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爱好者自述在珠峰被向导两次抛弃,13个小时无氧气罐孤独下撤……

b
bonnis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今年5月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登山爱好者王先生,近日在社交媒体上披露:他在珠峰峰顶被当地向导抛弃,在海拔8750米到海拔8100米的区间,13个小时一个人孤独地无氧气罐下撤。

王先生发出其他中国登山者路过拍下的现场视频。视频里,他努力在大口喘气,氧气面罩上只有一个呼吸气囊,气囊里边全是冰雪。
拍摄者通过对讲机在联系营地,“这样做咋行啊?氧气面罩带着,氧气瓶没有。今天希拉(向导)是干什么的?你看看,我宝哥(王先生)一个人在这待着,一个下午,难受成啥样……”
昨天,记者联系了登山者王先生,他是自主创业者,上海一家公司负责人,今年46岁。这次原本计划是攀登珠峰下来,再攀登另一座高峰。事先缴纳了五六十万元的费用,仅仅装备就花费了十多万元。
因为珠峰上遇到的变故,后续的攀登计划也搁浅了。
登山者自述
珠峰峰顶被向导抛弃
以下是王先生关于此次经历的讲述——
5月17日那天,我状态很好,出发登顶。翻过南峰时氧气用光了。向导开始更换氧气,他备份的氧气有三瓶,但其中两瓶无论怎么拧,螺纹口就是漏气(能听见声音的那种漏),向导慌了,只能硬拧。
就这样,我们捣鼓了一个多小时,在氧气瓶漏气的情况下,于18日6:50登上珠峰顶。
简单的拍照完成后,马上下撤。再次翻过南峰顶时,我发现我的氧气没了。后来想想是三瓶备份氧气都漏气。大概8:10,喊向导,人不知所终。我当时胸闷气短,失去行动能力。
在南峰的下面,我看到了很多中国队友,队友陈律师登顶下来赶上了我,他摘下他的氧气面罩,让我吸几口。我很感谢他。
当时,路上很多人都说我要挂了。直觉告诉我:不能再这样等了。自救!我自己爬着挪下去,用屁降、翻滚来对付恶劣的降雪天气。
其间,我看到了我们的队友在行进,我不再求援。大家都不容易,都自顾不暇,不能陷人于不义。
18日15:30左右,我看到一个向导从下面冰坡爬上来,我喊他几次,他不应。我再次往下挪了四百米,不敢走了,全是亮冰。直到下午,向导终于来了,他让我下撤。
在交谈中,他把我的头盔、UVEX四级防护雪镜,抓绒手套,扔到了山下,只几秒钟,就消失不见了。
我已经没有喜怒的感觉了,麻木了。我慢慢往下走,路上看到很多往上走的人。其中,有一个队伍中走在最前面的领导看到我没有氧气,他很惊讶,把他备份的崭新的氧气面罩和崭新的氧气给我换上了。我感激涕零。

过了一个多小时,我那位向导又出现了。我们俩于19日凌晨5点左右,撤回到C4营地。下午5点左右,我又累又渴,严重脱水,来到C3营地。不知多久,发现向导又不见了,还带走了我的睡袋。这一夜,我的左脚严重冻伤。
20日早晨,我独自绳降回到C2营地。
回想这次冲顶行动,面罩没有备份在先,氧气螺纹漏气在后,饮水也极度缺乏。
这些人祸出现后,我的向导带走了所有备份氧气。我呢?被无情抛弃了。
大自然固然凶险,但人祸排第一。
20小时缺氧对我大脑的影响,还有待医院检查评估。有一点可以确定,每天都蒙蒙的,嗜睡,流口水……
对话登山者王先生
希望给后来登山者借鉴和警示
记者:长时间的缺氧对健康和生活是否造成影响?
王先生:因为那次缺氧,我大脑不能集中注意力去思考,记忆老是断片。当时很头痛,左脚大拇指被冻伤,回到上海立即辗转多家医院救治,有医院建议切掉冻伤的脚趾。后来转到了瑞金医院,冻疮治疗了一个多月,到现在没有完全好。
记者:5月份攀登珠峰,为何时隔近半年才在网上披露此事?
王先生:攀登珠峰后回到上海,我忙着治疗。一个月后,有正义感的人士在登山群发出了几段我在珠峰上的视频,在群里引发争议。也引起尼泊尔登山公司的注意,他们作出了一份调查报告,认为责任全在我。
我不认可这份调查报告,因为缺氧造成的健康问题,我用了整整半年时间,努力去回忆去反驳他们的报告。
记者:当时在山上,曾有队友愿意帮助你,后来为什么自救?
王先生:攀登珠峰的每个人,都处在身体的极限状态,只能自己照顾自己。
逃生后,下山在加德满都的酒店,很多队友在聊这个事儿:怎么没有氧气瓶的情况下,人还能下来?好多人赞赏说我蛮厉害的,我心里苦笑:自己只不过是没死而已。心里很不是滋味,很悲凉的那种感觉。
这段经历,希望能给后来的登山者一个借鉴和警示,能给旁观者一个了解珠峰真相的窗口。

