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本着学习的心态进来的,进来后看了几个高赞回答,发现我天真了,这完全就是个BSO的帖子。。。 hijklmn 发表于 2023-11-16 14:41
我圈子有限,没见过不学习就能碾压别人的,所以对绝绝大多数人来说,努力是最重要的品质之一,这也是我们一直教育孩子的。 l4528 发表于 2023-11-16 14:44
我觉得牛人学霸还有一个特点是一旦进入学习状态会超级专注,不受任何干扰。我年轻时是这样的,可以连续专注6小时以上,对周围可以充耳不闻,所以学习效率很高。但自从有了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再加上娃小时候一天几百次叫妈妈,我这专注力已经稀碎稀碎的了,学一小时就得歇俩小时。 iloveGelato 发表于 2023-11-16 11:07
我在有孩子以前,就是这样,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别人会不明白。 直到后来有了孩子,孩子遇到难题,我可以直接快速帮他们解决。但因为想让他们学习,彻底搞明白,我不得不逼着自己,首先弄明白他们为什么不明白,然后要用最简单直接的办法,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彻底搞明白。这个过程让我更理解了人和人的不同。 我以前给孩子请老师私教,但发现效果并不太好。包括一些大学老师,他们私教的问题是,不会去搞明白,我的孩子,倒底是为什么不明白,所以他们的帮助是很有限的。可以帮助孩子解一道题,但无法让孩子学会解所有的题。 所以只能逼着自己上。因为我花时间和心思,去明白了孩子们为什么不明白,所以我会从最根本的地方来帮助他们,一般孩子们的进步就会很快速和持久。这个过程让我对不同人的思维过程,有了更多的理解。 jc255 发表于 2023-11-16 13:35
记得小时候要背诵课文, 我一般看一遍, 就可以全背下来. 没有什么方法, 就是整个课文, 像相片一样印在脑子里, 从脑子里读出来就可以了. 读大学时, 我一般都不去上课, 因为晚上玩太多, 白天就在寝室里睡觉. 到考试前, 用一周的时间把所有课程自学一遍, 然后去考试, 基本都能考第一. 我觉得我看书的时侯, 非常的 focus,一看就明白, 然后把整本书的内容, 可以全串起来, 用大白话就可以把不懂的人, 讲得很明白. 之后在美国读博士, 和工作, 基本都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别人花很长时间不能解决的问题, 我一般可以在一天之内帮他们解决. 所以现在的工作, 就是给别人的难题, 做 high level 的咨询和提出解决方案. jc255 发表于 2023-11-16 00:16
抱着学习的态度进来…😱都是天生异禀……我 无地自容…💨 mickey2007 发表于 2023-11-16 17:17
其实每个人的天之禀皆异,天生我才必有用。除了载入史册的那些名字,大多都是五十步和百步之差,没有质的差异。能够各安其位 各尽其才,终生学习,就好。想起了窦唯的 无地自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YxjRbs0Gsg 学谦为小家 发表于 2023-11-16 17:52
早就知道這個帖子會變成 show off 貼,而且沒有一個有用的。 linne 发表于 2023-11-16 16:35
牛人们能不能分享一下你们是怎么学习的,看书的时候怎么记忆,思维和融汇贯通? 大学时碰到一人,自己把教材看一看后就可以理解得很深,可以纠正老师的程度,很好奇她看书的时候都在想什么 driftyy 发表于 2023-11-15 23:45
破坏一下气氛,起码数学,不花时间学肯定不行 天干勿早 发表于 2023-11-16 19:09
