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己家是走路或開車到地鐵站要多久的時間?地鐵站有沒有停車場像長島一樣給通勤人士停車?像這一樣一個社區有多少人?坐地鐵人多嗎?謝謝 renren2 发表于 2023-12-11 12:14
这几个社区都是在城区,有地铁的。看在哪上班, 陆家嘴, 人民广场,还是张江? zxy2018 发表于 2023-12-11 12:01
是的, 环境好+生活便利+安全。 美国没有这种地方。 zxy2018 发表于 2023-12-11 11:54
這樣的社區離上班地多遠啊? renren2 发表于 2023-12-11 11:53
比如上海的新江湾城,浦东的碧云,联洋, 前滩... 全新的规划,全新的板块,完全没有老房子。 绿化做得真好,街上像公园。 生活还很便利。 zxy2018 发表于 2023-12-09 22:49
中国的生活相比美国的优势就人气旺热闹,家门口就啥都有。那些新区冷清的要命,要说喜欢冷清的话,美国随便一个地方都比那些新区强多了。 雪莲花香 发表于 2023-12-09 22:54
关键这些新区生活还很便利, 小区都有配套的商业, 餐饮,菜市场, 购物中心,会所等。 再加上发达的外卖,便利程度更是甩美国的郊区几条街。 zxy2018 发表于 2023-12-09 22:57
前滩的规划, 设计, 真是大气。 体育中心的那些足球场, 游泳馆,。。。滨江的公园... zxy2018 发表于 2023-12-09 23:04
这些新区是SFH吗?如果还是公寓楼,生活其它方面再方便也不能弥补呀。 yurik 发表于 2023-12-09 23:15
应该是赚钱在美国,花钱在亚洲 rollyzhang 发表于 2023-12-09 22:55
美国办公,商业,居住,SFH,Mult family, 所有都隔开的zoning law, 是历史的产物。在今天已经带来巨大的浪费,不便,和不安全。 Sleepy3824 发表于 2023-12-09 23:08
不喜欢住公寓,邻居互相之间的噪音之类干扰是一个大麻烦事,大城市住独院又太贵了,开车也堵,停车也麻烦 楼上小孩跑得咚咚响,不干涉吧自己难受,干涉吧,小孩跑一跑难道不是天性?狗叫一叫,也是天性,真干涉不下去。 还是美国这样空旷一点比较舒服~ mtwash 发表于 2023-12-09 23:54
有钱好办事 pathdream 发表于 2023-12-09 23:55
干净整洁是比美国好多了。但是要说方便,除了网上购物很快很方便,在local并不方便。美国开车可以去好几个地方买。后备箱装一大堆。中国没车的话出去一次就只能去一个地方。现在实体店不行了也是因为不方便 nakamoto 发表于 2023-12-10 00:09
拜托啊, 车算啥?住得起这些社区的人, 没车? 除非不想开车的人 话说, 现在国内, 车早就普及了。 倒是纽约曼哈顿, 很多人家里没车,因为停车太贵 zxy2018 发表于 2023-12-10 00:34
车的普及度很高,停车位的问题很多,小区里大街上四处乱停的车太多了。 skewers 发表于 2023-12-10 00:40
1. 国内有几个浦东? 2. 我11月在国内 北京南京天津跑了很多地方,哪里我觉得,也比不上我们大华府这里让我觉得舒服 pwwq 发表于 2023-12-09 22:54
对国内来说,SFH没有大平层公寓舒服。国内的新修的好公寓隔音性能很好,楼上就算打篮球,楼下也听不到。 goubie 发表于 2023-12-10 00:24
新区还不错,但是没人管理很快凋零Geofan 发表于 2023-12-10 08:52
