。
cdmo或者其他制造业?
well said!
LZ也想吧。单职工、传统行业中层,恐怕挣得不够多,要到VP以上才有大的飞跃,现在上不去以后也没机会了
几十个人,多半是Phd的,很常见啊。研发团队不都这样吗?
深有同感。无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本质上还是soft skills, 第一代华人移民由于语言和文化上的原因,比美国本土人士多了一个障碍,所以大公司的高层,第一代华人爬上去的确不易。
看准时机抓住时机也是一种重要能力
所言极是
体制内高官呼风唤雨,说明你不了解他们的生活,应该是如履薄冰。
很多人读完已经不年轻,很难说是好还是不好
你说的很有道理,工作第二年我就明白了自己短板在哪里,就是不知道怎么克服
👍
一言九鼎,卑微,连这种都说得出来,还是井底之蛙的思维
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楼主这种感慨,我觉得对于中年人来说很常见。 放你身上,你可能也有类似的感慨。 这不是什么攀比,不要混淆
说的太透彻了
还有别的手段:比如PPT上只放对自己想法有力的事实和言论(媒体导向;甚至不惜夸大事实和掩盖真相)。做到高层笑着撒谎的本领也是必备的。
你太扯了。到哪儿看的都是长板…关键是找到与自己对路的大腿,结盟。语言短板的话就找语言是长板,技术是短板的大老板抱大腿。中层除了特别能力强和特别能力差的,都差不多。关键还是有没有人提拔。结盟结盟结盟。如何结盟我也在思考。大概就是找chemistry对的,给对方展现能力,表明忠心-想跟您干,能不能给个升职。
悲哀啥呀,难道太阳要一直正当午吗?那不科学,也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