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挺主动的,但是感觉和很多人都只是表面笑笑,而且都是很客气的假象。只有小部分的人,可以在他们面前做自己,bring the best of me。以前和室友、同学这种相处久了容易产生联结,因为是每天一起相处的,在一起久了,会有更多互动的moments。但现在没有办法,没有什么同学室友这样细水长流的关系,大家都是泛泛之交
我挺主动的,但是感觉和很多人都只是表面笑笑,而且都是很客气的假象。只有小部分的人,可以在他们面前做自己,bring the best of me。以前和室友、同学这种相处久了容易产生联结,因为是每天一起相处的,在一起久了,会有更多互动的moments。但现在没有办法,没有什么同学室友这样细水长流的关系,大家都是泛泛之交 TraceyC28 发表于 2023-11-26 16:36
第一次认识,尤其是大的聚会上大家都是small talk,泛泛的好像认识了很多人,但是就没下文了,很理解这种空虚感。我现在都很少去这种聚会了,对i人来说感觉消耗大于快乐。 楼主想交朋友,那就要主动去找那个连接的点然后约第二次啊。我的体会是为社交而社交很难维持,得有something in common然后围绕你们都感兴趣的点约活动,从那一个点慢慢有几率发展到广义的朋友。每个朋友有各自的侧重点,打球的运动的聊工作的聊读书心得的吃吃喝喝的,不需要都在同一个人身上全部实现,那比找老公还难😂
感觉评论没有看懂我的意思。我是觉得自己内心渴望有人陪伴,亲密关系,可是我可能需要认识10个人 才能有一个让我觉得在一起感到真正开心的朋友(而这一个朋友,往往很抢手)。而有些人,认识三个人就能有一个很投缘了。
不是 我花时间花精力了,但是就是没办法和一些人变熟 聊天就是没有什么联结 大家都很客气那种。只有和很小一部分人 我才觉得可以真正产生联结。
感觉你没有看懂我的意思。
没有家庭的人怎么办
楼主有没有想过,那个你觉得你也喜欢又很受欢迎的朋友,也许这个朋友有时候和你交往的时候是向下兼容了。所以虽然你感受到了和对方很契合,但是对方并没有同样的感受,导致这样的友谊并不平衡,而往往不可持续。(向下兼容这件事,是我近些年才能领悟到的。当我第一次见到对方,觉得特别特别聊得来特别投缘的时候,大多数,那是对方在向下兼容我的感受,一个高维在照顾一个低维度的人,自然是降维打击。不知道这个比喻更清楚了吗?
楼主需要寻找的,不是比自己更高维度的人,而是和自己一样,非常真诚认知相似的人。这样的友谊才能长久,而且非常坚固。以楼主的帖子自述来看,你需要找的也是你这样的“内心深处其实是渴望亲密关系渴望有人陪伴,但是又不善于交朋友的人,”
你的家庭就是你自己。自己蹲家。
你完全没有看懂我的意思。
我又没有不付出。我的意思是我也一直在很真诚和人交流 但是和大多数人没有办法产生联结 也不能获得情绪价值,反而让人很疲惫。
可能是这样。我觉得很好聊,在一起很开心的朋友。他们其实和谁都挺好聊的,或者他们可以遇到带给他们更多情绪价值的人。
阿斯伯格
认命吧
我挺主动的,但是感觉和很多人都只是表面笑笑,而且都是很客气的假象。只有小部分的人,可以在他们面前做自己,bring the best of me。以前和室友、同学这种相处久了容易产生联结,因为是每天一起相处的,在一起久了,会有更多互动的moments。但现在没有办法,没有什么同学室友这样细水长流的关系,大家都是泛泛之交
向下兼容 学习了
感觉你的根子又是童年缺爱啊,,,
那你需要比别人花上成倍的时间和努力。
不想花时间和精力,就只好忍受孤独,学着享受孤独。
羡慕那种感觉 就是从2小时聊到7小时。我只有和一些以前的同学才会这样 语音聊天可以聊一天 但是年纪大了 又在美国 同学也都各奔天涯了
现在的朋友 根本没有什么深入交流的时机 人也不对
很明显你花的精力还不够,继续加油。
找对象只跟颜值有关系,跟social 不social 没什么关系吧。
老是自己呆着交不到朋友的一般就是颜值不行。
你语文理解是不是有问题。
没啥问题。实话实说。颜值高的一般都比较popular, 不管什么关系。颜值普通的很难交朋友,不管多努力。除非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
那还真不是,我身边受欢迎的女生,长相都不是大美女。一些美女反而没啥朋友,因为性格太冷淡了
