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讲的不就是兴趣么?体现的不就是Enjoy life/ have a life other than school subjects么? 学校看EC, 主要是看有没有GRIT (perseverance and passion for long-term goals)吧。 不坚持不正是代表兴趣不足并且没有perseverance and passion for long-term goals么。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不能兼顾的话,GPA和EC肯定GPA更重要,专注学习没问题。 但是不用目的性那么强的为了resume要在九年级拿奖了, 又比赛又拿奖的然后突然就drop了感觉更怪, 让人更好奇为啥突然不学了。
EC讲的不就是兴趣么?体现的不就是Enjoy life/ have a life other than school subjects么? 学校看EC, 主要是看有没有GRIT (perseverance and passion for long-term goals)吧。 不坚持不正是代表兴趣不足并且没有perseverance and passion for long-term goals么。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不能兼顾的话,GPA和EC肯定GPA更重要,专注学习没问题。 但是不用目的性那么强的为了resume要在九年级拿奖了, 又比赛又拿奖的然后突然就drop了感觉更怪, 让人更好奇为啥突然不学了。 crystalyysu 发表于 2024-01-08 08:56
我也没经验,但明白楼主的concern. 业余爱好能坚持当然好,但高中要比赛拿奖需要付出很多。enjoy life 到拿奖之间差了十万八千里。如果完全放弃确实是没有passion,不够爱,如果一直搞某种东西, 比如每周只投入5-10小时,对兴趣爱好是正常的,初级阶段也可能拿点小奖, 但高中不加量,大概不可能拿奖,这样也不能算放弃吧。不过楼主的意思好像确实是彻底停了?这样如果还说自己对某样东西有passion是有点奇怪,但高年级是不是找打酱油的地方都不容易? 不过楼主确实是想太多,这种事情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人算不如天算。
虽然比赛很能表现水平,但是我觉得哈,喜欢做的事,继续做就是了,无论参不参加比赛。 但是没兴趣的只为了简历好看的,就别浪费时间了。 自己追随兴趣做的决定,最重要的是make sense, 招生官也不是傻子,能看出来学生的活动只是为了填简历还是真的出于passion的。 喜欢音乐,不一定要通过参加比赛或者考级, 我知道俩孩子好朋友,一个小提琴一个大提琴,俩人对音乐对自己的小组合那是真爱, 大大小小有机会就表演,无论场合大小,给村里的什么会啊,老人家的活动啊,入场开会之前就在那儿拉琴做背景音乐。 说实话我觉得这比考级能体现的兴趣真实多了。 讲真,有多少学钢琴的娃对考级真那么兴致勃勃的? 除了极少数天才是沉醉在独奏的技巧和对乐曲的欣赏重的, 对于大多数真爱音乐的人来说,和同道中人的合练合奏,面对观众的演奏,是他们玩音乐很重要的一部分。 把音乐做成很lonely的经历,以比赛和考级为目的的话,很难convince别人why you do what you do。 爱好音乐的目的是1.给别人和自己带来娱乐和欢乐;2. 比赛考级,体现自己很牛。 我觉得我是招生官的话,会选1的那个。他们挑的是people stay true to their passion以及with the mindset to contribute to the society。 大学申请不就是为了要告诉招生官who you are和why you do what you do么。如果自己做的事和选择不能自洽,那多了这一笔不如不画。 所以我觉得lz孩子如果只是为了刷简历,那真没必要9年级去比赛拿奖然后drop掉。 如果孩子真的对音乐感兴趣,比赛拿奖也并不是体现passion的唯一方式。
