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没睡着,发现孩子recess时是孤立状态,该怎样帮他?

V
Viviennedd
可以理解落单的孩子容易被bully,LZ夜不能寐也是有些过于焦虑了。从引导孩子team work/communication的角度,也不应该对小孩一个人玩听之任之。和老师交流,给孩子约playdate,课外班活动安排一些。多接触同龄人肯定是好处大。
p
ppnn
虽然高赞回答说一个人没什么,但我觉得那是从大人咱们经历了阅历3-40岁的成年人的角度来看的。 4-5年级的孩子,需要朋友,也需要锻炼交友技巧。 楼主找老师没有用的,老师没办法管你娃的交朋友---要是老师还得管谁跟谁玩,那老师还不得累死,你说呢? 你得给你娃多约play date,多搞party(哪怕不是生日party,就找几个孩子来家play date,好吃好喝,sleep over都行),跟不同孩子的家长多交流。人和人之间是要靠交往的,沟通的,多聊,聊多了你会发现其实族裔肤色方面的障碍并不是那么大。 如果约一阵play date 这一波孩子不能work out那就再换一波。实际上你娃在这个过程中也学到了社交技巧。 仔细想一下,孩子将来去社会上立足,靠的就是结交的各种各样的人。
弹指芳华 发表于 2023-11-11 11:24

说的太好了!交友技巧也是在学习中提高的,而且不能只以成年人角度出发看待孩子的交友问题
豆小萁
孩子没抱怨就没什么吧。都recess了自由一点吧。
s
shuma08
前面有个回复感觉特别对,什么猛兽才会独行之类的那是大人的想法。不觉得小朋友会不喜欢交朋友,只是要帮孩子找到自己喜欢也喜欢自己的朋友。大人要介入孩子的圈子帮助孩子交朋友。
c
cindy_cheng2000
我家的原来也是自己玩。以后我们推足球,参加各种俱乐部, 还请了教练给他上私课,他的运动细胞上来, 也喜欢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美国父母周末就带着孩子在公园里玩各种球都是为了孩子能popular
s
shasha11
It's ok to enjoy being alone!

d
dngdnhxqs
他自己开心不开心 是关键 而且你的娃还特意说7.8人一起挖 是不是平时很暖的孩子 但是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 总是希望孩子在集体中能够融入 如若我路过看到自己孩子挖沙子也会心疼 我觉得你可以问问老师 问他小朋友在学校怎么样 社交还好吗 有好朋友吗 先听听老师怎么说 也可以侧面问问娃的同学 他在学校怎么样 如果都挺好 那我觉得就随他 能自得其乐 是很不错的能力 至少我比较缺这个能力
j
jingqq
如果亚裔少,家长本来也不善于社交,就是难办。好在孩子本来也没有抱怨,那就没啥好担心的。
好好的在其它能使上力的方面关心孩子。比如志愿者机会不要错过,运动会去参加,孩子还是希望能见到你在那里的。培养爱好。
在家多和孩子一起干点喜欢干的事,多陪陪他。
C
Challenger2021
这是你家娃自己的选择,跟别人没关系吧
h
heyykitty0
所谓的没有不开心,无非是比较会self-regulate。
c
cc00sunday
啥事没有
娃自己开心 不难受就行了
我娃也是这样 找专业人士evaluate过 根本不需要担心
M
MissWW
他自己开心不开心 是关键 而且你的娃还特意说7.8人一起挖 是不是平时很暖的孩子 但是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 总是希望孩子在集体中能够融入 如若我路过看到自己孩子挖沙子也会心疼 我觉得你可以问问老师 问他小朋友在学校怎么样 社交还好吗 有好朋友吗 先听听老师怎么说 也可以侧面问问娃的同学 他在学校怎么样 如果都挺好 那我觉得就随他 能自得其乐 是很不错的能力 至少我比较缺这个能力
dngdnhxqs 发表于 2023-11-11 16:00

