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为啥这么多年还有这么多人读? lvk 发表于 2023-12-09 19:40
医院里有很多不是医生的工作, 比如各种tech , 都要学点生物什么的, 其实也能挣个7-8万的, jpbabyking 发表于 2023-12-09 22:01
我觉得找到自己热爱的行业怎么都是赚的。钱这个事,任何行业都有赚的多/少的,不仅仅是看你干的好不好,也要看你的运气。dingdang8467 发表于 2023-12-09 10:13
如果中国早早的把生物从理科里去除,可以挽救巨量的人才,现在可能5nm芯片早就做出来了。 ren981586 发表于 2023-12-09 22:43
这个是很中肯的一个答案。 我认识一个大牛,儿子就是报考的生物,他家是ABC,聚会时,他聊起来对于儿子的规划,学生物,然后帮他做生意,因为他的生意很多是和美国药厂做,需要这个人有生物的背景。 他儿子当初想报商学院,他和他请的什么升学顾问一起研究,说学商科,无法跨生物,但是学完生物,随时可以成商人。 所以还是看个人选择和将来的方向。 ronyning 发表于 2023-12-09 22:02
一是坑少,二是愿意读生物化学phd的白人,尤其是白女,比能读eecs数学物理的白女多得多得多。老中phd跟白女phd抢坑,你说呢?我生活中遇到很多白女生化专业phd都占着好坑,药厂vp,政府官员,国家实验室主任,VC partner,律所partner,她们应该不会觉得生化是天坑。 MegMegMeg 发表于 2023-12-09 22:16
10个读生物化学的有九个最后都是废人一个,号称千年老妖,中国90年代后期到2000年初最大的教育气泡,导致一堆读了半辈子学习拿着博士博士后头衔的人拿着和餐馆打工一样的薪酬,成为国内外天大的笑话,产出也是一堆莫名其妙,真真假假的所谓学术报告和学术论文,这种局面在慢慢改观,市场总是有其自身的纠错功能,应该学生物与化学在未来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godblessyou 发表于 2023-12-09 09:52
我觉得物理也是坑。相比之下,物理学的更万用一些,转起来相对容易。 盲猜生物的独特问题在于劳动密集型,而且的确有那么多博后的位置可以舒适区一直呆下去。01am 发表于 2023-12-09 15:27
说这种话的人,我就问一句,您难道不吃药吗?您吃的药哪来的?难道是马工码出来的?最近很有一种以收入论成败的调调,讽刺完士兵讽刺护士,讽刺完护士讽刺生化从业者。自己运气好,进了高收入行业,偷着乐就行了,居然还嘲笑别的行业。挣得少,工作辛苦,就管人家叫千年老妖。吃相真难看。 SylvieGG 发表于 2023-12-10 09:28
不懂就问: 谈BME时 除了实验室 就是药厂 为什么不谈 医疗器械公司? comee 发表于 2023-12-10 06:00
转来转去不瞎折腾嘛。当然肯定是没法转喽,生化的都博士后了要是别的专业随便转不是笑话吗? 但谁愿意转呢,转来转去人生一大半没了😂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想当年生物化学是多么好的专业啊。现在眨眼间居然成了天坑。想当年的mba也是这样的。
原因很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中学的时候喜欢这些学科,没研究过将来的前景,父母师长又没给出正确的引导,误入歧途。 有一部分学生可能是家庭经济困难,这些学科有奖学金或助学金,贪着一时的小利益进了坑。 有一部分学生没想清楚 专业 VS 学校排名,为了去排名较高的学校选择天坑专业。 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想进医学领域,所以进了这些专业的。 化学生物比起数学/物理的缺点,一个是很难转工程类专业,因为学的课程完全不重合;再一个是实验太难,耗时长且接触有毒试剂。 我们当地的CC,数学系兼职老师多半是本科生,全职教师基本上都是硕士,只有1,2个博士。生物系,从上到下一水的博士。你认为这是因为我们CC生物系特别强吗?
知道不少华人的孩子读premed,大多数最后也都做了大夫。但估计没有几个去做technician.
这些ABC一些人中间不读医,转了别的专业。也知道有的接着读研究生,想做faculty. 不知道还有多少去做PA,药,或者生物统计类的。
情怀能当饭吃?
agree, 真的浪费了太多人才了,当年生物系是全校高考录取分数线最高的系。。。那时候互联网也不发达,很多人都是啥也不懂被什么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忽悠的。。。生物其实应该算文科,除了生物物理那块尤其结构学的principle完全是物理数学,跟生物其实没啥关系,很多搞结构的教授都是物理出身
普通人缺的是个生物学位吗?缺的是个有生意的老爸啊。
其实白人也觉得生物是坑。某三线tech公司(比FANG差了一大截),我认识三个白男/白女data analyst,本科是Yale或者Harvard的生物/化学专业,甚至有Harvard的PhD,后来都转行成了data analyst。 对了,其中一个白男转行之前已经做到某个USDA site的lab director了。也就是说,白人眼里,USDA的director也比不上三线tech的DA,更别提跟FANG的码农比了。
教育也搞了一堆泡沫
这舒适区一说真是瞎扯,应该说人生最艰难的一段更恰当
学技术类的例如法律药剂医护能都有个差不多的工作
天坑专业基本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100个里面出大概三五个转业的,不超过十个法考题,十个专业技工,剩下的都要过着多年和乞讨差不多的日子,而且一过就是一千年,所以有了千老这个词
说这种话的人,我就问一句,您难道不吃药吗?您吃的药哪来的?难道是马工码出来的?最近很有一种以收入论成败的调调,讽刺完士兵讽刺护士,讽刺完护士讽刺生化从业者。自己运气好,进了高收入行业,偷着乐就行了,居然还嘲笑别的行业。挣得少,工作辛苦,就管人家叫千年老妖。吃相真难看。
生物不能进药厂?那药厂招什么人?
我知道的读BME的二代移民挺多的。这个比较杂。后面是去medical device 的多。但是就市场来说,药的需求量远大于medical device 的需求量。人人都会吃药。但是不是每个人都用medical device. 口罩手套胶布不算在内。读化学化工的本科毕业就去大药厂的孩子也有。他们不需要解决身份问题。只要专业对口有实习经验,找工作比学liberal arts education 的容易。如果要往上走,还是读博士可靠,硕士待遇都和本科生没区别。除非本人特别出色。
BME是bio-medical,ME是mechanical?
幼稚,不以成败论英雄,不谈收入,你有没有家庭?有没有孩子?不是嘲笑针对任何人,反而是能救一个是一人,也算不枉码了这么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