虽然比赛很能表现水平,但是我觉得哈,喜欢做的事,继续做就是了,无论参不参加比赛。 但是没兴趣的只为了简历好看的,就别浪费时间了。 自己追随兴趣做的决定,最重要的是make sense, 招生官也不是傻子,能看出来学生的活动只是为了填简历还是真的出于passion的。 喜欢音乐,不一定要通过参加比赛或者考级, 我知道俩孩子好朋友,一个小提琴一个大提琴,俩人对音乐对自己的小组合那是真爱, 大大小小有机会就表演,无论场合大小,给村里的什么会啊,老人家的活动啊,入场开会之前就在那儿拉琴做背景音乐。 说实话我觉得这比考级能体现的兴趣真实多了。 讲真,有多少学钢琴的娃对考级真那么兴致勃勃的? 除了极少数天才是沉醉在独奏的技巧和对乐曲的欣赏重的, 对于大多数真爱音乐的人来说,和同道中人的合练合奏,面对观众的演奏,是他们玩音乐很重要的一部分。 把音乐做成很lonely的经历,以比赛和考级为目的的话,很难convince别人why you do what you do。 爱好音乐的目的是1.给别人和自己带来娱乐和欢乐;2. 比赛考级,体现自己很牛。 我觉得我是招生官的话,会选1的那个。他们挑的是people stay true to their passion以及with the mindset to contribute to the society。 大学申请不就是为了要告诉招生官who you are和why you do what you do么。如果自己做的事和选择不能自洽,那多了这一笔不如不画。 所以我觉得lz孩子如果只是为了刷简历,那真没必要9年级去比赛拿奖然后drop掉。 如果孩子真的对音乐感兴趣,比赛拿奖也并不是体现passion的唯一方式。 crystalyysu 发表于 2024-01-08 10:04
虽然比赛很能表现水平,但是我觉得哈,喜欢做的事,继续做就是了,无论参不参加比赛。 但是没兴趣的只为了简历好看的,就别浪费时间了。 自己追随兴趣做的决定,最重要的是make sense, 招生官也不是傻子,能看出来学生的活动只是为了填简历还是真的出于passion的。 喜欢音乐,不一定要通过参加比赛或者考级, 我知道俩孩子好朋友,一个小提琴一个大提琴,俩人对音乐对自己的小组合那是真爱, 大大小小有机会就表演,无论场合大小,给村里的什么会啊,老人家的活动啊,入场开会之前就在那儿拉琴做背景音乐。 说实话我觉得这比考级能体现的兴趣真实多了。 讲真,有多少学钢琴的娃对考级真那么兴致勃勃的? 除了极少数天才是沉醉在独奏的技巧和对乐曲的欣赏重的, 对于大多数真爱音乐的人来说,和同道中人的合练合奏,面对观众的演奏,是他们玩音乐很重要的一部分。 把音乐做成很lonely的经历,以比赛和考级为目的的话,很难convince别人why you do what you do。 爱好音乐的目的是1.给别人和自己带来娱乐和欢乐;2. 比赛考级,体现自己很牛。 我觉得我是招生官的话,会选1的那个。他们挑的是people stay true to their passion以及with the mindset to contribute to the society。 大学申请不就是为了要告诉招生官who you are和why you do what you do么。如果自己做的事和选择不能自洽,那多了这一笔不如不画。 所以我觉得lz孩子如果只是为了刷简历,那真没必要9年级去比赛拿奖然后drop掉。 如果孩子真的对音乐感兴趣,比赛拿奖也并不是体现passion的唯一方式。 crystalyysu 发表于 2024-01-08 10:04