你是在哪个郊区住过?我住过的suburb全都生活配套齐全很方便的,除了某些大型活动需要开车去城里,几年不进城都没事 崔琥 发表于 2023-12-10 09:42
反正都是乡下, 还是美国乡下好些。 伦烟火人气还是国内市区老城值得怀念, 城乡结合部就算了。 国内远郊小区的硬伤是人员混杂,有钱人谁去哪买房。 hoa 发表于 2023-12-10 09:38
新江湾城,碧云, 联洋, 前滩可不是乡下啊! 一个平米10几万的价格,住美国大农村的华人们买得起的还不多。 zxy2018 发表于 2023-12-10 11:32
国内这种几千几万人居住的小区,集中一小块地方建一些漂亮的公共设施,表面看起来绝对比美国只有几百户人家的SFH小区高大上多了,但是不要被表象骗了,你要知道这些fancy的设施是几千几万人共享的,美国的小区外面看起来好比是几百个人人人穿了平价的Polo服装,而中国的好比是几千个人共享10件高档的阿玛尼的服装,也许不完全妥当,就是这个意思,包括国内的城建,也是一个道理,国内千万级人口的大城市,市中心一小块地方就是地上铺金砖都可以的。完全不同的思路而已。 对大多数正常人,美国的郊区生活也是非常方便的,主要是停车开车方便,设施齐全,郊区什么都有,基本没有堵车,商场门口就是大片的车位太爽了。如果走路,或依靠公交,那就是非常非常不方便。而中国刚好相反,什么都在城里,开车堵得很,停车实在是无力吐槽,靠走路在国内生活比美国方便N倍。 tj9981 发表于 2023-12-10 10:33
是的。我大学老师退休搬去了新江湾城,确实住得舒服宽敞,生活也很便利,人气足,比国外住着好多了。他们的独生孩子也在美国,不知道他们以后会怎么做。 Heiniu 发表于 2023-12-10 11:42
美国大农村住久了, 买根葱也要开车也叫生活方便? 曼哈顿的公寓为啥那么贵?大家都是用钱投票。 最近的报道, 越来越多的富人搬到曼哈顿, 穷人搬离曼哈顿,搬到郊区, 大农村那些房价便宜的地方。 美国大农村的木头SFH, 是最便宜的选择。地价便宜,政府把路修好, 通水通电,开发商把简易的木头框架一搭。 zxy2018 发表于 2023-12-10 11:37
美国这些年基建没什么进步,早没落了 Skoftr 发表于 2023-12-10 11:54
新江湾城,碧云, 联洋, 前滩可不是乡下啊!都有便捷的交通, 地铁站。 一个平米10几万的价格,住美国大农村的华人们买得起的还不多。 zxy2018 发表于 2023-12-10 11:32
回复 1楼zxy2018的帖子 这种新小区确实和美国没啥区别,干净,整洁,清净。小区及周边有大片的绿化,养眼的同时还不需要自己做yard work :-D 但和黄浦,静安,徐汇一比,同时又少了很多烟火气 bbmaomao 发表于 2023-12-10 09:53
你非要这么扯,就和你扯一扯。排除网购,你在国内买根葱也是需要出去的,走到菜场来回的时间比在美国开车出去来回的时间也差不多,距离上美国的离得远,但在时间上差不多。 开车的好处太多了,买多一点东西,重一些的物件比如矿泉水,米,西瓜,等等,美国几乎可以无限制的买,几家店铺逛过去,买了放车上,一下子开到自己家车库,走几步路就是冰箱,实在方便。反观国内,不要说走路购物速度慢,承载总量非常有限,就是国内开车,不要说外面停车难,现在住的新房都是地下车库,需要搬到电梯上楼,来回搬运工作量可不小。 tj9981 发表于 2023-12-10 12:04
回国住了一段时间,享受到了各种便利。但是,空气质量、食品安全、人文素质这三点,是再多的便利也无法弥补的。 JoJo在加拿大 发表于 2023-12-10 12:17