觉得按这位mm说的特别好,平时多观察,多关心,没有受欺凌,孩子自己开心就好。
理解楼主的焦虑,但是不必太操心。我小时候就是这样的,自得其乐, 根本没觉得有啥。 等稍大一点,因为我爱看书,会讲故事,同学课间围着我让我讲故事。但如果没人找我,我也不寂寞。倒是我妈,有时候觉得有别的孩子欺负我, 会抱怨我没用,被欺负了不会回击, 她还会去找人家家长。我心里明白着呢,其实就是小孩子顽皮没轻没重,我很烦我妈找事。当然,现在长大了,觉得当妈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楼主千万不要拔苗助长,push 孩子,听他描述,他是个非常聪明表达能力强的孩子,不要代替他做选择。
我家老大小时比我更内向,也是这样的,初中很长时间recess自己画画,但是他自己有主意,到高中各种社团,还被选主席,仍然是个内向的男孩,但也没缺啥。
笨小囡
我觉得你家娃很酷,你多保持和他的沟通,让他多分享学校的事,如果他是真的对现状满意,我觉得你也不必太过担心
jellynsyrup 发表于 2023-11-11 08:38

有主见,能自得其乐的娃,真的是再好不过了,而且他有时还是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的,不明白为什么担心。
C
Chileme
理解楼主,前几年我在小学做过比较多次的volunteer,可以说,我观察到的大部分东亚衣孩子都处于这种差不多的状态。在邻居群里说过,马上就有家长就跳出来一副要吵架的样子。只能说恭喜家有能social的孩子家长了。
M
MissWW
所谓的没有不开心,无非是比较会self-regulate。
heyykitty0 发表于 2023-11-11 16:51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你也可以说,所谓合群,无非是会讨好别人。所谓外向,无非是没有自己的主见。所谓开心,无非是会装。
p
phoenix2002
理解楼主,前几年我在小学做过比较多次的volunteer,可以说,我观察到的大部分东亚衣孩子都处于这种差不多的状态。在邻居群里说过,马上就有家长就跳出来一副要吵架的样子。只能说恭喜家有能social的孩子家长了。
Chileme 发表于 2023-11-11 17:52

我曾经看到,大学上课的时候,讨论分组,一个生在美国的韩裔男生,一个人一组。我看着太难受了,问他,要不要帮他加入其他组,他说不用。不过当时他看着笑嘻嘻的,不知道他自己有没有难受。
当时教室里只有这一个东亚裔男生。人家印度裔和非裔都能加入其他组,完全没有问题。
j
jingqq
理解楼主,前几年我在小学做过比较多次的volunteer,可以说,我观察到的大部分东亚衣孩子都处于这种差不多的状态。在邻居群里说过,马上就有家长就跳出来一副要吵架的样子。只能说恭喜家有能social的孩子家长了。
Chileme 发表于 2023-11-11 17:52

同意。父母同为一代移民的话,孩子大多不会popular。 国内也一样啊。城里小学,农村娃少的话,农村娃也不会popular。如果亚裔多的学校,孩子就容易一些。
s
silencer37
我站你老公,你反应有点过度了。这不叫被孤立,而是孩子喜欢自己玩儿,只要他开心就好。被孤立是他想参与别人不让他参与。而且你也说了,有时候有孩子跟他一起挖的,他说七八个,可能就是有七八个孩子挖过,但是你路过的时候别的孩子已经不挖了,所以你没看到。放轻松,别小题大做,朋友是你硬拉不来的,这么大了,性格也不是你说说就能改变的。
b
betterme
可以先去学校多做义工再观察看看.
D
Dazhongxiao
孩子自己没觉得不开心就没事。 一群人做着他不喜欢的事,他能平静的做选择,不因为peer pressure 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能享受一个人的时间,挺好的啊。 也不是别人故意孤立他,只是他选择不跟那一大帮人玩。 这种性格,以后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三两知己就满足了。你也不用担心他teens的时候会被peer pressure影响做不明智的选择。
crystalyysu 发表于 2023-11-11 08:10

