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适合的地方就是四川,毛孩子也高兴,它们能听懂四川方言,无论是水土还是气候真的是熊猫的天堂。 Hokkaido 发表于 2024-01-10 14:26
全世界哪里熊猫养成丫丫那样。这么洗地也不怕报应。 wacxg 发表于 2024-01-10 13:18
熊猫就是高级宠物吧,人工繁殖,圈养 其实只要有钱,养的人用心,就养着吧,中国赚外汇,美国动物园赚门票,一举两得,没毛病。 国内繁殖那么多,养不下养不好的也挺多,送出去也没问题。 动物园那么多动物,要说没自由没空间,所有动物都没有,还不如把动物园都关了,都变成野生动物,结果大概是灭绝地更快。。。还不如在动物园做金丝雀养尊处优,给人欣赏,也不用怕天敌风餐露宿,吃了上顿没下顿。 anotherhome0713 发表于 2024-01-10 13:19
san diego zoo对熊猫还挺好的吧,不要送去中部或者苦寒之地就好simbelmyne 发表于 2024-01-09 14:52
中国熊猫过剩了,不那么宝贝了 澜花花 发表于 2024-01-09 15:16
在孟菲斯饿得半死的熊猫接回去已经养成胖乎乎圆滚滚了。 我刚去成都看了熊猫,成都熊猫基地大冬天人山人海,看花花的队伍排两个小时长我都没看上。 其他熊猫都干干凈净胖胖乎乎 临时工 发表于 2024-01-09 16:04
你得早起,一开园就进去,从入口到看花花的地方还有两三里地,你得腿脚利索冲刺才能看得上,对体力是个考验 果小小 发表于 2024-01-09 16:21
DC的小奇迹被送回四川熊猫中心,那个场地之小,没有任何玩县,脚在裸地上暴走受伤了快要刻板了的节奏。美香添添被送去养老了不展出,估计条件更差。没有流量关注的送回去更是条件差。法国送回去的熊猫在繁殖中心院子惨不忍睹的简陋和小。 照顾不好就别人工繁殖,到处送挣钱了。 brookeyang 发表于 2024-01-09 16:30
关税还没降,技术出口还在限,干嘛忙着送熊猫。 牛健壮 发表于 2024-01-09 14:54
will be at San Diego ZOo kmart 发表于 2024-01-09 14:51
我还是最喜欢旅韩的宝家族 LittleYYFly 发表于 2024-01-09 17:25
是荷兰的,不是法国的,因为没有流量 leilei 发表于 2024-01-09 19:43
熊猫真可怜,成了战狼的政治工具了。 想讨好美国的时候就送几个过来,想骂美国的时候就炒作熊猫受虐待,回头还是要送过来。 multiplelife 发表于 2024-01-09 14:53
圣地亚哥的动物园挺好的呀,看熊猫的队最长,移动的最慢。有竹子,气候也行。内陆穷的地方就别送了,熊猫太遭罪了,孟菲斯就是虐待动物,心坏掉了 Viviennedd 发表于 2024-01-09 16:31
希望能来三藩市 Dubs4life 发表于 2024-01-09 15:21
真别回来了, 美国也养不好, 中国也不缺这点钱, 省的熊猫受罪. haha12345 发表于 2024-01-09 22:46
应该是旧金山动物园 金山阿叔 发表于 2024-01-10 01:54
熊猫一辈子几十年,年纪轻轻送出来接客,年老色衰再扔回去,何苦呢,就差这俩钱吗?熊猫放在国内,然后出一堆熊猫的电影把游客吸引到中国不好吗? Naku 发表于 2024-01-09 14:54
? 熊猫基地那么大,而且又不是一个馆,怎么可能排两个小时。 fibril 发表于 2024-01-10 01:52