我也是照相机记忆,学习很容易,因为记东西很容易。而且这个不需要后天习得的技巧,就是天生就会,看到东西就立刻在脑子里存了照片,并且可以随时检索存储的无穷照片中的任意一张。感觉人脑的计算能力还是很强大的。当然我逻辑思维能力也很强,学习就真的很轻松了。 我家领导是录音机记忆,所有东西读一遍就能背下来,就像唱歌一样。他现在都能背诵当年语文的必背课文。。 athenana 发表于 2023-11-16 01:38
跑个题…最近教娃用x 代数解题,她怎么都搞不明白两个未知数两个方程。 记得我差不多也是小学三四年级第一次知道这个方法,我哥教我的,我听一次就明白了 感觉特别好使,马上就学以致用。但为啥娃就是不明白我说的什么?这个概念对于三四年级是超前了吗? freefly 发表于 2023-11-17 00:06
What! 数学是最不需要花时间的了 athenana 发表于 2023-11-17 00:34
回复 1楼driftyy的帖子 一个个说得天花乱坠,基本是井底之蛙 Cyabce 发表于 2023-11-16 19:39
我就想问问楼里自认为碾压别人的学霸都是什么级别啊?清北?还是拿过某个科的竞赛牌子?要只是普通985就算了吧 意志消沉 发表于 2023-11-17 01:16
我圈子有限,没见过不学习就能碾压别人的,所以对绝绝大多数人来说,努力是最重要的品质之一,这也是我们一直教育孩子的。
你说的很对。it''s all about hard working。
而且,没有哪个真有天赋的会不追求卓越。卷不起来,其实就是没能力。能卷就是最大的天赋,是智力体力和性格的最终体现
自己有了孩子以后,观察他的成长,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发现先天的智慧不一定能保证你成功,但肯定是能让你轻松不少,因为你可以真的不费多大力气能达到别人八成努力的效果。
想问一下你家娃 继承了你们俩谁的特点
我小时候也是一样,专注力很强,现在我父母说我小时候看书时是听不到他们叫我的,叫几遍也没回答。
现在我娃也是一样,从小就喜欢文字的东西,喜欢看书,也是一样的专注。
其实,我觉得美国的中小学课程设置,其实就是在极力的想让小孩子明白非常细节的步骤和原因,在我们看来太啰嗦了,但对不那么聪明的小孩子来说确实是可能帮助他们理解为啥要这样算。
这点,中国的教学要差太多了,不是去适应儿童,而是在选拔儿童。
牛人
其实每个人的天之禀皆异,天生我才必有用。除了载入史册的那些名字,大多都是五十步和百步之差,没有质的差异。能够各安其位 各尽其才,终生学习,就好。想起了窦唯的 无地自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YxjRbs0Gsg
我就经常给家里的学渣妹听这支歌。 有时候就需要这个劲:“有什么了不起的!” 当然努力工作是必须的。学会自己给自己找乐子也是必须的。
这看起来就是基因里带来的,没学习方法什么事嘛
估计我家孩子就你这样,从小玩到大,不见读课本。总是听前辈们讲,高中多难读,AP很难混,但是我们家这个上着6门AP,照样天天不读书,照样AP拿五分。我老公也是读书很轻松。别人车子的17位VIN #, 看过一眼,过一年还记得。
天生的,这楼当然没什么用
举个学习的例子:初中学的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函数,自己做个图表,归纳在一张纸上,很容易就记住了,而且不会搞混。
举个工作的例子:有好几个项目在做,每个项目又有若干个facilities,每一个用的设备/要求/设计需要不同,随着项目进展时常变化。我就列表总结,每个项目还有一个word file,记录重要信息。每个项目重要的客户邮件我会分类保存。于是我能很好的掌握全局,不会弄错,客户要求也都记住了,公司内部如果有人搞不清时常也会问我。
不如跟你分享下如何投胎,下辈子重新摇号。
数学是最不用花时间的吧,对聪明天赋高的。