同意这个MM说的, 孩子不从众,宁愿做自己喜欢的,而不是为了有玩伴玩自己不喜欢的,这么小就能做这样的选择,很是难得。 将来他必会找到合的来的朋友,不用担心。
c
cable
回复 1楼公用马甲45的帖子
去学校做义工看看到底是啥情况啊。
d
dinglingling
孩子自己如果觉得没觉得不开心,你不要挑破, 但你可以帮孩子约朋友来playdate, 感觉孩子小时候交朋友有时候需要大人做一些努力的,
d
deann
孩子如果enjoy自己玩也不错,这也是一种能力,其实最不招待见的是死起白咧要和别人玩,玩不好,或者不守规则,被其他孩子嫌弃的。
d
dryad
也许人就喜欢自己呆着呢
C
CC055
娃觉得没事就不管。只要没人欺负,不在人群里混可以避开很多drama.
q
qiagao
他不在乎就好了
w
wonderer
多参加team sports
双面夏娃
养孩子不只是家庭的责任,也是学校和社区的责任。我做过几年班妈,很多年volunteer. 很多华人家长怕麻烦老师,怕英文不好让孩子尴尬,怕被人背后议论拉关系。平时不沟通,过节时送大红包,以为这样就是对孩子好,错了。
平常要多沟通。孩子表现好,有任何微不足道的进步,要发邮件或者当面感谢老师,cc校长。有任何育儿的小问题,要积极寻求老师和辅导员帮助。学校社区有很多资源,绝不仅仅是中文学校和各种补习班。多参加学校活动,有时间就参与组织活动。帮老师节约时间,精力和钱。你混熟了,老师们自然会多关心你的孩子,并且及时反馈给你孩子的情况。
我孩子有一阵子也不开心,因为好朋友分到别的班了。我约谈了老师。老师特别重视,把几个性格兴趣相投的孩子,常常分到一个组,学习,活动,吃饭,创造机会让他们加强bonding。也让我多约这几个孩子play date. 我孩子明显开心了,也交了几个好朋友,一直到上大学都是铁哥们。
FloppyEars 发表于 2023-11-11 09:29

特别同意你的看法,我们华人的文化,其实在白人老师那里,看起来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我们觉得孩子交给老师,就是相信老师,自己就算有疑问,也不太愿意去问,是表示相信和尊重老师 在老师眼里,华人孩子的父母这种行为态度是典型的不理睬不关注自己的孩子,如果你自己的孩子都不关心,难道指望老师额外关心吗?很难的。 所以我觉得你可以带着善意和老师表达你的担心,只要态度诚恳,不是挑刺或者粗鲁,老师都会上心,一起解决问题。孩子的问题,学校老师可以解决起码一半,因为大部分时间,老师知道她在干嘛,父母倒是回家才能见到孩子,时间和空间,这是学校的优势。
h
heyykitty0
回复 113楼的帖子
没觉得外向的人没主见,但似乎是愿意根据情形让步的。一般健康的群体关系是有来有往的,不会是简单的单向讨好。
另外看着内向的人,换一个群体可能非常open。未必是真内向。听说过有小孩在普通学校显得敏感内向,都自己玩,但换去了gifted school,整个人open up了。
c
ccchhh
那些说孩子没有不高兴就没事,只要不是孩子想融入却没法融入就没事。—-人活着不是不是一就是二,很多时候介于一和二之间。小孩子里喜欢自己一个人玩的少之又少,无论这个孩子长大后什么个性,孩子期间都是喜欢和人玩的。常常不得不自己玩的难道非要天天哭才算不高兴吗?也只能这样啊,小朋友只好自己玩那还能怎样?
另外亚洲孩子天性和美国孩子玩不到一起。
双面夏娃
理解楼主,前几年我在小学做过比较多次的volunteer,可以说,我观察到的大部分东亚衣孩子都处于这种差不多的状态。在邻居群里说过,马上就有家长就跳出来一副要吵架的样子。只能说恭喜家有能social的孩子家长了。
Chileme 发表于 2023-11-11 17:52