尼泊尔登山公司出具调查报告
向导从未放弃过他的客户
登山者一一反驳
事发后,负责这次攀登珠峰服务的尼泊尔一家登山公司作出调查称,涉事向导过去已经登顶珠峰14次,从未放弃过他的客户。如果他放弃了一个客户,他就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如此成功。
调查报告还称:当他们从南峰下来时,向导的视力开始出现问题,眼睛灼热。“向导先走了,等待王先生会合。但王先生没有下来。向导联系了领队,告诉他等了很久,但王先生仍然没有下来。”
针对这份调查报告,王先生提出不同意见。他质疑,“向导的眼睛出现问题,却能跑得更快了,这符合逻辑吗?”
调查报告还称,王先生并没有被向导抛弃,他是被向导带到C4营地的。王先生回忆的事件与当天发生的情况不符,很有可能是患上了高原脑水肿。在海拔8000米以上,如果没有氧气和向导的支持,他是不可能下山的。
王先生反驳,“从海拔8750米到海拔8100米这个区间,没有得到任何氧气和帮助。只有翻过南峰之后,陈律师让我吸了几口氧气。”
“由于我登顶比较早,我的下撤如同现场直播,至少有200人次看到我。在无数对讲机舆论的压力下,他们才采取了迟到的而没有效果的救援。我还能找到很多人给我作证。证明我在孤独地下撤……”
他特别强调:“如果我患上脑水肿,我还能自主下撤吗?”

随着不断商业化
珠峰也成为缺乏经验探险者的乐园
每年都有数百位野心勃勃的登山者
尝试征服这座世界最高峰
甚至出现了“夏尔巴抬也把你抬上去”的说法
遗憾的是
由于天气状况、高海拔影响等
人们并非总能得偿所愿
能平安回来的王先生已经是幸运的
而对于当地向导(夏尔巴)是否失责
也希望有个客观公正的说法
i
ipanther
是时候放过登顶珠峰了。一别两宽
t
territerri
爬珠峰已经成了这么low 的事了
c
cavine747
攀珠峰这事现在变成恶臭恶俗的事了
E
Ethangirl
感觉王先生的记忆可能确实和事实有些出入。如果已经没有氧气了,不太可能一个人下撤那么远。如果睡袋被抢走了,冻伤的不会只有左脚大拇指。导游时而离开时而出现也非常匪夷所思,要跑掉的话没必要过一会又回来。有可能在登山过程中大脑就出问题了。
斗牛犬妹妹
还是别去登了比较好,放过珠峰放过自己 普通人就算是靠自己努力登上去的,也会被其他人认为是被向导拖上去的,这个年头登顶珠峰的光环已经暗淡了。
e
ego
看他戴这眼镜,何苦呢 为难自己 为难他人
枫叶08
吃饱了撑的作死
w
wswsn
用向导好意思叫登山?
c
centenario
氧气瓶漏气不是应该立即下撤吗?继续登顶不仅把自己,也把向导置于险境,人家就是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l
leatherplayer
永远不能把自己的命交到别人手中,不能指望任何人
k
kattyliu2015
这个很奇怪,王先生自己下撤没有氧气?不大可能吧
哈根达斯冰淇淋
爬珠峰现在变成了展示人性弱点的照妖镜
y
yoyo2007
看新闻稿的话,感觉是脑子有问题了,记忆有偏差或者是脑补比较多。
C
CloudY7764
等等,还没登顶的时候就发现氧气瓶漏气,还不止一个,听他叙述的还漏的挺严重。这个时候不是应该酌情下策么?正常人是不是都应该算算少了的氧气能走多远走多久。 那么既然这样又是谁做的这个错误的决定,在氧气少了的情况下还继续往上的?
w
witmail
No zuo, no die
q
qgp
是时候放过登顶珠峰了。一别两宽
ipanther 发表于 2023-11-05 01:14

exactly what I want to say
j
jimcat
个人认为是发现氧气瓶漏气后,向导要求取消登顶,顾客不同意取消导致的纠纷。 确实登珠峰已经成为环境公害
z
zokiya
我也觉得,会不会是向导不想冒险想回去,他坚持要继续,结果向导自己下去了.
C
CloudY7764
个人认为是发现氧气瓶漏气后,向导要求取消登顶,顾客不同意取消导致的纠纷。 确实登珠峰已经成为环境公害
jimcat 发表于 2023-11-06 02:36


私以为,肯定是。顾客不顾危险要登顶,向导就不干了。
T
Temporarilycalm
请不要再去污染珠峰了好吗?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垃圾