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抢着要是没错。医生,尤其是刚毕业的医生、并没有抢着要。 UCSF现在本科毕业0 经验的护士和刚毕业的儿医就是一个价格。 不同的只是护士位置供不应求,儿医位置一个萝卜一个坑非常难拿下来。随便搜一个UCSF的儿医生, jennifer albon top 医学院UCSF毕业, Johns Hopkins 的住院医,顶级background。 training结束8年之后2022年的薪水是195K. 而0经验护士的起薪就是75/hour,不算加班,late shift, on call和weekend。 而儿医的起薪大概就是130k。 我没说医生不好找工作。 我说的是刚毕业, top 医院+ 好的location这个组合非常难。 双医生同时找就更难。 学医和几乎其他所有职业不同的就是这不是一份单纯的职业选择, 而是一份人生选择。 这是一份讲求付出,而不是获取的职业, 不是为了治病救人,不要学医。 juliadonaldson 发表于 2023-11-10 11:55
儿科医生普遍收入低,是所有专科里面收入最低的,private practice 也就是20-30万。UCSF 这种顶级学术医院工资也能压的更低,很多人是为了那块牌子宁愿少拿钱,哈佛系统同理。但是如果这个医生愿意去private practice ,应该还是很容易的,但是再高也不会很高。 所以儿科没有人想去,进这个科的都是真爱啊。医生从来都是性价比很低的职业,付出很多努力,牺牲很多与孩子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很多人盯着医学院那几年,其实那只是开始。
不是我家的娃,我娃才3岁--是我堂妹,红州ABC,从小看house就立志要当医生,就真的上了医学院,就是华人大妈看不上的但在美国人眼中挺好的州立读的本科和医学院。现在residency都做完了,打算做骨科医生还要再做一个fellowship。我见她的时候因为都是节日家庭聚会场合,那种眼线很浓假睫毛很长的ABC妆,不装嫩也不能说显老。很喜欢健身,身材很好,觉得挺不错的,work hard play hard,年轻人嘛就这样生活干劲十足。 她成绩一直挺好的,就是80年代那一拨phd老留的孩子,一般成绩都很好。不过她父母不怎么管,没怎么参加过什么活动,申请大学吃亏,后来在垫底藤校和州立之间选择了州立,州立给了她merit based scholarship。她觉得学医就没有必要去垫底藤校了,那边文科为主。目前看来这个选择挺好的,医学院在本校她也有奖学金。
不是我家的娃,我娃才3岁--是我堂妹,红州ABC,从小看house就立志要当医生,就真的上了医学院,就是华人大妈看不上的但在美国人眼中挺好的州立读的本科和医学院。现在residency都做完了,打算做骨科医生还要再做一个fellowship。我见她的时候因为都是节日家庭聚会场合,那种眼线很浓假睫毛很长的ABC妆,不装嫩也不能说显老。很喜欢健身,身材很好,觉得挺不错的,work hard play hard,年轻人嘛就这样生活干劲十足。 她成绩一直挺好的,就是80年代那一拨phd老留的孩子,一般成绩都很好。不过她父母不怎么管,没怎么参加过什么活动,申请大学吃亏,后来在垫底藤校和州立之间选择了州立,州立给了她merit based scholarship。她觉得学医就没有必要去垫底藤校了,那边文科为主。目前看来这个选择挺好的,医学院在本校她也有奖学金。 MegMegMeg 发表于 2023-11-10 20:48
医学院名不名也不是太所谓,但住院医培训是最重要的,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职业的前景,医学院毕业以后决定自己的专科后一定要争取去到大医学中心教学科研都不错病例多的住院医项目做培训培养人脉。医学院的话,看他们的毕业生住院医match数据超过百分之九十五而且去的地方一半比原来医学院住院医更高的基本就可以了。大概十年前医学院数量增加不少但住院医没有增加很多新的医学院match率就不太好,DO学校和加勒比医学院的match 率也要更低,学费反而更贵。现在比较挫的住院医program里美国本土医学院毕业一两年才match上的比以前多了,十年前是很少见的。如果家里没有很好的支持,毕业背着二三十万学贷match不上心理压力该多大。不好的住院医项目很多工作环境不好破事一堆但教学差劲学不好到时考board 要花更大的精力才能通过。在不好的项目network也会差一些,找主治医生工作也会更难。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医生是最不要有gap的行业,住院医结束后成为主治之后不要有gap, 生娃休产假这种不算。