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啊,大家赶快对楼主表示羡慕嫉妒恨,要不然楼主这贴就白发了。。。 50cents 发表于 2023-12-11 01:29
父母没有平心静气的听他讲讲为什么急躁吗?听你说的就是学习上才会,其他事情上不会?同意楼上的, 父母要学会共情,聆听,理解。孩子不一定会正确的表达情绪,表面原因不一定是真正原因,他到底为什么焦躁呢?成绩都是C有点严重了, 这里成绩不是都靠考试的,他平时作业都交了吗? MissWW 发表于 2023-12-11 10:21
娃天生脾气急躁,有点什么就忍不了,不嚷嚷出来好像日子没法过似的。 数学不行,一遇到考试天天叫啊哼啊,那个痛苦不堪的简直了,好像被人痛打了一样。 全家都变成情绪垃圾桶,心烦意乱。 老父亲直接以威慑责骂为主,老母亲则以最大的耐心,试图讲道理和安抚情绪,但经常被甩一堆情绪垃圾在脸上是肯定的了。 有时候我被虐得很绝望,心想这还鸡哪门子娃,AI 算力这么惊人,以后不特别聪明的应该也没啥工作了,我这儿鸡飞狗跳那么痛苦鸡个P啊! 但州考和PSAT 成绩出来,数学都是前2%, 没准备裸考那种。但搁我们学校, 就是每学期好多C. 但既然有2%, 就在想,是不是还不能算无可救药,要不咬牙再忍忍? 脾气已经这么差,读书再不行以后日子怎么过? 公用马甲4 发表于 2023-12-11 00:39
这个2%有P用。在美国,和同校同学比不过就吃亏。转去一个躺平的学校吧,划算一些 renrenla 发表于 2023-12-11 01:34
数学2%,很多门课C,这个很多门课包括数学吗? Peacelife 发表于 2023-12-11 11:01
为什么要忍?学习好不好是小事,但是不会控制情绪是一生的大事,没有人会愿意和这种人一起工作生活。 bellamia 发表于 2023-12-11 10:55
娃对外人还是有控制的,对朋友更好,但对家里人就忍不住。 公用马甲4 发表于 2023-12-11 11:10
不是很多门。 是数学测验不少 C 公用马甲4 发表于 2023-12-11 11:06
你们家长学会共情,做孩子的容器,接纳他,鼓励他,询问他的压力,帮助他减压,慢慢地他也会学到共情的。。家长自己学习减压,不焦虑,是第一步。 河边垂钓 发表于 2023-12-11 11:21
没看懂你到底在意的是什么,脾气还是成绩?感觉你的意思是只要成绩好,脾气差点你就忍? 没有人喜欢心情不好,你的孩子也是,你耐心讲道理估计没讲点子上,徒增烦躁。我孩子脾气不好的阶段我看了很多育儿书,还是有点用。简单说就是人家不需要听道理,需要共情,只有他真的觉得你能理解他,站他的角度,才会愿意和你一起找出面对问题的方法。 团妹 发表于 2023-12-11 00:51
区查下是不是adhd lolilollipop 发表于 2023-12-11 10:52
这位家长似乎很有方法,能给一些具体例子不。 比如孩子不想想写作业,咋办? 孩子不想和你沟通,咋办? 谢谢 奔跑的你我 发表于 2023-12-11 11:38
炒螺蛳引起的冰山探索 在我小时候成长的家中,父亲脾气火暴,动不动就大发雷霆;对父亲的行为,我的母亲是喋喋不休地指责,或者逃避;而小小的我,经常是讨好地面对父母,即使有情绪,也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根本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经常觉得,这根本不是我的家。长大、离家、成家、养育,我与我心目中幸福的家庭渐行渐远。 于是我下定决心学习,就有了下面的故事。 “炒螺蛳”事件只是导火索 孩子的父亲去超市,买回来一盒炒螺蛳给我,热气腾腾的,看着都惹人爱。孩子尝了几个,觉得很好吃,要求我留几个给他。