很赞同你的看法。 我自己是在小学全职工作了半年,我的观察结果和你的很类似,亚洲孩子,尤其是男孩,在小学很容易就是一个人孤单地呆着,一旦是Morning tea 或者午餐时间,你就会看到,其它孩子都疯狂跑啊跳啊到处玩,基本都是出去发泄能量,在课室的角落,一个人呆着,也不和别人玩耍和聊天的,基本就是亚洲男孩了。有的就是实在无聊,会捧着厚厚的小说看,虽然看书并不是不好,但是我从来不鼓励这样,动静结合才好,已经在课室呆了很久,孩子需要活动,多跑跳,和其他人玩耍发展social skill懂得游戏规则,一起合作,这些很难只是从阅读获得。而且一旦休息时间,教室的灯有时都熄灭的,很容易眼睛疲劳近视。
但是很可惜,我观察到就是这样。亚洲女孩也会遇到孤立的问题,但是似乎比男孩好很多,因为女孩会一起抱团,一起玩耍和吃午饭。所以父母在晚餐时,多和孩子交流她们的学校生活,会让你有很多发现。如果孩子经常自己一个人,感觉孤单,可能就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协作,帮助孩子度过难关。语言或者社交方面下功夫,因为绝大部分孩子,都是渴望和同伴玩耍而不是一个人坐冷板凳的,有时只是不知如何开始而已。
p
ppnn
很赞同你的看法。 我自己是在小学全职工作了半年,我的观察结果和你的很类似,亚洲孩子,尤其是男孩,在小学很容易就是一个人孤单地呆着,一旦是Morning tea 或者午餐时间,你就会看到,其它孩子都疯狂跑啊跳啊到处玩,基本都是出去发泄能量,在课室的角落,一个人呆着,也不和别人玩耍和聊天的,基本就是亚洲男孩了。有的就是实在无聊,会捧着厚厚的小说看,虽然看书并不是不好,但是我从来不鼓励这样,动静结合才好,已经在课室呆了很久,孩子需要活动,多跑跳,和其他人玩耍发展social skill懂得游戏规则,一起合作,这些很难只是从阅读获得。而且一旦休息时间,教室的灯有时都熄灭的,很容易眼睛疲劳近视。
但是很可惜,我观察到就是这样。亚洲女孩也会遇到孤立的问题,但是似乎比男孩好很多,因为女孩会一起抱团,一起玩耍和吃午饭。所以父母在晚餐时,多和孩子交流她们的学校生活,会让你有很多发现。如果孩子经常自己一个人,感觉孤单,可能就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协作,帮助孩子度过难关。语言或者社交方面下功夫,因为绝大部分孩子,都是渴望和同伴玩耍而不是一个人坐冷板凳的,有时只是不知如何开始而已。
双面夏娃 发表于 2023-11-11 20:56

说的真是太好了,我孩子小学的时候我经常去学校做volunteer,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次他们先recess然后吃午饭,有一个亚裔小男孩一个人坐在门廊下,旁边放着自己的午饭包,看起来很落寞的样子,孩子回家也未必和父母提起此事吧。小学阶段交友家长能帮助很多,能给孩子创造交友的条件,之后孩子大了也学会了如何和同龄人相处,家长能参与的也非常有限了。同龄人的陪伴和友谊是家人取代不了的,交友和维持友谊也是需要学习锻炼的
甜甜圈123
那些说孩子没有不高兴就没事,只要不是孩子想融入却没法融入就没事。—-人活着不是不是一就是二,很多时候介于一和二之间。小孩子里喜欢自己一个人玩的少之又少,无论这个孩子长大后什么个性,孩子期间都是喜欢和人玩的。常常不得不自己玩的难道非要天天哭才算不高兴吗?也只能这样啊,小朋友只好自己玩那还能怎样?
另外亚洲孩子天性和美国孩子玩不到一起。
ccchhh 发表于 2023-11-11 20:56

你先定义下什么叫美国孩子?都是美国国籍,你自己内心都歧视觉得“亚洲孩子”不是美国孩子,也不奇怪得出这么神奇的结论了。
婚纱旗袍晚礼服
长大了也一样要一个人,早点适应也挺好。
一个法师
都已经小学高年级了,就留给小朋友一点私人空间吧 这么点屁事都跟老师说, 要是让小朋友知道了,不得尴尬死 并且, 你儿子明显喜欢这样啊
t
tac
如果孩子没有觉得不开心不用太担心。 我儿子也差不多这样,我问他为什么不去打球,他说打球那一队人经常argue他不喜欢,所以只找不怎么argue的几个。
d
dngdnhxqs
特别同意你的看法,我们华人的文化,其实在白人老师那里,看起来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我们觉得孩子交给老师,就是相信老师,自己就算有疑问,也不太愿意去问,是表示相信和尊重老师 在老师眼里,华人孩子的父母这种行为态度是典型的不理睬不关注自己的孩子,如果你自己的孩子都不关心,难道指望老师额外关心吗?很难的。 所以我觉得你可以带着善意和老师表达你的担心,只要态度诚恳,不是挑刺或者粗鲁,老师都会上心,一起解决问题。孩子的问题,学校老师可以解决起码一半,因为大部分时间,老师知道她在干嘛,父母倒是回家才能见到孩子,时间和空间,这是学校的优势。
双面夏娃 发表于 2023-11-11 20:47

