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卖国内房子的另一个视角

W
Waterfalling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我出国后不久,全家就都出国了,包括我父母。
当时国内有两套房,几乎是给钱就卖了。那是在房价高涨以前。
大家如果问我们是否后悔,那么我可以诚实的分享给大家。
我父母,我妻都有点后悔。
但我是这样想的。
房子在国内,总要麻烦人去照看,这就牵扯到人情,而且如果在照看房子的时候,被委托的亲戚,朋友出了点意外,是我们赔不起的。对于我而言,避免在人情上有亏欠,是极其重要的事。 (当时,国内服务业并不是那么发达,很难找到可靠的中介代管)
当然,我出国后这些年的生活水平一直都是小康。

W
Waterfalling
另外一个思想上的变化。
我刚出来的时候,身边的一个朋友,车祸骨折,躺了一个多月,对方全责,保险赔了十几,几十万,具体数额不好意思问。我当时觉得好家伙,这也太值了。
但很快,我的观念就改变了,就是100万,1000万,受这种伤也是不值得的。当然,如果再多些还可以考虑。
y
yujia666666
回复 1楼Waterfalling的帖子
你们卖的不是国内一线城市的吧?
W
Waterfalling
回复 1楼Waterfalling的帖子
你们卖的不是国内一线城市的吧?
yujia666666 发表于 2023-12-16 10:02

北京
y
yujia666666
我家卖的是深圳的。
l
littlevivi
北京
Waterfalling 发表于 2023-12-16 10:11

啥时候呀?感觉10年以后北京房产中介就越来越成熟了。好地段都是中介直接收了房子帮你装修帮你出租,业主等着收钱就好了
s
slurslur
赞通透,非常认同你的想法。我也最怕欠人情,宁愿用钱搞定。
W
Waterfalling
G
Greatlive
你现在生活满意没什么可以后悔的。要不类似的事情要后悔的就太多了。
3
3kingdom
说不后悔是不可能的,几百万美金哗哗倒下水道了,怎么可能不心疼。
但如果现在一家人过得不错也就想开了,没太多遗憾。如果在国外混得不行,想到那几百万美元能make的difference,那真是晚上睡都睡不好(我见过90年代倾家荡产来美国现在拿福利住低收入公屋的人,他们家当年在上海租界的房子能卖将近上亿rmb。那还能怎样,醒了继续拿福利呗)
g
gongmaa
说不后悔是不可能的,几百万美金哗哗倒下水道了,怎么可能不心疼。
但如果现在一家人过得不错也就想开了,没太多遗憾。如果在国外混得不行,想到那几百万美元能make的difference,那真是晚上睡都睡不好(我见过90年代倾家荡产来美国现在拿福利住低收入公屋的人,他们家当年在上海租界的房子能卖将近上亿rmb。那还能怎样,醒了继续拿福利呗)
3kingdom 发表于 2023-12-16 10:45

楼主能想办法达到心理平衡挺好的,2000年的时候觉得美国比中国好得多很正常。我还见过有机会买国内便宜房子,但是不看好中国老觉得会中崩所以没买,后来房价翻了差不多10倍,后悔的不行的人
r
renren2
這樣的移民家庭很多,每次說到老房子的價格暴漲都有些後悔,但是看到小孩因為早來移民,早日融入當地,老人也能在異地有了適應能力,甚至利用當初賣房的錢,有了移民生活的第一桶金。
l
littlevivi
回复 6楼littlevivi的帖子
2000年
Waterfalling 发表于 2023-12-16 10:18

那基本还没开始涨呢。当时连借贷都没有
r
renren2
老人會後悔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利用那一桶金為自己生活。
Q
Qstar
如果不后悔,就不会在这发帖了。哈哈
果小小
回复 6楼littlevivi的帖子
2000年
Waterfalling 发表于 2023-12-16 10:18