我吃得很快,当孩子发现炒螺蛳都被我吃完的时候,他的脸色慢慢地变了,随后发了一大通脾气。 之前的我,确实对诸如炒螺蛳、小龙虾这类食品毫无抵抗力,但后来当我发现在养殖和烹饪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难以接受的问题时,我下决心戒掉了这类食品。而今天,当我面对炒螺蛳和孩子的要求时,我犹豫了,同时我没有像平时那样留给孩子让他吃,而是故意快速地吃完,目的就是让孩子少吃一点,远离垃圾食品。 看着委屈、伤心、发脾气的孩子,我的内心居然平静如水,我没有解释,只是平静地陪在孩子身边,心里想着崇建老师经常讲的停顿。于是,一边看着孩子,一边留意自己的表情、呼吸、身体姿态,保持稳定。 孩子会大发雷霆,炒螺蛳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归到根本原因,其实是学业带来的压力。 孩子哭闹了一会儿,我保持平静,没有批评指责,也没有唠叨劝解,孩子试图与我讲条件,他想早点出去玩,我从始至终都保持着平静的语调,并温柔而坚定地拒绝了他。孩子了解了我的底线,没有继续哭闹,开始继续写作业。当然他的负面情绪还在,字写得免不了有一些凌乱。但我没有批评,面对着他的负面情绪和凌乱的字体,仍然表达了我对他的欣赏。 父母坦诚,孩子也会坦诚 晚上睡觉前,我们聊起了炒螺蛳的事情。 “妈妈并不是不给你留,是故意快点吃完的。” “妈妈不是每次都要把好吃的留给我吗,为什么这次还要故意吃完呢?” “因为妈妈觉得你还在长身体,我不愿意那些垃圾食品来伤害你的身体,炒螺蛳里面充满了大量的细菌,你想象不到会给你带来什么伤害。” “那爸爸为什么要给你买呢?” “爸爸知道妈妈原来喜欢吃,但不知道我现在已经不吃了。爸爸给妈妈买爱吃的,是出于爱,爸爸给你买你爱吃的饭团和比萨,也是出于爱。” “妈妈,我误会你了,我以为你不愿意给我吃呢。” “怎么会呢?你是妈妈最爱的孩子。” “妈妈,我今天发脾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的作业问题。好多的作业,我都没有完成……” “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时间表,学习一下时间管理?” 聊天就这样愉快地进行着。我想,面对孩子的脾气,我能保持稳定,保持平静,是我在学习冰山以后得到的最大收获,我愿意为自己的改变点赞。站在孩子的角度,如果他发脾气我表现出的是无助,讲大道理,或是指责,他无法在我面前自由地表达情绪,对他来说,也会感到无助。 回想我的童年,我的原生家庭,面对火暴的父亲和唠叨的母亲,一个弱小的女孩,除了抱头蜷缩在角落等着他们的暴风雨过去,还能怎样呢?此刻我愿意疼惜她,抱抱几十年前那个可怜的我,联结起小时候的我内心的渴望。 本文分享者:匿名者。 河边垂钓 发表于 2023-12-11 12:44
学校里的成绩要加上平时小测验和作业,估计楼主的孩子作业晚交或者没做,所以成绩不好feicui 发表于 2023-12-11 10:49
谢谢这么大段的分享! 奔跑的你我 发表于 2023-12-11 15:56
这个题我会! 我家娃6年纪每次州考从来都是99%,出来的结果都是比她实际的年纪高三个年纪的水平,然后并不能反映她的真实数学水平。私立勉强分到了honor班,但是水平在honor班垫底,跟我说去年还有3个比她差的今年都转走了,为了不让她的成绩单太难看了,所以我花了挺多的时间陪她做数学,只要我有时间我就看着她做,给她掐时间,提高速度和准确率,不会的题还要给她讲解,到了考试之前,提前2~3天开始复习。去年勉强数学得了A, 今年更难了,成绩也就是在b+和A-之间反复跳。 我觉得不能指责,必须坐下来平时多陪着解决问题才行。 我打算把她转回公立了,应该以后会轻松点。 flowingsue 发表于 2023-12-11 19:20