是的, 新区, 老区各有优缺点,看个人的喜好吧! 我也是有点纠结,喜欢新区的环境, 又喜欢老城区的烟火气,丰富的各类资源,走走逛逛的乐趣。 zxy2018 发表于 2023-12-10 12:11
还别说,新江湾这种真的是富人区。和美国的富人区一样,住得起的人不多。里面的人非富即贵。我是买不起的。幸亏我要是退休回国的话,不会在上海,哈哈。 不过,换句话说,美国的富人区的环境也很好啊。 哪国的富人区都好。我以前邻居印度人老家也是花园大洋房呢,还有很多佣人。 Heiniu 发表于 2023-12-10 12:09
回复 1楼zxy2018的帖子 版上一讨论国内就有两个不好的倾向。说国内好的就是好的不得了,反之就是差的不得了。都不是客观的看待问题。 不可否认,国内大城市的治安比美国好的多。其实不仅中国,东亚国家,甚至欧洲国家的治安都比美国好。吸毒,流浪汉,持枪是美国的几个毒瘤,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到改变的迹象。 近二十年,国内的居住环境和基建也发展的很好。尤其是新小区,确实条件很好。这也是不可否认的。 但是,国内居住的集中度很高。由于责权不明确,很多二三十年的老旧小区已经开始出现问题。国内的物业费和这里的HOA不同,收费非常低,连物业的运营开支都覆盖不了。我在北京的房子,买房的时候物业费两块多一平米,现在还是同样的价格。物业的日常开支里只有三分之一来自物业费,其余的都是靠底商租金,停车费,电梯广告等。如果还不够用,物业就只能在绿化,清洁,设备保养上做文章了。 我们在美国缴纳的HOA同时也包括房屋公共部分的维修金,在国内靠的是公共维修基金,是买房时按照房价的2%一次性缴纳的。对于老旧小区来说,由于正常维修和资金缺乏监管,公共维修基金已经花的差不多了,但又没法再次征收,所以没钱维修。媒体已经报道过很多小区电梯停运,就是这个问题。 这里面主要的问题是,小区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却无法维护自己的集体利益。法律规定,小区的管理由业主委员会负责。但是中国缺乏基层自治传统,政府也不信任业委会,所以现在基本上是名存实亡。政府希望用自上而下的居委会来取代业委会的职责。可是居委会主要是为了维稳,成员大多不是小区居民。尤其疫情之后,居委会跟物业联系更加紧密,反而成为业主的对立面。 中国在物质上确实发展很快,但制度建设上却差的很远。随着新建设的小区逐渐老旧,需要更多资金来维修的时候,矛盾也会越来越多。 Haribough 发表于 2023-12-10 12:57
关键是美国HOA权力比国内物业权力大多了, 不交钱直接拍卖你的房子。 实在不行请警察当场击毙,圣地亚哥那个女的不就被打死了? 美国形式上财产私有,其实你房子的真正主人是HOA和county 的tax officer。 laohua001 发表于 2023-12-10 13:00
回复 24楼zxy2018的帖子 在美国郊区, 没车出不了门, 买根葱也要开车。 在中国的这些新区, 商场, 超市都在步行范围之内。想锻炼身体走路的, 溜溜弯就能提点菜回家。开车也可以。 不想出门的, 网购,很快就送上门。 zxy2018 发表于 2023-12-10 00:46
别的地方不好说,在上海我非常高级的小区和普通热闹小区都有些经验吧。你要想附近找一个和Walgreen一样的有那么多选择的药店基本上就是天方夜谭。有一次要在淮海路上临时要买妇女卫生用品,说起来那么多店,那些药店都是卖人参补品和中药,边走边打听,最后在某个商场地下才找到,花了一个小时。而Walgreen在美国太普通不过了。 nakamoto 发表于 2023-12-10 13:26