我的其他朋友一般是聊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事情。这个能聊深层次问题的朋友也就这一个。人和人不同,朋友是多样的。只要真心相待,都值得交往
美女没有女朋友吧?男生肯定多的。性格冷淡是因为癞蛤蟆太多了需要离他们远一点。不好看的没有这种烦恼,即使很开朗跟男生打成一片,也不会被频繁骚扰。她们接触的人多也相对容易找到合适的男朋友,但是总体来讲男朋友的质量不如美女。
女生要么好看,要么活泼开朗,长得一般个性寡淡就彻底没戏了。
我讨论的是 和人产生深层次联结的问题,即使是美女也不能保证和人产生联结啊,女明星有几个soulmate。就你语文理解有问题的出来歪楼。。。
和我的经历和感受很像,所以我能共鸣。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寻找自己的人生伴侣上,寻取和自己合拍聊得来的异性上,有喜欢的可以主动一些。一般的朋友交往就随缘,不用太强求。
想中奖没有错,不停地买彩票也没有错,可是因为时间长了中不了就开始苦恼这就有点问题了。。和人产生深度联结说到底是个可遇不可求的事。未必一定要追求长久的联结啊,其实很多时候一次很愉快的深度交流就很已经可以照亮某个方向了不是么?相较于拿到对方的认可(成为对方的朋友),“想要成为对方那样的人”的这种念头的升起就已经是和大多数人类的无聊社交里的奇迹了。
和你和小时候的primary caregiver的bonding有关
你哪句话看出来我没有付出? 我说的是一类i人,明明很渴望社交,但是花时间社交之后也并没有感到任何快乐,反而疲惫,因为这类人本身就很难和人有深入交流 联结的感觉,也没有办法轻易从这些交往中获得情绪价值。 而有类人,一般是e人,就很容易和人产生联结,对方说的点,能马上嘻嘻哈哈产生共鸣。
寻求圈子里popular的人的认可,其实一定程度上是在寻求自己在日常圈子的被认可。
同意。很多我们很喜欢的人,只是因为对方情商高,跟谁交往,谁都觉得舒服都喜欢跟她做朋友,并不代表她就跟你投缘。
可能是。小时候爸妈没什么时间陪自己,自己一个人总是感到很孤独,从小就有,而且没有安全感,长大了以后又和爸妈关系不好非常疏远
是的,渴望亲密关系可是又害怕失望受伤害。但是感觉其实大部分人还是靠亲密关系填补空虚的。真的可以自娱自乐的人并没有那么多
去看心理咨询师,他们是培养亲密关系的专业选手。
如果普通人里你遇到过10个才能培养出一段较好的关系,那心理咨询师先看一个维持一段时间,合适的话就不换,不合适的话就换,三个以后应该可以找到合适自己的。至少坚持六个月,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培养亲密关系是一种能力,既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就向专业的人请教。学会了这个能力,跟任何人都可以培养出交心的交情,就算见面五分钟的陌生人。
真正可以自娱自乐的人,要不就是内核强大的,不需要别人来提供情绪价值;要不就是心理某些部分缺失的人,感受不到亲密关系的价值。
无法和人产生联结 为啥非得扯到外表和颜值?
我不觉得自己颜值有啥硬伤,表面嘻嘻哈哈的朋友是有的,去参加聚会也是会有异性加微信的。可是这和我无法和人产生联结没有毛线关系啊。
我以前在国内的时候好像没有太多这个困扰,比如去公司实习,就能遇到很投缘的同事,可以一直保持联系。 在美国偶尔也会有,比如和以前的室友,一起的同事,(但是一般都是别人对我伸了一些橄榄枝,我才觉得毫不费力就和别人有联结吧)但是这几年发现这样的“投缘”次数越来越少了。
向下兼容,这个概念很新颖,也很到位!
很多人都和你一样的. relationship 都需要经营的.
买只狗狗啊
现在生活不够稳定 没法养狗。工作可能会有动荡。
lzmm,我深有同感。我们这种人,应该是比较挑剔敏感,社交技巧不是很高,对社交疲劳的耐受性也不高。最喜欢的那几个朋友,往往是很popular的那种,她们能分给我们的时间会比较少,因为她们朋友太多了。 我觉得12楼讲的有道理,一要放低一点交友标准,二要多花点时间维持已有的朋友,三要接受我们自己,我们这样的人,不会有一大群朋友(就算有了,也没精力应付)。如果真的有幸遇到一个类似性格又聊得来的朋友,那一定要好好珍惜,那是中奖一样的概率呀。 与你共勉!