2000年的房子不太贵吧,我爸妈在2000年买的第二套房子,都没用贷款。那时候二手房更是卖不出几个钱吧
北上广奥数家
Emerging market 一切皆有可能,哪怕回头复盘,中国房价的收益x风险,也就是一个很一般的数字。只不过国内骗子多,合法投资渠道少,才突显了房产的价值。
你真要后悔,也是应该后悔来美国后,美股买少了,科技股买少了。
W
Waterfalling
是的,即使我后悔,也应该后悔没有在那时候买油公司,买资源股,那时正是小布什时期。
但我确实没后悔过国内的房子,因为我从来不是一个能承担人情欠债的人。
对我而言,即使简单的委托他人照顾房子所引发的一系列没有任何意外的人情往来都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坑。
不看不听不说
LZ顶多是没赚到,总比17/18年买了3线城市的房现在还没卖出去的强
l
littlevivi
2000年的房子不太贵吧,我爸妈在2000年买的第二套房子,都没用贷款。那时候二手房更是卖不出几个钱吧
果小小 发表于 2023-12-16 11:48

也看位置,2000年大家都不太有钱呢,房子还是挺贵的。那时候北二环新房一平米就7600了,买个60平的也得4,50w,对大部分家庭来说是一笔巨款了
l
littlevivi
是的,即使我后悔,也应该后悔没有在那时候买油公司,买资源股,那时正是小布什时期。
但我确实没后悔过国内的房子,因为我从来不是一个能承担人情欠债的人。
对我而言,即使简单的委托他人照顾房子所引发的一系列没有任何意外的人情往来都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坑。
Waterfalling 发表于 2023-12-16 12:28

其实房子如果不装修,搁那放着在国内也没啥事儿,只不过20多年的房子在国内就很旧了,回去也不想住而已。
果小小
也看位置,2000年大家都不太有钱呢,房子还是挺贵的。那时候北二环新房一平米就7600了,买个60平的也得4,50w,对大部分家庭来说是一笔巨款了
littlevivi 发表于 2023-12-16 12:49

对啊,地段好的新房也就是几十万一套,比较15年后的千万多一套当然是便宜了。2000年很多外企收入不低,海归的不少职位是global pay, 房价薪水比很小了。
果小小
是的,即使我后悔,也应该后悔没有在那时候买油公司,买资源股,那时正是小布什时期。
但我确实没后悔过国内的房子,因为我从来不是一个能承担人情欠债的人。
对我而言,即使简单的委托他人照顾房子所引发的一系列没有任何意外的人情往来都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坑。
Waterfalling 发表于 2023-12-16 12:28

这很好办,你每个月付给人钱就行了,怕就怕你想长时间让人家免费为你照看。如果你按月付费,很多人愿意兼职做,你可以从中挑个办事可靠的。说人情是巨大坑的,都是因为自己想占别人便宜结果便宜没占上的
左蹄猪猪
既成事实,无需多想
r
rindo
说不后悔是不可能的,几百万美金哗哗倒下水道了,怎么可能不心疼。
但如果现在一家人过得不错也就想开了,没太多遗憾。如果在国外混得不行,想到那几百万美元能make的difference,那真是晚上睡都睡不好(我见过90年代倾家荡产来美国现在拿福利住低收入公屋的人,他们家当年在上海租界的房子能卖将近上亿rmb。那还能怎样,醒了继续拿福利呗)
3kingdom 发表于 2023-12-16 10:45

这人跟你吹牛的吧。能卖上亿的老房子都是独栋了。租界里有独栋楼的基本国内国外都是早有根基的,没见过一个需要住低收入房的。这人可能就是楼里的一间还是使用权房,产权跟他根本没关系。
l
littlevivi
对啊,地段好的新房也就是几十万一套,比较15年后的千万多一套当然是便宜了。2000年很多外企收入不低,海归的不少职位是global pay, 房价薪水比很小了。
果小小 发表于 2023-12-16 12:57

我就是说那时候的普通人。其实大部分人当时也没买房子的概念。尤其是北京人,可能外地人还有在北京置地的想法,但是当时很多北京人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记得2000年左右很多老小区拆迁,可以选择回迁但补交差价,大概1-20w,也可以选择拿走20w去5,6环以外住,大概有70%的老住户都选择拿走20w,不回迁了。所有楼主也不用后悔,你只是选择了70%的大多数人的选择而已
f
fredman
这人跟你吹牛的吧。能卖上亿的老房子都是独栋了。租界里有独栋楼的基本国内国外都是早有根基的,没见过一个需要住低收入房的。这人可能就是楼里的一间还是使用权房,产权跟他根本没关系。
rindo 发表于 2023-12-16 13:13