虽然比赛很能表现水平,但是我觉得哈,喜欢做的事,继续做就是了,无论参不参加比赛。 但是没兴趣的只为了简历好看的,就别浪费时间了。 自己追随兴趣做的决定,最重要的是make sense, 招生官也不是傻子,能看出来学生的活动只是为了填简历还是真的出于passion的。 喜欢音乐,不一定要通过参加比赛或者考级, 我知道俩孩子好朋友,一个小提琴一个大提琴,俩人对音乐对自己的小组合那是真爱, 大大小小有机会就表演,无论场合大小,给村里的什么会啊,老人家的活动啊,入场开会之前就在那儿拉琴做背景音乐。 说实话我觉得这比考级能体现的兴趣真实多了。 讲真,有多少学钢琴的娃对考级真那么兴致勃勃的? 除了极少数天才是沉醉在独奏的技巧和对乐曲的欣赏重的, 对于大多数真爱音乐的人来说,和同道中人的合练合奏,面对观众的演奏,是他们玩音乐很重要的一部分。 把音乐做成很lonely的经历,以比赛和考级为目的的话,很难convince别人why you do what you do。 爱好音乐的目的是1.给别人和自己带来娱乐和欢乐;2. 比赛考级,体现自己很牛。 我觉得我是招生官的话,会选1的那个。他们挑的是people stay true to their passion以及with the mindset to contribute to the society。 大学申请不就是为了要告诉招生官who you are和why you do what you do么。如果自己做的事和选择不能自洽,那多了这一笔不如不画。 所以我觉得lz孩子如果只是为了刷简历,那真没必要9年级去比赛拿奖然后drop掉。 如果孩子真的对音乐感兴趣,比赛拿奖也并不是体现passion的唯一方式。 crystalyysu 发表于 2024-01-08 10:04
我也觉得普通人业余爱好不需要考级比赛。但其实比赛拿奖和这种社区服务完全是两种不同的skill set and mind set .做社区服务水平过得去就行,重在服务大众,需要的是一定技术能力下的为一颗愿意贡献自己时间的心。比赛拿奖需要的是技术,是在本身有一定天赋的前提下大量练习,精益求精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爱好任何东西,只是一般人们都喜欢做自己做得好的,所以能坚持的爱好都是做得还不错的。但爱好和做到不说顶尖水平,就是有分量的比赛拿奖水平不是一个概念。 回到楼主的例子,如果一切顺利,九年级拿奖了,但后面不想在这上花这么多时间了,但如果没完全放弃的话,是拿奖反倒起了反作用吗?
EC讲的不就是兴趣么?体现的不就是Enjoy life/ have a life other than school subjects么? 学校看EC, 主要是看有没有GRIT (perseverance and passion for long-term goals)吧。 不坚持不正是代表兴趣不足并且没有perseverance and passion for long-term goals么。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不能兼顾的话,GPA和EC肯定GPA更重要,专注学习没问题。 但是不用目的性那么强的为了resume要在九年级拿奖了, 又比赛又拿奖的然后突然就drop了感觉更怪, 让人更好奇为啥突然不学了。 crystalyysu 发表于 2024-01-08 08:56
🔥 最新回帖
我觉得挺好的,说明娃确实喜欢,比如乐器,说明娃是享受音乐,即使没有天赋,娃不可能每件事都做到最牛的,那样也不真实,热爱一个东西,即使不比赛不获奖,也证明你对生活的热情
第二份学费比较少 NEC大概是1万。 再加多一年的钱+ 交通费用。 但是这样的program真的, 咱有那种需要研究学费的娃吗。
好的老师要挑学生的。不用宣传都得排队求着进去。
🛋️ 沙发板凳
就是州第一名什么的都没有用,是吗?
那比如说,搞音乐的,10-12年级虽然不参赛了,但考考级,然后表演下什么的,以显示连续性,也不用花很多时间这样不行吗?