挺正常的,每个人性格不一样。交朋友也是看缘分和chemistry的。当然不交际不外出整天宅家里肯定遇到有缘人的机会就会少一些,培养些爱好找共同兴趣的人会容易些。
那楼主,就学着像之前的朋友一样,率先伸出橄榄枝,慢慢你就能发现其中的一些马上能给予正面反馈,把更多的橄榄递回来的,就会大幅增加投缘的几率。不需要计较其中有些人不回馈你的善意,你是通过这个先释放的善意先去甄别出一部分可能成为朋友的朋友,所以这种做法在我看来利远大于弊。
很多人都说工作后遇到的投缘的朋友很少,我并不这么觉得。我习惯通过率先释放善意,来过滤出一部分适合做朋友的朋友,然后再在这部分人里面继续接触,收获了很多好朋友。我其实也不是特别擅长维系友谊的那种人,但是这种友谊很牢固,哪怕很久没联系,一旦联系还是和以前一样热络,对彼此有着满满的信任感。
好好经营自己。除非亲人,没有人真正在乎你。
另外我觉得到了一定年纪,好友之间需要互相关怀,做个温暖的人很重要。
可以找有温顺小狗的朋友借来养几天,如果人家度假的话,大家互相帮忙 反正朋友也不是长久之计,大家都忙,年轻忙事业,中年忙孩子,老年忙老人和自己身体
其实习惯就好了,朋友可以不需要的
楼主想交朋友,那就要主动去找那个连接的点然后约第二次啊。我的体会是为社交而社交很难维持,得有something in common然后围绕你们都感兴趣的点约活动,从那一个点慢慢有几率发展到广义的朋友。每个朋友有各自的侧重点,打球的运动的聊工作的聊读书心得的吃吃喝喝的,不需要都在同一个人身上全部实现,那比找老公还难😂
“跟任何人都可以培养出交心的交情,就算见面五分钟的陌生人。”有点夸张,但是确实有通过敏锐观察捕获对方心态(或者人类共性弱点?)然后迅速博取信任和吸引的相关课程。心理学真的很神奇,了解一些以后会觉得包括自己在内的人类如果对此一无所知就特别容易被降维hack。通过这样的手段,i 人也能无往不利拿下所谓亲密联结,然后再在开发的这片鱼塘里发掘自己真正有兴趣的鱼进一步投入?也无不可,毕竟这个世界就是这么运作的。
理解你的感受
了解一下现代催眠之父 米尔顿.艾瑞克森。 他是美国临床催眠学会的创办人兼第一任主席。艾瑞克森为催眠取得了合法地位,让催眠不再是“严肃学术殿堂中的跳梁小丑”。 他可以短时间之内碰触到来访者的潜意识层面,在那里进行运作,严重的精神问题可以一次看诊维持半年的效果。
楼主的表面问题是很难与他人形成亲密关系,本质的问题是“跟自己的关系不好”,比如不够自信,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有排斥(原生家庭,成长经历或个人特质)。当一个人对自己全然地接受,从内到外从头到脚都觉得此时此地的自己刚刚好,那么与人交往的时候,他人会体验到这样的开放和包容,自然会愿意跟你形成亲密关系。
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是所有关系的基础。当其他关系有问题的时候,可以回到这里寻找答案。
跟自己和他人产生联结的满足感,不是语言可以描述的(博取信任,鱼塘捕鱼,无往不利)。宠物不会语言,但不妨碍它们和主人的信任与亲密。
是。 不过和自己的良好关系也是从第一份和primary caregiver的关系来的。
童年经历不是和自己有良好关系的唯一来源。
西方心理学就是建立在人在任何年龄、任何身体状况、任何外境下都有改善的能力,都能重建和自己的关系的基础上。这个假设现在也被“大脑的可塑性”从生理结构上支持了。
只要往正确的方向努力,绝对能体会到改善。
完全同意。存在的意义就是重塑一个更完整的自己。
和他人产生联结的满足感,也很重要,但是那是bonus来的。
这样的一个朋友,可能也不会是你真正的朋友,因为更大可能,是这样的朋友有很好的沟通能力,所以你觉得能顺利的沟通
估计变i人了,去测下mbti吧https://www.16personalities.com/,我以前在国内也以为自己是e人,结果到美国以后怎么测都是i人,然后就释怀了,根本懒得强迫自己去social
猜测lz大概是ixfx,F类的i人,所以比较感性,像我们ixtx的T类i人,一个人自娱自乐不要太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