别的工作可以辞职玩几个月再找下一份,但是医生不可以,因为超过三个月在申请每个州license,每个医疗系统credentialing 的时候会被flag, 一般医疗系统credentialing 新入职医生要几个月时间,各种推荐信绝对要一两年内supervisor medical director 的,所以保持和各个临床医生友好联系和千万别和resident director ,直接培训指导的主治闹僵是最重要的,这些推荐信要是拿不到credential过不了压根进不了医疗系统。而且现在每个专科board考试改革了,以前是每十年大家飞到某个地方考一次,现在是网上各种cme,或者去开会然后十年要renew的话又得要推荐信。这个推荐信是永远悬在脑袋上的,尤其现在新出来的医生大部分是雇员,再toxic也得忍直到拿到合适的推荐信才能跑路去下一家。
不是我家的娃,我娃才3岁--是我堂妹,红州ABC,从小看house就立志要当医生,就真的上了医学院,就是华人大妈看不上的但在美国人眼中挺好的州立读的本科和医学院。现在residency都做完了,打算做骨科医生还要再做一个fellowship。我见她的时候因为都是节日家庭聚会场合,那种眼线很浓假睫毛很长的ABC妆,不装嫩也不能说显老。很喜欢健身,身材很好,觉得挺不错的,work hard play hard,年轻人嘛就这样生活干劲十足。 她成绩一直挺好的,就是80年代那一拨phd老留的孩子,一般成绩都很好。不过她父母不怎么管,没怎么参加过什么活动,申请大学吃亏,后来在垫底藤校和州立之间选择了州立,州立给了她merit based scholarship。她觉得学医就没有必要去垫底藤校了,那边文科为主。目前看来这个选择挺好的,医学院在本校她也有奖学金。 MegMegMeg 发表于 2023-11-10 20:48
当医生不需要销售那种能说会道,但以理服人的能力一定要有还要让病人觉得你有empathy即使心底里你累得半死根本不在乎了,这是保护自己的一个方式。还有现在面对各种不满意的病人医院的行政繁琐的规定和累得半死的同事要时刻保持professionalism, good bedside manner ,that is the last place you could bring your true self to work. 一般留学生华人干个技术活都没跟几个人打交道还抱怨公司politics这呀那呀的, 那些和临床医生比都是毛毛雨,就算一个月一个难缠的病人都够呛。
其实并没有 我看过一个专做美容的医生,她是俄罗斯人读的carribean的医学院,还有一个是读的do。都不算很精英了。肯定很能吃苦很driven是绝对的。
很精英的是那些跟大医院affiliate的。
是的,我们都有名校情结,孩子大学也是读的一个不错的学校。
这是非常错误的思想。申请医学院要广范撒网。进去医学院是首要任务。当初match时听取了前辈的建议才不至于现在留下遗憾。
找不到工作?你可不知道现在医生护士医疗体系有多火多热。多少地方抢着要人
能展开说说吗?或者推荐一下书名?
是的,我们现在意识到了,早知道这么难当初就报本州医学院的ED了,现在本州的医学院虽然给了面试,但是结果还是不好预测
应该广泛申请,入了医学院的门再说。
If she likes biology, Medical biology will be a good major for her to start in college.
书名是:事业还是家庭: 女性追求平等的百年旅程 by 克劳迪娅.戈丁尔
她的书里写到,同样学历同样职位,婚前美国男性和女性的收入和上升速度区别不大,拉大男女收入差距的是,女性生孩子和之后养孩子这段时间,大多数情况都会是女性减少工作时间,或者调整到比较flexible可以照顾家庭的职位。而对于这种调整在有些工作上造成的差距是后来很难弥补的,比如说律师,金融,商业相关,而有些工作是可以继续衔接的,比如说医生,兽医和药剂师。
护士抢着要是没错。医生,尤其是刚毕业的医生、并没有抢着要。 UCSF现在本科毕业0 经验的护士和刚毕业的儿医就是一个价格。 不同的只是护士位置供不应求,儿医位置一个萝卜一个坑非常难拿下来。随便搜一个UCSF的儿医生, jennifer albon top 医学院UCSF毕业, Johns Hopkins 的住院医,顶级background。 training结束8年之后2022年的薪水是195K. 而0经验护士的起薪就是75/hour,不算加班,late shift, on call和weekend。 而儿医的起薪大概就是130k。 我没说医生不好找工作。 我说的是刚毕业, top 医院+ 好的location这个组合非常难。 双医生同时找就更难。
学医和几乎其他所有职业不同的就是这不是一份单纯的职业选择, 而是一份人生选择。 这是一份讲求付出,而不是获取的职业, 不是为了治病救人,不要学医。
这是helicopter parents 吧!
