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id看起来都很陌生。。。快十年前大宝还小的时候,大妈来发帖还能戏称自己为“年轻的美国大妈”,现在在发帖已经快十年过去了,成了“不再年轻的美国大妈”了 这次开始画画是因为大宝想学着用procreate。大妈就下载了一个跟她一块研究。其实很惭愧,大妈基本上已经不太会画画了,更别说运用高科技,也是折腾了半天才对这个软件慢慢熟悉起来。。。 zhenjiayouwu 发表于 2023-12-09 15:52
当年头也不回的走进了安检,躲在一堵墙后悄悄的看看爸爸妈妈,妈妈还在找我,爸爸在抹眼泪。第一次看到爸爸抹眼泪,我也在抹眼泪。 gmgamer 发表于 2023-12-09 08:33
楼主MM画得真好,赞👍赞👍赞👍! 我来美国快24年了。再过几年,来美国的年头就比在国内的时间还长了。 想起离家的那天,我抱着不到3岁的儿子,父亲送我们到登机口,我是第一次去国离家,不由得泪如雨下 ...飞机起飞了, 故国和家乡是越来越远... 四个月前,我也开始学习画画,毕竟悟性不够,只能画些最简单的意境画。 江湖夜雨十年灯 发表于 2023-12-09 16:23
回复 99楼一年明月的帖子 是我 zhenjiayouwu 发表于 2023-12-09 17:22
当年我们离开家乡,跑到美国,那时候的交通和通讯联络都不像现在方便。父母心里不知有多么不舍呢。而我们年少气壮,一门心思,想出来看世界。现在想想,那种不知后果的别离对父母来说太残酷了。自己成了父母,有些东西才懂,才体会到。 我也记得,在机场,爸妈来送我,验了机票护照,他们就不能进去了, 只能站在那里挥手, 隔着一层玻璃,就已经觉得好像隔着千山万水,不知何时才能回来看他们。 hwway 发表于 2023-12-09 16:45
很有同感!楼里好多说来了40年的,那基本就是半生啊,不知道待了半生的是个什么感觉,已经完全他乡变故乡了吧 whatsup119 发表于 2023-12-09 17:39
我感觉经历和你不太一样呢 首先,就是找房子然后捡家具。不吃食堂自己做饭。第一次去中国超市,看到有上海青。非常惊喜 梧桐花花 发表于 2023-12-09 17:59
回复 1楼zhenjiayouwu的帖子 你的箱子保护得真好 我已经不记得我的carry on长什么样了 只记得大学的最后一个月,差不多全系的女生都去买158的大箱子,每人搞了两只 我家storage里还仅存一只,哈哈哈 子陋 发表于 2023-12-09 17:45
哇,见着偶像了,受我一拜。^_^ 我还记得你们家柯基,你们家大宝,你老公那些很多很多好玩的事。mm真是多才多艺,期待漫画继续哈。 一年明月 发表于 2023-12-09 17:42
只能带一个158吧?另一个小点的 可能是140? zhenjiayouwu 发表于 2023-12-09 18:10
好久不见:)大妈回来了。 应该有很多人和大妈一样,来了快二十年了吧?不知你是否也还想起过,那个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微信的年代。 大妈的小红皮箱,陪伴大妈多年,现在也很少用了。 画得不好,大家多包涵,多给大妈留言鼓励一下大妈吧:) 未完待续 zhenjiayouwu 发表于 2023-12-09 00:17
出国三十年了。 对妹妹的很多画有共鸣。 本人吃货一枚, 记得在学校食堂吃了夹生的米饭, 一气之下, 跑到外面的cafe 花了十五刀吃了顿好的。 那时候十五刀可不是小钱, 但也不后悔, 就是觉得老子要快点毕业, 挣”大钱”, 再也不吃夹生米饭! 😂 其实一路走来, 生活中有太多比夹生饭更郁闷的事情, 就是记得要moving forward, no matter what! augustaoctavian 发表于 2023-12-09 14:24
楼主,请问自己画了之后扫描的 还是直接在面板上画的,请问具体的面板设备,软件。 我也想重拾漫画,感觉还是上学时在本子上涂鸦的水平。一点没有跟上现代社会。恳求普及一下设备,软件,让我实现画画电子化。 sunnyStore 发表于 2023-12-09 18:18