那白人家长都怎么个频率联系老师
d
dmsy
如果你孩子自己无所谓,那没什么。如果你觉得你孩子是想有朋友的,那你帮帮他,私下联系老师什么的请老师帮忙。我们在公立学校,上了中学那样的课程时间安排,还有美国特有的中学开始就每门课都去不同教室不一样的同学,基本上很难交到新朋友的。我家孩子小学的老师知道我们中学还是留在这个学区,还有大部分孩子都去一样的中学很替他们高兴的。他们现在中学基本上玩一起的还有午餐时间坐一起的都是小学时候的朋友圈。不知道7年级有校运动队了以后会不会扩展一下朋友圈。
s
shuijiawangshi
是孩子的身体技能应对不了冲撞型活动(踢球,跑来跑去),社交技能应对不了规则性活动(滑滑梯,聊天)。不得已才去玩的人对物的活动(挖沙)。


NeweTowne 发表于 2023-11-11 14:42

有道理,我小时候就这样,我爹妈属于非常不从众那种,结果体育活动不行,聊天没共同语言,只好拿本书看。
社交技能到了高中才基本发展好,但是已经迟了,最后性格成型还是属于内向技术型的。职业发展之类不比从小就呼朋唤友那种差,但是跟人打交道并不投入。
s
ske
他有能handle这些的能力 是非常棒的 有的人到成年都不知道如何自己独处。。
猪舌头
看下来,大人能做的就是跟老师混好,请老师帮忙,比如把跟他有可能一起玩的人多接触。 还有推体育。 其他的就说大人要帮忙,具体没说。社交就是个比较难教的东西。要么天生的,要么父母很会。耳濡目染。其实我们很多大人也不行。 我看自己玩的孩子,要么家长社交不行,要么孩子天生内向,要么家里管太严,没有小孩样。这种你让家长能帮的非常有限。自得其乐不是大问题。让孩子觉得这是问题,才是糊涂。如果开头说的方法不管用,本身社交不行的家长并没有什么办法,焦虑也是白焦虑,躺平了倒避免让孩子感受到这种焦虑
猪舌头
有道理,我小时候就这样,我爹妈属于非常不从众那种,结果体育活动不行,聊天没共同语言,只好拿本书看。
社交技能到了高中才基本发展好,但是已经迟了,最后性格成型还是属于内向技术型的。职业发展之类不比从小就呼朋唤友那种差,但是跟人打交道并不投入。
shuijiawangshi 发表于 2023-11-12 05:38

你这种还好,啥也不耽误。世界上要是人人都呼朋唤友,那得多吵啊。 你父母没教你社交,但也没给拖后腿。要是父母规矩礼仪教的很浅,又在家经常展现攀比嫉妒,那才真是麻烦。
r
rubysiam
养孩子不只是家庭的责任,也是学校和社区的责任。我做过几年班妈,很多年volunteer. 很多华人家长怕麻烦老师,怕英文不好让孩子尴尬,怕被人背后议论拉关系。平时不沟通,过节时送大红包,以为这样就是对孩子好,错了。
平常要多沟通。孩子表现好,有任何微不足道的进步,要发邮件或者当面感谢老师,cc校长。有任何育儿的小问题,要积极寻求老师和辅导员帮助。学校社区有很多资源,绝不仅仅是中文学校和各种补习班。多参加学校活动,有时间就参与组织活动。帮老师节约时间,精力和钱。你混熟了,老师们自然会多关心你的孩子,并且及时反馈给你孩子的情况。
我孩子有一阵子也不开心,因为好朋友分到别的班了。我约谈了老师。老师特别重视,把几个性格兴趣相投的孩子,常常分到一个组,学习,活动,吃饭,创造机会让他们加强bonding。也让我多约这几个孩子play date. 我孩子明显开心了,也交了几个好朋友,一直到上大学都是铁哥们。
FloppyEars 发表于 2023-11-11 09:29

谢谢分享
如何和老师多沟通
p
ppnn
看下来,大人能做的就是跟老师混好,请老师帮忙,比如把跟他有可能一起玩的人多接触。 还有推体育。 其他的就说大人要帮忙,具体没说。社交就是个比较难教的东西。要么天生的,要么父母很会。耳濡目染。其实我们很多大人也不行。 我看自己玩的孩子,要么家长社交不行,要么孩子天生内向,要么家里管太严,没有小孩样。这种你让家长能帮的非常有限。自得其乐不是大问题。让孩子觉得这是问题,才是糊涂。如果开头说的方法不管用,本身社交不行的家长并没有什么办法,焦虑也是白焦虑,躺平了倒避免让孩子感受到这种焦虑
猪舌头 发表于 2023-11-12 07:20