确实租界里有独栋楼的还有产权的就没几个。。。
文革的时候大多数都被人掺沙子住进去了,后来能把人赶出去全家占套房子的都不是一般的牛人。。

果小小
我就是说那时候的普通人。其实大部分人当时也没买房子的概念。尤其是北京人,可能外地人还有在北京置地的想法,但是当时很多北京人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记得2000年左右很多老小区拆迁,可以选择回迁但补交差价,大概1-20w,也可以选择拿走20w去5,6环以外住,大概有70%的老住户都选择拿走20w,不回迁了。所有楼主也不用后悔,你只是选择了70%的大多数人的选择而已
littlevivi 发表于 2023-12-16 13:17

我说得就是普通人。北京那时候海归并不少,没出国在外企工作的也很多。如果是体制内央企啥的,那时候还有可能赶上最后一批分房子的。我小舅当年为了小舅妈没选择出国,后来就是在90年代末期赶上了最后的分房子,十五年后那套房子价值1700万。普通北京人有眼光的那时候都开始买第二套第三套房子了,全款没有贷款也可以,所以说机遇也得是要抓得住才行。
l
littlevivi
我说得就是普通人。北京那时候海归并不少,没出国在外企工作的也很多。如果是体制内央企啥的,那时候还有可能赶上最后一批分房子的。我小舅当年为了小舅妈没选择出国,后来就是在90年代末期赶上了最后的分房子,十五年后那套房子价值1700万。普通北京人有眼光的那时候都开始买第二套第三套房子了,全款没有贷款也可以,所以说机遇也得是要抓得住才行。
果小小 发表于 2023-12-16 13:28

可能你的圈子比较好,90年代能在北京分房的肯定是好企业了,95-97年好多企业都死了,北京当时大批人下岗呢,后来因为跳立交桥事件才让政府重视起民生。不过你说的对,有好工作的人可能会比较有眼光。普通工人估计也没啥眼光,一辈子都住那一片,也没有买房子的概念,好多人家除了自己住的一个房子,还有爸妈公婆家的平房可以去,所以好多人都选择拿钱走了吧,后来后悔死了。就算勉强回迁的,08年房价大涨又走了一波,记得那时候同片小区房子涨到100w左右了吧,但是走了以后没两年又后悔了,变着法想回来。所以我觉得能抓住际遇的毕竟是少数人,就算没抓住,也是时代的原因,不用过分自责
l
littlevivi
我说得就是普通人。北京那时候海归并不少,没出国在外企工作的也很多。如果是体制内央企啥的,那时候还有可能赶上最后一批分房子的。我小舅当年为了小舅妈没选择出国,后来就是在90年代末期赶上了最后的分房子,十五年后那套房子价值1700万。普通北京人有眼光的那时候都开始买第二套第三套房子了,全款没有贷款也可以,所以说机遇也得是要抓得住才行。
果小小 发表于 2023-12-16 13:28

我那时候记得很清楚,当时拆迁走了70%的老住户,后来房子建好了,搬进来的新住户层次的确不一样了,好多电视台工作的,海关工作的,邮政工作的,还有中石油中石化这种国企的。这些有好工作的人很多都不是本地人,都是上了大学留在北京的高级知识分子
果小小
我那时候记得很清楚,当时拆迁走了70%的老住户,后来房子建好了,搬进来的新住户层次的确不一样了,好多电视台工作的,海关工作的,邮政工作的,还有中石油中石化这种国企的。这些有好工作的人很多都不是本地人,都是上了大学留在北京的高级知识分子
littlevivi 发表于 2023-12-16 13:49

北京人那时候结婚也需要买房子啊,不可能每个都是结婚后还选择和爸妈挤在一起住。北京常驻人口2000多万,其中只有不到700万是1101开头的,所以肯定很多外地人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既然在北京常驻,买房子也是刚需啊。我觉得能赶上在那个年代买房子的都是吃到了时代的红利,红利不常有,遇到要抓住才行
l
littlevivi
北京人那时候结婚也需要买房子啊,不可能每个都是结婚后还选择和爸妈挤在一起住。北京常驻人口2000多万,其中只有不到700万是1101开头的,所以肯定很多外地人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既然在北京常驻,买房子也是刚需啊。我觉得能赶上在那个年代买房子的都是吃到了时代的红利,红利不常有,遇到要抓住才行
果小小 发表于 2023-12-16 14:05