看来学校之间真是差好多。我家亲戚数学考试80%多,英文70%多,在私校里拿全A。你们那个私校是不是特别卷? mamajiajia 发表于 2023-12-11 19:34
psat数学2%什么用没有啊,一堆c才是关键。 悬 发表于 2023-12-11 10:53
脾气不好, 基本是父母也不好, 这锅娃不背 baoermm 发表于 2023-12-11 20:50
家里急还轴脾气不好的那个今年八岁 从六岁可以讲点道理开始,就在帮他消化情绪,处理情绪不,现在进步很大。 急脾气是天生的,需要花费别人不需要的努力才能达到跟别人一样的平和,很不公平,但也是修行的一种。 jarvi 发表于 2023-12-11 17:28
你们是怎么引导娃的? 我觉得我们家的愈演愈烈的感觉 稍微有点不顺心就发脾气。 回头跟我说她知道不好 但是控制不住自己 觉得他自己也很frustrated ydst 发表于 2023-12-11 21:34
老父亲直接以威慑责骂为主,老母亲则以最大的耐心,试图讲道理和安抚情绪,但经常被甩一堆情绪垃圾在脸上是肯定的了。 有时候我被虐得很绝望,心想这还鸡哪门子娃,AI 算力这么惊人,以后不特别聪明的应该也没啥工作了,我这儿鸡飞狗跳那么痛苦鸡个P啊!
但州考和PSAT 成绩出来,数学都是前2%, 没准备裸考那种。但搁我们学校, 就是每学期好多C. 但既然有2%, 就在想,是不是还不能算无可救药,要不咬牙再忍忍? 脾气已经这么差,读书再不行以后日子怎么过?
这个2%有P用。在美国,和同校同学比不过就吃亏。转去一个躺平的学校吧,划算一些
😂 我确实嫉妒了
你们做家长的
先学学如何养孩子,
不是吃穿上的,是心理上的
平时作业都有交。就是要花很多时间抓耳挠腮写数学作业, 学校测验什么就是差。平均下来虽然B 但C不少。 平时主要就是学习方面焦躁,其他方面虽有但相对较少发作。以后大学和工作遇到点困难会不会暴跳如雷,没老母亲在身边无法自我安定情绪? 这种娃我很头疼。
区查下是不是adhd
同校的同学都很厉害,被卷得要抱头哭了。认识的外州孩子3%的还在爬小藤。我们估计旗舰州大都进不去。
但真换学校娃又不愿意,说从小到大的一大堆朋友都在这,不舍得。 但真要换的话,是不是去8分公校好点?
不是很多门。 是数学测验不少 C
心中默念,是我亲生的,是我亲生的
羡慕个毛?先educate我一下华人的平均水平尤其是华人网的。
娃对外人还是有控制的,对朋友更好,但对家里人就忍不住。
外人当然不会忍他,凭什么家人要做他的garbage can?
华人娃的数学,2% 标考不算什么吧?又不是炫耀竞赛得奖。
你们家父母一个是指责型,一个是超理智型讲大道理,都属于失败的沟通方式,都没有真正耐心地关注娃的情绪背后的具体诉求。需要怀着好奇心共情娃。另外发现娃的闪光点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有进步的地方要及时地鼓励她/他。多鼓励在点子上娃会越来越有信心,压力也会减轻很多。
那是你们那太卷了 要不找家教补习 或者考前着重突击一下 我娃7年级,数学每两个礼拜考一次,考试前一天就看到他在那使劲得做题。。。
根源是楼主娃的学校太卷,娃卷不过同学,压力太大,肯定容易情绪崩溃。真心建议转校。
这位家长似乎很有方法,能给一些具体例子不。 比如孩子不想想写作业,咋办? 孩子不想和你沟通,咋办?
谢谢
父母想要改变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情绪好起来。这本身就是一个让大家情绪变得更糟糕的起点。接受,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地接受,少有人做得。
脾气和成绩都在意啊。但脾气这东西是基因啊基因,盲盒没开好父母能咋办,😭 虽然可以共情但压力是结结实实的。这娃我觉得将来只能做压力小的工作,少折腾身边人了。 但以后 AI 的世界,还有压力小的非蓝领工作吗?