你确定你住的是上海的淮海路? 你报个地址门牌号吧, 我确定步行15分钟之内绝对给你找到卫生巾。 否则,我ID在不上华人。 laohua001 发表于 2023-12-10 13:32
可能美国大农村住久了,回到上海这种大都市,买东西摸不清方向,又不会用手机上的地图App找,呵呵 话说美国回上海的, 大部分人确实很土,这也没见过, 那也不会。 我也是。不过我比较爱学习,国内的服务又很好,他们都很热心帮我。 zxy2018 发表于 2023-12-10 13:53
五大新城的房子现在根本没人买了。这是卖不出去打算来这忽悠人傻钱多的接盘吗? rindo 发表于 2023-12-10 13:10
国内现在绿化是比以前好太多了,但是退休回国先不说怎么在国内长期住,在医疗上想两边都占不容易,一旦有了大病,急着回来治病保险不是马上就有的,只能自求多福身体棒棒的,在国内有个头疼脑热看眼科看皮肤科什么的还是比美国快的多的多。 mrr 发表于 2023-12-10 14:20
那真是你不熟悉,国内的卫生巾不在药房卖的。都在便利店和超市。 找错了地方,能怪人家配套不好吗。 Momo99 发表于 2023-12-10 14:17
其实药店也有卖医用卫生巾的 只是稍微贵一些(消毒更好可能) 我有次急用就在楼下药店买的 你是不是傻 发表于 2023-12-10 14:29
你给个小区名字吧。我太好奇了。淮海路还有一个小时买不到卫生巾的地方。 wacxg 发表于 2023-12-10 14:09
我反对。开车的坏处太多了,走走就能买菜多舒服啊。菜场买菜购物体验,比超市买菜好挺多的。 我平时在国内,顺手就买的事情,又不是每周非得区趟costco,买上两千人民币。 在国内,矿泉水,米,西瓜,我妈这种老人都是直接网购就行,人家还给搬到家里。我这种年轻点的,不怕重,直接拎着。反正买多了打车呗。 mt.everest 发表于 2023-12-10 14:18
回复 88楼mt.everest的帖子 上海的绿化面积从人均来说一直很差的。 不过有的地方。比如苏州河沿岸、黄浦江畔。那都是花大力气搞的,无论是晨跑还是夜跑都很舒服。 Momo99 发表于 2023-12-10 14:26
便利店我当然知道了。都是简单只有一两种。跟walgreen比差十万八千里。虽然知道还是跑了好几家,以为能发现什么惊喜。但是没有。 nakamoto 发表于 2023-12-10 14:32
全新的规划,全新的板块,完全没有老房子。
绿化做得真好,街上像公园。
生活还很便利。
🔥 最新回帖
这几个社区都是在城里,坐地铁的,大部分人走路到地铁站。 少部分人骑共享单车或公交巴士到地铁站。
地铁站附近有停车场, 但是坐地铁通勤的完全没必要开车过来停。
长岛是郊区,不属于NYC了, 跟城里不能直接比。长岛要比, 跟江苏的昆山比, 比较合适。
從自己家是走路或開車到地鐵站要多久的時間?地鐵站有沒有停車場像長島一樣給通勤人士停車?像這一樣一個社區有多少人?坐地鐵人多嗎?謝謝
加拿大很多这种地方。。 中美两边各有各好,不用争的。 就为了孩子也是坚决呆在美加啊。
这几个社区都是在城区,有地铁的。看在哪上班, 陆家嘴, 人民广场,还是张江?
🛋️ 沙发板凳
1. 国内有几个浦东?
2. 我11月在国内 北京南京天津跑了很多地方,哪里我觉得,也比不上我们大华府这里让我觉得舒服
关键这些新区生活还很便利, 小区都有配套的商业, 餐饮,菜市场, 购物中心,会所等。
再加上发达的外卖,便利程度更是甩美国的郊区几条街。
比浦西差太远了。
前滩的规划, 设计, 真是大气。
体育中心的那些足球场, 游泳馆,。。。滨江的公园...