我也没经验,但明白楼主的concern. 业余爱好能坚持当然好,但高中要比赛拿奖需要付出很多。enjoy life 到拿奖之间差了十万八千里。如果完全放弃确实是没有passion,不够爱,如果一直搞某种东西, 比如每周只投入5-10小时,对兴趣爱好是正常的,初级阶段也可能拿点小奖, 但高中不加量,大概不可能拿奖,这样也不能算放弃吧。不过楼主的意思好像确实是彻底停了?这样如果还说自己对某样东西有passion是有点奇怪,但高年级是不是找打酱油的地方都不容易? 不过楼主确实是想太多,这种事情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人算不如天算。
也想知道。不过可能其实怎么都没多大用,呵呵
原则是学校成绩优先,GPA 挺重要,要是孩子忙的顾不上EC还是先顾GPA, 学校打酱油几个club, 再跟点义工。
其实还有一种孩子就是EC出不了大奖,但就是不放弃,坚持搞四年的,为了EC可以选课自降GPA,每周十到二十个小时, 比如我家娃。而且输赢也不那么介意,基本就是陪跑。本来我还特纠结,后来想想孩子想做也拦不住,全当挫折教育,输赢心态老稳定了,这些锻炼对成长以及工作家庭都有极大帮助,长久的EC活动益处多多。
虽然比赛很能表现水平,但是我觉得哈,喜欢做的事,继续做就是了,无论参不参加比赛。 但是没兴趣的只为了简历好看的,就别浪费时间了。 自己追随兴趣做的决定,最重要的是make sense, 招生官也不是傻子,能看出来学生的活动只是为了填简历还是真的出于passion的。 喜欢音乐,不一定要通过参加比赛或者考级, 我知道俩孩子好朋友,一个小提琴一个大提琴,俩人对音乐对自己的小组合那是真爱, 大大小小有机会就表演,无论场合大小,给村里的什么会啊,老人家的活动啊,入场开会之前就在那儿拉琴做背景音乐。 说实话我觉得这比考级能体现的兴趣真实多了。 讲真,有多少学钢琴的娃对考级真那么兴致勃勃的? 除了极少数天才是沉醉在独奏的技巧和对乐曲的欣赏重的, 对于大多数真爱音乐的人来说,和同道中人的合练合奏,面对观众的演奏,是他们玩音乐很重要的一部分。 把音乐做成很lonely的经历,以比赛和考级为目的的话,很难convince别人why you do what you do。 爱好音乐的目的是1.给别人和自己带来娱乐和欢乐;2. 比赛考级,体现自己很牛。 我觉得我是招生官的话,会选1的那个。他们挑的是people stay true to their passion以及with the mindset to contribute to the society。 大学申请不就是为了要告诉招生官who you are和why you do what you do么。如果自己做的事和选择不能自洽,那多了这一笔不如不画。 所以我觉得lz孩子如果只是为了刷简历,那真没必要9年级去比赛拿奖然后drop掉。 如果孩子真的对音乐感兴趣,比赛拿奖也并不是体现passion的唯一方式。
自降GPA 搞没成果的EC的,不着眼大学排名但着眼于职场和未来人生,也是一种思路。我还想着把娃扔出去做销售做生意呢。
行,不过,common app会问每周花了多少时间在上面。一看就知道,学生花了多少时间在上面
需要写几年级拿的奖
高中以前的奖都没用 state级别的奖都没用
对,EC是锦上添花的事,没必要牺牲GPA去拿奖。 EC也是要孩子兴趣所在,愿意为之花时间的
很多比赛每年一次的,总要写出来是哪一年得奖的吧
也不用太discourage了,有些比赛,state 级别要拿奖,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赞👍
那如果考级什么的呢?9年级考完还是再晚些考完好呢
这玩意儿随便写个数字不就行了么
要写,还要填那个级别的,national, state, school
也要看申请的学校吧,如果是藤,的确是只有national的有用
我也觉得,这么说口气太大了
如果想光凭这项EC进藤校肯定需要national以上的奖项,但是如果这项EC只是辅助功能,那肯定写上state奖项是会加分的
不好。录取管立马知道你家娃学习吃力退了ec。
最好不要fake a passion,EC就是为了孩子的passion的。。。
当然可以用州级的比赛拿奖来显示孩子的能力,但孩子真的需要这个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吗?毕竟大学是起点而不是终点。
我也觉得普通人业余爱好不需要考级比赛。但其实比赛拿奖和这种社区服务完全是两种不同的skill set and mind set .做社区服务水平过得去就行,重在服务大众,需要的是一定技术能力下的为一颗愿意贡献自己时间的心。比赛拿奖需要的是技术,是在本身有一定天赋的前提下大量练习,精益求精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爱好任何东西,只是一般人们都喜欢做自己做得好的,所以能坚持的爱好都是做得还不错的。但爱好和做到不说顶尖水平,就是有分量的比赛拿奖水平不是一个概念。 回到楼主的例子,如果一切顺利,九年级拿奖了,但后面不想在这上花这么多时间了,但如果没完全放弃的话,是拿奖反倒起了反作用吗?