同意你说的,社交很难教,而且我们大人也是在摸索学习中,不过给孩子创造条件多约play date 就给孩子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如果正好在自己家或者自己带孩子们出去玩也能观察到孩子的表现。我孩子小学时候有个同学,家长每年9月请全班同学还有家里另外孩子的全班同学及家长们party,在他们家院子里,还请各种vendor 过来,午饭开始时,人家大人让孩子敲酒杯向大家表示感谢并宣布午饭准备好了,可以开始吃了,面对这么多人一个小学的孩子能做到这个真不容易,后来我发现这孩子接下来几年的趴体中越做越好。当然人家父母也不怕麻烦花费时间精力金钱去组织这么庞大的趴体。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办个小趴体,生日会,夏季烧烤冬天烤s’more,或者就是简单约到家里玩一下,吃个snacks 或者午饭晚饭,不是什么难事,给孩子创造了和朋友在一起的机会。一般来说,孩子朋友们的家长也会回请,一来一往不是挺好吗
F
FloppyEars
.
公用马甲49
同意你说的,社交很难教,而且我们大人也是在摸索学习中,不过给孩子创造条件多约play date 就给孩子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如果正好在自己家或者自己带孩子们出去玩也能观察到孩子的表现。我孩子小学时候有个同学,家长每年9月请全班同学还有家里另外孩子的全班同学及家长们party,在他们家院子里,还请各种vendor 过来,午饭开始时,人家大人让孩子敲酒杯向大家表示感谢并宣布午饭准备好了,可以开始吃了,面对这么多人一个小学的孩子能做到这个真不容易,后来我发现这孩子接下来几年的趴体中越做越好。当然人家父母也不怕麻烦花费时间精力金钱去组织这么庞大的趴体。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办个小趴体,生日会,夏季烧烤冬天烤s’more,或者就是简单约到家里玩一下,吃个snacks 或者午饭晚饭,不是什么难事,给孩子创造了和朋友在一起的机会。一般来说,孩子朋友们的家长也会回请,一来一往不是挺好吗
ppnn 发表于 2023-11-12 09:04

你说的这种,已经是“大人很会社交”的典范了。这种大人就算不约playdate,逢年过节办个party,或者去去别人家party,周末跟朋友聚聚,小孩自然会耳濡目染。 像我们这种社恐的大人,约个playdate不如杀了我好了。就算有谁主动约我们playdate我都一定不高兴又不知道怎么拒绝。就算真的去和别人社交,也是一开口就得罪一大片那种,所以知道孩子不可能耳濡目染,干脆不如躺平了。反正小孩有社交需求的话,在学校自然各凭本事能发展朋友,没有的话也没啥大不了的,反正爹妈都是这样过来的照样找到了好工作结了婚(讲真我觉得社交唯一有用的地方就是找工作和找对象)。
p
ppnn
你说的这种,已经是“大人很会社交”的典范了。这种大人就算不约playdate,逢年过节办个party,或者去去别人家party,周末跟朋友聚聚,小孩自然会耳濡目染。 像我们这种社恐的大人,约个playdate不如杀了我好了。就算有谁主动约我们playdate我都一定不高兴又不知道怎么拒绝。就算真的去和别人社交,也是一开口就得罪一大片那种,所以知道孩子不可能耳濡目染,干脆不如躺平了。反正小孩有社交需求的话,在学校自然各凭本事能发展朋友,没有的话也没啥大不了的,反正爹妈都是这样过来的照样找到了好工作结了婚(讲真我觉得社交唯一有用的地方就是找工作和找对象)。
公用马甲49 发表于 2023-11-12 09:19

MM很可爱哦!我记得我们孩子小学一年级开始都互相drop off playdate, party, 大人不用陪同的。而且所谓的社交没那么恐怖的,都是学习摸索,本人也是从以前的无所适从到现在无所畏惧,MM要不试试?:)
s
springwaterhot
每周坚持送周末中文学校半天或者其他华人多的活动半天。这样对娃的社交和自信心都有帮助。养过小鸡的都知道芦花鸡和芦花鸡更多在一起,白鸡和白鸡更多处一起。娃也一样,还是要抽空和同族的小娃每周定期处一处。老白吸毒谋杀率很高的。有个台湾华裔一天天晚,跑去他大学时候律师同室同学那里暂住一晚,结果就被同学和另外两个gay给谋杀了。何必硬凑老白圈子,华裔男女都容易死得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