大多时间死气沉沉
中国也有很多偏僻地方的SFH, 比这些社区的公寓便宜多了。有些还卖不动, 没什么人有兴趣。
美国也一样啊! 90% 的SFH 比曼哈顿的1房公寓便宜。
楼上小孩跑得咚咚响,不干涉吧自己难受,干涉吧,小孩跑一跑难道不是天性?狗叫一叫,也是天性,真干涉不下去。
还是美国这样空旷一点比较舒服~
对啊, 我就是这样计划的。
在美国, 尽量多省钱, 回国去享受
个人喜欢所谓的冷清的新区,就是因为这几点,+人少不像旅游景点,安全走夜路不需要担心
如果能现在退休就好了,实现花钱在中国!希望这样的状况能持续到退休和以后,回去躺平享受生活
如果保证安全,其他都不是问题。可是渎职腐败的厉害,又没有打虎系统震慑,监督监管形同虚设
比美国的木头房子噪音小太多了。 城市跟城市比,纽约的小孩和狗也真干涉不了。城中村大农村,比中国新SFH区,空旷度差不多,中国的干净一些到处有保安保洁人员
是办事效率,要干就干,干了就干完
对国内来说,SFH没有大平层公寓舒服。国内的新修的好公寓隔音性能很好,楼上就算打篮球,楼下也听不到。
拜托啊, 车算啥?住得起这些社区的人, 没车? 除非不想开车的人
话说, 现在国内, 车早就普及了。
倒是纽约曼哈顿, 很多人家里没车,因为停车太贵
车的普及度很高,停车位的问题很多,小区里大街上四处乱停的车太多了。
挣钱在中国,花钱也在中国。
在美国郊区, 没车出不了门, 买根葱也要开车。
在中国的这些新区, 商场, 超市都在步行范围之内。想锻炼身体走路的, 溜溜弯就能提点菜回家。开车也可以。 不想出门的, 网购,很快就送上门。
看来你没住过sfh
欧美大城市的主要问题,一个是治安,一个是城市历史久,翻新都是一栋栋单独进行,整体老化
这两点在中国都不是问题 中国小区最大问题并不是小区内部,而在于小区规模普遍太大,导致小区割裂了城市格局 而且轨道交通密度不够,通勤不方便, 每天从家门口,等电梯下楼、走到小区门口,从小区门口到地铁口到坐上地铁,往往就20多分钟去掉了
我可不喜欢住在商业区。我觉得zoning 挺好的
你是在哪个郊区住过?我住过的suburb全都生活配套齐全很方便的,除了某些大型活动需要开车去城里,几年不进城都没事
这种小区都是人车分流的,地面上看不到车
这种新小区确实和美国没啥区别,干净,整洁,清净。小区及周边有大片的绿化,养眼的同时还不需要自己做yard work :-D
但和黄浦,静安,徐汇一比,同时又少了很多烟火气
这种整排统一高度的板楼,真的好看么?住大城市也是那些老城区维护的好的brown stone更有魅力呀。不过就是太贵住不起。
草垛里找几个针尖儿 拍出来总是好看的 要普遍都是 美国洪波和欧洲老钱早移民上海浙江了 😂 人家可不想被清零封在家
对大多数正常人,美国的郊区生活也是非常方便的,主要是停车开车方便,设施齐全,郊区什么都有,基本没有堵车,商场门口就是大片的车位太爽了。如果走路,或依靠公交,那就是非常非常不方便。而中国刚好相反,什么都在城里,开车堵得很,停车实在是无力吐槽,靠走路在国内生活比美国方便N倍。
是的,我在父母家一住一个暑假,从来没有听到过邻居家的噪音。而且家里大平层,出入有电梯,对腿脚不方便的老人非常友好。另外喜欢的是,公寓房需要自己打理的地方几乎为零,什么东西坏了,一个电话物业就过来了。更不用说出门走路几分钟内两个菜市场,一个大超市,一堆餐馆。还可以网购。出门打嘀嘀,钟点工保姆也相对便宜。所以我家本来说想让父母来美国养老,他们都不愿意来。
欢迎来到休斯敦,没有zoning,工厂、仓库隔壁就是小区的房子
这个说到了关键,刚盖好的新区看着当然漂亮,过几年看看,没几个管理到位的
同住在离shopping mall 超市 娱乐都是步行距离的美国城乡结合部sfh,不要太爽,哈哈。city里倒是想改zoning,想加盖公寓楼,但都被现有居民抗议抵制回去了。
新江湾城,碧云, 联洋, 前滩可不是乡下啊!都有便捷的交通, 地铁站。 一个平米10几万的价格,住美国大农村的华人们买得起的还不多。
还是留给你们接盘吧,哈哈
美国大农村住久了, 买根葱也要开车也叫生活方便?