哪一个出国留学的孩子不是自己解决层主说的这一连串问题的
如果为了孩子读医,连搬家失恋家务养孩子都需要父母坐镇,这医不读也罢
马克
学医
我还看着盖茨,小扎,也就二个高中文凭,还能办成世界最顶级的公司呢,你学历肯定比这俩人高,看好你。
我家也喜欢医学方面的,能吃苦不怕脏累,就是体力不是很好,要熬夜就有点劝退了。医学方面有什么专业不用体力要求高的或者不用熬夜的?
这个要分情况了,我见过5年住院医生了4个娃的女生,她老公也是住院医,当然俩人都在相对轻松的的专科;做外科的女生生娃的一样有啊,只要不是gunner型的住院医,life will find a way
如果在藤校GPA很难接近满分
哪些life style好的?
说白了,学医就是一个很长时间都不能self- sufficient,无法自立的职业。 除非你把组建家庭的部分按下暂停键。
癌症, radiologist, 皮肤科,家庭医生儿医这些一天不管不会怎么样的
学医没有这么惨,关键你家小孩要铁心的学医,就一定能学到。 1)如果GPA不高的,可以读一个premed MASTER, 有医学院办的; 2)已经考了MCAT,分不高的(对亚裔来说,MCAT511以上 + GPA 3.85以上算可以的),可以考虑DO,或去 Caribbean医学院。从Caribbean Medical School 毕业,Match比较难,但是比中国毕业来的不知道要容易多少倍。
我认识的小姑娘凡是坚持的,都当上医生了。有一个女生坚持多年,最后在31岁时去了Caribbean, 现在也当上医生了,儿科医生。
现在网络医疗也很多 类似DR on demand 这种, 不少医生可以以在家上班的,特别是精神科。那可不就是随便哪都可以上班,病人只要有网就可。目前医保还推DR on demand医疗方式,不用去诊所了。皮肤科也可以网上看了….
"精神上,经济上, 困难期,每一次的搬家和失恋, 有孩子之后的家务和child care, 离婚再婚,全都要父母给力" 天呀, 都成年人了, 还要绑架父母, 我家孩子也是从小要学医, 多年来我鼓吹单身的各种好处, 就是为了把上面提到的各种扼杀在摇篮, 我告诉她没人给你兜底, 所以你没时间爱人没时间结婚生子也没时间出处理这些异地种种的不确定, 即使这样你还想学医吗? 她说想, 她可以独身, 这么坚定我也由着她了
有 GAP YEAR 嗎? 幾年? 現在沒 GAP 幾乎上不了名校。
一直都如此,医生最忌讳旁边有人,病人也是如此。这不是很正常么,很难理解吗
朋友女儿麻醉住院医找的麻醉护士,她考上哪做住院医,麻醉护士就换到哪上班,工作很好找,两人不分离。
学医就是前期投入奇高的独木桥 家里有钱可以随便翻桥落水 没钱的要求保险就是要有supportung system 多少家庭可以承受十年的时间, 60-80万的金钱, fail residency. 记得没错的话,亚裔男生有20% 不能完成residency。 有孩子的resident 不能完成培训的概率也是control group的数倍。
认识一个华裔女生,大一开始就在H 实验室,本科也在H,成绩很好,没有拿任何奖,Y H J 三个offer
做什么工作都要自己真心喜欢最重要。
女孩子当医生的确很多很多。
看最近医学生得癌的新闻感觉癌症研究和放射科都有风险。还有人说耶鲁放射科的事
睡眠不足对女生影响更大?
我不知道🤷♀️ 我和我老公都有同感,几年不见的女医生再次见面,“她怎么老了这么多!” 几年不见的男医生,再次见面“他怎么一点没变!” 无法解释……
没有gap year,第一年申请
是啊,谁家不希望自己家有个医生呢,辛苦他一个,幸福全家(族)人!
畢業那一年申请? 那是一年 gap year.