我记得看熊猫时,解说员还特意强调,熊猫并不是真的那么白,毛本身就是有暗色的,所以并不是管理员懒,不给他们洗澡变脏了。 belindade 发表于 2024-01-10 02:12
真是的,我还编瞎话不成.你肯定不知道花花是谁。 花花是熊猫界顶流女明星,多少人专门排队去看她。 排队的地方队伍长得看不见头,外面写着预计等候时间,还有保安维持秩序,每次只放一小批人,看三分钟,再放下一批: 我并不是太理解这种“粉圈文化“。除了花花,别的馆人流正常,没有这么多。远一点的新区人很少。但也不至于说无人问津,熊猫们生活环境还是很不错的,我其实觉得反而更好,清静些不用被嘈杂的游客打扰。 临时工 发表于 2024-01-10 02:52
讲真 你们当个宝的大熊猫 真没有特别多人在乎 hhxx89 发表于 2024-01-10 05:51
🔥 最新回帖
不过动物园的动物不都是背井离乡么,远离原生环境么。
非洲大草原的狮子长颈鹿大象也在世界各地,海洋里的海豚鲨鱼也在水族馆的小水坑里,热带雨林的动物也一样。阿拉斯加犬也不生活在阿拉斯加。。。
从小在动物园里出生长大的熊猫,估计在室内温度湿度都人工设置好的,每天看到的都是游客和饲养员,在哪里也没啥区别。
“丫丫”身体状况如何?“丫丫”是一只雌性大熊猫,2000年8月3日出生在北京动物园。2003年4月,不到3岁的“丫丫”从北京出发,经过长途飞行,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抵达美国,在孟菲斯动物园开始了旅居生活。 孟菲斯动物园首席生命科学官考特妮·詹尼说,“丫丫”身材娇小,这些年身上一直有斑块,且年长后皮肤上的斑块越来越多。“它看起来和其他大熊猫有点不同,随着年龄增长,这些差异会更加明显。”她说。 2021年初,孟菲斯动物园在一份给新华社的情况说明中表示,美国动物园和水族馆协会认证委员会负责人对“丫丫”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结果显示,“丫丫”没有营养不良或其他医学问题。这份说明称,一直以来,“丫丫”都会出现毛发季节性稀疏,其形象与公众印象中胖乎乎、毛茸茸的大熊猫有所不同。 今年2月,中方赴美大熊猫专家组抵达孟菲斯动物园后,现场查看了“丫丫”的健康状况,调阅了其体检报告和健康月报。评估认为,“丫丫”除皮肤病导致的毛发脱落外,食欲良好,粪便性状正常,体重稳定。专家组还就“丫丫”的被毛异常情况与孟菲斯园方进行了讨论,并就“丫丫”的饲养和护理向美方提出了建议和要求。 “这段时间,美方工作人员向我们认真细致地展示了他们工作当中的操作规程,这几个月每天都会向国内传送‘丫丫’的体重、取食量等数据。”赴美的北京动物园兽医说,国内相关主管部门、中国动物园协会、北京动物园专门建立了一支由饲养员和兽医等组成的专家团队,共同分析评估“丫丫”的健康状况。目前,“丫丫”的体重和健康状态相对平稳。
净鬼扯,Trump四年里哪只熊猫被送回国了说说看
圣地亚哥动物园养的最差的是狮子。网上很多提意见抗议的。不知道有没有人仔细看过他们的狮子有多惨、活动区域有多小 (就比国内狮虎山还小的多,基本相当于养两只小熊猫red panda 的范围区域。 一对狮子夫妇, 特别惨 都抑郁了 平时都不动。没法动, 完全没有地方给它们走起来。
🛋️ 沙发板凳
来San Diego zoo 还好, 其它寒冷没竹笋吃的就不要伤害熊猫宝宝了
上次特意去了圣地亚哥动物园也没有看到,那里气候还好,不知道喂的好不好。
确实,中国熊猫也分哪。我小时候去的大部分动物园都有熊猫,而且大部分都脏兮兮瘦骨嶙峋,毛都是黄的。那时候不觉得熊猫有啥稀奇的。
没啥好稀罕的,就是赋予了政治意义,挑美国人毛病。
土生土长国内动物园的,也不见得照顾的有多好。
在孟菲斯饿得半死的熊猫接回去已经养成胖乎乎圆滚滚了。