曼哈顿的公寓为啥那么贵?大家都是用钱投票。
最近的报道, 越来越多的富人搬到曼哈顿, 穷人搬离曼哈顿,搬到郊区, 大农村那些房价便宜的地方。
美国大农村的木头SFH, 是最便宜的选择。地价便宜,政府把路修好, 通水通电,开发商把简易的木头框架一搭。
是的。我大学老师退休搬去了新江湾城,确实住得舒服宽敞,生活也很便利,人气足,比国外住着好多了。他们的独生孩子也在美国,不知道他们以后会怎么做。
嗯,现在国内的中产,基本上家家户户有车
我有个海归朋友, 也是住在新江湾城。 算是国际社区吧!
你非要这么扯,就和你扯一扯。排除网购,你在国内买根葱也是需要出去的,走到菜场来回的时间比在美国开车出去来回的时间也差不多,距离上美国的离得远,但在时间上差不多。
开车的好处太多了,买多一点东西,重一些的物件比如矿泉水,米,西瓜,等等,美国几乎可以无限制的买,几家店铺逛过去,买了放车上,一下子开到自己家车库,走几步路就是冰箱,实在方便。反观国内,不要说走路购物速度慢,承载总量非常有限,就是国内开车,不要说外面停车难,现在住的新房都是地下车库,需要搬到电梯上楼,来回搬运工作量可不小。
是啊! 别说基建了, 纽约现在连警察和消防队的资金都要砍, 钱不够了。连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不能改善。
基建,绿化, 市容这些,政府根本没钱考虑了。
可以预见的将来,基建逐渐老化, 政府又没钱,只会越来越差。
还别说,新江湾这种真的是富人区。和美国的富人区一样,住得起的人不多。里面的人非富即贵。我是买不起的。幸亏我要是退休回国的话,不会在上海,哈哈。
不过,换句话说,美国的富人区的环境也很好啊。
哪国的富人区都好。我以前邻居印度人老家也是花园大洋房呢,还有很多佣人。
是的, 新区, 老区各有优缺点,看个人的喜好吧!
我也是有点纠结,喜欢新区的环境, 又喜欢老城区的烟火气,丰富的各类资源,走走逛逛的乐趣。
很多地方不需要。发个微信就有店员送到楼梯口,按一下电梯就拿到了。回国我想买瓶装水,买零食都是楼下小店送来。
说起人文素质, 哪能跟美国的枪击,街上的流浪汉,吸毒的比?
还有, 把人推下地铁的精神病?
光是华人, 最近几年无辜被害的, 包括最近的华人教授,有多少?
新区应该比老区还好在,新区里面的人,阶层是固定的,新中产。不容易碰到极品。
不会像老区一样,有些很富,有些特别穷。
不会像拆迁区一样,虽然很富,但是很穷。
只会锦上添花,是中华民族恶习
老城区的烟火气,也意味着脏乱差,没办法的。看选择了。
老城区有一大半是老年人,另外一小半是在老区打工做生意的外地人,还有一小半旅游猎奇的人,反正就是,虽然很有市井味道,但是也要忍受, 老人的各种毫无边界感,外地人的各种和上海人格格不入,旅游人无恙无恙各种拍照摆pose弄得到处都是网红店,也很烦。
那可不一定啊!