你说的对。抓住了肯定就发财了。但我的意思是那时候的20w挺大一笔数目的。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掏20w回迁买房。记得当时有人家想买更大一点的房子需要多掏几万,没有信贷,connection还都要回迁什么的,都借不到钱,只能委屈巴巴的买小的了。 我只是能理解很多人拿20w走人这个举动,毕竟2000年20w是笔巨款了。政府叫大家搬走,不仅给20w,还给远郊一套房,很多人受不了这个诱惑的
果小小
你说的对。抓住了肯定就发财了。但我的意思是那时候的20w挺大一笔数目的。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掏20w回迁买房。记得当时有人家想买更大一点的房子需要多掏几万,没有信贷,connection还都要回迁什么的,都借不到钱,只能委屈巴巴的买小的了。 我只是能理解很多人拿20w走人这个举动,毕竟2000年20w是笔巨款了。政府叫大家搬走,不仅给20w,还给远郊一套房,很多人受不了这个诱惑的
littlevivi 发表于 2023-12-16 14:10

没钱回迁是另外一个话题,但有钱选择不回迁住郊区或者在房价上涨前卖掉房子的,这纯属自己眼光问题啊
l
littlevivi
没钱回迁是另外一个话题,但有钱选择不回迁住郊区或者在房价上涨前卖掉房子的,这纯属自己眼光问题啊
果小小 发表于 2023-12-16 14:25

有钱没钱也很难界定啊。比如很多人家是掏得出20w的,但是掏空了,出了这个钱,就没有余款装修了,好多家里孩子还小,也没有存款了,心里也不踏实。有40w当然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但我说的意思的那时候很多人家并没有多有钱,买个房也是砸锅卖铁下大决心的
果小小
有钱没钱也很难界定啊。比如很多人家是掏得出20w的,但是掏空了,出了这个钱,就没有余款装修了,好多家里孩子还小,也没有存款了,心里也不踏实。有40w当然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但我说的意思的那时候很多人家并没有多有钱,买个房也是砸锅卖铁下大决心的
littlevivi 发表于 2023-12-16 14:36

房子先搞定,装修什么的都可以慢慢来,事情也得分轻重缓急不是?真没钱的那是没条件抓住红利,所以真没啥后悔的。但是现在说的不是有条件可以抓住红利但因为自己的眼光和思维问题没抓住吗?这估计是要后悔的吧
h
huahaoyueyuan66
回复 10楼3kingdom的帖子
国内的两套房子有这麽值钱吗?现在还能卖出几百万美金?
l
littlevivi
房子先搞定,装修什么的都可以慢慢来,事情也得分轻重缓急不是?真没钱的那是没条件抓住红利,所以真没啥后悔的。但是现在说的不是有条件可以抓住红利但因为自己的眼光和思维问题没抓住吗?这估计是要后悔的吧
果小小 发表于 2023-12-16 14:45

那时候帝都老百姓过的还蛮苦的。那时候的大环境大家对能赚到钱都没啥信心。就算兜里有俩子儿也不敢都花了,总想着留一点防身。反正好多人是miss了,我挺能理解他们的。也觉得大环境下每个人都跟草芥一般,政府的决定能领会清楚的没几个人
l
littlevivi
房子先搞定,装修什么的都可以慢慢来,事情也得分轻重缓急不是?真没钱的那是没条件抓住红利,所以真没啥后悔的。但是现在说的不是有条件可以抓住红利但因为自己的眼光和思维问题没抓住吗?这估计是要后悔的吧
果小小 发表于 2023-12-16 14:45

后来不是有人总结吗,中国政府的决定你反着来就对了
l
littlevivi
回复 10楼3kingdom的帖子
国内的两套房子有这麽值钱吗?现在还能卖出几百万美金?
huahaoyueyuan66 发表于 2023-12-16 15:07

一套普通的也得1-200w吧,两套3-400w都算少的了
z
zxy2018
房子先搞定,装修什么的都可以慢慢来,事情也得分轻重缓急不是?真没钱的那是没条件抓住红利,所以真没啥后悔的。但是现在说的不是有条件可以抓住红利但因为自己的眼光和思维问题没抓住吗?这估计是要后悔的吧
果小小 发表于 2023-12-16 14:45