大三结束的暑假提交的申请材料,大四期间interview,希望大学毕业后休息一个暑假然后直接上医学院
我的家庭医生相反,我十几年前看她长这模样,现在还是这个模样,亚裔。去年她给所有病人发了一封信说要退休了,我才知道她年纪很大了。皮肤科医生就更不提了,水灵灵的,也是女的
那真是不容易,孩子一定相當優秀。MCAT 分數相當高吧? 如果上了別忘了上來說說,造福大家。
成绩不好还是想想其他出路,不要搞个生物毕业,工资非常低.现在申请医学院非常卷. 可以试试护理专业.
我看到的女医生都很年轻.
儿科医生普遍收入低,是所有专科里面收入最低的,private practice 也就是20-30万。UCSF 这种顶级学术医院工资也能压的更低,很多人是为了那块牌子宁愿少拿钱,哈佛系统同理。但是如果这个医生愿意去private practice ,应该还是很容易的,但是再高也不会很高。
所以儿科没有人想去,进这个科的都是真爱啊。医生从来都是性价比很低的职业,付出很多努力,牺牲很多与孩子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很多人盯着医学院那几年,其实那只是开始。
Cs青春饭攒到钱fire了干啥不好。Mr money mustache 论坛上一对双码没到四十净资产三百万了,再干五到七年拿五百万就可以换个地方追求个人兴趣了,大部分医生家里没人帮的话四十几岁还在还学生贷款呢
她成绩一直挺好的,就是80年代那一拨phd老留的孩子,一般成绩都很好。不过她父母不怎么管,没怎么参加过什么活动,申请大学吃亏,后来在垫底藤校和州立之间选择了州立,州立给了她merit based scholarship。她觉得学医就没有必要去垫底藤校了,那边文科为主。目前看来这个选择挺好的,医学院在本校她也有奖学金。
红州阿拉巴马州立的医学院不错的
我觉得很难。我以前室友大学生物系第一,都非常非常难申请到。看孩子,也许passion上去了,更上一层楼也说不定。
Mark!
真的。欧洲这些比较保护员工的国家已经不用推荐信这种toxic的制度了。 美国虽然继续沿用,但可以自己选推荐人也不算大事。 唯有学医, 推荐人是特定的,遇上一个真的处不来的residency director至少专科医生的路就不要想了。其他专业行业真的没有这种不能得罪一个特定的人的事。命被别人捏着走单行道。
美国学术界和临床医疗的推荐信制度要是碰到个难缠的supervisor自己有理都是基本没办法抗争的,规定得特别死,医院里的credential committee基本都是那些有名有权太久不接触基层的白老头老太,要是推荐信被flag他们不接受还好要是接受了有问题把被推荐人report 到那个全国联网系统里,那得找律师申诉脱掉一层皮。读医学院之前把medpage, Medscape, kevinMD, whitecoat investor那些网站看看,哪些容易踩雷心理有个准备。读医学院学习住院医这些其实感兴趣有毅力的话其实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医疗系统做事规定极其复杂人的关系也复杂,和病人和不同provider level同事和医院和supervisor和保险等打交道如何保护自己不burnout要是还能帮到点病人解决点问题那是最好,帮不到把自己保护好才是最重要的,病人最好别死在自己手上就好了其他治不治得好大概manage着没那么抱怨就够了。
医学院也有ED吗?
这个堂妹是学医的好榜样
学医的坑多且深。 家里有医生的可以考虑,风险小很多。 印度中东人那种社群关系特别紧密信息传播流畅的族群也比较适合。
如果学了premed,最后进不了医学院,还有什么其他的出路或选择吗?
如果学了premed,最后进不了医学院,还有什么其他的出路或选择吗?
只要你孩子肯努力,平时成绩好,而且真心喜欢读医,一定能考上医学院的,只是时间长短而已。我邻居的儿子gap了两年也考上了。当然这两年他也是从事医学相关的工作与学习。
一般学医不需要特别的天分,动手术的要,要苦力毅力和人打交道的能力,学医来说考试读书是最简单的,难的还在后头住院医主治一关关克服下去,而且当了主治也很难摸鱼,一线医生的话每分钱都是辛苦挣的。有学医天分没兴趣学点啥都能干得很好非得去学医干啥,外科医生工资高,自己开业或者partner 还差不多,去医疗机构当雇员就算三四十万五六十万那还不如去大厂码公
印二代中东二代学医不少的,他们社群扎堆不讲究藤校啥赶快学出来拉倒,在自己社区从医病人人口在那里干啥都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