旧金山城里那个房价, 算富人区吗? 反正绝大部分的美国人是买不起的。那个环境?砸车, 吸毒, 流浪汉, 帐篷?
版上一讨论国内就有两个不好的倾向。说国内好的就是好的不得了,反之就是差的不得了。都不是客观的看待问题。
不可否认,国内大城市的治安比美国好的多。其实不仅中国,东亚国家,甚至欧洲国家的治安都比美国好。吸毒,流浪汉,持枪是美国的几个毒瘤,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到改变的迹象。
近二十年,国内的居住环境和基建也发展的很好。尤其是新小区,确实条件很好。这也是不可否认的。
但是,国内居住的集中度很高。由于责权不明确,很多二三十年的老旧小区已经开始出现问题。国内的物业费和这里的HOA不同,收费非常低,连物业的运营开支都覆盖不了。我在北京的房子,买房的时候物业费两块多一平米,现在还是同样的价格。物业的日常开支里只有三分之一来自物业费,其余的都是靠底商租金,停车费,电梯广告等。如果还不够用,物业就只能在绿化,清洁,设备保养上做文章了。
我们在美国缴纳的HOA同时也包括房屋公共部分的维修金,在国内靠的是公共维修基金,是买房时按照房价的2%一次性缴纳的。对于老旧小区来说,由于正常维修和资金缺乏监管,公共维修基金已经花的差不多了,但又没法再次征收,所以没钱维修。媒体已经报道过很多小区电梯停运,就是这个问题。
这里面主要的问题是,小区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却无法维护自己的集体利益。法律规定,小区的管理由业主委员会负责。但是中国缺乏基层自治传统,政府也不信任业委会,所以现在基本上是名存实亡。政府希望用自上而下的居委会来取代业委会的职责。可是居委会主要是为了维稳,成员大多不是小区居民。尤其疫情之后,居委会跟物业联系更加紧密,反而成为业主的对立面。
中国在物质上确实发展很快,但制度建设上却差的很远。随着新建设的小区逐渐老旧,需要更多资金来维修的时候,矛盾也会越来越多。
关键是美国HOA权力比国内物业权力大多了, 不交钱直接拍卖你的房子。
实在不行请警察当场击毙,圣地亚哥那个女的不就被打死了?
美国形式上财产私有,其实你房子的真正主人是HOA和county 的tax officer。
我有个纽约的公寓, 每个月HOA 2千多美元, 环境比新江湾城, 碧云,联洋,前滩这些差远了。
有什么大修的项目,比如电梯,屋顶,还经常额外收assessment, 每个月几百美元, 连续几年。
另外还有每年一万多美元的房地产税。房地产税和HOA 年年上涨。
没啥意思,准备撤了, 卖掉换上海的。
领导随时封锁后变鬼城
别的地方不好说,在上海我非常高级的小区和普通热闹小区都有些经验吧。你要想附近找一个和Walgreen一样的有那么多选择的药店基本上就是天方夜谭。有一次要在淮海路上临时要买妇女卫生用品,说起来那么多店,那些药店都是卖人参补品和中药,边走边打听,最后在某个商场地下才找到,花了一个小时。而Walgreen在美国太普通不过了。
你确定你住的是上海的淮海路?