我给层主掰扯一下。 注重EC的主要是私校,排名前30的私校。30之后的学校根本就不在乎EC,只要学生GPA合格就行,反正他们的培养目标是螺丝钉。 而排名前30的学校号称他们培养的是Leader,翻译成中文可以理解为“领导者”或者“领军人物”。到了这个要求,州级奖真没用。一个州级奖的份量可能还抵不上学校里超100个成员的活跃Club 的 president 有用。
作为ec, 正规比赛的州冠军怎么可能没用?当然你要是想走体育招生,大部分项目,high school州冠军是没什么用。
你要是周围有已经毕业的高中生,了解一下就知道了。 州冠军入围National赛如果拿不了National奖,真没用。 唯一的用处可能是,申请表格里,Award 那栏不至于空着。至于让AO眼前一亮,给升学加分之类的就想多了。
是啊,不得不说很多中国家长就是这么考虑的功利啊,真是热爱有passion的孩子是家长拦都拦不住的,可能就会耽误学习呢,很多中国娃高中只坚持和学习相关的课外班了,比如数学,或者类似的计算机竞赛,其他就要学习第一,为学习让步,很多中国孩子课外班在高中以前学的很多,高中后各个课外班尤其艺术类中国人就锐减,这还不如人家烙印开始就拼数理化和医学或者律师,直接目的性很强,烙印很少学艺术钢琴这些东西,目的性太强的EC还不如不搞,太功利了
看考什么级。比如USACO,如果你九年级就拿到铂金级,那没问题,很好。如果你九年级拿到金或银级,后面没有再进步的话,就有问题了。再比如数学竞赛,你九年级就进入AIME,但到12年级仍旧还在AIME阶段,那就对你不是很有利。
在申请的过程中,一定要诚实,不要有任何的谎言。 在申请的过程中,一定要诚实,不要有任何的谎言。在申请的过程中,一定要诚实,不要有任何的谎言。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但是我有个疑问,如果一直有个爱好坚持着,但是不出成绩,写在申请里有效果吗,毕竟没有量化。比如,一个孩子很喜欢弹琴,从6岁坚持到11年级,但是高中四年没有站上过领奖台(毕竟弹得好/练得多离拿奖/脱颖而出还差得非常多),那么这个10+年的练琴却没有量化结果会不会在ao看来不convincing (极端的想谁都可以claim自己弹琴10+ year),甚至有负作用在申请top大学的时候(练习了却没成绩证明不够优秀)?不是杠,诚心请教,自己的娃就是普娃一枚,有热情也付出了,但是不出成绩。长远来看对人生肯定是有很多正反馈的,但是在大学申请/ec这个特定角度看觉得没什么用甚至担心会负作用。想听听其他人的声音。
是不是只要有办法说明一直在坚持就可以? 关键是如果不参加比赛,或者参加了比赛没得什么奖,用什么办法证明这个活动一直在坚持.....