我们学校食堂的唯一中餐是柠檬鸡加米饭。 第一次我兴致勃勃买来吃,结果 那个柠檬鸡做的其腥无比。根本咽不下去。 以后再也没买过了。 后来就慢慢自己学会了做饭。 mylittle9 发表于 2023-12-09 18:19
当时没有微信。留学生和家里联系都是用那种prepaid的电话卡,每次去中国店买菜,买一张25块的。用一个星期。一分钟大概几毛钱? 更早的,在这种ip(就是走internet网络)的电话普及之前,留学生和国内联系都是打普通电话,一分钟要几块钱。 穷学生根本舍不得多打,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江湖还流传着各种省钱的故事,譬如告诉家人,电话打一次的时候不要接,就是保平安的意思,如果有急事,需要通话,再打第二次,再接,没事就不打了。等等 mylittle9 发表于 2023-12-09 18:28
当年第一次去中国buffet,记得大家都互相取笑要扶着墙进去扶着墙出来😀graceman 发表于 2023-12-09 13:16
2,语言不通 大妈还找到了自己带来的厚厚的资料夹: zhenjiayouwu 发表于 2023-12-09 00:46
D妹有竞争对手咯 头文字D 发表于 2023-12-09 01:28
当年拖着两个这样的箱子,都快把自己装进去了,踏上美帝的旅途……举目无亲,囊中羞涩…… 木瓜瓜 发表于 2023-12-09 07:50
来了23年了,当年战战兢兢懵懵懂懂一个人来读书的情形感觉就像在昨天。yiemaosh 发表于 2023-12-10 00:35
3,美食荒漠: 今天就贴这些了:)喜欢的姐妹给大妈留个言,大妈明天再贴 zhenjiayouwu 发表于 2023-12-09 00:52
回复 172楼Monica3213的帖子 你好厉害啊,我也23年,觉着英语还是乱七八糟 刚来的时候在天坑专业,每天看着比我头都大两倍的蒸馏瓶郁闷,最后觉着再不转专业就要真抑郁了 之后折腾很多年虽然也没混出啥,但是每天还是挺开心的 子陋 发表于 2023-12-10 12:56
一晃眼,三十年了。那个年代,gas 0.99。从来没用过电脑,一点一点穿越时空。 junesnow2010 发表于 2023-12-10 22:20
mm和微信上“年轻的美国大妈”公众号是同一个人吗?我很喜欢那个微信号的文章哎,每篇都看得津津有味
当年我们离开家乡,跑到美国,那时候的交通和通讯联络都不像现在方便。父母心里不知有多么不舍呢。而我们年少气壮,一门心思,想出来看世界。现在想想,那种不知后果的别离对父母来说太残酷了。自己成了父母,有些东西才懂,才体会到。 我也记得,在机场,爸妈来送我,验了机票护照,他们就不能进去了, 只能站在那里挥手, 隔着一层玻璃,就已经觉得好像隔着千山万水,不知何时才能回来看他们。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你画的很好看啊 家里都不用买装饰画了
我特别喜欢列车那张
是我
哇,见着偶像了,受我一拜。^_^
我还记得你们家柯基,你们家大宝,你老公那些很多很多好玩的事。mm真是多才多艺,期待漫画继续哈。
你的箱子保护得真好 我已经不记得我的carry on长什么样了
只记得大学的最后一个月,差不多全系的女生都去买158的大箱子,每人搞了两只 我家storage里还仅存一只,哈哈哈
啥叫158啊 不能是高度吧
哈哈哈,我现在真是非常非常好奇为什么我们那一代的父母那么心大,让我们大学离家千里,一毕业就独自飞往大洋彼岸
娃很快就要上大学了,我给他画了个车程5小时的圈儿
尺寸长宽高的和?
这画的太好了
感觉你住过跟我一样的城市
再过20年你们就知道啥感觉了😂
BTW我家俩娃大学都在一小时车程, 都不想离家远。感恩😊
刚到的时候住在学校宿舍 也不能自己做饭 很快就开始找房子搬出去了 不过开始几个月自己做饭也很少
只能带一个158吧?另一个小点的 可能是140?