其实当时很多老留可以轻轻松松在北京,上海买几套的。
我有朋友当年就买了好几套(还有几个别墅),转手租出去,给外企的外派,雇员, 租金还挺高的。当时他们也是几个朋友, 互相交换楼盘信息,基本上上海市中心新开的楼盘都研究过, 看过。
就靠着这几套房子和租金, 我这个朋友早就躺平了。
果小小
那时候帝都老百姓过的还蛮苦的。那时候的大环境大家对能赚到钱都没啥信心。就算兜里有俩子儿也不敢都花了,总想着留一点防身。反正好多人是miss了,我挺能理解他们的。也觉得大环境下每个人都跟草芥一般,政府的决定能领会清楚的没几个人
littlevivi 发表于 2023-12-16 15:20

那时候结婚的北京人也得买房吧,不可能结婚有娃了还一辈子和爹妈挤在一起。而且一个城市肯定有混得好也有混得差的,有人miss了也一点不奇怪。不说那个年代了,就说现在在北京南城,长安街往南没多远那边,还一大片破旧平方大杂院呢,据说住的都是最穷的北京人。北京这些年的时代红利在那边感觉就像没有过一样。所以说啊得出一个结论,还是得自己随时准备好,机会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来,来的时候自己没准备好那赖谁呢。
果小小
其实当时很多老留可以轻轻松松在北京,上海买几套的。
我有朋友当年就买了好几套(还有几个别墅),转手租出去,给外企的外派,雇员, 租金还挺高的。当时他们也是几个朋友, 互相交换楼盘信息,基本上上海市中心新开的楼盘都研究过, 看过。
就靠着这几套房子和租金, 我这个朋友早就躺平了。
zxy2018 发表于 2023-12-16 15:26

我觉得也不行,还是得眼光长远点,万一以后有变数呢,还是得时刻保持自己在这个社会一直有赚钱的能力才是最有安全感的。
o
oqo
回复 1楼Waterfalling的帖子
其实就是后悔 国内这么多年房价大涨 毛胚房不住持有成本也可以忽略不计 出租的话找个公司代理就是了 国内房东对房客是绝对优势不怕老赖
o
oqo
是的,即使我后悔,也应该后悔没有在那时候买油公司,买资源股,那时正是小布什时期。
但我确实没后悔过国内的房子,因为我从来不是一个能承担人情欠债的人。
对我而言,即使简单的委托他人照顾房子所引发的一系列没有任何意外的人情往来都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坑。
Waterfalling 发表于 2023-12-16 12:28

看好和持有position是两回事
果小小
回复 1楼Waterfalling的帖子
其实就是后悔 国内这么多年房价大涨 毛胚房不住持有成本也可以忽略不计 出租的话找个公司代理就是了 国内房东对房客是绝对优势不怕老赖

oqo 发表于 2023-12-16 15:54

坦率讲,他这种是属于眼光特别差的,而且关键的是吃了一堑不长一智,只是给自己找点安慰罢了
m
maomi50zhi
实在不理解 卖国内房子, 又没有房产税 完全没有持有成本 钢筋混凝土 完全不操心

l
littlevivi
其实当时很多老留可以轻轻松松在北京,上海买几套的。
我有朋友当年就买了好几套(还有几个别墅),转手租出去,给外企的外派,雇员, 租金还挺高的。当时他们也是几个朋友, 互相交换楼盘信息,基本上上海市中心新开的楼盘都研究过, 看过。
就靠着这几套房子和租金, 我这个朋友早就躺平了。
zxy2018 发表于 2023-12-16 15:26

跟年龄经济条件都有很大关系。我说的只是上有老下有小那些中年普通人,我父母的同龄人们。那时候大家经济情况都一般
l
littlevivi
那时候结婚的北京人也得买房吧,不可能结婚有娃了还一辈子和爹妈挤在一起。而且一个城市肯定有混得好也有混得差的,有人miss了也一点不奇怪。不说那个年代了,就说现在在北京南城,长安街往南没多远那边,还一大片破旧平方大杂院呢,据说住的都是最穷的北京人。北京这些年的时代红利在那边感觉就像没有过一样。所以说啊得出一个结论,还是得自己随时准备好,机会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来,来的时候自己没准备好那赖谁呢。
果小小 发表于 2023-12-16 15:40