说实话,我觉得不是最top的,但是因为兴趣一直在努力,很为自己的每点进步自豪,也很有卖点啊,这才是普通人(99%都是普通人哈)的最佳心态。能把这点写进essay也很打动人呢。
我在学区的band boosters, 每年要选接受scholarship 的学生,就是看学生交的申请essays 评分的。去年有一个,说自己从来都不是最聪明的那个,阅读和数学都没别人学得好,但是在band里跟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合奏,老师给了个concert里介绍曲目的机会,说他自己练习读那段介绍练了好久,后来顺利在几百人面前流利读完了很为自己骄傲。说如果拿了奖学金,自己学(乐器)得更好了的话,也要帮助跟他一样不是那么聪明的师弟师妹,给他们机会认识自己的能力bla bla bla…
我们boosters对每个年级的候选人最高评分都选得不一样,就这个孩子那个学校那个年级,大家都给他投了第一的票。我那时候真是体会了学校招生真的不是仅仅招最厉害的,也会给那些普通又努力还特别正能量的学生机会的。
我也不知道,说实话作为家长花钱花时间不出成绩还拉低GPA,一口老血都要喷出来了。曾经多次劝退孩子,可是娃坚持了六七年,输了那么多场,从开始的哭鼻子到后来的淡定,有些比赛全队就孩子一人去,有天光接送就花了三个半小时,还一去几天,回来补课补作业盯分数。要是娃能把各种苦楚转折好好写一下也是蛮感人,毕竟就一普娃,藤是肯定爬不了的。 娃说喜欢这样的challenge, 学到很多东西,认识很多有趣的人。孩子还说,在六年级summer camp遇到很多厉害的senior是最恐怖的,还是没有被吓退,这些宝贵经历大概能支持孩子人生走很远。 其实每次我都暗暗的想,没有这样的普娃参赛衬托,那些拿前三名的孩子怎么比得出来啊😄
感谢你的回复,很有启发。其实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不出成绩还能心无旁骛的坚持在现在社会里还挺难能可贵的。有时候看孩子不出成绩还是有点着急的,尤其是周围牛娃层出不穷,听到取得成绩的孩子家长吐槽自己孩子不练习,会忍不住想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天赋不足/努力的还不够。但是面对孩子之前又要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避免把负面情绪带给孩子,希望能保护好他的passion。就算是普通人,相信曾经的努力也会在人生的某一个时刻以某一种方式给予正回馈吧。
谢谢回复,受到启发了。
是的,去偏远州都行,比如加州边上几个荒凉州
你也只是看 essay, 不知道真假呀。
什么比赛 全队 就去一个人 还能比得?
你比我还厉害。我觉得对于不出成绩的活动,不影响正常学习成绩是底线了。但是孩子大了可能家长也是拧不过的。该说的该做的都说了做了后,家长只能闭嘴,看孩子造化了,这可能也是成长的必修课。
这样的人不要太多。只能说对小中男没有大用,决不会有害。对小中女即使没有更进一步也是大大有利。
大学申请很多就是靠ESSAY来打动AO的,所以很多人花钱请人改文书啊,可能从文字中能感觉到真诚吧
除了merit based,申请award如果是靠文书都是这样的呀,所以思想和写作才能很重要。 换到大学申请的context下,大学申请的ao阅人无数,不会那么容易被打动,这也就是为什么普娃进不了top学校嘛。但是这是一个很好的角度,虽然普通人即使付出了也很难拔尖,但是能保持热情并把自己的才能以某种形式传递给别人也是很有价值的。
这种情况可以用音乐搞些活动。比方组个小乐队,学校有活动时去活跃一下气氛。给残障人士丰富一下生活等等。
我觉得有用, 而且比华人想象的要有用,最重要的估计就是要与众不同。一个搞marching band,连band里面的小leader都没做过, 因为爱睡觉, 睡不够不行,所以不愿意come early and stay late跟着干活。结果marching band一做四年,一起的华人同学quit了好几个, 就娃坚持下来,最后录的不错,反正娃自己非常满意, 还在大学又接着marching band了四年,人家ao也没白录娃。另一个也没任何竞赛相关,也没相关的club活动, 也录了他喜欢的program,我觉得也是靠与众不同,别人学cs都搞机器人编程, 他搞speech。