谢谢支持,爱你
现在姐姐已经preteen 妹妹都三岁多了🤣
我们那时候真是两个~~~美国经济好911之前
楼主,请问自己画了之后扫描的 还是直接在面板上画的,请问具体的面板设备,软件。
我也想重拾漫画,感觉还是上学时在本子上涂鸦的水平。一点没有跟上现代社会。恳求普及一下设备,软件,让我实现画画电子化。
我们学校食堂的唯一中餐是柠檬鸡加米饭。
第一次我兴致勃勃买来吃,结果 那个柠檬鸡做的其腥无比。根本咽不下去。
以后再也没买过了。
后来就慢慢自己学会了做饭。
我可以回答你 是app直接画的 然后可以导出来 功能非常强大 楼主用的白纸功能基本 我比她强一丢丢
就是用iPad和iPad pencil 然后软件是procreate
当时没有微信。留学生和家里联系都是用那种prepaid的电话卡,每次去中国店买菜,买一张25块的。用一个星期。一分钟大概几毛钱?
更早的,在这种ip(就是走internet网络)的电话普及之前,留学生和国内联系都是打普通电话,一分钟要几块钱。
穷学生根本舍不得多打,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江湖还流传着各种省钱的故事,譬如告诉家人,电话打一次的时候不要接,就是保平安的意思,如果有急事,需要通话,再打第二次,再接,没事就不打了。等等
时代真的变了 那时候怎么能想到还能这么方便的拿起手机就能播个微信电话
可惜时间长了 跟国内的人也没有了联系的欲望
哈哈哈,我还真是不挑。我在美国这边的大学食堂吃的第一顿饭是tuna sandwich, 简直惊为天人,虽然大学的时候吃过金枪鱼披萨。。。但是tuna 混着mayonnaise还是第一次尝,一直到现在都大爱
后来转学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学校1.5美刀的土豆泥,那味道香美的,迄今无可超越
所以我对中餐脱钩得很快,虽然也爱吃,但是不是特别想。。。可能就是为什么我到现在做饭还是一塌糊涂
脱离了中餐 其实生活一下I简化很多
楼主有爸爸的朋友接机,不典型啊!老留一般都是联系老生接机,身揣一千美元就过来了。楼主属于条件不错的。
我来那时候已经很多人来自费读硕士了,而且来的也有不少在这边都有亲朋好友的,但是那时候美国人看中国人还是有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感觉,后来就来读硕士的人越来越多,比如我们下一届就比我们这一届多了很多,然后美国对中国人的感觉也是越来越有钱,后面会画到一些相关的感悟
二十年前好像可以用Skype 了。记得国内家里为了和我打电话专门买了电脑。
来的前半年其实真没什么心情天天做饭,基本上就是凑合吃吃,主要也有可能是读硕士项目短总想着毕业找工作的事,不像读博士的姐妹们可以慢慢习惯和适应
厉害👍,这是有天赋的人啊!画的真有感觉。
记得! 还记得第一次去餐馆,lab mate 告诉我哪步给信用卡哪步签小费。 Labmate 在这读美本的,还传授了两块钱吃麦当劳一套的技巧。就是要一杯水,免费。然后dollar menu 定一个汉堡一个薯条。第一次学到我好佩服,原来只会点套餐当年一个要五六刀。看她两刀端一盘出来和我套餐差不多的样子。
楼主漫画好细腻,戳中我无数走过的点
那时候真的是大家都学会北方包饺子了,几个人凑合起来,有一个北方的能幹饺子 然后大家就包的包,煮的煮,就可以动起来
6,大妈安顿下来
omg!我有个一模一样的文件夹📁,当年去美领馆签证开始用,来美国学校报道,I20、成绩单之类的,后来所有身份材料都放在里面,也是20年了,已经破旧不堪了🤣
我以为是D妹发的
特别记得那会儿到housing问房子,一口南方口音的大妈给我问得满头雾水
我当年的大箱子也健在,158的
很多感觉特别清清楚楚,我这次写就打算一定要忠实于我的记忆🤣
你好厉害啊,我也23年,觉着英语还是乱七八糟 刚来的时候在天坑专业,每天看着比我头都大两倍的蒸馏瓶郁闷,最后觉着再不转专业就要真抑郁了 之后折腾很多年虽然也没混出啥,但是每天还是挺开心的
楼主很棒
哈哈,这些当时觉得巨难吃的食物现在我都喜欢了。
我的分水岭是出国一年之后,某天以一种悲壮和茹毛饮血的心情咬着生芹菜,觉得这世间号称的“食物”放眼望去已经没有什么我不吃的了 🤣
同感,英语经常词不达意
太美了,多发点
献丑了:)
我也记得9毛9 的油, 当时一加仑油比一加仑牛奶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