我刚去成都看了熊猫,成都熊猫基地大冬天人山人海,看花花的队伍排两个小时长我都没看上。 其他熊猫都干干凈净胖胖乎乎
我觉得你的回帖包括倒着回去两层,再加两句,连起来非常顺畅。
中国熊猫过剩了,不那么宝贝了。 人动物园想要啊,孩子们爱看哪。 正所谓: 丫丫渡洋归上海, 黄发垂髫尽徘徊, 垂死病中惊坐起, 笑问猫从何处来。
你得早起,一开园就进去,从入口到看花花的地方还有两三里地,你得腿脚利索冲刺才能看得上,对体力是个考验
我这次拍到的普通打工仔熊猫,非网红。网红排队太长没看成。
孟菲斯熊猫的事其实说穿了就是一个字穷。两个字就是没钱。有钱的时候人心也善些,穷乡僻壤人自己都顾不上,哪有什么善心给熊猫。 美国也不是所有的动物园都象孟非斯,很多地方动物园管理得很不错的。
以前我记得国内动物园的猴山那个臭啊,猴子之脏,狗熊直掉毛。至少这次看到的动物生活环境都相当好养得也好。
我和朋友俩人起了大早一开门就去了,但我俩方向没弄对,先去了什太阳月亮产房,吭哧吭哧地走半天,等到了花花那里队伍已经太长了。 不过别的熊也很可爱,其实都长差不多😊
我现在最爱的是重庆动物园的双胞龙凤胎渝可渝爱,前者妈宝男(熊),后者重庆小辣椒,天天整活,可爱得要命。连带着喜欢上了他俩的妈妈二顺。
我看到一对小熊一个名叫“热干面“另一个叫“蛋烘糕“,他俩养在一处,好像经常打架。你看到的不知是不是他俩
两边都是
希望把小奇迹送回来
要是川普上台了,还得再送回去,何必呢
Newson 打SD人民的感情牌?
话说SD偏右,不待见Newson. 但是SD人民特别爱熊猫,现在动物园白云一家走了让sd人民牵肠挂肚。Newson精啊,把熊猫要回来,想让sd人民念他的好?
是荷兰的,不是法国的,因为没有流量
我也是。福宝真是心尖上的小熊。
好像是荷兰的什么芃星,从住的宫殿到繁殖场。话说国内的熊猫也猫满为患了。
讨好美国?很可能是美国主动要的,san diego zoo这两年客流大概少了不少吧,美国接大熊猫是为了献爱心吗?
我觉得现在熊猫的marketing匪夷所思,有流量的各种开社交账户,没名气的完全没人关心,我希望大家平等对待每一种熊猫
别说人,就是动物也得跑加州,纽约,DC之类的地方
我昨天开车听新闻 说可能年底之前会到三藩市
新闻里面这样说的
难道不是被虐待?说话也不能这样颠倒黑白吧?他们不喜欢可以不要。难道中国还能强制送来?
谁说养不好。别把洪波州的错算在加州头上。
? 熊猫基地那么大,而且又不是一个馆,怎么可能排两个小时。
太好了!北加终于有自己的🐼
就是。 能不能好好搞搞旅游业,不用大熊猫背井离乡。不说做到国际化,或者象南亚那些国家方便的程度,至少别让外国游客寸步难行,各种方便出行和生活的app别再排外(简直中国特色),公共场所多点英文。 看看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闭关锁国靠自循环,只能导致落后。
真是的,我还编瞎话不成.你肯定不知道花花是谁。
花花是熊猫界顶流女明星,多少人专门排队去看她。 排队的地方队伍长得看不见头,外面写着预计等候时间,还有保安维持秩序,每次只放一小批人,看三分钟,再放下一批:
我并不是太理解这种“粉圈文化“。除了花花,别的馆人流正常,没有这么多。远一点的新区人很少。但也不至于说无人问津,熊猫们生活环境还是很不错的,我其实觉得反而更好,清静些不用被嘈杂的游客打扰。
原来是这样!看到过很多毛都发黄的感觉脏脏的,还以为是很久不洗澡缘故。
真神奇,熊猫在我眼里都一样,这还要分谁名气大不大啊😂要是我我肯定去看排队少的
想没想过是你自己比较小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