ADHD儿医能查吗?
方法谈不上,摸索中,自己觉得还是有效果的。除了之前我提到的及时发现闪光点,及时夸奖娃的进步以外,我最近在研究萨提亚流派心理老师李崇建推崇的好奇提问。大概方法就是先稳定安抚好自己的情绪,不急不躁以后,带着好奇心和孩子核对他当下的感受。贴一个李老师工作坊学员关于孩子挫败时的好奇提问吧: 从孩子的挫折,看见过去的自己 儿子读小学一年级了,他写完数学练习题,请我帮他订正。 儿子有两道题答错了,我们讨论问题出在哪儿后,得知一题错在题意没弄懂,另一题错在“九九乘法口诀”不熟。 觉察情绪的我,不再破口大骂 “九九乘法口诀”不熟,让我有些惊讶,我印象中儿子去年就背起来了。我的认知是,“九九乘法口诀”一旦背熟,就会像条件反射动作一样脱口而出计算结果的,他怎么会忘了呢? 我脑中浮现一个想法:这家伙不够认真,才会背得不熟,必须多加练习才行。我要他拿出“九九乘法口诀”表,坐在我旁边复习。我感觉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语气、态度和缓且稳定。但是,小儿子一坐下,两行眼泪就流下来了,开始低声地啜泣。 此刻,我感觉胸口有烦闷、焦躁的情绪,还有点生气。 除了觉察情绪,我还觉察到思考,此刻环绕着一个念头:“知道自己不会,还不主动想办法。我好好地跟你说,要你多练习,你还给我哭,这是什么态度?” 若是早个几年,我肯定破口大骂:“哭什么哭?不会就要多练习,有什么好哭的?” 这几年我一直在学习萨提亚模式,虽然持续的学习并未让我变成一个不生气的人,但是累积的觉察力,让我在情绪生出或念头出现时,我能马上辨认出来,不再被无意识操控。 从孩子的眼泪里重遇童年的自己 看着孩子的眼泪和自己的情绪,一些画面在脑海中浮现:一个无助的男孩,因为成绩很糟糕,好多人对他指责,将怒气发泄在他身上。那些人是父亲、母亲,还有他的老师。“你有没有在认真啊?”“花钱让你去补习,你考的这是什么成绩?”“你会不会想啊?”“你没希望了!” 大量指责的话语,好多冷漠、鄙视的神情,抛向无助的男孩。那个无助的男孩,正是小时候的我。 我讨厌那些“为你好”的话语和表情。我也很讨厌当时无能为力的自己。我希望有人相信我,理解我:我也想做好,只是一直做不到,我也很挫败。 孩子遇到了挫折、困难,过去的我也习惯于指责他。经过这些年的学习,我常常问自己,能否做出不同选择?能否先关注孩子内在,问问他怎么了,而不是急着去处理,那些浮在冰山表层的事件? 看见孩子真实的感受 我将注意力专注于内在,通过有意识、缓慢地深呼吸,慢慢地安顿自己的情绪。 “小悠……你还好吗?” “父亲看见你哭了。” 孩子低着头,轻声啜泣,并未回应我。 我可以接纳孩子,他还在情绪当中,不会马上回应我。与此同时,我仍然觉察内在,仍旧平静安稳,孩子的不回应并未让我波动。 孩子虽未回应我,但对于我的关心,亦没有反弹排斥。于是,我继续带着好奇,想要了解与关心他。我心里有些猜想,想跟孩子核对。 “小悠……你觉得委屈吗?” “还是你在生气?” “父亲想知道,你怎么了?” 我说出一句话,伴随长的停顿,让彼此有一个空间,少了压迫感。 停顿了几分钟,孩子慢慢地说出一句话:“我……以为……我……做完练习,就可以去玩了……” 孩子一说完,哇的一声,开始大哭。 情绪需要被看见、接纳,才能真正地释放。 “小悠……我知道了,你是因为想去玩,却被我留下来背‘九九乘法口诀’,所以很难过,是吗?” “对啊。我正要去玩,就被你叫回来……” 这时,母亲准备带他出门了。 “想不想要爸爸抱抱你?”我说。 “嗯。”孩子答应着,爬上我的座位,紧紧地抱住我。我们拥抱了好一阵子,他才开心地跟母亲出门。 在坦诚的对话中帮助孩子学会负责 晚上洗澡时,我问他:“上午做完练习,你很想去玩,怎么没跟我说?还照我说的话做,把‘九九乘法口诀’表拿来背?” 孩子诚实地说:“我怕你会生气。” 孩子的答案,与我所想的相同,于是说:“我想也是这个原因。但是,你怎么一坐下来就哭了呢?” 孩子说了理由:“我很想去玩,越想越难过。” 上午他没有说,但此刻说了,我觉得两人靠近了。于是,我继续问道:“后来父亲跟你说话,你觉得还好吗?” “你有生气!”孩子很直白,因为两人靠近了,不用掩饰想法了。 我不用为自己捍卫,也不用做解释,我只是更好奇,问:“真厉害,你怎么发现的?” “你有皱眉!”孩子的观察真仔细。 我也坦诚地面对自己:“嗯,我也有发现,原来我生气了。所以我先停下来,没有再催促你。那后来呢?后来跟你讲话的方式,有好一些吗?” 孩子说:“还可以啦。” 父子关系能联结,孩子能感受爱,我轻松了不少。我谈回上午的数学问题:“你的‘九九乘法口诀’还不熟,怎么办?”我会找时间复习。” “你会记得吗?如果忘了怎么办?” “你提醒我。” “爸爸不想一直提醒你,那是你自己的责任。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不要忘记?” “那我写张字条,提醒自己好了。” “你想把字条贴在哪里?” “哎呀,我自己会找显眼的地方贴啦。” 一连串的父子对话,是我童年时渴望的景象。我相信没有人想堕落,只要有爱为基础,孩子也能看见自己,能跟大人有更深的联结,就可以往美好的人生迈进了。这也是我在推动对话,推动亲子教育时,最关注的基础。 本文分享者:林良晋,亲子教育讲师,对话带领者。
俗称窝里横
谢谢这么大段的分享!
手动点赞👍
在学校做题时遇到困难时有急躁吗?估计这情绪只是在家针对爹妈的。家长冷处理,熬住不予理会。
不客气哈!一起摸索:)
你不如说一下他每次数学测验得了C以后,你、老公和娃分别对这个事件的具体反应吧,这样大家才好帮你debug啊。
不能啥都管,也不能啥都不管; 不能什么都听娃的,也不能什么都不听他的;如果娃是自推娃,或者心中有谱,那家长忍让也是应该的, 如果娃本身就不靠谱呢? 怎么引导? 还是直接就放任自流? 作为亚洲家长,做不到吧?
看来学校之间真是差好多。我家亲戚数学考试80%多,英文70%多,在私校里拿全A。你们那个私校是不是特别卷?
就是个一般的私校,学术上抓得挺紧,我看我娃的同学都很聪明的样子,除了她。主要是人少一个班才10个人,一不留神久最后一名了。
她应该不是凡尔赛,在内卷的学校,全国2%的确太低了
就是这样的,所以我说她不是凡尔赛,内卷的学校1%非常常见
能说一下是哪种程度数学?
对的,父母学习放下焦虑,给自己减压,给娃减压是关键
你们是怎么引导娃的? 我觉得我们家的愈演愈烈的感觉 稍微有点不顺心就发脾气。 回头跟我说她知道不好 但是控制不住自己 觉得他自己也很frustrated
盲盒,每个孩子不一样
2%不够格吹牛啊
就像本来的项目是艺术体操 标准考试就考个前滚翻
我熟人的孩子也是差不多,80%。在学校 top 4%. 在想要不要转到这学校去。
但是看那娃在大学里有些考试都不及格,又犹豫。就算送进大学这步做到了,之后在大学的日子可能就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