你报个地址门牌号吧, 我确定步行15分钟之内绝对给你找到卫生巾。 否则,我ID在不上华人。
不至于吧,屈成氏啊……便利店里都有
可能美国大农村住久了,回到上海这种大都市,买东西摸不清方向,又不会用手机上的地图App找,呵呵
话说美国回上海的, 大部分人确实很土,这也没见过, 那也不会。 我也是。不过我比较爱学习,国内的服务又很好,工作人员都很热心帮我。
就是啊。
淮海路这地方,只要是临街的一层房子,几乎都是门面,各种超市,小卖铺 不要太多。
如果老了回国我不打算亲自买葱,回国不就是图能请的起阿姨买菜烧饭吗。
也不用操心打理房子了,有事叫物业。
你给个小区名字吧。我太好奇了。淮海路还有一个小时买不到卫生巾的地方。
新江湾啊,碧云啊,这些都不在五大新城。
五大现在确实是稍微偏远了一点,不过也是相对来说的。其实住着还行。
五大没人买主要是因为买房子的那个阶层,就是比较中低产的外地人,现在在上海的流入比流出少了。
那真是你不熟悉,国内的卫生巾不在药房卖的。都在便利店和超市。 找错了地方,能怪人家配套不好吗。
我反对。开车的坏处太多了,走走就能买菜多舒服啊。菜场买菜购物体验,比超市买菜好挺多的。
我平时在国内,顺手就买的事情,又不是每周非得区趟costco,买上两千人民币。
在国内,矿泉水,米,西瓜,我妈这种老人都是直接网购就行,人家还给搬到家里。我这种年轻点的,不怕重,直接拎着。反正买多了打车呗。
我对“国内绿化好太多”一直有点疑虑。
前几次回国回上海,无论在内环中环还是外环,无论在自己家,朋友家,还是酒店,随时随地还是能听到那种电钻和砂轮的尖叫的声音,总是能闻到一股建筑工地的很大的灰的味道,走个两公里,一路上能碰到三四五六个建筑工地热火朝天的干着。
就这样,我感觉绿化好了也没啥用啊。被工地给抵消了。
很好奇这是我运气不好呢,还是这几年这种情况缓解了?
上海的绿化面积从人均来说一直很差的。 不过有的地方。比如苏州河沿岸、黄浦江畔。那都是花大力气搞的,无论是晨跑还是夜跑都很舒服。
其实药店也有卖医用卫生巾的 只是稍微贵一些(消毒更好可能) 我有次急用就在楼下药店买的
是这样。特别是什么平价大药房。应该有。不过不是标配。普通人急需要卫生巾第一反应还是便利店 那些卫生巾是他们备着给一些好像是用医保里面的钱买的。
美国HOA权力之大管的之宽,比盖世太保还夸张。
另外一个感慨来美国20年楼里我提到已经快40年,有人问40年是啥feel,很奇怪的联想起San Diego那位有精神问题没交HOA被上门驱逐打枪打死而且不了了之的女士,也是来美国快40年有PhD同龄人。
便利店我当然知道了。都是简单只有一两种。跟walgreen比差十万八千里。虽然知道还是跑了好几家,以为能发现什么惊喜。但是没有。
那个楼主估计几十年没回国了。
现在中国人想挣钱都想疯了, 在上海这种地方,怎么会留下1个小时都买不到卫生巾的商业真空地带?
我也是, 有时间有精力时,喜欢走走逛逛, 街上喝点东西, 吃点小吃, 然后顺路提2把青菜回家, 或者买半斤熟食。
以前住美国大农村时, 晚上不敢出门。 很多地方没有人行道, 也没有路灯, 怕被车撞。又怕坏人
我说的就是苏州河沿岸。不行啊。上次回去全是工地。
记得一个叫北横通道,一个是啥啥地铁和啥啥地铁在下面挖。
再往东走,一个啥啥楼盘刚造好,外面在搞门面。
再往东走,华东政法学院在造楼。。。
两边的消费习惯不一样。比如如果你想买棉条,还要特别舒适的棉条,我就不确定国内便利店有没有了。大概率没有。另外牙线很多地方也买不到(至少十年前是这样)。 不可否认中国平均收入还是低。 说回国舒适。那就只能论自己的条件是不是可以安排舒适。你要讨论农民工的生活,那无脑就是在美国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