那里面基本都是外地卖菜的,做大饼的,和一些年龄特别大的老人啦。就算倒退2,30年,里面的人还是穷,还是没法买房出来。全都等着政府规划呢。但政府也不管他们。属于被遗忘的人群
l
littlevivi
那时候结婚的北京人也得买房吧,不可能结婚有娃了还一辈子和爹妈挤在一起。而且一个城市肯定有混得好也有混得差的,有人miss了也一点不奇怪。不说那个年代了,就说现在在北京南城,长安街往南没多远那边,还一大片破旧平方大杂院呢,据说住的都是最穷的北京人。北京这些年的时代红利在那边感觉就像没有过一样。所以说啊得出一个结论,还是得自己随时准备好,机会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来,来的时候自己没准备好那赖谁呢。
果小小 发表于 2023-12-16 15:40

刚结婚的年轻人肯定会买房的,都是40左右没啥本事的中年人,一辈子靠一份工资不高的工作养家糊口,又赶上下岗大环境,不敢花钱买房。这比例不低呢。就像我说的,那片小区60-70%的人都没选择回迁
p
poppyjasper
2000年,国内才刚刚开始可以买房子(begin to make sense to buy house)
1)质量上来了
2)价格非常低
楼主确实不该卖,应该买
我们杭州的房价都快接近腰斩了,无动于衷

p
poppyjasper

中国人讲究出生地一定要有住宅
国内拆迁,农村的话,就是美国籍都有份的
果小小
唉,没啥本事的就别说了,没啥本事的不管几岁都过不好啊。
果小小
那里面基本都是外地卖菜的,做大饼的,和一些年龄特别大的老人啦。就算倒退2,30年,里面的人还是穷,还是没法买房出来。全都等着政府规划呢。但政府也不管他们。属于被遗忘的人群
littlevivi 发表于 2023-12-16 17:19

不是外地的,很多最穷的北京本地人住在那里。老一辈住在那里,有本事的下一代挣钱能买更好的房子搬走了,没本事的和爹妈继续住在那里。
p
poppyjasper
北京小谈酱
看看北京穷人住哪里
h
happyme888
我公婆出国的时候把两套魔都的房各自送给各自的妹妹了,他们后来自己也知道当时的决定有多愚蠢,只好算了。
e
emmalee
是的
l
littlevivi
不是外地的,很多最穷的北京本地人住在那里。老一辈住在那里,有本事的下一代挣钱能买更好的房子搬走了,没本事的和爹妈继续住在那里。
果小小 发表于 2023-12-16 17:56

别小看那些平房,10平米的房子可以挂几十个户口,怪不得国家不给拆
l
littlevivi
2000年,国内才刚刚开始可以买房子(begin to make sense to buy house)
1)质量上来了
2)价格非常低
楼主确实不该卖,应该买
我们杭州的房价都快接近腰斩了,无动于衷


poppyjasper 发表于 2023-12-16 17:50

是啊,2000年左右是第一批拆迁和商品房开发
l
littlevivi
唉,没啥本事的就别说了,没啥本事的不管几岁都过不好啊。
果小小 发表于 2023-12-16 17:55

同意,就是觉得有些帝都老百姓挺可怜的,好多人白有一个名头,外地人一听北京的以为怎么样呢,其实过的可差了
l
littlevivi
我公婆出国的时候把两套魔都的房各自送给各自的妹妹了,他们后来自己也知道当时的决定有多愚蠢,只好算了。
happyme888 发表于 2023-12-16 19:13

好多这样的吧,有些人品差的看房子涨价了又回去抢,有一阵子一个节目上老是兄弟姐妹撕逼的
c
coconutam
2000年 上海几万人名币可以买两室一厅,然后房子涨了50 60倍。
X
XIAOLI0323
主要还是没有后眼,不知道会涨10倍。
a
alice2014
回复 10楼3kingdom的帖子
国内的两套房子有这麽值钱吗?现在还能卖出几百万美金?
huahaoyueyuan66 发表于 2023-12-16 15:07

别的城市不知道,北上广深绝对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