点赞👍
EC是需要持续性,高中吧,
绝大多数都是停留在aime的,大部分还是去了不错的大学。大学申请是一个整体profile,不要盯着一个点肯定或者否定。
我一直觉得marching band是一个被华人群体严重低估了价值的EC, 因为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但是又完全显示不出来“我很厉害”,完全集体活动,看不到任何明显的个人水平。(而且穿得花花绿绿的排着队吹吹打打,给人感觉像草台班子或者团体操。)但是正因为如此,是个真爱试金石,没passion的肯定不会坚持四年。所以进了大学之后继续marching band的坚持率很高。Marching band其实也是大学的刚需,每年要录不少才能保持marching band的size和质量。
其实不只是孩子,如果能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然后如层主所说心无旁骛地坚持,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啊。
我不觉得,只要坚持就很好,很多人会写连续几年进入AIME,虽然你最后止步于此,但是可以看得出来你对数学的热爱。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连续性,表现出你对这个方面的热爱,不管结果如何,但是你很感兴趣并且一直在坚持, 钢琴体育也是如此,不管你11,12年级拿了什么奖,而是坚持就很好,比如说钢琴继续坚持表演,或者做义工表演钢琴等等,而体育则是一直坚持在体育队里面,等等。这可以看得出来你的兴趣和坚持。
要看什么项目,哪个州了。 有些州是运动强州,拿个州前几就是全国高水平了。 比如亚利桑那州游泳冠军,妥妥的进奥林匹克预赛水平。 有些是荒无人烟之处的,拿第一也不代表什么。 说 州比赛没用的太一概而论了。
就写参加某club,member xxxx年 - xxxx年
那些关于oboe和piccolo的传说已经广为人知了.
有用。但是靠一个州某项第一名进某校的想法不现实。录取是holistic,也就是各种因素累计起来各方面综合看。
这样的也就是说有这么一项,打个勾。但是不会太’管用‘。因为到了11,12年级还在比赛得奖的是另一个层次水平的娃了。AO懂这些。
需要填的信息很多很细。哪一年年做那些事,每项活动从几月到几月,每星期几小时。都混不过去的。
说这个话是不是太mean, 孩子能得州级别得奖也是很不容易得, 什么叫锦上添花都没有,你怎么知道
当然不是了,别听有些人,州第一名那是很了不起的奖,谁敢说没用,你去得得看
一个州奖T5 是不够。T10 大概也不够。但是谁进T5 靠一个奖啊。进T20 再加上历年其他奖和相关活动义工等等,其实也够了。
以前
肯定还有别的。不过乐器娃进好大学是个特色。(和很多人普遍认为的钢琴不再管用相反)。不过这不一定就是因为他们乐器强。而是就像你说的,坚持到12年级,乐器不但没放弃而且还在得奖的孩子,说明整体素质和实力在线。你看见的只是他们钢琴这一摊强。
中国娃不干别的只弹钢琴我不太信。。。。人家其他竞赛干了什么 你确定钢琴老师都知道?
我娃的钢琴老师跟我说他学生进了什么大学的音乐系,我仔细一看人家进的是大提琴。说明这个钢琴娃还有更给力的大提琴老师。
如果是音乐类的话,申请大学的时候要交video的,水平差的州冠军不可能蒙混过去
你也说了州强项全国拿名次,那就不是州奖了,是全国奖了,好不好。 说州奖没用,就是专指只有州奖,全国没名次啊。 哪个学生会傻到拿了全国名次还把州奖挂在简历上津津乐道?
这7个孩子钢琴比赛的最好成绩就只有州第一吗?MTNA 都没能进到上一层?这样的水平进T5听起来不太够,应该还有别的方面的原因。
其实,二十几名的私立大学,还不如上州大好专业呢,除非家里财富自由
全国拿奖也许不是第一啊,州第一肯定要写的。强州的第一,甚至前几就很给力了。 我知道某个州的网球前几+学校学习第一 就进耶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