文科和医科,象英语历史啥的,才要时间砸吧。所以内容必要得看过才会记得,就算记忆力再强,那么多内容怎么的也得都看一遍。
数学公式原理定理就那些,从理解到灵活应用,有人看几个例子就行了
一个个说得天花乱坠,基本是井底之蛙
牛人不一定是好老師 但也有很多牛人是好老師 特別是大學和研究所階段 老師自己做研究的對某些東西的觀察和體會真的不是教科書能夠比擬的
我觉得第一类高手 也就是真正的牛人确实是没有招数的,就像武林顶尖高手 无招胜有招。
第二类,也算是学霸,但还是需要一些套路的。我是可以用比别人少很多时间拿到高分的。
文科上,我记得中学背英语课文很快, 老师说,我并不是一字不差,而是内容理解了之后自己复述一下。对于不理解的文科,我是不愿意花时间无用功的,特别大学的科目。我的方法就是分类总结记忆。甚至打个小抄—反正考完试都是忘掉的。
理科比如数学。我是一定在理解之后融会贯通的。我善于分类之后总结,每一个知识点类似的题型放在一起做一遍。做了两三遍之后就明白并记住套路了,之后就很容易举一反三。
还有我考前突击的诀窍是 刷往年题目,我每次考前几乎没时间把书看一遍,就不如先做题 再回到书里找公式找答案 再理解记忆—有的放矢的看书最有效率。往年题目做一遍 往往也就把书里的重点过一遍。最后有时间再看书 又会有新的更深理解 同时查漏补缺。
还有就是平时一个学期可以放羊,但考前三天突击的时候我会特别专注,特别高效。比别人准备三个礼拜可能效率都很高。碰到有些科目很无聊很想睡,我还会想办法让自己感兴趣,比方说我会想像自己是老师给别人讲题,这种代入感看书甚至自言自语着就不困了。
这些方法没人教过,都是自己多年考试摸出来的,基本一门课可以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两三天考个高分。理科比如数学 我是靠理解和兴趣。以前也给很多小伙伴介绍我的方法,可是好像别人就是做不到。或者试过也没用。
我一直觉得自己就是小聪明,并且坚信花了足够多的时间 只要不太笨 就可以做到行业专家。但是学术界搞科研做到顶尖肯定还是要天分和兴趣,花够足够多时间也未必有用。
工作上我觉得我在学校的那些技能最有用的就是 条理清楚 归类总结,特别是写邮件或者会上发言很有用,另外我如果理解的话可以把艰深的内容讲得明白。还有就是捕捉最重要的信息点(类似于考试的知识点)。
天呐,才看了两页就这么多照相机记忆大神。 我以前总是自诩记忆力好没有太用功成绩也不错,跟你们一比我简直就是个渣。而且年纪越来越大连数学心算都不会了….
能容易理解别人教你的东西就是天赋的一种啊,对抽象的理解、对图形空间的理解,我小的时候其实不太能理解为啥有的同学听不懂...
What! 数学是最不需要花时间的了
陶哲轩都不敢这么说,你随便看几本书去考个奥赛金牌回来呀
我可以肯定的来说,我是继承我爸的基因,我爸是继承了我奶的基因,因为我妈就是啥也记不住。
我不是照相机记忆,因为背诵语文英语课文,从来都背不下来,非常困难。但是我初高中可以在期末考试前两三天,把历史,地理,生物,政治这些平常上课不听的副科的整本教科书,都背下来,第一遍全看一遍,第二遍挑重点看,然后这些副科都可以考90多分。
等到上大学,因为数学课都在一大早上,我起不来,所以我就拿教科书自学数学课,物理也是自学,最后也都能拿到90多分。同寝室的同学一大早上课占座,对于我这种不去上课的人是相当鄙视的。
但是,我跳舞四肢不协调,唱歌跑调,耳朵听不出来音调的区别,不handy。
这个帖子里没有啥真碾压别人的,都没个北青或者大藤的第一出来说说。
这说明没有天才,没有绝对的碾压。天才就是hard working。
能上985就已经是百里挑一的智商了,清北基本都是千里挑一的智商,在普通中学里绝对是碾压了。名校教授都是万里挑一,至于那些科学史上青史留名的都是百万里挑一千万里挑一的智商了。而且智商越往上差距越大。
我觉得大家都高估了人类的平均智商,低估了天才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